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ze手术及其术后监护-医学精品
麻醉和术后监护管理制度

麻醉和术后监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确保患者在麻醉和术后监护过程中获得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保障医务人员依照规范操作,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订立本制度。
2.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规范,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麻醉和手术患者的术前麻醉评估、麻醉操作和术后监护管理。
第三条定义1.麻醉:指通过使用药物或其他手段使患者无痛或减轻痛苦,并实现手术需要的一种医疗手段。
2.术前麻醉评估:指在患者手术前进行认真评估,包含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病史、检查结果等,以确定麻醉适应性和麻醉方案。
3.麻醉操作:指医务人员依据麻醉方案,予以患者麻醉药物,监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4.术后监护:指患者手术后由专业护士或医师进行紧密监护和处理,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同时,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第二章术前麻醉评估第四条术前麻醉评估的目的1.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形,确定麻醉适应性。
2.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和用药情况。
3.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呼吸、肝肾功能等紧要指标。
第五条术前麻醉评估的内容1.认真询问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和用药情况。
2.进行必需的体格检查,包含心肺听诊、血压、脉搏等。
3.依据手术类型确定麻醉方案。
4.检查患者的心电图、胸片、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必需的化验和检查项目。
第六条术前麻醉评估的流程1.患者预约手术后,在手术前7天内进行术前麻醉评估。
2.评估由专业麻醉师或医师负责进行。
3.医务人员需向患者解释术前麻醉评估的目的和流程,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4.评估完成后,将结果记录在患者的电子病历中,并保存纸质评估表。
第三章麻醉操作第七条麻醉操作的目的1.通过麻醉操作,使患者进入稳定的麻醉状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监护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
第八条麻醉操作的人员要求1.麻醉操作由专业麻醉师或医师负责。
2.麻醉操作人员应持有相应资质和执业证书,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maze手术及其术后监护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二页。
起搏器的使用(shǐyòng)与监护
使用起搏器原因: 由于射频消融线对心肌有损伤,射频消融线 局部的心肌水肿,以及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 的应用,都可以引起房室传导(chuándǎo)阻滞, 造成心动过缓。
什么(shén me)是MAZE?
▪ 英文词解:迷宫,MAZE又 称迷宫手术
▪ 经典迷宫手术:1987年Cox 发明迷宫手术,该手术将心 房按迷宫路线依次切开缝合, 左右心房肌肉通过无数外科 切口和随后的缝合被隔离 (gélí)成多个电绝缘的区域使 电信号只能沿迷宫的通道传 递,从而恢复正常的心跳节 律--切和缝,损伤大
术后情况:常规带临时起搏器回ICU,心律为房颤律,可达龙控制 后已恢复窦性心律,术后心率110~76次/分,循环稳定,引流不 多,术后当晚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第2天转出ICU
用药:多巴胺,硝普钠,可达龙(150mg/5%GS50,10分钟泵入后予常 规配制5~10ml/h泵入,心率小于60次停用起搏器未开启
▪ 静脉的选择:维持剂量的的浓度可引起外周 静脉炎,需选择中心静脉输入
▪ 抗凝的问题:胺碘酮可增强华法令的抗凝作 用,增加出血危险。应用胺碘酮时,严密监 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PT维持在24s左右,INR维持在 2.0~2.5[ ,观察有无出血征象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二页。
▪ 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25-35 岁人群 <0.5% 50-59岁人群:0.5%
80-89岁人群:8.8%
第六页,共三十二页。
什么 是房颤? (shén me)
心电图: P波消失,代之以 紊乱(wěnluàn)的f波; 心室率极不规则; QRS波正常
maze手术与其术后监护

maze手术的历史与发展
1987年,Cox等首次报道了迷宫手术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迷 宫手术已经从传统的开胸手术逐渐发 展为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 、效果显著等优点。
1995年,国内开始开展迷宫手术治疗 房颤,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手术已经 成为治疗房颤的重要手段之一。
