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新编版)

合集下载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幼儿识别危险、避免伤害、增强自
信心,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
1. 提供基本的安全知识:幼儿需要了解常见的危险因素,例如火、电、水等,以及
如何避免受伤。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图书、故事、游戏等方式向幼儿传授基本的安全知识,并且不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2. 规划安全环境:家长和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例如将危险物品放置在幼
儿无法触及的地方,确保家中和幼儿园的环境干净整洁,避免滑倒、碰撞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3. 教授紧急情况的应对方法:幼儿需要知道如何逃离火场、如何呼救等。

家长和教
师可以通过模拟演练的方式教授幼儿如何应对紧急情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反应习惯。

4. 提高自信心:自信心是幼儿保护自己的重要基础。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赞扬和鼓
励的方式,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保护自己。

5. 培养社交能力:适当和其他孩子互动可以帮助幼儿学会与人沟通并寻求帮助。


长可以带着幼儿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互动,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6. 培养观察力和判断力: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拼图等训练幼儿的观察力和判
断力,使他们能够准确地识别危险,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家长和教师在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时要注重方式方法的合理性和针对性。

也要做好
与幼儿的沟通,了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帮
助他们更好地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是指幼儿在面对各种危险和困难时,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心理健康和人身安全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面临着种种危险,如意外摔倒、陌生人接近等,因此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

建立良好的安全意识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基础。

幼儿要明白自己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书籍、故事、游戏等形式,向幼儿传授各种安全知识,如交通安全、火灾逃生、防止溺水等。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应经常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教会他们遇到危险时应该怎么做,尽可能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提高幼儿的自我防范意识。

幼儿需要学会预见潜在的危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自我保护。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模拟生活中的危险场景,教授幼儿如何应对。

通过角色扮演,教会幼儿在街头穿越时要注意红绿灯,不要随意跑动,遇到陌生人搭话时要保持警惕等。

通过这样的实践,幼儿能够在玩乐中逐渐养成自我防范的习惯。

加强幼儿的身体训练。

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应对意外和突发事件。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游戏、体育运动等方式,增强幼儿的协调能力、灵活性和反应能力。

教师和家长还可以教会幼儿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技巧,如正确地摔倒时如何保护头部和四肢、如何正确地逃生等。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决策能力。

自信心和决策能力可以使幼儿在面对危险时能够果断行动,并且相信自己能够自我保护。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鼓励幼儿解决问题、自主选择和尝试新事物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决策能力。

也要给予幼儿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合理的范围内自己做决策,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通过积极的引导、实践和培养,培养幼儿良好的安全意识、自我防范意识和身体素质,让幼儿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安全。

也要给予幼儿相应的自主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决策能力,让他们在面对危险时能够正确果断地行动。

总结:浅谈幼儿安全自护能力的培养_幼师自培总结

总结:浅谈幼儿安全自护能力的培养_幼师自培总结

总结:浅谈幼儿安全自护能力的培养_幼师自培总结幼儿安全自护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幼儿在生活中常常面临各种危险,例如交通事故、火灾、水淹等等,只有具备一定的安全自护能力,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安全自护能力。

一、加强安全教育幼儿是一个天真无邪的群体,需要教师在日常教育中频繁地讲解安全知识。

例如,通过讲解交通规则,引导幼儿正确地过马路;通过模拟火灾逃生演练,让幼儿学会逃生技巧。

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以及形象直观的示范,让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

二、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教师需要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安全是自己的责任,需要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会喊叫救援等求助方式,学会用自己的衣物包扎伤口等自救方法,以及懂得遇到陌生人不随意接受礼物等自我保护技能。

通过这些方式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幼儿的安全自护能力。

三、营造安全、和谐的环境幼儿是模仿的动物,教师需要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教育环境。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安全牌示警,提示幼儿危险日常,如“打开煤气龙头,就像极了放火”等警示词。

同时,教师需要注意细节,例如及时整理教室,保持教室卫生,为幼儿提供一个整洁、安全的学习环境。

四、家园共育幼儿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

教师可以通过家校联合课堂、家访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的生活情况和家庭教育方式。

同时,也可以请家长参与到安全教育活动中,例如开展“幼儿周末安全教育”等活动,提高家长的安全教育意识,促进家园共育。

总之,幼儿安全自护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教师应当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安全和谐环境、开展家园共育等形式,来提高幼儿的安全自护能力,更好地保护幼儿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是每个家长和教育者都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幼儿面临各种危险和风险,如虐待、性侵犯、交通事故等。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应对和预防各种危险情况,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安全至关重要。

