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建筑的三种柱式

合集下载

希腊的三种柱式分别是

希腊的三种柱式分别是

希腊的三种柱式分别是:1、陶立克柱式或多力克柱式DORIC ORDER:是一种没有柱础的圆柱,直接置于阶座上,由一系列鼓形石料一个挨一个垒起来的,较粗壮宏伟。

圆柱身表面从上到下都刻有连续的沟槽,沟槽数目的变化范围在16条到24条之间。

它来自于古埃及,有名的法国埃及学者所命名的先陶立克柱式,是这种希腊柱式的先驱。

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

著名的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2、爱奥尼克柱式Ionic Order:这种柱式比较纤细轻巧并富有精致的雕刻,柱身较长,上细下粗,但无弧度,柱身的沟槽较深,并且是半圆形的。

上面的柱头有装饰带及位于其上的两个相连的大圆形涡卷所组成,涡卷上有顶板直接楣梁。

总之,它给人一种轻松活波、自由秀丽的女人气质。

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

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神庙。

3、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它最早可能出现于雅典奥林帕斯山的宙斯神庙,四个侧面都有涡卷形装饰纹样,并围有两排叶饰,特别追求精细匀称,显得非常华丽纤巧。

希腊科斯林柱式的比列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柱头是忍冬草形象(或说用毛莨叶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

相对于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更强,但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雅典的宙斯神庙采用的是克林斯柱式。

罗马人将希腊多利克柱式改良,去掉凹槽,加上柱基,成为塔斯干柱式,同时又采取爱奥尼亚柱式的涡卷与科林斯柱式的芼茛叶,结合而成为混合式柱式。

1罗马多立克柱式(著名的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2罗马爱奥尼克柱式(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和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um)。

)3罗马科林斯柱式(希腊科斯林柱式的比例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柱头是用毛莨叶(Acanthus)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

古希腊三大柱式

古希腊三大柱式

多利克柱式 Doric order
直接置于阶座上,由一系列鼓形石料一个挨一 个垒起来的,较粗壮宏伟.圆柱身表面从上到下 都刻有连续的沟槽,沟槽数目的变化范围在16 条到24条之间.它来自于古埃及,有名的法国埃 及学者所命名的先陶立克柱式,是这种希腊柱 式的先驱.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著名的雅 典卫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农神庙 Parthenon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古希腊建筑基本上是三种主要柱式:
古希腊柱式
古希腊的建筑从公元前7世纪末,除屋架之外,均采用石 材建造.神庙是古希腊城市最主要的大型建筑,其典型 型制是围廊式.由于石材的力学特性是抗压不抗拉,造 成其结构特点是密柱短跨,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 处理基本上决定了神庙的外立面形式.古希腊建筑艺 术的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和 相互组合上.公元前6世纪,这些形式已经相当稳定,有 了成套定型的做法,即以后古罗马人所称的柱式.典型 的古典柱式包括希腊时期的3种,共有5种:多立克式 、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罗马式塔司干式、复合式 .
古希腊三种主要柱式图
3.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 科林斯柱式是公元前五世纪由建筑师卡利漫裘斯Callimachus
发明于科林斯Corinth,此亦为其名称之由来.它实际上是爱奥尼克柱 式的一个变体,两者各个部位都很相似,比例比爱奥尼克柱更为纤细, 只是柱头以毛茛gen叶纹装饰,而不用爱奥尼亚式的涡卷纹.毛茛gen 叶层叠交错环绕,并以卷须花蕾夹杂其间,看起来像是一个花枝招展 的花篮被置于圆柱顶端,其风格也由爱奥尼亚式的秀美转为豪华富 丽,装饰性很强,但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雅典的宙斯神庙 Temple of Zeus采用的就是科林斯柱式.
古希腊三大柱式

古希腊建筑柱式

古希腊建筑柱式

古希腊建筑柱式自古至今,建筑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中,古希腊建筑柱式无疑是最为独特和经典的代表之一。

古希腊的柱式建筑不仅在形式上别具一格,更是体现了古希腊人对于美学和几何学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影响着建筑历史的演变和发展。

古希腊建筑柱式的三个基本构件是柱、梁和砌块。

其中,柱作为基本的垂直支撑结构,是古希腊建筑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元素。

而在柱的构造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柱式的选择。

在古希腊建筑中,常见的柱式有三种,分别是多立克柱式、伊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每种柱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多立克柱式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柱式。

