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考点(完整版)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考点(完整版)
1. 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经度和纬度的概念及作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周边国家
•中国的地理区划及其特点
•中国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山脉、河流、湖泊、草原等)3. 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气候类型和分布
•中国气候的影响因素和特点
•中国的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人居环境的影响
4. 中国的人口与经济
•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和人口问题
•中国的主要经济地带和经济发展特点
•中国的主要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5. 世界的地理
•世界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山脉、河流、湖泊等)
•世界主要自然地理区域划分及其特点
•世界的人口、经济和文化分布特点
6. 世界的气候与环境问题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分布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全球环境问题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和防治措施
7. 国际时区与地球坐标
•国际时区的划分和特点
•地球上的主要地理坐标和地理标志
•地理坐标在导航和定位中的应用
8. 地球资源与环境保护
•地球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
•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措施
9.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GPS和GIS的概念和作用
•地理信息技术在资源调查、规划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学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10.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
•地理学实地考察和实验的意义和方法
•地理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价值
以上是地理中考必背知识考点的完整版,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自然地理方面:1.大气和气候-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包括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臭氧层等的认识。
-平均气温和气温分布: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的特点及分布。
-天气图解读:掌握天气图中气压、风向、风力等的表示方法和含义。
-大风、台风的形成和特点。
2.水资源和水循环-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了解地球地表水、地下水和冰川、湖泊、河流等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利用方法。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认识蒸发、凝结、降水等水循环的过程,了解水循环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湿润带和亚热带草原带-湿润带的植被和动物:了解湿润带的常见植被和动物,如森林、热带雨林等。
-亚热带草原带的特点和分布:亚热带地区的气候、植被和地理分布情况。
-亚热带草原带对人类的影响:了解亚热带地区的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4.地壳运动和地理灾害-地壳运动的类型和特点:地震、火山喷发和地质构造的认识。
-地理灾害的种类和影响:洪水、旱灾、地震、火山喷发等对人类生活和经济的影响。
-预测和防御地理灾害的措施:包括监测预警、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的知识。
人文地理方面:1.人口和城市-人口数量和分布:掌握人口总量、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等概念,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
-城市的发展和影响:认识城市的定义、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的功能。
-城市问题和城市规划:包括城市交通、城市污染、城市更新等方面的知识。
2.农业和工业-农业的发展和类型:了解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特点,认识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
-工业的发展和影响:认识工业的定义和分类,了解工业的发展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气候、地形、水资源等因素对农业、交通、旅游等方面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和地球村: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地球村的概念和实践。
-国际组织和地理合作:了解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作用,认识国际间的地理合作和交流。
以上仅为初中中考地理的基本知识点,还需要结合教材和学校的具体教学要求进行深入学习和复习。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地理学科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掌握一些必备的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地理中考必背的一些知识点的归纳。
1.世界地理知识-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五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北冰洋。
-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11个省区,发源于青藏高原,最后注入东海。
-黄河:中国第二长的河流,发源于青海,流经九个省区,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
-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的长城,是中国古代的防御工程,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非洲)。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脉)。
-杜鹃花:国花。
分布在中国的云南、四川和西藏等省区。
2.中国地理知识-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上)。
-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
-中国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中国的四大名山:华山、泰山、衡山、黄山。
-中国的四大河流:长江、黄河、珠江、辽河。
-中国的四大自然地理区域:东部沿海地区、黄土高原地区、青藏高原地区、新疆地区。
-中国的四大热带岛屿:海南岛、台湾岛、沙巴岛、巴厘岛。
3.自然灾害及环境问题-地震:是地球上岩石、构造界面发生破裂或破碎时,放出巨大的能量,引起强烈的震动和地表运动。
-台风:是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上积聚的热量形成的大风暴,伴随着巨大的降雨和强风。
-沙尘暴:是沙土被风吹起,形成沙尘风暴,导致能见度降低,对人类和动植物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酸雨:主要由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污染引起,对土地、植被和建筑物造成严重损害。
-水污染:由于人类活动导致水体受到污染,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空气污染: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超过一定浓度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4.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
-减少垃圾:分类回收垃圾,减少垃圾的产生。
-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合理利用水资源。
