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习题及答案 第4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4.1.1 分数的意义一、填空。
1、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 )来表示。
2、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常常把它叫做( )。
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1份叫( )。
4、把3千克的苹果平均分给7个人,每人得3千克的( ),每人分到( )千克。
5、一把铅笔的三分之一是6支,这把铅笔共有( )支。
6、小强4小时行18千米,小森5小时行21千米,( )走得快。
7、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8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每段长( )米。
二、解答题。
1、五(1)班有女生24人,比男生多3人。
男、女生各占全班的几分之几?2、拖拉机厂上个月上半月生产拖拉机180辆,下半月生产拖拉机140辆。
上半月完成了全月产量的几分之几?下半月完成了全月产量的几分之几?3、工程队10天修一条长4千米的水渠。
平均每天修几分之几?是多少千米?答案:一、1.分数 2. 单位“1” 3. 分数单位 4. 71,73 5. 18 6. 小强 7.81,83二、1、24÷(24-3+24)=45242、180÷(180+140)=3201803、1÷10=101 4÷10=104(千米)4.1.2 分数与除法一、填一填。
1、 12毫升=( )升 38cm ² =( )dm ² 30cm = ( )m 123㎝³=( )dm ³ (填分数)2、73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98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 ),除数相当于分数的( ),除号相当于( )。
4.、87 =( )÷( ) ( )÷27= 274 5÷( )= 115二、判断 。
1.正方形的边长是它周长的 41。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约分(含答案解析)人教版

第四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约分【知识梳理】1.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重点提示: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因此两个数或多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也是有限的。
2. 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列举法:先分别找出两个数的因数,从中找出公因数,再找出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
(2)筛选法: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小数的因数,从中圈出较大数的因数,再看哪一个因数最大。
(3)分解质因数法:先将这两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再从分解的质因数中找出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公有的质因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短除法:先把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作为除数,连续去除这两个数,直到得出的两个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再把所有的除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方法提示:用列举法和筛选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般适合较小的数,而分解质因数法和短除法适合任意的数。
3.最大公因数的表示方法。
例.20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4,可记作:(20,12)=4。
即用小括号将两个数括起来,中间用逗号隔开,小括号后面是等号,将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写在等号的后面。
4.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情况。
(1)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当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5.互质数的意义和判断方法。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判断两个数是不是互质数,要看它们是不是只有公因数1。
易错提示:互质的两个数不一定都是质数。
6.互质数的特殊情况。
(1)1和任意非0的自然数都是互质数。
(2)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
(3)相邻的两个非0自然数是互质数。
(4)相邻的两个奇数是互质数。
(5)不相同的两个质数是互质数。
7.互质数和质数的区别。
质数是一类数,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互质数是对于两个数的关系而言的,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是互质数。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预习与提升: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含答案

第2讲: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知识点讲解1】最小公倍数1、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有:列举法、分解质因数法和短除法。
3、特殊情况下的最小公倍数:(1)两个数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2)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1】用分解质因数法求36和48的最小公倍数。
【例2】用短除法求36和48的最小公倍数。
【例3】求出下列数的最小公倍数。
(1)8和9;(2)7和11;(3)16和48;(4)9和451、用分解质因数法求下列数的最小公倍数。
24和6012和15 15和602、用短除法求下列数的最小公倍数。
12和6025和75 72和483、求下列数的最小公倍数。
91和1317和51 9和164、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24,其中一个数是12,另一个数是几?【知识点讲解2】最小公倍数的应用【例1】五年级同学参加植树劳动,按15人一组或18人一组都正好分完。
五年级同学参加植树的至少有多少人?【例2】小李和小明在跑道上练习长跑,他们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小李每50秒能跑一圈,小明60秒能跑一圈,那么至少经过多少分钟他们能同时在出发点相遇?1、五年级学生人数在70人与80人之间,这个年级在做操排队时,6人一排,8人一排,12人一排都刚好站完,这个年级有多少人?2、小明和小星两人定期向王老师求教,小明每2天去一次,小星每5天去一次。
如果在4月5日他们两人都在王老师家见面,那么下次两人在王老师家见面的日期是哪天?3、有一包糖果,不论是分给8个人,还是分给10个人, 都剩3块。
这包糖果至少有多少块?【知识要点3】1、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单位“1”: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分数的意义》(同步练习) 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分数的意义》(同步练习)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单选题1.三条颜色不同的丝带都被遮挡了一部分,如图所示,比较三条丝带的长短,正确的是()A.红色丝带最长B.蓝色丝带最长C.绿色丝带最长D.三条丝带一样长2.把10克的盐放入100克的水中,盐占盐水的()。
A.110B.111C.19D.493.如图,可以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A.916B.1016C.58D.3 84.女同学占全班的59,表示()。
