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生产计划

合集下载

什么是主生产计划

什么是主生产计划



派工单(又称工票或传票)是指生产管 理人员向生产人员派发生产指令之单据。 派工单往往是生产调度人员、工作中心 操作人员工作的依据。工业企业中对工 人分配生产任务并记录其生产活动的原 始记录。一种面向工作中心说明加工工 序优先级的文件,说明工作中心的工序 在一周或一个时期内要完成的生产任务。

MPS 的编制步骤
确定MPS需求数据
编制MPS初步计划 编制粗能力计划
评估MPS初步计划

合理

批准下达MPS计划
计划对象与方法
销售环境 备货生产 (MTS) MPS计划对象 最终产品 计划方法 说明
单层MPS,制造 可与分销资源计 BOM、计划BOM 划接口
原材料和部件 订货生产 (MTO) 工程生产(ETO)
生产作业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是多个生产作业步骤的合 理序列。有些人也把生产作业计划称为 生产计划订单。 生产作业计划必须经过确认之后才能真 正有效地指导生产作业活动的开展,这 是因为生产作业计划是基于各种定额数 据计算得到的,这些定额数据是否与实 际情况相符,必须经过确认。
生产作业计划的内容
是对物料进行处理的过程



生产作业的首要表现形式是操作人员通 过各种手段对物料进行处理的过程。 这里的操作人员主要是指生产作业中的 直接操作人员,例如,车工、铣工、刨 工、磨工、钳工、表面处理工、钣金工、 焊接工、铸造工和装配工等。 各种加工手段既可以是简单的台钳、车 床,也可以是复杂的数控加工中心、流 水生产线等。

它还说明什么时间开始加工,什么时间 完成,计划加工数量是多少,计划加工 时数是多少,在制的生产货位是什么, 计时的费率,计件的费率,加班的费率, 外协的费率。这些没有信息集成系统, 这样的报表靠手工管理是不可能实现的。 派工单是最基本的生产凭证之一。它除 了有开始作业、发料、搬运、检验等生 产指令的作用外,还有为控制在制品数 量、检查生产进度、核算生产成本做凭 证等作用。

主生产计划计算公式

主生产计划计算公式

主生产计划计算公式
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简称MPS)是一个短期的计划,通常用于安排在将来几个月内的生产计划。

它是一个以产品数量和日期为基础的生产计划,包括所有的最终产品和关键的中间产品。

主生产计划的计算公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和计算步骤。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预测和需求分析:首先,企业需要收集和整理关于客户需求、市场趋势和历史销售数据等信息。

通过这些数据,企业可以对未来的市场需求进行预测。

2. 资源分析:然后,企业需要评估其自身的生产能力、物料供应、设备状况和人力资源等,以便了解其在满足未来市场需求方面的限制和能力。

3. 粗能力计划:根据需求分析和资源分析的结果,企业可以制定粗能力计划,确定在各个时期内所需的生产能力和资源需求。

4. 主生产计划:基于粗能力计划和预测的需求,企业可以制定主生产计划,确定各个时期内的产品种类、数量和生产日期。

5. 物料需求计划:最后,根据主生产计划,企业可以进一步制定物料需求计划,确定各个时期内的物料需求种类、数量和供应日期。

通过上述步骤,企业可以计算出主生产计划,从而合理安排生产和采购活动,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实现盈利目标。

什么是主生产计划

什么是主生产计划

什么是主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MPS)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供应情况,制定的生产计划,用于指导生产活动的进行。

主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计划的核心,对于企业的生产运营和供应链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主生产计划通常由生产计划员或生产计划部门负责制定。

在制定主生产计划时,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生产能力、人力资源等因素,以确保生产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主生产计划的制定需要充分调研市场需求,了解客户订单和预测,同时还需要考虑企业内部的生产能力和资源供应情况,以确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的制定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

在市场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主生产计划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同时,主生产计划还需要考虑原材料供应的情况,确保生产计划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持。

主生产计划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生产能力和资源供应情况。

企业需要评估自身的生产能力,确定生产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原材料的供应情况,以确保生产计划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持。

在制定主生产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人力资源的配备情况等因素,以确保生产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主生产计划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的协调和沟通。

在制定主生产计划时,需要与销售部门、采购部门、生产部门等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生产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同时,还需要与供应商和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生产计划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持。

总之,主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计划的核心,对于企业的生产运营和供应链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制定主生产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生产能力、人力资源等因素,以确保生产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生产能力和资源供应情况,以及企业内外部的协调和沟通,以确保生产计划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持。

