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承压理论

合集下载

混凝土局部承压

混凝土局部承压
s取80mm,间接钢筋网片的设置深度H=510mm>l1,布置层数为 m=5,则间接钢筋的配筋率ρ v为
v

n1 As1l1 n2 As2l2 Ac or s
7 28.3 500 6 28.3 600 (500 600) 80
0.0084
且 n1As1 7 28.3 1.17<1.5 n2 As2 6 28.3
台帽采用C30混凝土,fcd=13.8MPa;配 置方格网的间接钢筋采用R235级钢筋,fsd= 195MPa。
试进行台帽的局部承压计算。
图10-9 例10-1示意图
21
解 : 由 图 10-9 可 知 , 矩 形 局 部 承 压 面 积 Al 的 长 边 边 长 a=300mm,短边边长b=250mm,而矩形局部承压面积边 缘至台帽边缘的最小距离c=260mm>b,故由图10-7a)可得 到局部承压时的计算底面积Ab及边长为
机理。 掌握配置间接钢筋的混凝土局部承压承载力的计
算方法。 熟练掌握局部承压区间接钢筋的配置构造。
3
局部承压是指在构件的表面上,仅有部分面积承受压 力的受力状态(图10-1)。
图10-1 全部受压和局部承压 a)全截面受压;b)局部承压
4
支座 独柱墩
混凝土桥墩顶面局部承压实例
混凝土表面
承压面
15
n2,As2——分别是单层钢筋网沿l2方向的钢筋根数和单根钢 筋截面面积;
Acor——方格网间接钢筋内表面范围的混凝土核心面积, 其重心应与Al的重心重合,计算时按同心,对称 原则取值。
此外,钢筋网在两个方向上单位长度内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不宜大于1.5倍,且局部承压区间接钢筋不应少于4层钢筋网。
混凝土表面局部承压实例(后张法预应力)

局部承压的应力分析

局部承压的应力分析
面积,A为试件截面面积以及在表面上的位置有关。对于 对称布置于构件端面上的轴心局部承压,其破坏形态主要 有三种(见图10-3):
1.先开裂后破坏
产生条件:A / <Al 9 破坏特征:当试件截面积与局部承压面积比较接近
时(一般 A /<Al 9),在约为50%-90%破坏荷载时, 试件某一侧面首先出现纵向裂缝。随着荷载增加, 裂缝逐渐延伸,其它侧面也相继出现类似裂缝。最 后承压面下的混凝土被冲切出一个楔形体[图103a)],试件被劈成数块而发生劈裂破坏。
Ab ≥

图10-6局部承压时计算底面积Ab的示意图
二、配置间接钢筋的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 1、间接钢筋的形式: 局部承压区内配置间接钢筋可采用方格钢筋网或螺旋式 钢筋两种形式(见图10-7) 2、间接钢筋体积配筋率 定义:是指核心面积范围内单位体积所含间接钢筋 的体积ρv
3.局部混凝土下陷
产生条件:A / A>l 36 破坏特征:当试件截面积与局部承压面积相比很大
时(一般 A / >Al 36),在试件整体破坏前,局部承压 面下的混凝土先局部下陷,沿局部承压面四周的混 凝土出现剪切破坏,但此时外围混凝土尚未劈裂, 荷载还可以继续增加,直至外围混凝土被劈成数块 而最终破坏。
3、间接钢筋的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的计算公式:
cor
≥1
Acor Al
式中:为间接钢筋网或螺旋钢筋范围内混凝土核心面积
§10.3 局部承压区的计算
一、局部承压区计算的内容: 《公路桥规》要求必须进行局部承压区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计
(见图10-1)
局部承压面积
图10-1 全部受压和局部承压 a)全截面受压 b)局部承压
二、工程实例: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锚固区,桥梁墩(态)帽 直接支承支座垫板的部分,拱上立柱对拱圈垫梁的作用, 支座反力对梁底混凝土的作用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件第10章局部承压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件第10章局部承压

