【免费】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网络无处不在-沪科版

合集下载

【免费】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网络无处不在-沪科版

【免费】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网络无处不在-沪科版

比较内容
传统邮政汇款
邮政电子汇款
速度
原始汇款单要经过长途运输, 速度慢
不再传递原始汇款单,传递的是 汇款信息,速度快。
可靠性
原始汇款单容易遗失
不用担心丢失汇款单
查询 准确性
难以查询
若原始汇款单上字迹潦草或因 长途跋涉造成破损,极易导致
投递错误。
易查询
计算机打印的取款通知单清晰、 准确,确保投递的准确
练习
一、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是_计__算_机__和通__信_技__术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就是用通__信_线_路_连接起来 的多个分散在各处的独立计算机的__集_合___。 2.根据计算机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它分为_局_域__网_、 _城_域__网_ 和 __广__域_网__。 3.计算机网络作为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产生于__2_0 __世纪__50___年代。 4.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有四种:数_据__传_送_、资_源__共_享_、提_高__计_算_机_的_可__靠_性_和_可_用_性、分_布__处_理_。 5.数据传送是计算机网络__最_基__本_的__功能。 二、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的最大优点是__A___。 A.资源共享 B.增大容量 C.加快计算 D.节省人力 2.在处理神舟号宇宙飞船升空及飞行这一问题时,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都协作完 成一部分的数据处理任务,体现了网络的__B___功能。 A.资源共享 B.分布处理 C.数据通信 D.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全球任何 连入因特 网的地区
在家里、学 校、图书馆都可以访问 因特网、收发电子邮件、 进行网上聊天等。
计算机网络及其主要功能
通过前面的认 识以及左图, 我们可以得出 什么是计算机 网络?

【免费】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局域网的构建-沪科版

【免费】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局域网的构建-沪科版
沪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三)——网络技术应用 第二章第二节
局域网的构建
一、身边的局域网
公司
无线上网
学校机房
网吧
自助图书馆
超市收银
移动营业厅
培训机构
任务一 准备与安装硬件
1.确定使用的网络硬件设备
设备名称
是否采用 采用设备的详细参数、数 量和用途
网卡

100MB
带RJ-45插头的双

T568B接口的网线多根
任务三 检查网络是否连通
二.查看当前计算机TCP/IP协议配置情况(ipconfig)。
任务三 检查网络是否连通
异常处理 (1)是否正确设置TCP/IP属性IP地址?掩码?网关?DNS? (2)避免IP地址冲突
任务四 实现资源共享
任务二 安装网络通信软件与设置参数
3.添加文件及打印共享组件
任务二 安装网络通信软件与设置参数
4.标识计算机
任务三 检查网络是否连通
一.使用ping命令 1.点击开始-->运行 输入cmd 按回车键 2.输入ping命令,如:ping 218.95.124.56 和 ping
绞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光纤

1根
集线器

(可选)
交换机

1台8口/24口百兆
路由器

1台300M的无线路由器
计算机

多台
任务一 准备与安装硬件
2.连接设备
家庭局域网
单位局域网
任务一 准备与安装硬件
3.检查网卡是否已经正确安装
任务二 安装网络通信软件与设置参数
1.安装协议
2.设置IP地址

沪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3

沪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3
2.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人工智能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
4.通过课堂讨论、分享心得,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5.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沪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3.3《智能信息处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智能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了解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成果。
3.学习使用常见的人工智能应用,如智能语音助手、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2.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分析案例中所涉及的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探讨其优缺点及应用前景。
3.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共同探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任务:
1.基础练习: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设计一些选择题、填空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培养创新意识:高中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阶段,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创新,培养他们运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强化团队合作: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相互学习、互补优势,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课堂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智能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如模式识别、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
4.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高中信息技术网络基础知识课件沪教版选修3

