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慎喝七星茶
七星茶药品说明书

七星茶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七星茶汉语拼音:QI XING CHA。
成份:
钩藤、防风、蝉蜕、僵蚕(姜汁制)、天竺黄、麦芽(炒)、神曲、淡竹叶、灯芯草。
功能主治:
驱风,消食,定惊。
用于小儿伤风咳嗽,积食,夜睡不宁。
规格:
每盒装15克。
用法用量:
煎服,小儿周岁以上一次1盒,未满周岁减半,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2.本品适用于小儿伤风感冒,饮食停滞及惊惕不安轻者。
若见高热、咳嗽痰多、呕吐腹泄、惊厥应及时就医。
3.服药后出现皮疹、荨麻疹等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服药期间症状加重时应去医院就诊。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执行标准:
部标十四册。
小儿七星茶解读:中国儿童用药的现状与误区

小儿七星茶解读:中国儿童用药的现状与误区腾讯采访广东省中医医院儿科专家袁美凤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修订含盐酸金刚烷胺的非处方药(OTC)的说明书,“1岁儿童禁止使用”,“五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优卡丹”、“好娃娃”等在内的儿童感冒用药被卷其中,儿童用药安全再次被社会大众所关注,为此本报采访了广东省中医医院儿科专家袁美凤教授,就儿童用药安全问题给读者解读。
中国儿童用药安全现状令人堪忧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每年全球约有上千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三分之二儿童的死于用药不当,如果正确用药每年可以避免数百万儿童的死亡。
在中国,据2006年参加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儿童医院报告数据显示,儿童服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达到12.9%,其中新生儿是24.4%,越是年幼的儿童,用药不良反应越严重。
我国0~14岁人口总数约为29650万人,但在我国市场上供应的药物制剂中,儿童用药品种不足成人用药品种的5%;一般综合性大医院的儿科用药也低于5%,90%的药品没有儿童剂型,儿童用药市场存在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等现状。
造成这一现状,一方面是由于儿童身体发育尚未成熟,体内代谢有其特殊性,使一些药品不适用于12岁以下儿童。
另一方面,在临床研究中,儿童通常较难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往往缺少儿童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的资料。
在临床使用中,儿童用药剂量大多是以成人剂量为基础,结合儿童的体重、体表面积及年龄等换算而来,这给儿童用药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
家长警惕:儿童用药四大误区袁教授告诉记者,中国现在的年轻父母大多是80后,对育儿方面特别是儿童用药安全存在诸多的误区,这将对儿童健康带来很大的潜在危害。
误区一:给小儿用“缩小版”成人药。
很多家长认为,都是治病用的药,只是小孩小一些而已,减量使用就可以了。
殊不知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与成人有很大的区别,很多药物根本不能用于儿童,如果家长把成人用药常识套用在儿童身上,或是简单地“按年龄折算剂量”的方式给孩子用药,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儿童七星茶功效与作用

儿童七星茶功效与作用七星茶,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茶饮,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它由七种草本植物制成,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尤其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七星茶的功效与作用,并探讨其对儿童的影响。
首先,七星茶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
七星茶的主要成分包括山楂、荷叶、绿茶、夏枯草、蒲公英、菊花和甘草。
这些植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有益物质,可以刺激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对于儿童来说,七星茶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营养,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其次,七星茶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夏枯草、蒲公英和菊花等植物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和挥发油,可以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
此外,七星茶还可以排毒养颜,改善肌肤状态,让儿童拥有更加健康的外貌。
第三,七星茶还具有降低血压、降血脂和降血糖的作用。
山楂、荷叶和绿茶等植物含有一些有效的化学成分,如黄酮类物质和茶多酚。
这些成分可以抑制脂肪吸收,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此外,七星茶还可以调节血糖水平,预防儿童发生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第四,七星茶对儿童的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
甘草和菊花等植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此外,七星茶还可以提高儿童的大脑灵活性和记忆力,有助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七星茶还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
蒲公英、荷叶等植物含有一些天然的抗菌物质,可以有效抗击病原体,减轻炎症反应。
尤其对于儿童来说,七星茶可以增强他们的免疫力,预防感冒、肠胃炎等常见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七星茶具有促进消化、清热解毒、降压降脂、降血糖、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抗菌和抗炎等多种功效和作用。
对儿童来说,七星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健饮品,可以帮助他们保持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七星茶对儿童有益,但也要遵循适量饮用的原则,以免引起不适或产生副作用。
儿童用中成药需谨慎

