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高一下册期中考试地理试试有答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教师版)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教师版)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宾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地理)一、单选题1.目前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与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A )A.非洲与欧洲B.亚洲与欧洲C.欧洲与拉丁美洲D.亚洲与大洋洲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B )A。

②③B.③④C.④⑤D.⑥⑦3.与发展中国家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相同的有(A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下列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B.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大于该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C.人口合理容量由于难以确定,所以对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没有什么意义D.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少,不会超过人口合理容量5.下图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C )A.①B.②C.③D.④6.目前,下列地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B )A.青藏高原B.珠江三角洲C.三峡库区D.塔里木盆地7.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B )A.商业用地B.住宅用地C.工业用地D.文化用地下图为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C )A.甲-商业区乙—工业区丙—住宅区B.甲-住宅区乙—工业区丙—商业区C.甲-商业区乙-住宅区丙—工业区D.甲—工业区乙—商业区丙—住宅区9.关于该城市规划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C )A.①处适宜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地价较低B.②处适宜规划建设化工厂————交通便利C.③处适宜规划建设绿化带————减少污染D.④处适宜规划建设自来水厂——靠近水源读某地区域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0.该地区形态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D )A.团状、河流因素B.团状、地形因素C.带状、气候因素D.带状、河流因素11.最早发展成城市的是( A )A.①B.②C.③D.④1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是( C )A.城市的人口规模B.城市的用地规模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D.特大城市的数量13.从经济因素考虑,城市各功能区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为( D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D.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1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B )A.起步早,发展慢B.城市化水平低C.城市发展较合理D.出现逆城市化15.英国阿伯丁、我国大庆等城市的兴起,引起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D ) A.气候条件适宜B.政治中心的改变C.经济发展较慢D.矿产资源的开发下图示意与铝相关的生产部门及其流程图,我国的铝材加工企业集中分布于浙江、广东等东部省份。

湖北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2第一章至第三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粗出生率是指某一地区人口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活产婴儿数与年平均人口数之比。

表1示意2016年中期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人口结构。

据此完成1~2题。

表11.表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国家分别是A.南非、巴西、俄罗斯、中国、印度B.南非、俄罗斯、巴西、印度、中国C.俄罗斯、南非、巴西、印度、中国D.俄罗斯、巴西、南非、中国、印度2.表中环境承载潜力最大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图1示意2010~2015年辽宁省常住人口数量和自然增长量的变化。

据此完成3~5题。

3.2014~2015年辽宁省人口迁移增长量约为A.3万B.6万C.9万D.3万4.根据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可以推知,现今辽宁省A.地震灾害多发B.经济发展快C.就业机会减少D.生态环境改善5.目前最符合辽宁省人口流向的是A.辽宁→黑龙江B.河北→辽宁C.天津→辽宁D.辽宁→北京北京外溢人口大量集聚居住在与市中心直线距离30km的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开发区。

这个小镇的规模和房价如吹气球般膨胀,在此居住的人口超过30万人,被称为“睡城”,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该镇患上了严重的“大城市病”。

图2示意燕郊开发区的位置。

据此完成6~8题。

6.燕郊开发区以居住用地为主的原因是①地价比北京低②距离北京近③环境优美④地处京津中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燕郊开发区的“大城市病”主要表现在A.工业污染严重B.建筑质量较差C.交通拥堵严重D.治安环境变差8.为缓解开发区的“大城市病”,应该A.加快住宅的建设B.完善基础设施建设C.提高住宅的质量D.大幅提高绿地比重海草房是山东省某地极具地方特色的生态民居,从秦代开始在胶东半岛广为流传。

2020年高一年级地理期中试卷(含答案)

2020年高一年级地理期中试卷(含答案)

响水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地理学科试题命题人:刘明审核人:潘新春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下表是X、Y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1~3题。

国家类型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出生率(‰)死亡率(‰)X国108 42 18Y国275 6 71.具有X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2.Y国最有可能位于()A.亚洲B.欧洲C.非洲D.拉丁美洲3.造成X、Y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悬殊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条件B.气候条件C.历史条件D.经济条件美国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其东北部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

