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研究进展_李凤霞

合集下载

基于CNKI和WOS数据库的盐碱地研究进展文献计量分析

基于CNKI和WOS数据库的盐碱地研究进展文献计量分析

基于CNKI和WOS数据库的盐碱地研究进展文献计量分析目录一、内容概要 (2)二、数据库介绍及数据来源 (3)1. CNKI数据库介绍 (4)2. WOS数据库介绍 (5)3. 数据来源及筛选标准 (5)三、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和指标 (6)1. 文献数量统计 (8)2. 发表年份分析 (9)3. 作者及研究机构分析 (10)4. 研究方向和热点分析 (11)四、盐碱地研究进展的文献计量分析 (13)1. 总体趋势分析 (14)2. 研究热点和重点领域 (15)3.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17)4.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17)五、基于CNKI数据库的盐碱地研究进展分析 (19)1. 文献数量及时间分布 (20)2. 研究领域和热点 (21)3. 研究团队和合作情况 (22)六、基于WOS数据库的盐碱地研究进展分析 (24)1. 文献计量及质量评估 (25)2. 国际研究动态和趋势 (26)一、内容概要本篇论文立足于CNKI(中国知网)与WOS(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近年来盐碱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的文献计量分析。

CNKI 数据库作为国内权威的学术文献数据库,涵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其收录的中文文献数量庞大,能够较好地反映国内盐碱地研究的现状。

而WOS数据库则涵盖了全球范围内的学术文献,具有国际视野,有助于我们了解国际上盐碱地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在文献筛选方面,本研究采用了严格的筛选标准,确保所选取的文献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CNKI和WOS数据库中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发现盐碱地研究涉及了多个学科领域,如农业科学、生态学、土壤学等。

这些研究不仅关注盐碱地的改良和利用,还深入探讨了盐碱地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

在文献计量分析过程中,本研究运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如文献数量统计、关键词频次分析、主题演变分析等,以揭示盐碱地研究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发现近几年来盐碱地研究呈现出不断深入和多样化的态势,不仅研究方法不断创新,研究内容也日益丰富。

盐碱地治理研究进展及具体措施

盐碱地治理研究进展及具体措施

盐碱地治理研究进展及具体措施【摘要】盐碱地是全球面临的普遍问题,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本文主要介绍了盐碱地的形成与分布、生态环境影响以及治理技术进展。

针对盐碱地治理,提出了具体措施包括土壤改良、植被恢复、水资源管理等方面。

结合盐碱地治理效果评价分析,指出当前面临的关键挑战,包括技术与资金支持不足、长期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

最后展望未来,应加强科研力量,创新治理技术,加大政府投入,实施综合治理措施,以促进盐碱地的持续治理和可持续发展。

盐碱地治理既是一项技术挑战,也是国家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盐碱地、治理、研究进展、具体措施、生态环境、技术、效果评价、关键挑战、未来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盐分和碱性物质超过一定限度,影响作物正常生长的土地。

由于气候变化、过度灌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原因,盐碱化土地的面积逐年增加,已经成为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盐碱地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的盐分和碱性物质过多积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根系吸收受限,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盐碱地分布广泛,不仅仅存在于我国的渤海湾、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等地,还分布于世界各地。

盐碱地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降低了土地的植被覆盖率,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土地的生态功能。

对盐碱地的治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合理的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少盐碱地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业生产力。

的内容到此结束。

1.2 研究目的盐碱地治理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找到有效的技术和措施,降低盐碱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率。

通过深入研究盐碱地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探讨不同生态环境因素对盐碱地形成的影响,为科学制定盐碱地治理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在盐碱地治理技术进展方面,研究目的是不断改进现有的治理技术,开发新的治理手段,提高盐碱地治理效率和成本效益。

盐碱地改良研究现状及微生物菌肥应用分析

盐碱地改良研究现状及微生物菌肥应用分析

盐碱地改良研究现状及微生物菌肥应用分析盐碱地是土地上含有较高盐分和碱性物质,土地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地类型。

盐碱地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和内陆地区,占中国总土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对于提高农业生产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研究盐碱地的改良方法和技术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盐碱地改良主要有土地改良和植物种植两个主要方向,其中土地改良主要是通过调节土壤环境,减缓土壤盐碱化,并且改善土壤微生物活性。

