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医药在肝癌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医药在治疗癌症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治疗癌症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癌症,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医疗领域的重大挑战。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药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癌症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古代,中医就对肿瘤类疾病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癌症的发生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气血不畅、脏腑功能失调等多种因素导致的。
因此,治疗癌症不仅仅是针对肿瘤本身,更是要调整整个身体的状态,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中医药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减轻症状。
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经历各种痛苦的症状,如疼痛、恶心、呕吐、乏力等。
中医药可以通过调理气血、健脾和胃、安神定志等方法,有效地缓解这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例如,对于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中药中的陈皮、半夏、生姜等具有降逆止呕的作用;对于癌症疼痛,一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中药方剂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
其次是增强免疫力。
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认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是抵御疾病的关键。
许多中药具有扶正固本的功效,能够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抵抗力。
例如,人参、黄芪、灵芝等可以提高白细胞数量,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对抗癌症。
再者是抑制肿瘤生长。
一些中药具有抗肿瘤的活性成分,能够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增殖和转移。
比如,莪术、苦参、白花蛇舌草等中药在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中都显示出了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此外,中医药还可以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如改善血液供应、降低炎症反应等,间接抑制肿瘤的发展。
近年来,中医药在癌症治疗中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为中医药的疗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临床研究方面,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展了中医药联合西医治疗癌症的临床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与手术、化疗、放疗等常规治疗方法相结合,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肝胆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新进展与临床应用

肝胆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新进展与临床应用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医药在肝胆疾病的治疗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
肝胆疾病种类繁多,包括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中医药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治疗经验,为肝胆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医认为,肝胆互为表里,在生理和病理上密切相关。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胆附于肝,储存和排泄胆汁。
肝胆功能失调,容易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例如,肝气郁结可引起胆汁排泄不畅,形成胆囊炎、胆结石;肝火旺盛可损伤肝阴,导致肝硬化;肝胆湿热则易引发黄疸、肝炎等病症。
在治疗肝胆疾病方面,中医药有着丰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中药方剂是中医药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茵陈蒿汤是治疗黄疸的经典方剂,由茵陈、栀子、大黄组成,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作用。
逍遥散则常用于治疗肝气郁结所致的肝胆疾病,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的功效。
龙胆泻肝汤可清肝胆实火、利肝胆湿热,适用于肝胆湿热证。
此外,还有许多单方和验方在临床中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不断涌现。
中药提取物和有效成分的研究成为热点之一。
例如,从茵陈中提取的茵陈黄酮,具有明显的利胆作用;从黄芩中提取的黄芩苷,具有抗炎、抗病毒的效果,对肝炎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一些复方中药不仅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还能够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脏微循环、抗肝纤维化等。
在临床应用中,中医药治疗肝胆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中医药注重整体调理,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体质和内环境,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对于慢性肝胆疾病患者,中医药可以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中医药与西医治疗相结合,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例如,在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中药可以减轻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强疗效。
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也逐渐被重视起来。
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肿瘤治疗领域中显示出了很大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一、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历史背景中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而随着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人们开始探索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二、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原理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中药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遏制肿瘤发展。
第二,中药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帮助抵抗肿瘤细胞的侵袭。