-保护动植物: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保护自然生态平衡。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1. 世界地理知识点- 大洲:位于地球表面的七大陆,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 国家:各个国家的位置、首都、主要语言和人口数量。
- 纬度和经度:地球表面的划分方式,纬度表示南北方向,经度表示东西方向。
- 自然地理:了解各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2. 中国地理知识点- 地形:中国的地貌特征,如高原、盆地、平原、山地等。
- 主要山脉和河流:长江、黄河、珠江等重要河流以及华山、泰山等著名山脉。
- 经济地理:各地区的主要经济发展特点,如沿海地区、内陆地区等。
- 地理分区:了解中国的地理区划,如华北、华东、西南等。
3. 环境与资源知识点- 气候:各地气候带的特点及分布规律,如热带、温带、寒带等。
- 生态环境:研究环境保护意识和措施,了解水资源、森林资源以及人类对环境影响的问题。
- 能源资源:了解各种能源资源的类型、分布和利用情况,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4. 经济地理知识点- 农业:了解农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如种植业、畜牧业等。
- 工业:认识各地区的主要工业发展特点,如重工业、轻工业等。
- 贸易与交通: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贸易方式,以及国内外的主要交通线路和交通方式。
5. 人口与城市知识点- 人口分布与迁移:了解人口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 城市与城镇:了解城市和城镇的概念、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
- 城市规划和建设:研究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这份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包括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环境与资源、经济地理以及人口与城市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中考备考非常有帮助。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你将对地理学科有全面的了解,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地理中考知识点全总结

初中地理中考知识点全总结一、地球的基本特征1. 地球的形状:地球呈近似于椭球体的形状。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以自己的轴为中心自西向东旋转,同时绕太阳公转。
3. 地球的倾角:地球的轴与黄道面的倾斜角为23.5°。
4. 地球的地壳构造:地球的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而地壳则有构造运动和地质作用。
二、地球的大气圈1. 大气圈的组成:大气圈由不同气体组成,其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是主要的组成气体。
2. 大气圈的结构:大气圈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史前缘层和主要圈。
3. 大气圈的功能:大气圈在调节气温、不让流动和保护生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地球的水圈1. 地球的水体:地球的水体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冰川等。
2. 水的循环过程:水的循环主要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过程。
3. 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在地球上分布不均衡,有的地区缺水严重,有的地区水资源丰富。
四、地球的陆地1. 地球的陆地形态:地球上陆地的形态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台地等。
2. 陆地环境的变化:受地理环境的变化,地球上的地形、气候等都会发生变化。
3. 陆地上的生物多样性:地球上陆地上生物的分布和生长受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五、地球的气候1. 气候的形成:气候的形成受经度、纬度、高度、海洋影响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2. 气候的特点:气候有温带气候、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雨林气候、草原气候和沙漠气候等。
3. 气候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气候对生物和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等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六、地球的资源1. 地球的自然资源:地球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等。
2. 资源的分布:地球上资源的分布不是均匀的,有的地区资源丰富,有的地区资源匮乏。
3. 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地球上的资源应该得到合理的利用和保护,以保障资源的永续利用。
七、地理问题1. 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生态破坏等。
地理中考知识点

地理中考知识点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陆地地貌•高山地貌:包括山脉、山地、高原等地形;•丘陵地貌:包括丘陵地带、缓坡、溪谷等地形;•平原地貌:包括河流冲积平原、冰川平原、湖泊平原等地形。
2. 水体地貌•河流地貌:包括河道、河口、河谷等地形;•湖泊地貌:包括湖泊形成原因、湖泊特征等;•海洋地貌:包括海岸线、海底地形、海洋生态等。
3. 气候与气象•气候带及其特征:包括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等;•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气象要素与天气预报:包括气压、温度、湿度、风力等。
4. 地理灾害•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地壳运动等;•水文灾害:包括洪水、干旱、台风等;•气象灾害:包括暴雨、冰雹、龙卷风等。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地理•人口数量与分布:包括人口密度、人口聚集地等;•人口迁移与流动:包括人口迁入、迁出、农民工流动等;•人口结构与人口政策:包括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计划生育等。
2. 城市与乡村•城市化与规模:包括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等;•城市功能与特征:包括行政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等;•城市交通与环境: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3. 经济地理•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包括沿海地区、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不同产业的地域分布:包括重工业、轻工业、服务业等;•经济区域合作与开放:包括经济特区、自由贸易区等。
4. 文化地理•文化传承与多元性:包括宗教、语言、民俗等文化传统;•文化地域差异与交流:包括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文化景观与旅游资源:包括历史名胜、风景名胜等。
三、地理技能与图表分析1. 地图测量与制图•地图要素与符号解读:包括等高线、河流、湖泊等地图符号的解读;•测量距离与方位:包括比例尺测量、方位角测量等技能;•制作简单地图:包括手绘地图、电脑制图等。
2. 图表分析与数据解读•图表类型与应用: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数据分析与图表解读:包括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数据整理与图表制作:包括数据收集、整理和制作图表。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1. 地球与地图
- 地球的形状、运动及其影响(四季变换、昼夜更替) - 地图的基本知识(比例尺、地图符号、方向)
- 地图的类型(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
2. 世界地理
- 世界的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
- 世界的主要地形区(山脉、平原、盆地、高原)
-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 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