植物种植是通过在盐碱地种植耐盐碱植物来降低土壤盐分和改善土壤环境。

盐碱地土地改良的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改良,土壤覆盖和生物改良。

化学改良包括补充大量的矿物质和有机肥料,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并改善土壤含水量和通透性。

土壤覆盖是指通过使用覆盖材料来防止盐碱化。

生物改良主要是通过引入盐碱地适应的微生物和细菌肥料,改善土壤环境和促进植物生长。

微生物菌肥是将适宜的微生物和有机质分解产物添加到土壤中以加快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改善土壤环境和植物生长。

当前,微生物菌肥在盐碱地改良中被广泛运用,并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改良方法。

微生物菌肥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菌株选择选择适合盐碱地环境的微生物菌株非常重要。

目前,通过分离盐碱地微生物,筛选出适应性强的菌株,并在盐碱地中使用,提高了盐碱地植物的生长和土壤质地。

2. 优化培养条件优化微生物菌肥的培养条件可以提高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和菌株的优异性。

积累更多对盐碱地的适应性。

3. 与有机肥料的配合应用在盐碱地改良中,与有机肥料的搭配使用可以提高有机肥料的效果。

相比之下,单独使用有机肥料的效果十分有限。

使用微生物菌肥和有机肥料的混合物可以提高盐碱地植物的生长和减轻土地盐碱化的影响。

总之,微生物菌肥在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环保、可持续的方法,可以在提高贫瘠土地养分分析和同时加强抗盐碱性机制,提高盐碱地渗透率和生物产生能力的同时,促进地区农业产业的发展。

盐碱地改良研究现状及微生物菌肥应用分析

盐碱地改良研究现状及微生物菌肥应用分析

盐碱地改良研究现状及微生物菌肥应用分析1. 引言1.1 盐碱地的特点盐碱地是指土壤盐分过高、碱性过强的土地环境,对于植物生长会造成不利影响。

盐碱地的特点主要包括盐碱胁迫强烈、土壤结构疏松、土壤肥力低下等。

盐碱胁迫强烈,会导致土壤中盐分过高,大量的盐碱物质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土壤结构疏松,盐碱地土壤中的团粒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土壤风化和侵蚀现象。

盐碱地土壤肥力低下,由于盐碱化作用,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减少,导致植物缺乏养分。

由于以上特点,盐碱地成为了植被覆盖稀少、土地利用价值低下的土地类型。

为了解决盐碱地带来的问题,科研人员们一直在积极探索改良方法,其中微生物菌肥在盐碱地改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引入盐碱地适应性微生物,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循环利用,可以有效改善盐碱地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盐碱地的特点为我们认识盐碱地改良的紧迫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1.2 盐碱地改良的必要性盐碱地改良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作物生长。

现有的盐碱地通常由于盐碱含量较高而导致土壤肥力低下,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限制。

通过改良盐碱地,可以降低土壤的盐碱含量,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活性,从而提高土壤肥力,为作物生长提供更加适宜的土壤环境。

盐碱地改良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是许多盐碱地地区的主要产业,而盐碱地土壤的低产性和作物生长受限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通过改良盐碱地,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推动当地农业的发展。

盐碱地的改良是当下十分重要的任务,对于解决盐碱地存在的问题,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我们相信盐碱地改良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1.3 微生物菌肥在盐碱地改良中的作用盐碱地是指土壤中含有过量的盐分和碱性物质,常常造成土壤结构疏松、通气性差、水分蒸发快等问题。

土壤改良对宁夏三个类型盐渍化土壤酶活性及孔隙度的影响

土壤改良对宁夏三个类型盐渍化土壤酶活性及孔隙度的影响

土壤改良对宁夏三个类型盐渍化土壤酶活性及孔隙度的影响李凤霞;王学琴;许兴【摘要】本文研究了宁夏三个不同类型盐渍化土壤改良利用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改良利用对宁夏三个类型盐碱地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改良处理比对照处理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3.75%~76.67%、6.45%~19.9%、19.15%~62.5%。

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在不同类型盐碱地间表现为西大滩碱化土壤>惠农盐化>红寺堡次生盐渍化土壤,转化酶活性则表现为红寺堡次生盐渍化>西大滩碱化土壤>惠农盐化土壤。

