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 专题04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解析版)

合集下载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过程,加深对细胞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实验原理植物细胞结构植物细胞是由细胞壁、质膜、质网、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核糖体、核仁、细胞核等组成的。

其中,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独有的结构,位于细胞质外,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构成,是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形态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质壁分离与复原当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被处理时,质壁分离的现象就会出现,即质膜和内部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开来。

这个过程中,细胞内质膜变弱,使内部液体向外渗透,导致细胞体积减小。

当再度恢复到理想条件下时,细胞会重新生成细胞壁,形成新的细胞形态。

实验步骤1.用锋利刀片将新鲜洋葱叶片切成薄片,然后用显微镜准备查看。

2.用钳子将洋葱叶片放到叶绿体释放液中30-60秒,并将洋葱叶片取出清洗。

3.将洋葱叶片平放在玻片上,用镊子轻轻挤压叶片,使其表面变得光滑。

4.用滴管滴上一滴甘露醇在洋葱叶片上,然后用镊子在此处剥离细胞壁。

5.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细胞的质膜和细胞壁,同时记录下变化的过程。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到洋葱细胞在加入甘露醇后,可以明显地看到质膜与细胞壁的分离。

随着甘露醇的作用时间的延长,充满液体的细胞内体积逐渐缩小,最终质壁分离的效果明显。

但当加入足够的水进行复原后,细胞内渐渐恢复了原始形态,同时有一个新的细胞壁形成,表明质壁再次连接。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甘露醇对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分离作用,可以使质壁分离。

2.植物细胞会在一定条件下经历质壁分离与复原的过程。

3.恢复过程中,细胞会生成新的细胞壁,形态也会重新恢复。

因此,本次实验加深了我们对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同时也展示了生物学实验的魅力和乐趣。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原理:成熟(有明显液泡)的植物细胞能够与外界溶液组成一个渗透系统,通过渗透作用的方式吸水或失水。

方法步骤:应用:1、可以用于测定细胞液的浓度2、可以用于判断细胞的死活注意问题: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的空隙充满的是0.3mg/mL蔗糖溶液。

动物细胞能发生渗透作用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例题:下面是一组用新鲜洋葱表皮进行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请分析回答:实验分组处理方法实验结果第1组①将材料置于30%蔗糖溶液中①发生质壁分离②然后将材料移至蒸馏水中②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第2组③将材料置于60%蔗糖溶液中③迅速发生质壁分离④然后将材料移至蒸馏水中④质壁分离不能复原第3组⑤将材料置于7%的尿素溶液中⑤开始发生质壁分离,然后逐渐自动复原第4组⑥将材料放入100℃热水中3min后取出,重复第1组实验⑥不发生质壁分离观察类实验在此类实验中常综合运用显微观察技术、染色技术、玻片标本制作技术等。

归类如下:实验名称观察方式观察对象显微镜玻片标本染色剂生物材料观察叶绿体原色观察叶绿体高倍临时装片无菠菜叶观察细胞质流动细胞质(以叶绿体作参照)高倍临时装片无黑藻嫩叶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紫色大液泡高倍临时装片无洋葱表皮观察有丝分裂染色观察染色体高倍临时装片龙胆紫(醋酸洋红)洋葱根尖脂肪的鉴定脂肪高倍切片→临时装片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花生种子鉴别类实验在此类实验中,常利用某种试剂对生物体或细胞中成分进行鉴别.针对不同的鉴别对象,采用不同的试剂。

归类如下:实验名称鉴定对象试剂颜色水浴加热生物材料生物组织中糖类的鉴定淀粉碘液蓝色无脱色的叶片还原糖斐林试剂(班氏试剂)砖红色需要(加热煮沸)含糖量高的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尿液、血浆蛋白质的鉴定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无豆浆、牛奶、鸡蛋清、蛋白质类酶DNA粗提取与鉴定DNA二苯胺试剂蓝色需要(加热煮沸)鸡血细胞实习和研究性课题此类实验常通过调查法,调查法中常使用统计技术和测量技术。