高中信息技术网络基础知识课件沪教版选修3

10.1.2 数据的交换方式
1.线路交换 2.存储转发交换
2
1 3
A
4
5
6 B
10.1.3 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 各种类型的计算机 ? 网络传输介质 ? 共享的外部设备 ? 互联设备 ? 通信设备
1. 各种类型计算机
2. 网络适配器
3. 网络传输介质
4. 共享的外部设备
交换机
中继器
中继器
域名结构层次示意图
Internet 域名根
.edu 教育机构
.com 商业机构
.gov 政府机构
.net 网络资源
.mil 军事机构
.org 其他组织
.de 德国
.cn 中国
.uk 英国
.com 商业机构
.net 公共网
.edu 教育科研网
.ac 科技网
.pku 北京大学
etc 电教中心
.hainnu 海南师大
7.IP地址
? IP地址是Internet协议地址的简称,用作 Internet上的独立的计算机唯一标识
? 为了确保一个IP地址对应一台主机,网络地 址由Internet注册管理机构网络信息中心 NIC分配,主机地址由网络管理机构负责分 配。如图10-11所示,每个IP地址占用32位, 并被分为A,B,C,D和E五类。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一个功能完善的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网络上的多个结点间不断地交换着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在交换信息时网络中的每个结点都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共同的规则
第10章 网络基础知识
【本章概述】
计算机发展已经网络化时代,学习者应该在学习上树立 建构“网络平台”意识。本章是网络应用的基础部分, 主要介绍网络的功能、构成、分类、连接及数据共享, 通过Windows XP的设置,学会不同形式的网络连接与 设置的基本操作。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

第四章网络技术应用本模块是信息技术选修模块之一。

本模块的教学,要注重:(1)激发学生对网络技术和参与创造性活动的兴趣。

(2)要结合实际条件,把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整合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避免技术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技能与自己生活学习的联系,才有更强的学习动力。

(3)要充分展示网络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展示网络技术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

教学中不要单纯着眼于技术,而要指导学生发现技术对生活产生的影响、对社会的推动。

本模块的教学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因特网应用、网络技术基础、网站设计与评价。

因特网应用部分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接触较为紧密,通过必修模块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

可能地区不同、生源情况不同的学校、班级之间学生的起始能力差异会很大。

因此教学应在充分掌握学生起始能力的基础上展开。

网络技术基础部分,教学时的关键,是让学生产生感性的认识。

即如何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枯燥的知识生动化,让空洞的知识实际化。

教学中常用的处理方法有课件演示法、类比法。

本书提供的案例中所采用的角色扮演法也是不错的方法。

本部分还要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关注。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应尽量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以直接体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实践中可借鉴本部分案例中所用的实验报告方式,使实践活动目标明确、步骤清晰,规范整个活动过程。

网站设计与评价部分是在必修的基础之上展开的。

必修模块学生已经体验了建站的基础过程,已达到“呈现主题,表达创意”的目的。

选修模块中涉及规划、制作、评价等系列从动手前到完成后的全过程,应“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

案例一:信息技术网络知识竞赛【基本信息】【学生分析】我校是乡镇普通高中,经过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学生间的能力差异还很大。

本学期的《网络技术应用》选修部分要求学生学习和理解网络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会熟练地使用常用的网络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免费】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网络中的数据通信-沪科版

【免费】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网络中的数据通信-沪科版
沪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三)——网络技术应用 第二章第一节
网络中的数据通信
任务一 了解数据通信
1.列举你使用过的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沟通交流 的手段和方法。 电子邮件、QQ、微信、智能手机、BBS、IP电话。 2. 以传递信息“Hello”为例,比较下列两种通 信方式的异同: (1)传统的语音电话; (2)在用调制解调器(modem)电话拔号上网的 计算机上,发送电子邮件。
比较顶目 传递的信息
电话 语音
电子邮件 文本等各种类型文件
信息表达的形式 声波
数字数据
处理信息的设备 电பைடு நூலகம்机等设备
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
信息处理的方法 传输介质
将声波转变为连续的 电信号
电话线路
将二进制编码转变为离散的 电信号
计算机网络



通信:把信息从A点传到 B点。计算机网络采用的通 信方式称为数据通信。
个整体发送,而是被分成一组一组的 数据单元进行发送。
学习指引——数据与信号
计算机网络采用的通信方式称为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是以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通信方 式,它为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通信环境。数据通信主要解决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 据的传输和处理。
信息在计算机中以二进制编码的数据形式表示。数据只有转变成电脉冲、电磁波或光波才能在通信 介质上传输,这些电脉冲、电磁波或光波就是信号。
幅 值 10 0 1 0 1 1 1
0
t
数字波形
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
传输模拟信号
计算机1 调制解调器A
公用 电话网
计算机2 调制解调器B
传统的调制解调器(Modem)的功能: 调制: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 解调: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

