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边塞诗派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边塞诗鉴赏课件(41张PPT)

高中语文边塞诗鉴赏课件(41张PPT)
诗人怎样一种思 想感情?____对__战__死__者__的__同__情__________________
❖ (3)后两句,由___虚__写____转入__实__写__,既含蓄
委婉地讽刺了____统__治__者__的__无__能__________,又侧 面烘托了_英__雄__不_能__建__功__立__业__的__无__奈_,抒发了 __对__良__将__及__早__出__现__的__渴__望_ ,对边疆和平的向往 。
❖上
❖ 第二句写塞上“孤城”及环境。从表现“孤城” 的角度看,这一句运用了__________手法。
❖ 衬托
19
出塞二首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1) 诗的第一句以__白__描___的手法,勾勒出一
幅千古边关月夜图,暗写_古__战__场__上__战。斗之激烈
14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前两句以工整的对仗的形式来写景,用了两 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先从俯视的角度来写莽莽大 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再从仰 望的角度来写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犹如 严霜。上下交映,只见整个大漠一片白茫茫,令 人顿觉冷嗖嗖。诗人从地点、景物、气候三个方 面着意刻画,反复渲染,营造出一个悲凉的氛围, 为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蓄势。
“高岑诗派”。
4
意 境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风 格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从军北征 李益

、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豪

【高中语文】盛唐边塞诗ppt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盛唐边塞诗ppt精品课件

句诗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通过景物描写烘托战争的艰难和激烈。 “雪暗”句从视觉出发,“风多”句从听 觉出发,有声有色,各臻其妙。 • (4)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 现了怎样的现实和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 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 胜的民族心态; 忠君报国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
天子非常赐颜色。 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
摐金伐鼓下榆关,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校尉羽书飞瀚海, 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 单于猎火照狼山。 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
出师
•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本自”和“非常”这两个虚字有何作用?
战败
• • • • •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1.战士们作战的条件有哪些不利之处?请你 概括。 ①“萧条”自然条件恶劣;②“凭陵” 敌人来势凶猛,战力强;③“风雨”天气之恶 劣。总结:渲染了战势的危急与战斗条件的恶 •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 劣。 运用鲜明的对比,将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 种对比的手法的作用。 寻欢作乐对照来写,虽无任何议论,但情感和 观点却得以显露,充满了愤怒和讽刺。
“羽书飞瀚海”,“猎火照狼山”, “飞”、“照”字警告了军情危急。
• 4.“榆关”“碣石”“瀚海”“狼山” 四个地方连缀,有何表达作用?
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 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 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三章盛唐边塞诗派精品PPT课件

第三章盛唐边塞诗派精品PPT课件
——岑参《火山云歌送别》
“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 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 独然此中。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 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功。” ——岑参 《经火山》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岑参
“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 中有鲤鱼长且肥。岸傍青草常不歇,空 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然虏云,沸浪 炎波煎汉月。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 烘西一隅。 ······正见夕阳海边落,柏 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青海:青海湖。雪山:指甘肃省的祁连 山脉。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 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 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 北小方盘城。
楼兰:汉代楼兰国王与匈奴勾结,屡次 拦截杀害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臣。公元前 77年,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 楼兰,智取国王首级胜利归来。
《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此曲本出北同 城)》“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
高堂满地红氍毹(qū shū),试舞一曲天下无。
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慢脸娇娥 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裾转袖若飞雪, 左鋋右鋋生旋风。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 黄云合。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飒飒。 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始知诸曲 不可比,采莲落梅徒聒耳。……”
第三章 盛唐边塞诗派
唐代边塞诗概况
《全唐诗》有边塞诗2000余首
时间跨度长,作家众多
初唐:杨炯《从军行》、卢照邻《陇头 水》、骆宾王《夕次蒲类津》、陈子昂 《送魏大从军》
盛唐: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王 翰、李颀、崔颢
中唐:卢纶、钱起、李益、李贺、刘长卿、 白居易······
盛唐边塞诗派
旧书:“不,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盛唐边塞诗派作品赏析教学课件

