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口才艺术之幽默法

合集下载

如何在演讲中运用幽默的口才技巧

如何在演讲中运用幽默的口才技巧

如何在演讲中运用幽默的口才技巧在演讲中,正确运用幽默的口才技巧可以增加听众的兴趣和参与度,使演讲更加生动有趣。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演讲中运用幽默的口才技巧的方法和技巧,以帮助演讲者提升其演讲的影响力。

1. 找准话题选择一个有趣的话题是成功运用幽默的关键。

尽量选取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这样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

例如,可以选择谈论一些有趣的经历、讲述一些愉快的笑话或者分享一些有趣的观点。

2. 使用恰当的幽默元素在演讲中使用幽默元素时,需要注意恰当运用,不要过分夸张或冒犯他人。

可以使用一些幽默的细节、夸张的比喻、讽刺的说法或者适当的自嘲。

此外,要注意语言的幽默和言外之意的幽默。

3. 视频和图片在演讲中嵌入一些幽默的视频和图片可以让演讲更加生动有趣。

事先准备一些与话题相关的有趣视频或图片,在适当的时候播放给听众,以激发听众的笑点和兴趣。

4. 讲故事和笑话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和笑话是利用幽默口才技巧的常见方法。

通过讲述一些发生在你身上的有趣经历,或者引用一些幽默的笑话,可以为演讲增添一定的笑点。

但要注意不要讲述过长或过激的笑话,以免影响演讲的流畅性和主题的连贯性。

5. 使用幽默的演讲风格在演讲中,使用幽默的演讲风格可以提升演讲者的亲和力和幽默感。

可以适当运用语言的幽默技巧,如反问、夸张、讽刺等。

同时,注意语速和语调的变化,通过声音的起伏和变化来带出幽默的效果。

6. 与观众互动与观众的互动可以增加演讲的趣味性,也是幽默口才技巧的一种体现。

可以通过提问、请观众举手表态、制造一些趣味性的情景等方式,引起观众的参与和笑声。

7. 练习和反复修改在使用幽默技巧时,需要不断地练习并反复修改,直到达到最佳效果。

可以进行模拟演讲,或者录制自己的演讲并进行反复听觉检查。

通过调整表情、语音和发音等细节,以达到幽默效果最大化。

总结起来,运用幽默的口才技巧可以使演讲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但需要注意幽默的方式和场合,避免冒犯他人或给人造成不良印象。

导游口才艺术之幽默法

导游口才艺术之幽默法

导游口才艺术之幽默法导游语言的幽默艺术技巧,在很大程度上是语言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它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修辞,而是以造成幽默意境为目的。

幽默意境主要由语言的反常组合来体现,即语言组合与其有关知识相违,完全超出人们可以预料的范围。

这里介绍几种幽默导游语言的艺术技巧:1.讲笑话的技巧在旅途中,为了活跃气氛,导游员常常要给游客讲讲笑话。

讲笑话既需要一定的天赋,也需要一定的训练和指导,这里介绍几种讲笑话的技巧.:(1)抓住时机。

把握恰到好处的节奏,引导听众产生强烈的心理期待,特别要注意抖包袱的时刻,在故事引入入胜时,掌握速度和节奏,特别是天花乱坠或制造悬念时的停顿时间。

速度的掌握,可以从和风细雨到急风骤雨。

同时,要注意引导游客强烈的心理期待,然后突然使他们感到大出所料。

(2)夸张模仿。

对角色进行夸张模仿,刻画其生动有趣的形象,以引起强烈的共鸣。

夸张模仿主要通过声音和动作来进行。

通过夸大事物的某些成分,夸张某人的某些特点,再反映出来以掩盖人的常态,突出其荒诞可笑之处。

(3)优雅敏捷。

把握时机和节奏,注意夸张和模仿,再加上优雅敏捷,讲笑话的人就算具备了基本技巧。

讲笑话的简练程度,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幽默能力。

如果他磕磕巴巴、语无伦次、哼哼哈哈,或使用陈腐、粗俗、浮躁、油滑、尖刻的语言进行讲述,只能使人苦笑,如果才思敏捷、妙语连珠、滔滔不绝,那么才有笑的魅力。

2.自我解嘲自我解嘲,是指在遇到无可奈何的情况时,以乐观的态度进行自我解嘲,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例如:旅行车在一段坑坑洼洼的道路上行驶,游客中有人抱怨。

