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集中性能管理应用落地手册第九分册—“三领先一确保”分析支撑

合集下载

中国移动集客业务IT支撑手段需求规范-质量管理分册(2017版)

中国移动集客业务IT支撑手段需求规范-质量管理分册(2017版)

中国移动集客业务IT支撑手段需求规范——质量管理需求分册(2017版)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网络部2017年6月目录1.综述 (3)1.1需求背景 (3)1.2使用对象及功能 (3)2.功能需求 (3)2.1集客业务性能监控 (3)2.2集客业务质量拨测 (8)2.3业务质量统计和呈现 (9)1.综述本手册为中国移动集客业务IT支撑手段需求规范体系中的质量管理分册,为总部及各省公司集客业务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指引。

1.1需求背景随着集客业务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于网络质量和使用体验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目前针对集客专线网络性能与业务质量情况,尚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

因网络原因导致的用户使用不畅,往往“事后救火”,等用户通过投诉反映了问题,才发现着手处理。

因此,需要建设性能与质量监测手段,从网络与业务层面提前预见潜在隐患,保障用户感知。

1.2使用对象及功能集客质量管理功能的使用对象主要为集客支撑人员、监控人员提供相关服务,主要功能和作用如下:集客业务性能监控: 实现集客业务性能动态线性监控与波动预警,提升集团客户SLA差异化、可感知的端到端服务质量保障能力;业务质量拨测:通过主动拨测手段的建设,实现集客专线业务质量拨测,当集客专线出现故障时,通过拨测手段快速定位故障;业务质量统计和呈现:对集团客户业务质量提供不同维度的统计和分析,为后续提升业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2.功能需求2.1集客业务性能监控实现集客业务性能动态线性监控与波动预警,提升集团客户SLA差异化、可感知的端到端服务质量保障能力。

功能说明:实时性能监控:根据不同专线类型和采集周期,提供不同时间粒度的(5分钟、15分钟、小时)实时性能变化趋势图,默认显示最近N个时间粒度,支持查询任意时间段。

各业务类型关键指标参考表:说明:各类型业务的关键指标梳理表可参照“中国移动集中性能管理应用落地手册—集客端到端业务质量分析分册”,“中国移动集客业务运行和服务质量测量与评价指标体系”各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P03_001 中国移动性能管理系统功能规范--总体功能框架V1.0.0

P03_001 中国移动性能管理系统功能规范--总体功能框架V1.0.0

性能管理系统规范P03_001(31-9) Array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性能管理系统-总体功能框架规范分册C e n t r a l i z e d P e r f o r m a n c e 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版本号:1.0.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目录前言.......................................................................... I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 (1)4 需求角色定义 (2)5 网络分类定义 (3)6 概述 (4)7 系统需求 (5)7.1支撑需求类别 (5)7.1.1 维护查询 (5)7.1.2 日常分析 (6)7.1.3 专题分析 (6)7.1.4 自定义分析 (6)8 功能框架 (7)8.1一级功能框架 (7)8.1.1 业务功能域 (7)8.1.2 平台功能域 (8)8.2二级功能框架 (8)8.2.1 业务功能域框架 (9)8.2.1.1 网络概览 (9)8.2.1.1.1 领导层视图 (9)8.2.1.1.2 管理层视图 (9)8.2.1.1.3 执行层视图 (10)8.2.1.2 主题分析 (10)8.2.1.2.1 网络运行主题分析 (10)8.2.1.2.2 业务能力主题分析 (11)8.2.1.2.3 客户全向主题分析 (12)8.2.1.3 热点聚焦 (13)8.2.1.3.1 四网协同 (13)8.2.1.3.2 价值小区 (14)8.2.1.3.3 GN流量分析 (14)8.2.1.3.4 互联互通 (14)8.2.1.4 报表报告 (16)8.2.2 平台功能域框架 (16)8.2.2.1 自定义分析 (16)8.2.2.1.1 自定义报表 (16)8.2.2.1.2 自定义报告 (16)8.2.2.1.3 自定义流程 (17)8.2.2.1.4 即席查询 (17)8.2.2.1.5 指标管理 (17)8.2.2.1.6 指标导航 (18)8.2.2.2 系统管理 (18)8.2.2.2.1 用户管理 (18)8.2.2.2.2 安全管理 (18)8.2.2.2.3 日志管理 (18)8.2.2.2.4 元数据管理 (19)8.2.2.2.5 数据质量管理 (19)8.2.2.2.6 接口管理 (19)9 系统UI框架 (20)9.1整体布局 (20)9.1.1 登录页面 (20)9.1.2 页面布局 (21)9.2网络概览 (22)9.3主题分析 (23)9.4专题分析 (25)9.5报表报告 (26)9.6我的关注 (27)9.7自定义分析 (28)9.8系统管理 (29)10 编制历史 (29)前言本标准主要目的是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性能管理系统功能梳理,更系统、更合理、更有效的规范和指导省公司性能管理系统建设。