盛唐边塞诗派作品赏析教学课件

• 其边塞诗主要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 一是描写战争场面,突出战争生活的雄奇豪 迈。如《轮台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 军大呼阴山动。”
• 二是表达思乡之情 。如《逢入京使》、《磧 中作》
• 三是描绘边地风光,反映边地习俗。着重表 现西北边陲雄奇瑰丽的自然风光,以及将士 英勇报国不畏艰苦的精神。这类诗在其诗中 最为奇异绚丽,也最能代表其风格。如《走 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前期生活孤贫,仕途坎坷;后期日渐通 达。《旧唐书》本传:“有唐以来,诗人 之达者,唯适而已。”
高适的诗歌创作
❖诗歌现存240多首。就内容看,主要有三方 面。
❖一是反映个人早期沦落、怀才不遇的诗。以 《别韦参军》、《宋中十首》其一为代表。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悠悠一千年, 陈迹唯高台。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晚年转为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大历 三年(768)任职期满被罢官,后谋东归 未遂,大历四年(769)末卒于成都旅舍。
岑参诗歌的思想内容
• 诗歌现存400多首。陈铁民,侯忠义有《岑 参集校注》,上海古簪出版社1981年版。
• 岑参一生多次出塞,影响最大的有两次。他 的边塞诗大多作于两次出塞时期。《唐才子 传》:“参累佐戎幕,往来鞍马风尘间十余 载,极征行别离之情,城障塞堡,无不经 行。”
❖731年秋,高适北游燕赵寻求边功,未 能如愿。
❖744年,与李白、杜甫相会于梁、宋, 三人一起登高怀古,把酒论文,传为诗坛 佳话。
❖ 749年,举有道科中第,仅得到封丘县 尉卑职。
❖753年,到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中任掌 书记。
❖安史之乱爆发,辅佐哥舒翰镇守潼关。
❖后官至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
王昌龄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PPT课件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PPT课件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西清诗话》云: “洞庭天下壮观, 骚人墨客题者众矣, 然终未若此诗颔联 一语气象”。
• 王达津谓其诗有一 种“由用世心的执 着和不屈权贵的豪 迈而形成的一定的 风骨”。
• 在这些描述中,作者既 未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待夫君。
也未着力描写景物的色彩。 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写 来,是那样平淡,那样自
然。既能显示出农村的静
谧气氛,又能表现出自然
界的优美景象。正如皮日
休所谓:“遇景入咏,不
闻一多:“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拘正奇的抉孟异浩。然…的…诗涵”涵。然有 云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
精于音律,为是人官以 。太洁乐净丞、;没有染污而称的 善画,人物、山水兼长,为“南宗”及“文人画”之祖;
擅书法,尤工于草隶. 《新唐书》王维本传云:“工草、隶, 善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
诗、文、书、画、音乐众艺兼善的通才。
2.王维诗内容
•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则是天充才溢的于,一作切品再中现的都昂化扬为表之现气, 和壮一大切之模美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
世事的物质存在都变而为动荡情感
的发展过程。”(《美的历程》)
二、盛唐边塞诗人
• (一)盛唐边塞诗派
• 盛唐时期,以写边塞诗见长的诗人,形成了 边塞诗派,代表作家是高适和岑参,并称“高 岑”,比较著名的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 崔颢、王翰等。他们多以诗歌描写边地的山川景 物、风土人情,反映塞上战争和军旅生活,或直 接表达卫国立功的愿望,或颂扬将士们的爱国精 神,或描写征人思妇的情怀。此外,有些还抨击 穷兵黩武的战争,讽刺边将的骄奢无能,同情广 大士兵的痛苦。这类诗歌鲜明体现了盛唐时期蓬 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边塞诗欣赏PPT课件

边塞诗欣赏PPT课件
▪ 习惯认为,盛唐的边塞诗是唐代边塞诗创作 的顶点,也是其终点。
▪ 这一时期的著名诗人,如卢纶、李益、白居 易、李贺、杜牧、李商隐,都写过许多边塞 诗。
边塞诗中的自然意象
• 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 雪、风沙;
• 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 斧钺刀 铩、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开元二十三年(735)到长安参加制科考试,未中 第,不久又回到宋州。 天宝八载(749),被任命为封丘县尉。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左拾遗(八品),转 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镇守潼关。 后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 高适又曾为 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 唐代宗 时,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世称高常 侍。后进封渤海县侯。
•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 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 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 2.对比: •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唐·王翰《凉州词》
•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唐· 李白《塞下曲》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 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 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岑参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 、伯父都官至宰相。
开元二十二年(734),洛阳献书 天宝三载(744),岑参30岁时才中进士第,官授兵曹参军。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春夏间自北庭东归,六月受杜甫等人 举荐,授右补阙,后出为虢(guó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 南省郑州市西北)州长史。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入蜀,初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僚 属,后转为嘉州(今四川乐山县)刺史,世称岑嘉州。 大历三年(768)任职期满被罢官,后谋东归未遂。 大历四年(769)末,卒于成都旅舍,享年55岁。