maze手术的原理与技术
迷宫手术的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 解剖和生理重构,消除房颤的触 发因素和维持机制,从而恢复和
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
具体技术包括在心脏内部制造一 系列的通道(迷宫),切断或隔 离异常的电信号传导路径,以及 修复或替换病变的心脏瓣膜等。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对于合并先天性心脏畸形 的患者,maze手术可与 其他心脏畸形矫治手术同 时进行。
手术效果
消除或减少心律失常
通过在心内膜上形成一系列的疤痕,maze手术能够消除或减少心 房内的异常电信号传导,从而消除或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改善心脏功能
通过消除心律失常,maze手术有助于改善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ze手术的术后监护
术后监护的重要性
监测病情变化
术后监护可以实时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 常情况。
预防并发症
通过术后监护,可以及早 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术 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 、心脏疾病等。
促进康复
术后监护能够确保患者得 到适当的护理和治疗,有 助于加速康复进程,缩短 住院时间。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定期记录数据
医护人员应定时记录患者的生 命体征数据,并进行分析,以 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手术术后监测

术后监测
术后处理(postoperativemanagement)是针对麻醉的残余作用及手术创伤造成的影响,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尽快地恢复生理功能,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一)体位术后病人的体位安置,务必做到医学教育网原创轻柔缓慢,协调一般,保障病人气道通畅,注意保护各种体腔引流管。
合适的体位,有利于病人呼吸和循环等功能的发挥。
(二)监护合理的术后监护是及时了解术后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的重要保证。
1.生命体征每15~30分钟记录1次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直至病情平稳,随后的监护频率取决于手术情况和病从在苏醒时的情况。
2.中心静脉如果手术中有大量失血或体液丢失,在手术后早期就监测中心静脉压。
3.体液平衡对于中等及较大的手术,术后要继续详细记录液体的入量、失血量、排尿量、胃肠减压及各种引流的丢失量。
4.其它监护项目根据不同原发病以及不同的手术情况而定。
术后的活动量应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逐步增加。
在病人已医学教育网原创清醒、麻醉作用消失后,尽早鼓励和协助病人在床上活动。
(四)饮食和输液
1.非腹部手术视手术大小、麻醉方法和病人的反应决定。
2.腹部手术尤其是胃肠道手术后,一般禁食24~48小时,待肠道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开始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
(五)引流物的处理引流物的种类繁多,常用的有烟卷引流、乳胶片引流、乳胶管引流、双套引流及T管引流、胃肠减压管引流、导尿管引流等。
(六)缝线拆除和切口的愈合记录缝线的拆除时间,可根据切口部位、局部血液供应情况及病人年龄、营养状况来决定。
麻醉术后监护管理制度

麻醉术后监护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确保患者在麻醉术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监护和护理,减少麻醉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本制度订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进行麻醉术后监护的患者,包含择期手术及急诊手术的麻醉术后患者。
三、职责与权限1.麻醉科:–负责订立和完善麻醉术后监护操作规范。
–监督和引导术后病房的麻醉护理工作。
–负责麻醉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和报告。
2.术后病房:–负责实施麻醉术后监护和护理工作。
–负责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麻醉药物使用情况、疼痛评估等相关信息。
–及时报告患者的异常情况,帮助麻醉科处理麻醉术后并发症。
四、监护设备和设施麻醉术后监护病房应配备以下设备和设施: 1. 完善的实时监测设备,包含心电监护仪、无创血压监测仪、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等,并保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2. 严密可靠的危重病患者监控系统。
3. 必需的呼吸机、氧气供应设备和吸引器等。
4. 适合的照明、通风和温湿度掌控设施。
5. 不安全药物储存和使用的设备,包含固定在墙上的药物柜。
五、监护标准1.麻醉术后监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应进行连续的生命体征监测,包含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必需时可进行动脉压测定、中心静脉压测定、肺动脉压测定等监测。
–监测数据应真实、准确地记录,并在患者监测信息发生变动时及时通知医生和护士。
