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教育局启动太原市中小学第二期名教师培养工程.doc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申报评审山西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通知-晋教师继[2007]13号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申报评审山西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通知-晋教师继[2007]13号](https://img.taocdn.com/s3/m/cb1a53d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c.png)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申报评审山西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通知正文:----------------------------------------------------------------------------------------------------------------------------------------------------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申报评审山西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通知(晋教师继[2007]13号)各市教育局:为了加强我省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省教育厅于1998年开始山西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选拔工作。
根据《关于选拔山西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通知》(晋教师[1998]10号)规定,省级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实行动态管理,任期三年。
现在我省各地指标都有一定空缺,因此省教育厅决定于12月上旬进行新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审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条件(一)省级骨干教师:1、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和《教师法》规定的合格学历;年龄在45周岁以下;从事教学工作满10年以上;担任班主任工作累计3年以上;小学(幼儿园)、初中、高中(含幼师)教师分别具有小学一级、中学一级或中专中级及以上职称。
2、热爱祖国,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尊重、关爱全体学生;具备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健康知识,善于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学生。
追求上进,不断学习,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且成绩优良。
3、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持有信息技术培训初级证书;教育教学观念新,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带头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效果良好,成绩优良。
4、一般应有市级骨干教师或市级教学能手称号。
5、城市学校(含县城)教师须有县级以上论文或获得县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农村(乡镇及其以下)学校教师须有联校(中心校)级以上论文或优秀教学成果奖。
太原市晋源区第三实验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就学校特色内涵发展

文鲁向永近年来,太原市晋源区第三实验小学按照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小学特色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和晋源区教育局有关安排,结合学校实际,秉承“在起点播种希望,以读书明德启智”办学理念,明晰“德育名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安全立校”办学思路,确立“遵照教育政策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立德树人为本,适应生态文明要求,汲取传统文化营养,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把教育创新做实,把素质教育做真,把优质教育做大,把基础教育做强”办学目标,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建设。
学校奉行“明德、爱智”校训,弘扬“自强、厚德,和谐”学校精神,有机融合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构建了“学科基础课程———校本特色课程———校本社团活动课程”课程体系,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多元选择,提升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逐步形成了浸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和精髓的人生道德智慧教育的“德智相扬教育”特色。
一、突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题,建设特色校园文化1.塑造了学校精神文化。
在进一步明确“德智相扬教育”(取义于国学经典《管子》的“德成而智出,万物毕得”)特色办学目标基础上,将“在起点播太原市晋源区第三实验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就学校特色内涵发展Management School ·治校34. All Rights Reserved.种希望”的办学理念提升为“在起点播种希望,以读书明德启智”,确立“明德、爱智”校训,提炼了“自强、厚德、和谐”的学校精神,进一步完善了寓意深刻的校徽。
校徽的主体是由绿白两个同心圆组成,上书“明德、爱智”校训,同心圆象征同心同德,取和谐之意,绿色代表新的生命焕发着勃勃生机,白色代表着清纯、象征着纯洁神圣。
同心圆中心为希望的幼苗,破土而出的幼苗象征着孩子张开双臂拥抱希望,在和谐纯洁神圣的环境中生根、发芽、成长,也蕴含着我校的办学理念“在起点播种希望,以读书明德启智”,也寓意“德智相扬教育”。
释放名教师活力助推薄弱校发展——太原市中小学学科教学提高与示范工作站运行实践总结

释放名教师活力助推薄弱校发展——太原市中小学学科教学提高与示范工作站运行实践总结————————————————————————————————作者:————————————————————————————————日期:释放名教师活力助推薄弱校发展——太原市中小学学科教学提高与示范工作站运行实践总结-教师教育论文释放名教师活力助推薄弱校发展——太原市中小学学科教学提高与示范工作站运行实践总结赵长虹2013年,太原市在对全市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分布情况进行详细摸底,在总结以往教师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上海等城市的先进经验,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市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即名师引领、扶持薄弱、双项选择、异地建站。
2014年12月15日,太原市中小学学科教学提高与示范工作站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市新的教师培养模式诞生,刷新了山西省名师工作室零的记录。
一、实施“三个策略”,健全工作站工作机制通过学校自愿申报,我们选择了12所薄弱学校的薄弱学科,建立了太原市中小学学科教学提高与示范工作站(以下简称名师工作站),并从以下三方面保证工作有效开展。
1.梯级管理,让名师队伍充满活力。
我们将荣获教授级教师、省特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荣誉的太原市名师分为三个等级,实行梯级管理,让顶尖名师“突出来、用起来、动起来”,让中间层次名师“看上来、跑起来、追上来”,让在第三层和未进入梯队的教师“急起来、学起来、赶上来”,形成了“名师影响名师、名师带动群体”的良性管理机制。
其中,被认定为一级名师的教师有申请名师工作站主持人的资格,被认定为二、三级名师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专业、以名师工作站成员的身份申请加入工作站,名师工作站站点学校的教师是名师工作站的主要学员。
2.双选模式,让帮扶工作更接地气。
工作站的工作室以主持人姓名及专业命名,如太原市中小学学科教学与示范工作站高中语文刘补明工作室。
12个名师工作站的创建均采用双选模式,从工作站点、主持人的确定,到成员和学员的组成,均由双方自愿选择产生。
国培计划山西培训2024年

