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战略管理与企业家精神

合集下载

华为企业文化及企业战略分析.论文

华为企业文化及企业战略分析.论文

华为企业文化及企业战略分析.论文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华为企业文化及企业战略分析.论文”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了这个‘圣者’,只管自己流。

这个‘圣者’是谁?就是企业家。

”“企业家在这个企业没有太大作用的时候,就是这个企业最有生命的时候。

所以当企业家还具有很高威望,大家都很崇敬他的时候,就是企业最没有希望,最危险的时候。

所以我们认为华为的宏观商业模式,就是产品发展的路标是客户需求,企业管理的目标是流程化组织建设。

同时,牢记客户永远是企业之魂。

”三、《华为基本法》的形成《华为基本法》是对华为创业期文化的提炼与总结,产生于特殊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特殊的发展阶段,其出身必然带有一定的先天不足,作为指导企业基业长青的宪章作用还是不够的。

其主创人员,“和君四君子”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彭剑锋教授评价说:“《华为基本法》对华为成长和发展的实际效果可能远没有她给华为创造的品牌效应和对中国其他企业带来的启迪价值大。

”细阅之下就会发现,其中不少条款带着浓厚的危机意识、攻击意识以及扩张欲望,有明显“狼性”特色和功利倾向。

面列举的是《华为基本法》中的一些有这种特色的条款。

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

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

在电子信息产业中,要么成为领先者,要么被淘汰,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我们是用转化为资本这种形式,使劳动、知识以及企业家的管理和风险的累积贡献得到体现和报偿;利用股权的安排,形成公司的中坚力量和保持对公司的有效控制,使公司可持续成长。

我们的经营模式是,抓住机遇,靠研究开发的高投入获得产品技术和性能价格比的领先优势,通过大规模的席卷式的市场营销,在最短的时间里形成正反馈的良性循环,充分获取“机会窗”的超额利润。

我们坚持“压强原则”,在成功关键因素和选定的战略生长点上,以超过主要竞争对手的强度配置资源,要么不做,要做,就极大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重点突破。

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对企业的影响研究--以华为的成长为例

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对企业的影响研究--以华为的成长为例

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对企业的影响研究----以华为的成长为例■张铭芮郑立新佳木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日益完成,中国企业的竞争触角逐渐向世界范围内延伸,与此同时,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得到全面升华,中国企业在向世界展示峥喋触角时,也开始承担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

本文选择以华为公司为研究个案,从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相关理论概述入手,分析企业家与企业成长的关系;阐述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华为的表现,认为企业家应当具有从容不屈的民族气节、崇尚创新的科学精神、勇于竞争的发展意识、低调行事的处世风格;同时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华为公司在全面推动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要不断保持创新的发展势头,时刻保持对客户与员工同样的尊重,保持对中国高科技的使命担当,才能够真正承担起振兴中华民族的责任。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社会责任感;企业形象企业影响;华为公司一、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相关理论概述1.企业家精神内涵(1)企业家精神概念。

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是指通过新开创企业和或创新企业的发展去实现个人与组织目标,善于适度的冒险与寻找机会,不断推陈出新满足社会需求与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状态。

国内外对企业家精神的论述有很多理论研究成果,迄今未形成统一的概念。

被普遍认可的内涵有四种:创新、勇担风险、机会敏感、利用不均衡创造利润。

因此,界定企业家精神是以创新为核心,以推动社会进步和做出卓越成就为动力的动态精神。

不仅包括强烈的自信心,还应当包括战略远见、合作意识、奉献精神、诚信品质、敬业道德等等。

(2)企业家精神的主要特征。

2019年4月2日,《转型时期的企业家精神:特征、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2019•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当代企业家精神具有如下特征:更具责任,普遍有回馈社会的意愿;更加敬业,热爱事业并坚韧执着;更讲诚信、尊重他人;更重创新、善抓机遇,努力发展持续竞争优势;更善思考、重视学习,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企业家精神与战略管理

企业家精神与战略管理

企业家精神与战略管理自古以来,商业就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企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企业家作为企业的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其创新能力、责任感和社会影响力也不断得到了提升。

但是企业家只有靠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也需要有效的战略管理来使企业持续成长。

这就需要企业家拥有好的战略管理思想和技能。

企业家精神对于发展壮大企业非常重要。

企业家精神具有创新性、开拓性、坚韧性等特点。

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应该不断推崇企业家精神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和激发企业家的精神。