龙源期刊网 儿童用中成药需谨慎作者:孙贝贝来源:《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2017年第10期如今,不少家长本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原则,加上他们自身的养生意识不断加强,会让孩子服用各种功效的预防药和保健品。
但家长一定要明白——是药三分毒,即便是中成药和保健品,也要注意选择标准和食用原则,不能盲目选药吃药。
儿童补品不要随便用不同时期的儿童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功能都有所不同,不良反应率也比成人高。
不宜食用过多滋补性营养品:人参、石斛、冬虫夏草、蜂王浆等不要食用,因其药性较烈,容易发生过敏及毒性反应,导致出现消化不良、上火、腹泻、性早熟等不良反应。
尽量不食用功能性保健品:单方面强化某一功能,势必破坏机体平衡,导致消化系统紊乱、食欲不振、生长停滞、免疫力下降等。
所以,只要保障兒童能均衡稳定地摄入人体所需的各种物质,保持机体的一个平衡状态,就可以了。
理性选择治疗方式无论成年人还是儿童,都有抵御外来病菌的侵害和自我修复机体损伤的能力。
儿童普通的感冒、咳嗽、食欲不振、腹泻,不要急于服用药物或打针来治疗。
食疗:对于小儿咳嗽,可采取中药食疗,如冰糖雪梨汤、山药粥、核桃蜂蜜粥,效果颇佳,且口感好,不会引起儿童的抗拒。
对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因儿童本身消化系统比较脆弱,家长可以在膳食方面下功夫,山楂片、健胃消食片可作为首选,禁食辛辣、凉性、硬质食物,以软饭为主,多吃流食(如米汤、稀饭、营养粥),也可以适量食用馒头、绿色蔬菜等。
忌频繁换药:建议选安全度较高的中成药,忌在没有医生指导下,随意同时服用多种中成药或中西药结合服用,因为它们之间会发生无法预知的拮抗反应,同时也忌频繁换药。
儿童常用中成药知多少下面介绍一些儿童常用又比较安全的中成药,可选几种备在家中,以防儿童夜间或突然生病,耽误治疗时间。
七星茶副作用调查 儿童降火不容忽视

七星茶副作用调查 儿童降火不容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孩子的健康关系到家庭的幸福,但是养儿方知父母恩,抚养孩子并不简单。秋天天干地燥,宝宝尤其容易上火。大便干、小便黄、口腔上火等问题困扰着妈妈们,小儿七星茶专治小儿上火,为妈妈们送去福音,但是也有妈妈会困惑,七星茶副作用是什么呢?
专家解释称,妈妈们无需担心七星茶副作用,因为三公仔小儿七星茶颗粒采用的是民间数十年历史的验方,由薏苡仁、山楂、稻芽、淡竹叶、钩藤、蝉蜕、甘草等七味“药食同源”的材料而制成。
小儿七星茶的功效与作用

小儿七星茶的功效与作用
小儿七星茶是一种中药茶,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1. 清热解毒:小儿七星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小儿发热、口疮、消化道感染等症状。
2. 健脾开胃:小儿七星茶对小儿脾胃功能不佳、食欲不振具有良好的调理作用,可帮助提高食欲,促进消化吸收。
3. 抗菌消炎:小儿七星茶中的一些药材含有抗菌消炎的成分,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 散瘀止血:小儿七星茶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散瘀止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小儿外伤、出血等症状。
5. 调理情绪:小儿七星茶中的一些草药成分,具有平缓神经、舒缓情绪的作用,对于小儿焦躁不安、易激动等情绪问题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请注意:以上是小儿七星茶的一些常见功效与作用,但具体使用时应根据小儿的实际情况、年龄、症状等进行判断,并遵照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使用。
育儿提醒:小儿饮凉茶勿随意.docx

