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人叶芝的生平故事

合集下载

叶芝简介

叶芝简介

How do you think of it?
Do you like it?
Why?
True Love: love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水木年华
一生有你
晚年的叶芝百病缠身,在妻子的陪伴下到法 国休养。然而最终还是于1939年1月28日在 法国曼顿(Menton)的“快乐假日旅馆” 逝世。他的最后一首诗作是以亚瑟王传说为 主题的《黑塔》。逝世之后,叶芝起初被埋 葬在罗克布罗恩(Roquebrune)。1948 年9月,人们依照诗人的遗愿,将他的遗体 移至他的故乡斯莱果郡。他的坟墓后来成了 斯莱果郡的一处引人注目的景点。他的墓志 铭是诗人晚年作品《班磅礴山麓下》的最后 一句:“冷眼一瞥/生与死/骑者/且前行!” 原句是"Cast a cold eye,on life,on death,horseman,pass by!"叶芝生前曾说 斯莱果是一生当中对他影响最深远的地方, 所以他的雕塑和纪念馆也将地址选在这里。
Working styles
• Yeats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on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s key English language poets. He was a Symbolist poet, in that he used allusive imagery and symbolic structures throughout his career. • Unlike other modernists who experimented with free verse, Yeats was a master of the traditional forms.

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的简历

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的简历

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的简历叶芝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是象征主义诗歌早起重要的代表人物,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爱尔兰诗人叶芝简历,希望对你有帮助!爱尔兰诗人叶芝简介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的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之一,同时也是艾比剧院的创建人之一。

叶芝因为受到神秘主义、唯美主义、浪漫主义的影响,演变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

叶芝出生在一个名叫山迪蒙的城市,他的父亲是一位肖像画家。

叶芝的童年分别在爱尔兰都柏林和英国伦敦度过。

早年叶芝进行绘画学习,当时是伦敦艺术家和作家中的一员。

1886年,叶芝创作了一部名叫《摩沙达》的诗歌戏剧。

之后,又创作了另外四部作品。

为了父亲的绘画事业,叶芝一家迁到了伦敦居住。

最开始,叶芝和他的兄弟姐妹接受者家庭思想的教育。

叶芝的母亲因为非常思念故乡,于是常常给他们讲关于家乡的故事。

1877年,叶芝到了上小学的年级,在葛多芬小学学习了四年。

叶芝在那里的学习并不突出,表现平平。

之后,因为家庭经济上的原因,他们一家又迁回了柏林。

开始是住在市中心,后来又搬到了郊外皓斯进行居住。

叶芝在皓斯的时光是他创作的重要阶段。

皓斯周围全都是森林和山丘,叶芝家雇的女仆是一个渔人的妻子,因此经常给叶芝讲一些传奇的故事,这些神秘的冒险之后也被收录在了叶芝作品《凯尔特黄昏》中。

之后,叶芝在柏林的一所中学中继续完成他的学业。

由于父亲的画室在学校的附近,叶芝经常去父亲画室消磨时光,在那里,他结识了很多的艺术家和作家。

叶芝诗歌的写作手法叶芝是爱尔兰著名的诗人、神秘主义者、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叶芝在192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家,他在诗歌写作上对后世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并且在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象征主义等文学领域都有着很高的成就。

