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差异

合集下载

晋西北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亏缺特征

晋西北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亏缺特征

晋西北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亏缺特征王玲;刘庚;冯向星;牛俊杰【摘要】为了解人工水土保持林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亏缺现状,对区域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对晋西北岚县典型人工林和对照样地撂荒地进行土壤水分测定,通过构建土壤水分亏缺定量评价模型,对柠条林(Cartage-na korshinskii)、油松林(Pinus tabuliformis)和撂荒地雨季和非雨季的土壤储水量和土壤水分亏缺指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①随土层深度增加,3种植被的土壤剖面含水量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柠条、油松林土壤剖面含水量分别在300和400 cm深度后呈降低趋势,撂荒地土壤剖面含水量变化呈增长型,土壤含水量最高;②3种植被类型的土壤储水量和土壤有效储水量变化趋势相同,均表现为:撂荒地>柠条>油松,土壤水分相对亏缺量表现为:油松>柠条>撂荒地;③柠条、油松林地存在明显亏缺现象,样地土壤水分平均相对亏缺指数分别为0.24、0.69,撂荒地为-0.19.油松林地的土壤水分亏缺程度高于柠条林和撂荒地.%We aimed to clarify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water and the soil water deficit of artifi-cial forestlan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selection of vegetation types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attern.It was necessary to measure soil water in Northwestern Shanxi Loess hilly regions in Lan county.The moisture storage capacity and soil water deficit index of Cartagena korshinskii, Pinus tabuliformis and abandoned land in soil profiles of 0~600 cm depth were calculated to quantify soil water deficit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and non-rainy seas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①The soil water changed with vegetation types,and even for the same vegetation type,the soil water was not consistent with other soil layers.The soil water content of 3 vegetationtypes showed first decreasing and then increasing trend with soil depth on the whole.Soil water profile contents of Cartagena korshinskii and Pinus tabuliformis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in the depth of 300 cm and 400 cm,respectively.In addition,the soil water content of abandoned land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artificial forestlands, and presented increasing type.②The effective moisture storage capacity range showed the same trend for 3 vegetation types,with abandoned land>Cartagena korshinskii>Pinus tabuliformis,and the deficit soil water storage presented Pinus tabuliformis>Cartagena korshinskii>abandoned land.③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ficit phenome-non of Cartagena korshinskii and Pinus tabuliformis.The plot compared soil water deficit index of Carta-gena korshinskii land and Pinus tabuliformis land was 0.24,0.69, respectively.Nevertheless, the plot compared soil water deficit index of abandoned land was only -0.19.Therefore,the water deficiency of Pinus tabuliformis land was worse than that of other soil types as a whole.【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57)001【总页数】8页(P102-109)【关键词】土壤水分亏缺;人工林地;植被类型;晋西北【作者】王玲;刘庚;冯向星;牛俊杰【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山西晋中030619;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山西晋中030619;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山西晋中030619;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山西晋中0306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2.7晋西北地处半干旱黄土丘陵区,该区水资源短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土壤水分不足已成为当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关键影响因子[1-2]。

不同造林地土壤水分及枯落物变化趋势

不同造林地土壤水分及枯落物变化趋势

不同造林地土壤水分及枯落物变化趋势尚金霞,左利萍*,席忠诚,畅杰,冯小虎,李枫,杨东宁(甘肃子午岭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中心,甘肃庆阳745000)摘要:以庆阳市北部丘陵沟壑区和东部子午岭林缘区内造林地为对象,研究不同立地条件下造林地土壤水分和枯落物差异及其变化,探索造林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北部丘陵沟壑区造林地土壤含水量、枯落物厚度、枯落物自然含水率、枯落物蓄积量均低于东部子午岭林缘区;造林样地和未造林地0~50cm 土层土壤含水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且造林样地>未造林地,差异明显;枯落物厚度在样地植物种类与数量越多、长势越好时,其厚度相对越厚,反之其厚度相对越小;枯落物自然含水率和蓄积量变化趋势一致,在枯落物厚度增厚时,其自然含水率越高,蓄积量也越大,反之其自然含水率越小,蓄积量也越小;枯落物层可影响土壤含水量的高低,有显著的保水能力。