这时,导游员说:“请大家稍微放松一下,我们的汽车正在给大家做身体按摩运动,按摩时间大约为10分钟,不另收费。

”引得游客哄然大笑起来。

这位导游员以“苦”中求乐的口吻把一件本来不轻松愉快的事说得痛快淋漓,造成了一种抱怨情绪遽然化解的笑。

3.正题歪解.正题歪解,就是以一种轻松、调侃的态度,对一个问题故意进行主观臆断或歪曲的解释。

导游中的幽默技巧

导游中的幽默技巧

导游中的幽默技巧导游中的幽默技巧幽默一词,古而有之,在《楚词.九章.怀沙》中有“孔静幽默”,是寂寞无声的意思。

现代汉语的“幽默”是外来语,是英语humour 的音译(林语堂),幽默的含义众说纷纭,但幽默是一个人才学的表现,是一个人对客观环境所表现出豁达、超然的生活态度这一点是肯定的。

幽默在导游中的作用是十分奇妙的,它可以化平淡为有趣、化沉闷为笑声、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

具体作用有如下四点;(一)融洽关系在导游活动中,导游人员的幽默不在于理智,而在于情绪。

真正的幽默是从内心涌出。

导游人员与旅游者大都是初次接触,互相比较生疏。

为了融洽关系,给他们以信赖感和亲近感,导游人员就主动与旅游者交谈,但有时讲了一大堆客气话,仍消除不了客人“敬而远之”的陌生感,而有时只讲几句幽默风趣的话,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一位导游人员在初次与旅游者见面时,作自我介绍说:“初次为大家服务,我感到十分荣幸。

我姓马,‘老马识途’的马。

今天,各位到我们这儿旅游,请放心好了,有我一马当先,什么事情都会马到成功!……”客人们都乐了,初次见面的拘谨感一扫而光,主客关系一下变得融洽起来。

(二)调节情绪在导游过程中,导游人员如果把幽默作为一种矫情,那么旅游者低落、冷淡、不安的情绪就会得到有效的调节。

例如:一架客机失事后的第二天,一批旅游者将飞往那架飞机失事的所在地,客人们都有一种恐惧、不安的情绪。

候机时,大家都沉默寡言。

这时,导游人员微笑着对大家说:“请各位放心。

我是大家的‘护身符’,今天陪大家一同前往,保证一切顺利。

请允许我在此向大家透露一个信息,我干了十多年导游,坐过几十次飞机,还没有一次从天而降的经历。

”客人们一听,都笑了。

可见,幽默而机智的宽慰,比生硬、笨拙的劝说更有效得多,一下就使客人增添了精神力量。

在导游讲解时,幽默还能增添游兴。

如一位导游人员在陪同一批美国旅游者游长江三峡,在介绍神女峰时幽默地说:“瞧,那就是神女峰。

演讲中的幽默技巧如何让观众笑个不停

演讲中的幽默技巧如何让观众笑个不停

演讲中的幽默技巧如何让观众笑个不停在演讲中使用幽默是一种有效的表达技巧,它可以打破僵硬的氛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增强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情感联系。

然而,要让观众笑个不停并不容易,需要运用恰当的幽默技巧。

本文将探讨演讲中的幽默技巧,帮助演讲者提升讲话的幽默感,从而赢得观众的笑声。

一、运用恰当的喜剧手法1. 用夸张的比喻:在演讲中,可以使用夸张的比喻来描述某种情景或者事物,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和笑声。

