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酰氯安全周知卡
氯乙酸乙酯-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消防灭火介质
可用:雾状水、泡沫、CO2、干粉、砂土;禁用无特别说明。泄漏处理措施
浓度(mg/m3)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未制定
PC-TWA:未制定
PC-STEL:未制定
消防中心
人民医院
火警:119
匪警:110
急救: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化学品标识
危险性标志
易燃!
有毒!
氯乙酸乙酯
ethyl chloroacetate
C4H7ClO2
CAS号:105-39-5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熔点(℃):-26;
沸点(℃):143;
闪点(闭杯,℃):54;
爆炸上限/下限[%(v/v)]:无资料;
引燃温度(℃):无资料。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健康危害
现场急救措施
对眼睛、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重者可引起肺水肿。对豚鼠皮肤有中度刺激性。可经皮肤吸收。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乙酰氯安全周知卡、职业危害告知卡、理化特性表

乙酰氯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易燃刺激爆炸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乙酰氯(氯乙酰)acetyl chlorideC2H3ClOCAS号:75-36-5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112 闪点:4 沸点(℃):51相对密度(水=1):1.11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危险特性本品为无色发烟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在空气中受热分解释出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气体。
遇水、水蒸气或乙醇剧烈反应甚至爆炸。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接触后表现健康危害:本品对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后引起咳嗽、胸痛。
口服引起口腔及消化道灼伤。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采用二氧化碳、干粉、1211灭火剂、砂土灭火。
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浓度MAC(mg/m3):未制定标准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市消防队:119市人民医院:120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消防队:119人民医院:120危险性标志乙酰氯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存在乙酰氯,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乙酰氯acetyl chloride健康危害理化特性本品对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后引起咳嗽、胸痛。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及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及相关安全周知卡目录1、乙酸2、盐酸3、乙醇4、甲醇5、甲苯6、纯苯7、液氨8、三乙胺9、甲醛10、氯乙醛11、氯化亚砜12、二甲基甲酰胺13、水杨醛14、氢氧化钠15、碳酸钠16、碳酸钾17、三氯化铝18、乙酸酐19、对甲苯磺酰氯20、对甲氧基苯甲酸21、碘22、焦亚硫酸钠23、乙酸钠24、双氧水非常全面,给需要的同行参考。
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酸碱塑料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就医。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消防措施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腐蚀品刺激性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醋酸(冰醋酸,乙酸)Acetic acid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沸点(℃):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
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与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安全周知卡30种常见危险化学品(收藏)

安全周知卡30种常见危险化学品(收藏)
30种常见危险化学品清单
01 乙醇
02 丙酮
03 四氢呋喃
04 醋酸酐
05 四氟苯甲酰氯
06 片碱
07 三氯甲烷
08 活性炭
09 多聚甲醛
10 碳酸钾
11 小苏打
12 镁屑
13 N-甲基哌嗪
14 纯碱
15 无水氯化钙
16 L-氨基丙醇
17 DL-氨基丙醇
18 单酯
19 三乙胺(N,N-二乙基乙胺)
20 甲哌
21 甲苯
22 盐酸
23 甲醇
24 三氯化磷
25 二甲基甲酰胺(DMF)
26 醋酸(冰醋酸,乙酸)
27 硫酸
28 氯苯
29 氟化钾
30 氯化钙
【友情提示】
1.若下方安全周知卡图片不清晰,可单击选择图片后,双击放大后查看。
2.或直接在平台对话框回复“安全周知卡”获取原版word文件查看。
01:乙醇安全周知卡
02:丙酮安全周知卡
03:四氢呋喃安全周知卡
04:醋酸酐安全周知卡
05:四氟苯甲酰氯安全周知卡
06:片碱安全周知卡
07:三氯甲烷安全周知卡
08:活性炭安全周知卡
09:多聚甲醛安全周知卡
10:碳酸钾安全周知卡
11~30号安全周知卡
来源:健康安全环保小助手
HSE雇主&威客集散地
什么是【HSE雇主】?
HSE雇主是指愿意支付一定酬劳雇佣HSE
威客解决HSE问题的人。
什么是【HSE威客】?
HSE威客是指愿意接受一定酬劳为HSE雇主解决HSE问题的人。
氯乙酰氯的物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识别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
漏
处
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雾状水,减少蒸发。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可能由于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呕吐。
急
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源自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氯乙酰氯的物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识别表
标
识
中文名称:氯乙酰氯、氯化氯乙酰
英文名:Chloroacetyl chloride
顺序号:1563
分子式:C2H2Cl2O;ClCH2CClO
相对分子质量:112.95
CAS号:79-40-9
危险性类别:
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急性毒性-经皮,类别3*;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氯气危险化学品周知卡