3
有限元理论
采用电子计算机对混凝土构件的力学特性进行仿真及其计算分析。
局部承压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拱桥设计
通过合理的局部承压设计,提高 混凝土拱桥的抗震性和抗侧向荷 载能力。
立交桥设计
通过局部承压设计与构造处理, 减少立交桥荷载传递时的应力集 中,提高其承载力和耐久性。
隧道工程
针对隧道结构中容易出现的压实 和压实-弯曲破坏,采取适当的局 部承压设计手段。
指钢筋截面面积与混凝土受压区截面面积之比, 常用百分数表示。
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按构பைடு நூலகம்在极限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采用构 件抗裂特性和延性特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
局部承压的理论分析方法
1
杆件理论
把混凝土构件划分成若干项杆件,根据不同的承载形式和荷载方式,采用基本力 学公式进行计算。
2
板壳理论
将混凝土构件抽象成由有限板、壳元素组成的模型,由此推导出与这样的模型相 适应的数学公式。
• 悬挑式结构局部防止撕 裂设计
• 局部钢筋最小净截面计算
• 悬挑板部位设置内嵌钢 筋隔离带
案例二:兰洛广场
兰洛广场是国内较为先进的商 业楼宇之一,其钢筋混凝土承 重结构设计中采用了新型局部 承压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
• 楼板局部承载点预埋加 固设计
• 局部承压试验和模拟分析 • 混凝土局部强度增强实
验研究
总结
局部承压作为混凝土结构设计 中一个重要的构造技术手段, 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未 来的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我们 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局部承压 的基础理论、实验研究、施工 应用等方面问题,把这一技术 完善,并广泛应用。
所不同,在设计中需要进

局部承压

局部承压
3 . 砼局部承强度提高系数砼局部提高系数
局部承压计算底面积,采用 “同心对称有效面积法”确 立 局部承压面积

Ab Al
3 . 砼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
配置间接钢筋的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cor
cor
Acor 1 Al
方格钢筋网
n1 As1l1 n2 As 2 l2 v Acor s
图10-2 c)
4 .承压区计算
承载力
混凝土局部承压 修正系数,按表 10-1采用
0 Fld ≤ Fu 0.9 ηs fcd kρv βcor fsd Aln
局部受压面积上的 局部压力设计值 间接钢筋 影响系数
抗裂性 (尺寸验算——避免局部过大变形)
0 Fld ≤ Fcr 1.3s f cd Aln
c)局部承压破坏时试 件顶表面裂缝
试件顶表面裂缝 试 件 表 面 劈 裂
试件表面积A
试验机上压头 棱柱体试件
150*150垫板
垫板下角锥形破坏
局部承压面积Al
图10-3 局部承压试件破坏图(尺寸单位:mm)
7
1 .引言
受力分析及特点
构件表面受压面积小于构件截面积。 局部承压面积部分的砼抗压强度比截面抗压强度高。 局部承压区各点应力复杂。局部承压区中部有横向应力 x,可使砼产生裂缝。
第10章 局部承压
• 结构整体计算——杆系有限元方法或材料 力学公式——应力场比较均匀(结构在截 面上均匀承受轴向力或者弯矩) • 结构局部计算——实体有限元方法——应 力场比较复杂(结构自身存在截面几何尺 寸变化或者荷载不均匀)
1 .引言
构件表面,仅有部分面积承受压力的受力状 态
支座 混凝土表面 独柱墩

10局部承压

10局部承压
甚至会发生破坏,故设计时,必须进行混凝土
的局部承压计算(强度、抗裂性)。
混凝土在局部承压时受力性能与均匀受压 时不同。
与全面积受压相比,混凝土构件局部承压 有如下特点:
(1)构件表面受压面积小于构件截面积;
(2)局部承压面积部分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比 全面积受压时混凝土抗压强度高; (3)在局部承压区的中部有横向拉应力,这 种横向拉应力可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垫板下直接受压横向变形,不仅受钢垫板 与试件变面之间摩擦力的约束,而且更主要是 受试构件外围混凝土的约束,中间部分混凝土
纵向受压,横向要扩张,使外围混凝土受拉,
其反作用又使中间混凝土侧向受压,限制了纵 向裂缝的开展,因而其强度比棱柱体抗压强度
大得多。
10.2局部承压破坏形态和破化机理 一.破坏形态 混凝土局部承压的破坏形态主要与Ac/A以 及Ac在底面积上的位置有关。 Ac对称分布于底面上的轴心局部承压,其 破坏形态主要有三种: (1)先开裂后破坏(一般在Al/A<9时发生) 达到破坏荷载的50~90%时,试件某一侧 面首先出现纵向裂缝,荷载增加,裂缝延伸, 其他侧面也出现裂缝,最后承压面下的混凝土 被冲切出一个契形体二发生劈裂破坏。
Ab的确定:是采用“同心对称有效面积法”,即 Ab 应与局部承压面积 Al具有相同的形心位置,且要求 相应对称。具体计算时,规定沿Al各边向外扩大的 有效距离不超过 Al窄边尺寸b(矩形)或 直径a(圆 形)。
二、配置间接钢筋的砼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
工程中遇到局部承压时,一般都在局部承压区内 配置间接钢筋(方格钢筋网或螺旋式钢筋)以提高局 部承压的抗裂性和承载力。
(2)一开裂即破坏:(一般9<Al/A<36时发生) 试件截面积于局部承压面积相比较大时, 试件一开裂就破坏,且破坏很突然,裂缝从顶 向下发展,宽度上大,下小,局部承压面下混 凝土被冲剪出一个契形体。 (3)局部混凝土下陷(一般 Al/A>36时发生) 整体破坏前,局部承压下混凝土先局部下 陷,其周围混凝土出现剪切破化,外围混凝土 尚未劈裂,还可继续加载,直至外围混凝土被 劈成数块而破坏。