高考生物冲刺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高考生物冲刺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开躲市安祥阳光实验学校2008高考生物实验最后冲刺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一.实验原理:1.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二、实验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

因为液泡呈紫色,易于观察。

也可用水绵代替。

0.3g/ml的蔗糖溶液。

用蔗糖溶液做质壁分离剂对细胞无毒害作用。

三、实验步骤:1.如果将上述表皮细胞浸润在与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中,这些表皮细胞会出现什么现象?答:表皮细胞维持原状,因为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2.当红细胞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时,红细胞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为什么?答:不会。

因为红细胞不具细胞壁。

练习1.(08模拟)15.下列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中正确的是()①将植物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是活细胞②在高倍镜下观察,若发现细胞质流动,则表明细胞是活的③将某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若发现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则说明细菌细胞为死细胞④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现细胞被龙胆紫溶液染上了色,则表明根尖细胞在解离前已死亡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④2.(06模拟:许老师精选)将用清水浸泡过的小麦种子,放入红墨水中10分钟,取出后将种子剖开,发现胚呈白色而胚乳呈红色,对此小麦种子能否萌发的判断,正确的是A.胚死亡,胚乳具有生命力,种子有可能萌发 B.不能判断种子是否能萌发C.胚乳具有生命力,种子一定萌发 D.胚具有生命力,种子有可能萌发3.(高考试题:2006上海)将相同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溶液,一小时后测定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结果如下表。

【人教版】高三上册生物基础实验:实验5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含解析)

【人教版】高三上册生物基础实验:实验5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含解析)

——原生质层与原生质体的区分,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流程,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际应用前情提要:关键词:质壁分离、原生质层、自动复原难度系数:★★★★重要程度:★★★★基础回顾:考点一、实验原理(1)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

(2)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失水,质壁分离;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考点二、实验流程技能方法:1.原生质层与原生质体的比较①原生质层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不包括细胞核和液泡内的细胞液。

此结构仅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

②原生质体是去除了植物细胞壁后所剩下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

2.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有关总结(1)实验材料的选择①一般不选择细菌细胞,它能发生质壁分离,但现象不明显。

②不能选择动物细胞,它无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2)实验试剂使用①使用浓度过高的蔗糖溶液(0.5 g/mL ),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但不能复原,因为溶液浓度过高,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②使用质量浓度为1 mol·L -1的KNO 3溶液,因为K +和NO -3可被细胞吸收,使细胞液浓度增大,所以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尿素、甘油、乙二醇等现象同上)(3)发生质壁分离时在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的是外界溶液,原因是细胞壁具有全透性。

(4)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水分移动是双向的,总结果是单向的。

(5)本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了三次,第一次与第二次形成对照,第三次与第二次形成对照,该对照方法为自身对照。

3.质壁分离实验的拓展应用(1)判断成熟植物细胞是否是活细胞(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待测成熟植物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镜检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之间(3)比较不同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同成熟植物细胞+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镜检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越短,细胞液浓度越小,反之细胞液浓度越大(4)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KNO 3和蔗糖溶液)【课堂巩固】1.将新鲜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放入含少量红墨水且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细胞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部位①②的颜色分别是( )A .①无色、②紫色B .①红色、②无色C .①红色、②紫色D .①无色、②红色【答案】B2.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做质壁分离实验,下列图示符合实验结果的是( )【答案】D【解析】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做质壁分离实验时,细胞的体积略微减小,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液泡体积逐渐减小,细胞液色素浓度逐渐升高。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植物细胞是植物体内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其结构与功能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细胞质壁的质量分离是生物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项目。

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植物细胞质壁的质量分离和复原过程,以加深对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实验材料:1.新鲜的水果或蔬菜(例如:苹果、土豆、柳叶菜等)2.刀子3.盐水4.导管巾5.显微镜6.盖玻片实验步骤:1.选取适当的水果或蔬菜样本。