例如,演讲者可以说:“我曾经尝试过去登山,结果我只爬到了山脚下,因为我觉得那里的风景最美。

”这种夸张的比喻不仅可以戏剧化地表达自己的经历,还能够引发观众的笑声。

2. 运用反讽:反讽是一种常见的幽默手法,在演讲中同样可以发挥作用。

演讲者可以在演讲过程中使用反讽来戏谑某个观点或者现象,从而制造幽默效果。

例如,演讲者可以说:“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相信大家每天都要接收大量的垃圾信息,我不知道这些信息有什么用,可能就是为了让我们在朋友圈里增加热闹吧。

”二、运用个人经历和故事1. 自嘲式幽默:使用自嘲式幽默是一种常见的技巧,它能够使演讲者更加亲近观众,让观众感受到演讲者的幽默感和幽默的一面。

通过分享自己的一些小故事或者经历,演讲者可以制造出欢乐的氛围。

例如,演讲者可以讲述一个自己在公共场合被尴尬的事情,或者分享一个自己的失败经历,用幽默的方式展现自己的主题。

2. 利用幽默化的故事:在演讲中加入幽默化的故事,可以激发观众的兴趣,赢得他们的笑声。

这些故事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只要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笑声就可以。

例如,演讲者可以讲述一个发生在生活中的滑稽故事,通过幽默回忆和生动描写,带给观众欢笑的同时也传递了演讲的主题。

三、巧妙运用语言技巧1. 双关语和谐音:在演讲中使用双关语和谐音是一种常见的幽默技巧。

通过巧妙地运用这些语言技巧,演讲者可以制造出一些有趣的词语组合或者句子,引发观众的笑声。

例如,演讲者可以说:“成功需要努力,不过也需要很多呼呼大睡。

导游诙谐的口才

导游诙谐的口才

导游诙谐的口才导游诙谐的口才这类导游语言艺术的特点是:口才学以浓厚的口才趣味思想来认识和解释事物,语言机智、口才充满活力,富有情趣,蕴藏着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听了格外开心口才且耐人寻味。

请看实例:(进入午门之后)进了故宫,大家首先看见的就是人……为什么这么多人来到这里弄呢?因为明朝永乐年间,100万劳工花了20xx年的时间修筑起来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非常有名。

每天都有数万游客来这里观光。

故宫的面积是天安门广场的两倍。

比凡尔赛宫殿还大,是日本平安神宫的十倍左右。

故宫的历史开始于五百七十年前,请大家思绪拉回到五百七十年前来浏览故宫吧!这个建筑是故宫朝南的大门,叫做午门,午是正晌午的午,是位于正中的意思。

午门的下面,有五个拱门,正中间的门只有皇帝才能出入,即使地位很高的大臣,也只有使用最两端的小门。

这些都是根据身分、等级来严格规定的。

过后,只有皇帝在结婚的时候,皇后才能从午门进入一次,其他女性一律禁止出入午门。

当然现在是谁都不得可以进啦。

过后对皇帝的心腹都是这样的严厉,一般的百姓就更不用提啦,连靠近故宫都不行。

所以,这个故宫被称作紫禁城。

紫是紫色的紫。

过去有天帝在紫宫中生活的传说,皇帝认为:老子不是旁的东西,老子就是天帝之子,老子住的地方当然也得是紫色的宫殿。

于是,用了个紫字。

禁就是禁止入内的禁字,也就是禁止随便进入的意思。

这正中的路是皇帝专用的。

这条路不但是故宫的中轴线,也是整个北京城的中轴线。

北京的主要建筑大多都是沿着这个中轴线而建,两边的建筑物也多是对称的。

皇帝的宫殿位于这中轴线的中间,显示着“普天之下,唯我独尊”。

这条路是用大理石铺成的。

请看,这大理石路比两边的路高出一块来。

当皇帝走这段路时,还要在上面铺上地毯之类的东西,这样就更高了。

所以,纵然是皇帝身材短小,在这上面一走,也显得高大伟岸!皇帝是了不起的“爷们儿”。

这中间的门也是了不起的“爷门儿”。

每当皇帝经过这中间的门时,都要敲响大钟、大鼓伴奏才行。

导游的口才技巧_演讲技巧_

导游的口才技巧_演讲技巧_

导游的口才技巧导游没有都要跟随很多游客一起出游,他需要对某一地的景物竞选讲解,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导游的口才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导游的口才技巧一、置疑技巧置疑技巧就是使用技巧疑问句提出置疑进行讲解的一种技巧。