同时,在企业家创业的时候,也应该对其进行必要的教育指导,使其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精神,把事业做大做强。

企业家们必须具备厚积薄发的能力,这是企业家精神的表现。

创业者是在持续的学习和实践中,积累经验,锻炼自己,等待机遇的到来。

而企业家精神的开发不仅能够使企业家获得能力,更能够让企业实现持续的良性发展。

而战略管理则是企业家引领企业不断前进的重要工具。

战略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决定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路径和成败。

战略管理就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实施和监督全面战略规划的综合管理体系。

其目标是为企业创造增长和持续发展的机会。

企业家可以通过战略管理来把握竞争,进行客观分析和明智决策。

通过市场调查、目标客户的分析、产品的推广等方式,企业家可以更好地把握企业的核心利益点。

同时,企业家也需要在战略管理中学会如何把握市场的变化,提前预测变化的趋势并做好应对准备。

战略管理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对于大多数企业家来说,企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都非常重要。

在战略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企业的社会价值以及经济利益。

这样可以更好地塑造企业的口碑,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认可度,从而让企业走向更全面的发展。

总之,企业家精神和战略管理都是构建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思想,有助于企业家在市场中赢得优势,同时也能让公司不断成长壮大。

企业家精神和战略管理是企业成功的重要保障,是保证创业设计最终成功的重要基础。

华为企业战略领导者的核心价值观

华为企业战略领导者的核心价值观

华为企业战略领导者的核心价值观在当今全球化竞争之下,企业的战略领导者拥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华为作为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之一,其核心价值观的制定与执行成为了其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为大家分步骤阐述华为企业战略领导者的核心价值观。

第一步:顾客至上华为的经营理念是“顾客至上,持续创新”。

作为企业的战略领导者,华为的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市场推广以及服务保障等各方面的工作都围绕着顾客服务展开。

华为为每一位顾客提供全方位、卓越的产品和服务,为顾客创造价值,并通过持续的技术进步不断地为顾客提供更优质、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第二步:创新引领华为将创新作为企业最核心的竞争优势。

作为企业的战略领导者,华为始终将创新置于核心位置,不断投入科技研发领域,引领技术发展潮流。

在全球业务拓展的过程中,华为创造并导入了许多全球领先的技术,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合作伙伴,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第三步:开放合作华为鼓励内部开放合作,同时推动与各行各业的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

作为企业的战略领导者,华为坚信,团结合作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华为坚持以开放和合作的方式对核心技术进行共享,同时与各国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共同探索市场与技术的前沿领域。

第四步:投资进取作为全球IT领域的龙头企业,华为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同时积极扩大公司规模。

作为企业的战略领导者,华为长期致力于使公司做到可持续的增长。

华为将不断投资于研发、生产、营销以及服务领域,不断向更加广泛的市场、技术以及服务领域拓展。

总的来说,华为企业战略领导者的核心价值观,将创新、合作、投资、以及客户利益至上等主要理念融入了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

不断发掘和培养更多的分享焦点、承担权力者,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应该关系,构建一个具备创造力、没有边界、自我驱动的优秀企业团队,是华为实现其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之一。

相信在企业的战略领导者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华为将会取得更加成功的成就。

华为的国际化战略案例分析

华为的国际化战略案例分析

姓名:万强文学号: 0911022176 学院:商学院学校:江西师范大学【摘要】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踏上跨国经营之路。

华为在跨国经营的道路上,通过有效的策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华为的国际化战略之路,用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来总结华为国际化之路的经验,并提出问题和对策。

【关键字】华为科技有限公司;国际化战略;swot分析【前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

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总裁任正非,董事长孙亚芳。

一、华为国际化战略动因(一)国际化需要国内电信设备市场的总体发展速度放缓,而且由于政策原因,新技术应用难以大规模启动(如3G),国内市场已不能满足华为的发展要求;此时国际市场却有着广阔空间,尤其是中东、非洲、东南亚这些新兴市场进入门槛低,国际电信设备制造巨头也未高度关注,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促使华为选择“走出去”。

(二)国际化机遇公司总裁任正非多次随国家领导人出访,为华为打开俄罗斯、埃及等国家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华为还利用各种国际展览会和论坛发言的机会宣传自己,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创造和把握海外市场商机。