A.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5份,女同学占9份。
B.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5。
C.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9份,女同学占5份5.同样长1米的两根绳子,如果甲用去38米,乙用去38,那么余下的绳子相比,()。
A.甲比乙长B.乙比甲长C.一样长D.无法确定6.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34,第二根截去34米,余下的()长。
A.第一根B.第二根C.无法比较7.下面的图形()的涂色部分能直接用后面的分数表示出来。
A.B.C.8.把10克的精盐放入100克的水中,精盐占盐水的()A.19B.110C.1119.一杯牛奶,第一次喝了这杯牛奶的15,第二次喝了余下的45,第二次喝了这杯牛奶的()A.15B.45C.425D.162510.与12÷ 45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12÷5×4B.12÷4×5C.12÷4÷5D.12×5×4 11.()堆梨子最多。
A.第一堆B.第二堆C.第三堆12.把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长()。
A.15米B.25C.25米二、判断题13.在38中,8表示其中的8份,3表示平均分成了3份。
()14.把一个苹果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 12。
( ) 15.如果a÷b= b a (a=0),那么 b a里面有b 个 1a 。
( ) 16.把一个西瓜切成5份,每份一定是这个西瓜的 15。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仔细审题,填一填。
(每空2分,共20分)1.把2 m 长的铁丝平均剪成6段,每段是全长的 ( ),每段是( )m 。
2.一个西瓜切成相等的10块,2块是其中的( )( )。
3.一盒口罩有20个,用了15个,用了( )( )。
4.( )个110 是 710,再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1。
5.把8克白糖放入100克水里,白糖是水的 ( ),白糖占糖水的( )。
6.植树节要栽10棵树,已栽了25。
把( )看作单位 “1”,平均分成5份,已栽了( ) 棵。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0分)1.把一块蛋糕分成4份,每份是这块蛋糕的 14。
( )2.1米的 35 和5米的 13 一样长。
( )3. 23的分数单位大于32的分数单位。
( )4.单位“1”就是自然数1。
( ) 5.分母相同的分数,分数单位也相同。
( )三、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9分) 1.如图,由两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图中阴影部分 的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 )。
A. 12 B. 38 C. 47 D. 352.下面涂色部分不能用12表示的是( )。
3.把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35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5,两段相比较,( )。
A .第一段长B .第二段长C .一样长D .无法确定 四、先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分数,再填空。
(7分)12 15 310 710 910上面的分数中,最小的分数单位是 ( ),最大的分数单位是( )。
五、按要求完成。
(共27分)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
(每小题1分,共6分)13÷19= 28÷20= 31÷3= 15÷50= 2÷4= 3÷11=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每小题2分,共12分)34 dm 3=( )( ) m 3 9 mL =( )( )L180千克=( )( )吨 12公顷=( )( )平方千米11秒=( )( )分 5分=( )( )元3.崔某向红十字会共捐献53箱医疗防护物资,具体情况如下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以及配套练习题(2解析

知识点1.一个物体或是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例如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3份。
3.5/8米按分数的意义,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5份。
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表示:把5米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1份。
4.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5.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是: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的分数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
6.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
总数÷份数=每份数。
7.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用除法。
一个数量÷另一个数量=几分之几(几倍。
8.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9.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10.带分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应当是真分数。
带分数大于1。
11.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是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整数部分,余数是分子,分母不变。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是用整数部分乘分母的积加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12.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
例如5可以看成是5/1。
13.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14.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公因数叫作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因数一定是1。
15.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公倍数叫作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16.求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可以用列举法,也可以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17.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最简分数不一定是真分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4.1.分数的意义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4.1分数的意义一、单选题1.下列各图形中阴影部分能用表示的是( )。
A. B. C.2.两根一样长的铁丝,第一根剪去米,第二根剪去它的,剩下的两根铁丝相比较,结果是()A. 一样长B. 第一根长C. 第二根长D. 无法确定3.20以内所有质数和是最小三位数的()A. B. C. D.4.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条对折三次后打开,其中的一份是这张纸条的( )。
A. B. C. D.二、判断题5.一块月饼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是这块月饼的三分之一。
( )6.判断对错.( )7.把一些铅笔分成3份,其中的2份就是这些铅笔的。
