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概论1~5思考题答案(东财版)

合集下载

资产评估课后题答案

资产评估课后题答案

第三章.机器资产评估第一题1)估算重置成本重置成本=100×150%÷110%+5×150%÷125%+2×150%÷130%=144.67(万元)2)估算加权投资年限加权投资年限=10×136.36÷144.67 + 5×6÷144.67 + 2×2.3÷144.67=9.66年3)估算实体性贬值率实体性贬值率=9.66÷(9.66+6)=61.69%4)估算实体性贬值实体性贬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率=144.67×61.69%=89.25(万元)5)功能性贬值估算第一步,计算被评估装置的年超额运营成本(5-4)×12000=12000(元)第二步,计算被评估装置的年净超额运营成本 12000×(1-25%)=9000(元)第三步,将被评估装置的年净超额运营成本,在其剩余使用年限内折现求和,以确定其功能性贬值额 9000×(P/A,10%,6)=9000×4.3553=3.92万元6)求资产价值待评估资产的价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144.67-89.25-3.92=51.5(万元)第二题1)估算重置成本重置成本=100×120%÷105%+10×120%÷115%=124.72(万元)2)估算加权投资年限加权投资年限=4×114.29÷124.72 + 1×10.43÷124.72=3.75年3)估算实体性贬值率实体性贬值率=3.75÷(3.75+6)=38.46%4)估算实体性贬值实体性贬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率=124.72×38.46%=47.97(万元)5)估算功能性贬值第一步,计算被评估设备的年超额运营成本 1000×12=12000(元)第二步,计算被评估设备的年净超额运营成本 12000×(1-25%)=9000(元)第三步,将被评估装置的年净超额运营成本,在其剩余使用年限内折现求和,以确定其功能性贬值额9000×(P/A,10%,6)=9000×4.3553=3.92万元6)估算经济性贬值率经济性贬值率=[1-(60%÷80%)] ×100% =[1-(60%÷80%)0.7] ×100% =18.24%7)估算经济性贬值经济性贬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 ×经济性贬值率=(124.72-47.97-3.92)×18.24%=13.28(万元)8)求资产价值待评估资产的价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124.72-47.97-3.92-13.28 =59.55(万元)第三题1)运用市场重置方式(询价法)评估工型机组的过程及其结果重置成本=100×(1+25%)=125(万元)实体有形损耗率=5×60%/[(5×60%)+7]×100%=3/10×100%=30%评估值=125×(1-30%)=87.5(万元)2)运用价格指数法评估I型机组的过程及其结果重置成本=150×(1+2%)(1+1%)(1-1%)(1+2%)=156.04(万元) 实体有形损耗率=3/(3+7)×100%=30%功能性贬值=4×(1-25%)(P/A,10%,7)=3× 4.8684=14.61万评估值=156.04×(1-30%)-14.61=94.62(万元)3)关于评估最终结果的意见及理由:最终评估结果应以运用市场重置方式(询价法)的评估结果为准或为主(此结果的权重超过51%即算为主)。

资产评估理论与实务参考答案

资产评估理论与实务参考答案

《资产评估理论与实务》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目录第一章资产评估概述 (1)第二章资产评估的基础理论 (1)第三章资产评估法律、准则与程序 (2)第四章资产评估技术方法 (3)第五章资产评估行业管理 (3)第六章流动资产评估 (4)第七章长期投资性资产评估 (5)第八章机器设备评估 (6)第九章不动产评估 (7)第十章无形资产评估 (10)第十一章特殊资产评估 (11)第十二章企业价值评估 (12)第十三章以财务报告为目的评估 (13)第十四章评估报告 (13)第一章资产评估概述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判断题第二章资产评估的基础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2000(1+ 1×2%)+2000 (1+2×2%)+2000×(1+3×2%)=6240(元)。

2=50000×(P/A,3%,10)=50000×8.5302=426510(元)3: 前4年没有流入,后5年指是从第5年开始的,第5年年初相当于第4年年末,这项年金相当于是从第4年末开始流入的,所以,递延期为3年。

4=80000/(F/A,2%,10)=80000/10.95=7305.94(元)。

5=20000/(P/A,3%,5)=20000/4.5797=4367.10(元)。

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1)A方案现值=20×(P/A,5%,8)×(P/F,5%,3)=20×6.4632×0.8638=111.66(万元)。