(三)国际化能力雄厚的实力是通信制造型企业赢得国际市场的基础,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启动国际化战略开始,华为在研发、制造和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向国外领先企业学习,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华为网络产品的技术领先度和价格性能比已充分具备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

(四)企业家精神华为领导,主要是任正非的企业家精神,使之具有比其他公司更强的对海外市场的野心和好奇心,能有意识地识别、挖掘和开发国际化机会。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一起规划《华为基本法》时,任正非就明确提出,要把华为做成一个国际化的公司,显示了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和高瞻远瞩。

企业战略管理课后1-3章作业——华为

企业战略管理课后1-3章作业——华为

企业战略管理作业第一章作业1、公司历史的简要说明,追踪这家公司的战略演变,确定这种战略演变是意图的战略产物还是突发的战略产物,或者是两者的结合体(1)历史简要说明与战略演变: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

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

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回顾华为公司的发展历程,按时间顺序,华为的战略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阶段:第一个阶段:1987一1995年是华为发展的第一阶段战略时期。

在这一时期,华为在产品开发战略上主要采取了从跟随逐渐转变为自主开发的集中化战略;在市场竞争战略上采取低成本数量扩大与目标集中战略,公司整体聚焦于单一产品的持续开发与生产上,销售上集中于大型跨国通信设备制造公司未有关注的农村市场,大批量生产,低成本销售,迅速抢占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

第二个阶段:1996一2000年是华为发展第二阶段战略时期。

在这一时期,华为在产品开发战略上,采取横向一体化战略,由单一产品电信设备提供商向提供全面通信解决方案的电信设备提供商转型;在市场竞争战略上,采取地域扩散的国际化战略,由单一聚焦国内市场向同时面向国内国际市场,国际市场优先转变。

第三个阶段:2001年后是华为发展第三阶段战略时期。

这个阶段的华为,在产品开发战略上采取了纵向一体化、多元化和国际化并举的战略;在市场竞争战略上,采取与“合作伙伴"共赢的战略。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研究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研究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毕业论文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班级学号:人力0801学生姓名:郗祥雨指导教师:董磷茜讲师二○一二年五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研究Huawei Technologies, research on enterprise culture专业班级:人力0801学生姓名:郗祥雨指导教师:董磷茜讲师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2年5月摘要知识经济已敲开了21世纪的大门,并将以迅猛之势,给人类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

知识经济的巨大威力只有在既有优秀企业文化,又能够与社会融为一体的企业中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企业文化较量的实体是企业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高素质的企业员工队伍来自于比较完善的企业用人机制和良好的企业用人环境。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这个国家的文化,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这个企业的文化。

建立新世纪企业文化,是创造和谐的企业氛围和优良的企业环境, 使企业能够在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得以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本文就是要以华为为例,研究探讨一下类似知名企业的文化建设过程中所暗藏的弊端,并尝试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华为;企业文化;机遇;发展ABSTRACTKnowledge economy has opened doors to the 21st century, and to the rapid trend, to the human way of thinking, ways of working and way of life brought about a profound revolution. Excellent enterprise culture in power only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and can be integrated with the social enterprise can be fully in play. Enterprise cultural entity is of high-quality staff, high quality employee team from perfecting the mechanism of enterprise and good corporate employment environment. A country's develop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culture of the country, development of an enterprise,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culture of the enterprise. Establishment of enterprise culture in the new century, is to create a harmonious business atmosphere and excellent business environment, so that enterprises in the face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new century the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This article is a case of Huawei, research similar to the well-known Enterprise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hidden defects, and attempt to come up with effective solutions.Key Words:Enterprise culture;opportunity ;development目录引言 (2)第一章华为企业文化的研究背景,意义及企业文化相关理论 (3)1.1研究背景和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战略管理课后1-3章作业——华为

企业战略管理课后1-3章作业——华为

企业战略管理作业第一章作业1、公司历史的简要说明,追踪这家公司的战略演变,确定这种战略演变是意图的战略产物还是突发的战略产物,或者是两者的结合体(1)历史简要说明与战略演变: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

