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三大柱式特点
简述古希腊柱式的特征

简述古希腊柱式的特征
古希腊柱式是古希腊建筑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柱式风格,具有独特的特征。
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柱式的形态:古希腊柱式主要由柱身、柱顶和柱基组成。
柱身呈圆柱形,上部逐渐收缩,下部有明显的鼓腹状。
柱顶分为三种类型:多边形柱顶、圆锥形柱顶和倒角柱顶。
柱基一般为方形或多边形。
2. 比例的协调:古希腊柱式注重比例的协调,柱子高度的1/3作为柱冠的高度,柱冠高度的1/3作为柱顶的高度,而柱顶和柱身的直径比一般为1:4或1:5。
3. 建筑上的应用:古希腊柱式广泛应用于建筑的支撑部分,如支撑廊柱和建筑外壳的柱子。
4. 风格的变化:古希腊柱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了风格的变化。
早期的古希腊柱式较简单朴实,后期的古希腊柱式则更加华丽精美。
总之,古希腊柱式是古希腊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形态和比例协调性为古希腊建筑注入了一份独特的艺术魅力。
- 1 -。
古希腊三大柱式特点

爱奥尼式柱
柱头
V S
柱身
多立克式柱
柱座
6
俄瑞克忒翁神庙
爱奥尼柱式
Lonic Order
7
柯林斯柱式
Corinthian Order
• 柯林斯柱式:是希腊古典建筑的第三个系统,公元
前五世纪由建筑师卡利漫裘斯发明于科林斯,此亦为 其名称之由来。
• 特点:科林斯柱式的柱头是倒钟的形状,并且倒钟
的四周有装饰性的锯齿状叶片,一般用的是忍冬草的 叶子,有时中间还有成对的卷涡。细长比和横截面与 爱奥尼柱式相同,但是看起来比爱奥尼柱式更加修长, 装饰更加丰富,所以也显得更教高贵和奢华。
2
帕特农神庙
多立克柱式
Doric Order
3
阿格里琴托的协和女神神庙
多立克柱式
Doric• 爱奥尼柱式:起源于前6世纪中叶的爱奥尼亚, 小亚细亚西南海岸和岛屿,上面住着操爱奥 尼亚方言的希腊人。爱奥尼柱式在前5世纪传 入希腊大陆。
• 特点:比较纤细秀美,又被称为女性柱,柱 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
8
柯林斯式柱
柱头
V S
爱奥尼式柱
9
宇宙神庙
柯林斯柱式
Corinthian Order
10
谢谢欣赏
11
希腊
三大柱式
多立克柱式 Doric Order
爱奥尼柱式 Lonic Order
科林斯柱式 Corinthian Order
公元前七世纪 公元前五世纪 公元前五世纪末叶
1
多立克柱式
Doric Order
• 多立克柱式: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中出现最 早的一种(公元前7世纪)源于古希腊。
[有图]古希腊柱式详解
![[有图]古希腊柱式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bb287d97f1922791688e8af.png)
古希腊柱式古希腊柱式古希腊的建筑从公元前7世纪末,除屋架之外,均采用石材建造。
神庙是古希腊城市最主要的大型建筑,其典型型制是围廊式。
由于石材的力学特性是抗压不抗拉,造成其结构特点是密柱短跨,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神庙的外立面形式。
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上。
公元前6世纪,这些形式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定型的做法,即以后古罗马人所称的“柱式”。
古希腊柱式有陶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三种形式。
1、多立克柱:陶立克柱式或多力克柱式DORIC ORDER,是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中出现最早的一种。
是一种没有柱础的圆柱,直接置于阶座上,由一系列鼓形石料一个挨一个垒起来的,较粗壮宏伟。
圆柱身表面从上到下都刻有连续的沟槽,沟槽数目的变化范围在16条到24条之间,柱头没有装饰。
它来自于古埃及,有名的法国埃及学者所命名的先陶立克柱式,是这种希腊柱式的先驱。
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
著名的雅典卫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在希腊,多利克柱式一般都建在阶座之上,特点是柱头是个倒圆锥台,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
建造比例通常是:柱下径与柱高的比例是1:5.5;柱高与柱直径的比例是4或6:1。
多立克式一般柱身比例粗壮,由下而上逐渐缩小,上端直径为下端直径的4/5,细长比1:4-6。
柱知刻有凹圆槽,槽背成棱角,柱头比较简单,无花纹,没有柱础而直接立在台基上檐部高度的比例为1:4,柱间距约为柱么匠1.2至1.5倍。
注:在古希腊无柱础,古罗马有柱础。
2、爱奥尼克柱式Ionic Order:这种柱式比较纤细轻巧并富有精致的雕刻,柱身较长,上细下粗,但无弧度,柱身的沟槽较深,并且是半圆形的。
上面的柱头有装饰带及位于其上的两个相连的大圆形涡卷所组成,涡卷上有顶板直接楣梁。
总之,它给人一种轻松活波、自由秀丽的女人气质。
简述古希腊建筑的三种柱式