主生产计划名词解释

主生产计划名词解释

主生产计划名词解释
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简称MPS)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根据企业的销售预测和生产资源的可用情况,确定产品的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的目的是确保生产计划与市场需求相匹配,避免因为生产计划不合理导致的库存积压或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

主生产计划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生产时间表:主生产计划要确定产品的生产时间表,即规定每个产品在每个时间段内的生产数量。

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和产品的生产周期的估算,可以确定每个时间段内需要生产的产品数量,从而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2.产品优先级:主生产计划需要确定产品的优先级,即确定哪些产品先生产,哪些产品后生产。

通常情况下,优先级高的产品是市场需求较大、利润较高的产品,而优先级低的产品则是市场需求较小、利润较低的产品。

3.生产资源的利用:主生产计划需要考虑企业目前的生产资源情况,包括设备、人力和原材料等。

通过合理安排产品的生产顺序和数量,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

4.库存管理:主生产计划还需要考虑产品的库存管理,即合理控制产品的库存数量。

库存数量过多会导致资金占用和仓储成本增加,而库存数量过少则会导致产品供不应求。

主生产计划
需要在库存管理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减少资金和仓储成本的占用。

主生产计划是制造企业中生产计划的核心,通过合理制定和执行主生产计划,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主生产计划名词解释

主生产计划名词解释

主生产计划名词解释1. 主生产计划呀,就像是一个大管家!比如说,一家工厂要生产各种产品,主生产计划就是来安排啥时候生产啥,生产多少。

就像你要组织一场聚会,得计划好先准备啥食物,准备多少,这就是主生产计划在发挥作用呀!2. 嘿,主生产计划就如同战场上的作战方案!比如一个汽车制造企业,它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能力来决定每个月生产哪些车型、多少辆,这可不就是在制定战略嘛,这就是主生产计划的厉害之处哟!3. 主生产计划啊,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乐队的指挥!在一个大型制造企业里,各个部门就像不同的乐器,主生产计划指挥着它们何时奏响、怎么配合。

好比要生产一部手机,屏幕、电池等的生产安排都靠主生产计划来协调,神奇吧!4. 哇塞,主生产计划简直就是航海中的指南针!就像一艘大船在海上航行,得知道往哪儿走、什么时候走,企业也是一样呀,要靠主生产计划来指明生产的方向和进度呢。

5. 主生产计划呀,它好比是一场比赛的赛程安排!比如一场运动会,什么时候比什么项目,谁先谁后,这都是有计划的。

企业生产中,主生产计划决定了产品生产的先后顺序和时间节点,很重要的哦!6. 主生产计划啊,它就像建造大楼的蓝图!当要盖一栋大楼时,得按照蓝图来安排施工顺序和进度。

在企业里,主生产计划就是那张引导生产的蓝图呀!7. 哎呀呀,主生产计划不就是旅行的行程表嘛!就像你出去旅游,每天去哪儿玩、住哪儿,都得提前规划好。

企业生产也需要主生产计划来详细安排呢,懂了吧!8. 主生产计划呢,就跟厨师的菜谱一样!一个好厨师得按照菜谱来做菜,企业也得根据主生产计划来组织生产呀,不然不就乱套啦!9. 主生产计划呀,它仿佛是一场演出的节目单!一场精彩的演出靠的就是节目单来安排顺序和节奏。

企业的生产也是靠主生产计划来让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呢!10. 嘿,主生产计划不就是学校的课程表嘛!学校根据课程表来安排教学活动,企业也根据主生产计划来进行生产运作呀,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呀!我的观点结论:主生产计划在企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组织生产的核心依据,能让生产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

主生产计划公式

主生产计划公式

主生产计划公式一、主生产计划(MPS)的基本概念。

1. 定义。

- 主生产计划是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生产数量的计划。

这里的最终产品是指对于企业来说最终完成、要出厂的完成品,它要具体到产品的品种、型号。

例如,某汽车制造企业的最终产品可能是特定型号的轿车,如2023款某品牌某型号的轿车。

- 时间段通常以周、旬、月等为单位。

某电子厂的主生产计划可能以周为单位,确定每周要生产多少台某型号的平板电脑。

2. 作用。

- 它是连接企业销售与生产制造的桥梁。

企业的销售部门根据市场需求签订销售订单,主生产计划则根据这些订单以及对市场需求的预测,将需求转化为企业内部的生产任务安排。

例如,销售部门接到1000台某型号空调的订单,要求在3个月内交货,主生产计划就要确定每个月甚至每周生产多少台该型号空调,以满足订单需求并合理安排生产资源。

- 主生产计划为物料需求计划(MRP)提供输入数据。

物料需求计划根据主生产计划确定生产产品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等的需求数量和需求时间。