叶芝诗歌的写作手法独具特色,运用了大量的写作手法,下面就以诗歌《当你老了》为例,来看一下叶芝诗歌的写作手法。

诗歌《当你老了》是叶芝写给他女友茅德·冈的作品,这篇诗歌中,叶芝采用了多种写作手法,深切地展现出了他对女友的依恋之情。

叶芝:随时间而来的智慧

叶芝:随时间而来的智慧

叶芝:随时间而来的智慧叶芝爱尔兰诗人、剧作家。

出生于都柏林一个画师家庭。

他的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90年代,倾向浪漫主义。

1891年,他与一些诗人组织了“诗人俱乐部”,主张诗的语言要有梦境的朦胧、含蓄和超俗。

这一时期的作品表现出脱离现实的唯美主义倾向,深受斯宾塞、雪莱的影响,后来又接受了布莱克以幻景表达诗思的艺术手法,因而被认为属“先拉斐尔派”风格。

代表作有诗剧《心愿之乡》(1894)、诗歌《十字路口》(1889)、抒情诗《茵尼斯莱利岛》(1890)、《白鸟》(象征灵魂)、《世弱的玫瑰》(象征爱情)等。

19世纪90年代后,叶芝支持爱尔兰民族自治运动,并和剧作家格雷戈里夫人、约翰辛格一同创办“阿贝戏院”。

他创作了一些反映爱尔兰农民生活的戏剧,诗风从早期的虚幻朦胧走向坚实明朗。

出版了诗剧《胡里痕的凯瑟琳》(1902)、《1916年的复活节》(1921)、《谁与拂格斯同去》、《梦见仙境的人》、《秘密的玫瑰》、《云霞中的群仙》、《流浪者安格斯之歌》等。

后期是叶芝创作的成熟阶段,其作品具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哲理诗三种因素,突出的诗作有《钟楼》(1928)、《盘旋的楼梯》(1929)以及《驶往拜占廷》、《拜占廷》、《丽达及天鹅》等。

叶芝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评语称,授奖是“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灵感的诗,它们透过高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这是叶芝的《当你老了》里最为有名的诗句,也是他流传最广的诗歌,仿佛这首诗歌和叶芝之间已经划上等号似的。

许多人,包括我,都是从这首诗歌开始认识叶芝的,于是大家都认为他就是这样的一个抒情诗人。

其实,这只是叶芝的一个侧面,这就如同站在靠近海洋的岬角去眺望海洋时,所见到的只是海洋的一小片。

要阅读叶芝,需要去看他各个时期的诗歌。

只有在不同诗歌的对照中,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叶芝,一个日趋成熟的叶芝。

著名诗人叶芝(爱尔兰)人物简介

著名诗人叶芝(爱尔兰)人物简介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著名诗人叶芝(爱尔兰)人物简介
DOCS
01
叶芝的生平与背景
叶芝的出生和家庭背景

出生于1865年,爱尔兰首都都柏林
• 父亲是律师,母亲是业余画家
• 家中排行第二,有三个兄弟姐妹
成长于一个充满文学氛围的家庭
• 父母鼓励他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 婚姻生活相对稳定,但叶芝的健康状况一直不佳
叶芝的友情与社交
叶芝与许多文学家和艺术家保持密切联系
• 与詹姆斯·乔伊斯、格雷戈里夫人等爱尔兰诗人交往密切
• 与英国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成为好友
叶芝热爱社交活动,喜欢聚会和座谈
• 在家中举办诗歌朗诵会和文化交流活动
• 与朋友们共同探讨文学、艺术和社会问题
• 倡导保护和发扬爱尔兰的语言、文学和民间传统
• 为爱尔兰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叶芝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为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奠定了基础
• 对现代主义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
叶芝在国际文学界的地位
叶芝的诗歌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叶芝在国际文学界的地位崇高
• 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 与英国诗人T.S.艾略特、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等齐名
• 被誉为“爱尔兰的诗歌桂冠”
• 参与了多次国际文学交流活动,影响了世界文学的发展
叶芝的诗歌在当代的传承与解读
叶芝的诗歌作品仍在当代被广泛阅读和传颂
• 诗歌中的爱尔兰民族特色和人文主义精神受到当代文学家的喜爱和推崇
• 叶芝的诗歌成为爱尔兰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瑰宝
当代学者对叶芝的诗歌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解读
• 对爱尔兰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有着深厚感情

叶芝_精品文档

叶芝_精品文档

叶芝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是爱尔兰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而深沉的思想和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叶芝出生于1865年,他的父母都是来自艺术世家的人士,这为他的艺术才华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他从小就显示出对艺术的浓厚兴趣,特别是对于诗歌的痴迷。