三个不同类型盐渍化土壤改良利用后0~20 cm 深度土壤容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降低的幅度依次为西大滩碱化土壤>惠农盐化土壤>红寺堡次生盐渍化土壤,改良处理与对照相比土壤总孔隙度增加显著,0~20 cm深度土壤总孔隙度增加的幅度依次为惠农盐化土壤>红寺堡次生盐渍化土壤>西大滩碱化土壤,增加的幅度在0.61%~27.23%。

%The effects of improvements of saline alkaline soils on the soil enzyme activity and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saline soil in Ningxia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ities of the soil alkaline phosphatase, urease, invertase and catalase in three types of saline alkaline soils of Ningxia were all promoted by soil improvement. Compared withthe control, the activities of the soil alkaline phosphatase, urease and catalase in three types of saline alkaline soils under the modified treatment increased by 3.75%~76.67%, 6.45%~19.9% and 19.15%~62.5% respectivel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oil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in different types of saline were as follows: Xidatan alkalization soil>Huinong salinesoil>Hongsibu secondary salinization soil. The soil invertase activity showed that Hongsibu secondary salinization>Xidatan alkalizationsoil>Huinong salinized soil. The soil bulk density of three types saline alkaline soils decreased by different degrees, the decrease amounts was as Xidatan alkalization soil>Huinong saline soil >Hongsibu secondary salinization soil.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the improve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total porosity at 0-20cm depth of three types of saline alkali soils by 0.61% to 27.73% and the performance were Huinong saline soil>Hongsibu secondary salinization soil>Xidatan alkalization soil.【期刊名称】《宁夏农林科技》【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4页(P22-25)【关键词】盐碱地;土壤酶;土壤孔隙度;土壤团粒;宁夏【作者】李凤霞;王学琴;许兴【作者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宁夏银川 750002;宁夏科技发展战略和信息研究所,宁夏银川 750001;宁夏大学,宁夏银川 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4.3目前我国耕地大面积减少、水资源匮乏,因此必须将盐碱地这样的土地资源进行大力地开发。

宁夏地区盐渍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研究现状及生物改良对其的影响

宁夏地区盐渍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研究现状及生物改良对其的影响

宁夏地区盐渍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研究现状及生物改良对其的影响作者:李明孙兆军陈卫民张俊华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04期摘要分析了宁夏地区盐渍化区域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动态性的研究现状,评述了盐渍化土壤改良技术的现状,详细考察了宁夏盐渍化土壤的微生物资源,探讨了盐渍化土壤生物改良方法的优势和微生物种群动态变化的相关性,讨论了今后该地区盐渍化土壤改良工作的重点领域。

关键词盐渍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改良中图分类号S15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4-01042-03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3BAC02B05)。

作者简介李明(1980-),女,宁夏中卫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从事微生物生态学方面的研究。

土壤盐渍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仍十分突出的问题。

据估计,全球盐渍化土地每年以1.0×106~1.5×106 hm2的速度在增长[1]。

在我国由于人口的日益增长而使得耕地大面积减少、淡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大量森林、草地、湿地等被开垦为耕地,再加上人类不合理耕作而造成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盐渍化日趋恶化,大面积改良盐渍化土壤已迫在眉睫。

据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统计,我国盐碱土面积约为0.35亿hm2,其中碱土面积870万hm2。

因此,我国盐渍化土壤作为潜在耕地的后备资源存在巨大的开发潜力。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中上游,现有耕地面积127万hm2[2]。

近年来,宁夏地区土地盐渍化程度加剧,其中仅银川地区中度和重度盐渍土面积达到4 597.5km2,占总面积的50%以上,属于中度和轻度盐化土类型,盐分呈表聚趋势。

土壤盐渍化是农业生产的一项主要限制因子,可使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土壤中的盐碱成分过多,不利于农作物根系吸收水分,造成农作物脱水,甚至死亡。

土壤盐渍化也是较严酷的生态环境问题。

土壤中的盐碱成分过多,会阻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使得土壤内部、土壤与农作物之间的养分转化受阻,久而久之使得土壤贫瘠,最后变成不毛之地。

