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抚松县中小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吉林省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

吉林省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

吉林省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关于下面四幅图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 . 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 . 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 . 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弱噪声污染2. (2分)(2013·南宁) 把一只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烧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如图所示,这是()A . 光的反射现象B . 光的折射现象C .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D . 光的色散现象3. (2分)(2017·通州模拟) 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是()A . 天空中的彩虹B . 平面镜中的像C . 路灯下的人影D . 铅笔在水面处“弯折”4. (2分)(2017·鄂州模拟) 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2f的距离,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A . 一直变小B . 一直变大C . 先变大后变小D . 先变小后变大5. (2分)市面上有一种化妆镜,当对着它照镜子时,能看到自己面部更细微处.这种化妆镜应该是一个()A . 平面镜B . 凸面镜C . 凹面镜D . 凸透镜6. (2分)(2019·重庆) 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 . “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 . “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香气袭来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7. (2分) (2017八上·贵州期中) 如下图所示,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 .B .C .D .8. (2分) (2018八上·泰州月考) 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与沸点(1个标准大气压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 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B .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所以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C . -40℃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在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不能使用酒精温度计D . 在-200℃时,氢是气态,氮是液态9. (2分)(2020·眉山) 某同学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后,进行了操作总结和新的探索。

吉林省2020版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卷

吉林省2020版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卷

吉林省2020版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A . “用牙齿听声”——骨传导B . “利用声呐探测鱼群”——声波传递信息C . “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声音的音色好D . 城市街道路旁安装隔声板——在声源处控制噪声2. (2分)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 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0.5gB . 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约为30mC . 一个正规篮球的直径约为1dmD . 小学生步行上学的速度约为1m/s3. (2分)(2017·河南模拟) 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欲渡黄河冰塞川”﹣﹣“冰”是由于水遇冷凝固形成的B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 . “潭清疑水浅”一一“浅”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D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4. (2分) (2016九下·门头沟开学考) 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 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是50kgB . 乒乓球的直径约为1dmC . 一本物理教材的质量约是30kgD . 学校国旗杆的高度约为80cm5. (2分)(2020·西藏) 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 拉萨市七月份平均气温是42℃B . 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约2mmC .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大约是1.5VD . 一名初中生的质量是50t6. (2分) (2019八上·朝阳期末) 小红站在商场上行的自动扶梯上,当我们说小红“静止”时,所选的参照物是()A . 小红B . 小红站着的扶梯C . 商场的地面D . 随相邻扶梯下行的顾客7. (2分) (2019八上·景泰期中) 下列实验仪器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B .C .D .8. (2分)(2019·眉山模拟) 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 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蜡烛50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A .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 .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C . 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 cm<f<16 cmD . 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 cm<f<32 cm二、多选题 (共2题;共6分)9. (3分) (2018九下·成都月考) 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物距u=5㎝时,成正立的像,当物距u=8㎝时,成倒立的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 u=17㎝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B . u=14㎝时,可能成缩小的实像C . u=10㎝时,一定成放大的像D . u=4㎝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10. (3分) (2017八上·天门期末)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 . 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B . 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为了利用水的汽化吸热C . 夏天,如把温度计放在吊扇下扇风,温度计的示数不变D . 听歌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能听出是哪位歌手在演唱,是根据声音的响度判断的三、填空题 (共8题;共26分)11. (2分) (2018八上·扬州期末) 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建设文明扬州”的重要举措.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________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12. (2分)(2017·吉林模拟) 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成________(选填“倒立”、“正立”)、缩小的实像,若像落在视网膜后,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_______透镜片做的眼镜.13. (4分) (2017八上·江阴期中) 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_,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_(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烈日下,狗伸长舌头并快速喘气,从而加快唾液 ________,而这种物态变化________热量,从而使狗感到凉快.14. (3分)(2016·江苏模拟)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蓝光二极管的发明者获得,这项发明使制成白光LED 灯成为现实.要制成白光LED灯,除蓝光二极管外,还需________、________两种色光二极管;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s刹车。

吉林省吉林市2021-2021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物理试卷(无答案)

吉林省吉林市2021-2021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物理试卷(无答案)