岗位:溴回收/仓库品 名健 康 与 安 全 危 害理 化 性 质中文名氯气英文名chlorine 健康危害: 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的表现;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病人除有上述症状的加重外,出现呼吸困难、轻度紫绀等;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
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
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高毒,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 本品不会燃烧, 但可助燃。
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氯气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
它几乎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
分子式:Cl2 ,分子量:70.91外观与性状: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熔点(℃): -101沸点(℃): -34.5相对密度(水=1):1.47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48饱和蒸气压(kPa):506.62(10.3℃)临界温度(℃): 244临界压力(MPa): 7.71溶解性: 易溶于水、碱液。
主要用途:用于漂白,制造氯化合物、盐酸、聚氯乙烯等。
禁配物:易燃或可燃物、醇类、乙醚、氢。
警示标志第2.3 类有毒气体危险化学物质信息(周知)卡防 护 措 施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常规的31种)--MSDS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常规的31种)--MSDS嘿,伙计们!今天我们要来聊聊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危险化学品安全。
别看这个话题有点儿高大上,其实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呢!咱们可得认真对待,一起来学习一下这31种常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知识吧!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危险化学品。
简单来说,危险化学品就是那些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对人体、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这些物质可能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等危险性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防范,避免接触这些危险物质。
下面,我们来一一了解一下这31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知识吧!1. 氯气:这是一种有毒气体,长时间吸入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使用氯气时,一定要注意通风良好,避免吸入过多氯气。
2. 硫酸:这是一种强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在使用硫酸时,一定要戴好防护手套和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3. 氢氧化钠:这是一种强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在使用氢氧化钠时,一定要戴好防护手套和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4. 氨气:这是一种有毒气体,长时间吸入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使用氨气时,一定要注意通风良好,避免吸入过多氨气。
5. 一氧化碳:这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长时间吸入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使用一氧化碳时,一定要注意通风良好,避免吸入过多一氧化碳。
6. 硫化氢:这是一种有毒气体,长时间吸入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使用硫化氢时,一定要注意通风良好,避免吸入过多硫化氢。
7. 液氧:这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在使用液氧时,一定要注意火源的控制,避免发生火灾或爆炸。
8. 液氮:这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在使用液氮时,一定要注意火源的控制,避免发生火灾或爆炸。
9. 丙酮:这是一种有机溶剂,具有较强的溶解性。
在使用丙酮时,一定要注意防止火源,避免发生火灾或爆炸。
10. 苯:这是一种有毒有机溶剂,长时间接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使用苯时,一定要戴好防护手套和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氯乙酰氯-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如果呼吸困难,给吸氧。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禁止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引燃温度(℃):无资料。
液体。吞食后有毒。跟皮肤接触有毒。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吸入有毒。长期暴露有严重损伤健康的危险。对水生物有剧毒,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健康危害
现场急救措施
咳嗽,呼吸困难,灼烧感,嘴唇或指甲发青,气促,咽喉疼痛。症状可能推迟显现。灼烧感,腹部疼痛,腹泻,休克或虚脱。可能被吸收!发红,疼痛,严重皮肤烧伤,起疱。疼痛,发红,视力模糊,严重深度烧伤。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化学品标识
危险性标志
剧毒!
腐蚀!
氯乙酰氯
chloroacetyl chloride
C2H2Cl2O
CAS号:79-04-9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熔点(℃):-21.8;
初沸点和沸程(℃):106;
闪点(闭杯,℃):无资料;
爆炸上限/下限[%(v/v)]:无资料;
身体防护措施
消防灭火介质
可用:干粉、二氧化碳或耐醇泡沫。
禁用:避免用太强烈的水汽灭火。
泄漏处理措施
浓度(mg/m3)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未制定
PC-TWA:0.2
PC-STEL:0.6
消防中心
人民医院
火警:119
匪警:110
急救: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