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与线路布置设计

低压配电与线路布置设计
低压配电与线路布置设计

低压配电与线路布置设计

住宅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1.住宅建筑单相用电设备由三相电源供配电时,应考虑三相负荷平衡。

2.住宅建筑每个单元或楼层宜设一个带隔离功能的开关电器,且该开关电器可独立设置,也可设置在电能表箱里。

3.采用三相电源供电,套内每层或每间房的单相用电设备、电源插座宜采用同相电源供电。

4.每栋住宅建筑的照明、电力、消防及其他防灾用电负荷,应分别配电。

5.住宅建筑电源进线电缆宜地下敷设,进线处应设置电源进线箱,箱内应设置总保护开关电器。电源进线箱宜设在室内,当电源进线箱设在室外时,箱体防护等级不宜低于IP54。

6.六层及以下的住宅单元宜采用三相电摞供配电,当住宅单元数为3及3的整数倍时,住宅单元可采用单相电源供配电;七层及以上的住宅单元应采用三相电源供配电,当同层住户数小于9时,同层住户可采用单相电源供配电。

7.每套住宅应设置自恢复式过、欠电压保护电器。

8.线缆选择:

A.高层住宅建筑中明敷的线缆应选用低烟、低毒的阻燃类线缆。

B.建筑高度为100m或35层及以上应用矿物绝缘电缆

C.建筑高度为50m~100m且19层~34层的一类高层住宅建筑,用于消防设施的供电干线应采用阻燃耐火线缆.

D.10层~18层的二类高层住宅建筑,用于消防设施的供电干线应采用阻燃耐火类线缆。

E.19层及以上的一类高层住宅建筑,公共疏散通道的应急照明应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的线缆。

F.10层~18层的二类高层住宅建筑,公共疏散通道的应急照明宜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的线缆。

G.建筑面积大于60m2的住户,进户线不应小于10mm2,照明插座回路不应小于

2.5mm2。

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截面的选择

住宅配电线路布线系统设计:

1.住宅建筑套内配电线路布线可采用金属导管或塑料导管。暗敷的金属导管管壁厚度不应小于1.5mm,暗敷的塑料导管管壁厚度不应小于

2.0mm。

2.敷设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内的线缆保护导管最大外径不应大于楼板厚度的1/3,敷设在垫层的线缆保护导管最大外径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1/2。

3.线缆保护导管暗敷时,外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消防设备线缆保护导管暗敷时外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

4.当电源线缆导管与采暖热水管同层敷设时,电源线缆导管宜敷设在采暖热水管的下面,并不应与采暖热水管平行敷设。电源线缆与采暖热水管相交处不应有接头。

5.与卫生间无关的线缆导管不得进人和穿过卫生间。卫生间的线缆导管不应敷设在0、1区内,并不宜敷设在2区内。

6.电气竖井:

A.无铠装的电缆在住宅建筑内明敷时,水平敷设至地面的距离不宜小于2.5m;垂直敷设至地面的距离不宜小于1.8m。除明敷在电气专用房间外,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

B.当穿管管径不大于电气竖井壁厚的1/3时,线缆可穿导管暗敷设于电气竖井壁内。

C.当电能表箱设于电气竖井内时,电气竖井内电源线缆宜采用导管、金属线槽等封闭式布线方式。

D.电气竖井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m。

E.电气竖井内应急电源和非应急电源的电气线路之间应保持不小于0.3m的距离或采取隔离措施。

F.强电和弱电线缆宜分别设置竖井。当受条件限制需合用时,强电和弱电线缆应分别布置在竖井两侧或采取隔离措施。

G.电气竖井内应设电气照明及至少一个单相三孔电源插座,电源插座距地宜为O.5m~

1.Om。

H.电气竖井内应敷设接地干线和接地端子。

7.室外布线:

A.当沿同一路径敷设的室外电缆小于或等于6根时,宜采用铠装电缆直接埋地敷设。

B.当沿同一路径敷设的室外电缆为7根~12根时,宜采用电缆排管敷设方式。

C.当沿同一路径敷设的室外电缆数量为13根~18根时,宜采用电缆沟敷设方式。

D.电缆与住宅建筑平行敷设时,电缆应埋设在住宅建筑的散水坡外。电缆进出住宅建筑时,应避开人行出人口处,所穿保护管应在住宅建筑散水坡外,且距离不应小于200mm,管口应实施阻水堵塞,并宜在距住宅建筑外墙3m~5m处设电缆井。

E.各类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和交叉净距。

各类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

电气主接线基本形式

电气主接线基本形式 第一节 单母线接线 一 单母线接线 1.接线特点 单母线接线如图10-1所示 单母线接线的特点是每一回路均经过一台断路器QF 和隔离开关QS 接于一组母线上。断路器用于在正常或故障情况下接通与断开电路。断路器两侧装有隔离开关,用于停电检修断路器时作为明显断开点以隔离电压,靠近母线侧的隔离开关称母线侧隔离开关(如11QS ),靠近引出线侧的称为线路侧隔离开关(如13QS )。在主接线设备编号中隔离开关编号前几位与该支路断路器编号相同,线路侧隔离开关编号尾数为3,母线侧隔离开关编号尾数为1(双母线时是1和2)。在电源回路中,若断路器断开之后,电源不可能向外送电能时,断路器与电源之间可以不装隔离开关,如发电机出口。若线路对侧无电源,则线路侧可不装设隔离开关。 图10-1 单母线接线 L1 1QF 4QF 13QS 11QS 2QF