2.疼痛评估与掌控:–麻醉术后患者的疼痛评估应在术后尽早进行,包含评估疼痛程度、疼痛的性质和疼痛的影响。
–依据评估结果,订立合理的疼痛管理方案,并及时调整。
–疼痛评估的记录应真实、准确,并与治疗措施相配套。
3.氧气治疗:–麻醉术后患者因手术、麻醉等原因可能存在低氧血症的风险,应依据患者氧饱和度监测结果进行氧气治疗。
–氧气治疗应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维持患者的氧饱和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4.液体管理:–麻醉术后患者的体液管理应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包含补液和去除体内多余液体等。
临床医学中的手术风险评估与术后处理

临床医学中的手术风险评估与术后处理手术是一项风险较高的医疗过程,为了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临床医学中进行手术风险评估及术后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手术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术后处理的具体技巧,帮助临床医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康复效果。
一、手术风险评估的方法手术风险评估是通过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手术风险评估方法:1. 术前评估:医生通过详细询问患者家族病史、个人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等方式,了解患者的全面情况。
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存在与否。
此外,还需要判断患者是否有吸烟史、酗酒史以及与手术相关的特殊风险因素,如肺功能、心血管系统状况等。
2. 术中监测:在手术过程中,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手术的类型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监测手段。
如对于心血管手术,采用心电图、血氧饱和度,非侵入性血压监测等。
对于全身性手术,要对患者的呼吸功能、酸碱平衡、体温进行监测等。
3. 术后监护:手术后,患者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或普通病房进行进一步的监护。
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等,并及时处理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二、术后处理的具体技巧手术后处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恢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术后处理技巧:1. 疼痛管理: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合理选择镇痛药物。
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采取物理疗法如热敷、按摩等来缓解疼痛。
2. 患者康复指导:术后,医生需要给予患者针对手术类型和术后特点的康复指导。
这包括饮食指导、术后活动指导、创面护理等。
患者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能够加速康复进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 并发症的防治:术后并发症是手术风险评估和术后处理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对于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神经外科术后监护

提高患者预后
01 及时发现并发症:术后监
护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出现 的并发症,并采取相应措 施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 预后。
03 提高治疗效果:术后监护
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 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进 行治疗,提高患者的预后。
02 降低死亡率:术后监护可
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 高患者的预后。
04 减少医疗纠纷:术后监护
可以减少医疗纠纷,提高 患者的预后。
降低医疗风险
及时发现术后并发 症:术后监护可以 及时发现患者出现 的并发症,并采取 相应措施进行治疗,
降低医疗风险。
提高治疗效果:术 后监护可以及时发 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并采取相应措施进 行治疗,提高治疗
人力资源紧张
原因:患者数量增加,医护人 员数量不足
影响: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增大, 容易出现疲劳和失误
应对策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提高工作效率
建议: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 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风险
提高监护质量
加强培训:提高 医护人员的专业 技能和知识水平
01
04
引入新技术:采 用先进的监护设 备,提高监护准 确性和及时性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19