将样本洗净后,用刀子切成薄片。

注意切片过程中要小心并保证切片的薄度均匀。

2.将切好的植物组织放入盐水中浸泡5-10分钟。

盐水的浓度在2%-5%的范围内。

3.将浸泡好的植物组织取出,并用导管巾轻轻把多余的水分擦干净。

注意要小心避免损坏植物细胞的结构。

4.将植物组织放在显微镜盖玻片上,并用一个称量瓶盖轻轻压在细胞组织上。

这样可以帮助观察到细胞的质壁分离过程。

5.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观察时要注重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变化。

结果与讨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可能会有多种变化。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观察结果:1.质壁分离阶段:在刚开始观察时,可以看到细胞质和细胞壁分离,并形成一个空的区域。

这是因为盐水的渗透作用会导致细胞质失去水分,进而收缩离开细胞壁。

2.质壁复原阶段:通常在较长时间的观察后,可以观察到质壁的复原过程。

这时,细胞质会重新吸水而膨胀,重新与细胞壁接触,细胞壁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细胞质壁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质壁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的观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质壁的相互作用和细胞的生理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1.切片要尽量薄且均匀,以便更好地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2.盐水的浓度要适中,过高或过低的浓度都可能导致细胞损伤或变形。

3.在进行显微镜观察时,要注意调整镜头的焦距和放大倍数,以确保观察的清晰度。

2019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有解析

2019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有解析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练习题1.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0~4 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 0~1 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 2~3 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 0~1 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2.新鲜的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

现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b段细胞吸水,细胞体积明显增大B. b点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C. bc段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恢复到原来位置D.此曲线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3.为测量植物细胞膜的透性,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为材料进行下列实验: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 min后取出,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 h而获得不同切片的浸出物溶液,通过测量这些溶液的吸光度计算浸出物溶液的花青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对这个实验方案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A.缺乏对照组实验B.缺乏对等量原则的描述C.所选择的测量指标不能反映浸出物溶液中花青素的含量D.实验目的是测量浸泡时间对植物细胞膜透性的影响4.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值越小,则紫色越浅B.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C.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值越小,则越易复原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5.将新鲜马铃薯切成5 cm的长条(粗细相同),再将它们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 h后测量每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2020版高考生物 高考必考教材实验(五)——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含解析)

2020版高考生物 高考必考教材实验(五)——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含解析)

高考必考教材实验(五)——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全国卷:2014全国卷Ⅰ;地方卷:2018浙江卷;2016天津卷;2014江苏、上海卷)【师说考问】考问1 实验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可构成渗透系统并发生渗透作用。

考问2 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流程考问3 现象与结论考问4 质壁分离的原因错误!错误!特别提醒(1)本实验存在两组对照实验(2)质壁分离后在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是浓度降低的外界溶液。

这是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且有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渗出来.考问5 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1)实验时一定要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吗?提示:不一定。

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中含有色素,使液泡呈现紫色,更有利于观察。

(2)为什么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否作为该实验的材料?提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具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无大液泡,不发生质壁分离,不能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3)选择试剂时,为什么选用0。

3 g/mL的蔗糖溶液而不用0。

5 g/mL的蔗糖溶液?提示:使用浓度过高的蔗糖溶液(0。

5 g/mL),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但不能复原,因为溶液浓度过高导致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4)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或尿素、甘油、乙二醇等能否作为该实验的试剂?为什么?盐酸、酒精、醋酸等行吗?为什么?提示:K+和NO-,3可被细胞吸收,从而使细胞液浓度增大,所以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不适于作为该实验的试剂(尿素、甘油、乙二醇等现象同上).盐酸、酒精、醋酸能杀死细胞,不能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试剂.(5)该实验无独立的对照组,为什么还叫对照实验?提示:该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同一装片中先后进行,属于自身对照。

