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 《新闻学概论》编写组绪论

合集下载

新闻学概论 《新闻学概论》编写组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新闻学概论》编写组第一章

“新闻”一词含义逐渐拓宽
• 一指新近发生的新鲜事情、现象和奇闻轶事; • 二指“报纸”; • 三指新闻事业 ; • 四指新闻报道 。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 “事实”:肯定了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从根本上划清了唯 物主义新闻本源观和唯心主义新闻本源观的界限。
• “报道”:事实要成为新闻,必须通过一个中间环节“报 道”。
泛应用于传播领域
第二节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 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 • 事实在前,新闻(报道)在后; • 事实是第一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新
闻(报道)是第二性的、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作为新闻本源的事实分类
• 一类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发生 的事实
• “新近”:定义强调,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新近发生的。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 这个定义是时任中共中央机 关报延安《解放日报》总编 辑的陆定一于1943年9月在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 点》一文中提出来的。
• 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为我 国广大新闻工作者沿用 。
多种其他定义
• “事实说” • “报道说” • “功能说” • “信息说” • 在西方国家,还有一些形形色色的新闻“定义”
内容新鲜,使新闻和历史区别开来
• 相同:都要以事实为依据,都要求真实、准确,完全根据 事实描写事实,并且根据事实作出判断。
• 不同:新闻着眼于现在,历史则着眼于过去(二者有着完 全不同的时间取向)。
• 辩证关系:今天的新闻将成为明天的历史,今天知道的历 史是经过筛选提炼的昨天的事实报道。
报道及时
• “新闻”一词的由来与含义 • 在我国, “新闻”出现在日常口语里和文字记载中,其

新闻学概论绪论

新闻学概论绪论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第二节 新闻学四种主导理论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社会责任论(新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社会责任论(新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发展理论 党报理论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第三节 中国新闻发展
中国报业的三个发展阶段
University 吴飞著Science of
科大图书馆可参考的新闻学书籍:
28 29 30 为了公开:我当新闻发言人 为了公开 我当新闻发言人 变脸:中国新一代职业媒体人口述实录 变脸 中国新一代职业媒体人口述实录 什么在决定新闻:对 晚间新闻、 什么在决定新闻 对CBS晚间新闻、NBC夜间新 晚间新闻 夜间新 、《新闻周刊 新闻周刊》 时代》周刊的研究:a 闻、《新闻周刊》及《时代》周刊的研究 study of CBS evening n 嬗变的新闻:对中国新闻经典报道的叙述学解读 嬗变的新闻 对中国新闻经典报道的叙述学解读 :1949-2009 俯视到平视:外国媒体上的中国镜像 俯视到平视 外国媒体上的中国镜像 生命之痛:社会能见度 生命之痛 社会能见度 采访述要 文化圈里的“野生动物 自由撰稿人 文化圈里的 野生动物”:自由撰稿人 野生动物 真相的力量 新闻幕后:深度新闻是怎么被挖掘出来的 新闻幕后 深度新闻是怎么被挖掘出来的 新闻报道策划 新闻传播精品导读.报告文学与深度报道 新闻传播精品导读 报告文学与深度报道 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研究 央视《新闻调查》 央视《新闻调查》幕后解密 新闻眼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 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王旭明著 熊蕾, 朱迪·波罗鲍姆 美 熊蕾 朱迪 波罗鲍姆 (美) 著 (美) 赫伯特 甘斯著 美 赫伯特·甘斯著 作家出版社 2009 新华出版社 2009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绪论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绪论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 2. 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 义新闻观的精髓。
• 3.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 局服务。
• 4.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内容
• 5. 坚持实事求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 6.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十分丰富
• 1848年2月,马克思、恩 格斯共同撰写的《共产党 宣言》发表,它标志着马 克思主义的诞生,也标志 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诞 生。
• (左侧图为《共产党宣言》中 译本)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现了 新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
• 第一次使新闻观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 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
• 第一次提出创办工人阶级报刊的宗旨是为了工人阶级的解 放,同时也是为了全人类的解放。
• 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完全新型的新闻事业。
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 无产阶级革命报刊的性质 • 报刊在革命斗争或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 报刊和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 新闻工作者的素质等
马克思、恩格斯 毕生从事和指导无产阶级新闻工作
• 主持第一张公开出版的布尔什维 克日报《新生活报》。
• 新闻理论
•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理论是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总结 了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 领导新闻工作的实践经验, 吸收了世界其他国家新闻 事业的有益成果,并经过 不断发展创新而形成的。
新闻学学科体系构成
新闻学
狭义新闻学 (理论新闻学)
广义新闻学
理论新闻学 历史新闻学 应用新闻学
新闻学理论研究对象
• 着重研究新闻与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原 理,从宏观的角度阐释新闻、舆论、宣传、新闻出版自由 等基本理念;