它的主要特点是柱身笔直,环腰带有凹槽,柱顶饰有典型的方格形图案。

多立克柱式经过改良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古典帝国时期的标准柱式。

伊奥尼亚柱式是相对较晚出现的一种柱式,它以优雅和细腻著称。

伊奥尼亚柱式的柱身较细长,相对于多立克柱式的笔直,它的柱身会呈现一定程度的弯曲。

同时,伊奥尼亚柱式的环腰上会装饰有特殊的卷草装饰,这是古希腊建筑中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

科林斯柱式则是古希腊柱式中最后出现的一种,它的柱顶饰有复杂而华丽的植物装饰。

科林斯柱式是追求奢华和繁复的体现,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古希腊建筑的风格,同时也展示了古希腊人对于建筑装饰艺术的深刻研究和创造。

古希腊建筑柱式的选择和运用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它们所代表的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多立克柱式体现了古希腊的简约和力量感,而伊奥尼亚柱式则代表了古希腊人对于优雅和细腻的追求。

科林斯柱式则是对奢华和华丽的极致追求。

这些不同的柱式体现了古希腊人对于建筑美学的不同理解和欣赏。

古希腊建筑柱式对后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它们不仅在古希腊本土的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影响了罗马和欧洲中世纪的建筑风格。

伊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对于罗马帝国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多立克柱式则成为了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风格的标志。

正是因为古希腊建筑柱式的独特和经典,它们成为了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简述古希腊建筑的三种柱式

简述古希腊建筑的三种柱式

简述古希腊建筑的三种柱式
古希腊建筑几乎是进行建筑时空维度上的分割线,它们对着空间和时间上的运动而生出新的空间组织形式,使空间本身具有了更多的生命力,古希腊建筑有三种特别的柱式:圆柱形、扁担形和线形。

圆柱形是古希腊建筑最常用的柱式,其表现形式为圆柱体体外拯支柱,这种柱子由上到下的节点、木质的窗户和带有圆角的底座构成,柱顶为圆锥形,而且它还拥有独特的浮雕,使柱子造型丰富多彩,通常是原始的多功能空间的定义者,也是古希腊建筑整体外观的主要元素之一。

扁担形柱式又称伊斯法罕柱式,主要用来支撑重型穹顶,这种柱子相较于圆柱形柱子要厚实些,对于古希腊来说,扁担形柱子是它历史上最常见的柱式,它是处理拥有负荷的一种非常穩定的结构方式,通过它可以将大的穹顶负荷分散,减少穹顶的负荷压力,同时也可以把重型结构物穩固地连接在穹顶上,保证大结构物不因风吹雨打而倒塌。

线形柱式也叫弦形柱式,是指柱身本身由数根曲线构成而不是直线,它凝结着古希腊建筑独特的浓郁情调,标志着古希腊建筑最后阶段美学特征的完善。

它的设计有助于更好地抗拉和抗压,有助于减少柱子施工时的集中应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古希腊建筑的抗震能力。

总之,古希腊建筑的三种柱式就是圆柱形、扁担形和线形,它们分别拥有各自鲜明的特色,为古希腊建筑赋予了独特的美感,是建筑史上真正可以长久传承的文化。

古希腊建筑特征

古希腊建筑特征

古希腊建筑特征1古希腊建筑特征一、引言古希腊建筑是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风格之一,其独特的建筑特征不仅在古希腊本土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后来的罗马建筑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古希腊建筑的特征,以期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柱式与柱廊古希腊建筑的柱式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主要有三种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这些柱式不仅在外观上各有特点,而且在比例和细节上也有所不同。

多立克柱式粗壮有力,爱奥尼克柱式纤细优雅,科林斯柱式则更为华丽。

这些柱式不仅在神庙等公共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也在民居和商业建筑中有所体现。

柱廊是古希腊建筑的又一重要特征,它使得建筑内部和外部空间得以流通,增加了建筑的开放性。

三、开放性与通透性古希腊建筑的开放性和通透性是其另一重要特征。

建筑内部的柱子和墙壁并不承重,这使得建筑师能够在不影响建筑稳定性的前提下,创造出开放、通透的空间。

这种设计手法在古希腊的神庙和公共建筑中尤为常见,如雅典卫城的帕台农神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神庙的柱子排列成行,形成了开放性的空间,使得人们可以在神庙内部自由活动。

四、装饰与雕塑古希腊建筑的装饰和雕塑也是其显著特征之一。

建筑的檐口、山花、梁头和柱子等部位都有精美的装饰,这些装饰通常采用几何图案和植物图案。

此外,古希腊建筑的雕塑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雕塑通常分为圆雕和高浮雕两种,雕塑的主题多为神话传说和英雄事迹。

这些雕塑不仅具有装饰作用,也是古希腊文化的重要体现。

五、建筑材料与结构古希腊建筑的建筑材料和结构也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古希腊建筑主要采用石材作为建筑材料,这是因为石材在古希腊是丰富的资源。