一、提高幼儿的自我意识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提高幼儿的自我意识。

幼儿应该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权利和边界。

教育者和家长可以通过与幼儿进行互动,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让他们明确知道自己的身体和感觉属于自己,建立起自己的自尊心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幼儿自我保护的一个重要技能是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幼儿应该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向父母、老师和其他信任的成人寻求帮助。

教育者可以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教他们正确地使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三、启发幼儿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幼儿应该学会观察和判断周围的环境和人。

教育者可以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教授幼儿如何辨别危险的人和事物,学会避免接触和接近可能对他们构成威胁的人和情况。

还可以教导幼儿从小事情入手培养判断能力,让他们能够正确分辨善恶、安全与危险。

四、教导幼儿的自我保护技能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还需要教导他们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如身体的保护、安全用电、急救知识等。

教育者和家长可以将这些技能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绘本、动画片、游戏等多种形式传授给幼儿,让他们能够理解并掌握这些技能。

五、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幼儿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在面对各种危险情况时保持冷静并作出正确的反应。

教育者可以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教导幼儿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让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六、定期进行自我保护能力的检测和培养为了确保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教育者和家长可以定期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能力的检测和培养。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越来越重要。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成为每个家长和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教育幼儿学习自我保护知识家长和教师应该认识到,自我保护知识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幼儿缺乏自我保护的观念和技能,面对突发事件时会很被动,甚至会带来危险。

因此,教育幼儿学习自我保护知识就十分关键。

1.普及基本自我保护知识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在生活中引导、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常见的人身安全问题等知识,让幼儿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此外,家长和老师还可以让幼儿学习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如从高处下跳、翻滚等。

2.教育幼儿人身保护方法教育幼儿人身保护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家长和老师可以向幼儿介绍一些实用的安全防范技巧,例如教会幼儿如何辨别陌生人和熟人、如何避免和抵制性骚扰等。

同时,家长和老师还要定期检查幼儿是否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二、锻炼幼儿身体素质锻炼身体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身体抵御外界攻击的能力。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正规的体育训练,如打拳、跑步、跳绳等,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帮助幼儿培养自信心和坚强意志,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教育幼儿积极应对危机事件家长和老师应该向幼儿宣传预防和避免危险的重要性,并且通过模拟危机事件,教育幼儿积极应对危机事件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当幼儿遇到强盗抢劫时,应该怎么办?当幼儿发现父母疑似吸毒时,应该怎么应对?这些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给予幼儿正确的指导和帮助,让幼儿学会做出正确的决策。

四、提高幼儿对外界信息的识别能力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的传递和获取速度非常快,同时不良信息也比比皆是,这时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引导幼儿提高对外界信息的识别能力,尤其是教育幼儿学会防骗和辨认不良信息。

例如,教会幼儿如何识别欺诈电话,如何避免贪玩消费和网络诈骗等,可以帮助幼儿在面对威胁时保护自己。

总之,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幼儿时期是孩子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阶段,对于每一个幼儿来说,保护自己绝不是一件易事。

因此,如何有效地让幼儿掌握自我保护技能,成为了很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视的问题。

一、建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建立从正确的安全意识开始,孩子应该知道哪些行为是危险的,以及遇到紧急情况应该如何解决。

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实说教、情境教育、多次经验等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安全意识。

二、教给孩子自我保护知识和技能面对危险和意外,孩子应该学习相应的应对方法和技能,比如如何拨打电话报警、如何避免陌生人接近等。

同时,孩子也应该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以及常识问题,如各类常见罕见的疾病的预防、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等。

三、让孩子尊重自己的感觉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的感情,并及时诉说感受,如不听从自己的直觉、有危险的场合离开、如果对他人的行为感到不适,应该说“不”等。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告诉孩子,感受和意见重要。

这样有利于增强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效果。

四、模拟实战锻炼模拟实战锻炼非常重要,实战性练习帮助幼儿更快地掌握自我保护技能。

比如,所谓的“火灾演习”可以让幼儿了解火灾时需要如何逃生,以及其他可能出现的问题。

五、带领孩子学会互助我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互助精神,孩子应该学会相互帮助和支持。

紧急情况下,孩子应该知道如何呼唤周围的人帮助,并且自己也要协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子女和家长之间的互动也是重要的互助和合作形式,家长可以合理引导孩子,通过家庭互动和合作增强孩子自我保护能力。

综上所述,要给孩子建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教给孩子自我保护知识和技能,让孩子尊重自己的感觉,模拟实战锻炼,带领孩子学会互助,这些都是提升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有效方法,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只有耐心引导和实践,才能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避免潜在的危险。