吉林省吉林市2021-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展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B. 学生书桌高约为200cmC. 某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2.以下各图中平面镜成像正确的选项是〔〕3.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右图为来自远方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那么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该配戴的眼镜是以下图中的〔〕A. B. C. D.4.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 cm50 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5.人看到水池里的月亮和鱼的像,它们的形成分别是哪一种现象〔〕A.都是折射现象 B.前者是反射现象,后者是折射现象C.都是反射现象 D.前者是折射现象,后者是反射现象6.关于物体的质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B. 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D. 1kg的铁与1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7. 人们在道别时,挥动的手臂由于________也会产生声音,但我们却听不传到我们耳朵的.8.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距小鸟 m;假设小鸟向上飞去,那么小鸟在水中所成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如下图,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为_________度,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________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 _______后 _______.11.小明把一支温度计放到阳光下晒,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了,那么温度计里液体的体积了,此时液体的质量,密度。

2021-2022学年吉林省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吉林省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吉林省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2021-2022学年吉林省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满分70分,时间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下列关于光学说法的描述正确的是()A. 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红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C. 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D.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生动形象的诗句,在我们欣赏这些优美诗句的同时,常常能体会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

对下列几种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湖光映彩霞”--光的折射现象B. “潭清疑池浅”--光的反射现象C. “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D.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光的色散现象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密度小的物体体积小B. 将一个物体放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其密度不同C. 密度大的物体含物质多D. 任何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A. 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B. 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C. 节约材料,美观好看D. 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已知甲质量为10g,乙质量为160g,甲乙的边长之比为1:2,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 甲一定空心B. 甲一定实心C. 乙一定空心D. 乙一定实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首先需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下列照片中的情况属于已经调整好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8.0分)一人身高1.6米,直立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米处,若此人不动,平面镜保持竖直,以0.5米/秒的水平速度向人靠近,镜中的像以______米/秒的速度向人靠近,2秒钟后,则像与人之间的距离为______米。

《试卷3份集锦》吉林省名校2020-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统考试题

《试卷3份集锦》吉林省名校2020-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统考试题

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涉及光现象的民俗谚语,其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A.井底之蛙,所见甚小B.管中窥豹,略见一班C.海市蜃楼,虚无缥渺D.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捞不到的是水中月【答案】C【详解】A.光线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井底之蛙,所见甚小,所以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故C符合题意;D.因为平静的水面可以当做平面镜,而水中月就是月亮在平面镜中的像,镜中花也是花在平面镜中的像,所以“水中月”和“镜中花”都属于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

2.下列对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家里的穿衣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实像B.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鉴别钞票的真伪C.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D.在公园的湖水中可以看到拱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答案】C【解析】A、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B、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而不是红外线,故B错误;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D、平静水面上拱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早春,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熔化需要放热B.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是升华现象,升华需要吸热C.寒冬,户外堆起的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是汽化现象,汽化需要吸热D.盛夏,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出现“白气”是凝华现象,凝华需要吸热【答案】B【详解】A.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早春,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热,故A错误;B.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是升华现象,升华需要吸热,故B正确;C.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寒冬,户外堆起的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是升华现象,升华需要吸热,故C错误;D.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白气”实际是小水滴,盛夏,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出现“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液化需要放热,故D错误。

吉林省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I)卷(新版)

吉林省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I)卷(新版)

吉林省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12分)1. (1分) (2020八下·北京期末)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女排队员和教练员代表站在花车上经过天安门广场过程中,如图所示,若说郎平教练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 天安门城楼B . 女排代表乘坐的花车C . 天安门城楼前的金水桥D . 天安门广场上站立的士兵2. (1分) (2017八上·长春月考) 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 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 . 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C . 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D . 木箱可以传播声音3. (1分) (2017八·扬州期中)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真空不能传声通过实验可直接获得结论B .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 . 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D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4. (1分)(2019·道里模拟)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固态酒精是非晶体B . 在时,酒精处于液态C . 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D . 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5. (1分) (2018八上·昭平期中) 如图所示现象,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 小孔成像B . 隔墙看小猫C . 日全食现象D . 阳光下树的影子6. (1分)正常的眼睛戴上度数较大的凸透镜后,会()A . 没有影响B . 成像在视网膜前方C . 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D . 看得更清楚7. (1分)图所示,甲、乙两个体积相等的小球分别放在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容器中液体深度不同,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则()A . 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B . 甲球的密度等于乙球的密度C . 甲球的密度小于乙球的密度D . 甲球、乙球的密度关系无法判断8. (1分) (2019八上·马山月考)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竖立在讲台上,坐在B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坐在A点的乙同学(如图6所示)。