( )三、填空题8.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________ ________9.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________10.请用分数表示下面图中的涂色部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填带分数)11.一盒糖15块,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______,小刚吃了这盒糖的,小刚吃了______块。
12.填空我的年龄是爸爸的________ 我的年龄是爷爷的________.四、解答题13.幼儿园杨阿姨把5块巧克力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块巧克力?14.爷爷今年64岁,小兰的年龄是爷爷的,爸爸的年龄是小兰的4倍。
小兰的爸爸和小兰各是多少岁?五、综合题15.根据分数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六、应用题16.五二班有女生26人,男生29人,男女生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A【解析】解:只有A中的图形是平均分成3份,阴影部分是2份,可以用表示;B、C都不是平均分。
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由此判断并选择即可。
2. D【解析】两根一样长的铁丝,第一根剪去米,第二根剪去它的,剩下的两根铁丝相比较,结果是无法确定.根据题意,可以分三种情况:①当长度是1米的时候,剩下的一样长,因为1米的=米;②当长度大于1米时,绳子的大于米,那么第一根剩下的长;③如果长度小于1米,且大于米的时候,绳子的小于米,那么第二根剩下的长,据此解答.3. D【解析】解:2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最小三位数是100.用20以内所有质数的和除以最小的三位数,得数用分数表示即可解答此题.4. D【解析】解: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条对折三次后打开,是将长方形纸条平均分成222=8,其中的一份是这张纸条的。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某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4章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某校)一、填空.(26分)1. 填上适当的分数。
75平方分米=________平方米 25厘米=________米 50千克=________吨。
2. 67米表示________,还可以表示________.3. 325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它有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增加________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4. 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或“=”符号。
17________0.125 207________34________3766.2千米________6 千米。
5. 在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
(认真想哟)68里有________个640; 0.875=7()=()32=35().6. 4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米,每段是全长的()(),用小数表示是________米。
7. 14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17和102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8. 一个数除以2、5、7分别都余1,这个数最小是________.9. 一工程20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全工程的()().7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5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0.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能化成有限小数,它的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________.11. a 和b 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12.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13. 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数。
12123234325二、判断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8分)2835能化成有限小数。
________(判断对错)真分数比1小,假分数比1大或等于1.________ (判断对错)分子与分母互质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的意义及答案(一)
一、填空
1.把单位“1”( )若干份,表示这样的( )或者( )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 )。
2.12
7 表示的意义是( )。
85表示的意义是( )。
3.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7份就是( ),它的分数单位是( )。
4.74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16
15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5.把4米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的长是( )米。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把单位“1”分成3份,其中的2份就是
3
2 。
( ) 2.3米的41和1米的4
3一样长。
( )
3.分母越大的分数,分数单位越
大。
( )
4.五(2)班有男生25人,女生23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8
25。
( )
三、选择题
1.分子相同的分数( )
①分数单位相同 ②分数的大小相同 ③所含的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同
2.在95、75、9
4三个分数中,最大的分数是( ) ①95 ②75 ③9
4 3.把3吨化肥平均分成5份,每份重( )吨.
①31 ②51 ③5
3 4.男生人数占全班的
95,则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
①94 ②54 ③14
5 四、应用题
1.五(1)班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得优秀成绩的有17人,得良好成绩的有23人,其余的是中等成绩,中等成绩有9人,问三种成绩的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工程队13天完成一项工程,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5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平均分成一份几份分数单位
2.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12份,表示这样的7份的数。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表示这样的5份的数.
3.
4. 4 15
5.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
2.√
3.×
4.√
三、选择题
1.③
2. ②
3.③
4.①
四、应用题
1.17+23+9=49
17÷49=23÷49=9÷49=
答:得优秀成绩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得良好成绩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中等成绩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2.1÷13=×5=
答: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5天完成这项工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