国培计划山西培训2024年为了进一步推进国家培训计划,提高全省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山西省教育厅制定了2024年度国培计划培训计划。
此次培训旨在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质,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为山西省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一、培训目标1.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增强教学能力。
通过培训,使教师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增强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需求。
2.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培训,使教师在专业知识外,增强综合素质,如心理素质、沟通能力、教育教学观念等。
3.加强教师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能力,增强教师持续学习的意识。
通过培训,使教师能够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培训内容1.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培训。
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课程理论、学校管理、教学设计等理论知识的培训。
2.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
包括互动式教学、课堂管理、评价方法、教学设计等技能的培训。
3.教师综合素质的培训。
包括心理素质的培训、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训。
4.教师自主学习的培训。
包括阅读教育教学相关书籍、参加学术研讨会、分享教学经验等方式的培训。
三、培训形式1.集中培训。
通过集中的方式,开展教师集中培训,由专业教育培训机构或高校教育学院组织开展。
2.分层次培训。
根据教师的不同岗位和不同需求,分层次地组织培训,使每位教师都能得到符合自身特点和需求的培训。
3.在线培训。
利用互联网和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在线培训,提供更加灵活、便捷、高效的培训方式,方便教师的自主学习和提高。
四、培训措施1.加大培训投入。
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加强培训设施和师资力量的建设。
2.制定具体计划。
根据培训目标和需求,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和方式,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3.建立评估机制。
阶梯式培养人才引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太原市万柏林区通过实施“三名”工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太原市万柏林区教育局通过实施名学校、名校(园)长、名师“三名”工程,着力打造品质化、品牌化中小学基础教育,推进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优质均衡发展。
通过名校(园)长、名师工作室活动,加强校际间教育管理、教学智慧的互动探讨、交流学习;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联动研讨、自主研修等多种形式,激励全区优秀人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阶梯式培养学校优质管理人才和学科领军人才,提高教育核心竞争力,为万柏林区建设教育强区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不断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科学构建、完善评选体系1.在顶层设计上实现突破万柏林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提出教育强区、人才强教战略,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出硬招、实招,出台《万柏林区人民政府关于设立万柏林区人民政府特殊教育津贴办法的通知》,以大力支持和鼓励优秀教育人才脱颖而出,努力走在全省第一方阵。
区教育局制定出台了《太原市万柏林区教育局关于万柏林区教育系统享受政府特殊教育津贴考核办法(试行)》,从制度上保障评价工作客观公平、公正合理发放津贴。
区名师办全面了解、学习、分析各地名校(园)长、名师工作室发展动态,深入调研本区各类学校师资及教育教学情况,结合全区教育教学现状,多方位、细考量,制定完善了《万柏林区教育局第三届名学校、名校(园)长、名师评选方案》,从制度上促动名校(园)长、名教师起到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实现教育跨越、教育腾飞的目标。
2.助力新建学校稳步高速提升近年来,万柏林区高标准建设的新建学校陆续投入使用,在有了高端的硬件条件后,教育局领导创新驱动,特别建立新建学校名师评选机制,经过一系列考试、讲课选拔,引导一部分优秀教师向新建学校流动,运用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助力学校稳步、高速提升,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阶梯式培养人才引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太原市万柏林区通过实施“三名”工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文赵泽丽李玉莲Focus ·关注市县经验26资源的需求。
2024中小学教师暑期个人研修总结精选(15篇).doc