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研究进展_李凤霞

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研究进展_李凤霞
[11 ]
土细菌、 放线菌和真菌三大类群中, 细菌占绝对优势, 其次是 放线菌和真菌; 新疆平原荒漠盐渍草地中微生物数量以细菌 占绝对优势, 占总菌数的 99% , 真菌和放线菌占 1%
[1 - 2 ]
。江
苏盐沼地不同地带土壤微生物群落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布规 律, 细菌的种类最为丰富, 米草带细菌种类最为繁多, 碱蓬带 真菌种类较少, 米草带真菌含量略高于碱蓬带, 光滩带 次之, 最草甸上土壤脲酶
[21 ]
活性在月份变化规律上反映出上层土壤脲酶活性的最高值 最低值出现在 9 月 出现在 10 月, 。曹帮华等提出, 滨海盐
[22 ]
。Ghulam Ra-
碱地各林分间的土壤酶活性在各个季节和土层均表现出差 异, 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在不同季节呈显著相关 2. 2 盐胁迫下土壤酶活性研究 。 盐分胁迫直接影响土壤
14066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年
[30 ]
法改善土壤微生物生态状况的速度相对较慢, 但因其克服了 客土法、 排水法的缺点, 因而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修复, 根系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
[16 ] [15 ]
肥力指标
。毛志刚等认为, pH 之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盐分、
[26 ]
。林学政
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36 ] 9. 5% , 其中具有刚毛的丛枝菌最多 。
。松嫩羊草草
甸羊草、 碱茅群落的过氧化氢酶、 脲酶、 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 并具有较强的 活性的季节变化及垂直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 规律性
[20 ]
3. 2
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研究
退化草原碱蓬土壤
微生物生物量的季节动态模型表明, 微生物生物量和呼吸速 8 月份有明显的高峰 率的季节动态呈单峰上凸式曲线变化, 值, 生态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生长的综合作用指数较大, 对微 微生物生长较快 生物生长的限制作用较小, sul 等

盐碱地微生物种群及其功能研究

盐碱地微生物种群及其功能研究

盐碱地微生物种群及其功能研究盐碱地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是指土壤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分和碱性物质的土地。

在这样的环境下,微生物是这个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盐碱地中的微生物种群相对于其他土地面积来说更加复杂,因为这些微生物需要适应高盐、碱性和低营养等环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盐碱地微生物种群及其功能研究。

一、盐碱地微生物种群盐碱地中的微生物种群非常多样化。

这些微生物可以分为细菌、真菌、放线菌、古菌等多种类别。

它们的数量和种类与盐碱地区域、土壤性质和植被等因素密切相关。

细菌是这些微生物中最主要的群体。

在盐碱地中,厌盐菌是占据优势地位的微生物,它们可以适应高盐环境并且具有解除土壤盐渍化的作用。

同时,放线菌和真菌种群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另外两类微生物,它们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改善土壤结构。

二、盐碱地微生物功能盐碱地中微生物的功能是多样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土壤质量的改善。

它们可以帮助抑制盐碱地的土壤盐渍化,通过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来改善土壤质量。

同时,微生物还可以参与植物养分循环,让植物更好地利用土壤中的养分。

另外,盐碱地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微生物还具有一定的抗生素、酶类和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生产功能,这些物质对于改善土壤质量和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

三、历史研究盐碱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从那时起,科学家们开始探索盐碱地中微生物的种群和功能。

通过当时的研究工作,我们了解到了盐碱地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但对于微生物的功能还了解得不够充分。

此后,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可以对盐碱地微生物种群进行深度分析。

几年内,科学家们取得了众多关于盐碱地微生物生态与代谢多样性研究的成果。

四、现状与展望当前,盐碱地微生物的研究正在逐渐展开。

科学家们正在使用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小心勤奋地研究它们在生态养分循环,土壤改善及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功能。