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回顾华为公司的发展历程,按时间顺序,华为的战略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阶段:第一个阶段:1987一1995年是华为发展的第一阶段战略时期.在这一时期,华为在产品开发战略上主要采取了从跟随逐渐转变为自主开发的集中化战略;在市场竞争战略上采取低成本数量扩大与目标集中战略,公司整体聚焦于单一产品的持续开发与生产上,销售上集中于大型跨国通信设备制造公司未有关注的农村市场,大批量生产,低成本销售,迅速抢占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第二个阶段:1996一2000年是华为发展第二阶段战略时期。

在这一时期,华为在产品开发战略上,采取横向一体化战略,由单一产品电信设备提供商向提供全面通信解决方案的电信设备提供商转型;在市场竞争战略上,采取地域扩散的国际化战略,由单一聚焦国内市场向同时面向国内国际市场,国际市场优先转变.第三个阶段:2001年后是华为发展第三阶段战略时期。

这个阶段的华为,在产品开发战略上采取了纵向一体化、多元化和国际化并举的战略;在市场竞争战略上,采取与“合作伙伴"共赢的战略.公司由全面通信解决方案电信设备提供商向提供端到端通信解决方案和客户或市场驱动型的电信设备服务商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管理与企业家精神高级行政管理干部培训中心目录第一章战略管理1、竞争战略的概念 (1)2、战略分析的要点——SWOT (2)3、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3)4、价值链分析 (5)5、确认成功的关键因素 (8)6、竞争战略的基本类型 (9)7、资源分配原则 (12)第二章服务战略管理1、服务的类型 (14)2、服务的性质 (15)3、服务战略管理的难点和要点 (16)4、服务利润链的运作机制 (18)5、服务利润链的审计 (22)第三章企业家精神与创新1、企业家理论的演进 (24)2、创新机会的七个主要来源 (28)第一章战略管理1、竞争战略的概念竞争战略就是以最有效的方式努力提高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实力。

竞争战略的目的是如何实现竞争优势。

竞争战略的性质:对抗性、创新性、决策、承诺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孙子兵法形篇第四》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

”《孙子兵法谋攻篇第三》2、战略分析的要点——SWOT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3产业竞争结构的组成因素3.1决定产业内部竞争激烈程度的因素产业增长率产业集中度产品差异商标知名度转产成本3.2决定买方地位的因素客户的购买量价格弹性供求关系3.3决定供应商地位的因素供应商的集中度或专有性采购量的大小供求关系3.4进入障碍规模经济商标知名度销售渠道专利保护政府政策3.5替代威胁技术进步性能价格化转换成本4、价值链分析不同的价值链位置,是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例:个人电脑产业的附加价值曲线——微笑曲线。

个人电脑产业附加价值曲线附加价值依产品线区隔依国家区隔全球性的竞争地区性的竞争微笑曲线球的竞争依竞争依应用功能区隔区隔二十一世纪软件产品的附加价值曲线企业内部的价值链通用价值链例:华为公司的价值链抓住机遇,靠研究开发的高投入获得产品技术领先的优势,通过大规模的席卷式的市场营销在最短的时间里形成正反馈的良性循环,摆脱在低层次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利用技术优势带来的产品的高附加值,推动公司高速度、高效益的增长。

5、确认成功的关键因素为什么在同一个市场上,不同的公司之间差异如此悬殊?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是不是将企业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在成功的关键因素上。

5.1确定成功关键因素的方法(1)比较法(2)列举法5.2核心技能理论核心技能的概念:(1)核心技能提供了进入多样化市场的可能性(2)核心技能是向最终产品附加巨大价值的技能(3)核心技能应当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能6、竞争战略的基本类型6.1 以成功关键因素为基础的战略(1)细分市场,辩认出哪一个市场区域具有战略上的重要性。

(2)找出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的关键差别。

(3)理清整个经营模式,将资源集中到一个具有战略影响的领域中。

(4)失败的原因:●没有正确认识什么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在非成功关键因素上耗费了大理资源●虽然认识了成功的关键因素,但缺乏充分开拓它们的彻底性和持久性。