因此,造林可显著改善土壤水分含量,而庆阳市东部子午岭林缘区造林对土壤水分影响更明显,保水效果相对更好,有利于发挥林分效益。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枯落物;厚度;自然含水率;蓄积量气温7.8~9.2℃;年平均降水量300~490mm ,主要集中在7-9月份;无霜期约200d ,年日照时数约2600h 。

东部子午岭林缘区位于庆阳市东部,海拔1300~1780m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10℃;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490~623.5mm ;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总日照时数2376~2492h ,无霜期155~160d 。

监测样地基本情况详见表1。

1.2研究方法1.2.1土壤水分测定。

研究区内选择代表性的人工造林地设置为观测样地。

于2021年生长季,在样方内沿对角线设置3个土壤采样点,沿土壤剖面按0~10cm 、10~20cm 、20~30cm 、30~50cm 分4层分别采集土壤样品;用体积为100cm 3的环刀采集样地土壤,分类标记装入铝盒,现地称量其鲜重,带回实验室放入烘箱,在105℃条件下烘24h 至恒重再次称重,从而测定各层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结论,实验不足,实验体会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结论,实验不足,实验体会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结论,实验不足,实验体会实验报告:标题: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土壤的含水量,了解土壤水分的分布情况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通过称重法和干湿法两种方法,测定了不同土壤样本的含水量,并得出了相应的实验结论。

引言:土壤的含水量是土壤中水分含量的指标,对于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测定土壤的含水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水分的分布规律,进而优化灌溉方案,提高植物生长的效率。

实验方法:本实验选取了三个不同土壤样本进行测定,分别为A、B、C。

首先,我们采用称重法测定了每个土壤样本的湿重和干重,并计算得出含水量的百分比。

其次,我们使用干湿法,将土壤样本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然后再次称重,计算得出含水量的百分比。

实验结果:通过称重法测定,土壤样本A的含水量为25%,样本B为15%,样本C为10%。

通过干湿法测定,样本A的含水量为27%,样本B为14%,样本C为9%。

可以看出,两种测量方法得出的结果相对一致。

实验结论: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不同土壤样本的含水量存在差异。

含水量较高的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而含水量过低则会限制植物的生长。

因此,合理灌溉和水分管理对于农作物的生产至关重要。

实验不足:本实验在样本选择上较为简单,只选取了三个不同土壤样本进行测定。

为了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应该增加样本数量,涵盖更多不同类型的土壤。

实验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切体会到了土壤含水量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合理的水分管理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只有合理的实验设计才能得出准确可靠的结果。

裸岩石砾地覆土厚度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裸岩石砾地覆土厚度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裸岩石砾地覆土厚度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张扬;李占斌;董起广【摘要】覆土厚度与土壤水分的关系密切,直接影响到土地的整治与利用效果.设置一试验小区,在分析土壤水分的时间动态分布特征及空间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裸岩石砾地不同覆土厚度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覆土厚度在50 cm以内时,土壤水分的时间变异性较大,土壤水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覆土厚度对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影响较大;覆土厚度超过50 cm后,土壤水分含量相对稳定,时间变异性较小,土壤水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变化不大.通过分析得出,为保障土壤水分含量,在裸岩石砾地整治中,覆土厚度不宜小于50 cm,研究成果为类似地区土地整治中覆土厚度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Soil moisture is heavily dependent on the covering soil thickness,and it directly affects the land regulation and utili-zation.By setting up a filed plot experiment,and based on the temporal dynamic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moisture and its spatial variation features,the effect of covering soil thickness on soil moisture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soil moisture is large when soil thickness is less than 0.5 m, and soil moisture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soil thick-ness,so soil gets more moisture as soil depth increases.When soil thickness exceeds 0.5 meter,soil moisture remains relatively stable with smaller temporal variability,and the soil moisture experiences an increase to a decrease when soil thickness increases. In order to ensure a certain level of soil moisture,covering soil thickness should be controlled to a lower limit of 0.5 m when reg-ulating bare rock gravel land.【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7(048)024【总页数】4页(P52-55)【关键词】裸岩石砾地;覆土厚度;土壤水分;变异性【作者】张扬;李占斌;董起广【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试验室,陕西西安710048;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5;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试验室,陕西西安710048;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土壤水分是研究和模拟地表径流、土壤侵蚀、溶质运移等过程的基础[1],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子。