密切观察患者生 命体征,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
2021
定期评估治疗 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Nhomakorabea01
02
03
04
根据患者病情 变化,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2020
及时调整药物 剂量,确保治
疗效果
2022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保持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 和担忧
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消 除他们的疑虑
心脏外科术后监护

在心脏外科手术后,进行良好的术后监护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 症风险和提高治愈率。
术后监护的重要性
1 提供安全保障
术后监护是对患者安全 的最大保障,可以及时 发现并处理术后可能出 现的问题。
2 精细护理
术后监护提供的护理可 以有效减少患者不适和 疼痛,帮助患者更好地 康复。
3 促进团队合作
常见的术后监护指标和方法
心电图监测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心电图监测,及时发现心脏 问题。
血氧饱和度监测
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防止缺氧情况发生。
伤口护理
伤口是感染的重点部位,需要进行定期观察和 处理。
体位调整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情况,需要进行相关的体 位调整。
术后监护中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失血
术后失血是常见的并发症,及时补充生命体 征稳定的止血药,避免患者贫血。
术后监护需要专业团队 合作,可以促进团队的 协作和沟通,提高病
恢复期监护
术后24小时内应该有专人持续监测病人的意识、心率、呼吸、血压、伤口渗液 等情况。
2
加强期监护
根据患者情况,了解相关信息,监测病人的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胸痛、血压、 血糖等。
3
恢复期康复
术后的随访和康复也需要有专业的医护团队进行跟进,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出现 的问题。
3 疼痛管理
针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疼痛治疗和缓解,让患者舒服安心。
心脏外科术后监护的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高端化四个方向,医疗设备和管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会 完善术后监护的全部流程和环节。
肾功能异常
术后患者肾脏功能常常受到损害,需要根据 患者情况进行及时的肾脏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慢
-
-
冷冻
+
+
+
-
慢
+
-
激光 + + +
+
慢
-
+
HIFU -
+
+
+
快
+
+
适应症
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房颤: 同期需行器质性心脏病(瓣膜病、冠心病、
先心病)手术者+任何类型AF 巨大左房≥65mm,心脏血栓患者,导管消融
改良迷宫手术
冷冻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 微波消融术 激光消融术 高密度聚焦超声(HIFU)
冷冻消融术
冷冻消融术应用液氮或二氧化碳气体经探头作用于心房肌,温度- 60 ℃,时间2~3min。组织损伤为术后24 h 冰结/ 溶解,48 h 后炎症/出 血,12 周组织纤维化和瘢痕,阻止电传导。
优点 基本保持组织结构,产生肌细胞均匀的损伤,而胶原纤维不受影响,消融 部位的组织框架保持完整,形成瘢痕后不会破裂,消融部位的内膜也不 受损伤,血栓形成极少。
缺点 有时冷冻损伤不能透过整个肌层,组织解冻后会造成复发。
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是应用分子振动产生热能,探头接触心房 壁部位的温度为50~60 ℃,时间90~120 s。组织 反应为局部心肌凝固,细胞和胶原纤维破坏产生不 可逆损伤,数周后形成瘢痕。
房颤机制?
异位电活动灶诱发机制:异位激动可引起心房
内多个子波折返而导致房颤
基质学说:由于瓣膜功能障碍产生的压力超负
荷引起心房肌的炎症和纤维化,引起心房壁的解 剖学重构,并且进一步引起电生理活动的紊乱, 导致了房颤折返环路的持续存在.
什么是MAZE?
英文词解:迷宫,MAZE 又称迷宫手术
3、Af,频发室早
4、肺部感染
5、高血压
心电图:Af,左室肥大,st-t异常
心脏彩超:1、AR(轻),MR(中),
2、左室顺应性下降,LA,LV大,LA
48, LV 70,右心增大
3、心律不齐
病例3
BNP:4382 手术:2019-4-6行MVP,AVP ,MAZE手术 转流165分,阻主动脉10分,术中行超滤
优点 成功率较高,不易复发
缺点 探头接触心房部位不能保证均能透壁,还有穿孔的 危险。
表:不同能量源消融的特性比较
能量形 式
心内 膜消 融
心外 膜消 融
不停 跳消 融
微创消 融
消融速 度
透壁性 的判定
对心外 膜脂肪 垫的穿 透性
单极射 +
-
-
+
慢
Hale Waihona Puke --频双极射 +
+
+
+
频
快
+
+
微波 + + +
龙控制后已恢复窦性心律,术后心率110~76次/分,循环 稳定,引流不多,术后当晚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第2天转 出ICU 用药:多巴胺,硝普钠,可达龙(150mg/5%GS50,10分钟 泵入后予常规配制5~10ml/h泵入,心率小于60次停用起 搏器未开启
病例3
患者B,男,76岁
入院诊断:1、心脏瓣膜病:AI,MR 2、心脏扩大,心功 能Ⅲ级
什么是房颤?