石材不仅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还能够创造出厚重、稳定的视觉效果。

在结构上,古希腊建筑采用了梁柱体系,这种体系使得建筑内部空间更加开放和通透。

此外,古希腊建筑还采用了榫卯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建筑更加稳定和耐久。

六、结语古希腊建筑的特征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柱式与柱廊、开放性与通透性、装饰与雕塑以及建筑材料与结构等方面。

古希腊三大柱式汇总

古希腊三大柱式汇总
柱式一般都建在阶座之上,特点是柱头是个倒圆锥台,装饰简洁,没有 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建造比例通常是:柱高与柱直径的比例是6:1, 雄健有力,象征男性美;所以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人柱。著名的雅典卫 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 式。 2.爱奥尼克柱式(Ionic Order) 爱奥尼克柱式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的爱奥尼亚,小亚细亚西南海岸和 岛屿,上面住着操爱奥尼亚方言的希腊人,是希腊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 之一。爱奥尼克柱通常竖在一个基座上,柱高是其直径的8-9倍,柱身 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富有曲线美。外形比较纤细 秀美,又被称为女人柱;爱奥尼克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 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和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um)。
古希腊三种主要柱式图
3.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 科林斯柱式是公元前五世纪由建筑师卡利漫裘斯
[Callimachus]发明于科林斯[Corinth],此亦为其名称之由来。 它实际上是爱奥尼克柱式的一个变体,两者各个部位都很相似, 比例比爱奥尼克柱更为纤细,只是柱头以毛茛(gen)叶纹装饰,而 不用爱奥尼亚式的涡卷纹。毛茛(gen)叶层叠交错环绕,并以卷须 花蕾夹杂其间,看起来像是一个花枝招展的花篮被置于圆柱顶端, 其风格也由爱奥尼亚式的秀美转为豪华富丽,装饰性很强,但是 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雅典的宙斯神庙 (Temple of Zeus) 采用的就是科林斯柱式。
相传古时候在科林斯这个地方有个美丽的少女,正当她快要 出嫁时,突然生急病去世了。家里人都很悲伤,与她日夜相处的 一个保姆更为伤心,于是把少女小时候玩过的玩具和其它心爱之 物搜集起来,装在一个花篮里,放在那少女的坟墓上。第二年春 天,坟上长出了一棵毛茛花,茎叶越长越多,竟把这只小花篮环 绕起来,形成一个十分美丽的形态。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个奇妙 的故事设计了一种柱式,上部是藤蔓似的涡卷,下面便是毛茛 (gen)花的茎叶图案。

希腊及罗马的古典柱式解析【有图】

希腊及罗马的古典柱式解析【有图】

希腊到罗马的古典柱式罗马的古典柱式包括希腊时期的3种,共有5种:古希腊柱式:古希腊陶力克式(多立克)、爱奥尼克式、科林斯柱式。

罗马柱式:塔斯干柱式、罗马多立克柱式、混合式柱式。

【注:罗马爱奥尼克柱式,由希腊爱奥尼克式演变。

】一:陶立克柱式或多力克柱式: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

如图:代表作:雅典卫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

如图:二:爱奥尼克式:比较纤细轻巧并富有精致的雕刻,柱身较长,上细下粗,但无弧度,柱身的沟槽较深,并且是半圆形的。

上面的柱头有装饰带及位于其上的两个相连的大圆形涡卷所组成,涡卷上有顶板直接楣梁。

总之,它给人一种轻松活波、自由秀丽的女人气质。

如图:代表作: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和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um)。

(胜利女神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三:科林斯柱式:它最早可能出现于雅典奥林帕斯山的宙斯神庙,四个侧面都有涡卷形装饰纹样,并围有两排叶饰,特别追求精细匀称,显得非常华丽纤巧。

它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柱头是用毛莨叶(Acanthus)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

相对于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更强,但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

如图:代表作:雅典奥林帕斯山的宙斯神庙。

如图:四:塔斯干柱式:塔司干柱式其实就是去掉柱身齿槽的简化多立克柱式,柱础是较薄的圆环面。

柱高跟柱径的比例是7:1,柱身粗壮。

柱頭如到圓錐形平板, 柱身無凹槽。

如图:五:罗马多立克柱式:外观跟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相近,但在柱头下端添上一圈环状装饰;柱身下添加了圆环形柱础。