6.2以相对优势为基础的战略(1)基本的竞争优势先入为主的优势成本领先的优势差别化的优势专一化的优势(2)强化公司的市场定位定位:在顾客心目中树立的公司形象或产品形象(3)避免在同一个战场上,做与竞争对手相同的事情(4)非成功关键因素上的优势,不能替代成功关键因素上的劣势6.3以改变竞争规则为基础的战略(1)产业的竞争规则竞争规则:产业优胜者获取优势地位和超额利润的主要途径典型的竞争规则代表产品专业化分工个人计算机市场份额交换机、飞机规模经济石油化工、汽车市场标准计算机软件,多谋体创新速度 计算机芯片 品牌差异 饮料、化妆品 (2) 搞清产业或市场竞争规则的决定因素 (3) 向制约因素挑战,改变竞争规则,打破僵局 (4) 重建市场竞争规则6.4以开拓战略自由度为基础的战略 1、战略自由度的概念战略自由度:围绕一个成功关键因素方向上的可能的战略选择 例子:提高家用空调机竞争力的战略自由度价格水平品牌形象 制冷效率集后服务噪音水平外观美感能源消耗2、延伸战略自由度,评价各种战略选择的可能效果3、开拓新的战略自由度7、资源分配原则“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 《孙子兵法 虚实篇第六》 资源分配的“压强原则”资源分配的研究方法——波土顿矩阵法市 高场 增 长 率 低低 高相对市场份额第二章服务战略管理1、服务的类型服务的定义(Philip Kotler)服务是一个组织能够向他人提供的任何行动或实效,它基本上是无形的和不引起任何所有权的,它的生产可以或无须与具体的产品有关。

服务普遍存在于服务业企业、非盈利性组织、甚至制造企业中。

服务的分类:1.只提供纯粹的有形产品,不附带任何服务。

2.提供有形产品,同时附带服务。

3.主要提供服务,同时附带少量产品。

4.提供纯粹的服务,不附带任何产品。

如果纯粹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考察,许多制造企业毋宁说是服务企业。

2、服务的性质服务具有四个主要特征,它们影响着服务战略的设计。

(1)无形性(Intangibility)商品可以经试用后再购买,而服务则一般不行,往往是在购买了以后才能享用。

为了减少购买服务的不确定性,顾客就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有关服务质量的证据。

从这个意义上说,服务提供者的任务实际是“管理证据”,“从无形变有形”。

(2)不可分性(Inseparability)服务往往是在生产的同时即被消费。

而且服务提供者与顾客往往同处于生产服务的现场,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服务的一种特殊性质。

(3)可变性(Variability)服务具有很高的可变性,其质量取决于提供服务的人,以及提供服务的时间和地点。

服务企业通常采取三种方式控制服务质量:(1)大量投资于人员的甄选和培训。

(2)使服务过程标准化。

(3)关注顾客的满意度,通过建议和投诉系统,顾客调查,以及“微服私访”评估顾客满意度。

(4)时效性(Perishability)服务不能被储存。

服务的时效性在需求稳定的情况下还不致引起大的问题,而当需求发生大幅度波动时,问题就严重了。

可以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采取措施,使服务能力尽可能满足顾客需求。

3、服务战略管理的难点和要点3.1服务创新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访。

3.2服务企业很难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

3.3服务企业提供服务的三种主要途径。

员工(People)设施(Physical environment)过程(Process)3.4服务战略的关键之一:管理服务质量衡量服务质量的主要指标:(1)获取:在方便的地点和方便的时候容易地得到所需的服务(2)沟通:采用顾客语言准确地描述服务内容(3)技能:员工拥有必备的技能和知识(4)礼貌:员工是友好的、礼貌的和体谅他人的(5)信任:公司和员工是值得信任的和以顾客利益为重的(6)可靠:服务的提供具有一致性和准确性(7)响应:员工快速地和主动地响应顾客的要求(8)安全:服务一点不使人感到危险和顾虑(9)明确:服务明确地反映出服务标准和质量(10)理解:员工尽力理解顾客的需要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3.5服务战略的关键之二:管理服务效率改善服务效率的六个途径:(1)提高服务人员的技能和工作强度(2)牺牲次要的服务质量标准以增加服务业务量(3)使服务“工业化”(4)为某些服务创造产品的解决方式(5)重新设计服务过程(6)奖励顾客实行自助服务然而,尽管不断有许多服务创新,但服务企业始终面临的基本两难困境仍然是:如何在顾客价值与服务企业利润之间作出权衡。

问题是:使顾客价值提高真的与利润增长冲突吗?二者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4、服务利润链的运作机制新的服务模式表明,驱动利润的因素是:*投资于员工*开发向一线员工提供支援的技术*改进人员的甄选和培训*在各级管理层次上实行报酬与绩效挂钩重要的是创建顾客的满意和忠诚,从而使顾客不断地、重复地购买有关产品,形成终生收入流。