(2)B方案现值=15×[(P/A,5%,10-1)]+1]=15×(7.1078+1)=121.62(万元)。

由于B方案的现值121.62万元大于A方案的现值111.66万元,所以张先生应该选择A 方案。

2.(1)F=100×(F/P,8%,3)=100×1.2597=125.97(万元)。

东财资产评估在线作业一至三及答案

东财资产评估在线作业一至三及答案

东财《资产评估》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1.道试题, .6.分。

).1. 无形资产转让评估中的分成基数是指.)。

A.销售收入B.销售成本C.销售利润D.A或C满分: 4 分2. 资产评估报告书是受托评估机构提供的.)的意见。

A.评估过程B.评估目的C.评估方法D.资产作价满分: 4 分3. 在地块面积一定的条件下, 容积率越高, 意味着建筑面积.)。

A.减少B.不变C.增加D.增加或减少E.无法确定满分: 4 分4. 建筑密度是指一块土地上.)与全部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A.建筑面积B.底层建筑面积C.总建筑面积D.总使用面积E.净使用面积满分: 4 分5. 采用剩余法估价, 开发利润的计算基数为.)。

A.建造费用B.建造费用+专业费用C.建造费用+专业费用+利息D.建造费用+专业费用+地价满分: 4 分6. 若在产品数量不多, 企业成本核算资料基本可信, 成本变化不大, 可采用成本法评估, 即以.)作为在产品的评估值。

A.重置成本B.直接成本C.间接成本D.账面价值满分: 4 分7. 收益途径是指通过估测被评估资产.)收益的现值来判断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

A.过去B.现在C.实际D.未来预期满分: 4 分8. 被评估债券为1993年发行, 面值100元, 年利率为10%, 3年期。

1995年评估时, 债券市场上同种同期债券的交易价为110元, 则该债券的评估值为.)。

A.120元B.100元C.98元D.110元满分: 4 分9. 递延资产评估的主要依据是.)。

A.递延资产是否已经摊销B.递延资产未来可产生效益的时间C.递延资产是否存在D.递延资产是否真实、准确满分: 4 分10. 土地价格主要由土地的..决定。

A.需求B.供给C.成本D.质量E.收益满分: 4 分11. 某企业有一张期限为10个月的应收票据, 票面金额为50万元, 年利率为10%, 截止评估基准日离付款期尚差三个半月的时间, 则该应收票据的评估值为.)。

走进资产评估-赵振洋-71131832-01(东北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2版

走进资产评估-赵振洋-71131832-01(东北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2版

走进资产评估-赵振洋-71131832-01(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2版第一周资产评估概述单元测验1、资产评估的操作主体是()。

A:评估机构B:评估委托人C:评估人员D: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答案: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2、将资产分为单项资产和整体资产的划分依据是()。

A:资产的存在形态B:资产能否独立存在C:资产的综合获利能力D:资产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答案:资产的综合获利能力3、下列资产中属于不可确指资产的是()。

A:房屋B:土地使用权C:专利权D:商誉答案:商誉4、中国资产评估产生于20世纪()。

A:80年代初B:80年代末C:90年代初D:90年代末答案:80年代末5、资产评估对象是指资产评估的标的物,即被评估的()。

A:资产B:价值C:价格D:成本答案:资产6、资产评估对象的具体内容是指()。

A:评估成本B:评估范围C:评估价值D:评估价格答案:评估范围7、由一组单项资产组成的具有获利能力的资产组合体是指()。

A:整体资产B:单项资产C:有形资产D:无形资产答案:整体资产8、专业人士根据特定的价值定义在特定时间内对商品、服务价值的一种估计值是()。

A:价值B:价格C:成本D:费用答案:价值9、资产评估价值具有以下哪种特点()。

A:单一性B:多样性C:替代性D:客观性答案:多样性10、资产评估主体就是资产评估活动的()。

A:组织和操作者B:委托者C:参与者D:管理者答案:组织和操作者11、资产评估的基本要素有()。

A:评估目的B:评估主体C:评估对象D:评估原则E:评估假设答案:评估目的;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假设12、从资产评估委托人评估需求的角度看,资产评估可分为()。