二、单母线分段接线 1.接线特点 单母线分段接线,如图10-2所示。 正常运行时,单母线分段接线有两种运行方式: (1)分段断路器闭合运行。正常运行时分段断路器0QF 闭合,两个电源分别接在两段母线上;两段母线上的负荷应均匀分配,以使两段母线上的电压均衡。在运行中,当任一段母线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动作跳开分段断路器和接至该母线段上的电源断路器,另一段则继续供电。有一个电源故障时,仍可以使两段母线都有电,可靠性比较好。但是线路故障时短路电流较大。 (2)分段断路器0QF 断开运行。正常运行时分段断路器0QF 断开,两段母线上的电压可不相同。每个电源只向接至本段母线上的引出线供电。当任一电源出现故障,接该电源的母线停电,导致部分用户停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0QF 处装设备自投装置,或者重要用户可以从两段母线引接采用双回路供电。分段断路器断开运行的优点是可以限制短路电流。 图10-2 单母线分段接线 L1 1QF 0QF 01QS I 段 Ⅱ段 13QS 11QS 2QF 02QS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GB50054-95)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低压配电设计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障人身安全、配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节约电能、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安装维护方便,制订本规。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新建和扩建工程的交流、工频500V 以下的低压配电设计。 第1.0.3条低压配电设计应节约有色金属,合理地选用铜铝材质的导体。 第1.0.4条低压配电设计除应执行本规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规的规定。 第二章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第一节电器的选择 第2.1.1条低压配电设计所选用的电器,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电器的额定电压应与所在回路标称电压相适应; 二、电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所在回路的计算电流; 三、电器的额定频率应与所在回路的频率相适应; 四、电器应适应所在场所的环境条件; 五、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用于断开短路电流的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 第2.1.2条验算电器在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应采用安装处预期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当短路点附近所接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和超过短路电流的1%时,应计入电动机反馈电流的影响。 第2.1.3条当维护、测试和检修设备需断开电源时,应设置隔离电器。 第2.1.4条隔离电器应使所在回路与带电部分隔离,当隔离电器误操作会造成严重事故时,应采取防止误操作的措施。 第2.1.5条隔离电器宜采用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开关或彼此靠近的单极开关。 第2.1.6条隔离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 一、单极或多极隔离开关、隔离插头; 二、插头与插座; 三、连接片 四、不需要拆除导线的特殊端子; 五、熔断器。 第2.1.7条半导体电器严禁作隔离电器 第2.1.8条通断电流的操作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 一、负荷开关及断路器; 二、继电器、接触器; 三、半导体电器; 四、10A及以下的插头与插座。 第二节导体的选择 第2.2.1条导体的类型应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选择。绝缘导体除满足上述条件外,尚应符合工作电压的要求。 第2.2.2条选择导体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起动时端电压的要求; 二、按敷设方式确定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 三、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四、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固定敷设的导线最小芯线截面应符合表2.2.2的规定。 固定敷设的导线最小芯线截面表2.2.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二OO一~二OO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改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85号)的要求,由中机中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原《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5)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7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电气和导体的选择、配电设施的布置、电气装置的电击防护、配电线路的保护、配电线路的敷设等。 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有: 1.将规范适用范围的电压由交流、工频500V以下修改为交流、工频1000V 及以下; 2.取消了原规范总则中对于选用铜、铝导体材质的规定; 3.增设术语为单独一章,删除附录中的名词解释; 4.补充了功能性开关电器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选择和安装的规定; 5.补充了选用具有中性极的开关电器的规定; 6.补充了IT系统中安装绝缘监测电器的规定; 7.补充了等电位联结用的保护联结导体截面积选择的规定; 8.将原第三章“配电设备的布置”中的第二节“配电设施布置中的安全措施”和第四章“配电线路的保护”中的第四节“接地故障保护”合并,并增加“SELV系统和PELV系统及FELV系统”一节,为第5章“电气装置的电击防护”; 9.在“配电线路的保护”一章中增加了“配电线路电气火灾防护”一节; 10.增加了关于“可弯曲金属导管布线”、“地面内暗装金属槽盒布线”、“矿物绝缘电缆敷设”、“预分支电缆敷设”的规定; 11.对原规范部分条文进行了补充、完善和调整。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常见低压配电系统简介