但是,对于如何应用盐碱地微生物的发现,科学家们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个 壤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Yosuke Matsuda 等研究发现, 外生菌根( ECM) 真菌在 5 种不同浓度的 MMN 液体培养基上 2 个菌的菌丝长度随着 NaCl 浓度的增加有所降 能生长 30 d,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0961020 ) 。 李凤霞 ( 1977 - ) , 女, 宁夏固原人, 助理研究员, 在读博士, Email: lifengxia1211@ sina. com。 从事土壤微生物研究 , 0328 收稿日期 2011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6 ]
。人为造成土壤盐碱度是阻碍植被恢复的主要制约因
素之一, 奥顿 UAMH 8232 和 UAMH 5247 2 株外生菌根真菌
[7 ] 其抗盐机制是积累更多的碳水化合物来减轻 NaCl 胁迫 。 15 应用 N 标记对碱性土壤的 3 种脲酶抑制剂研究表明, 大麦
秸杆修复土壤时尿素水解更加迅速, 脲酶抑制剂与尿素水解 但其随着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增加而降低 同时发 生,
[34 ]
性有一定的季节变化, 松嫩平原西部退化盐碱草地土壤过氧 化氢酶、 多酚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 其峰值出现在 8 月或 9 月; 在不同退化程度的盐碱草 一致, 地中, 过氧化氢酶、 多酚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中度、 重 度盐碱化草地中的变化幅度大于轻度盐碱化草地, 而过氧化 物酶、 蛋白酶和转化酶活性在中度、 重度盐碱化草地中的变 化幅度小于轻度盐碱化草地。说明不同退化程度的盐碱草 地中, 酶活性季节动态间的相关关系不同
[8 ]

Edgar Vázquez Núez 等指出, CO2 释放 丙酮修复碱性土壤, 丙酮修复后土壤 量和 N2 O 排放量分别为原来的 1 /10 和 1 /5, NH4 + 浓度自始至终都增加[9]。 1. 2 盐胁迫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在世界范围内, 盐是限 制作物生长和生产力的重要非生物因子, 离子不平衡和高浓 度的盐胁迫引起的植物高渗往往导致植物的氧化胁迫条件, 有益微生物, 特别是有益促进植物生长的细菌和菌根, 对促 进植物在盐土中的生长有很大帮助
[36 ] 9. 5% , 其中具有刚毛的丛枝菌最多 。
。松羊草草
甸羊草、 碱茅群落的过氧化氢酶、 脲酶、 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 并具有较强的 活性的季节变化及垂直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 规律性
[20 ]
3. 2
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研究
退化草原碱蓬土壤
微生物生物量的季节动态模型表明, 微生物生物量和呼吸速 8 月份有明显的高峰 率的季节动态呈单峰上凸式曲线变化, 值, 生态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生长的综合作用指数较大, 对微 微生物生长较快 生物生长的限制作用较小, sul 等
[4 - 5 ]
2 个棉花品种的土壤细菌、 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随土壤盐分的 增加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相同 盐分水平下, 正常灌水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相应 干旱处理, 说明土壤微生物对盐胁迫反应极为敏感, 可作为 土壤盐胁迫过程中的重要指标
[13 ]
, 这充分反映了以盐害为主导因子的土
[19 ]
。外来种互花米草的种植较明显地
[35 ]
改变了滩涂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FaYuan Wang 等对
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中柽柳、 芦苇、 碱蓬、 獐茅野生植物根际 的丛枝菌根( AM) 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 所有丛枝菌都表现 群落所占比在 0. 2% ~ 出群居的并有丛枝菌根的典型结构,
出, 外来种互花米草在滨海潮间带盐沼中的大面积生长, 改 善了土壤理化性质, 为该处土壤微生物提供了不同的碳源, 增强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功能群
[33 ]
。 盐碱地土壤酶活
盐碱地土壤酶活性研究 盐碱地土壤酶活性及其季节变化