所谓技巧疑问句,就是指能够在特定导游辞中营造气氛,使讲解内容、讲解要点得到突出强调,使表达讲解生动别致、情趣盎然的疑问句。

精彩案例1问题:川菜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回答:这就是厨师们善于掌握调味学中的辩证法,做到口味浓淡有致:“该浓则浓该淡则淡,浓中有淡,淡中带浓,浓而不腻,淡而不薄,变化无穷。

”比如,同样是“豆腐”,既可以做成味浓味厚的麻辣豆腐,也可以做成清爽可口的口蘑豆腐,甚至做出上百种不同制作方法和口味的豆腐菜系。

“锅巴”本是烧饭时的“剩余物资”,但厨师把它炸得油酥金黄,制成“锅巴肉片”、“锅巴海参”等,随着上菜时“沙沙”的响声,食客们耳目一新,享用这道菜时,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

通过精心制作的“樟茶鸭子”、“鱼香龙虾”、“天府牛筋”、“坛子肉”、“东坡肘子”等名菜,“肥而不腻,脆而不生,香而不闷,酥而不散”,品尝这样的美食,会引发人们对生活哲理的遐思。

川菜的色鲜味美,不但中国的南、北方人都能接受,而且为世界各国的众多食客所接受。

有的外国朋友在享用川菜佳肴时,连说是难得的美味,他们不是在吃菜,而是在“吃”悠久的中国文化。

(张斯炳等《成都》)在我们介绍景点的时候,也可以经常使用这种技巧,可以在一问一答中,既给游客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又让导游员进行了生动的讲解,起到了情景交融的作用。

导游的口才技巧二、道歉1.微笑道歉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

”即使面对刻薄的挑剔者,出言不逊、咄咄逼人者,只要你微笑冷静,就能稳控局面,缓减对方的刺激,化解对方的攻势。

在道歉的语言艺术中,微笑是通过不出声的笑传递歉意的一种“载体”。

在道歉时,运用微笑语并不是奴颜婢膝,而是对他人一种和蔼友善真诚的表示。

2.迂回道歉在导游工作中,导游员难免会因一些小事得罪旅行团队中的某些客人,而导游员出于某种原因又不便公开道歉,这时,就可采用迂回致歉的方法。

幽默搞笑的导游词开场白

幽默搞笑的导游词开场白

幽默搞笑的导游词开场白幽默搞笑的导游词开场白导游词是导游带领游客参观游览的口头语言,其中存在大量的文化因素。

那么简短幽默导游词怎样开场白?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幽默搞笑的导游词开场白,欢迎借鉴!篇一:幽默导游词开场白(早上接团)大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见客人没反映时补上一句),很好,大家都睡醒了,现在请大家抬起高贵的头看看车的正前方,看到什么了?导游?对!我就是你们今天的导游,那么请大家务必记住我这张长得不算漂亮但总算对得起观众的脸(笑声),把我留在脑海中,旅途快乐又轻松。

下面呢,我就给大家正式介绍一下自己,哎呀,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拿起话筒我要献丑,谁要不鼓掌谁就说我丑(我带过的客人都很会心一笑并很配合的鼓掌),哎——,很好,谢谢大家的掌声,后面还有一句呢,谁要说我丑我下车就走(笑声),从大家的掌声中可以看出大家的审美眼光还是相当不错的嘛!篇二:幽默导游词开场白各位团友,我们来互动一下,有个问题请大家回答,全世界有一共有多少人呢? (团友纷纷回答) 其实我也讲不清楚,就当六十多亿吧。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要请教大家:那中国有多少人呢? (团友又纷纷回答) 其实我还是讲不清楚,就当十三亿多吧。