【题组跟进】高考题组-—研考向错误!质壁分离实验的选材、原理与操作的综合考查1.[2018·浙江卷,17]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依次观察到的结果示意图如下,其中①、②指细胞结构。

(完整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9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完整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9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学习目标】1.理解实验原理并会做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2.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学习障碍】1.理解障碍如何理解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原理?2.解题障碍(1)如何解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分析及判断的题?(2)如何解渗透作用原理应用的题?【学习策略】1.理解障碍的突破用“内外因法”来理解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原理。

内部原因:构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伸缩性,但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这样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才能发生分离和复原现象。

外部原因:与外界溶液有关。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原生质层的体积缩小,而细胞壁伸缩性小,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的体积逐渐膨大,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2.解题障碍的突破(1)用“类比分析法”对有关实验题进行解释、分析与判断。

[例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中,之所以用已经成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是因为这样的细胞具有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大而醒目的液泡解析:用“类比分析法”解。

此题是考查对植物渗透吸水原理的深入理解。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条件有①必须是活细胞;②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必须有浓度差;③植物细胞必须有大的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一般都有一个比较大的液泡,有的液泡可占整个细胞体积的90%以上),最好细胞液中带有色素,这样便于观察,紫色的洋葱就能很好地满足这些条件。

答案:D[例2]下图是某同学画的几个植物细胞的示意图,请回答:(1)注明图中各标号所指结构的名称: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04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1.实验原理(1)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细胞能渗透吸水和失水。

(3)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2.实验步骤3.现象与结论归纳总结(1)本实验存在两组对照实验(2)质壁分离后在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是浓度降低的外界溶液。

这是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且有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渗出来。

考点一:质壁分离与吸水能力的关系例、.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其吸水能力将()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答案】A【解析】质壁分离时,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因此其吸水能力将逐渐变大。

考点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选料例:(2018·榆林二模)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材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其吸水能力逐渐减弱B.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其紫色区域逐渐缩小,该区域颜色逐渐变深C.发生质壁分离后完全复原的细胞,其细胞液浓度最终与外界溶液浓度相同D.该实验不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作材料,是由于该类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答案】B【解析】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呈紫色,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因不断失水导致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增大,紫色区域逐渐缩小,该区域颜色逐渐变深,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A错误,B正确;因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细胞壁也有一定程度的伸缩性,实验发生质壁分离后完全复原的细胞,其细胞液浓度最终与外界溶液浓度相同或大于外界溶液浓度,C错误;该实验不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作材料,是由于该类细胞的细胞液无色,不易观察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现象,D错误。

考点三:质壁分离的相关应用例.(2018·安阳一模)某研究小组用5种植物材料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在相同的放大倍数下,记录视野中的细胞数目,然后滴加蔗糖溶液,记录从滴加蔗糖溶液到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平均时间,绘制成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据图分析可知,5种植物材料中山茶细胞最小B.该实验在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时,没有设计对照实验C.若在发生质壁分离后滴加清水,则5种材料复原时间都不同D.5种材料中,红花檵木发生质壁分离的速度最快【答案】D【解析】在相同的放大倍数下,视野中山茶的细胞数目最少,说明其细胞最大,红花檵木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细胞最小,A错误;蔗糖溶液滴加之前和之后形成前后自身对照,B错误;若在发生质壁分离后滴加清水,则不能确定5种材料复原时间,C错误;5种材料中,红花檵木从滴加蔗糖溶液到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平均时间最短,发生质壁分离的速度最快,D正确。

易错点一:植物的成熟细胞(不能选用根尖分生区和动物细胞)【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有细胞壁;第二有成熟大液泡】课本选用的实验材料为洋葱鳞茎外表皮(其液泡含有紫色色素,易观察);易错点二:细胞膜、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壁具有全透性。