1.1 低压配电系统简介 本章所描述的低压配电系统是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 664-1的要求来定义的,适用于海拔至2000m,额定交流电压至1000V,额定频率至30kHz或直流至1500V的系统中。另外,在通信设备中所说的交流配电,一般是指220/ 380V 的供电系统。 IEC 364-3标准中,按照载流导体的配置和接地的方法划分成TN、TT和IT交流配电系统,在下面的图示中给出了配电系统的一些实例。 图中: ---在大多数情况下,配电系统适用于单相和三相设备,但为了简化起见,图中仅划出了单相设备; ---供电电源可以是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电动机驱动的发电机或不间断电源系统;字母代号的含义: 第一个字母T或I表示电源对地的关系,第二个字母N或T表示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对地关系,横线后字母S、C或C-S表示保护线与中性线的组合情况。1.1.1 TN配电系统 TN配电系统中,电源有一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接地,设备端的外露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即PE线包括PEN线)与该接地点连接的系统。按照中性线(N)与保护线的组合情况,TN系统又分为以下三种型式: ---TN-S系统:整个系统中保护线PE与中性线N是分开的,见图5-2; ---TN-C-S系统:系统中有一部分保护线PE与中性线N是分开的,见图5-3;---TN-C系统:整个系统中保护线PE与中性线N是合一的,见图5-4。

图1-1TN-S配电系统实例 图1-2TN-C-S配电系统实例 如图5-4在系统的某一部分中,中线和保护接地功能合并在一根单独的导线上(PEN) 注:将PEN导线分解成保护接地线和中线的点可在建筑物入口处或建筑物的配电板上。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低压配电设计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障人身安全、配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节约电能、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安装维护方便,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扩建工程的交流、工频500V 以下的低压配电设计。 第1.0.3条低压配电设计应节约有色金属,合理地选用铜铝材质的导体。 第1.0.4条低压配电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第一节电器的选择 第2.1.1条低压配电设计所选用的电器,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电器的额定电压应与所在回路标称电压相适应; 二、电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所在回路的计算电流; 三、电器的额定频率应与所在回路的频率相适应; 四、电器应适应所在场所的环境条件; 五、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用于断开短路电流的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 第2.1.2条验算电器在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应采用安装处预期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当短路点附近所接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和超过短路电流的1%时,应计入电动机反馈电流的影响。 第2.1.3条当维护、测试和检修设备需断开电源时,应设置隔离电器。 第2.1.4条隔离电器应使所在回路与带电部分隔离,当隔离电器误操作会造成严重事故时,应采取防止误操作的措施。 第2.1.5条隔离电器宜采用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开关或彼此靠近的单极开关。 第2.1.6条隔离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 一、单极或多极隔离开关、隔离插头; 二、插头与插座; 三、连接片 四、不需要拆除导线的特殊端子; 五、熔断器。 第2.1.7条半导体电器严禁作隔离电器 第2.1.8条通断电流的操作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 一、负荷开关及断路器; 二、继电器、接触器; 三、半导体电器; 四、10A及以下的插头与插座。 第二节导体的选择 第2.2.1条导体的类型应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选择。绝缘导体除满足上述条件外,尚应符合工作电压的要求。 第2.2.2条选择导体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起动时端电压的要求; 二、按敷设方式确定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 三、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四、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固定敷设的导线最小芯线截面应符合表2.2.2的规定。 固定敷设的导线最小芯线截面表2.2.2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及特点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及特点 (1)带电导体的形式:所谓带电导体是指正常通过工作电流的相线和中性线(包括PEN线但不包括PE线).宜选用单相两线、两相三线、三相三线、三相四线. (2)系统接地的形式:所谓配电系统接地是指电源点的对地关系和负荷侧电气装置(指负荷侧的所有电气设备及其间相互连接的线路的组合)的外露导电部分(指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线路的金属支架套管及电缆的金属铠装等)的对地关系. 以三相系统为例,系统接地的型式有TN、TT、IT三种系统.TN系统按N线(中性线)与PE线(保护线)的组合情况还分TN-S、TN-C-S和TN-C三种系统. 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1)低压配电系统应满足生产和使用所需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同时应注意接线简单,操作方便安全,配电系统的层次不宜超过二级. (2)在正常环境的车间或建筑物内,当大部分用电设备为中小容量,又无特殊要求时,宜采用树干式配电. (3)当用电设备容量大,或负荷性质重要,或在有潮湿、腐蚀性环境的车间、建筑内,宜采用放射式配电. (4)当一些用电设备距供电点较远、而彼此相距很近、容量很小的次要用电设备,可采用链式配电.但每一回路链接设备不宜超过5台、总容量不超过10kW.当供电给小容量用电设备的插座,采用链式配电时,每一回路的链接设备数量可适当增加. (5)在高层建筑内,当向楼层各配电点供电时,宜用分区树干式配电;但部分较大容量的集中负荷或重要负荷,应从低压配电室以放射式配电.

(6)平行的生产流水线或互为备用的生产机组,根据生产要求,宜由不同的母线或线路配电;同一生产流水线的各用电设备,宜由同一母线或线路配电. (7)在TN及TT系统接地型式的低压电网中,宜选用Dyn11结线组别的三相变压器作为配电变压器. (8)单相用电设备的配置应力求三相平衡. (9)当采用220/380V的TN及TT系统接地型式的低压电网时,照明和其他电力设备宜由同一台变压器供电.必要时亦可单独设置照明变压器供电. (10)配电系统的设计应便于运行、维修,生产班组或工段比较固定时,一个大厂房可分车间或工段配电;多层厂房宜分层设置配电箱,每个生产小组可考虑设单独的电源开关.实验室的每套房间宜有单独的电源开关. (11)在用电单位内部的邻近变电所之间宜设置低压联络线. (12)由建筑物外引来的配电线路,应在屋内靠近进线点,便于操作维护的地方装设隔离电器.