中国移动集中性能管理应用落地手册第三分册CSFB端到端业务质量分析

中国移动集中性能管理应用落地手册第三分册CSFB端到端业务质量分析

中国移动集中性能管理应用落地手册C S F B端到端质量分析分册版本号:1.0.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1前言本文档对集中性能管理各项应用落地实施进行了工作内容的明确和细化,聚焦4G网络和CSFB端到端业务质量分析编写实施细则,从建立指标体系、制定分析方法、完善支撑手段、固化分析流程、督导问题处理、开展评估考核六大方面明确工作开展的各个步骤及评估标准,为中国移动省公司常态化落实集中性能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建议。

《中国移动省级性能管理应用落地手册第三分册CSFB端到端质量分析》(以下简称“本规范”)。

本规范面向CSFB端到端质量分析工作,本文档通过明确CSFB 性能指标定义、定界规则和分析方法,建立常态化的CSFB性能指标劣化问题发现、处理、评估考核的闭环管理流程,指导各省有效开展CSFB性能指标专题优化分析。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网络部提出,集团公司网络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集团公司网络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总部:谢懿、吕军晖、孔松、马庆、岳伟鹏省公司:程佳鸣、占文栋、王士勇I编制历史II目录1、范围 (1)2、背景及目标 (1)3、衡量标准 (1)3.1指标体系 (1)3.2分析方法 (1)3.3支撑手段 (1)3.4分析流程 (2)3.5问题督导 (2)3.6评估考核 (2)4、落地细则 (2)4.1指标体系 (3)4.1.1指标列表 (3)4.1.2评估标准 (3)4.2分析规则 (4)4.2.1CSFB呼叫全流程分析 (4)4.2.2特定场景分析 (8)4.2.3分析定界 (14)4.3支撑手段 (18)4.3.1指标采集 (18)4.3.2指标呈现 (19)4.3.3网管视图 (19)4.3.4评估标准 (24)4.4分析流程 (24)4.4.1问题发现 (24)4.4.2问题分析定界 (24)4.4.3问题闭环 (25)I4.4.4评估标准 (25)4.5问题督导 (26)4.5.1督导问题处理 (26)4.5.2跟踪问题处理 (26)4.5.3评估标准 (26)4.6评估考核 (26)4.6.1性能处理过程考核 (26)4.6.2性能指标体系评估 (26)4.6.3支撑手段评估 (27)4.6.4专题分析评估 (27)II1、范围本文档描述了中国移动CSFB端到端指标分析工作落地细则,供各省公司落实常态化性能管理工作机制并有效开展性能管理工作使用。

中国移动集团营业部工作执行手册

中国移动集团营业部工作执行手册

中国移动集团营业部工作执行手册中国移动集团营业部工作执行手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国移动集团营业部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制定本手册。