盛唐边塞诗ppt 苏教版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你我相看 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 自古尽忠死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君西汉时的李广将军。
苦斗
•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 1.“相看白刃血纷纷”与上文哪句内容 形成鲜明对比?“死节从来岂顾勋”与 将领形成怎样的对比?
盛唐 边塞诗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 一个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 题材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 参、王昌龄等诗人。
• • • • • • • • • • • • • •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这两句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 隐含讥讽,预伏下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 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 欺君该斩。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 恃勇轻敌。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 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 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
• 3.赏析“飞”和“照”两个动词的表达 作用?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 君不见走马川, 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 •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 地石乱走。 • 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 将西出师。 • 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 刀面如割。 • 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 檄砚水凝。 • 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 门伫献捷。

边塞诗(共57张PPT)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精编优质课PPT边塞诗(共5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精编优质课PPT边塞诗(共5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 ※出征将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精编优质课PPT边塞诗(共5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 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精编优质课PPT边塞诗(共57张PPT)(获 奖课件 推荐下 载)
精编优质课PPT边塞诗(共57张PPT)(获 奖课件 推荐下 载)
宋代: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 淹)
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 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 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精编优质课PPT边塞诗(共57张PPT)(获 奖课件 推荐下 载)
精编优质课PPT边塞诗(共57张PPT)(获 奖课件 推荐下 载)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以及战争的艰苦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
精编优质课PPT边塞诗(共57张PPT)(获 奖课件 推荐下 载)
精编优质课PPT边塞诗(共57张PPT)(获 奖课件 推荐下 载)
边塞诗中的自然意象
• 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

盛唐边塞诗派(课堂PPT)

15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琵琶长笛曲相和《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此曲本出北同 城)》“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高
堂满地红氍毹(qū shū),试舞一曲天下无。此
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慢脸娇娥纤 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裾转袖若飞雪,左 鋋右鋋生旋风。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 云合。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飒飒。翻 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始知诸曲不 可比,采莲落梅徒聒耳。……”
6
青海:青海湖。雪山:指甘肃省的祁连 山脉。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 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 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 北小方盘城。
楼兰:汉代楼兰国王与匈奴勾结,屡次 拦截杀害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臣。公元前 77年,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 楼兰,智取国王首级胜利归来。
回乐烽:在回乐县,唐属灵州,为朔方 节度治所,在今甘肃灵武西南。
受降城:唐时灵州别名, 647年唐太宗
曾在此大会铁勒诸部,被尊为天可汗,
故名。
45
盛唐
壮阔的画面 激越悲凉的情感 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
中唐 凄凉的景物、凄清的情感、哀感悱恻的
艺术效果
46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1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 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 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 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 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