低压配电系统调试方案

第四章低压配电系统 4.1需调试项目 a、绝缘电阻测试 b、插座回路极性,连续性及接地回路阻抗测试 c、插座回路漏电保护开关漏电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测试 d、照度测试 e、防雷接地系统连续性及接地电阻测试 f、航空障碍灯功能测试 g、配电箱功能测试 h、非消防用电强切功能测试 i、照明系统BMS控制功能测试 j、低压配电柜功能测试 k、自动切换开关功能测试 l、备用发电机虚负载测试 m、备用发电机带大厦负载测试 调试程序 绝缘电阻测试 a、所有供电回路在送电前必需进行绝缘测试,以确保无短路/漏电情况,安全送电。 b、测试时,所有开关及断路器应处于闭合状态,所有回路之极性正确,电气连续 性完好无缺。所有灯贝泡应除去,所有用电器具应断离,所有控制灯具或其它用电器具之就地开关应闭合,如无法除去灯泡或用电器具,则应将有关控制开关断开,所有电子器件亦应适当隔离,以避免因高电压测试而损坏。 c、以1000V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测试,测试应包括相线对相线,相线对中性线, 相线对接地线及中性线对接地线各项,阻值应为无限大,并应做详细记录。 插座回路极性,连续性及接地回路阻抗测试 以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所有插座回路之接线极性是否正确,连续性是否正常及接地回路阻抗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作详细记录。 插座回路漏电保护开关漏电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测试 a、测试插座回路漏电保护开关漏电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以保证漏电保护开关能在规范要 求之电流及时间内动作,提供安全保护功能。 b、将漏电电流测试仪之插头插入每一组插座回路之最后一个插座,按下测试仪上之测试按 钮,漏电保护开关应马上跳闸,详细记录各跳闸时间及动作电流,跳闸时间应不大于秒(40ms),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毫安(30mA)。 照度测试 a、测量各区域/房间之照度是否符合合约要求。 b、以照度仪置于工作面高度(约750mm),测量各区域/房间内不同位置之照度,测试位置/

低压配电系统三种形式

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定义,将低压配电系统分为三种,即TN、TT、IT三种形式。其中,第一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I则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第二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直接接地,但和电网的接地系统没有联系;N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与系统的接地中性线相连。 TN系统: 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设备外露部分与中性线相连。 TT系统: 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IT系统: 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而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1、TN系统 电力系统的电源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根据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与系统连接的不同方式又可分三类: 即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1、TN—C系统 其特点是: 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保护零线(PE)与工作零线(N)共用。 (1)它是利用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中性线(零线)作为故障电流的回流导线,当电气设备相线碰壳,故障电流经零线回到中点,由于短路电流大,因此可采用过电流保护器切断电源。TN—C系统一般采用零序电流保护;

