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测试要求及方法
射频测试方案

3.测试场地: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测试实验室。
七、测试流程
1.测试准备:了解被测设备的技术规格,确定测试项目和方法;
2.测试实施:按照测试方案进行各项性能测试;
3.数据分析:对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测试报告;
4.结果反馈:将测试结果反馈给设备制造商,协助其改进产品性能;
3.评估射频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4.检验射频设备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
三、测试范围
1.射频发射测试;
2.射频接收测试;
3.射频抗干扰测试;
4.射频环境适应性测试。
四、测试依据
1.国家及行业标准:如《无线通信设备射频技术要求》等;
2.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技术规格书;
3.测试实验室的相关规定。
五、测试项目及方法
5.测试报告:出具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测试报告。
八、测试结果判定
测试结果根据国家及行业标准进行判定,符合标准要求的视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九、方案实施与监督
1.本测试方案由测试实验室负责实施;
2.设备制造商应积极配合测试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3.测试过程中,如有疑问或争议,双方应及时沟通,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1)使用射频信号发生器产生标准信号,发送至被测设备;
2)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或其他测试仪器监测被测设备的接收性能;
3)测试结果与标准要求进行比对。
3.射频抗干扰测试
(1)测试内容:邻道干扰抑制、同频干扰抑制、窄带干扰抑制等。
(2)测试方法:
1)使用射频信号发生器产生干扰信号,注入被测设备;
2)观察被测设备在干扰条件下的性能变化;
3)按照国家标准和设备制造商的技术规格要求,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
5g卫星移动测试标准

5g卫星移动测试标准一、射频指标1.1频率范围:测试5G卫星移动设备的频率范围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1.2发射功率:测试5G卫星移动设备的发射功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1.3频谱特性:测试5G卫星移动设备的频谱特性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二、通信协议2.1物理层协议:测试5G卫星移动设备的物理层协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2数据链路层协议:测试5G卫星移动设备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3网络层协议:测试5G卫星移动设备的网络层协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三、性能指标3.1传输速率:测试5G卫星移动设备的传输速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2延迟:测试5G卫星移动设备的延迟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3丢包率:测试5G卫星移动设备的丢包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四、安全性4.1加密算法:测试5G卫星移动设备的加密算法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2认证方式:测试5G卫星移动设备的认证方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3安全漏洞:测试5G卫星移动设备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五、终端测试5.1硬件性能:测试5G卫星移动设备的硬件性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5.2软件功能:测试5G卫星移动设备的软件功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5.3耗电量:测试5G卫星移动设备的耗电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六、网络性能6.1网络覆盖范围:测试5G卫星移动网络的覆盖范围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6.2网络容量:测试5G卫星移动网络的容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6.3网络稳定性:测试5G卫星移动网络的稳定性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七、覆盖范围7.1大致覆盖范围:根据相关测试数据确定5G卫星移动网络的大致覆盖范围。
7.2室内外覆盖效果:测试5G卫星移动网络在室内外的覆盖效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八、业务质量8.1基本业务能力:测试5G卫星移动设备的基本业务能力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包括语音、数据等业务。
8.2业务服务质量:测试5G卫星移动设备在不同情况下的业务服务质量是否稳定可靠。
8.3业务安全性能:测试5G卫星移动设备的业务安全性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包括用户隐私保护、业务数据安全等。
如何进行卫星导航系统测试