新闻学概论 绪论

新闻学概论 绪论
新闻学导论
无远弗届 无所不包 无人不需 无孔不入
---(台湾)郑贞铭
“神七”顺利升空
肾结石宝宝
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球股市
美国总统党候选人
绪论
新闻学的基本概念与中心议题 新闻学的内容 新闻学在中国的发展 大众传学理论对新闻学的影响 新闻事业 学习新闻学的意义
新闻学的基本概念
学习新闻学的理论意义
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地从事创造性 的工作
指导新闻事业不断地进行正确的改 革
指导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 作理论和实践经验
指导正确地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
新闻史:研究人类的新闻活动的历 史,重点是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 历史
新闻业务:总结研究各种业务知识 和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 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 摄影、报刊发行等
新闻学在中国的发展
作为一门新学科的新闻学,在我 国起初是舶来品。1903年,商务 印务馆译印的日本松本君平的 《新闻学》,1919年史青译的美 国记者休曼著的《实用新闻学》 是最早介绍到中国的两本新闻学 译本
新闻学在中国的发展
1918年创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 会,是最早研究新闻学的团体,也 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教育的学堂
研究会的导师徐宝璜著的《新闻学》 是我国最早的新闻理论著作
新闻学在中国的发展
邵飘萍撰写的《实际应用新闻学》 是最早的新闻采访著述
192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戈公振的 《中国报学史》是我国最早系统记 述中国报刊史的著作。这三本开山 之作,是创建中国新闻学的史、论、 实务的三大块奠基石
新闻事业
新闻事业,是人类的新闻活动发展 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我们通常 所说的新闻事业,就是报社、通讯 社、广播电台、电视台这些新闻机 构的总称。更准确地说,新闻事业 是新闻传播机构、工作人员及其传 播活动的总和

新闻学概论讲义整理

新闻学概论讲义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新闻活动绪论新闻学的基本概念与中心议题新闻学的内容新闻学在中国的发展新闻事业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学习新闻学的意义这门课的主要框架新闻(新闻基本特点、定义、要素、类别)新闻传播者(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新闻传播内容(信息、宣传、舆论)新闻传播对象(新闻媒介的受众)新闻传播媒介(新闻媒介的产生、性质、功能)新闻传播效果(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功能定位、传播效果)新闻学研究的对象1、新闻活动:新闻活动就是人们有意识地获取和传播新闻信息,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活动。

2、新闻事业。

新闻事业的出现的要求更高,它是伴随文字的诞生,社会分工的出现,专门新闻工作者的产生而产生。

它已摆脱了早期新闻活动那种小规模的、非自觉的状态,而成为更大规模、更专业的新闻活动。

新闻事业,是人类的新闻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我们通常所说的新闻事业,就是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这些新闻机构的总称。

更准确地说,新闻事业是新闻传播机构、工作人员及其传播活动的总和新闻学在中国的发展1903年,商务印务馆译印的日本松本君平的《新闻学》,1919年史青译的美国记者休曼的《实用新闻学》是最早介绍到中国的两本新闻学译本1918年创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最早研究新闻学的团体,也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教育的学堂。

研究会的导师徐宝璜著的《新闻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理论著作邵飘萍撰写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最早的新闻采访著述192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是我国最早系统记述中国报刊史的著作。

这三本开山之作,是创建中国新闻学的史、论、实务的三大块奠基石世界各国新闻学主要性理论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起源于欧洲,盛行于北美尤其是美国。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并力图以理论的形式来阐述、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必然性;它的主要内涵就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

新闻学概论第五章(28页)