A:评估B:评估咨询C:评估复核D:完全资产评估E:限制性资产评估答案:评估;评估咨询;评估复核13、资产评估的特点包括()。

A:市场性B:公正性C:咨询性D:专业性E:行政性答案:市场性;公正性;咨询性;专业性14、资产评估的产生发展进程经历了()。

东北财经大学 资产评估 理论与思考题

东北财经大学 资产评估 理论与思考题

1.试说明资产评估价值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1)资产评估结论的多样性:1. 同类、同种或同样的非同一资产可能存在不同评估结论2. 同一资产可能存在不同的评估结论(2)原因:1. 合理差异:产生于评估人员对资产的未来收益及折现率预期上的差异,由于评估人员及其所掌握的信息所造成的误差,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都属于正常情况。

2. 超出合理区间的差异:因环境或条件所限,存在使用方式和利用程度上的差异:被评估对象的使用方式,以资产的实际使用方式为准,或根据评估条件设定资产的使用方式,它们不一定是相等的。

面对不同细分市场,如正常交易市场或拍卖市场,市场条件存在差异。

同一市场中交易条件的差异:面对不同交易主体,不同交易动机,不同交易时限和交易方式。

市场主体差异指交易主体的数量,或称为市场活跃程度,越活跃资产可以实现的价值就可能越高。

交易动机是参与交易的当事人的交易意愿。

交易时间约束包括了展示时间、了解市场信息时间、讨价还价及决策的时间。

交易方式包括一次性付款或分期付款交易,单个交易或批量交易等。

2.试举例说明资产评估经济技术原则对评估技术应用的影响。

(1)资产评估经济技术原则包括:预期收益原则、供求原则、贡献原则、替代原则、评估时点原则(2)市场定价原理和市场规则在资产价值评估手段中的集中体现形成了资产评估技术思路,而资产评估具体技术方法是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实现评估技术思路的工具和手段。

资产评估经济技术原则应用在资产评估中,确立了资产评估的技术思路,而为了实现技术思路,产生了具体评估方法。

比如替代原则说明了投资者在购置某项资产时,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高于市场上具有相同用途的替代品的现行市价。

以此为思路产生了资产评估的市场途径。

指利用市场上同样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经过直接比较或类比分析来估测资产价值的评估技术思路。

而为了实现市场途径,产生了直接比较法和间接比较法等具体评估方法。

3.试说明评估特定目的对评估过程和结论的影响及其方式和路径。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 资产评估概论■基本训练 1.1单选题1. B2. B3.C4.B5.C6.B 1.2 多选题1.ACD2.ACE3.ACD4.ABC5.ACDE6.ABD 1.3 判段题1.×2.×3.√4.√5.×6.×第2章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基本训练2.1单项选择题1.A2.B3.C4.B5.A 2.2 多项选择题1.ABC2.BC3.BCE4.ACDE5.ACD 2.3判断题1.×2.×3.√4.×5.× 2.4 技能题1.被评估资产重置成本=(500÷600)×50 000=41666.67(元)2.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5000×7.0300000600000()=8122.52(元)3.()()()万元)(23.1002%101300%101500%10140032=+++++=P ■案例分析题1.(1)什么是收益现值法?应用收益现值法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收益现值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预期收益并将其折算成现值,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

收益法是依据资产预期收益并将其折现或本金化处理来估测资产价值的方法,它涉及三个基本要素:一是被评估资产的预期收益;二是折现率或本金化率;三是被评估资产取得预期收益的持续时间。

因此,能否准确地把握上述三个要素就成为能否运用收益法的基本前提。

(2)收益额应以净利润确定还是应以现金流量确定?为什么?收益额可以分为净利润、现金流量、利润总额等多种指标,至于选择哪一种指标作为收益额,应根据所评估资产的类型、特点及评估目的来确定,重要的是准确反映资产收益,并与折现率保持一致。

目前西方评估界一般以现金流量作为收益额,因为现金流量这个指标科学地考虑了收益的时间价值因素,其计算的主观随意性也较利润这样的指标小,更为客观。

(3)评估该地产现时价值。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资产评估》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资产评估》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资产评估》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企业整体资产评估与单项资产评估汇总确定企业资产评估价值的区别有()。