第三,中药还可以缓解肿瘤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三、中药在不同类型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1. 中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中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例如,某些中药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并减少转移率。
2. 中药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传统疗法在治疗肺癌方面效果受限。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探索中药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
研究发现,某些中药可以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减轻症状,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中药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的胃癌治疗方法多为手术切除。
然而,随着中药在胃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越来越多的中药被发现可以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并有助于提高术后的愈合速度。
四、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前景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中药的药效成分和作用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其副作用和安全性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中药在肿瘤治疗中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五、结论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中药在不同类型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的可能机制,并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参考。
然而,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支持,以全面发挥其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力。
肝癌的辅助疗法中医针灸和草药疗法

肝癌的辅助疗法中医针灸和草药疗法肝癌是一种凶险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癌症患者之首。
针对肝癌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除了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中医针灸和草药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辅助治疗。
本文将重点探讨肝癌辅助疗法中的中医针灸和草药疗法,并对其疗效和应用前景进行评估。
一、中医针灸疗法在肝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1. 针刺穴位调理脾胃功能中医认为,肝癌患者往往伴有脾胃功能紊乱,导致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针灸可以通过调理穴位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提高营养吸收。
常用的穴位包括中脘、足三里等。
2. 调节免疫功能免疫功能低下是肝癌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医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如大椎、足三里等,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3. 缓解肝癌相关疼痛肝癌患者常伴有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针灸在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基础上,可以缓解肝癌相关疼痛,改善患者的痛苦感。
常用的穴位包括曲池、合谷等。
4. 抗肿瘤作用中医针灸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通过选择不同的穴位和调整不同的刺激手法,可以促使机体产生免疫细胞的活性,并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二、中草药在肝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1. 清热解毒类中草药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常用于肝癌患者的辅助治疗中,可以清除体内的湿热毒素,减轻肝脏的负担,改善患者的食欲和消化功能。
常用的中草药包括黄连、黄芩、金银花等。
2. 补气养血类中草药中医认为,肝癌患者往往伴有气血亏损的情况,补气养血类中草药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体力,增强抵抗力,促进康复。
常用的中草药包括人参、黄芪、党参等。
3. 抗肿瘤中草药中草药中有一些被广泛认可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成分,它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生长,减少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如雄黄、紫背参等,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肝癌的草药。
三、中医针灸和草药疗法的疗效和应用前景中医针灸和草药疗法在肝癌患者的辅助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药对肿瘤治疗的作用与临床应用

中药对肿瘤治疗的作用与临床应用引言:肿瘤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健康挑战之一。
近年来,中药在肿瘤治疗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就中药对肿瘤治疗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一、中药抗肿瘤机制1. 免疫调节免疫系统在防御体内异常细胞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药可以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增强免疫功能等途径,增强机体对抗肿瘤细胞的能力。
例如,黄芪、人参和青蒿素等都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
2. 抑制肿瘤生长某些中药成分能够直接干扰肿瘤细胞的生命周期,促进其凋亡或抑制它们的增殖能力。
相信,在未来更深入的实验和临床观察中,除已知有效成分外,还会发现更多具有抑制肿瘤生长能力的中药成分。
3. 抗血供肿瘤细胞需要大量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供应来满足其快速增长的需求。
中药可以通过调节血液循环、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等途径,降低肿瘤细胞对于血供的依赖性,进而控制肿瘤的生长。
4. 调节基因表达中药成分可以通过作用于特定基因或信号通路,达到调节癌细胞产生、转运以及信号传导等功能。
这种调节过程可能导致癌细胞死亡、增强化疗效果或减轻毒副反应等。
5. 减轻化疗毒副作用现代肿瘤治疗中常用的放化疗手段对患者身体带来一定损伤。
而一些经过临床验证的中药方剂具有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的功效,如降低恶心呕吐、改善造血功能等。
二、临床应用情况1. 单味中药治疗许多单味中药的药理学和临床实验证明其对肿瘤治疗具有一定效果。
例如,白藜芦醇、黄芪、人参等被广泛应用于特定类型的肿瘤治疗中。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肿瘤可能对不同的中药成分有差异的反应,因此需要针对性地选择中药进行治疗。
2. 中药方剂治疗中医传统上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中药方剂。
在肿瘤治疗中,一些经过科学验证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上的中药方剂取得了良好效果。
例如,Realgar-Indigo Naturalis Formula(雷公藤-青黛汤)和Shenqi Fuzheng Injection (参芪复正注射液)等已被纳入官方指南,并成为常规治疗手段之一。
中医对于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与效果