第十章局部承压

第十章局部承压

第二节 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
一、混凝土局部承压提高系数β
《公桥规》规定β按下式计算:

Ab Ac

第十章 局部承压
第二节 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
二.配置间接钢筋的混凝土局部承压提高系数β
在实际工程中,遇到混凝土局部承压时,一般都 要求在局部承压区段范围内配置间接钢筋。间接 钢筋体积配筋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n1 As1l1 n2 As 2l2 1.当间接钢筋为方格网时:

第十章 局部承压
一、局部承压(local compression) 局部承压是指构件受力表面,仅有部分面积来承受 压力的受力状态,如图所示。

第十章 局部承压

பைடு நூலகம்第十章 局部承压

第十章 局部承压
局部承压的特点: 1.构件表面受压面积小于构件的截面积。 2.局部承压面积部分的混凝土强度比全面积 受压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 3.在局部承压区的中部有横向拉应力,这 种横向拉应力可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第十章 局部承压
第一节 局部承压的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 一、破坏形态 1.先开裂后破坏 2.一开裂即破坏 3.局部混凝土下陷

第十章 局部承压
第一节 局部承压的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 二、破坏机理 1、套箍理论

第十章 局部承压
第一节 局部承压的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 二、破坏机理 2、剪切理论

第十章 局部承压
cor 1
三、局部承压区的抗裂性计算 《公桥规》规定其局部受压区的尺寸应满足下列 锚下混凝土抗裂计算要求:
0 Fck Fld 1.3s fcd Aln
v
cor
Acor s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PPT课件第10章局部承压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PPT课件第10章局部承压

02 局部承压的原理
局部承压的力学原理
局部承压是指混凝土结构在某一较小面积上承受压力的情况,其力学原理主要涉及 压应力和剪切应力。
压应力是压力作用下混凝土产生的应力,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当压应力超过混 凝土的抗压强度时,混凝土会发生破坏。
剪切应力是由于压力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应力,它会导致混凝土产生剪切变形,当 剪切应力过大时,混凝土会发生剪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坏。
选用高强度混凝土和高强度钢材 等高强度材料,提高结构承载能
力。
加强材料检测
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检测,确保 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研发新材料
加强新材料研发,探索具有更高 性能和更低成本的新型材料。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ppt课件第10 章局部承压
目 录
• 局部承压概述 • 局部承压的原理 • 局部承压的设计方法 • 局部承压的案例分析 • 局部承压的优化与改进建议
01 局部承压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局部承压是指混凝土结构在某一较小面积上承受压力的情况,通常指在基础、 柱、梁等构件的端部或节点处,由于集中荷载或应力作用而产生的局部应力。
桥梁墩柱局部承压
在桥梁设计中,墩柱作为主要的承载结构,常面临局部承 压问题。由于墩柱尺寸有限,大荷载作用下的应力集中可 能导致墩柱破坏。
高层建筑底板局部承压
高层建筑的底板在承受较大荷载时,可能出现局部承压问 题。由于底板面积有限,过大的集中荷载可能造成底板开 裂或塌陷。
隧道侧墙局部承压
隧道侧墙在承受围岩压力时,可能面临局部承压问题。侧 墙的稳定性对于隧道的整体安全至关重要,因此需要特别 关注侧墙的局部承压设计。