他在父母的影响下开始创作诗歌,并迅速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在诗歌创作领域,叶芝的作品风格多变,他擅长运用象征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手法,以及传统爱尔兰文化的元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诗歌作品涉及各种主题,包括爱情、死亡、宗教和政治等,深刻地探讨了人类的存在和意义。

叶芝的早期作品受到了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和道格拉斯·海尔的影响,体现出对于自然、神秘和人类灵魂的追求。

他的一些著名诗集如《秘密玫瑰园》(The Secret Rose)和《灵魂焕发》(The Wind Among the Reeds)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版的。

然而,叶芝的诗歌创作并不仅仅停留在浪漫主义的境地。

他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转向更为复杂和深刻的主题。

在20世纪初,他深受象征主义的影响,开始创作更具象征性和隐喻性的作品。

他的诗集《达达尼尔斯塔朗》(The Tower)和《石头与叶子》(Stone and Leaf)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叶芝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而备受称道。

他运用符号、象征和隐喻等修辞手法,表达了对于人类存在和宇宙意义的思考。

他的诗歌常常给人以深思和启发,引发读者对生命的反思。

除了诗歌创作,叶芝还是一位成功的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

他的一些戏剧作品如《波欣·布洛斯的玛格丽特》(The Countess Cathleen)和《启示录》(The Second Coming)等同样催人深思。

此外,他还以其对爱尔兰文学和文化的推动和扶持而闻名,为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

外国文学 威廉·巴特勒·叶芝

外国文学 威廉·巴特勒·叶芝

赏析
诗的首节中,诗人以写实的手法描写 自己的理想世界,小屋子、泥巴房、 云豆架、蜜蜂巢,一一构筑出原始、 简朴、安宁、与世隔绝的隐逸氛围。
诗的中间一节以“我就会得到安宁”拓展 诗的意境,早晨、午夜、正午、傍晚不同 时辰的美景展示诗人心灵的静美,使诗的 整体结构跌宕起伏,于严整中又有变化。 此节诗句声色效果鲜明强烈,从早晨的纱 雾、午夜星光闪亮、正午的紫色阳光,直 到傍晚红雀飞舞的翅膀,诗人借丰富的想 象创设了一个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色彩 清丽、悠然而不空寂的精神家园,令人于 一份宁静中抗拒生命的庸常,捕捉人生的 真谛。
谢谢!
《奥伊辛漫游记及其他》 (1889) 这是叶芝正式出版的第一本诗集,由 长篇叙事诗《奥伊辛漫游记》(901 行)和十四首较短的诗(多为抒情诗) 组成。它是诗人日趋成熟的标志,登 上诗坛的象征。
《奥伊辛漫游记》: 诗的主人公是爱尔兰英雄芬恩的儿子 奥伊辛。他被仙女尼阿姆看中,选作情 人,并在其引诱下离开六世纪的爱尔兰, 遍访“生存”、“胜利”和“忘却”三 岛,最后因旅途生厌而返回已经基督教 化的爱尔兰,却发现伙伴们早已死去, 自己顿时变成三百多岁的老人。
“佛教密宗”和印度婆罗门的启蒙—— 加入通灵学会——降神术实验—— 加入“金色黎明”秘术修道会—— 神秘主义(Occultism)之于文 学创作——诗歌象征主义(Symbolism)——对布雷克(William Blake)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的研究 ——散文与小说创作
四、无望的恋爱
初识毛德· 冈(Maud Gonne):一生的 “烦恼”开始——创建社团:发起爱尔兰 文学复兴运动——不朽的情诗:《女伯爵 凯瑟琳及各种传说和抒情诗》 —— 《心 愿之乡》 ——与奥莉维娅· 莎士比亚 (Olivia Shakespear)的私情—— 《苇 间风》:自传与秘学象征的结合——随 爱情波折而转变的诗风——与 毛德· 冈的和解