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8:1,整个柱身显得比较粗壮。

如图:六:混合柱式:这种柱式是将科林斯柱式的顶端与爱奥尼克柱式的涡卷相结合,使形状显得更为复杂、华丽。

柱高跟柱径的比例是10:1,显得纤细秀美。

. 如图:PS:罗马爱奥尼克式:柱式与古希腊爱奥尼克柱式相同,只是把柱头上两个涡卷间的连接曲线改为水平直线。

古希腊建筑的三大柱式

古希腊建筑的三大柱式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同样也是西欧建筑的开拓者,但毕竟还处在萌芽和胚胎的时期,它们的类型还少,形制很简单,结构比较幼稚,这是因为它的艺术的完美所致。

古希腊的纪念性建筑在公元前8世纪大致形成,公元前5世纪已成熟,公元前4世纪进入一个形制和技术更广阔的发展时期。

由于宗教在古代社会据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古代国家的神庙往往是这一国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的代表,希腊亦不例外。

古希腊是个泛神论国家,人们把每个城邦,每个自然现象都认为受一位神灵支配着,因此希腊人祀奉各种神灵建造神庙。

希腊神庙不仅是宗教活动中心,也是城邦公民社会活动和商业活动的场所,还是储存公共财富的地方。

这样神庙就成了希腊崇拜的圣地,围绕圣地又建起竞技场、会堂旅舍等公共建筑。

希腊最早的神庙建筑只是贵族居住的长方形有门廊的建筑。

在他们看来神庙是神居住的地方,而神不过是更完美的人,所以神庙也不过是更高级的人的住宅。

古希腊三柱式柱式: 柱式是指一整套古典建筑立面形式生成的原则。

基本原理就是以柱径为一个单位,按照一定的比例原则,计算出包括柱础(Base)、柱身(shaft)和柱头(Capital)的整个柱子的尺寸,更进一步计算出包括基座(Stylobate)和山花(Pediment)的建筑各部分尺寸。

古希腊的建筑从公元前7世纪末,除屋架之外,均采用石材建造。

神庙是古希腊城市最主要的大型建筑,其典型型制是围廊式。

由于石材的力学特性是抗压不抗拉,造成其结构特点是密柱短跨,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神庙的外立面形式。

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上。

公元前6世纪,这些形式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定型的做法,即以后古罗马人所称的“柱式”。

古希腊建筑基本上是三种主要柱式:多立克柱式:希腊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的特点是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

著名的雅典卫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奥尼亚柱式、多立克柱式、科林斯柱式的异同
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是典型的希腊时期古典柱式:
多立克式柱身比例粗壮,由下而上逐渐缩小,柱子高度为底径的4—6倍.柱知刻有凹圆槽,槽背成棱角,柱头比较简单,无花纹,没有柱础而直接立在台基上檐部高度的比例为1:4,柱间距约为柱么匠1.2至1.5倍.
爱奥尼克式的柱身比例修长,上下比例变化不显著,柱子高度为底径的9至10倍,柱身刻有凹圆槽,槽背呈带状,有多层的柱础,檐部高度与柱高的比例为1:5,柱间距为柱径的2倍。

科林斯式除了柱头如盛满卷草花篮的纹饰外,其它各部分与爱奥尼克式相同。

多立克式
多立克式是希腊风格的典型柱式,也是西方古典建筑室内装饰设计特色的基本组成部分。

多立克柱式粗犷、刚劲,基座有三层石阶,柱身由一段段石鼓构成,呈底宽上窄渐收式,柱头由方块和圆盘构成,无饰纹。

爱奥尼克柱式整体造型风格坚挺娟秀,比多立克多一个柱础,纵向有凹槽24条,各凹槽的交接棱角上设计一部分圆面,最具特征的是它的柱头,左右各有一对华丽、精巧、柔美的卷涡式装饰。

科林斯柱式用毛莨叶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式柱头,规范而细腻,充满生气,其柱高、柱径比例、凹槽都同于爱奥尼克柱式.古希腊风格的三种柱式常用于客厅的隔断中。

古希腊建筑的三种柱式
1、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是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中出现最早的一种(公元前7世纪)。

(另外2种柱式是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它们都源于古希腊。

在希腊,多利克柱式一般都建在阶座之上,特点是柱头是个倒圆锥台,没有柱础。

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

建造比例通常是:柱下径与柱高的比例是1:5.5;柱高与柱直径的比例是4或6:1。

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

著名的雅典卫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2、爱奥尼柱式(Ionic Order)
源于古希腊,是希腊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之一(另外两种是多立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又被称为女性柱,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