总结:浅谈幼儿安全自护能力的培养_幼师自培总结

总结:浅谈幼儿安全自护能力的培养_幼师自培总结

总结:浅谈幼儿安全自护能力的培养_幼师自培总结
幼儿安全自护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的
培养,可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幼儿的身心安全。

本文
将从三个方面简要讨论幼儿安全自护能力的培养方法。

第一,着重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幼儿的安全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

幼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角色扮
演等方式,向幼儿传递安全知识,教给他们如何识别危险和保护自己。

可以利用情境模拟,给幼儿提供类似真实场景的体验,让他们感受到危险的存在,增强对安全问题的警觉性。

第二,培养幼儿的安全生活习惯。

幼儿的安全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幼师日常教育工作的
重点之一。

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工整的环境布置等手段,引导幼儿遵守安全规则,养成良
好的行为习惯。

幼师应该通过身教和引导,教会幼儿正确的行为方式,如如何正确穿戴衣物、如何跨过马路等。

通过反复练习和引导,让幼儿养成安全行为的习惯。

提高幼儿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幼儿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常常会因为惊慌失措而无法
正确应对。

幼师应该定期开展应急演练,让幼儿了解常见的突发事件,学会正确的自救和
求援方法。

幼师还应该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如如何拨打紧急电话、如何进行心
肺复苏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培养,可以提高幼儿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减少潜在的危险。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幼儿时期是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阶段之一,也是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

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涉及到身体安全、心理健康、观念教育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

1. 强调身体保护幼儿的身体保护是自我保护的基础,家长和老师应该教育幼儿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学会避免危险。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事物的安全性,不随意触摸陌生物品,不乱放电线和插头等。

教育幼儿要提前预防事故的发生,教会他们如何正确使用餐具,如何安全过马路等。

2. 培养自信心和自主能力自信心和自主能力是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幼儿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保护自己。

也要逐渐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和面对困难。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给幼儿一些简单任务,让他们自己完成,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能力。

3.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和老师应该教育幼儿学会与他人沟通,尊重他人的感受,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

也应该教会幼儿辨别陌生人,并告诉他们与陌生人保持距离,不随意接触。

4. 启发幼儿的观察和判断能力观察和判断能力是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案例和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和判断危险的迹象。

观察某个行为是否对自己造成威胁,判断某个陌生人是否可信等。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练习,逐渐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并指导他们正确应对危险情况。

5. 教育幼儿掌握自我保护技能自我保护技能是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提高幼儿在危险情况下的自救能力。

家长和老师应该教育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技能,如火灾逃生、自救呼救、防身招式等。

在教育幼儿掌握这些技能时,要注重方法正确,避免对幼儿造成误导或伤害。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幼儿的身体安全、心理健康和观念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在家庭和学校中,家长和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鼓励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和应对困难,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判断能力,教育他们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新编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47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新编版)
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

然而,他们的能力和体力都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往往会诱发危险因素,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当处于危险之中时,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

对于这个弱小群体,教师不仅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避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的环境,而且应该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导和教育,来逐步提高幼儿预见危险、排除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

一、掌握幼儿性格特征,因材施教。

在一个群体中,幼儿性格差别很大,爱好也不相同,比如有的孩子胆子大,什么都不怕,什么东西都想摸一摸;有的孩子则胆小,见到什么都害怕;有的孩子好玩水,见水就玩;有的爱吃零食,什
么东西都想往嘴里送等等。

这些不同的性格特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盲目性,这都隐藏着一定的危险性,这既有孩子的天性和无知,也有家庭的过分溺爱的因素。

分析掌握可能会导致发生危险的因素,并将这些因素进行分类归纳后作必要的记录进行对比,在教育中做到手中不空,心中有数,区别对待,对症下药。

二、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著名教育家布罗菲、古德和内德勒为幼儿园环境设计提出了11个目标,其中有“能关注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有积极的情绪氛围,促进幼儿自信心发展”等。

因此,我们首先精心创设了相应的物质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而又综合性的教育。

如:我们将原先是水泥地的活动场地修建铺上了绿草坪,为幼儿提供了安全的活动场所。

在幼儿园的楼梯口、转弯角,我们都贴上了安全标志,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在活动室,我们还设立了专门的“生活角”,为幼儿提供一些录音、图书、图片。

“哪个孩子习惯好”的图片是让幼儿寻找书写习惯最正确的孩子,找到后贴上五角星,这样时刻提醒幼儿注意保护视力。

在每周一次的“餐前卫生小广播”节目中,
保健教师还将自我保护的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其次,我们还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体谅和容忍幼儿的所作所为甚至过失行为,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

例如:正确有序的穿衣服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

我们平时非常注意幼儿这些生活小节的训练,孩子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决不包办代替,这样,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四、通过生活和游戏活动,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能。