A.价值含义不同B.评估结果不同C.评估目的不同D.评估对象不同E.考虑因素不同2.超额投资成本造成的功能性贬值为()。

A、更新重置成本-复原重置成本B、复原重置成本-更新重置成本C、重置成本-历史成本D、历史成本-重置成本3.决定和影响资产效用的因素包括()。

A.资产的价值B.资产的使用价值C.资产的使用空间D.资产的使用方式E.资产的交换价值4.依据资产评估结果的价值属性,对资产评估价值划分的类别是()。

A.价值类型B.价值属性C.价值形式D.价值分类5.价值比率法是以参照物的价值比率为基础结合评估对象哪项参数进行评估?()A.价值比率B.交易价格C.经济指标D.修正系数6.债券的特点包括()。

A.收益稳定性B.收益不稳定C.投资风险较小D.投资风险大E.流动性强7.土地使用权是土地使用者依法对土地进行使用和依法对其使用权进行()的权利。

A.出让B.出租C.转让D.抵押E.投资8.9.剩余法属于一种()。

A.加和法B.积算法C.类比法D.倒算法10.从产权的角度,企业评估的范围应该是()。

A.企业的全部资产B.企业自身占用的资产C.企业产权能力控制的部分D.企业的有效资产11.若在产品数量不多,企业成本核算资料基本可信,成本变化不大,可采用成本法评估,即以()作为在产品的评估值。

A、重置成本B、直接成本C、间接成本D、账面价值12.建筑物评估时需考虑的基本因素包括()。

A、产权状况B、基础设施状况C、位置与环境D、交通状况E、建筑物本身状况13.采用成本法评估土地价值计算利润时,利润的计算基数通常是()。

A、土地取得费B、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C、土地开发费D、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税费14.收益法中的折现率一般应包括()。

资产评估第二章答案东北财经大学

资产评估第二章答案东北财经大学

基本训练参考答案第1章一、单项选择题1 .D 2. B 3.A 4.C 5.B二、多项选择题1. ACD 2.ACE 3.BCE 4.DE 5.ABCD三、判断题1. ×2. √3. √4. ×5. ×第2章一、单项选择题1 .B 2.B 3.A 4.B 5. B二、多项选择题1.CD 2.AC 3.ACD 4.BCE 5.AD三、判断题1. √2. √3. √4.√5.×第3章一、单项选择题1.B2.A3.C4.D5.D二、多项选择题1. ABCE 2.ABCD 3.BCD 4. ABCD 5.ABC三、判断题1.√2.×3.×4.×5.×五、计算题1.解:运用功能价值法计算评估值接近于1 250元,具体计算如下:评估对象评估值=参照物成交价格´(评估对象生产能力¸参照物生产能力)=1 500 ´(1 000¸1 200)=1 250(元)2.运用有限期收益现值法计算评估值接近于1 974 270元,具体过程如下:解法(1):逐年折现加总。

评估值=20×0.9091+22×0.8264+24×0.7513+25×0.6830+26×0.6209+27×0.5645+27×0.5132+27×0.4665+27×0.4241+27×0.3855+120×0.3855=18.182+18.181+18.0312+17.075+16.1434+15.2415+13.8564+12.5955+11.451+10.41+46.26=197.427(万元)=1 974 270(元)解法(2):前5年逐年折现加和,后5年另算。

评估值=20×0.9091+22×0.8264+24×0.7513+25×0.6830+26×0.6209+27÷10%×[1-1/(1+10%)10-5]×0.6209+120×0.3855=1 974 254(元)(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资产评估与市场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资产评估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评估对象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其业务范围从最初的不动产、珠宝首饰、机器设备、无形资产张让等,扩展到企业产权转让、资源处置、融资抵押、保险理赔、财产纳税等经济行为。

2.资产评估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假设评估目的评估原则评估程序评估价值类型评估方法资产评估基准日资产评估结论3.资产评估目的在资产评估中发挥怎样的作用:资产评估的目的分为资产评估一般目的和特定目的。

资产评估所要实现的一般目的只能是资产在评估时点的公允价值。

从资产评估的角度来看,公允价值是一种相对合理的评估价值,它是一种相对于当事人各方的地位、资产的状况及资产面临的市场条件的合理的评估价值;是评估人员根据被评估资产自身的条件及其所面临的市场条件,对被评估资产客观交换价值的合理估计值。