自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很多东北部地区的老年人与儿童迁往本土南部与西部的“阳光地带”。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4.造成本次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B.环境因素C.政治因素D.交通因素石油被称为“液体黄金”,西亚地区石油资源丰富,每年都会吸引大量外籍劳工来此工作。

5.下列有关外籍劳工移入对西亚地区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西亚地区经济发展B.减轻了西亚地区的就业压力B.可能加重西亚地区的环境压力 D.加强了西亚地区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胡焕庸线是我国的重要人口分界线,它从黑河至腾冲将我国分为两部分。

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6.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胡焕庸线以东以南地区人口密度大,以西以北地区人口密度小B.我国人口分布具有均匀的特点C.东部沿海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内陆山地高原地区人口密度小D.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经济落后地区人口密度较小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回答相关问题。

7.表中表示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A.①B.②C.③D.④8.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B.对外开放程度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C.环境人口容量与消费水平成负相关D.资源丰富程度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读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9-10题。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V)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V)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V)地理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3、此试卷适用于网络阅卷,请在答题纸上作答,答题卡勿折叠,污损,信息点旁请不要做任何标记。

4、正式开考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6、主观题部分也一并书写在答题纸上,注意用0.5毫米以上黑色签字笔书写。

7、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按照同侧同面顺序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1.读“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公元1770~1950年B.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50年以后C.世界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无关D.世界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自然条件的优劣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④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3.人口增长类型决定于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社会生产力4.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A.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B.死亡率的高低C.自然增长率的高低D.出生率的高低读“人口增长模式与总人口变化示意图”,完成各题。

5.阶段I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A.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B.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6.阶段Ⅱ总人口的变化特点是()A.迅速下降B.保持不变C.迅速增长D.缓慢增长7.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处于()A. 阶段IB. 阶段ⅡC. 阶段ⅢD. 阶段Ⅳ8.图为城市某功能区一天内不同时段的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由图可推断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A.商业区B.工业区C.住宅区D.行政区9.下表为“四聚落服务职能情况表”,表中“√”表示聚落具有的服务职能。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2020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地理试卷第I卷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表是我国东部某地某气象观测点观测到的一次天气变化过程资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这次天气系统可能带来的灾害是()A. 台风B. 风暴潮C. 冷空气D. 寒潮2. 下列地区受这种天气系统的影响最小是()A. 海南岛B. 台湾岛C. 崇明岛D. 舟山岛【答案】1. D 2. A【解析】1. 依据图表可知,该地12月1-5日降温达16℃,天气由晴转阴,下小雪,刮偏北风,且气压升高,应为冷锋过境,影响我国的寒潮是冷锋天气系统,故选D;台风出现在夏季,A错;风暴潮是强风引起的海平面上涨现象,B 错;冷空气有强有弱,该地降温幅度大,冷空气的概念不准确,C错。

选D。

2. 选项中海南岛纬度最低,距冬季风源地远,再加上层层山脉阻挡,受寒潮的影响最小;其他岛屿纬度比海南岛高,距冬季风源地近,受其影响较大,故选A。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南美洲的面积小于北美洲,但年径流量却较多,这主要是因为该洲()A. 地形较崎岖,利于储水B. 植被茂盛,涵养水源能力强C. 气候湿润,降水总量大D. 海岸线曲折,利于水汽进入4. 从图中信息可以得出()A. 南美洲人均水资源最丰富B. 降水丰富的地区蒸发量也大C. 北美洲水污染严重D. 欧洲平均气温高于大洋洲【答案】3. C 4. B【解析】3. 从图中可看出,一个地方的多年平均径流量等于多年平均降水量减多年平均蒸发量,径流量和降水量以及蒸发量有关,降水多蒸发量小的地区径流量大,南美洲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面积大,北美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南美洲降水大于北美洲,其径流量大于北美洲,C正确;地形较崎岖,不利于储水,A错;植被茂盛,涵养水源能力强,使地下径流增多,也不改变径流总量,B错;南美洲和北美洲的海岸线都较为平直,其降水主要受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的影响,故D错误;故选C。