简述古希腊建筑的三种柱式
古希腊建筑几乎是进行建筑时空维度上的分割线,它们对着空间和时间上的运动而生出新的空间组织形式,使空间本身具有了更多的生命力,古希腊建筑有三种特别的柱式:圆柱形、扁担形和线形。
圆柱形是古希腊建筑最常用的柱式,其表现形式为圆柱体体外拯支柱,这种柱子由上到下的节点、木质的窗户和带有圆角的底座构成,柱顶为圆锥形,而且它还拥有独特的浮雕,使柱子造型丰富多彩,通常是原始的多功能空间的定义者,也是古希腊建筑整体外观的主要元素之一。
扁担形柱式又称伊斯法罕柱式,主要用来支撑重型穹顶,这种柱子相较于圆柱形柱子要厚实些,对于古希腊来说,扁担形柱子是它历史上最常见的柱式,它是处理拥有负荷的一种非常穩定的结构方式,通过它可以将大的穹顶负荷分散,减少穹顶的负荷压力,同时也可以把重型结构物穩固地连接在穹顶上,保证大结构物不因风吹雨打而倒塌。
线形柱式也叫弦形柱式,是指柱身本身由数根曲线构成而不是直线,它凝结着古希腊建筑独特的浓郁情调,标志着古希腊建筑最后阶段美学特征的完善。
它的设计有助于更好地抗拉和抗压,有助于减少柱子施工时的集中应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古希腊建筑的抗震能力。
总之,古希腊建筑的三种柱式就是圆柱形、扁担形和线形,它们分别拥有各自鲜明的特色,为古希腊建筑赋予了独特的美感,是建筑史上真正可以长久传承的文化。
古希腊建筑特征

古希腊建筑特征1古希腊建筑特征一、引言古希腊建筑是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风格之一,其独特的建筑特征不仅在古希腊本土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后来的罗马建筑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古希腊建筑的特征,以期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柱式与柱廊古希腊建筑的柱式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主要有三种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这些柱式不仅在外观上各有特点,而且在比例和细节上也有所不同。
多立克柱式粗壮有力,爱奥尼克柱式纤细优雅,科林斯柱式则更为华丽。
这些柱式不仅在神庙等公共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也在民居和商业建筑中有所体现。
柱廊是古希腊建筑的又一重要特征,它使得建筑内部和外部空间得以流通,增加了建筑的开放性。
三、开放性与通透性古希腊建筑的开放性和通透性是其另一重要特征。
建筑内部的柱子和墙壁并不承重,这使得建筑师能够在不影响建筑稳定性的前提下,创造出开放、通透的空间。
这种设计手法在古希腊的神庙和公共建筑中尤为常见,如雅典卫城的帕台农神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神庙的柱子排列成行,形成了开放性的空间,使得人们可以在神庙内部自由活动。
四、装饰与雕塑古希腊建筑的装饰和雕塑也是其显著特征之一。
建筑的檐口、山花、梁头和柱子等部位都有精美的装饰,这些装饰通常采用几何图案和植物图案。
此外,古希腊建筑的雕塑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雕塑通常分为圆雕和高浮雕两种,雕塑的主题多为神话传说和英雄事迹。
这些雕塑不仅具有装饰作用,也是古希腊文化的重要体现。
五、建筑材料与结构古希腊建筑的建筑材料和结构也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古希腊建筑主要采用石材作为建筑材料,这是因为石材在古希腊是丰富的资源。
石材不仅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还能够创造出厚重、稳定的视觉效果。
在结构上,古希腊建筑采用了梁柱体系,这种体系使得建筑内部空间更加开放和通透。
此外,古希腊建筑还采用了榫卯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建筑更加稳定和耐久。
六、结语古希腊建筑的特征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柱式与柱廊、开放性与通透性、装饰与雕塑以及建筑材料与结构等方面。
古罗马与古希腊柱式的若干相关问题