生产一台电脑需要主板、CPU、硬盘等零部件,MRP根据主生产计划中电脑的生产数量和时间来计算这些零部件的采购和生产安排。

二、主生产计划的相关公式(简单示例)1. 毛需求量计算(以产品为例)- 在不考虑库存的情况下,某时间段的毛需求量 = 该时间段的客户订单需求数量+该时间段的预测需求数量。

- 例如,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第1周客户订单需求为50件,预测需求为30件,那么第1周的毛需求量 = 50+30 = 80件。

2. 净需求量计算。

- 净需求量=毛需求量 - 现有库存 - 计划入库量(在途量)。

- 假设某产品毛需求量为100件,现有库存为30件,计划入库量(已经采购在路上或者正在生产即将入库的数量)为20件,那么净需求量 = 100 - 30 - 20 = 50件。

3. 计划产出量计算。

- 计划产出量要根据净需求量和批量规则来确定。

如果批量规则是固定批量,例如固定批量为100件,当净需求量为50件时,计划产出量可能为100件(因为要按照固定批量生产);如果是直接批量(按净需求量生产),则计划产出量为50件。

主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一、主生产计划概述主生产计划,即MPS(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是企业生产管理中最基本和重要的一环,是企业产品生产计划的核心。

主生产计划是指对整个企业生产所需物品的需求进行统一的计划编制,明确各产品的要求及数量,并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分配生产任务,以此为决策基础,引导生产和采购。

主生产计划必须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按照最优的方式进行排产,合理分配企业资源,确保产品良品率,达到企业经济效益和客户满意度的最大化。

二、制定主生产计划的目的1、确定生产目标:根据客户需求、市场环境和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企业生产的数量和时间,以此为基础规划企业生产的总体目标。

2、准确把握市场需求:通过对市场环境的调查和分析,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为企业的生产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3、合理分配企业资源:根据主生产计划确定的生产计划,合理分配企业资源,从而达到生产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4、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根据主生产计划进行计划制定和执行,以达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5、优化企业物流:始终按照主生产计划进行生产,有效管理企业物流,以及时满足客户需求。

三、主生产计划的编制流程1、了解市场需求:收集市场信息,了解客户的需求,透彻掌握产品的销售情况,及时跟进市场变化,以便及时做出调整。

2、制定生产计划:最终目的是确定哪些产品在什么时期进行生产,并列出每个周期的预测需求。

3、生产资源计划:将预测需求转化为生产的计划产能。

4、排程:对每次生产计划进行排程,并确定计划量的细节。

5、调整:对于计划中出现的问题,适时进行调整。

四、主生产计划的实施1、专用软件支持:应通过专用的计划软件或ERP系统优化管理生产计划,提高管理效率和精确度。

2、制定要点细节:制定具体实施要点,以确保生产计划执行的可行性和效果。

3、有效沟通:生产计划要求资产、财务、生产、销售和后勤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方可实现计划执行的顺利推进。

4、协调联动:采取联动计划和调度的方法,结合生产、供应链等配合,努力形成协同效应。

主生产计划和计划计算

主生产计划和计划计算

主生产计划和计划计算1. 引言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MPS)和计划计算(Plan Calculation)是制造企业生产管理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和工具。

主生产计划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订单,制定产品的生产计划,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

计划计算则是根据主生产计划和公司的生产能力、物料库存情况等因素,计算出每个生产周期内需要的原材料数量、生产作业时间等信息,以供生产调度和物料采购参考。

本文将详细介绍主生产计划和计划计算的概念、作用、流程以及与其他生产管理工具的关系。

2. 主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是制造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一个关键工具,它是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订单来制定产品的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市场需求预测、销售订单、生产能力、物料供应情况等。

主生产计划的制定通常由生产计划部门或者销售部门负责,其目的是确保产品生产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

主生产计划要考虑到产品的生产周期、生产批量、生产工艺、人力资源等因素,以最大化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主生产计划通常是以时间为单位进行制定,例如以周、月、季度等为周期来规划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制定后,需要定期进行评审和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生产情况的变动。

3. 计划计算计划计算是根据主生产计划和公司的生产能力、物料库存情况等因素,计算出每个生产周期内需要的原材料数量、生产作业时间等信息,以供生产调度和物料采购参考。