叶芝

叶芝

PART 02
主要影响
1
2
神秘主义 后现代主义
神秘主义
神秘主义,也有较模糊的称为密契主义, 包涵人类与神明结合为一的各种形式、经 验、体验,并且强调这是一切宗教共有的 现象。神秘主义者的基本信条是世界上存 在超自然的力量或隐藏的自然力量,这种 力量可以通过特殊教育或者宗教仪式获得。 神秘主义的不同形式可见于所有主要宗教, 亦可见于世俗经验。
PART 02
主要经历
诗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画师家庭,自小喜爱诗画艺术,并 对乡间的秘教法术颇感兴趣。1884年就读于都柏林艺术学校,不 久违背父愿,抛弃画布和油彩,专意于诗歌创作。1888年在伦敦 结识了萧伯纳、王尔德等人。 1889年,女演员毛特、戈尼是爱尔兰民族自治运动的骨干,对叶 芝一生的思想和创作影响很大。1896年,叶芝又结识了贵族出身 的剧作家格雷戈里夫人,叶芝一生的创作都得力于她的支持。她 的柯尔庄园被叶芝看作崇高的艺术乐园。他这一时期的创作虽未 摆脱19世纪后期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影响,但质朴而富于生 气,著名诗作有《茵斯弗利岛》、《当你老了》等。 “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1899年,叶芝与格雷戈里夫人等开始 创办爱尔兰国家剧场活动,并于1904年正式成立阿贝影院。这期 间,他创作了一些反映爱尔兰历史和农民生活的戏剧,主要诗剧 有《胡里痕的凯瑟琳》、《黛尔丽德》等,另有诗集《芦苇中的 风》、《在七座森林中》、《绿盔》、《责任》等,并陆续出版 了多卷本的的诗文全集。
主要作品
1916年—《青春岁月的幻想曲》 1917年—《库利的野天鹅》 1918年—《宁静的月色中》 1921年—《迈可· 罗拔兹与舞者》 1921年—《四年》 1924年—《猫和月光》 1925年—《灵视》 1926年—《疏远》 1926年—《自传》 1927年—《十月的爆发》 1928年—《塔楼》 1933年—《回梯与其他诗作》 1934年—《剧作选集》 1935年—《三月的满月》 1938年—《新诗》 1939年—《最后的诗及两部剧作》(死后出版) 1939年—《气锅中》(死后出版)

叶芝生平及作品赏析

叶芝生平及作品赏析

丽达与天鹅
• • • • • • • • • • • • • • • • A sudden blow:the great wings beating still Above the staggering girl,her thighs caressed By the dark webs,her nape caught in his bill, He holds her helpless breast upon his breast. How can those terrified vague fingers push The feathered glory from her loosening thighs? And how can body,laid in that white rush But feel the strange heart beating where it lies? A shudder in the loins engenders there The broken wall,the burning roof and tower And Agamemnon dead. Being so caught up, So mastered by the brute blood of the air, Did she put on his knowledge with his power Before the indifferent beak could let her drop?
叶芝对毛特•岗的爱情
1889年1月30日,二十三岁的叶芝第一 次遇见了美丽的女演员毛特•岗,她时年二 十二岁,是一位驻爱尔兰英军上校的女儿, 不久前在她的父亲去世后继承了一大笔遗产。 毛特•岗不仅美貌非凡,苗条动人,而且, 她在感受到爱尔兰人民受到英裔欺压的悲惨 状况之后,开始同情爱尔兰人民,毅然放弃 了都柏林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而投身到争取 爱尔兰民族独立的运动中来,并且成为领导 人之一。这在叶芝的心目中对于毛特•岗平 添了一轮特殊的光晕。 叶芝对于毛特•岗一见钟情,而且一往 情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诗人叶芝的生平故事
提起叶芝,就不得不说他的爱情,他的一首经典诗歌《当你老了》,让人们为他的深
情而感动着。