2021-2022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人的正常体温范围是25℃∼30℃B. 教室的高度约为35dmC.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D. 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8m/s2.水无常形,变化万千,故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在物理现象中,水亦有多种状态的变化,并伴随吸热或放热。

下列对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判断正确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熔化吸热B. 夏季,清晨白雾,汽化吸热C. 秋天,叶上露珠,液化吸热D. 冬天,美丽“雾凇”,凝华吸热3.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种刷牙方式既干净又舒服,下列声音的利用与电动牙刷的声音利用方式不同的是( )A. 爆炸声震耳欲聋B. 超声波清洗钟表C. 彩超观察胎儿的生长情况D. 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4.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17日早上,神舟十三号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了对接。

对接后若认为“天和核心舱”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A. 天和核心舱B. 太阳C. 地球D. 神舟十三号5.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远视眼镜的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 望远镜的物镜将远处的物体成缩小的像C. 用照相机照相时,物距应小于2倍焦距D. 用放大镜看地图时,不可能看到缩小的像6.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B. 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 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D. 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7.音乐课上,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歌声是由声带______产生的,其他同学听到的歌声是通过______传入人耳的。

8.“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我国唐代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地上的“人”是由于______ 形成的影子,从物学角度来说,月亮______ (选“是”“不是”)光源。

吉林省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新版)

吉林省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新版)

吉林省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7分)1. (2分)(2020·金昌) 《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让我们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

对于诗词中物理知识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霜叶红于二月花”中“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B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到客船”说明空气能够传播声音C .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 . “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水浅”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2. (2分)(2019·苏州模拟) 下列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A . 山的倒影B . 日食C . 汽车观后镜D . 水中“折”笔3. (2分) (2015八上·莒县月考) 从平面镜中看到一只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该钟的实际时间是()A . 7时25分B . 6时35分C . 5时25分D . 4时35分4. (2分) (2018八上·左玉月考) 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那么它前2s 内的速度是()A . 20m/sB . 10m/sC . 2m/sD . 5m/s5. (2分)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 0℃的冰块内能为零B . 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C . 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D . 0℃的冰化成0℃的水,内能增加6. (2分) (2019八上·德庆期中) 如图所示是我国湖北随州曾候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距今2400余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编钟。

这套编钟共65件。

制作这么多钟是为了产生更丰富的:()A . 音调B . 响度C . 音色D . 振幅7. (2分)(2014·崇左) 为了看清物理课本上的字,小华的眼睛与课本的距离越来越近了,说明小华已患上()A . 近视眼,需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 . 近视眼,需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 . 远视眼,需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 . 远视眼,需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8. (2分) (2020八下·溧阳期末) 下列估测与事实相符的是()A . 一本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的质量约为20克B . 一条鱼的密度约为1.0×103kg/m3C . 一只苹果的重力约为8ND . 一名中学生在水中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60N9. (2分)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质量之比是2∶3,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A . 2∶3B . 3∶2C . 1∶1D . 以上答案都不对10. (2分) (2017八上·蚌埠期末)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开着空调的汽车玻璃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下列有关小水滴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夏天,窗上的小水滴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 . 冬天,窗上的小水滴是由小冰晶熔化形成的C . 夏天,小水滴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滴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D .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小水滴都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12. (2分)一座大桥长1.6km,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10m/s的速度完全通过此桥,所需要的时间为()A . 120 sB . 140 sC . 160 sD . 180 s13. (3分) (2015八上·哈尔滨期中) 认真观察下面两幅对比声波波形图,其中图1中的两个声波具有相同的________,而________不同;图2中的三个声波________不同.二、填空题 (共10题;共18分)14. (2分) (2016八上·大石桥期中) 请从图中选择一幅图片,根据图片情景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根据物理知识回答.问题:________;回答:________15. (1分)(2018·海淀模拟) 如图,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试题
本试卷满分70分,答题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以下物理量不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密度约为l×103kg/m3B.新冠肺炎红外线检测体温为37.3℃以下合格
C.中学生的身高是1.6cm D.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
2.华为“nova7 Pro”是一款前置追焦双摄5G智能手机,调节手机的音量是改变声音的A.音调B.音色C.频率D.响度
3.关于光现象,下列关联错误的是
A.影子的形成——光的直线传播
B.朗朗夜空中的星光闪烁——光的反射
C.“远视眼”戴“老花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D.缥缈不定的海市蜃楼——光的折射
4.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