3. 中国地理
-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
- 中国的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
- 中国的地形特点(三大阶梯、主要山脉、河流、湖泊) - 中国的气候特征(季风气候、干旱与半干旱地区)
- 中国的人口分布和民族构成
4. 自然地理
- 地球的大气层结构和大气现象(风、云、降水)
- 水循环和河流的类型
- 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板块构造、地震、火山)
- 土壤类型与分布
-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5. 人文地理
- 农业的类型和分布(种植业、畜牧业、渔业)
- 工业的类型和分布
- 交通运输网络(公路、铁路、航空、水运)
- 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功能区划分
- 旅游地理和旅游资源
6. 地理实践
- 地理观测和实地考察
- 地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地理图表的解读和制作(包括统计图表、分布图等)
7. 地理与生活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气象、灾害防范等)
请注意,这份列表是基于一般中考地理考试的常见知识点编制的,具体的复习重点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的教育要求和考试大纲有所差异。
建议学生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教学大纲和考试指南进行复习。
初中地理中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中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1.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地
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等。
要重点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组成、地球
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和赤道、极地和中纬度地区的季节变化规律等。
2.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地形地貌、气候、水系和植被等方面的特点。
重点掌握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划、主要地
形地貌类型、气候带和气候类型、主要河流和湖泊、主要山脉和高原等。
3.人口与城市:首先了解人口与人口分布的概念,然后掌握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和人口增长的指标与计算方法。
同时要了解人口与经济、社会发
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化进程对人口分布与城市发展的影响。
4.农业与农村:了解我国的农业资源和农业发展特点,掌握农业的区
域分布、农业区划和农业种植方式,同时还要了解农村劳动力、村庄建设
等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内容。
5.工业与城市:重点了解我国的工业资源和工业发展特点,了解工业
的区域分布、工业区划和工业发展模式,同时要了解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城市规划和城市功能划分等。
6.交通与通信:掌握我国的交通和通信网络的发展,了解我国的交通
线网、交通枢纽和交通工具,了解通信网络和通讯设施的发展。
7.外交与区域合作: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友好合作的实施,了
解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与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中考重点知识点归纳地理中考必背知识中国的河流1、我国主要的河流的分布。
(在中国地理(上册)P42 图2—28 《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上,找出我国主要河流及其注入的海洋)。
2、外流河及外流区:⑴、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外流区。
⑵、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受夏季风影响较大,夏季风盛行,水位上涨,形成汛期;冬季风盛行,形成枯水期。
⑶、外流河的水文特征:①、南方河流: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长江、珠江)②、北方河流: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黄河、海河)⑷、长江——我国最大的河流;珠江——汛期最长的河流;黄河——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3、流河及流区:⑴、最终未注入海洋的河流叫流河;流河分布的区域叫流区。
⑵、流河的水文特征: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陆,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河流水量大小主要受气温的影响,夏季水量较大,冬季水量较小,河流出现断流现象,所以流河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
我国最大的流河——塔里木河。
4、主要湖泊(两大湖泊):⑴、东部平原湖区:鄱阳湖(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
⑵、青藏高原湖区:湖(最大的咸水湖)。
巴颜喀拉山5、长江:⑴、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源头——沱沱河,全长6300千米(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最终注入东海。
⑵、流经了,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共11个省区。
⑶、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⑷、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等。
⑸、上、中、下游的划分:以上为上游,到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⑹、水能资源: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源头——、长江三峡),长江三峡水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
6、黄河:⑴、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源头——约古宗列曲,全长5500千米(我国第二长河),注入渤海。
⑵、流经了,青、川、甘、宁、、晋、陕、豫、鲁共9个省区。
⑶、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⑷、主要支流:湟水(上游)、汾河、渭河(中游)。
⑸、上、中、下游的划分:①、上游:河口以上(水能资源丰富,实行梯级开发。
如:龙羊峡、家峡水电站等)。
②、中游:河口到旧孟津(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③、下游:旧孟津以下(“地上河”是主要特色)。
地理中考基础知识地球的面貌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
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 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纬度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
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
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圆。
2、经度:⑴、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
0°经线以东为东经(0°—°E);以西为西经(0°—°W),所以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
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⑵、°经线:°E和180°W重合的经线。
⑶、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
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
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五、经纬网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2、读经纬网图,能回答有关问题(举例说明)⑴、A 点的经纬度:30°W 40°NB 点的经纬度:10°W 10°N⑵、从东西半球看: A 点位于西半球B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A 点位于北半球B点位于北半球。