【免费】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了解校园网-沪科版

【免费】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了解校园网-沪科版
Fra bibliotek课后练习
• 描述出你周围的局域网的组成情况。 • 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有哪几种?用笔画出星形拓扑结构示
意图。 • 假如你家里有两台计算机,请列举出要将他们连成网络所
需要的硬件,并画出拓扑结构。
总线结构
环形结构
优点
容易在网络中增加新的结点,数 据的安全性和优先级容易控制, 易实现网络监控。
结构简单灵活,建网容易, 结构简单,建网容易,
使用方便,性能好。
便于管理。
缺点
线路利用率不高;中央结点负荷 主干总线对网络起决定性 太重,而且当中央结点产生故障 作用,总线故障将影响整 时,全网不能工作。安装费用高。 个网络。
任务一:了解组成校园网的硬件设备
1.与小组成员一起,了解学校校园网覆盖的区域。 我校校园网覆盖的区域包括:办公楼、教室、学生机房、食堂、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
从覆盖的范围大小来看,我校的校园网是( A )。
A、局域网 B、广域网 C、城域网 2.了解组成校园网的硬件设备。 组成校园网的硬件设备有:计算机设备、传输介质、网络连接设备等。
计算机设备
传输介质
网络连接设备
任务二:绘制学校计算机教室和校园网的设备连接图
集线器
服务器 网络中心
交换机
交换机(集线器) 教学楼
交换机(集线器)
交换机(集线器)
办公楼
实验楼
讨论:从网络上获得绘有网络设备图的Word文件和使用共享打印机,体现了计算机网络的什么功能?
学习指引: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网络硬件
。 功能,以此来延长网络的长度 其数据交换速度比集线器快得
多。
路由器是一种连接多个网 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 能将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 信息进行“翻译”,以使 他们能够相互“读”懂对 方的数据,实现不同网络 或网段间的互联互通,从 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

沪科版 信息技术 选修三 第二章 第二节 任务二 安装网络通信软件与设置参数 教案设计

沪科版 信息技术 选修三 第二章 第二节 任务二 安装网络通信软件与设置参数  教案设计

任务二安装网络通信软件与设置参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IP地址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能够对IP地址进行查看和设置;②掌握IP地址的组成和分类,能够准确判断IP地址的类别;③理解公有、私有IP地址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①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让学生认识什么是IP地址、IP冲突;②通过学生动手查看、设置IP理解IP地址的表示方法;③采用基于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掌握IP地址分类及类别判断方法;④让学生在发现疑问、解决疑问的过程中学习公有、私有IP地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使学生体会IP地址在网络中的重要地位;②让学生认识到IP地址资源的有限性及分配的不平衡,体验民族的危机感;③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知识方面,学生对网络方面的部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IP地址这个概念仅仅有少数同学听说过,但其相关知识也不清楚,更谈不上系统化。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IP地址是个相对来说比较陌生而又带有新鲜感的名词。

技能方面,绝大多数同学具备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比如高效、准确使用搜索引擎;快速利用计算器进行十进制——二进制的转换;word的基本操作等。

另外高中生也具备较强的概括能力,同时逻辑思维能力也日趋严密。

三.重点难点重点:①掌握IP地址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能够对IP地址进行查看和设置;②掌握IP地址的组成和分类,能够准确判断IP地址的类别;难点:①掌握IP地址的分类及类别判断方法②理解公有、私有IP地址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新课导入【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谁动了我的高考志愿”,思考:本案中警方确定犯罪嫌疑人藏身地点的依据是什么?【学生活动】IP地址。

【教师追问】IP地址之所以能够帮公安机关查到犯罪嫌疑人,是因为IP地址能够追踪到具体的物理位置。

那到底什么是IP地址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IP地址的一些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采用视频——谁动了我的高考志愿导入新课有两个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