《生活》课程是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们设计了“手指划破了”活动。

活动后经测试90%的幼儿基本达到教育目标。

又如,我们设计了活动“生病以后”。

通过观看情景表演,让幼
儿明白如身体的某个部位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告诉成人,以免耽误病情。

活动后经测试80%的幼儿达到教育目标,增长率达到67%。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将自我保护的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之中,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生活技能。

如:将“橡皮膏朋朋”的故事编成表演游戏,在“小舞台”游戏中进行表演;在自由活动时和孩子一起下“好习惯棋”等,孩子自我保护的技能在游戏中得到了发展。

五、让幼儿学当小小安全检查员。

对孩子来说最喜欢的莫过于能当个“小小安全检查员”。

我们成立了“小小安全检查队”,每周由幼儿轮流担任“小小安全检查员”。

“检查员”负责检查幼儿园的操场、活动室、办公室等地方,发现不安全的因素马上报告老师或是插上一面小红旗提醒大家注意,对个别小朋友不安全的行为也可以指出、纠正。

在活动中孩子既要检查别人,自己也要以身作则,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六、强化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幼教专家告诉我们:凡人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养成。

由此可见,幼儿期是人的安全情感的奠基期,是接受安全教育的黄金期。

我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了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了反复强化训练。

一是交通安全意识。

我们和家长常常联系,进行交通安全常规教育。

把幼儿带到公路边,进行靠路的右边行走和过马路左右看的实地训练,杜绝幼儿骑自行车上路。

同时,我们还选编适合幼儿特点的交通安全教育教材。

在教育教学中按照兴趣性、直观性、系统性、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原则,我们选编了儿歌《红绿灯》、《交通安全人欢畅》、《幼儿交通拍手歌》等,故事《小球迷再也不能踢球了》,歌曲《从小学会安全走歌》,游戏《红绿灯》等作为幼儿安全教育的内容。

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幼儿园课程设置情况,确定了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的教学形式:集中一周对幼儿进行“娃娃从小懂交通”的主题教育活动。

即在一周的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等一日生活各项活动中都以交通安全教育为主线,注意运用贴近幼儿生活的、直观形象的教育内容,对幼儿进行教育。

教师
带领幼儿采取谈话、看图片、说儿歌、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进行表演,请交警叔叔带幼儿到马路边观看车辆运行、跟交警阿姨学交通手势、参观市交通指挥中心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幼儿对交通规则有了一个粗浅的印象,增强了幼儿交通安全意识。

开辟娃娃交通安全角。

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受到教育。

如:教师在班级中设立交通安全教育栏,张贴有关交通标志的图片,设立“娃娃从小懂交通”园地,与幼儿一起动手布置平安畅通的交通大道。

二是偶发事件的防范意识。

配合家长,在孩子入园时,让其熟记自己的家庭住址、门牌号码、父母姓名、学校名称及自己的姓名等,防止幼儿走失。

告诫幼儿,父母或老师不在身边时,有陌生人给好吃、好看的东西或要带自己去玩,都不能接收,一旦有人强行拉、拽,要大声呼救或者跑到人多的地方去。

三是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育幼儿不要玩耍象刀、玻璃等尖锐的东西,不要随意触摸电器、捅插座等,多提供一些适合幼儿的玩具,吸引其兴趣,满足其好奇心。

七、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家庭是启蒙教育的第一站,个体社会化的第一步是在家庭里通过父母实现的。

培养孩子的自我防范能力,父母负有重要的责任。

但就目前农村家庭的幼教状况来看,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要么管得严,实行“铁筒战术”;要么就是任其放纵,采取“放羊式”的做法,这种“恨铁不成钢”和“树大自然直”的观点都对培养幼儿自我防范能力是极为不利的。

产生这种情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些家长忙于自己的农活及家务,认为幼教是学校老师的职责,对家庭幼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另外,学校幼教与家庭幼教缺乏紧密配合与沟通,形成打鼓的不问敲锣的局面,结果造成幼教效果不够理想。

近几年来,我始终坚持以“安全第一,开发智力第二”的原则,在家访中注意了解幼儿家庭中的安全设施状况和幼儿活动规律,紧密配合家长进行教育。

定期将幼儿在园活动中有关安全意识方面的状况向家长通报,以求引起家长的注意。

如有的孩子好奇心强,看见电器设备爱去摸摸捏捏,看见大人们使用刀具什么的,也想玩弄一番等。

同时,也向家长提出幼儿在家庭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
全,是我们的职责,然而,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的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

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环境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来,从家园一致的教育中来。

总之,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我们会不断增强幼儿自我防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使他们健康的成长。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