第二条中国移动集团营业部是中国移动集团公司下属的负责营业工作的部门。

第三条中国移动集团营业部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处理客户业务办理、提供业务咨询和解答、开展销售和推广活动、维护客户关系等。

第四条中国移动集团营业部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推进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

第五条中国移动集团营业部应该严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保护客户利益,尊重客户权利,严禁泄露客户信息。

第六条中国移动集团营业部应该注重团队合作,互相支持,共同实现公司和个人发展,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

第二章工作规范第七条中国移动集团营业部应该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按照计划有序开展工作,及时办理客户的各项业务。

第八条中国移动集团营业部应该及时回应客户的咨询和投诉,并妥善处理客户的问题和需求。

第九条中国移动集团营业部应该加强对新进员工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各项业务办理流程和工作要求。

第十条中国移动集团营业部应该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培训和考核活动,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十一条中国移动集团营业部应该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工作流程。

第十二条中国移动集团营业部应该建立健全客户档案和客户反馈机制,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改进服务。

第三章客户服务第十三条中国移动集团营业部应该提供全面、准确的业务咨询和解答,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和疑虑。

第十四条中国移动集团营业部应该为客户提供便捷的业务办理,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办理效率。

第十五条中国移动集团营业部应该关注客户的需求变化,及时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新产品和服务。

第十六条中国移动集团营业部应该定期进行客户回访,了解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

第十七条中国移动集团营业部应该遵循信息保密原则,严格保护客户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中国移动集中优化白皮书5.0-《集中维护分册》

中国移动集中优化白皮书5.0-《集中维护分册》

中国移动TD-LTE 集中维护白皮书目录目录 (2)1 概述 (5)2 适用范围 (5)3 集中维护架构和职责 (5)4 运维质量管控 (8)4.1 实时性维护问题管理 (8)4.1.1流程架构 (9)4.1.2工作职责 (9)4.1.3 集中分析性能事件告警库 (9)4.2 非实时性维护问题管理 (10)4.2.1流程架构 (11)4.2.2各环节的责任人及职责 (11)4.3 非实时性维护分析规则 (12)4.3.1基于可用性 (12)4.3.2基于告警 (13)4.3.3基于性能 (13)4.4 异常状态基站监控规则 (14)4.4.1小区可用性 (14)4.4.2零业务站址 (14)4.5 运维质量管控指标集 (14)4.6 专题维护 (15)4.6.1 基站健康度评估体系 (15)4.6.2 基站智能节电 (19)5 设备质量管理 (20)5.1 设备问题与需求管理 (20)5.1.1设备问题与需求管理原则 (20)5.1.2流程架构 (21)5.1.3各环节的主要职责 (22)5.1.4各环节的流转规则 (23)5.2 设备版本管理 (23)5.2.1设备版本管理原则 (23)5.2.2流程架构 (24)5.2.3各环节主要职责 (24)5.2.3各环节主要工作内容 (25)5.3 设备后评估管理 (27)5.3.1设备后评估管理原则 (27)5.3.2流程架构 (27)5.3.3各环节主要职责 (28)5.3.4各环节主要流转规则(更新较大,全部更新) (29)6 无线安全管控 (31)6.1 无线账号管理 (31)6.1.1流程架构 (31)6.1.2各环节的流转规则 (31)6.1.3各环节的责任人及职责 (32)6.2 无线数据操作管理 (33)6.3 网优大数据安全管理 (34)7 维保执行管控 (34)7.1 现场服务 (34)7.1.1流程架构 (35)7.1.2各环节流转规则 (35)7.1.3各环节责任人及职责 (36)7.1.4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 (36)7.2 故障处理 (37)7.2.1流程架构 (37)7.2.2各环节流转规则 (37)7.2.3各环节责任人及职责 (38)7.2.4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 (38)7.3 硬件返修 (39)7.3.1流程架构 (39)7.3.2各环节流转规则 (40)7.3.3各环节责任人及职责 (40)7.3.4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 (41)7.4 技术咨询 (42)7.4.1流程架构 (42)7.4.2各环节流转规则 (43)7.4.3各环节责任人及职责 (43)7.4.4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 (43)8 支撑手段建设 (44)8.1 维护分析平台的数据来源 (44)8.2 维护分析平台与OMC的接口指令功能 (45)8.3 综合资源管理平台与集中故障平台的流转规则 (45)8.4 网优平台与集中故障平台的流转规则 (45)8.5 集中故障平台与集中分析平台的流转规则 (46)8.6 网优平台与集中分析平台的流转规则 (46)9 附录:集中维护案例 (47)1、无线优维一体化体系执行案例【福建】 (47)2、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维护根因定位分析案例【福建、安徽】 (47)3、无线板卡全流程管理支撑手段应用【江苏】 (47)4、微信机器人告警督办【四川】 (48)5、智慧“五环”构建集中维护管理体系【安徽】 (48)6、维护隐患智能挖掘工具应用【湖北】 (49)7、降本增效“流动基站”应用案例【福建】 (49)8、基站分级管控【河北、湖北】 (50)编制历史 (50)1概述根据集团公司运维体系改革总体原则,各省建立“集中化网络维护管理和属地化维护及服务支撑相结合”的运维新模式,积极开展无线网维护集中化,总结梳理集中维护相关工作经验,梳理制定本文档。