(三)土壤水分含量及其有效性

(三)土壤水分含量及其有效性
称土壤力学性质,主要包括粘结性、粘着性和塑 性等。

土壤耕性是土壤在耕作时所表现的综合性状,如 耕作的难易、耕作质量的好坏、宜耕期的长短。

土壤粘结性:土粒与土粒之间由于分子引
力而相互粘结在一起的性质。

土壤粘着性:土壤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 土粒粘附在外物上的性质。

塑性:土壤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当外力撤 销后仍能保持这种变形的特性。
计算土壤蓄水量
单位面积一定厚度的土体内所含的水量。
⑴土壤蓄水量(mm)=土层深度(mm)*土壤容积含水

⑵土壤蓄水量(立方米/亩)=面积(平方米)*土层 深度*土壤容积含水量
2、土壤水的有效性

吸湿系数:干燥土壤吸附气态水分子的最大含

萎蔫系数:植物因根系无法吸水而发生永久萎
蔫时的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效水的下限)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多时的含 水量(土壤有效水的上限)
五、土壤空气
(一)土壤空气的数量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大气的渗透及土壤内部生物化学过 程产生的气体;
土壤空气的数量取决于土壤孔隙状况及含 水量


在土壤总孔隙度不变的情况下,土壤的空 气数量与土壤水分含量是相互消长关系 轻质土壤的大孔隙较多,具有较大的容气 能力和较强的通气性;粘质土壤大孔隙少, 相应地降低了容气能力和通气性
(1)随粒径由大到小,SiO2含量由多到少; (2)R2O3( 即 Fe2O3 与 Al2O3 的总称 ) 与 SiO2 相反, 随粒径由大到小,R2O3含量由少到多; (3)CaO、MgO、P2O5、K2O随土粒由大到小,含 量增加。
(4)土粒由大到小,保水能力增加,但通透性 降低。随着土粒由大到小,土壤湿胀性和可塑 性增加,对耕作带来不利影响。

土壤水分的类型与性质

土壤水分的类型与性质
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土壤含水量凋萎系数10土壤质量含水率水分质量烘干土重100相对含水率质量含水量田间持水量100质量含水量体积含水量相对含水量11土壤质量含水率容重土层厚度mm容积含水量23水层厚度mm水层厚度土壤蓄水量12水分以气体扩散的方式移动遇冷凝聚成液态水
第一节 土
壤水分
土壤中的水分主要来自 于降水、灌溉和地下水的补充。 “有收无收在于水”,任何作 物在其生长发育期间,都要求 土壤持续不断地供给一定数量 的水分,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 要。 通过生产措施调节土壤水 分的含量,以满足植物生长发 育之需,对高产、优质、高效 农业的建设十分重要。
10
水层厚度、土壤蓄水量
水层厚度(mm) = 土壤质量含水率%×容 重×土层厚度(mm) =容积含水量× 土壤蓄水量(m3/亩)=水 层 厚 度 (mm ) ×1/1000×667 = 2/3水层厚度(mm)
11
四、土壤水分的运动方式和特点
汽态水运动 毛管水运动 重力水(饱和水)运动
(一)汽态水的运动
土壤水分常数与有效性
7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及其划分
土壤中水分能否被作物吸收利用的程度称为水分的有 效性。 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水分称为有效水。不能被作物吸 收利用的水分叫无效水。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主要依据水分被土粒与植物根系吸 持力的相对大小来划分。 由于一般植物根系吸水力平均为15×105 Pa,如果土 壤对水分的吸持力大于植物的吸力时,为无效水,反 之为有效水。因此: 萎蔫系数以下的水分属于无效水; 萎蔫系数至田间持水量之间的水分为有效水; 超过田间持水量的水分为多余水 。 8
13
汽态水运动之大气蒸发力控制阶段
大气蒸发力控制阶段 开始于降水或灌溉之后,由 于土壤中水分充足,水分的 损失量主要取决于大气的蒸 发能力,即与空气湿度、温 度及风速等有关。 特点是单位时间蒸发损失掉 水分的数量不变。失水快, 失水量多,持续时间短,应 及时用中耕或覆盖的方法进 行保墒。