如何进行卫星导航系统测试卫星导航系统作为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应用,广泛应用于航天、航海、车辆导航、无人机等领域。
为确保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进行系统测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进行卫星导航系统的测试,包括测试的目标、测试流程以及测试方法。
同时还将提及一些常用的测试技术和注意事项。
一、测试目标卫星导航系统的测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导航系统定位的准确性是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测试,可以评估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定位精度,并进行性能分析和改进。
2. 验证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导航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是测试的重要目标。
通过模拟不同的环境和故障情况,测试系统的故障恢复能力以及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3. 检测系统的兼容性:导航系统通常需要与其他设备进行配合使用,如车载导航系统需要与车载设备进行连接。
测试过程中,要确保系统与其他设备的兼容性,确保数据传输和通信的正常进行。
4. 评估系统的安全性:卫星导航系统安全性的评估是测试的重要内容。
测试过程中,应关注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以及对系统的攻击和破坏等情况的应对能力。
二、测试流程卫星导航系统的测试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制定测试计划:在开始测试之前,需要对测试的范围、目标、方法和时间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制定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应该包括测试的目标、测试的内容、测试的时间安排以及测试所需的资源等方面的信息。
2. 准备测试环境:测试环境的准备是测试流程中的重要一步。
测试环境应该与实际应用环境相匹配,包括室内和室外测试环境。
室内测试环境可以使用仿真设备和软件进行测试,而室外测试环境需要选择适当的场地进行测试。
3. 进行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测试流程中的基础部分。
通过对导航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包括定位精度、导航功能、数据传输等方面的测试。
4. 执行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是对系统性能进行评估的重要环节。
GPS接收机的射频前端测试原理和方法

GPS接收机的射频前端测试原理和方法作为GPS接收机重要组成部分的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是接收机动态性能的关键部件。
它的很多指标,诸如噪声系数、动态范围、镜频抑制、1dB 压缩点和相位噪声等,都直接影响接收机的性能。
因此,射频指标的准确测量对GPS 接收机性能的准确评估非常重要。
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接收机,就必须有一套完整而有效的射频模块指标的测试方法GPS信号测试的基本要求GPS 信号一般使用两个射频波段:一个信号频率为1575.42MHz(L1波段),另一个信号频率1227.6MHz(L2波段)。
一般来说,商用GPS接收机使用的波段为L1波段。
接收机接收到最小信号功耗为-133dBm到-130dBm,此信号非常微弱,淹没在噪声里。
测量 GPS 射频模块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及配件其可用频率要高出五倍卫星信号频率以上,才能满足最基本的谐波失真测量。
对于测量中使用的同轴线、接头、负载等所有的特性阻抗都要是50Ω的特性,才能匹配良好。
同时,其辅助测试工具除了阻抗匹配良好还要具有容易校正、误差小、连接方便、高可靠性及重复性的特点。
定期校正测试仪器也很重要,而且校正时要将连接线、接头、衰减器等所有配件连接后一同测量。
GPS射频各指标测试的方法GPS 射频部分的测试方案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指标有:增益,可控增益范围,输入压缩点,噪声系数,镜频抑制,本振到信号的隔离度,本振相噪等。
增益测量GPS 射频前端的增益是指输入到 ADC 的信号与GPS 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相比的放大程度。
GPS 接收机射频前端的增益一般都在 110dB 左右。
增益可以使用频谱分析仪来测量。
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等器件的增益可以用向量网络分析仪来测量S21得到,注意埠的50Ω匹配。
连接如图 2。
有两个系统性能参数体现了接收机的线性度,三阶交调点和 1dB 压缩点。
三阶交调特性会将邻道信号的交调项混到有用信号中,造成信号质量的退化。
但是,对于 GPS 来说,在带内只有一个通道,没有强的邻道干扰信号,因此,主要从1dB压缩性能来考虑系统的线性度。
各种环境下卫星导航接收机射频信号的测试方法与流程

各种环境下卫星导航接收机射频信号的测试方法与流程随着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卫星导航接收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环境下。
而为了确保卫星导航接收机能够准确地接收到射频信号,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
下面将以不同环境下的卫星导航接收机射频信号测试为主线,介绍测试的方法与流程。
一、室内测试在室内测试卫星导航接收机射频信号时,需要选择开阔的地点,保证接收机与卫星之间没有障碍物阻挡。
进入测试前,需要先进行预热,以确保接收机在稳定状态下工作。
1. 给卫星导航接收机供电并开启。
2. 将卫星天线与接收机连接。
3. 调整接收机的天线位置,选择可接收信号最强的位置。