中医对于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与效果肿瘤是当下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健康问题之一,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寻求更加全面有效的治疗方法,许多人开始关注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与效果。
本文将着重阐述中医的治疗理念、方法以及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一、中医的治疗理念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理念和方法理论体系,与西方医学有所不同。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疾病都是整体失调的表现。
中医注重防病治病并重,强调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二、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 中药治疗:中医经典中诸多草药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制剂如汤剂、丸剂等进行应用。
中药治疗不仅可以发挥直接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还可以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免疫力。
2. 针灸疗法:中医有着悠久的针灸文化,该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身体机能,改善肿瘤患者的症状和机体状态。
如乳腺癌患者常常通过针灸来缓解放化疗后的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3. 中医药配合放化疗:中医药在与西医放化疗结合应用时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提升治疗效果。
中医药能够调整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抗肿瘤能力,减少放射治疗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三、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与进展中医作为一种传统医学体系,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经历了长久的实践积累和不断发展。
许多研究表明,中医在肿瘤治疗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例如,中国经典中的“清热解毒”草药常常被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
此外,针灸疗法也被证明能够减轻放化疗的不适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医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的支持,因此其疗效和安全性尚未经过严格科学验证。
其次,中医治疗需要个体化的指导和精细化的调控,对医生的技术水平有较高要求。
此外,中医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和患者的积极配合,不适合急性疾病的救治。
中医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肝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常常给患者和其家属带来巨大的困扰和痛苦。
在现代医学中,肝切除、放化疗等方式被广泛应用,但由于肝癌的高度恶性和易复发性,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而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具有独特的治疗思路和药物体系,对肝癌的治疗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中医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1. 中医诊断肝癌的方法中医诊断肝癌的方法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个方面。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的综合分析,中医能够发现患者的体质特点、癌症的发展趋势以及病因等重要信息,为精确的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2. 中医治疗肝癌的药物中医治疗肝癌的药物多为中药复方,其中包括栀子、山楂、郁金、黄芪等多种中草药。
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益气健脾等功效,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 中医治疗肝癌的方法中医治疗肝癌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按摩、气功等。
中药治疗通过口服中药、中药熏蒸等途径,调理患者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减轻症状。
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肿瘤坏死和排出。
推拿按摩和气功通过推拿和调息练习,增强气血运行,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有效减轻病情。
4. 中医辅助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随着中医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中医辅助治疗肝癌的效果和机制。
研究表明,中医与放化疗相结合,可以增强放化疗的疗效,减轻毒副作用。
此外,中医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5. 中医在肝癌康复期的应用中医在肝癌康复期的应用主要包括调理患者的体质、增强免疫力、预防复发。
通过中药调理、针灸调理和气功锻炼等方式,中医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体力,减轻病后疲劳,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的概率。
总之,中医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是一个值得研究和重视的领域。
尽管中医的治疗效果尚未得到充分证实,但中医的独特思路和综合治疗的特点,使其在肝癌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中药学中药对肝癌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节作用研究

中药学中药对肝癌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节作用研究近年来,肝癌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传统的肝癌治疗方法效果不佳,容易出现复发和转移的情况。
因此,研究肝癌的发病机制以及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中药学科学家对中医药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据研究证明,中药在调节肝癌干细胞增殖和分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首先,中药可以抑制肝癌干细胞的增殖。
肝癌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能力,是肝癌发生和复发的关键因素。
一些研究表明,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明显的抑制肝癌干细胞增殖的作用。
例如,黄芩中的黄芩素可以通过调节多个信号通路,抑制肝癌干细胞的增殖和自我更新。
此外,某些中药还可以通过调节肿瘤干细胞生成和分化的关键信号通路,阻断肝癌干细胞的增殖。
其次,中药可以促进肝癌干细胞的分化。
肝癌干细胞分化能力低下,容易发生未分化的状态,这使得其更加具有肿瘤形成和复发的能力。
一些研究发现,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可以促进肝癌干细胞的分化,从而降低其恶性程度。
例如,中药丹参中的丹参酮可以诱导肝癌干细胞向正常肝细胞分化,减少肝癌的浸润和转移。
吕波等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中药穿心莲中的穿心莲素可以抑制肝癌干细胞的增殖和自我更新,并促进其向正常肝细胞分化。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对肝癌干细胞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治疗潜力。
中药对肝癌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节作用机制复杂多样。