(2)TN—C系统适用于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场合,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则PEN线中有不平衡电流,再加一些负荷设备引起的谐波电流也会注入PEN,从而中性线N带电,且极有可能高于50V,它不但使设备机壳带电,对人身造成不安全,而且还无法取得稳定的基准电位; (3)TN—C系统应将PEN线重复接地,其作用是当接零的设备发生相与外壳接触时,可以有效地降低零线对地电压。 由上可知,TN-C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1)、当三相负载不平衡时,在零线上出现不平衡电流,零线对地呈现电压。当三相负载严重不平衡时,触及零线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2)、通过漏电保护开关的零线,只能作为工作零线,不能作为电气设备的保护零线,这是由于漏电开关的工作原理所决定的。 (3)、对接有二极漏电保护开关的单相用电设备,如用于TN-C系统中其金属外壳的保护零线,严禁与该电路的工作零线相连接,也不允许接在漏电保护开关前面的PEN线上,但在使用中极易发生误接。 (4)、重复接地装置的连接线,严禁与通过漏电开关的工作零线相连接。 TN-S供电系统,将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完全分开,从而克服了TN-C供电系统的缺陷,所以现在施工现场已经不再使用TN-C系统。 1.2、TN—S系统 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分开的。 (1)当电气设备相线碰壳,直接短路,可采用过电流保护器切断电源; (2)当N线断开,如三相负荷不平衡,中性点电位升高,但外壳无电位,PE线也无电位; (3)TN—S系统PE线首末端应做重复接地,以减少PE线断线造成的危险。 (4)TN—S系统适用于工业企业、大型民用建筑。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95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6年6月1日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2) 第一节电器的选择 (2) 第二节导体的选择 (2) 第三章配电设备的布置 (4) 第一节一般规定 (4) 第二节配电设备布置中的安全措施 (5) 第三节对建筑的要求 (6) 第四章配电线路的保护 (6) 第一节一般规定 (6) 第二节短路保护 (6) 第三节负载保护 (7) 第四节接地故障保护 (8) 第五节保护电器的装设位置 (11) 第五章配电线路的敷设 (11) 第一节一般规定 (11) 第二节绝缘导线布线 (12) 第三节钢索布线 (13) 第四节裸导体布线 (14) 第五节封闭式母线布线 (15) 第六节电缆布线 (15) 第七节竖井布线 (18) 附录一名词解释 (19)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低压配电设计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障人身安全、配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节约电能、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安装维护方便,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扩建工程的交流、工频500V以下的低压配电设计。 第1.0.3条低压配电设计应节约有色金属,合理地选用铜铝材质的导体。 第1.0.4条低压配电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第一节电器的选择 第2.1.1条低压配电设计所选用的电器,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电器的额定电压应与所在回路标称电压相适应; 二、电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所在回路的计算电流; 三、电器的额定频率应与所在回路的频率相适应; 四、电器应适应所在场所的环境条件; 五、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用于断开短路电流的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 第2.1.2条验算电器在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应采用安装处预期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当短路点附近所接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和超过短路电流的1%时,应计入电动机反馈电流的影响。 第2.1.3条当维护、测试和检修设备需断开电源时,应设置隔离电器。 第2.1.4条隔离电器应使所在回路与带电部分隔离,当隔离电器误操作会造成严重事故时,应采取防止误操作的措施。 第2.1.5条隔离电器宜采用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开关或彼此靠近的单极开关。 第2.1.6条隔离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 一、单极或多极隔离开关、隔离插头; 二、插头与插座; 三、连接片; 四、不需要拆除导线的特殊端子; 五、熔断器。 第2.1.7条半导体电器严禁作隔离电器。 第2.1.8条通断电流的操作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 一、负荷开关及断路器; 二、继电器、接触器; 三、半导体电器; 四、10A及以下的插头与插座。 第二节导体的选择 第2.2.1条导体的类型应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选择。绝缘导体除满足上述条件外,尚应符合工作电压的要求。 第2.2.2条选择导体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起动时端电压的要求; 二、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 三、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四、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固定敷设的导线最小芯线截面应符合表2.2.2的规定。

供配电线路的接线方式资料

供配电线路的接线方 式

供配电线路的接线方式 摘要电力线路是企业供配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输送和分配电能。多回电力线路构成了供配电网络系统,网络的结构可以用供配电线路的接线方式来描述。企业供配电线路的基本接线方式可分为放射式、树干式和环形接线。由于高压线路(>1 kV)与低压线路(<1 kV)接线方式的特点不同,文章按高压和低压供配电线路的接线方式分别进行分析。 关键词供配电线路;接线方式;浅析 1高压配电线路的接线方式 1.1放射式接线 其特点是:一回高压配电线路只向一个地点送电,各回高压配电线路之间没有共线,接受电能的一方多为车间变电所或高压电动机等高压电气设备。其优点是:各回高压配电线路之间相对独立,互不影响,因此供电可靠性较高。即一回高压配电线路因故障而停电时,其他各回高压配电线路仍然正常供电。其缺点是:每一个受电单元需配置一回高压配电线路及一个高压开关柜,从而增加了投资。 1.2树干式接线 其特点是:各受电单元容量不是很大,位置相对集中,距电源端相对较远,共用一回高压配电线路送点。高压配电线路上各段输送的功率是不同的。电源首段干线WL1输送全部功率,可选用截面大的导线。电源末段干线WL3

输送的功率最少,可选用截面小的导线。若后面几段线路不长,为便于备料,整回高压配电线路也可选用截面相同的导线。高压树干式接线的优点是;减少了配电线路及其安装费用,节约了有色金属,从而节省了投资。其缺点是:各支线所接负荷全部都由一回干线供电,当干线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停电范围大,因此供电可靠性较低。 可见,高压树干式接线的优缺点正好与高压放射式接线相反。为提高树干式接线的供电可靠性,可采用双干线供电的接线方式。 1.3环形接线 环形接线的特点是:任何一个受电单元高压母线都设置了两端电源进线,环形接线上的受电单元采用的这种高压开关柜被称为环网柜。可见,环形接线实质上等效于两端供电的树干式接线方式。高压环形接线正常运行时,绝大多数采用“开环”运行方式。所谓“开环”运行就是事先选择一个环网柜,断开其中一个(例如右侧)隔离开关(称为“开口”)后运行。即每个环网柜只有一端电源供电,经过环网柜母线向下一个环网柜输送的功率称为穿越功率。当某段线路(假设WL4)发生短路故障时,提供短路电流的电源络路上的断路器将被继电保护跳开,但通过一系列操作后,所有的环网柜都能有电源供电。即先断开故障段线路两端的隔离开关,形成了新的“开口”,重新合上故障线路上电源侧的断路器(2QF)恢复供电;为给两个“开口”之间的环网柜从另一供电方向(右侧)重新送电,需先断开另一电源线路上的断路器(1QF),合上原“开口”,再重新合上该断路器送电。当某段线路需要检修时,手动操作跳开断路器,同样再通过一系列操作使所有的环网柜都有电源。若采用负荷开关代替环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_2011