有一个问题,我不用请教大家我都知道,就是我们这个团有多少人呢?告诉大家,我们这个团有(80)人。

真正考验大家IQ的问题是,十三亿分之(80)是个什么概念呀? 您可以说这是数学概念,但我要告诉您的是,这是“天—大—的—缘—分!”。

来!团友们,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开始我们“天大的缘分”之旅(带头鼓掌)。

篇三:幽默导游词开场白各位朋友:大家好! 有一首歌曲叫《常回家看看》,有一种渴望叫常出去转转,说白了就是旅游。

在城里呆久了,天天听噪音,吸尾气,忙家务,搞工作,每日里柴米油盐,吃喝拉撒,真可以说操碎了心,磨破了嘴,身板差点没累毁呀!(众人笑) 所以我们应该经常出去旅游游,转一转比较大的城市,去趟铁岭都值呀,到青山绿水中陶冶情操,到历史名城去开拓眼界,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金钱,不是权力,我个人认为是健康快乐!大家同意吗?(众人会意) 出去旅游,一定要找旅行社,跟旅行社出门方便快捷,经济实惠呀。

导游讲解艺术手法

导游讲解艺术手法

导游讲解艺术手法语言能力对导游员来说尤其重要。

导游语言是导游从事导游职业的主要手段,它直接影响着接待效果和服务质量。

这里,根据导游语言所基本具备的理、物、趣、神四个特点,列举一些实例,着重从语言艺术的角度,介绍几种常用的讲解艺术手法。

1.逗趣法逗趣法,就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导游讲解,让游客在乐趣中得到精神享受。

例如:在苏州西园的五百罗汉堂里,导游人员指着那尊"疯僧"塑像逗趣说:"朋友们,这个疯和尚有个雅号叫九不全,就是说,有九样毛病:歪嘴、驼背、斗鸡眼、招风耳朵、瘸瘸头、烧脚、鸡胸、斜肩脚,外加一个歪鼻头。

大家别看他相貌不完美,但残而不丑,从正面、左面、右面看,你会找到喜、怒、哀、乐等多种感觉…。

另外,那边还有五百罗汉,大家不妨去找找看,也许能发现酷似自己的光辉形象。

" 风趣的话,逗得游客乐此不疲,游兴顿增。

2.猜谜法猜谜法,就是根据旅游景观的内容和特点,以谜语的形式引发游客的兴致。

请看实例:有位导游员在杭州九溪十八涧对游客说:"这儿的路处处曲,路边的溪水叮咚响,远近的山峦绿葱葱。

清代文人俞槌到这里时,诗兴大发,挥笔写道:“曲曲环环路,叮咚泉,远远近近山……,前面已用了叠词,朋友们猜猜看,第四句写树时,俞描用的什么叠词? " 游客们议论纷纷,有的说"郁郁葱葱树",有的说"大大小小树",最后在导游员的启发下猜出是"高高下下树".大家都惊叹俞槌用词的精妙。

这"高"和"下"贴切传神,写活了沿山而长的树林。

游无锡蠢园时,导游员让游客先看春、夏、秋、冬四个亭中的春亭,指着匾说:"春亭挂的匾额是滴翠,表达了春天的形象,有特色。

那么,夏、秋、冬三个亭子会用什么题匾呢?各位朋友是否能猜中?"一石激起千层浪,游客边猜边看,猜中的笑逐颜开,未猜中的纷纷敬佩题匾者的文笔之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游口才艺术之幽默法
导游语言的幽默艺术技巧,在很大程度上是语言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它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修辞,而是以造成幽默意境为目的。