第十章 局部承压

第十章 局部承压

Rg——间接钢筋的抗拉设计强度
使用条件: 根据《公路桥规》的规定,式(10--5)等号右边括号内由第二项算得的数值 不应超过第一项βR a的50%(防止局部承压区设置过多间接钢筋,当局部承压 区达到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前,局部承压垫板产生过大的下沉) 二、局部承压区的抗裂性计算
对于在局部承压区中配有间接钢筋的情况,《公路桥规》规定按下列 公式进行局部承压区抗裂性计算
Nj

2 Nu 0.6(Ra 2t he Rg ) Ac
(10—5)
式中:Nj——局部承压时的纵向力; β——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的提高系数,按式(10-1)计算;
μt——间接钢筋的体积配筋率,当为方格钢筋网时,按式(10-2)计
算;当为螺旋钢筋时,按式(10--3)计算; βhe——配置间接钢筋时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按式(10--4)计算;
当达到破坏荷载时,承压板下的混凝土在剪压作用下形成楔形体,产生剪 切滑移面,楔形体的劈裂为最终导致拱机构破坏[图10-6c]。
三*、提 高 系 数
1、混凝土局部承压提高系数β 由于局部承压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棱柱体抗压强度要高引入轴心局部 承压混凝土强度提高系数β(即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与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之 比) 。 《公路桥规》规定,β按下式计算: Ad (10—1) Ac 式中: Ac——局部承压面积(考虑在钢垫板中沿450刚性角扩大的面积),当有孔道时 (对圆形承压面积而言)应扣除孔道面积; Ad——局部承压的计算底面积,可根据相关图示(教材图10-7)来确定,当 有孔道时(对圆形承压面积而言)应扣除孔道面积。 关于局部承压计算底面积Ad的确定,是采用“同心对称有效面积法”,即 Ad应与局部承压面积Ac具有相同的形心位置,且要求相应对称。具体计算时按 “桥规”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部承压 局部承压是指在构件的表面上,仅有部分面积承受压力的受力状态(图 10-1 )。

图10-2 构件端部的局部承受压区a )局部承压区b )横向正应力分布示意c )截面纵向正应力分布示意局部承压区的应力状态较为复杂。

当近似按平面应力问题分析时,局部承压区中任何一点将产生三种应力,即x 、 y 和。

x 为沿X 方向(图10-2所示试件横向)的 正应力,在局部承压区的 AOBGFE 部分,x 为压应力,在其余部分为拉应力[图10-2b )L 最大横向拉应力 xmax 发生在局部承压区 ABCD 的中点附近。

y为沿y 方向图10-1 全部受压和局部承压a )全截面受压b )局部承压如图10-2所示,设构件截面积为 A ,正方形截面的宽度为 b 。

在构件端面AB 中心部分的较小面积 A i (宽度为a )上作用有压力 N ,其平均压应力为p 1,此应力从构件端面向 构件内逐步扩散到一个较大的截面面积上。

分析表明,在离端面距离H 约等于b 处的横截 面CD 上,压应力基本上已均匀分布,其压应力集度为p v P 1。

也就是说,构件的 CD 面 以下截面已属于全截面受压。

一般把图 10-2b )中所示的 ABCD 区称为局部承压区。

p的正应力。

在局部承压区内,绝大部分的 y 都是压应力,OY 轴处的压应力 y 较大,其中又以O 点处为最大,即等于p i 。

当b/a 值较大时,在试件A 、B 点附近,x 和y都为拉应力,但其值都不大。

局部受压区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情况, 可用图10-3所示承压面积相同(150mm x150mm ),而试件外形尺寸不同的混凝土轴心受压试验的抗压强度对比来说明,其中局 部承压试件尺寸为 450mm X 450mm X 450mm ,局部承压面积(以钢垫板计)为150mm x i50mm 。

试验结果表明,局部承压试件的抗压强度远高于同样承压面积的棱 柱体抗压强度(全截面受压),这主要是垫板下直接受压的混凝土的横向变形,不仅受 钢垫板与试件表面之间摩擦力的约束,而且更主要的是受试件外围混凝土的约束, 中间部分混凝土纵向受压引起的横向扩张, 使外围混凝土受拉,其反作用力又使中间混凝土 侧向受压,限制了纵向裂缝的开展,因而其强度比棱柱体抗压强度大很多。