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 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我国人口数据统计(部分),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信息可以直接推测出我国城市化特征是A.城市人口比重提高 B.城市等级不断提升 C.城市交通更加通畅 D.城市环境不断改善2.图示信息反映了我国人口变化特点有A.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老龄化日益突出 C.乡村人口比重上升 D.出现人口负增长下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读下图回答3~4题。

3.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A.政局动荡 B.生育观念 C.产业结构 D.自然灾害4.该国最可能位于A.北美 B.西亚 C.西欧 D.南美春运,指春节前后一段时间的运输业务,表现为全国性的交通运输高峰。

“反向春运”是指年轻人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节后再返乡。

据此完成5~6题。

5.导致春运期间人口流动量大的最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 B.国家政策 C.交通运输 D.家庭因素6.下列城市可能属于“反向春运”热门目的地的是A.成都 B.重庆 C.上海 D.西安下列左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右图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

读图完成7~8题。

7.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右图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A.甲—① B.乙—② C.丙—③ D.丁—④8.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③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④医疗卫生水平较低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下图为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常住人口密度和商务楼相对高度(楼高)分布图。

完成9~10题。

9.与甲城市相比,乙城市A.职能种类较少 B.服务范围较大 C.等级较高 D.规模较大10.关于甲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①M处为中心商务区②N处中心商务区③P处为卫星城④Q处为卫星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变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2020年下学期高三地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2020年下学期高三地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东莞市翰林实验学校2020年下学期高三地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8分)1-5 CABBC 6-10 CABBA 11-15 BBCCD 16.B 二、综合题(52分)17.(16分)(1)内陆气温高于两岸沿海地区,主要影响因素:海陆热力差异;东岸气温高于西岸,主要影响因素:洋流。

(4分)(2)气候特征:降雨总量大,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5-10月份。

成因:①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②夏季,受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影响,水汽充足;③且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④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答3点即可)。

(6分)(3)流量减小。

原因:降水减少,蒸发量增大,少支流汇入,且下渗严重(6分)。

18.(1)冬季出发,夏季返航。

冬季出发,南海及北印度洋地区盛行偏北风,北印度洋洋流自东向西流,顺风顺水;夏季返航,南海及北印度洋地区盛行偏南风,北印度洋洋流自西向东流,顺风顺水。

(6分)(2)冬季寒冷漫长,施工时间短;夏季高温酷暑,施工环境较差;空气干燥,冬春季节多大风;地形起伏大。

(6分)(3)新疆沙漠广布,有沙漠特色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可发展旅游业;石油、天然气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发展能源产业;光照充足、夏季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可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发展边境贸易。

(6分)19.(1)防止莲蓬抢夺更多的营养;提前掐掉以减少叶柄承重,提高抗风能力;莲蓬成熟后再掐掉,雨水会从叶柄进入地下茎,引起正在生长的地下茎或已成熟的新藕腐烂。

(6分)(2)冬季湖塘水位低,有利于采挖;冬季气温低,有利于储存与运输;冬季人们喜煨汤,市场需求大;冬季为农闲季节,劳动力充足。

(6分)(3)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莲藕品质;延长产业链,实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加大宣传,提升知名度,创立品牌;构建莲藕网络营销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6分)【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数量。

2020年高一下册期中考试地理有答案

2020年高一下册期中考试地理有答案

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命题人:刘巧玉审题人:谭文岳请注意: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下列事物或现象中不属于文化范畴的是A.广场上的雕塑 B.温泉C.建筑材料 D.城市2.若图中三个圆圈表示有关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概念,根据图形所示的相互关系,①②③依次代表的概念是A.土地资源、自然资源、自然环境B.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自然环境C.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自然环境D.水资源、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下令,民间婚娶,依《朱子家礼》进行,即男16岁、女14岁,听其婚配。

据此完成3~5题。

3.按照明太祖的该法令,明朝将出现A.较高的出生率B.较高的死亡率C.生育时间缩短D.亲子年龄差距增加4.明太祖颁布该法令的根本目的是A.顺应民意 B.增加劳动力C.鼓励垦荒 D.奴化民众5.目前,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类似法令的是A.美国 B.英国 C.中国D.非洲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据此回答6~8题。

6.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A.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C.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7.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C.人均耕地减少 D.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8.该现象会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 B.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 D.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读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回答9~10题。