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通用功能分册

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通用功能分册

测试结束: 关闭测试 环境,完 成系统测 试与验收 工作
系统验收标准与流程
系统功能测试:验证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功能是否完整、准确 系统性能测试:评估系统在各种负载下的性能表现,确保系统稳定、高效 系统安全测试:检查系统是否存在安全漏洞,确保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 验收流程:明确验收流程、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验收工作顺利进行
PART 5
系统测试与验收
系统测试方法与步骤
测试准备: 确定测试 目标、范 围和环境
测试用例 设计:根 据需求和 功能设计 测试用例
测试执行: 按照测试 用例执行 测试,记 录测试结 果
缺陷跟踪 与修复: 对发现的 问题进行 跟踪、修 复和回归 测试
测试报告 编写:编 写测试报 告,总结 测试结果 和经验教 训
升级策略:分批次、分模块、分阶段进行升级 升级步骤:制定升级计划、备份数据、升级系统、测试验证、上线运行 升级注意事项:确保数据安全、避免影响业务正常运行 升级效果评估:通过性能测试、功能测试等方式对升级效果进行评估
学院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系统软件要求
系统软件架构:采用分层架构,包括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等 系统软件功能:包括网络资源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等功能 系统软件性能:要求系统能够快速响应、稳定可靠、可扩展性强 系统软件接口:要求系统提供标准化的接口,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和信息共享
系统安全要求
网络安全:确保系统网络通信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攻击 主机安全:加强主机系统的安全防护,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的安全配置 应用安全:对系统中的应用程序进行安全加固,防止应用程序漏洞被利用 数据安全:采用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保护,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备份与恢复: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系统在遭受攻击或故障时能够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中国移动集中性能管理应用落地手册第一分册—4G网络性能监控

中国移动集中性能管理应用落地手册第一分册—4G网络性能监控

中国移动集中性能管理应用落地手册第一分册—4G网络性能监控中国移动集中性能管理应用落地手册4G网络性能监控分册前言本文档对集中性能管理各项应用落地实施进行了工作内容的明确和细化,聚焦4G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端到端业务质量分析编写实施细则,从建立指标体系、制定分析方法、完善支撑手段、固化分析流程、督导问题处理、开展评估考核六大方面明确工作开展的各个步骤及评估标准,为中国移动省公司常态化落实集中性能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建议。