新闻学概论第五章(28页)
新闻学概论
第五章 新闻事 业
《新闻学概论》编写组 2020.09
目录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近代新闻事业 二、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决定新闻事业发展水平 三、社会和政治需要决定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
一、新闻事业的性质 二、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 三、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与任务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
(三)新闻事业具有一定的经济属性 商品——商业报纸 消费者——读者 大众化报纸——扩大发行、吸引广告、增加利润作为目标
生产体现不同程度意识形态属性的或公益性的精神产品 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
• 新闻事业具有政治、文化、经济三方面属性。
–政治属性:体现的是新闻事业作为舆论工具的特征 –文化属性:体现的是新闻事业作为一种信息媒介和文化事业的特征 –经济属性:体现的是新闻事业作为信息与文化经营机构的特征
(一)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1. 坚持党管媒体 党报党刊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 2.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 3. 坚持依法管理 4.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第三节 新闻事业管理
(二)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 1. 新闻事业宏观管理的方式和途径
2. 新闻事业微观管理的内容和形式 3. 实现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协调统一
第三节 新闻事业管理
一、新闻事业管理的内涵与通行做法 二、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三、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体制与机制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近代新闻事业 东西方贸易的发展 大航海时代贸易全球化
手抄小报及专职新闻采集、写作和传播者的出现,标志着新闻事业开 始产生。

新闻学概论 《新闻学概论》编写组第二章-文档资料

新闻学概论 《新闻学概论》编写组第二章-文档资料

真实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 新闻报道必须坚持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新闻报道应 以事实为基础,依据事实进行报道。 • 报道一定要真实、忠实地报告事实,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 讲实情,说实话,反对弄虚作假。
真实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 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媒体也声称新闻必须真实,有些记者也 主张遵守这一职业要求。但是由于受其政治制度、阶级利 益、阶级立场及价值观等因素影响,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以 及对他国诸多事件的报道中,违背新闻报道真实性的情况 屡见不鲜。 • 西方一些媒体对2008年3月14日发生在西藏拉萨的打砸抢 烧暴力犯罪事件报道的虚伪性。
新闻的倾向性
• 新闻的倾向性,指的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反映客观事 实时的立场、态度在新闻中所表现的一种特性。 • 新闻之所以具有倾向性,首先是因为新闻是经过新闻工作 者头脑加工后“反映的产物”。 • 其次,新闻媒体作为一定阶级、党派、社会集团的舆论工 具,总是要按照它们的要求,为其根本利益服务。
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全面、客观、公正
公正的含义 • 公正,指新闻报道应秉持公平的、平等的态度。 • 报道事实时,不能以一己之利或一己之见决定取舍。当人 民群众对所报道的事实以及对事实所作的评论出现意见分 歧时,应尊重他们表达意见的权利,保持公正的立场。
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全面、客观、公正
公正的要求 • 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为受众提供真实、客观、全 面的新闻信息。 • 报道事实时,不能凭报道者的主观意愿; • 尽可能采取平衡报道的方式反映不同意见 ; • 在报道重大突发事件,特别是群体事件时,要多方面听取 意见,认真审视大局,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采取十分 慎重的态度。
第三节
新闻真实是新闻媒体公信力的前提
新闻真实是新闻媒体公信力的前提