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
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
B.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
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
5.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进行了环球试飞,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
料。

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A.密度小B.体积小C.弹性小D.硬度小
6.如图1,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
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
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7.小明在“十一”假期期间坐“龙舟”客车去长春奶奶家,坐在客车上看到树木向车尾“跑去”,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若以路面为参照物,客车是
_______的。

8.如图2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____(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9.查干湖冬捕,又誉为冰湖腾鱼,是一年一度的“中国·吉林查
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最壮观的一项节庆内容。

刚打捞上来的鱼,体表的水会迅速结冰。

冰的形成是________现象,这个过程是______热量。

10.“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

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

跳舞时:(1)声音是由发声体_______产生的;(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_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

11.为了监控取款机前的实时情况,银行ATM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有一摄像头。

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____透镜成倒立______的实像:当取款人逐渐靠近取款机时,他所成的像会逐渐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一桶半”方便面的面团的质量较大,小红喜欢干吃面团,当把面团吃掉一半后,面团的质量______,密度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夏天,沥青路面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变得越来越软,
由此可知沥青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如图3所示,图像是____(填“A”或“B”);医院抢
救中暑病人时,会在病人的额头上大面积地擦酒精降
温,依据是酒精蒸发会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14.室内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
姿势撤离,以尽量减少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

这是因
为含有毒有害物质的空气温度较高,_______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_______(填“上方”或“下方”)。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5.抚松(松江河)——长春高速公路,简称抚长高速,全程294km,若全程限速为100km/h,那么从抚松(松江河)到长春最少需要多长时间?本高速开通后,从靖字到抚松松江河镇最快仅需45分钟,靖宇到抚松松江河镇的距离是多少km?
16.一个容积是2L的塑料瓶,用它装水,最多能装多少千克?若现在有植物油16kg,需要几个这样的塑料瓶能装下?(1L=1dm3;ρ植物油=0.8×103kg/m3)
四、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7.冻鱼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为什么?请列举一个自然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实例。

18.晴天时,我们常常可以在茂密的树下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

这些小亮斑是怎样形成的?
19.眼睛的成像原理是什么?根据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为了保护我们的视力,应该注意哪些用眼卫生?
五、作图与实验:(20、21、22每题2分;23题8分;24题2分;25题4分;26题4分;共24分)
20.根据图4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1.如图5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砖中,请在图中画出光线通过玻璃砖时大致的折射光线。

22.如图6所示,请在图中画出两束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23.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7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_____
A.向纸板喷烟或雾
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
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
(2)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因为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_。

(4)完成了“探究光的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后,实验小组同学将一张方格纸纸平铺平面镜上,用薄玻璃替换硬纸板如图8所示,其他器材任意选择,则可以完成__________________实验。

①做光学实验时,最好在_______的环境下完成。

②若白纸上每方格长度是5cm,将点燃的蜡烛由A点移至B点,此时它与移动后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的距离是_____cm。

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像。

24.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9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由图可知,小车从甲位置运动至丙位置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2)小组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实验时斜面的倾斜度不宜太大,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答案合理即可)。

25.某实验小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牛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天平指针如图10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已知空杯的质量是20g,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杯和牛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示数值如图10乙所示,再将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体积如图10丙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______g;该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用此方法测量的牛奶密度_______(填“偏大”“偏小”)
26.小明利用如图11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_(选填“A”或“B”)。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直到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

第7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
时的水温度应为______ ℃。

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
形为图丙中______图(选填“C”或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