幽默意境主要由语言的反常组合来体现,即语言组合与其有关知识
相违,完全超出人们可以预料的范围。

这里介绍几种幽默导游语言的艺术技巧:
1.讲笑话的技巧
在旅途中,为了活跃气氛,导游员常常要给游客讲讲笑话。

讲笑话既需要一定的天赋,也需要一定的训练和指导,这里介绍几种讲
笑话的技巧.:
(1)抓住时机。

把握恰到好处的节奏,引导听众产生强烈的心理
期待,特别要注意抖包袱的时刻,在故事引入入胜时,掌握速度和
节奏,特别是天花乱坠或制造悬念时的停顿时间。

速度的掌握,可以从和风细雨到急风骤雨。

同时,要注意引导游客强烈的心理期待,然后突然使他们感到大出所料。

(2)夸张模仿。

对角色进行夸张模仿,刻画其生动有趣的形象,
以引起强烈的共鸣。

夸张模仿主要通过声音和动作来进行。

通过夸
大事物的某些成分,夸张某人的某些特点,再反映出来以掩盖人的
常态,突出其荒诞可笑之处。

(3)优雅敏捷。

把握时机和节奏,注意夸张和模仿,再加上优雅
敏捷,讲笑话的人就算具备了基本技巧。

讲笑话的简练程度,更能
体现一个人的幽默能力。

如果他磕磕巴巴、语无伦次、哼哼哈哈,
或使用陈腐、粗俗、浮躁、油滑、尖刻的语言进行讲述,只能使人
苦笑,如果才思敏捷、妙语连珠、滔滔不绝,那么才有笑的魅力。

2.自我解嘲
自我解嘲,是指在遇到无可奈何的情况时,以乐观的态度进行自我解嘲,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例如:旅行车在一段坑坑洼洼的
道路上行驶,游客中有人抱怨。

这时,导游员说:“请大家稍微放
松一下,我们的汽车正在给大家做身体按摩运动,按摩时间大约为
10分钟,不另收费。

”引得游客哄然大笑起来。

这位导游员以“苦”中求乐的口吻把一件本来不轻松愉快的事说得痛快淋漓,造成了一种抱怨情绪遽然化解的笑。

3.正题歪解
.正题歪解,就是以一种轻松、调侃的态度,对一个问题故意进
行主观臆断或歪曲的解释。

例如:一批游客在游览青岛小鱼山公园时,有人指着一个用4800个青岛啤酒空瓶制成的龙问:“这里叫小
鱼山,可为什么只有‘龙’而不见‘鱼’呢?”导游员幽默地说:
“为什么不见鱼,主要原因是因为鱼喝青岛啤酒过多而变成了龙。

”这位导游员故意将“鱼”和“龙”这两个没有联系的事物,用“喝
青岛啤酒太多”的原因捏在一起,在这种因果关系的错位和逻辑矛
盾中就产生了幽默感。

例如:一批游客在游览云南香格里拉碧塔海时,见到沿途参天大树的树枝上挂有许多绿色的植物,就问那是什么?导游员幽默地说:“树老了,那些是树的胡须。

过一会才说:那些是寄生植物---山上
特有的草,也是制云南白药的原料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导游讲解时,对游客的提问,首先用“歪解”调剂一下气氛是可以的,但不能用它作为正式回答客人提问的方法,不然就易陷入油滑而显得敷衍塞责,使游客产生不悦。

4.一语双关
一语双关,就是利用词语的谐音和多义性条件,有意使话语构成双重意义,使字面含义和实际含义产生不谐调。

双关又分谐音双关
和语义双关。

谐音双关是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条件构成双重意义,使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产生不谐调。

语义双关是利用词语的多义性(本义和转义),使语句所表达的内容出现两种不同的解释,彼此之
间产生双关。

例如:①一位导游员在介绍故宫的午门时说:“皇帝是了不起的‘爷们儿’,这中间的门也是了不起的‘爷门儿’。

每当皇帝经过
这午门时,都要敲响大钟、大鼓伴奏才行”
②一位导游在陪同一批台湾客人去工艺品商店购物途中,风趣地对客人们说:“那里有许多古代美人的画。

如果哪位先生看中了
‘西施’、‘杨贵妃’或‘林黛玉’,就大胆地说,不要不好意思,她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嫁’给你。

