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汇编

合集下载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汇总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汇总
为了帮助同学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地准备了一些假期学习套餐希望同学们依时完成同时也希望家长能督促子女完成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汇总
同学们,假期既是休闲、放松的时候,又是学习提高的佳期,善学的学生,总会合理利用假期,给自己充电,为自己的下学期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为 了帮助同学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店铺中考频道特地准备了一些假期学习套餐,希望同学们依时完成,同时,也希望家长能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汇编.docx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汇编.docx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汇编一.(一)秦王使人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然,受地于先王,愿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者,故不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寡人与”唐雎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千里不敢易也,直五百里哉”⋯⋯⋯⋯⋯秦王色,跪而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矣:夫、魏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自《唐雄不辱使命》)6.解下面句中加点的。

(2分)( l)故不意也:( 2)跪而之曰:..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是( 2 分)A.①秦王使人安陵君日② 太守..B.①秦王不悦②俟其欣悦,又焉..C、①安陵君其.寡人②潭中可百.D、①愿守之②愿借子之..8.用代翻下面两个句子。

(4分)(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文:(2)夫、魏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文:9.自古至今,像唐雎一“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有多。

一例,用一句概括其主要事迹。

( 2分)答:二.(一)《唐雎不辱使命》段,回答9—12 ( 10 分)秦王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者,故不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寡人与”唐雎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千里不敢易也,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唐雎曰:“公亦天子之怒乎”唐雎曰:“臣未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之刺王僚也,彗星月;政之刺傀也,白虹日;要离之刺忌也,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怒未,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比较阅读(含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比较阅读(含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比较阅读【甲】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缡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②之秦。

嗟乎!盂尝君特③鸡鸣狗盗之雄④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⑤,尚何取鸡呜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⑥不至也。

【注释】②虎豹:像虎豹一样,③特:只、仅仅。

④雄:首领。

⑤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

⑥所以:……的原因。

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4分)(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2)臣未尝闻也( ) (3)休祲降于天( ) (4)卒赖其力(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士以.故归之B.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学而.不思则罔C.聂政之.刺韩傀也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D.安陵君其.许寡人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翻译。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集锦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集锦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集锦答案一.16.(1)盛怒、愤怒(2)曾经(3)屈服(4)道歉17.安陵国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18.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

二.9.逆:违背谢:道歉10.C 11.(1)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2)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12.答案要点: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保全了安陵国。

三.(一)6、〔1 )通“措”,置。

(2 )道歉7 、B 8 、( 1 )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

( 2 )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9.蔺相如完璧归赵(或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令楚王白取其辱)等言之有据即可。

(二)10.( l )完成(2 )热水11、像这样(先抄后烧再重抄)反复六七次才停止。

12学习要勤奋刻苦,方能成功。

(言之有理即可)四.18、①撞②道歉(2分。

每格1分。

)20、韩、魏灭亡了,安陵却凭五十里地保存了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2分。

关键词“以”、“徒”、“以”各0.5分。

)21、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2分)五.15.(2分)加重语气的助词(可译为恐怕、大概、一定要)交换只(仅仅) 道歉16.(1分)“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或“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安陵君不听寡人言,何也,轻寡人与?”17.(4分)(1)安陵君于是就派唐雎出使秦国。

(两个“使”1分、翻译通顺1分)(2)胸怀愤怒尚未发作的时候,天上就降下了预示吉凶的征兆。

(“休祲”1分,翻译通顺1分) 18.(2分)用反问激怒秦王,揭穿秦王的骗局,维护本国国土的尊严。

19.(2分)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六.17.C中的两个“冠”都是“帽子”的意思。

18.如果有才能、有见识的人真的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训练题及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训练题及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训练题训练题(一)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A.此庸夫.之怒也那 B . 天下缟素.平素C. 秦王色.挠神色D. 亦免冠徒.跣仅仅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何以.战?B.虽.千里不敢易也虽.然,受地于先王C.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3.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王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尸百万”的可怕场景,目的是用武力来恫吓唐雎。

B.唐雎用专诸、聂政、要离这些平庸之人因怒行刺的故事,表明要效法他们跟秦王拼命。

C.文中唐雎佩剑入朝要与秦王拼命这一情节,强烈表达了作者要颂扬正义的思想感情。

D.无论秦王是真屈服还是假屈服,“长跪而谢”都表明唐雎在这场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 B.故不错.意也错误C.而君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 D.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对……说5.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此庸夫.之怒也夫.战,勇气也。

B.亦免冠徒.跣徒.以有先生也C.皆布衣之.士也每假借藏书之.家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皆以美于.徐公6.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对唐雎以语言描写为主,几乎没有任何情绪起伏的描写,体现了唐雎不卑不亢、镇定自若、冷静从容的特点。