育儿提醒:小儿饮凉茶勿随意广东气候炎热,容易感受热邪,平时上火的人不在少数。
而饮用传统凉茶,或能清热降火,或可润燥生津,一般也不会超过常用剂量,比较安全,既能疗疾,亦可保健,因而颇受大众欢迎。
小儿大多可以饮凉茶,除非身体孱弱。
不过,家长先要了解小儿阶段的身体特点,根据孩子的身体情况给孩子饮用凉茶。
小儿生长旺盛,如旭日东升,草木方萌,极需水谷精气滋养。
他们属纯阳之体,阳气偏盛,不管外感病邪或是内伤饮食,以及情志所伤,都易从阳化热,故温热病最多。
若盛夏骄阳曝晒,或家居环境闷热,或玩耍过剧,或进食燥热,均难免出现温热甚至火热的症候,例如目赤唇红、发热头痛、烦躁易怒、咽喉肿痛、口干喜饮、小便黄、大便硬等。
此时及时饮用一些凉茶,清热解毒、清肝降火、消暑利湿、消食导滞,是有益的。
可挑选草药自行煎煮以求原汁原味,还可选择袋泡或颗粒剂型的“速食”凉茶,或到凉茶店即买即饮。
不过,小儿饮用凉茶应以适度为宜,即使是甘寒平和、口感不错的七星茶也不例外。
一定要根据小儿的体质和“现实表现”来选定。
有的家庭不管孩子热气与否,定时就要孩子喝清热类凉茶;有的孩子体质不强、厌食,实由脾虚胃弱所致,家长不明就里,以为食滞不化,硬性“摊派”消滞茶,反增孩子脾胃功能之紊乱,难以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干扰了营养的吸收利用,适得其反。
图:给孩子买凉茶别随意黄伟江摄小儿饮凉茶务必和暖入口,不要轻视茶的温度。
传统主流凉茶大多采用广东土生土长的地道植物类中草药,如岗梅根、水蓊花、板蓝根、地胆头、土银花、绵茵陈、火炭母、野菊花、倒扣草、夏枯草、扭肚藤之类,本来已经属性寒凉。
如果图一时快意或方便,饮用凉的甚至冷藏过的凉茶,脾胃将难以承受,也可能“冰伏”了内在的热邪,使之困滞于里,不利于疏解透发。
再其次,饮凉茶要协同好“友邻”关系,妥善配合蔬菜、水果和汤品,避免盲目饮食。
宋代著名医学家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指出:“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其消化能力有限,不可不知。
小儿七星茶的功能主治