《中国移动省级性能管理应用落地手册第一分册4G网络性能监控》(以下简称“本规范”)。

本规范面向4G网络性能监控工作,综合考虑4G网络实时性能和非实时性能两方面工作要求,从性能告警监控、告警派单、预处理、问题解决各方面制定了实施准则,并包含指标阈值、派单规则等分析原则,为常态化开展4G 网络性能监控提供指导。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网络部提出,集团公司网络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集团公司网络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总部:万奇、孔松、王灿如、谢锋林省公司:楼坚、王奔、李舸编制历史目录1、范围 (1)2、背景及目标 (1)3、衡量标准 (1)3.1指标体系 (1)3.2分析方法 (1)3.3支撑手段 (2)3.4分析流程 (2)3.5问题督导 (2)3.6评估考核 (2)4、落地细则 (3)4.1指标体系 (4)4.1.1指标列表 (4)4.1.2指标管理对象 (4) 4.1.3评估标准 (5)4.2分析方法 (5)4.2.1告警派单原则表 (5) 4.2.2告警关联规则 (5) 4.2.3评估标准 (5)4.3支撑手段 (6)4.3.1指标采集 (6)4.3.2指标呈现 (6)4.3.3告警呈现 (6)4.3.4评估标准 (7)4.4分析流程 (7)4.4.1问题发现 (7)4.4.2预处理 (7)4.4.3共性问题判断 (8) 4.4.4问题分析定界 (8) 4.4.5评估标准 (8)4.5问题督导 (8)4.5.1督导问题处理 (8)4.5.2跟踪问题处理 (8)4.5.3评估标准 (9)4.6评估考核 (9)4.6.1工单处理过程考核 (9)4.6.2问题处理质量评估 (9)4.7非实时网络性能问题管理的补充 (10)1、范围本文档描述了中国移动4G网络性能监控工作落地细则,供各省公司落实常态化性能管理工作机制并有效开展性能管理工作使用。

中国移动有线宽带业务IT支撑手段需求规范-性能与质量监测需求分册(2015版)

中国移动有线宽带业务IT支撑手段需求规范-性能与质量监测需求分册(2015版)

中国移动有线宽带业务IT支撑手段需求规范—性能与质量监测需求分册(2015版)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网络部2015年9月目录1综述 (3)1.1需求背景 (3)1.2系统使用对象及功能 (3)2功能需求 (3)2.1性能管理 (3)2.1.1GPON网元性能管理 (3)2.1.2IP城域网设备性能 (5)2.1.3传输通道性能管理(可选) (6)2.1.4IDC网元性能管理 (8)2.2诊断测试 (8)2.2.1业务端到端诊断测试(可选) (8)2.2.2PON网络测试诊断(可选) (9)2.2.3仿真上网测试 (11)2.2.4定制化批量测试 (11)2.2.5定期巡检测试 (13)2.3质量管理 (14)2.3.1网页访问质量监控 (14)2.3.2视频访问质量监控 (15)2.3.3互联网电视质量监控 (17)2.3.4游戏使用质量监控 (19)1综述本手册为中国移动有线宽带业务IT支撑手段需求规范体系中的性能与质量监测功能需求分册,为中国移动建设省级性能与质量监测相关IT系统提供指引。

1.1需求背景随着家庭有线宽带业务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于网络质量和使用体验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目前针对有线宽带网络性能与业务质量情况,尚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

因网络原因导致的用户使用不畅,往往“事后救火”,等用户通过投诉反映了问题,才发现着手处理。

因此,需要建设性能与质量监测系统手段,从网络与业务层面提前预见潜在隐患,保障用户感知。

1.2系统使用对象及功能性能与质量监测功能主要为网络支撑和网络监控人员提供相关服务,其主要作用如下:性能管理:通过性能测试和与相应管理系统的对接,获取GOPN网元、IP城区网设备、IDC网元和传输通道的性能指标,实现综合呈现,告警输出。