综合上述可知,与全面积受压相比,混凝土构件局部承压有如下特点: 受压面积小于构件截面积; (2 )局部承压面积部分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比全面积受压时混凝土抗压强度高;(3 )在局部承压区的中部有横向拉应力x (图10-2 ),这种横向拉应力 可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a )全截面受压构件破坏(fcu 16 MP a ) b )局部承压试件破坏( 仁=60 MP a ) cuc )局部承压破坏时表面裂 (1 )构件表面mm ) 图10-3 局部承压试件破坏图(尺寸单位:局部承压是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受力形式之一。

例如:桥梁墩(台)帽直接承受由支座垫板传来的局部集中荷载;拱或刚架的铰接支承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锚固区等。

在工程实践中,因局部承压区混凝土开裂或局部承压能力不足而引起的事故也屡有发生,因此,局部承压的计算是工程设计中必须予以注意的问题之一。

10.1 局部承压的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对于混凝土局部承压的破坏形态,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研究表明,混凝土局部承压的破坏形态主要与A l / A (A l 为局部承压面积,A 为试件截面面积)以及A l 在表面上的位置有关。

对于A l 对称布置于构件端面上的轴心局部承压,其破坏形态主要有三种,即1)先开裂后破坏当试件截面积与局部承压面积比较接近时(一般A/A V 9),在约为50%~90% 破坏荷载时,试件某一侧面首先出现纵向裂缝。

随着荷载增加,裂缝逐渐延伸,其它侧面也相继出现类似裂缝。

最后承压面下的混凝土被冲切出一个楔形体[图10-4a )],试件被劈成数块而发生劈裂破坏。

2)一开裂即破坏当试件截面积与局部承压面积相比较大时(一般9V A / A l V36 ),试件一开裂就破坏,破坏很突然,裂缝从顶面向下发展,裂缝宽度上大下小,局部承压面积外围混凝土被劈成数块,而局部承压面下的混凝土被冲剪成一个楔形体[图10-4b )]。

3)局部混凝土下陷当试件的截面积与局部承压面积相比很大(一般A/A > 36 )时,在试件整体破坏前,局部承压面下的混凝土先局部下陷,沿局部承压面四周的混凝土出现剪切破坏,但此时外围混凝土尚未劈裂,荷载还可以继续增加,直至外围混凝土被劈成数块而最终破坏。

在实际工程中,前两种破坏形态较多。

在局部承压试验中,试验荷载是通过局部承压钢垫板作用在试件上,这是与实际工程中局部承压作用形式是一致的。

局部承压板与混凝土接触面间有摩擦阻力,在破坏时,承压垫板下将出现楔形体。

当A/A >36时,破坏是由于这个楔形体下陷而破坏,但这时试件并未劈裂;当9 v A/A v 36时,试件因楔形体的滑移使试件劈裂破坏;当A/A v 9时,横向拉应力先使试件表面形成裂缝,然后形成楔形体,最后,试件由楔形体劈裂而破坏。

图10-4 局部承压的破坏形态a)当A / A| <9 时b)当9< A / A <36 时关于混凝土局部承压的工作机理,国内外学者提出过许多看法,主要有两种理论,分别为1 )套箍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局部承压区的混凝土可看作是承受侧压力作用的混凝土芯块。

当局部荷载作用增大时,受挤压的混凝土向外膨胀,而周围混凝土起着套箍作用而阻止其横向膨胀,因此,挤压区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提高了芯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当周围混凝土环向拉应力达到抗拉极限强度时,试件即告破坏,其受力模型如图10-5所示。

2)剪切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在局部荷载作用下,局部承压区的受力特性,犹如一个带多根拉杆的拱结构[图10-6a )。

紧靠承压板下面的混凝土,亦即位于拉杆部位的混凝土,承受横向拉力。

当局部承压荷载达到开裂荷载时,部分拉杆由于局部承压区中横向拉应力x大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f t而断裂,从而产生了局部纵向裂缝,但此时尚未形成破坏机构[图10-6b )。

随着荷载继续增加,更多的拉杆被拉断,裂缝进一步增多和延伸,内力进一步重分配。

当达到破坏荷载时,承压板下的混凝土在剪压作用下形成楔形体,产生剪切滑移面,楔形体的劈裂为最终导致拱机构破坏[图10-6c )o图10-6 剪切理论的局部承压受力模型剪切理论较合理地反映了混凝土局部承压的破坏机理及受力过程。