4. 在接收机上选择正确的频率和波束,以便接收对应的卫星信号。
5. 测量并记录信号品质指标,如C/N0、S/N等。
6.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仪器是否在正常工作范围内。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室内测试可能会受到建筑物、金属、电气设施和其他周边干扰信号的影响,因此应尽量选择室外或开阔地区进行测试。
二、室外测试在室外测试时,需要将卫星导航接收机带到可以接收到卫星信号的环境中。
下面将以高山、城市、乡村等不同环境为例,介绍相应的测试方法与流程。
1. 高山环境高山环境一般指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区域。
在高山环境下测试,需要选择海拔较高的地点,并保证视野开阔。
具体测试流程如下:a. 将卫星导航接收机带到测试地点,并开启供电。
b. 进行预热。
预热时间一般为5-10分钟,以确保接收机在稳定状态下工作。
c. 调整卫星天线和接收机位置,确认信号品质指标。
d. 测量并记录信号品质指标,如C/N0、S/N等。
e.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仪器是否在正常工作范围内。
2. 城市环境在城市环境下进行测试,需要选择建筑物较少、周边干扰信号较少的地点。
具体测试流程如下:a. 将卫星导航接收机带到测试地点并连接卫星天线。
b. 进行预热。
c. 调整卫星天线和接收机位置,确认信号品质指标。
d. 测量并记录信号品质指标,如C/N0、S/N等。
射频测试方法123

射频测试方法123射频测试方法123射频测试是用来评估和验证无线通信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的过程。
它涵盖了许多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旨在确保设备在各种条件下正常工作并符合标准和规范。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射频测试方法简述,涵盖了三个主要方面: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和互操作性测试。
这些测试可分为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试两个阶段。
实验室测试:1.信号质量测试:使用信号发生器生成符合标准的测试信号,并将其输入到被测设备中。
通过测量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和频率响应来评估设备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能。
2.发射功率测试:使用功率计或频谱仪测量设备发射出的射频功率,并与标准进行比较,以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3.误码率测试:向被测设备发送一个已知的模拟或数字信号,并测量误码率以评估设备的数据传输性能。
4.干扰测试:使用干扰发生器模拟环境中的干扰,评估设备在干扰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5.频率误差测试:使用频谱分析仪测量设备的频率偏移,以验证其与标准频率的一致性。
现场测试:1.覆盖范围测试:将被测设备放置在不同距离和环境条件下,并测量其在各个位置的信号强度和覆盖范围,以评估设备的无线传输性能和覆盖率。
2.多路径传播测试:通过使用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并测量到达接收器的多个路径信号的时间和相位差异来评估设备的抗多径干扰能力。
3.弱信号测试:将设备放置在较弱的信号环境下,并测量其灵敏度和误码率,以评估在较差信号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4.环境干扰测试:使用干扰源模拟各种环境干扰条件(如电源干扰、电磁干扰等),评估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5.移动性能测试:通过模拟设备在不同速度下的移动,评估其在移动状态下的性能和无线连接的可靠性。
除了以上列举的测试方法外,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无线通信设备和应用场景,设计并执行其他射频测试方法,以确保设备在各种实际情况下的良好性能。
在进行射频测试时,需要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和工具,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IEEE、3GPP、4G、5G等,以确保测试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测试要求及方法

第六部分: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测试要求及方法目次1范围 (1)2通用要求 (1)2.1工作频率范围 (1)2.2信道间隔 (1)2.3天线端口 (1)2.4发射功率 (1)2.5频率容限 (1)2.6占用带宽 (1)2.7杂散发射 (1)3试验条件 (2)3.1大气实验条件 (2)3.2检测工作条件 (2)3.3测试频率 (2)3.4测量设备 (2)4参考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2)4.1发射功率 (3)4.2频率容限 (3)4.3占用带宽 (3)4.4杂散发射 (4)参考文献 (5)在用无线电台(站)发射设备测试要求及方法第六部分: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在用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发射设备的测试要求及方法等内容。
本文件仅适用于在用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
2通用要求2.1工作频率范围在用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发射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应严格按照无线电管理机构最新的相关规定执行。