诊断测试:采用大规模定制化批量测试和模拟用户上网测试,实现对PON 网络故障定位和端到端的诊断测试,获取故障信息,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在PON接入网络、账户故障,还是业务应用故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集中性能管理应用
落地手册
“三领先一确保”分析支撑分册
目录
1、范围 (4)
2、背景及目标 (4)
3、衡量标准 (4)
3.1指标体系 (4)
3.2分析方法 (4)
3.3支撑手段 (4)
3.4分析流程 (4)
3.5评估考核 (5)
4、落地细则 (5)
4.1指标体系 (5)
4.2分析方法 (6)
4.2.1广度覆盖 (7)
4.2.1深度覆盖 (7)
4.2.2厚度覆盖 (8)
4.3支撑手段 (8)
4.3.1支撑手段 (8)
4.3.2指标呈现 (8)
4.3.3派单闭环管理 (9)
4.3.4网管视图 (9)
4.3.5评估标准 (11)
4.4分析流程 (11)
4.4.1问题发现 (11)
4.4.2问题分析 (11)
4.4.3任务工单派发 (12)
4.4.4任务工单处理及反馈 (12)
4.4.5评估标准 (12)
7 / 12
编制历史
7 / 12
1、范围
本文档描述了中国移动LTE精细规划工作的落地细则,供各省公司进行开展多场景LTE规划需求分析,支撑LTE网络精确规划建设。

2、背景及目标
为支撑集“要做广、做深、做厚4G网络,实现“三领先一确保”要求,即“做到广覆盖、连续覆盖和深度覆盖的领先,确保客户感知”,亟需建立一套在不同类型场景下支撑4G网络精确规划建设的分析方法,关联网络、终端、客户感知、价值等多维度数据精确输出4G网络建设建议。

本文档从广度覆盖、深度覆盖、厚度覆盖三个维度出发,将无线小区按八类场景类型(热点、覆盖空洞、高倒流等)进行分类,形成13项支撑“三领先、一确保”的GIS视图功能应用,指导各省有效开展LTE精细规划工作。

3、衡量标准
从支撑4G规划选址的生产管理过程和指标提升效果两个层面分别明确衡量标准,确保工作落地的整体成效。

3.1指标体系
具备明确的支撑4G规划选址的指标集列表,包含(不限于)指标名称、定义、算法、阈值。

其中指标阈值各省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

3.2分析方法
从广度覆盖、深度覆盖、厚度覆盖三个维度出发,将无线小区按八类场景类型进行分类,分析在2G热点、覆盖空洞、高倒流、景区、室分、高铁、高速等不同区域场景下的精细化规划选址需求,形成13项支撑“三领先、一确保”的GIS视图功能应用,输出4G 网络精确规划建议。

3.3支撑手段
1)根据LTE精细规划的分析方法建立相应的IT需求,满足LTE精细规划的分析需要;
2)充分发挥GIS平台和GIS算法,实现支撑“三领先、一确保”的GIS视图功能应用;
3)通过工单系统跟踪问题点的处理进展,闭环管理问题。

3.4分析流程
7 / 12
1)常态化开展问题管理工作:不低于月粒度开展问题专题分析工作,做到指标有人
看,问题有人分析、定位,后续处理过程有跟踪;
2)省公司对问题进行处理分析:对问题进行分析定位,根据定析结果准确派单至处
理人;
3)地市公司根据任务工单要求开展问题的现场处理及结果反馈。

3.5评估考核
1)建立评估考核机制,定期抽检分析结果和任务工单的执行情况;
2)是否定期跟踪评估体系指标变化,指标是否有好转。

4、落地细则
按照支撑4G规划选址的分析提升工作内容,分别制定并细化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及标准,实现性能管理各项应用的常态化运行及管理。