关于柱式的几个问题:古希腊柱式特征古希腊人建筑神庙的灵感来源于古埃及人,他们将埃及神庙的内部翻转为外,用大量的柱子作为建筑物的支撑。
由于柱子外显于建筑外面,爱美的希腊人便发展出了体系完备的柱式结构,并且形成了多样的风格。
1. 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是希腊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中出现最早的一种(公元前7世纪)。
多利克柱式一般都建在阶座之上,特点是柱头是个倒圆锥台,装饰简洁,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
建造比例通常是:柱高与柱直径的比例是6:1,雄健有力,象征男性美;所以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人柱。
著名的雅典卫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2.爱奥尼克柱式(Ionic Order)爱奥尼克柱式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的爱奥尼亚,小亚细亚西南海岸和岛屿,上面住着操爱奥尼亚方言的希腊人,是希腊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之一。
爱奥尼克柱通常竖在一个基座上,柱高是其直径的8-9倍,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富有曲线美。
外形比较纤细秀美,又被称为女人柱;爱奥尼克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和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um)。
3.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科林斯柱式是公元前五世纪由建筑师卡利漫裘斯[Callimachus]发明于科林斯[Corinth],此亦为其名称之由来。
它实际上是爱奥尼克柱式的一个变体,两者各个部位都很相似,比例比爱奥尼克柱更为纤细,只是柱头以毛茛(gen)叶纹装饰,而不用爱奥尼亚式的涡卷纹。
毛茛(gen)叶层叠交错环绕,并以卷须花蕾夹杂其间,看起来像是一个花枝招展的花篮被置于圆柱顶端,其风格也由爱奥尼亚式的秀美转为豪华富丽,装饰性很强,但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雅典的宙斯神庙(Temple of Zeus)采用的就是科林斯柱式。
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特点

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特点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建筑遗产之一,其特点包括建筑风格、结构、材料和装饰等方面。
以下是对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特点进行的详细说明。
1.建筑风格:古希腊建筑采用了三种主要的建筑风格:多立克、伊奥尼亚和科林斯。
多立克柱式是古希腊建筑的典型特征,以其粗壮、简洁和有力的外观而著名。
伊奥尼亚柱式则更加优雅和精致,其顶端饰有曲线状的卷须。
科林斯柱式相对于其他两种柱式更为装饰华丽,其顶端的柱首以叶子和华丽的装饰为特征。
古罗马建筑受到古希腊建筑的影响,但在建筑风格上更加注重实用性。
古罗马建筑的风格主要有共和时期的罗马-伊塔卡风格和帝国时期的罗马-科林斯风格。
罗马-伊塔卡风格保留了古希腊建筑最重要的特征,如多立克柱式和采用带有正方形柱子的带有柱廊的建筑。
罗马-科林斯风格相比之下更加华丽,拥有大规模的圆拱、拱顶和穹顶。
2.建筑结构:古希腊建筑的主要结构特点是使用石头和大理石,建造坚固耐用的建筑物。
古希腊建筑采用了各种不同的结构元素,包括柱廊、三角墙、石头階梯和顶部的封条。
柱廊是古希腊建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通常由一排排的柱子组成,支撑着建筑物的屋顶。
三角墙是由三块石头构成的封闭结构,通常用于建筑物的正面和侧面。
石头階梯通常用于建筑物的入口处,以便人们进出。
封条是位于屋顶顶部的装饰带,用于保护建筑物免受天气侵害。
古罗马建筑的结构特点是宏伟和精确。
古罗马工程师使用了拱形、穹顶、圆顶和拱顶等创新结构来建造庞大的建筑物。
拱形和穹顶是古罗马建筑最重要的结构特点之一,通过使用拱形构成稳定的重量转移到建筑物的基础上。
圆顶和拱顶则用于创造大型建筑物的内部空间。
3.建筑材料:古希腊建筑主要使用大理石和石头作为建筑材料。
大理石是古希腊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其耐用性和美观性使其成为首选材料。
石头也被用于建造建筑物的柱子、階梯和墙壁等结构。
古罗马建筑使用了各种建筑材料,包括石头、大理石和混凝土。
混凝土是古罗马建筑中最重要的材料,用于建造大型建筑物的结构,并采用拱形结构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
古希腊三柱式