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和俄瑞克忒翁神庙(Erechtheum)。

爱奥尼柱式起源于前6世纪中叶的爱奥尼亚,小亚细亚西南海岸和岛屿,上面住着操爱奥尼亚方言的希腊人。

爱奥尼柱式在前5世纪传入希腊大陆。

第一个爱奥尼风格的大神庙,是在被地震摧毁前仅仅存在10年,于前570年至前560年间建于萨摩斯岛的赫拉神庙,建筑师为罗伊科斯(Rhoikos)。

在这里,爱奥尼柱被用来装点最伟大的女神:没有别的更显赫的地方能够让它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展示自己了。

以弗所的阿耳忒弥斯神庙是存在长达6个世纪的爱奥尼神庙,也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同希腊多立克柱式不同,爱奥尼柱通常竖在一个基座上,将柱身和建筑的柱列脚座(stylobate)或平台分开。

爱奥尼柱的柱头由一对标志性的涡形装饰(volute)置于模塑的柱帽(echinus)之上,或是从内绽放出。

柱帽通常附以蛋与标(egg and dart),一种椭圆与箭头交替排列的装饰线条。

最初涡形装饰位于同一个平面上(如右图所示),后来在角落上它们被安排呈角度突出。

爱奥尼柱式的这个特点使得它在前4世纪挑剔的眼光中比多利克柱式更为多变适用,同时在角落将它扭转也使得不论在正面或侧面观察,它们都呈同样的宽度。

16世纪文艺复兴建筑师和神学家斯卡默基(Vincenzo Scamozzi)设计了这种完美排列的四边爱奥尼柱头的一个版本,它是如此成功以至于成为了当时的标准,而当希腊的爱奥尼柱式在18世纪希腊复兴式风格(Greek Revival)中重新被介绍回来的时候,人们重新发现它是如此古朴和原始。

在涡形装饰之下,爱奥尼柱可以有一个宽的柱环或带将柱头从刻有凹槽的柱身上分割开,或者由一个花和水果的垂花饰从涡纹的缝隙中,或从它们的“眼"中转出.经过一些早期尝试后,柱身上的凹槽数被固定在24个。

这个标准化将刻槽同直径的比例维持在一个相似的程度,即便柱子的高度被延伸亦如此.罗马人在凹槽之间留出一些柱身表面,而希腊人将它们用完只剩刀口以便雕刻.
爱奥尼柱总是比多利克柱要纤细:爱奥尼柱为8或9个直径高,在美国的改良格式中甚至更高.它们通常刻有凹槽。

3、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是希腊古典建筑的第三个系统,公元前五世纪由建筑师卡利漫裘斯[Callimachus]发明于科林斯[Corinth],此亦为其名称之由来.它实际上是受奥尼亚柱式的一个变体,两者各个部位都很相似,只是柱头以毛茛叶纹装饰,而不用爱奥尼亚式的涡卷纹。

毛茛叶层叠交错环绕,并以卷须花蕾夹杂其间,看起来像是一个花枝招展的筐篮被置于圆柱顶端,其风格也由爱奥尼亚式的秀美转为豪华富丽。

其优点是,在华丽美观之余还可置于建筑物的任何部位,柱头图案呈环绕状,因而适应各种观赏角度,从而在日后的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倍受欢迎,成为三大柱式之一。

爱奥尼亚式柱头原先只为正面设计,并没有考虑要从任何方向来观看;然而科林斯柱式却以围绕芼茛叶[acanthus]的方式来表现柱头,使它能够从各个方向被欣赏。

因此,科林斯柱式特殊的地方并非在于构造上之方便性,而是在于其装饰性的效果.
目前可以看到的科林斯式古希腊建筑,首推位于雅典的宙斯神庙[Temple of Zeus]。

在希腊化时期,这座神庙是希腊本土最大的建筑物。

与多利克柱式的质朴壮实和爱奥尼亚柱式的挺拔秀雅相比,科林斯柱式更富有装饰性。

不过它并不是一个独自发展出来的系统。

或许是因为科林斯柱式太过于虚饰,或许是因为希腊人太过于保守,以致于科林斯柱式在希腊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反而到了罗马时期,被罗马人加以大大的利用。

罗马人将希腊多利克柱式改良,去掉凹槽,加上柱基,成为托斯坎那柱式,
同时又采取爱奥尼亚柱式的涡卷与科林斯柱式的芼茛叶,结合而成为复合式柱式。

哥特式风格
哥特式风格是对罗马风格的继承直升的线形,体量急速升腾的动势,奇突的空间推移是其基本风格.窗饰喜用彩色玻璃镶嵌,色彩以蓝、深红、紫色为主,达到12色综合应用,斑斓富丽精巧迷幻。

哥特式的彩色玻璃窗饰是非常著名的,家装中在吊顶时可局部采用,有着梦幻般的装饰意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