心电图: P波消失,代之 以紊乱的f波; 心室率极不规则; QRS波正常
房颤的危害
房颤与血栓栓塞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危险高达5.3倍 瓣膜性患者年卒中危险高达17.6倍
房颤与心力衰竭
房颤能使心功能恶化
房颤与心肌缺血
房颤使冠心病患者缺血程度加重
房颤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1.According to the Framinghan Heart Study
心房基质的维持机制
外科手术直接对心房组织 进行线性消融,破坏房颤 的维持机制,改良心房基 质,达到治疗目的
MAZE治疗的目的
房颤律→窦性心律 减慢心室率
什么是MAZE?
改良迷宫手术:通过物理能量(射频、微波、冷冻、超声 和激光 )损伤心房肌肉(即消融)来替代传统的切割与 缝合,使手术过程比标准迷宫手术更方便快捷,安全性更 高。其中,最常应用是射频治疗,即用消融笔按迷宫图划 线,使组织变性形成“迷宫墙”,整个治疗过程只需15 分钟,治疗效果接近经典迷宫手术。
经典迷宫手术:1987年 Cox 发明迷宫手术,该手 术将心房按迷宫路线依次 切开缝合,左右心房肌肉 通过无数外科切口和随后 的缝合被隔离成多个电绝 缘的区域使电信号只能沿 迷宫的通道传递,从而恢 复正常的心跳节律--切和 缝,损伤大
MAZE治疗房颤
直视下对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机制进行处理
异位电活动灶诱发机制: 外科手术直接对异位电活 动灶进行相应区域的隔离 或消融,消除了房颤的发 生机制
什么是房颤
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正常人群发病率0.15-2.3%,成人4%* 2019年流行病学调查:中国房颤发生率0.77%
(全国约900多万)发达国家房颤发生率1.1% 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25-35 岁人群 <0.5% 50-59岁人群:0.5% 80-89岁人群:8.8%
MAZE手术及其术后监护
病例1
患者A,女,56岁 入院诊断:RHD,MS,MI,TR,Af,心功能Ⅱ~Ⅲ级 心电图:Af伴快心室率,偶伴室内差传,左室肥大伴劳损 心脏彩超: RHD:MS(重),MR(轻),TR(轻)PH(轻)。LA:
50*69*82 手术:2019-4-28行MVR,TVR ,MAZE手术 转流114分,阻主动脉61分,自动复跳 术后情况:常规带临时起搏器回ICU,已恢复窦性心律,术后心率
术后情况:常规带临时起搏器回ICU,起搏器开启,心律为 起搏心律,间断快速房颤律,可达龙控制,效果不佳,循 环不稳定,血压波动术后第11天转出ICU时心律仍为房颤 律,76次/分
用药:多巴胺,硝普钠,可达龙(150mg/5%GS50,10分钟 泵入后予常规配制5~10ml/h泵入,新活素、肾上腺素。
112~54次/分,循环稳定,引流不多,术后当晚拔除气管插管,术后 第一天转出ICU 用药:多巴胺,硝普钠,可达龙(150mg/5%GS50,10分钟泵入后予常 规配制5~10ml/h泵入,心率小于60次停用),异丙肾上腺素提快心 率 起搏器未开启
病例2
患者B,女,68岁 入院诊断:病窦综合征,高血压病,Af 心电图:Af伴快心室率,右室传导延迟,st-t异常 心脏彩超: TR(重),MR(轻)LA:38*53*72 手术:2019-4-11行TVP ,MAZE手术 转流112分,阻主动脉44分,自动复跳 术后情况:常规带临时起搏器回ICU,心律为房颤律,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