在用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发射设备的用户应按照无线电管理机构的相关规定申请台站执照,并按照执照中指配的工作信道使用,不可随意更改工作信道。
2.2信道间隔在用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发射设备的工作信道间隔应严格按照应符合无线电管理机构核定的参数和技术资料的要求2.3天线端口在用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发射设备天线端口阻抗为50 。
2.4发射功率在用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发射设备的发射功率应符合无线电管理机构核定的参数和技术资料的要求。
2.5频率容限在用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发射设备频率容限应符合无线电管理机构核定的参数和技术资料的要求。
2.6占用带宽在用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发射设备占用带宽应符合无线电管理机构核定的参数和技术资料的要求。
2.7杂散发射在用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发射设备杂散发射应符合无线电管理机构核定的参数和技术资料的要求。
3试验条件3.1大气实验条件试验条件的选取应尽量考虑设备的实际使用环境,并在测试结果予以记录。
本文件所涉及的检验和测量均按如下试验条件进行:-正常温度:-20℃~55℃;-相对湿度:5%~75%;-正常电压:设备制造商声明的设备额定供电电压;-正常气压:86kPa~106kPa。
射频指标及测试方法ppt课件

2006-05-26
射频指标及测试方法
27
频率误差定义为考虑了调制和相位误差的影响以
后,发射信号的频率与该绝对射频频道号(ARFCH)
对应的标称频率之间的差。它通过相应误差做线
性回归,计算该回归线的斜率即可得到频率误差
(因为ω=θ/t)相位误差峰值是离该回归线最远
的值。频率误差表示频率合成器或锁相环的性能
2006-05-26
射频指标及测试方法
36
GPRS测试
GPRS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 的英文简称,是在现有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 承载业务,目的是为GSM用户提供分组形式的数据业务。 GPRS采用与GSM同样的无线调制标准、同样的频带、 同样的突发结构、同样的跳频规则以及同样的TDMA帧 结构。这种新的分组数据信道与当前的电路交换的话音 业务信道极其相似,因此现有的基站子系统(BSS)从一 开始就可提供全面的GPRS覆盖。GPRS允许用户在端到 端分组转移模式下发送和接收数据,而不需要利用电路 交换模式的网络资源。从而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 无线分组数据业务。特别适用于间断的、突发性的和频 繁的、少量的数据传输,也适用于偶尔的大数据量传输。
DCS 1800:-48dBc或-48dBm,选其中最高者。
2006-05-26
射频指标及测试方法
15
频谱
2006-05-26
射频指标及测试方法
16
调变频谱(Spectrum 06-05-26
射频指标及测试方法
17
上表中之值依以下原則修正: a)偏移载波600KHz以上到6MHz以下范围內之頻率,
2006-05-26
射频指标及测试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部分: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
测试要求及方法
目次
1范围 (1)
2通用要求 (1)
2.1工作频率范围 (1)
2.2信道间隔 (1)
2.3天线端口 (1)
2.4发射功率 (1)
2.5频率容限 (1)
2.6占用带宽 (1)
2.7杂散发射 (1)
3试验条件 (2)
3.1大气实验条件 (2)
3.2检测工作条件 (2)
3.3测试频率 (2)
3.4测量设备 (2)
4参考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2)
4.1发射功率 (3)
4.2频率容限 (3)
4.3占用带宽 (3)
4.4杂散发射 (4)
参考文献 (5)
在用无线电台(站)发射设备测试要求及方法第六部分:卫星
地球站射频单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在用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发射设备的测试要求及方法等内容。
本文件仅适用于在用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
2通用要求
2.1工作频率范围
在用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发射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应严格按照无线电管理机构最新的相关规定执行。
在用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发射设备的用户应按照无线电管理机构的相关规定申请台站执照,并按照执照中指配的工作信道使用,不可随意更改工作信道。
2.2信道间隔
在用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发射设备的工作信道间隔应严格按照应符合无线电管理机构核定的参数和技术资料的要求
2.3天线端口
在用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发射设备天线端口阻抗为50 。
2.4发射功率
在用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发射设备的发射功率应符合无线电管理机构核定的参数和技术资料的要求。
2.5频率容限
在用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发射设备频率容限应符合无线电管理机构核定的参数和技术资料的要求。
2.6占用带宽
在用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发射设备占用带宽应符合无线电管理机构核定的参数和技术资料的要求。
2.7杂散发射
在用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发射设备杂散发射应符合无线电管理机构核定的参数和技术资料的要求。