1 总则 1.0.1为使低压配电设中,做到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节约能源、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经济合理、配电可靠和安装运行方便,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的交流、工频1000V 及以下的低压配电设计。 1.0.3低压配电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预期接触电压 prospective touch voltage 人或动物尚未接触到可导电部分时,可能同时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之间的电压。 2.0.2约定接触电压限值 conventional prospective touchvoltage limit 在规定的外界影响条件下,允许无限定时间持续存在的预期接触电压的最大值。 2.0.3直接接触 direct contact 人或动物与带电部分的电接触。 2.0.4间接接触 indirect contact 人或动物与故障状况下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电接触。 2.0.5直接接触防护 protection against indirect contact 无故障条件下的电击防护。 2.0.6间接接触防护 protection against indirect contact 单一故障条件下的电击防护。 2.0.7附加防护 additional protection 直接接触防护和间接接触防护之外的保护措施。 2.0.8伸臂范围 arm’s reach 从人通常站立或活动的表面上的任一点延伸到人不借助任何手段,向任何方向能用手达到的最大范围。 2.0.9外护物 enclosure 能提供与预期应用相适应的防护类型和防护等级的外罩。 2.0.10保护遮栏 protective barrier 为防止从通常可能接近方向直接接触而设置的防护物。 2.0.11保护阻挡物 protective obstacle 为防止无意的直接接触而设置的防护物。

低压配电系统供电方式

配电系统 传统上将电力系统划分为发电、输电和配电三大组成系统。 发电系统发出的电能经由输电系统的输送,最后由配电系统分配给各个用户。 一般地,将电力系统中从降压配电变电站(高压配电变电站)出口到用户端的这一段系统称为配电系统。 配电系统是由多种配电设备(或元件)和配电设施所组成的变换电压和直接向终端用户分配电能的一个电力网络系统。[编辑本段] 配电系统的组成 在我国,配电系统可划分为高压配电系统、中压配电系统和低压配电系统三部分。 由于配电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直接面向终端 用户,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着广大用户的用电可靠性和用电质量, 因而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根据《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导则》的规定,220kV及其以上电压为输变电系统,35、63、110kV 为高压配电系统,10、6kV为中压配电系统,380、220V为低压配电系统。

[编辑本段] 低压配电系统的基本方式 根据IEC 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TT 、TN 和IT 系统,分述如下。 1、TT 方式供电系统TT 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 系统。第一个符号T 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T 表示负载设备外露不与带电体相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在TT 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如图1-1 所示。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但是,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一定能跳闸,造成漏电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 (2)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困此TT 系统难以推广。 (3)TT 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 现在有的建筑单位是采用TT 系统,施工单位借用其电源作临时用电时,应用一条专用保护线,以减少需接地装置钢材用量。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方式的分类doc资料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方式的分类 电源侧的接地称为系统接地,负载侧的接地称为保护接地。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标准规定的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有IT系统、TT系统、TN系统三种方式。 1、IT系统 电源端带电部分对地绝缘或经高阻抗接地,用电设备金属外壳直接接地。IT系统示意图见下图:IT系统适用于环境条件不良、易发生一相接地或火灾爆炸的场所,如煤矿、化工厂、纺织厂等, 也可用于农村地区。但不能装断零保护装置,因正常工作时中性线电位不固定,也不应设置零线重复接地。 2、TT系统 TT系统的示意图见下图。该系统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金属外壳用保护接地线接至与 电源端接地点无关的接地级,简称保护接地或接地制。 当配电系统中有较大量单相220V用电设备,而线路敷设环境易造成一相接地或零线断裂,从 而引起零电位升高时,电气设备外壳不宜接零而采用TT系统。TT系统适用于城镇、农村居住区、 工业企业和分散的民用建筑等场所。当负荷端和线路首端旳装有漏电开关,且干线末端装有断零保护时,则可成为功能完善的系统。 3、TN系统

TN系统的电源端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金属外壳用保护零线与该中心点连接,这种方式简称保护接零或接零制。按照中必线(工作零线)与保护线(保护零线)的组合事况TN系统又分以下三种形式: (1)TN —C系统。在该系统中,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共用(简称PEN),此系统习惯称为三相四线制系统。系统示意图如下: (2)TN —S系统。在该系统中,工作零线N和保护零线PE从电源端中性点开始完全分开, 此系统习惯称为三相五线制系统。示意图见下图: TN —C —S系统。在该系统中,工作零线同保护零线是部分共用的,此系统即为局部三相 五线制系统。系统示意图见图 5.10 —5.