这首诗歌是叶芝最广泛流传的情诗,这深情的背后是让作者感到痛苦的单恋
经历。

对于叶芝爱情,我们从诗歌中能够读出他对爱情的向往和憧憬,即使他心爱的人一
次次拒绝了他,但是他仍然对爱情抱有美好的幻想。

18,叶芝与茅德·冈相识,他对这位女士一见钟情,同时这位女士也是叶芝创作爱情
诗作的源泉。

两个人经过密切交往之后,叶芝向冈求婚,但是却受到了拒绝。

叶芝前前后
后一共向冈进行过三次求婚,但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

叶芝热烈而又忠诚地深爱着这位革
命女战士茅德·冈,虽然没有得到回应,但是她的存在对叶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论是
在生活上还是在创作中。

早期的叶芝对爱情充满向往,对美好事物不懈的追求。

然而这种追求没有给他带来爱
情的幸福,总是充满着迷茫和痛苦。

有人只读到了这首诗歌的感人,但是却不知道这诗歌
背后是那么痛苦的爱情悲剧。

当初,叶芝爱上这位女子的时候是多么自然,仿佛世间的事
物都美好了起来。

但是,对于他而言,这个女子却又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痛苦和喜悦交织,失望又与希望互相跟随。

这种爱情让他在感情上痛苦了一辈子,但是又使得他在灵魂
上得到了升华,他的创作才显得那么动人。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的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
的领袖之一,同时也是艾比剧院的创建人之一。

叶芝因为受到神秘主义、唯美主义、浪漫
主义的影响,演变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

叶芝出生在一个名叫山迪蒙的城市,他的父亲是一位肖像画家。

叶芝的童年分别在爱
尔兰都柏林和英国伦敦度过。

早年叶芝进行绘画学习,当时是伦敦艺术家和作家中的一员。

1886年,叶芝创作了一部名叫《摩沙达》的诗歌戏剧。

之后,又创作了另外四部作品。

为了父亲的绘画事业,叶芝一家迁到了伦敦居住。

最开始,叶芝和他的兄弟姐妹接受
者家庭思想的教育。

叶芝的母亲因为非常思念故乡,于是常常给他们讲关于家乡的故事。

1877年,叶芝到了上小学的年级,在葛多芬小学学习了四年。

叶芝在那里的学习并不突出,表现平平。

之后,因为家庭经济上的原因,他们一家又迁回了柏林。

开始是住在市中心,
后来又搬到了郊外皓斯进行居住。

叶芝在皓斯的时光是他创作的重要阶段。

皓斯周围全都是森林和山丘,叶芝家雇的女
仆是一个渔人的妻子,因此经常给叶芝讲一些传奇的故事,这些神秘的冒险之后也被收录
在了叶芝作品《凯尔特黄昏》中。

之后,叶芝在柏林的一所中学中继续完成他的学业。


于父亲的画室在学校的附近,叶芝经常去父亲画室消磨时光,在那里,他结识了很多的艺
术家和作家。

叶芝是爱尔兰著名的诗人、神秘主义者、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叶芝在192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家,他在诗歌写作上对后世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并且在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象征主义等文学领域都有着很高的成就。

叶芝诗歌的写作手法独具特色,运用了大量的写作手法,下面就以诗歌《当你老了》为例,来看一下叶芝诗歌的写作手法。

诗歌《当你老了》是叶芝写给他女友茅德·冈的作品,这篇诗歌中,叶芝采用了多种写作手法,深切地展现出了他对女友的依恋之情。

首先,叶芝在诗歌中通过婉转表白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主要是表现在诗歌的文字上。

这首诗歌并没有直白地进行叙述作者自身的情感,而是通过一些想象的生活细节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忠贞。

其次,叶芝在诗歌运用了假设想象的写作手法,通过想象的事物将自己的思想联系在了一起。

诗歌的题目就是一个想象的开始,创作这种诗歌的时候,叶芝正好处于青春期,但是这个题目却是把读者带到了一个老年的境况中,给读者留下了无线的遐想空间。

对比反衬也是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写作手法。

与其他人的爱情诗歌相比,叶芝的诗歌显得非常低调而又悲观,通过这首诗歌能够体会到诗人对自己苦苦坚守的这份感情感到失落。

所以,从整个诗歌看来,这首诗歌与其他的爱情诗歌存在着鲜明的对比,从而反衬出自己对这份感情的重视和向往。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