2024中小学教师暑期个人研修总结精选(15篇)中小学教师暑期个人研修总结(精选篇1)十天的培训很快就结束了,经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的收获很多,感触也很深,对课改的实施有了更新的认识。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意识到知识淘汰的加速,迫切地希望来充实自己知识的储备,来改变自身知识结构和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贫乏,上进之心催促着我工作之余的学习不能满足需求,而培训无疑给我带来了希望,我渴求借此机会得以满足。
在集中培训的这段时间内,我认真地聆听了林藩、程灵、庄荣婉、陈欣、郭章铮、陈巧、陈榕、伯海英、陈展虹等十几位专家、教授的讲座和经验介绍以及体会等等。
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集中培训中我掌握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体系,都使自己对生物教学与教研工作有了新的审视和思考。
通过这次培训加强了对本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了本学科的一些发展动态,了解到本学科理论与技术的新发展,明确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生物课该上什么和怎么上。
经过培训,有茅塞顿开之感,有解放的喜悦,有收获的快乐,真是不虚此行!短短的十天培训中,有培训者和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来自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也能向专业人士请教;在这里可以与所需相统一,这能很好地让教师驱走困惑,在头脑中注入真正的可以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新理念。
培训只是一个手段,培训只是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
我更要把这次培训的精髓贯彻到我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新的突破和提高。
中小学教师暑期个人研修总结(精选篇2)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贵州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小学数学培训班的学。
这次培训以专家讲座为主,配合观摩教学、小组讨论、相互交流等活动,内容丰富、实用。
既重视对学员理念的更新,又重视具体操作技能的介绍,既有理论上居高临下的指导,同时也有具体的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交流。
在这段时间的学中,虽然有点累,但我却很充实,快乐。
山西基础教育信息网

山西基础教育信息网篇一:山西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实施方案附件山西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加快推进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推动信息化手段和数字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标通过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网上“晒课”、“优课”评选等活动,进一步强化教师对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位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至少上好一堂课;培养一支善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骨干教师队伍;发挥各级各类名师利用信息技术破解教学重难点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形成与现行教材配套的微课程资源体系;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
二、活动组织活动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各级电教、教研部门具体实施。
省教育厅负责全省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
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地区活动开展工作,协调相关部门,明确工作职责,统筹制定活动方案,落实开展活动所需的各项经费,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省电教馆负责活动的省级培训、“晒课”平台支持、技术指导和资源支持等工作。
各市、县电教馆负责为教师“微课”和“优课”创作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及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
省教科院负责组建专家团队,对“微课”和“优课”的创作和评选进行培训与指导,同时开展网上看课与评课、网络教研与培育学科网络教研室等工作。
各市、县教研部门负责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改变课堂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帮助教师总结凝练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优秀案例和创新模式,并积极引导本地学校创建学科教研工作室。
太原市“银龄讲学”拟招募教师公示

太原市“银龄讲学”拟招募教师公示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太原市教育局
•【公布日期】2024.01.29
•【字号】
•【施行日期】2024.01.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
正文
太原市“银龄讲学”拟招募教师公示
根据《关于开展太原市“银龄讲学”教师招募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对太原市“银龄讲学”拟招募教师进行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
如对公示人选有异议或公示人选存在违背师德行为的,请提供具体可查的线索书面材料和反映人基本信息,于公示期内反映至太原市教育局人事科。
工作电话:************
通讯地址:杏花岭区新建路69号太原市教育局人事科306室,邮编030082 附件:太原市“银龄讲学”拟招募教师名单
太原市教育局
2024年1月29日
附件
太原市“银龄讲学”拟招募教师名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市教育局关于启动太原市中小学第二期名教师培养工程的通知
发文单位:太原市教育局
文号:并教师字〔2006〕6号
发布日期:2006-10-11
执行日期:2006-10-11
生效日期:1900-1-1
各县(市、区)教育局,高新区、经济区社会局,太钢、西山教育处,市属学校(单位)、厂矿中学、民办学校:
根据《太原市师资培训“双高双名”工程实施意见》(并教字(2002)79号)精神,为了培养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2003年太原市启动了第一期中小学名教师培养工程,在局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经过专家指导组的精心培养,264名培养对象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先后有67名同志被认定为太原市名教师,起到了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在全市教师中形成了学习名师、争当名师的良好风气,促进了我市教师队伍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经市“双高双名”工程领导组研究,决定启动第二期中小学名教师培养工程,为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成立太原市名教师培养工程领导小组,聘请简尔庄等40名同志为第二期名教师培养对象专家指导组成员,确定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学校等13个名教师学科活动基地。
经个人申报,单位、学校推荐,市“双高双名”工程领导组办公室审查,评审委员会评审表决,批准曹军利等
132名中小学教师为第二期名教师培养对象。
希望被评为名师培养对象的同志要加强学习,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水平,为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1.太原市第二期中小学名教师培养工程领导组名单
2.太原市第二期中小学专家指导组成员、名教师培养对象名单
3.太原市中小学名教师培养工程学科活动基地名单
二○○六年十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