互花米草的大面积生长, 潮间带土壤微生物群落所利用碳源 以糖类、 氨基酸类、 羧酸类占优势, 其中互花米草盐沼微生物 利用的碳源种类多于光滩, 并且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碳 源利用类型存在差异
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1 , 39 ( 23 ) :14065 - 14067 , 14174 安徽农业科学,
责任编辑
金琼琼
责任校对
卢瑶
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研究进展
1, 2 3 2 李凤霞 , 郭永忠 , 许兴 ( 1.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宁夏银川 750002 ; 2. 宁夏大学农学院, 宁夏银川 750021 ;
[32 ] [37 ]
。大安牛心套堡退化羊草盐碱化草甸上土壤脲酶
[21 ]
活性在月份变化规律上反映出上层土壤脲酶活性的最高值 最低值出现在 9 月 出现在 10 月, 。曹帮华等提出, 滨海盐
[22 ]
。Ghulam Ra-
碱地各林分间的土壤酶活性在各个季节和土层均表现出差 异, 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在不同季节呈显著相关 2. 2 盐胁迫下土壤酶活性研究 。 盐分胁迫直接影响土壤
对含葡萄糖的甘蔗滤饼微生物使用期间盐碱土氮的
固定和矿化进行了研究, 在甘蔗滤饼微生物使用 6 h 内土壤 微生物生物量碳、 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持续增加, 与微生物生 物量碳有关的真菌细胞麦角固醇不成比例的增加; 与对照相 0 ~ 14 d 内随着碳添加量的增加, 比, 无机氮的固定量也增 14 d 后, 加, 固定氮重新矿化, 其矿化率是对照的 2 倍以上。 这意味着重新矿化率独立于微生物残留物的实际大小之外, 也与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的大小无关。 4 耐盐碱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及资源利用 Koji Nagai 等[38]对嗜碱、 耐碱真菌的分布进行了一系列 研究, 并采用碱性培养基从日本钟乳石洞穴附近 5 个碱性石 30. 8% 的 灰性土壤中分离到真菌。菌株对 pH 的反应表明, 菌株在碱性范围内有最佳 pH, 生长在碱性条件下所有分离 Acremonium 和 Chrysosporium 物种在碱性环境下生 的菌株中, 长很好; Acremonium sp. 和 Chrysosporium sp. 被认为是在这个
14066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年
[30 ]
法改善土壤微生物生态状况的速度相对较慢, 但因其克服了 客土法、 排水法的缺点, 因而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修复, 根系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
[16 ] [15 ]
肥力指标
。毛志刚等认为, pH 之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盐分、
[26 ]
。林学政
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3 ]
。盐分含量与微生物活性呈显著负相关, 当土壤
。康贻军等指出, 细菌、 放线菌数量与土壤全盐含量
[12 ] 电导率上升到 5 mS / cm 以上时, 其活性则受到强烈抑制 。
呈显著负相关, 细菌的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相 土壤盐害程度越高, 微生物数量越少, 土壤细菌、 放线菌 关, 和真菌的数量分布从大到小为轻度盐化土、 中度盐化土、 重 度盐化土、 盐土
3. 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研究所 , 宁夏银川 750021 )
摘要 综述了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主要包括盐碱地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酶活性及其分布, 盐胁迫和植被对土壤微生物、 土壤 酶活性的影响, 盐碱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讨论了耐盐碱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及其资源利用, 并对今后盐碱地微生物 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盐碱地; 土壤; 微生物 中图分类号 S 1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 6611( 2011) 23 - 14065 - 03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Microbial Characteristics of Salinealkali Soil LI Fengxia et al ( Agricultur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Institute,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Yinchuan, Ningxia 750002 ) Abstract The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on the microbe in salinealkali soil,mainly including the microbial quantity of salinealkali soil, soil enzyme activity and distribution, effect of salt stress and vegetation on soil microbe and soil enzyme activity, as well as the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biomass of salinealkali soil, then it discusses the separation and resourceful utilization of microbe in salinealkali resistant soil, and at last forecasts the further study of the microbe in salinealkali soil. Key words Salinealkali soil; Soil; Microbe
。Min Sheng 等[14] 在温室
研究发现, 丛枝菌根缓解了盐胁迫对植物生长有害的影响, 通过改善植物的水分状况、 叶绿素含量和光合能力, 可间接 影响土壤盐度和丛枝菌根介导的水分含量的提高。 1. 3 不同改良措施及植被对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改 良盐碱地方式中, 客土法在短期内最能改善土壤微生物各指 其次是排水法、 生物法; 排水法对土壤微生物不利; 生物 标,
[11 ]
土细菌、 放线菌和真菌三大类群中, 细菌占绝对优势, 其次是 放线菌和真菌; 新疆平原荒漠盐渍草地中微生物数量以细菌 占绝对优势, 占总菌数的 99% , 真菌和放线菌占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