B. 文中秦王怒、惧皆形于色,既是性格使然,也是出于“演”的需要,用以威慑或者迷惑唐雎。

这与唐雎的喜怒不形于色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出唐雎始终不为所动的智慧。

C. 文章第四段,在唐雎视死如归的强硬威胁下,秦王屈服,放弃了窃取安陵的打算,反衬出了唐雎不畏强暴的形象。

D. 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除了唐雎与秦王形象上存在对比,秦王对唐雎前后的态度也有对比。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夫韩、魏灭亡.亡:灭亡 B.秦王色.挠色:脸色C.与臣而将.四矣将:带领 D.天下缟素.素:白色的衣服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学而.时习之B.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在乎.山水之间也C.何至于.此贤于.材人远矣D.此庸夫之.怒也吾妻之.美我者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唐雎有胆有识,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部编人教版中考文言文复习专项练习:九下《唐雎不辱使命》

部编人教版中考文言文复习专项练习:九下《唐雎不辱使命》

部编人教版中考文言文复习专项练习二十六、唐雌不辱使命《战国策》【参考译文】秦王派人对安陵国的国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

安陵君因此派唐睢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睢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在意。

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睢回答说:“不,不是像这样的。

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呢?”秦王愤怒,对唐睢说:“先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睢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

”秦王说:“天子发怒,横尸在地百万,血流千里。

”唐睢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唐睢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发怒。

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自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

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要发怒,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姓都要穿自色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于是)拔剑出鞘站起来。

秦王神色变得沮丧,直身而跪,向唐睢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因为有先生您啊。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301~312题。

(40分)第一组题目:30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此庸夫.之怒也/匹夫.不可夺志也B.岂.直五百里哉/岂.知余者哉C.长跪而谢.之曰/使人称谢.D.徒以.有先生也/以.其境过清30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020部编版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05 《唐雎不辱使命》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部编版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05 《唐雎不辱使命》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解析

《唐雎不辱使命》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解析一、(2018年广西贵港市中考题)古诗文阅读(9~14小题,共18分)【甲】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唐雎不辱使命(选段)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丙】醉翁亭记(选段)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卷练习(4篇)4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卷练习(4篇)4

2008徐州市(一)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雄不辱使命》)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2 分)( l )故不错.意也: ( 2 )长跪而谢.之曰: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分)A.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②太守谓.谁B.①秦王不悦.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C、①安陵君其许.寡人②潭中鱼可百许.头D、①愿.终守之②愿.借子杀之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4 分)(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译文:(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9.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

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2 分)答:(二)溥幼嗜学。

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张溥传》)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2 分)(1)俄顷立就. ( 2)日沃汤.数次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2 分)如是者六七始已。

译文:12.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l 分)答案:(一)6、〔 1 )通“措”,置。

(2 )道歉 7 、B 8 、 ( 1 )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汇编一.(一)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雄不辱使命》)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2 分)( l )故不错.意也:( 2 )长跪而谢.之曰: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分)A.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②太守谓.谁B.①秦王不悦.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C、①安陵君其许.寡人②潭中鱼可百许.头D、①愿.终守之②愿.借子杀之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4 分)(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译文:(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9.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

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2 分)答:二.(一)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9—12题(10分)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逆:谢:10.(2分)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B.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受.任于败军之际D.怀怒未发.野芳发.而幽香11.(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2.(2分)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三.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日:“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

”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衩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7、解释下面旬中加点的词。

(4分)①请广.于君( ) ②岂直.五百里哉( )③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④寡人谕.矣 ( )8、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②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9、唐雎奉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斗争。

在和秦王较量的第一回合,唐雎重申安陵君的“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断然拒绝秦王的“易地”。

第二回合,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列举了专诸刺王僚、、三个“士”的事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随即,以“”的实际行动,震慑秦王,不辱使命。

(4分)1O、阅读全文,请你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某一特点。

(3分)安陵君:秦王:唐雎:四.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文,完成10——13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0.请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分)(1)秦王怫然..怒()(2)长跪而谢之..()11(2分)()12.请你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答:13.请你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4分)答:(1)(2)五.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1)秦王怫.然怒▲ (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3)秦王色挠.▲ (4)长跪而谢.之▲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18.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4分)东坡食汤饼①陆游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

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

恶⑥不可食。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

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

”【注释】①汤饼:面条。

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

③南迁:贬谪到南方。

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

⑤鬻:卖。

⑥恶(cū):通“粗”。

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

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恶.不可食▲(2)徐谓.黄门曰▲(3)秦少游闻.之▲20.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3分>例句: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A.录毕,走送之. 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辍耕之.垄上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22.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