⑶、从低、中、高纬度来看: A 点在中纬度地区B 点在低纬度地区。
⑷、从地球五带来看: A 点在北温带 B 点在热带。
(A 地区有四季变化, B 地区有直射。
)⑸、A 点位于B 点的西北方向。
六、世界的海陆分布1、海洋与陆地:海洋占71%,陆地占29%。
2、七:⑴、识记七的名称和基本轮廓(世界地理P 23 的图)。
⑵、东半球的:亚、欧、非、大洋洲;西半球的:南、北美洲。
南极洲位于南极圈,地跨东、西半球。
⑶、面积最大和最小的:亚洲、大洋洲;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南极洲、欧洲。
赤道穿过的: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⑷、亚、欧两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亚、非两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3、四大洋:⑴、面积最大,最深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最浅的是北冰洋。
⑵、大西洋呈“S”形,地跨南、北半球。
4、识记七、四大洋分布图。
七、世界的地形1、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山地海拔较高大于500米,坡度较陡,地面崎岖。
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丘陵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地面较崎岖。
如:中国的丘陵和东南丘陵。
高原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高,边缘较陡峻。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巴西高原(世界最大)。
平原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低,小于200米。
亚马平原(世界最大),东欧平原。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刚果盆地(世界最大)。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记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
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越缓。
八、海陆变迁1、地球表面形态处在永不停止的变化之中。
如:地震、火山等(地中海面积的缩小,红海面积的扩大,东非大裂谷的扩等都说明地球部在运动)。
2、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共分为六大板块(见世界地理(上册)P 35 图)。
3、火山与地震: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⑴、环太平洋地震带;⑵、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
初中地理考点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市,省腾冲市;东南部人口多,西北部人口少。
地势阶梯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地形区界线①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②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③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④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⑤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⑥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⑦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口地界线:秦岭。
⑧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⑨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⑩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气候界线①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②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③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④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河流界线①外流区和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②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③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④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⑤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三大自然区界线①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②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③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自然地区界线东部季风区部自然地区界线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3200℃等值线。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部自然地区界线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农业活动界线①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②水田区与旱作区的界线:秦岭~淮河2018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1-5】【篇】 1 我国位于东半球,北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 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共20个邻国,任列举一邻国名俄罗斯。
(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 3 我国的行政区划分省、县、乡三级。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包括23 省,5 自治区, 4 个直辖市, 2 个特别行政区。
(共34个) 4 我国人口特点: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
5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不均,以和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
6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7 填出下列民俗所属的主要民族: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泼水节傣族(孔雀舞、竹筒饭、高脚楼) ,长鼓舞朝鲜族,锅庄舞藏族8 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9 我国地形特点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0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篇】11我国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12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夏季南北普遍高温13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陆递减14 我国温度带划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及一个高原气候区。
15我国干湿地区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16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季风气候最典型的特点是雨热同期,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灾害也较严重,如夏季风异常带来水旱灾害,冬季风异常带来寒潮和冻雨。
17我国南北方河流比较,南方河流流量大,汛期长,原因在于降水多,雨季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