不过,已经有夫人的可要谨慎一
点呀!”.
上述两例的幽默点都爆发在双关语的表层组合上。

第①例中“爷们儿”和“爷门儿”的谐音双关,以语言为纽带,将两个不同的词
义联在一起,使人通过联想产生幽默感。

第②例中,“嫁”是语义
双关。

表面语义是“嫁”,其实质意义是“卖”。

导游员故意将双
重意义混为一谈,使人忍俊不禁。

5.借题发挥
借题发挥,就是指为了活跃气氛,增加情趣,故意借题发挥把正经话说成俏皮话。

例如:一位导游员在提醒即将离境的日本游客勿忘物品时说:“请大家不要忘记所携带的行李物品,如果忘了话,我得拎着送到
日本去,不需感谢,只向你报销交通费就行了。

交通费是够贵阿!”
客人大笑之余,格外注意。

6.移花接木
移花接木,就是把某种场合中显得十分自然的词语移至另一种迥然不同的场合中,使之与新环境构成超过人正常设想和合理预想的
种种矛盾,从而产生幽默效果。

例如:一位导游员在带游客参观四川丰都“鬼城”时解说道:“亡魂进入鬼国幽都必须持有‘护照’,国籍、身份不明的亡魂是
不准入境的。

不过,这‘护照’是阳间的叫法,在阴间则叫‘路引’,以保证在黄泉路上畅通无阻??”
这位导游员将“护照”“入境”这些现代名词移植进来,从而增添丁讲解的幽默情趣。

7.仿拟套用
仿拟套用,是指将现成的词语改动个别词或字,制造一种新的词语,以造成不谐调的矛盾。

例如:一位导游员在接待一批港澳游客时说:“前几天,我接待了一批日本客人,他们说我是‘民间外交家’,今天,我接待的你们都是中国人,,看来我又成了‘民间内交家’了。


这位导游员仿“民间外交家”造出“民间内交家”,使正、反词互相映衬,给人们新鲜、风趣之感。

8.颠倒语句
颠倒语句,是针对游客熟悉的某句格言、口号、定理或概念,用词序颠倒的反常手法,创造出耐人寻味的幽默意味。

例如:一个旅行团要去参观长城,但因大雪封山,公路不通,为了使游客们能如愿以偿地游览长城,导游员决定乘火车到八达岭,征得游客同意后,他说:“有句名言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好汉非得到长城。

今天,我一定要让大家当‘好汉’”话语不仅幽默风趣,而且还透着诚心为游客服务的热情。

9.故意夸饰
故意夸饰,是指以事实为基础,为了畅发情意,故意言过其实,使人得到鲜明的印象,而又感到真切。

例如:在一个旅行团即将结束在青岛的旅游时,导游员说:“你们即将离开青岛,青岛留给你们一样难忘的东西,它不在你的拎包里和口袋中,而在你们身上。

请想一想,它是什么?”导游员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它就是你们被青岛的阳光晒黑了的皮肤,你们留下了友情,而把青岛的夏天带走了!”话音刚落,他就赢得了热烈的笑声和掌声。

照理说,“夏天”是不可能带走的,但夏天的阳光把游客的皮肤晒黑了,所以这位导游员故意强调事物的特征,夸张地说游客“把夏天带走了”,在富有诗意的想象中赢得了幽默感。

10.语义交叉
语义交叉就是用巧妙的比喻、比拟等手法使表面意义和其所暗示的带有一定双关性的内在意义构成交叉,使人在领悟真正含义后发出会心的微笑。

例如:①“明天你们就要回家了,在离别之前,我将带各位去上海外滩去拍个纪念照,和上海亲吻一下,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②“我们的海南岛对客人历来就十分热情,即使现在是冬季,也可以热得大家汗流浃背,穿不住西装外套。


例①用“亲吻”一词将上海人格化了,把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行为用在这里,也就有了几分幽默。

例②用人的“热”情和天气的炎“热”形成交叉,造成了幽默意境。

总之,幽默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按照概率法则来作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