9.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A.西北区 B.西南区 C.南方区D.北方区10.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A.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C.西北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区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北京市朝阳区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地理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图1是“我国某种能源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能源最有可能是A.风能B.石油C.太阳能D.煤2.下列关于图中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布上东多西少B.属于不可再生资源C.能够不断更新、循环使用D.分布主要受地质作用制约表1为中国和世界人口数量前十位的国家在重要自然资源上的对比(占世界总量比重:%)情况,读表回答3~4题。

耕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森林资源中国15.3 11.6 17.0 13.9 4.9十国均值16.8 21.4 17.5 7.3 10.1 3A.耕地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能源资源4.下列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A.耕地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区域水面率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承载水域功能的区域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比率。

图2为“我国部分城市水面率情况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城市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是A.昆明 B.深圳 C.哈尔滨 D.烟台6.造成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适宜水面率差异的直接原因是图1表1:图2南方城市北方城市A .降水量不同B .地面坡度差异大C .土壤含水率不同D .植被覆盖率不同2017年7月,4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席卷孟加拉国,三分之一土地被淹没。

孟加拉国地处南亚,是全球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被称为“水泽之乡”。

图3为“孟加拉国位置图”,读图回答回答7~8题7.导致孟加拉国水患严重的原因有①地势低平 ②位于赤道,全年多雨 ③热带气旋频频侵袭 ④春季积雪大量融化 ⑤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A .①③⑤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③④⑤ 8.下列防洪减灾的措施中,属于非工程措施的是A .兴建水库,退耕还湖B .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C .开辟分洪区,降低洪水水位D .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动。

图4为“15万年来地球的气候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气候变化属于A .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B .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C .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D .工业文明时期的气候变化 10.关于图中②处的说法,正确的是A .②处为末次间冰期B .②处为现代冰期C .②处冰川由低纬向高纬,由平原向高山推进D .②处气候变冷 图5为“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图3图411.下列关于图中曲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A .①为出生率,②为自然增长率 B .②为出生率,③为总人口变化趋势 C .①为出生率,②为死亡率 D .①为总人口变化趋势,②为出生率 12.关于此统计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阶段,人口增长迅速B .甲和乙阶段,人口增长模式都是传统型C .甲和丁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很低D .很多发展中国家目前处于丙阶段 图6为“某年份部分省区人口统计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人口死亡率最高的省区是A .上海B .江苏C .西藏D .宁夏 14.图中人口自然增长总量最多的省区是A .上海B .北京C .江苏D .西藏 图7为“a、b 、c 、d 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下列关于四个国家人口增长阶段的判断,正确的是 A .a —增长减缓阶段 B .b —高增长阶段 C .c —原始低增长阶段 D .d —低增长阶段16.影响c 国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原因有 A .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B .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C .医疗卫生水平较低D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2018年3月,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几乎同时推出了以落户优惠为主导的人才政策,其意图显然在于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目前在这些城市之间正进行着一场空前的“抢人大战”。

图8为“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示意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导致图中人口迁移的推力是A .生活成本低B .发展空间小C .广阔的发展空间D .超高的房价 18.“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是A .缓解人地矛盾B .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C .保护生态环境D .促进经济发展 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图9为“世界总人口推算图”。

读图回答19~20题。

19.按图推算,世界人口突破警戒值的时间大约在 A .2025年 B .2050年 C .2075年 D .2125年20.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 .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相对越少一线城市发达的经济条件优质的公共服务广阔的发展空间 超高的房价中小城市 生活成本低 物质回报实惠 安稳的生活 发展空间小 图2 图6 图7B .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 容量越小C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D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图10为“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21~22题 21.在B 阶段,城市容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地面下沉 B .大气污染 C .水污染 D .住房紧张 22.关于图示三个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目前处于C 阶段 B .大多数发达国家目前处于A 阶段C .在B 阶段,农业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D .在C 阶段,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图11为“我国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23~24题。

23.城市建设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下水位上升 B .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变快C .蒸发量增加 D .汛期洪峰流量变小 24.城市建设后地下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生活用水量增加B .植被覆盖率增加C .降水下渗量减少D .城市热岛效应图12为“北京故宫和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景观图”。