3试验条件
3.1大气实验条件
试验条件的选取应尽量考虑设备的实际使用环境,并在测试结果予以记录。
本文件所涉及的检验和测量均按如下试验条件进行:
-正常温度:-20℃~55℃;
-相对湿度:5%~75%;
-正常电压:设备制造商声明的设备额定供电电压;
-正常气压:86kPa~106kPa。
3.2检测工作条件
在用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发射设备的被检测样品是按照无线电管理机构的相关规定检测的无线电台(站),并且应具备以下条件:
a)被检方应提供无线电管理机构发放的无线电台(站)执照及检测所需的技术文件;
b)被检方应提供检测的相关技术支持,比如设置被测设备应符合标准测试方法中要求的工
作状态;
c)应选取被测设备天线端口进行射频传导测试,如果被测设备发射功率较大,应从射频功
放及滤波器后端耦合出射频信号进行测试;
d)整个检测过程中,原则上不允许打开机壳进行测试。
若需打开机壳测试,必须要在检测
报告中进行说明;
e)本文件不适用于非传导方式的测试。
3.3测试频率
在用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发射设备应选择其实际使用的频率进行测试。
3.4测量设备
测量设备所提供的测量结果应满足表1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要求。
表1 测量不确定度的最大允许值
4参考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发射机电性能参数测量基本框图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发射机电性能参数测试基本框图
注1:转换连接器为外接到天线端口的耦合器,波导等转换设备。
图2 发射机电性能参数测试基本框图
4.1发射功率
参考技术要求:应符合无线电管理机构核定的要求。
参考测试方法:按图1或图2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
测量设备采用功率计或频谱分析仪。
测试程序如下:
a)采用合适的射频信号源,校准测试图1或2中“连接/转换装置”在指定频段(频率)的插入
损耗量值L1(dB)、校核固定衰减器的衰减量值L2(dB),以及耦合系数L3;
b)发射机在某个指定测试频率上测得发射设备功放的最大输出功率P(dBm);
c)计算被测发射机实际输出功率值P EA(dBm)= P+L1+L2+L3。
4.2频率容限
参考技术要求:≤3.5kHz。
参考测试方法:按图1或图2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
测量设备采用综合测试仪、频谱仪或其它可进行频率参数测量的测量设备。
测试程序如下:
a)被测发射机不加调制,在最大功率状态下工作,测量设备测得被测发射机的载波频率;
如果被测发射机不能工作在非调制的状态下,则需要将调制信号解调,测得被测发射机
的载波频率;
b)测试所得载波频率与标称频率之差,即为频率容限。
4.3占用带宽
参考技术要求:应符合无线电管理机构核定的参数和技术资料的要求。
参考测试方法:按图1或图2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测量设备可选用频谱分析仪或者具备频谱分析功能的综合测试仪测量设备。
测试程序如下:
a)被测发射机加调制,使设备在5.1.1中所测功率状态下工作;
b)设置测量设备的扫宽(SPAN)要大于信道间隔,采用RMS检波方式,RBW小于或者等于
SPAN的1%;
c)测试被测发射机99%功率占用带宽。
4.4杂散发射
参考技术要求:
表2 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杂散发射要求
参考测试方法:按图1或图2连接测试系统。
测量设备选用频谱分析仪。
若耦合器的工作频段无法满足杂散测试要求。
测试程序如下:
a)发射机设置为不加调制的载波信号,发射功率卫星正常工作的最大功率;
b)设置频谱仪的频率,从9kHz—26GHz,分频段测试各频段的杂散测试值,发射机工作
频率点左右2.5倍信道间隔的频段范围为传导杂散发射的免测频段;
c)读取并记录频谱仪上各频段杂散信号功率的最大值。
参考文献
[1]GB/T 16952-1997 卫星通信中央站通用技术条件
[2]GB/T 15296-1994 可搬移式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3]GB/T 11443.1-1989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总技术要求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4]GB/T 11443.5-1994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总技术要求第五部分:中速数据数字载波通道
[5]GB/T 11299.1-1989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分系统和分系统组
合通用的测量第一节总则
[6]GB/T 11299.2-1989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分系统和分系统组
合通用的测量第二节射频范围内的测量
[7]GB/T 11299.3-1989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分系统和分系统组
合通用的测量第三节中频范围内的测量
[8]GB/T 11299.4-1989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分系统和分系统组
合通用的测量第四节基带测量
[9]GB/T 11299.10-1989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第二部分:分系统测量第
十节高功率放大器
[10]GB/T 11299.11-1989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第三部分:分系统组合测量
第一节概述
[11]GB/T 11299.13-1989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第三部分:分系统组合测量
第三节频分多路复用传输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