计划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库存信息、生产工艺等。

通过计划计算,可以确定每个生产周期内需要采购的原材料数量、所需工时、生产设备的使用效率等。

这些信息对于生产调度和物料采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企业准确安排生产计划和物料采购计划,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计划计算通常是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实现,使用专门的计划计算软件可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和工作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生产计划(MPS)
• 主生产计划的细节度比生产规划要高。生产规划时基于产 品族,主生产计划则针对每个终端产品,它将生产规划扩 展为对每一个产品族的单个最终产品的需求,以及产品需 求的日期和数量。 • 生产规划控制住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中的产品生产总量 应该等于生产规划中的产品生产总量。例如:如果生产规
某产品单次生产计划在时间上的时区分布关系
MPS的时间基准 • 时区和时界
总提前期 或 计划跨度 累计提前期(采购 + 加工 ) 总装提前期 时区1 时区2 时区3
某时刻
需求时界
计划时界 21
时间顺序
时段: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0台 60台 30台 40台 15台 35台
340 160
预计库存量
545
590
635
680
670
625
主生产计划(MPS) • 计划期为3~18月
经营规划
销售计划
• 计划周期为周或月
生产计划大纲 (PP) 主生产计划 (MPS) 物料需求计划 (MRP)
决 策 层
管理层
主生产计划(MPS) • MPS的概念
– 物料种类: ▪ 独立需求:最终产品、维修件、工厂自用件。(工 厂生产或直接采购),由MPS来处理 ▪ 相关需要:原材料,MRP处理 ▪ 最终项目:=独立需求(主要指最终出厂产品) ▪ MPS件:最终项目,或者重点管理的部件。 ▪ MPS模块输入数据:
把对产品族的 预测分解到产 品族中的每一 项产品
产品C
总预测量
50
160
50
160
50
160
50
160
50
215
50
250
主生产计划(MPS) • 根据以上数据,主生产计划员就可以制定主生产 计划了。下表为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份主生产计划草案 周 产品A 产品B 产品C 205 205 205 205 205 1 2 3 4 5 6 205 满意之处: ▪告诉工厂何时开始 及停止生产。 ▪能力与生产规划相 符
越接近产品交货时间,进行计划变更的成本越高,公 司所拥有的灵活性越低。
MPS的计算过程 • 基本数量概念 • MPS的计算过程 • 一个MPS示例
基本数量概念 • 在MPS计算过程中,经常用到9大基本数量的概 念。这些数量概念分别是: – 预测量 – 订单量 – 毛需求量 – 计划接收量 – 预计可用库存量 – 净需求量 – 计划产出量 – 计划投入量 – 可供销售量
主生产计划(MPS) • 制定主生产计划所需要的信息来源:
– – – – – 生产规划; 单个终端产品的预测; 收到的客户实际订单及库存补充; 单个中断产品的库存量; 能力限制。
主生产计划(MPS) • 主生产计划和生产规划关系
3个产品构成的产品族的生产规划