江淮丘陵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分和容重变化特征

江淮丘陵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分和容重变化特征

猱艺科枚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23卷第10期2021年5月江淮丘陵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分和容重变化特征魏晓雅,汤胜胜,郑浩然,顾成军(滁州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摘要:在江淮丘陵地区选取了林地、花生、大豆和玉采四种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水分和容重变化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垂直分布上,林地、花生和玉米三种土地利用表现为从表层向下逐渐增加的变化特征,而大豆地土壤含水量表现为从表层向下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特征;土壤 含水量大小表现为林地和花生地大于大豆和玉米地;表层土壤容重表现为林地大于玉米和大豆大于花生 地;土地利用对江淮丘陵地区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和含量大小以及表层土壤容重均有着很大的彩响。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地利用;江淮丘陵中图分类号:X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21)10-0033-021引言土壤水分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被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也是衡量和评价土地资源的重要指标2扛容重是土壤的主要物理性质之一,它不仅影响 到土壤孔隙大小分布、孔隙度及其穿透阻力,还与土壤 水分的含量密切相关⑴。

土地利用是影响土壤水分和容重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水 分和容重变化特征对于加强土壤资源的水分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已有众多学者对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水分特征进行了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黄土丘陵等北方 干旱地区"~讪,而在南方如江淮丘陵地区研究较少。

江淮丘陵位于长江与淮河之间,涉及安徽省合肥、滁州、 六安和安庆等地市,土地面积约4. 4万km 2,其中耕地133.0万hn?,占安徽省耕地总面积的31.8%,是安徽省最为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Elbl2] o 该区虽然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多年平均降雨量可以达到900mm 左右,但由于特殊的地形和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供给不足,干旱灾害频发,农作物受旱灾损失减产严重口】。

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变化的一般规律

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变化的一般规律

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土壤含水量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它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那么,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变化的一般规律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我们来看看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变化的第一条规律:浅层土壤水分含量高,深层土壤水分含量低。

这是因为浅层土壤受到阳光和空气的影响较大,水分蒸发得比较快,所以水分含量相对较高;而深层土壤受到阳光和空气的影响较小,水分蒸发得比较慢,所以水分含量相对较低。

我们来看看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变化的第二条规律:不同类型的土壤水分含量也有所不同。

比如说,沙质土壤由于空隙大、透气性好,水分容易蒸发,所以沙质土壤的水分含量相对较低;而黏土土壤由于空隙小、透气性差,水分不容易蒸发,所以黏土土壤的水分含量相对较高。

我们来看看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变化的第三条规律: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土壤含水量也会有所变化。

比如说,在夏季高温多雨的时候,由于雨水不断下渗到地下,所以土壤含水量会相对较高;而在冬季寒冷干燥的时候,由于降水减少、蒸发加快,所以土壤含水量会相对较低。

我们来看看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变化的第四条规律: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下,土壤含水量也会有所变化。

比如说,在山区地区因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雨量较大等因素的影响下,土壤含水量会相对较高;而在平原地区因为地势平坦、气温较高、降雨量较小等因素的影响下,土壤含水量会相对较低。

了解了这些关于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变化的一般规律之后,我们在实际生产中就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灌溉管理了。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希望大家都能够认真学习这些知识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