读图回答25~26题。

25.导致故宫和克里姆林宫建筑风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气候B .历史C .文化D .经济26.北京市中心城区并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而是形成了行政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历史因素 B .经济因素 C .社会因素 D .政治因素 图13为“我国某城市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27~28题。

27.关于图a 中河流对城市的作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提供水源B .提供便利交通C .军事防御D .减轻热岛效应图10图11图12图1328.影响图中城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河流B .交通C .气候D .地形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曾被联合国选为“全球最宜 居的城市”。

1947年哥本哈根规划者提出了以人为 本的“手指形态规划”,五根手指从哥本哈根市中 心的古广场分别向北面、西面和南面伸出。

而手指 之间被由森林、农田和开放休闲空间组成的绿楔分 隔,使得哥本哈根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

图14为 “哥本哈根城市模式图”。

读图回答29~30题。

29.影响该城市规划中“手指”向主城区以外延伸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B .交通C .市场D .河流 30.哥本哈根的城市空间模式是 A .同心圆模式 B .扇形模式C .多核心模式D .未来“田园城市”模式 二、判断题:正确的涂“A ”,错误的涂“B ”。

(本部分共10题,每题1分。

共10分)31.在工业文明阶段,判断非农业用地的土地质量,主要是以土地的区位和用途等来衡量。

32.地面坡度越大,植被覆盖率越高,则流域汇水速度越快。

33.全球气候变暖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增加。

34.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出生率下降开始的。

35.人口的自然增长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36.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

37.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具体、明确的数值,并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

38.发达国家由于特大城市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出现了郊区化和逆城市化。

39.发展中国家是当代人口城市化的发展主流。

40.逆城市化是城市化推进的一个新阶段,表明城市化的后退。

第Ⅱ卷 (综合题 共30分)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共4题,共30分) 4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分)材料一 图15中显示的是在挪威最北端的岛屿上,人们发现的一只饿死的北极熊的尸体,研究人员认为它的死因是海冰的融化导致北极熊捕食地萎缩造成的。

材料二 图16为“2016年世界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1)造成材料一中北极熊饿死的环境问题是▲ ,该环境问题的造成的影响有 ▲ 、 ▲ 。

(2)图16中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多的国家是 ▲ ,据图16所示信息分析该国排放总量多的原因: ▲ 、 ▲ 。

(3)请从能源利用的角度,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提出合理建议。

▲ 、 ▲ 。

图14图15 图1642.图17为“我国每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分) (1)图中所示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的问题是 ▲ ,这种问题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 ▲ 。

(2)目前我国出现图示人口问题的时间大约是 ▲ ,该问题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 ▲ 国家。

(3)为了缓解图示问题所造成的影响,我国适宜采取的措施有 ▲ 、 ▲ 。

4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分)材料一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广州、深圳等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

未来30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化将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动力之一。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图18为“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

图170102030405060708090100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广东香港澳门城市化率:%图18(1)未来30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有▲、▲。

(2)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该类城市在数量和距离上表现的特点分别是▲、▲。

(3)与香港和澳门相比,广东省城市化的特点是▲、▲、▲。

44.图20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分)(1)图中①功能区是▲ ,多分布在▲ 。

(2)图中③功能区是▲ ,判断理由是▲ 、▲ 。

(3)导致精英社区和低级住宅区出现的原因是▲ ,这两种不同级别的住宅区在区位上表现出▲ 的趋势。

图20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1.(8分)(1)全球气候变暖(1分)导致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灾害事件增加导致生态系统调整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任填两个2分)(2)中国(1分)人均排放量较高人口数量最多(2分)(3)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清洁能源使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任填两个2分)42.(7分)(1)人口老龄化(1分)劳动力短缺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任填两个2分)(2)填2000~2005年之间都对(1分)发达国家(1分)(3)鼓励生育推迟退休(2分)43.(8分)(1)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任填两个2分)(2)香港(1分)数量少距离远(2分)(3)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3分)44.(7分)(1)商业区(1分)市中心和街道两侧(1分)(2)工业区(1分)分布在城市外围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2分)(3)收入水平的差异(1分)背向发展(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