服务利润链员工甄选满足目标依赖性员工奖赏和承认顾客需要顾客服务手段的服务设计和提供服务利润链还体现了一种特殊的领导方式,即强调每一位顾客和员工的重要性,领导深入现场与员工和顾客直接交流。

顾客的忠诚驱动盈利性和成长过去20年中,管理者们曾以追求成为行业中的第一或第二来使利润最大化。

近年来,许多服务行业认识到,顾客忠诚是决定利润的重要的指标。

市场份额的质量比市场份额的数量更值得引起注意。

度量顾客忠诚的主要指标是:顾客保持率,每个顾客利用的服务种类数量,顾客关系的深度,以及顾客满意水平。

顾客的满意驱动顾客的忠诚美国施乐公司(Xerox)采用5级评分法评价顾客的满意度,即1.极不满意;2.有些不满意;3.稍有不满意;4.满意;5.很满意。

经过几年的调查发现,给予旆乐公司5分评价的顾客,其重复购买旆乐公司设备的可能性6倍于给予施乐公司4分评价的顾客。

价值驱动顾客的满意今天的顾客具有强烈的价值异向。

顾客认为的价值意味着他们所承受的全部成本(包括价格和使用过程中的各种费用)是否值得。

员工的生产率驱动价值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例子:多任务的职务设计,别具一格的作业规定,只采用波音737一种型号的飞机,不租用自动订票系统。

出类拔萃的服务绩效。

员工的忠诚驱动生产率传统的度量员工流动造成的损失往往只考虑招聘、甄选和培训的费用。

而对于绝大多数服务职务,流动造成的真正损失是生产率损失和顾客满意度的下降。

员工的满意驱动员工的忠诚员工的满意度越高,流动率就越低,忠诚度则越高。

但是,什么驱动员工的满意呢?是报酬、额外津贴或高雅的工作场所吗?内部服务质量驱动员工的满意内部服务质量可以根据员工对他们工作的感觉,对同事和公司的感觉,以及员工之间相互提供服务的方式来度量。

领导是服务利润链成功运作的基础成功的服务企业的领导者花费大时间同员工和顾客在一起,亲身体验他们公司的服务过程,倾听员工对改进公司服务的建议,直接过问员工的甄选、考察和晋升。

那些真正理解了服务利润链的领导者,花大力气发展和培育一种以顾客和员工伙伴关系为中心的公司文化。

对服务利润链进行有效的管理服务利润链的管理重点:(1)强化对利润、满意度、忠诚、价值、生产率内部管理质量的考核。

(2)减少直接向顾客提供服务的员工的流动率,提高他们的任职技能。

(3)分析和改进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内部管理因素。

(4)将管理者的报酬与顾客满意度评价结果挂钩。

5、服务利润链的审计服务利润链的审计有助于公司管理当局决定哪些因素驱动着利润。

(1)我们怎么定义顾客的忠诚?(2)业务开发费和刺激手段是否与保持现有顾客有关?(3)为什么我们的顾客会背叛我们?(4)顾客满意数据的收集是否客观、一致和定期进行?(5)有关顾客满意度的信息是怎么被用于解决顾客的问题的?(6)我们应当怎么度量服务的价值?(7)顾客对价值的感觉怎么为产品或服务的设计人员所理解?(8)用什么指标和方法度量服务质量?(9)我们怎么度量员工的生产率?(10)对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应当更强调哪一个?(11)我们应当怎么培训员工的忠诚?(12)什么程度的员工流动率是合理的?(13)我们是否找出了员工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14)员工的甄选标准和方法是否考虑了顾客的要求?(15)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以及服务质量和数量指标在多大程度上作为员工考核及奖励的依据?(16)员工知道谁是他们的顾客吗?(17)员工对在在履行职务时所得到的技术和管理支援感到满意吗?(18)公司的职务利润链中哪些关系最重要?第三章企业家精神与创新1、企业家理论的演进3.1重商主义者理查德-坎特伦(Richard Cantillon,1730)的企业家概念:“任何种类的自我雇佣的人,只要一个人不是受雇于他人或为工资而工作,他就是一个企业家(Entrepreneu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