中压配电网典型接线方式

中压配电网典型接线方式 关键词:配电网;接线方式;城市;应用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其负荷密度和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相应的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也在不断增长,城市配电系统网架结构及其可靠性已引起了广泛重视。而城市配电网从开始的手拉手环网等利用率不高的接线方式,将向多供一备、多分段多联络等线路利用率高的接线方式发展。在城市配网改造中一个重点就是如何提高环网率和供电能力,这涉及到配电网的接线方式如何发展、改造,从而适应城市经济的发展要求。 而面对上述要求,配电网发展改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如何增加环网点(即线路分段数),指导方向不明确,缺乏全局考虑的意识和评估方法;部分线路环网点太多,如6个,甚至7个以上,但能真正起到负荷转移的线路、分段线路较少,且转移负荷时计算和操作均较为复杂;变电站出线开关柜资源紧张;投入不少,但达到的效果往往不甚理想。 所以,对于配电网的改造,一个有明确方向(如接线方式、分段数)的网架改造规划,能切实有效的指导配电网的网架改造,改善网络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为提高配电网的经济效益及供电可靠性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配电网的网络结构规划又受到城市建设规划的严格制约,无论采用架空网还是电缆网,或者为二者的混合形式,其线路大都必须沿城市街道布置。配电线路的接线方式、分段数等将直接影响配电网的供电容量、连续供电能力和投资。 2 中压配电网典型接线方式 中压配电网接线方式一般有单电源辐射接线、双电源手拉手环网接线、三电源环网接线、三分段三联络接线、两供一备(2-1)接线、三供一备(3-1)接线、N供一备(N-1)接线等,以下重点介绍几个典型的接线方式。 2.1 双电源手拉手环网接线

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第四章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4.1 低压配电系统概述 配电系统设计的一般规定供配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供配电系统设计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供配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供配电系统设计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4.2 设计原则 (1)配电系统应做到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好,满足生产要求。对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独立电源;对二级负荷一般要有两个电源,可以手动切换,在条件很困难的情况下,允许只有一个电源。 (2)配电系统的接线力求简单灵活,便于操作维护,并能适应负荷的变化和系统的发展。同一电压的配电级数不宜多于两级。 (3)制定配电系统方案时,一般不考虑当一电源系统发生故障或检修停电时,另一电源进线也同时发生故障。 (4)制定配电系统方案时要充分考虑节约基建投资,降低运行费用,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5)配电系统应考虑负荷的增长,预留必要的发展余地作出分期建设的规划。配、变电所的电源进线要有适当的富裕的供电能力。 4.3 设计的一般规定和要求 4.3.1负荷分级 按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负荷分类 我国将电力负荷按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上、经济上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划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负荷。 ⑴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 ①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 ②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例如: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国民经济中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

电气低压配电设计要求

第二章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第一节电器的选择 第2.1.1条低压配电设计所选用的电器,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五、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用于断开短路电流的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 第2.1.2条验算电器在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应采用安装处预期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当短路点附近所接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和超过短路电流的1%时,应计入电动机反馈电流的影响。 第2.1.3条当维护、测试和检修设备需断开电源时,应设置隔离电器。 第2.1.5条隔离电器宜采用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开关或彼此靠近的单极开关。 第2.1.6条隔离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 一、单极或多极隔离开关、隔离插头; 二、插头与插座; 三、连接片; 四、不需要拆除导线的特殊端子; 五、熔断器。 第2.1.7条半导体电器严禁作隔离电器 第2.1.8条通断电流的操作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 一、负荷开关及断路器; 二、继电器、接触器; 三、半导体电器; 四、10A及以下的插头与插座。 第二节导体的选择 第2.2.2条选择导体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起动时端电压的要求; 二、按敷设方式确定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 三、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四、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固定敷设的导线最小芯线截面应符合表2.2.2的规定。 注:L为绝缘子支持点间距。 第2.2.3条沿不同冷却条件的路径敷设绝缘导线和电缆时,当冷却条件最坏段的长度超过5m,应按该段条件选择绝缘导线和电缆的截面,或只对该段采用大截面的绝缘导线和电缆。 第2.2.4条导体的允许载流量,应根据敷设处的环境温度进行校正,温度校正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第2.2.5条导线敷设处的环境温度,应采用下列温度值: 一、直接敷设在土壤中的电缆,采用敷设处历年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1.0.1为使低压配电设中,做到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节约能源、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经济合理、配电可靠和安装运行方便,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的交流、工频1000V 及以下的低压配电设计。 1.0.3低压配电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预期接触电压 prospective touch voltage 人或动物尚未接触到可导电部分时,可能同时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之间的电压。 2.0.2约定接触电压限值 conventional prospective touchvoltage limit 在规定的外界影响条件下,允许无限定时间持续存在的预期接触电压的最大值。 2.0.3直接接触 direct contact 人或动物与带电部分的电接触。 2.0.4间接接触 indirect contact 人或动物与故障状况下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电接触。 2.0.5直接接触防护 protection against indirect contact 无故障条件下的电击防护。 2.0.6间接接触防护 protection against indirect contact 单一故障条件下的电击防护。 2.0.7附加防护 additional protection 直接接触防护和间接接触防护之外的保护措施。 2.0.8伸臂范围 arm’s reach 从人通常站立或活动的表面上的任一点延伸到人不借助任何手段,向任何方向能用手达到的最大范围。 2.0.9外护物 enclosure 能提供与预期应用相适应的防护类型和防护等级的外罩。 2.0.10保护遮栏 protective barrier 为防止从通常可能接近方向直接接触而设置的防护物。 2.0.11保护阻挡物 protective obstacle 为防止无意的直接接触而设置的防护物。 2.0.12电气分隔 electrical sepation