小儿七星茶的功能主治1. 引言小儿七星茶是一种中药茶,凭借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在小儿药方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小儿七星茶的功能主治,以及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2. 功能主治小儿七星茶具有多种功效和主治,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2.1 缓解咳嗽小儿七星茶含有多种抗咳作用的药物组分,可以有效缓解小儿咳嗽的症状。
具体功能主治包括: - 止咳化痰,缓解干咳、痰多等症状; - 润肺止嗽,改善小儿肺部干燥引发的咳嗽问题; - 促进气道通畅,舒缓小儿呼吸困难引发的咳嗽。
2.2 消炎杀菌小儿七星茶含有多种药用植物,具有明显的消炎杀菌作用,能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加速小儿炎症的消退。
具体功能主治包括: - 抑制细菌感染,缓解小儿呼吸道感染、肠胃炎等炎症症状; - 减轻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喉咙痛等症状; - 改善小儿皮肤炎症问题,如湿疹、痱子等。
2.3 提高免疫力小儿七星茶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提高小儿的免疫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具体功能主治包括: - 增加白细胞的产生,改善小儿免疫系统功能;- 促进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增强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 - 调节免疫反应,减少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
2.4 改善消化问题小儿七星茶可调节小儿的消化功能,改善消化问题。
具体功能主治包括: - 缓解小儿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 促进胃肠蠕动,改善小儿便秘或腹泻问题;- 调节胃酸分泌,缓解小儿胃痛和消化不良。
2.5 舒缓神经压力小儿七星茶中的某些成分可以起到舒缓神经压力的作用,缓解小儿焦虑和失眠等问题。
具体功能主治包括: - 放松神经系统,缓解小儿焦虑、孤独感等情绪问题;- 促进睡眠,改善小儿失眠和入睡困难问题; - 提高精神状态,增加小儿注意力和学习能力。
3. 适应症和禁忌症小儿七星茶适用于以下症状和疾病,但也需要注意禁忌症。
3.1 适应症•小儿感冒、咳嗽、发热;•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气管炎等;•湿疹、痱子等皮肤炎症;•小儿肠胃不适、腹泻、呕吐等消化问题;•小儿焦虑、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宝慎喝“七星茶”
2011年11月23日04:25 任珊珊来源:广州日报热点专题手
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
•
•分享
•推荐
•微博
•字号
Gettyimages供图
●儿科医生称幼儿体质虚寒,用清热药物会适得其反
●三大育儿误区令孩子更易生病,专家给出建议
宝宝眼屎多、口气重、大便硬、舌苔厚、喉咙痛,是“热气”的表现?错!儿科医生指出,和成人不同,年幼宝宝多体质虚寒,出现上述症状时,往往是消化不良的反应。
但儿科门诊所见,90%的广东年轻父母会给孩子喝七星茶、马蹄水来清热,导致症状加重。
医生指出,三大育儿误区令宝宝更易生病。
文/记者任珊珊通讯员宋莉萍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许尤佳
九成病娃被父母当“热气”医
“孩子来看病,一问有什么问题,十个家长有九个会说‘有热气’。
再一问,来医院前已经喝过‘七星茶’、苦瓜干、马蹄水等清热。
其实,这是一个最大的育儿误区。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许尤佳主任医师说,家长根据自己患病的经验,觉得孩子有眼屎、嘴红肿、有口气重、舌苔厚、便秘、容易喉咙痛,都是“热气”的表现。
“如果成人出现这些症状,怀疑是‘热气’,这倒没错,但孩子不是成人的缩影,体质跟成人不同。
”他说,中医认为,幼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阳气不足,体质虚寒,用药宜温,而不是一味清热。
他说,宝宝出现类似“热气”症状,往往和脾胃不足、消化功能不好有关。
如今的家长担心宝宝营养不足会影响发育,但结果适得其反,宝宝常因喂养过头而出现积滞,使得消化系统出问题。
许尤佳建议,遇到上述情况,首先要消食导滞。
广东家长爱用来对付“热气”的玉米红萝卜水、西洋菜干汤、马蹄水、菊花茶、小儿七星茶、苦瓜干、火龙果等食疗法,性多寒凉。
宝宝吃了,虽然马上就能排便,但由于肠胃功能受损的问题没有解决,以后还会反复便秘。
此外,遇到孩子咳嗽感冒,家长也不要动不动就给孩子喝凉茶,以免阳气受损。
“何时穿”比“穿多少”更重要
传统育儿观认为,宝宝体质娇弱,不耐天气寒凉,应该比成人穿得多一些,免得着凉生病。
“这也是一大误区,很多孩子生病的原因恰恰是穿得太多!”许尤佳说,以最近门诊所见为例,家长穿一件长袖T恤,很多就诊的幼儿身上却套了三四件衣服。
他说,穿得太多,发出的汗被捂在身上,容易出皮肤病,宝宝免疫力下降,更有可能诱发消化和呼吸系统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以三岁为界,三岁以上的孩子穿衣与大人持平,小于三岁比大人多穿一件足够。
比“穿多少”更重要的是,家长更应掌握“何时穿”。
许尤佳说,许多年轻父母无法做到给孩子及时加减衣服,宝宝早上、中午和晚上穿衣需灵活增减,可根据孩子脸色是否发红、手是否发凉等判断,别等到孩子喊热才脱衣。
孩子过一岁入睡前别进食
一岁多的孩子晚上喝着奶入睡,甚至半夜起来补餐一顿,是相当普遍的情况。
“这也是常见的育儿误区。
”许尤佳说,孩子过了一岁,就不应该在入睡前进食,以免影响肠道正常运作。
许多家长以为,宝宝吮吸着奶嘴睡觉,既补充营养,又容易熟睡。
“孩子睡着时吸进去的不是奶,而是空气,容易导致腹胀、消化不良。
”许尤佳说,一岁孩子睡前一两个小时内就应停止进食,家长一定要“狠心”。
他建议,可采取分阶段戒除的办法:先戒半夜喝奶,再戒睡前喝奶。
对于临睡前不喝奶就哭闹的宝宝,可采取“减量、提前”的办法,例如习惯晚上九点喝奶的宝宝,可逐步提前到八点半、八点……每次都减少进食量,直至和晚餐同步。
在其哭闹时家长要抱起来摇晃安抚,对较大孩子可以跟他讲“乖宝宝睡觉前都不喝奶”、“其他小朋友都不喜欢睡觉前喝奶”等道理。
同时,白天要增加孩子活动量,食物应更丰富,入睡前陪孩子讲故事,做游戏,让孩子“忘记”睡前喝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