由这种理论建立的受力模型可以看到,局部承压区在不同受力阶段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劈裂力。

第一种是拱作用引起的横向劈裂拉力,它作用在拱拉杆部位,这种拉力自加载开始至破坏前都存a)多根拉杆拱结构模型b)部分拉杆断裂后的拱结构c)拱结构破坏图10-5 套箍理论的局部承压受力模型剛M在;第二种劈裂力是楔形体形成时引起的,它仅仅在接近破坏阶段才产生,作用部位在楔形体高度范围内。

10.2 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1)混凝土局部承压提高系数局部承压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于棱柱体抗压强度,试验与研究表明,轴心局部承压混凝土强度提高系数(即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与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之比),与局部承压的分布面积A b和局部承压面积A|之比A / A有重要关系。

值随A / A l增加而增大,但不按线性增大,而是接近二次曲线的规律增大。

因而,《公路桥规》规定按下式计算:(10-1) 式中A l ――局部承压面积(考虑在钢垫板中沿45。

刚性角扩大的面积),当有孔道时(对圆形承压面积而言)不扣除孔道面积;A b――局部承压的计算底面积,可根据图10-7来确定。

关于局部承压计算底面积A b的确定,是采用“同心对称有效面积法”,即A b应与局部承压面积A具有相同的形心位置,且要求相应对称。

具体计算时,规定沿A l各边向外扩大的有效距离,不超过A l窄边尺寸b (矩形)或直径a (圆形)等,详见图10-7 < 图10-7中的c为局部承压面到最靠近的截面边缘(又称临空面)的距离。

图10-7 局部承压时计算底面积A b的示意图2 )配置间接钢筋的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cor在实际工程中,遇到混凝土局部承压时,一般都要求在局部承压区内配置间接钢筋。

大量试验证明,这样的配筋措施能使局部承压的抗裂性和极限承载能力都有显著提高。

局部承压区内配置间接钢筋可采用方格钢筋网或螺旋式钢筋两种形式(图10-8 )。

间接钢筋宜选I级钢筋,其直径一般为(6~10)mm。

间接钢筋应尽可能接近承压表面布置,其距离不宜大于35mm。

间接钢筋体积配筋率v是指核心面积A cor范围内单位体积所含间接钢筋的体积,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当间接钢筋为方格钢筋网时[图10-8a ):n i A s1l1 n2 A s2l2v ri (10-2)cor 3式中s ――钢筋网片层距;n1, A s1 ――分别是单层钢筋网沿l1方向的钢筋根数和单根钢筋截面面积;n 2, A s2 ――分别是单层钢筋网沿 12方向的钢筋根数和单根钢筋截面面积;A cor ――方格网间接钢筋内表面范围的混凝土核心面积,其重心应与A 的重心重 合,计算时按同心,对称原则取值。

此外,钢筋网在两个方向的钢筋截面面积相差不应大于 少于4层钢筋网。

(2)当间接钢筋为螺旋形钢筋时 [图10-8b )]4 A ssiv d sco 》式中 A ssi ――单根螺旋形钢筋的截面面积;d co r ――螺旋形间接钢筋内表面范围内混凝土核心的直径;s ――螺旋形钢筋的间距。

螺旋形钢筋不应少于 4圈。

50%,且局部承压区间接钢筋不应 (10-3)在局部承压区中配置间接钢筋,其作用类似于螺旋箍筋柱中螺旋箍筋的作用,使得核心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加。

采用cor 来反映配置间接钢筋后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的程度, (10-4)式中的A cor 为间接钢筋网或螺旋钢筋范围内混凝土核心面积, 其值可参照图10-8所示进行 计算,但是,应满足 A b > A cor > A 且A cor 的面积重心应与 A 的面积重心重合。

在实际工程中,若为A cor > A b 情况,贝V 应取A cor = A b10.3 局部承压区的计算《公路桥规》规定按下式计算cor - QsdmH切cfei图10-8 局部承压区内的间接钢筋配筋形式(尺寸单位:mm )a )方格网钢筋b )螺旋形钢筋《公路桥规》要求必须进行局部承压区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计算1)局部承压区的承载力计算对于配置间接钢筋的局部承压区,当符合A cor > A且A cor的重心与A的重心相重合的条件时,其局部承压承载能力可按下式计算:o F|d 冬 F u 0.9 n f ed k p Q or f sd A n (10-5)式中F|d ――局部受压面积上的局部压力设计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