供配电系统的接线

供配电系统的接线 第一节供配电网的接线方式 1.电力网的接线:用来表示电力网中各主要元件相互联接关系。2.接线图分类: 电气接线图:表示出电力系统各主要元件之间的电气联系 地理接线图:发电厂、变电所的相对地理位置以及电力线路都按一定比例表示出来 3.供配电系统的电气接线:包括供配电网络接线和变电所的主接线 4.常用的电气设备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见表2-l。 一、电气接线方式 1.无备用式(又称开式):由一条电源线路向用户供电 分为单回路放射式、干线式、链式和树枝式。 主要优点:接线简单,运行方便; 主要缺点:供电可靠性差。 2.有备用式(也称闭式):由两条及两条以上电源线路向用户供电分为双回路放射式、双回路干线式、环式、两端供电式和多端供

电式,分别如图2-2所示。 特点:供电可靠性高,适用于对I类负荷供电。 二、配电网接线方式 中、低压配电网:接线方式应符合N—1原则(即一回线故障不会造成对用户停电)的可靠性要求。 城市电力网一般采用有备用的接线方式,而且往往根据负荷的大小、分布以及对供电可靠性的不同要求,选取几种方式相结合的混合接线型式,并按电压等级220/60(110)/10kV布局成“强/弱/强”的接线形式。 <一>高压配电网的接线方式 1.包括110kV、60kV和35kV的线路和变电所。 2.由于可靠性要求很高,故一般用有备用的接线。 3.采用架空线路时,为两回路;采用电缆线路时可分多回路。

为避免双回路同时故障而使变电所全停,应尽可能在双侧有电源。 运行时两侧电源不并列。 <二>中压配电网的接线方式 1.组成:10kV线路、配电所、开闭所、箱式配电所、杆架变压器等 2.主要的接线方式:放射式、普通环式、拉手环式、双路放射式、双路拉手环式等五种。 ⑴放射式 架空线路的放射式结构见图2-6; 电缆线路为多回路平行线式,如图2-7所示。 特点:结构简单,投资较小,维护方便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标准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low voltage electrial installations GB 50054-95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6年6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北京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5]325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原机械电子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一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六年六月一日起施行。原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同时废止。 该规范由机械工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机中电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计综【1986】250号文要求,由原机械电子工业部负责主编,具体由原机械电子工业部中电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修订而成。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规范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向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靠拢,在配电线路的保护中,为了防止人身间接电击、电气线路损坏和电气火灾,全面采用了国际电工标准,对配电设备的布置,也参照国际电工标准修订了安全措施,在线路敷设中增订了电缆桥架、电缆竖井设计的规定,以及由于电气产品更新、换代等原因增补修改了有关条文。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机械工业部中机中电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广安门外莲花河胡同1号;邮政编码:100055),并抄送机械工业部行业发展司,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机械工业部 一九九五年七月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低压配电设计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障人身安全、配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节约电能、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安装维护方便,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扩建工程的交流、工频500V以下的低压配电设计。 第1.0.3条低压配电设计应节约有色金属,合理地选用铜铝材质的导体。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方案

摘要 工厂变电所是供电系统的核心,在工厂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变电所的主要作用是:从电力系统接受电能,经过变压器降压,然后按要求把电能分配到各车间供给各类用电设备。变电所一次,二次接线方案的确定.高低压电气设备,高压开关柜,低压配电屏的合理选择对于变电所很重要.其电气主接线是按照一定的工作顺序和规程要求。电力系统称为三相对称系统,所以电气主接线图通常以单线图来表示,使其简单清晰。通过设计可巩固各课程理论知识,了解工厂供电电能分配等各种实际问题,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对电力工业的有关政策、方针、技术规程有一定的了解,在计算图、编号、设计说明书等方面得到训练,为以后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电力系统;低压配电屏;主变压器

目录 一、确定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方案及负荷计算 (1) (一)接线方案 (1) (二)负荷计算 (1) 1机加一车间 (1) 2机加二车间 (2) 3铸造车间 (3) 4机修车间 (4) 5装配车间 (5) 6热处理车间 (6) 7照明负荷计算 (7) (三)无功补偿容量 (7) 二、变压器选择 (9) (一)选择变压器位数应考虑的原则 (9) (二)电容器柜的选择 (9) (三)工厂变电所的主变压器装设方案 (9) (四)主结线方案的选择 (10) 三、高压一次方案的确定 (10)

四、二次回路 (11) (一)控制信号回路 (11) (二)有功无功电能计算 (12) (三)电压电流测量回路 (12) (四)过电流保护 (13) 五、变电所的结构 (13) (一)确定变电所结构原则 (13) (二)变电的总体布置要求 (14) (三)根据原则设计变电所图 (14) 六、接地电阻的计算 (15) (一)接地装置设计要求 (15) (二)接地图 (16) 七、结论 (16) 八、参考文献 (17) 九、附录 (18) 十、致谢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