古希腊三柱式一种建筑结构的样式。
它的基本单位由柱和檐构成。
柱可分为柱础、柱身、柱头(柱帽)三部分。
由于各部分尺寸、比例、形状的不同,加上柱身处理和装饰花纹的各异,而形成各不相同的柱子样式。
古希腊三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的重要造型手段。
典型希腊时期柱式: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
多立克式:柱身比例粗壮,由下而上逐渐缩小,柱子高度为底径的4-6倍。
柱身刻有凹圆槽,槽背成棱角,柱头比较简单,无花纹,没有柱础而直接立在台基上,檐部高度与柱高的比例为1:4,柱间距约为柱身直径1.2至1.5倍。
常常被看作是男性的象征。
著名的雅典卫城(At hen Acropolis)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Parthenon的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式的柱身比例修长,上下比例变化不显著,柱子高度为底径的9至10倍,柱身刻有凹圆槽,槽背呈带状,有多层的柱础,檐部高度与柱高的比例为1:5,柱间距为柱径的2倍。
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
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和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um)。
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工除了柱头如盛满卷草花篮的纹饰外,其它各部分与爱奥尼克式相同。
相对于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更强,但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雅典的宙斯神庙(Temple of Zeus)采用的是克林斯柱式。
对科林斯柱式通常说是“对少女窈窕体态的模仿”。
关于科林斯柱式,还有个小故事。
当时,科林斯的一位少女去世后,悲伤的乳母把一个装有女孩生前宠物的篮子放在她的坟墓顶上,并在篮子上盖上一片瓦。
这个篮子碰巧放在一棵莨苕的根上。
春天到来,植物发芽了,由于瓦片阻止主茎向中间生长,茎叶便向外弯曲,在边缘形成旋涡形。
当雕塑家卡利马科斯路过时,他从中获得灵感,把发芽的莨苕叶子当作“科林斯”柱头的范本。
由此便确定了这一风格,并运用它自身恰当的少女般的对称性确定了科林斯柱式其他部分的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奥尼式柱
柱头
V S
柱身
多立克式柱
柱座
俄瑞克忒翁神庙
爱奥尼柱式 Lonic Order
柯林斯柱式
Corinthian Order
• 柯林斯柱式:是希腊古典建筑的第三个系统,公元
前五世纪由建筑师卡利漫裘斯发明于科林斯,此亦为 其名称之由来。
古希腊三大柱式特点
希腊
三大柱式
多立克柱式 Doric Order
爱奥尼柱式 Lonic Order
科林斯柱式 Corinthian Order
公元前七世纪 公元前五世纪 公元前五世纪末叶
多立克柱式
Doric Order
• 多立克柱式: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中出现最 早的一种(公元前7世纪)源于古希腊。
• 特点:科林斯柱式的柱头是倒钟的形状,并且倒钟
的四周有装饰性的锯齿状叶片,一般用的是忍冬草的 叶子,有时中间还有成对的卷涡。细长比和横截面与 爱奥尼柱式相同,但是看起来比爱奥尼柱式更加修长, 装饰更加丰富,所以也显得更教高贵和奢华。
柯林斯式柱
柱头
V S
爱奥尼式柱
宇宙神庙
柯林斯柱式
Corinthian Order
• 特点: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20 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多立克柱又被称为 男性柱。
帕特农神庙
多立克柱式 Doric Order
阿格里琴托的协和女神神庙
多立克柱式 Doric Order
爱奥尼柱式
Lonic Order
• 爱奥尼柱式:起源于前6世纪中叶的爱奥尼亚, 小亚细亚西南海岸和岛屿,上面住着操爱奥 尼亚方言的希腊人。爱奥尼柱式在前5世纪传 入希腊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