绪论新闻学概论课件

绪论新闻学概论课件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 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逐渐融合 ,形成全媒体传播格局。
媒体融合的挑战
媒体融合需要解决技术、人才、 资金等方面的问题,同时需要适 应新的传播环境和市场需求。
06
新闻伦理与法规
新闻伦理的原则与实践
新闻伦理原则
01
真实、客观、公正、公平
实践中的新闻伦理
02
媒体应避免偏见和歧视,确保报道公正;尊重隐私,保护个人
媒体自律与行业规范
媒体自律
自觉遵守新闻伦理,强化 自我约束;提高媒体公信 力,树立良好形象。
行业规范
制定行业标准,促进媒体 行业健康发展;加强行业 自律,防止不正当竞争。
案例分析
媒体应加强自律,遵循行 业规范,提高报道质量和 社会责任感。
感谢观看
THANKS
以印刷形式出版,具有专业性强、内容深 度大等特点,适合特定读者群体。
电视
广播
以视频为主要传播手段,具有直观、生动 等特点,适合传递实时信息、娱乐和广告 。
以音频为主要传播手段,具有覆盖面广、 传播速度快等特点,适合传递实时信息、 音乐和广告。
新媒体的类 具有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等 特点,适合发布新闻、宣传 和社交。
手机媒体
以手机为主要传播载体,具 有便携性、个性化等特点, 适合传递信息、社交和娱乐 。
数字电视
以数字技术为主要传播手段 ,具有高清、交互等特点, 适合传递实时信息、娱乐和 广告。
社交媒体
以社交互动为主要特点,具 有用户生成内容、互动性强 等特点,适合发布新闻、社 交和娱乐。
媒体融合的趋势与挑战
媒体融合的趋势
新闻学关注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规律以及新闻事业的历史和社会发展,旨 在揭示新闻传播活动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联系,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 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产阶级报刊的社会责任论
• 20世纪中叶,美国学者率先提出社会责任理论,得到了政 府和传媒集团的支持。
• 否认绝对自由,肯定政府拥有对媒体进行干预的权力。 • 社会责任理论普遍流行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分不开。
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理论
• 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题为《多种声音,一个 世界》的研究报告。
新闻学的产生和发展
•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变革,新闻事业形成并 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新闻学的产生和发展
• 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密不 可分。
• 随着19世纪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以及20世纪社会主义 在一些国家的胜利,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开始登 上人类历史舞台。
资产阶级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 17世纪英国诗人、政治家约翰·弥尔顿提出; • 18世纪美国政治家托马斯·杰弗逊、19世纪英国哲学家、
政治家约翰·米尔等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资产阶级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 产生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至今仍然是资产阶 级新闻理论的基石。
• 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反映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 利、建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要求。
• 主持第一张公开出版的布尔什维 克日报《新生活报》。
• 指导了在俄国十月革命中发挥过 重要作用的《真理报》等报刊。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理论
•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理论是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总结 了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 领导新闻工作的实践经验, 吸收了世界其他国家新闻 事业的有益成果,并经过 不断发展创新而形成的。
• 特别强调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对于执政党防止官僚主义复 活的重要性, 列宁一生中创办和编辑的报刊有 40多种,并曾担任苏维埃新闻 工作者工会名誉主席。
•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机关报《火星 报》的主要创办者 。
• 领导创建了第一家布尔什维克的 机关报《前进报》,党中央机关 报《无产者报》、《社会民主党 人报》。
毛泽东新闻思想内容十分丰富
• 党的新闻事业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为社会主义 服务的政治方向,提倡“政治家办报”;
• 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由 此揭示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区 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界定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中的新闻思 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资产阶级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 以抽象的“人性”、“理性”为出发点,在实践中必然产 生问题和矛盾。
•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报刊不能不受金钱的支配和资本的奴 役,所谓任何人都可以拥有报刊、都可以在报刊上发表意 见,对穷人来说实际上是句空话。
• 自由主义的新闻理论提倡“观点的自由市场”,但现实却 是报业的自由竞争必然导致垄断,而报业垄断的结果是取 消了表达观点的“自由”。
• 1848年6月1日,由马克思担任主编的世界上第一份马克 思主义报纸《新莱茵报》在德国问世。该报作为世界上第 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机关报,在1848 年欧洲革命风暴中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和号角。
• 指导第一国际的办报实践。
列宁的新闻思想
• 集中论述了党报党刊的宣传、 鼓动和组织作用,强调党的报 刊应当成为党的思想中心,是 党这一伟大集体的宣传员、鼓 动员和组织者;
毛泽东新闻思想内容十分丰富
• 强调新闻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党报要无条件地宣传党 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成为党联系群众的纽带;
• 要求新闻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实事求是,调查研 究,用事实讲话,反对虚假报道;
• 要求在新闻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开展全党办报、群众办 报;
• 提倡准确、鲜明、生动的文风,讲求宣传艺术,倡导用生 动活泼、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主张, 反对“党八股”。
• 提出建立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的理念 。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
• 无产阶级的报刊 • 马克思主义的报刊 •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 时期指导新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新闻思想、毛泽东新闻思想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 明确提出并论述了无产阶级新 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 大力提倡专业新闻工作者和非 专业新闻工作者结合;
• 深刻阐明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自 由观,揭露资产阶级新闻自由 的虚伪性。
列宁的新闻思想
•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 提出党的报刊应当成为社会 主义建设的工具,初步提出 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闻宣 传的原则和方法;
绪论
本章主要观点
• 新闻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现了新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成
果 •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学习方法和意义
新闻学的产生和发展
• 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特有 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性的 信息传播活动,从远古时 代开始人类就有了原始形 态的信息传递 。
• 第一次提出创办工人阶级报刊的宗旨是为了工人阶级的解 放,同时也是为了全人类的解放。
• 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完全新型的新闻事业。
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 无产阶级革命报刊的性质 • 报刊在革命斗争或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 报刊和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 新闻工作者的素质等
马克思、恩格斯 毕生从事和指导无产阶级新闻工作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十分丰富
• 1848年2月,马克思、恩 格斯共同撰写的《共产党 宣言》发表,它标志着马 克思主义的诞生,也标志 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诞 生。
• (左侧图为《共产党宣言》中 译本)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现了 新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
• 第一次使新闻观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 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
• 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坚持和发展,是对世界无产阶 级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创新的集中概括,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