故而质壁分离时,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的液体为——外界溶液;易错点三:与渗透装置相比,原生质层就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而非细胞膜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易错点四: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细胞外液>细胞液,故而细胞原生质层失水皱缩;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①细胞仍具有活性;②细胞外液浓度<细胞内液浓度。

此时细胞吸水膨胀。

挑战真题:1、(11年新课标卷).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可用碱性染料醋酸洋红将染色体染成紫红色,有利观察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A正确;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可用苏丹III染液或苏丹IV染液染成橘黄色或红色观察,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作用产生紫色反应,B错;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用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甲基绿是将DNA染成绿色的,C错;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的是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甲基绿将DNA 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D错。

2、(2012安徽卷)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体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D.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答案】C【解析】用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做材料,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细胞质应该被染成红色,细胞核应该被染成绿色,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经苏丹Ⅲ染色,看到的应该是脂肪,而不是蛋白质。

3、(2014新课标卷Ⅱ,4)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 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C.a组细胞放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答案】D【解析】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比值为1时,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平衡;比值小于1表明细胞吸水,且比值越小花冠吸水越多;比值大于1表明细胞失水,且比值越大,花冠失水越多。

据图可推知a组吸水多于b组,因此实验后a组细胞液中溶质浓度低于b组;f组比值大于b组,因此失水量大于b组;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由c组吸水,d组失水知细条细胞液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

4、(2014山东卷,2)下列关于生命活动变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体积增大,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提高B.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减弱C.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加快D.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答案】D【解析】细胞体积增大,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减小,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降低;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增强;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二重性,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减慢;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尿液增多。

5、(2016天津卷)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5倍目镜更换为10倍目镜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答案】B【解析】A、乙的放大倍数和甲相同,故由观察甲到观察乙放大倍数不变,A错误B、在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甲、乙(逐步发生质壁分离)、丙(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B正确;C、甲细胞失水较少,乙细胞失水较多,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高,C错误;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此时水分子从胞外扩散到胞内的多于从胞内扩散到胞外的,D错误.故选:B.6、(2016江苏卷)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A.实验①B. 实验②C. 实验③D. 实验④【答案】A【解析】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液泡大,占据整体细胞体积的绝大部分,呈紫色,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不同,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A正确;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时,不能观察到核糖体,B错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洋葱根尖伸长区高度分化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分化程度低,呈正方形,染色体经龙胆紫染色后呈紫色,形态清晰,但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呈紫色,C错误;线粒体需染色后才能观察到清晰的形态,D错误。

7、(2017年海南卷)为研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某同学将某植物的叶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液泡的活细胞B.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C.细胞液中的H2O可以经扩散进入甲物质溶液中D.甲物质和H2O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答案】B【解析】据实验结果可知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活细胞,A正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B错误;水分子进出细胞是双向的并且通过自由扩散进出,C正确;细胞壁具由全透性,甲物质和H2O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D正确.8、(2017全国Ⅱ)将某种植物的成熟洗白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 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 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 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该细胞中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这说明该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由此可推知物质A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A错误;B、0~1h内,原生质体的体积不断缩小,由于原生质体的伸缩性要远大于细胞壁,因此该时间段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不相等,B错误;C、2~3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逐渐增大,这说明细胞吸水,由此可推知该时间段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C正确;D、0~1h内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失水,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小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D 错误.9.(2018 浙江卷,17)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依次观察到的结果示意图如下,其中①、②指细胞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状态时不存在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B.甲→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结构①的伸缩性比②的要大C.乙→丙的变化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所致D.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会破裂【答案】C【解析】甲状态时,水分子仍然通过跨膜运输进出细胞,A错误;甲→乙变化表明,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其内在的原因是:结构①所示的细胞壁的伸缩性比②所示的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要小,B错误;乙→丙表示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变化的原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所致,C正确;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因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不会破裂,D错误。

挑战模拟题:1、为探究植物A能否移植到甲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测定了植物A细胞液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