《盛唐边塞诗人》PPT课件


(二)高适及其诗歌(700—765)
1、生平与创作
(1)生平
字达夫,渤海蓚人。早年旅居岭南。以五十岁 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生活孤贫,仕途坎坷;后期 日渐通达,官至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史 评“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后晋封 为渤海县侯。
三次出塞:开元十八年(730)左右入燕求仕, 天宝九载(750)冬送兵入居庸,天宝十一载秋以 后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
(3)诗体长于七言歌行,舒卷自如,变化多姿, 形式接近乐府,但完全不用乐府古题而自立新题,用 韵十分灵活,音节宏亮而意调高远。
• 3、关于高岑比较
• (1)“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 (严羽《沧浪诗话》)
• (2)高适侧重于描写现实,直抒胸臆, 诗作多慷慨悲壮之意;
• (3)岑参多想像和奇情异唐山水田园诗派; • 2、试比较“王孟”山水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 3、阐释盛唐边塞诗派; • 4、试比较“高岑”边塞诗的艺术特征; • 5、分析王昌龄七言绝句的艺术成就。
参考文献
• 1、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 社
• 2、陈贻焮《王维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 3、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 4、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巴蜀书社 • 5、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中华书局 • 6、陈铁民《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万里不辞死,一朝得成功”,“大笑向文 士,一经何足穷”(《塞下曲》)——“拜迎长官 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封丘作》)
• (2)创作多作于安史之乱前,颇多伤不遇的悲慨。
• “曾是不得意,适来兼别离。如何一尊酒,翻 作满堂悲。”--《宋中别周梁李二三子》
• “暮天摇落伤怀报,倚剑悲歌对秋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青海湖。雪山:指甘肃省的祁连 山脉。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 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 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 北小方盘城。
楼兰:汉代楼兰国王与匈奴勾结,屡次 拦截杀害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臣。公元前 77年,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 楼兰,智取国王首级胜利归来。
天宝十三载(754),再赴庭州(今新疆吉木萨 尔县),入北庭都护府封常清幕中任职约三年。 后来到灵武,经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等。永泰 元年(765)出为嘉州刺史,768年秩满罢官,流 寓成都,卒于客舍。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 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
原因:北方人,且多有从军游幕经历 时代精神的鼓舞 热衷于人世间的功名富贵,动辄以公侯
卿相自许。
盛唐边塞诗内容
一、描写战争场面,宣扬大唐赫赫军威, 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抒发建功立业 的豪情壮志
代表诗人1: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 京兆人,早年居灞上,开元15年中进士, 授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迁汜水 尉 ,因事贬岭南,改授江宁丞,谪龙标 尉。安史乱起,弃官居江夏,为亳州刺史 闾丘晓所杀。
《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此曲本出北同 城)》“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高
堂满地红氍毹(qū shū),试舞一曲天下无。此
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慢脸娇娥纤 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裾转袖若飞雪,左 鋋右鋋生旋风。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 云合。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飒飒。翻 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始知诸曲不 可比,采莲落梅徒聒耳。……”
二、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独特 奇异的风土人情
“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 马。”——高适《营州歌》
代表诗人2:岑参(约715~770)
祖籍南阳,出生于江陵(今湖北江陵)。曾祖父、 伯祖父和堂伯父都曾做过宰相,父亲做过两任州 刺史。幼年丧父,家道中衰。
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授右率府兵曹参军。 天宝八载(749),弃官从戎,首次出塞,赴龟 兹(今新疆库车),入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 府。两年后返回长安,与高适、杜甫等结交唱和。
文字洗练,音调铿锵,意境开阔明朗, 情调激越昂扬。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 入朝明光宫。” ——高适《塞下曲》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 岂为妻子谋。” ——岑参《初过陇山途 中呈宇文判官》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高适 《蓟门行》
——岑参《火山云歌送别》
“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 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 独然此中。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 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功。” ——岑参 《经火山》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西头热海水如煮,岑海参上众鸟不敢飞,
中有鲤鱼长且肥。岸傍青草常不歇,空 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然虏云,沸浪 炎波煎汉月。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 烘西一隅。 ······正见夕阳海边落,柏 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难, 谁顾燕山铭。”——王昌龄《少年行二首》 其一
《雁门太守行》
中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 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 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 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 乐府旧题。雁门,郡名, 现在山西大同东北一带。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玉龙:宝剑名。
“胡天八月即飞雪”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 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不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盛唐边塞诗派
唐代边塞诗概况
《全唐诗》有边塞诗2000余首
时间跨度长,作家众多
初唐:杨炯《从军行》、卢照邻《陇头 水》、骆宾王《夕次蒲类津》、陈子昂 《送魏大从军》
盛唐: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王 翰、李颀、崔颢
中唐:卢纶、钱起、李益、李贺、刘长卿、 白居易······
பைடு நூலகம்
盛唐边塞诗派
组成: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崔颢、王翰、李颀
旧书:“不护细行,屡见贬斥。”
《从军行》(其五)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吐谷浑,原为人名,是4世纪辽东鲜卑 慕容氏单于涉归之庶长子,后转为姓氏 和族名。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
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 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 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 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 伫献捷 。
《出塞》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写景壮阔
深沉的历史感,对一代一代重演的民族 战争的历史悲剧进行深入的思考
意脉细密曲折,风格雄浑激越
诗家夫子
七绝“绪密而思清”,深婉而隽永 七绝圣手 王世贞称盛唐七绝唯李白与王昌龄为“神
品” “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
而无不工者。少伯深厚有余,优柔不迫, 怨而不怒,丽而不淫。余尝谓古诗、乐府 后,惟太白诸绝近之;《国风》、《离骚》 后,惟少伯诸绝近之。” ——《诗薮》
长于七言短章,构思精巧新奇,手法婉 曲多变。
长于抒情,善于心理刻画,多方面表现 征戍者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创造出一种 独特的豪迈与悲壮、昂奋与凄怆相交融 的深沉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