一方面,中药可以通过抑制肝癌干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的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如PI3K/AKT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
另一方面,中药还可以通过促进肝癌干细胞分化的信号通路来抑制其恶性特性,如Notch信号通路、Hedgehog信号通路等。
总结而言,中药对肝癌干细胞具有调节作用,可以抑制其增殖和促进其分化。
然而,目前对中药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还存在一些争议,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和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此外,考虑到人体中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未来的研究还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中药在肝癌干细胞治疗中的作用,并探索适合患者的中药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中医药在肝癌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发表时间:2014-06-26T13:43:56.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3期供稿作者:臧红玉[导读] 对于中医药学来说,它不仅历史悠久且有着很好的疗效,很多常见病采用中医药治疗效果极其确切。
臧红玉
(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山东青岛 2664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在肝癌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方法:对中医药在肝癌治疗中的地位、应用过程、如何更好应用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
结果:中医药在肝癌治疗中有着很好的作用,应该应用于治疗全局当中,将其最大潜能发挥。
结论:中医药在治疗与预防肝癌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治疗的每个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着西医不可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中医药肝癌治疗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3-0271-01 对于中医药学来说,它不仅历史悠久且有着很好的疗效,很多常见病采用中医药治疗效果极其确切,很多研究发现,其对于肝癌的控制也具有很好的作用。
诸多实践表明,有部分中药在应用于消肿化肿方面虽然并不十分明显,但是若与现代医学配合使用却有着较好效果,而这些也正是中医药在肝癌治疗中的重要角色,本文就中医药应用于肝癌中扮演的角色浅谈下个人意见:
1.中医药在肝癌治疗过程中占重要地位
我国中医药已经有着久远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几千年内,已经形成了日臻完善的中医理论体系,由于我国的文化背景与自身特点,近100多年来,中医理论难以取得更大的突破,尽管如此,它独特的特点与疗效,一直为我国人们的健康贡献了不小的力量。
对于肝癌来说,在治疗中,西医以局部为主,而中医却主张整体出发,中西医学协调起来却有着更好的效果。
比如说,肝癌治疗时难以避免腹水与黄疸伴随,致使处于肝癌中晚期的很多病人不行进行TACF治疗而使得治疗终止,而采用中医治疗却可以控制腹水与黄疸,从而让患者继续TACF 治疗,进而让患者取得更好的疗效,早日恢复健康。
对待处于早期的肝癌患者,一般都采用手术进行,而放疗与化疗却是肝癌晚期患者的首选。
一般来说,不论是大肝癌还是小肝癌,五年之内的复发率都很高,而为了防止复发,一般都是对患者采取放疗化疗手段对其加以克制,此种手段的副作用经常让患者对之望却止步,而此时,参与中医药治疗却可以避免这些,不仅可以免去副作用折磨,还能减少肝癌复发率。
2.中医药在肝癌治疗过程中贯穿全局
对中医药的传统观点认为其仅仅辅助西医起着调理的作用,事实上,在肝癌治疗过程中它可以贯穿全局,首先中医药可以让人强身健体,进而对抗力增加,而对于肝硬化的病人来说,长期应用中医药则起着很好的预防作用;待手术之后,应用中医药可以避免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并对伴随的一些并发症及时克制。
与此同时,还能降低肝癌的复发率,可见,将中医药应用于肝癌治疗全局是十分必要的。
3.中医药是提高肝癌综合治疗的主要方法
近五十年来,肝癌研究在我国发展很快,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还不能从根本上对肝癌进行控制,特别是那些处于中晚期的肝癌病人,不能只依靠手术治疗,配合放化疗手段是医院上经常采用的手段。
近年来,又出现了对肝癌治疗的新方法—生物治疗,于是类似免疫学活细胞、分子生物学等治疗手段应运而生,并为肝癌治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而在对肝癌治疗的过程中,中医一直以重要的角色让中国拥有别国没有的优势,将中西医协调结合起来,基于这两个体系的理论,结合肝癌特点,有的放矢的将中西医手段应用于治疗中去,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个体化治疗手段加以治疗,可以大大改善肝癌患者的治疗情况,帮助更多的肝癌患者及时恢复健康。
4.中医药防治肝癌时应该密切关注的几点
由上文可知,中医药防治肝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此法仍然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欠缺,需要在治疗中加以重视:第一,对于中医药来说,在参入对肝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虽然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疗效,也经过很多实践证明,但是到底是在什么地方产生的这些效果,这些中医药为何有这些效果,直至目前尚未明确;比如说,有部分中药可以或多或少的减少患者在放疗化疗过程中的副作用,但是这部分中医药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其应用多少剂量仍然没有加以明确,致使想要更进一步推广到国际存有一定难度。
故而,这就给研究中医药的学者以及肿瘤工作者提出了挑战与更高的要求,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应该努力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把中药的治病机理研究明白并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它的好处,明白它的机理。
第二,要把中医药在肝癌病人治疗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明确化。
就目前来说,中医药在肝癌治疗中基本参与治疗的全局,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我们要明白,在肝癌治疗的不同时期,中医药有着不同的作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比如说,在预防肝癌方面,直至目前,国内外尚未有一个从根本上可以预防的手段,不论是博大精深的中医方面,还可学术渊博的西医方面,都是一样,都处于一个起点。
而当肝癌患者处于手术阶段或者或者TACE治疗的阶段时,对于中西医来说,其作用仅仅是配合作用,只能作为一个配角对治疗加以辅助;当肝癌患者不能继续进行手术或者不能采用TACE治疗治疗的时候,也就是说当患者处于晚期的时候,中医药治疗又扮演相对重要的角色,在这个时期,此种治疗占主体力量,通过此法可以缓解患者的痛疼,同时让其生命加以延长;对于那些已经进行完手术且手术较为成功的患者来说,预后工作就是防止此病加以复发,而不论是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就目前来说,又基本处于同一起点,可以说,应用哪种手段效果更好一些就选用哪种手段,不能简单的评价哪种手段更好一点,而这就让临床医生有点难以取舍,不能及时做出决定。
再者,就目前来说,很多中药的给药方法以及采取何种剂型最为合适尚未明确。
就目前来说,在治疗肝癌患者时候,大部分都是采用某种汤药、某种方药的基础之上,而这种给药,不论是剂型上,还是给药上,都让患者很难接受,感觉不如西药方面,而药效的重复验证也比较难以操作,因而若想更高一步的发展中药,对中医药给药方法与剂型及时进行改革十分重要。
总起来说,中医药在治疗与预防肝癌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治疗的每个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着西医不可比拟的优势。
故而,对于研究中西医结合的肝癌工作者来说,在以后的研究中要基于中医传统理论,不断创新并加以实践探索,将中医药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让其在肝癌患者治疗中可以淋漓尽致的将其作用完全发挥出来,让更多的患者及早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