预测 生产规划量 总库存量
1
160 205 545
▪ ▪ ▪ ▪ 未交付的订货和客户订单 最终项目的预测 工厂的内部需求(最终产品级) 备件预测:提供给用户以及维修部门
MPS的基本原理 • MPS的时间基准 • 粗能力需求计划 • MPS的编制过程
MPS的时间基准 • 计划展望期计划展望期是指MPS计划起作用的时间范围。 计划展望期往往与企业的生产性质密切相关。至少必须 等于完成该计划所需的时间。对于主生产计划,其 最短等于产品的最长的累计提前期。
MPS的时间基准
MPS的时间基准
MPS的时间基准 • 时区和时界
总提前期 或 计划跨度 累计提前期(采购+加工) 总装提前期 时区3 时区2 时区1
某时刻
计划时界 计划确认时界
需求时界
计划完工
时间顺序
时段: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计划接收量和预计可用库存量 • 计划接收量(scheduled receipts)是指正在执行 的订单量。在制定MPS计划时,往往把制定计划 日期之前的已经发出的、将要在本计划期内到达 的订单数量作为计划接收量来处理。如果希望手 工修改MPS,也可以把手工添加的接收量作为计 划接收量处理。 • 预计可用库存量(projected available balance, PAB)是指现有库存中扣除了预留给其他用途的已 分配量之后,可以用于需求计算的那部分库存量。
30
计算离散ATP的例子
初始库存量30
时区(周)
1
2
3
4
5
6
客户订单
20 0
10
15 40
20
5 0
0
10 40
20
10 0
0
0 40
40
主生产计划
ATP
31
不向前看的累计ATP • 某个时区的ATP等于前一个时区的ATP加上本时 区的主生产计划量减去本时区的未交付的客户订 单。 • 例如(次页例)第2周的ATP等于5+40-15=30, 等等。
2
160 205 590
3
160 205 635
4
160 205 680
5
215 205 670
6
250 205 625
产品族中个产品 的期初库存量: 产品A: 350 产品B: 100 产品C: 50 总计: 500
各产品的需求预测 周 产品A 产品B 1 70 40 2 70 40 3 70 40 4 70 40 5 70 95 6 80 120
MPS的时间基准 • ERP一般将计划展望期按顺序划分为三个时区, 每个时区包含若干个计划周期,不同时区的分割 点称为时界或时间栏;
– 需求时区,订单确定,此时区产品数量和交货期一 般不能变动; – 计划时区,产品生产数量和交货期一般不能由 MPS改动,变动需要企业高层批准; – 预测时区,客户的需求不确定,属预测,产品数量 和交货期可由系统任意变动。
可承诺量(available to promise,ATP) • 当接到客户订单 时,订单“消耗” 可用库存或能力。 单位 没有被发现有客 户订单消耗的产 品,可用来承诺 新的客户。
能力
已接受订单
可供承诺
时间
MPS和可承诺
可承诺量(ATP)
• 用于支持客户订单承诺,指出在不改变主生产计划的前提 下还可以做出多大的客户承诺 • ATP是库存量和主生产计划量中尚未承诺给客户订单的部 分。 • 计算ATP的方法有三种
32
不向前看的累计ATP 初始库存量30
时区(周)
1
2
3
4
5
6
客户订单
25 0
5
15 40
30
0 0
30
50 40
20
0 0
20
0 40
毛需求量 • 毛需求量(gross requirement)是根据预测量和订 单量计算得到的初步需求量。 • 可以根据表3-8的数据计算毛需求量。 • 毛需求量的计算与时区的确定、企业的生产政策 有关。 • 在MPS中,毛需求量是除了预测量和订单量之外 的其他量的计算基础。
毛需求量
• 在需求时区毛需求量就是实际需求,计划 时区,毛需求是预测和实际需求中最大者, 预测时区,毛需求就是预测值。
总预测量2052来自5205205
205
205
6
不满意之处: ▪与总库存相比, 其库存量平衡性差 ▪导致在第2和第3 周产品C缺货。
对应于主生产计划草案的预计库存量 周 1 2 3 4 5
产品A
产品B 产品C
280
265 0
210
430 -50
140
595 -100
70
555 55
0
460 210
125
某产品多个订单计划在时间上的时区分布关系
MPS的时间基准 • 时区和时界 例如:
A (LT=2) D (LT=8)
E
B (LT=6)
C
(LT=5)
(LT=16)
括号内是生产或采购子项物料 所需要的提前期 累计提前期是26周(A+D+E =2+8+16 =26)
假设原料E是采购提前长的 电子元件,它同时用于装配部件 D和其它电子板。当原料E在发 出采购单16周之后收到时,主管 部门必须做出决定是将原料E用 于生产部件D,还是将它用于其 它电子板。在8周后又必须做出 决定将部件用于产品A的最终装 配。在产品A的交货日10周之前, 公司必须决定将原材料E用于装 配部件D.在决策的每一步,公司 都是自己面临更高的成本及更少 的选择余地。
预测量和订单量 • 预测量是企业生产计划部门根据企业的经营计划 或销售计划,采用合适的预测方法预测的最终产 品项目将要生产的数量。 • 订单量是企业已经明确得到的、将要为客户提供 的最终产品的数量,是企业明确的生产目标。 • 预测量和订单量是企业组织生产管理活动的核心 目标。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预测量和订单量所 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A (LT=2) D (LT=8)
E
B (LT=6)
C
(LT=5)
括号内是生产或采购 子物料所需要的提前 期
(LT=16)
累计提前期是26周(A+D+E =2+8+16=26),因此,计划展 望期最短不能小于26周,否则原料E就不能及时订购,也就不能 履行按时送货的承诺。
MPS的时间基准 • 时段,对应的英文是time bucket,表示时间持续 的一个长度单位。 • 时区和时界:时界对应的英文是time fence,也 被翻译为时间栏、时间警戒线。时界表示时间界 限,是一个时刻点,是MPS中的计划参考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