①指标体系:具备明确的支撑4G规划选址的指标列表,并明确指标获取途径,可通
过信令监测系统、网优平台或经分获取。

②支撑手段:能够通过GIS视图、报表等多种形式系统呈现规划需求站点。

③分析方法:具备问题的详细判断规则及方法。

④工单管理:要能够以工单系统实现问题点闭环管理。

⑤问题督导:要对指标反映的问题给出明确的解决建议,跟踪处理进展,督促及时解决。

⑥效果评估:要审核评估工单处理结果,定期考核处理质量,总结提升流程运转情况。

4.1指标体系
明确LTE精细规划指标集,包括指标定义、指标算法和指标劣化阈值(目前有13个指标,涉及网管类、经分类、信令类、测试类四类指标),其中指标阈值各省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

7 / 12
4.2分析方法
为了实现支撑“三领先一确保”的目标,从广度覆盖、深度覆盖、厚度覆盖三个维度出发,将无线小区按八类场景类型(热点、覆盖空洞、高倒流等)进行分类,形成13项支撑“三领先、一确保”的GIS视图功能应用,输出4G网络精确规划建议。

多场景精确规划建议每月经省网优审核后通过EOMS工单推送至分公司网络规划组开展精规划选址,从而为省、市公司网络规划优化人员提供了4G网络精确规划选址的网管分析支撑手段。

7 / 12
4.2.1广度覆盖
广度覆盖包括3类场景,涉及5项功能应用,具体算法定义如下:
4.2.1深度覆盖
深度覆盖分析包括3类场景,涉及7项功能应用,具体算法定义如下:
7 / 12
4.2.2厚度覆盖
厚度覆盖维度的2项功能应用的算法定义如下:
4.3支撑手段
根据LTE精细规划的分析方法建立相应的IT需求,满足LTE精细规划的分析需要,能够通过GIS视图、报表等多种形式系统呈现规划需求站点,并以工单系统实现驻留问题点闭环管理
4.3.1支撑手段
通过话单或信令计算获得。

4.3.2指标呈现
根据指标类型,如果是报表类型,按采集粒度以图形化方式直观呈现指标数值及变化趋势图;对于明细数据,能够实现对于不同场景下的小区清单的输出和查询。

7 / 12
4.3.3派单闭环管理
针对无覆盖、弱覆盖、高倒流等问题,通过任务工单方式,实现问题闭环管理。

4.3.4网管视图
目前规划选址需求可采取如下方式进行小区级和栅格级呈现和输出。

4.3.4.1GIS呈现
省公司按照规划标准以自定义方式通过GIS视图呈现有覆盖需求的小区、路段或栅格。

7 / 12
4.3.4.2报表呈现
省公司通过平台按照本省的指标门限定义通过报表呈现有覆盖需求的小区、路段或栅格的明细数据。

7 / 12
4.3.5评估标准
1)能打通相关数据接口(含网管/经分或者信令),采集分析所需相关数据;
2)具备指标生成、呈现、输出能力,以及栅格级(可选)或小区级的指标生成、呈
现、输出。

4.4分析流程
针对支撑4G规划选址工作开展月粒度的常态优化,明确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做到问题有人分析、定位,后续处理过程有跟踪。

4.4.1问题发现
通过支撑系统进行月度分析,定期输出高倒流栅格、弱覆盖路段、弱覆盖小区、无覆盖小区等。

4.4.2问题分析
根据分析方法,给出问题点的处理具体建议。

7 / 12
4.4.3任务工单派发
多场景精确规划建议每月经省网优审核后通过EOMS工单推送至分公司网络规划组开展精规划选址,从而为省、市公司网络规划优化人员提供了4G网络精确规划选址的网管分析支撑手段
4.4.4任务工单处理及反馈
地市公司在任务工单中及时反馈问题的处理情况。

4.4.5评估标准
1)省公司性能团队常态化开展问题管理工作:不低于月粒度开展问题专题分析工作,做到指标有人看,问题有人分析、定位,后续处理过程有跟踪;
2)省公司网优团队对问题进行处理分析:对问题进行分析定位,根据定析结果准确派单至处理人;
3)地市公司根据任务工单要求开展问题的现场处理及结果反馈。

7 /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