公允价值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与相关当事人的地位、资产的状况及资产所面临的市场条件相吻合,且并没有损害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没有损害他人的利益。

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是由引起资产评估的特定经济行为(资产业务)所决定的。

特定经济行为(资产业务)对资产评估的条件约定和目标约定对评估结果的性质、价值类型等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资产评估特定目的不仅是某项具体资产评估活动的起点,同时它又是资产评估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

资产评估特定目的贯串着资产评估的全过程,影响着评估人员对评估对象界定、资产价值类型选择等。

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是界定评估对象的基础。

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对于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选择具有约束作用。

4.评估假设在资产评估中怎样发挥其作用(一)交易假设为了发挥资产评估在资产实际交易之前为委托人提供资产交易底价的专家判断的作用,同时又能够使资产评估得以进行,利用交易假设将被评估资产置于“交易”当中,模拟市场进行评估就是十分必要的。

(二)公开市场假设由于公开市场假设假定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资产在公开市场上实现的交换价值隐含着市场对该资产在当时条件下有效使用的社会认同。

公开市场假设旨在说明一种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

在这种条件下,资产的交换价值受市场机制的制约并由市场行情决定,而不是由个别交易决定的。

(三)持续使用假设持续使用假设既说明了被评估资产面临的市场条件或市场环境,同时着重说明了资产的存续状态。

持续使用假设又细分为三种具体情况:一是在用续用,二是转用续用,三是移地续用(四)清算假设清算假设首先是基于被评估资产面临清算或具有潜在的被清算的事实或可能性,再根据相应数据资料推定被评估资产处于被迫出售或快速变现的状态。

5.资产评估原则的本质是什么(一)资产评估的工作原则独立客观公正科学(二)资产评估经济技术原则符合价值规律6.资产评估与会计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资产评估与会计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特定条件下资产会计计价和财务报告利用资产评估结论,以及资产评估需要参考会计数据资料两个方面。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投资方以非货币资产投资应当进行资产评估,并以资产评估结果为依据,确定投资数额。

在财务处理上,资产评估结果是公司会计入账的重要依据。

另外,在企业联合、兼并、重组等产权变动过程中,资产评估结果都可能是产权变动后企业重新建账、调账的重要依据。

从这些方面来看,在特定条件下,会计计价有利用资产评估结论的要求。

第二章1.明确资产评估价值合理性指向有什么意义国际上通行或认可的“市场价值”,从其定义和满足定义的条件来看,是一个理想或正常市场条件下资产得到最佳使用或最有可能使用状态下的价值。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理想条件下的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者说是典型的公允价值。

肯定了市场价值是理想条件下的公允价值或典型的公允价值,市场价值就可以作为公允价值的坐标或标志,人们就可以根据评估时的具体条件与市场价值成立的条件的比较来判断该种条件下的公允价值。

资产评估力图判断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基本目标或一般目的也就无从实现。

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理论就是要通过合理划分评估结果的价值类型来帮助评估人员合理把握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

资产评估是专业人士向非专业人士提供的专业服务,保证资产评估报告和评估结论被正确理解和使用是资产评估的最终目的。

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理论要告诫评估人员,什么样的价值表现形式是作为资产公允价值的典型标志或正常条件下的资产公允价值,在资产评估所依据的市场范围内会得到整体市场认同。

而其他的价值表现形式则是一定特殊条件下的资产公允价值,在资产评估所依据的市场范围内,其合理性只能得到局部市场认同。

明确资产在不同条件下的公允价值表现形式以及其公允性得到市场的认同程度是有差别的事实是至关重要的。

2.价值类型在资产评估中起什么作用。

资产评估中的价值类型,是指资产评估结果的价值属性及其表现形式的归类。

不同的价值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反映资产的评估价值及其特征。

不同属性的价值类型所代表的资产评估价值不仅在性质上存在差别,在数量上往往也存在差异。

第一为评估人员科学合理地进行资产评估提供指引。

第二使资产评估报告使用者能正确理解并恰当使用资产评估结果。

从这个意义上讲,将资产评估价值划分为市场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更有利于实现划分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的目的。

3.市场价值有哪些基本特征1.评估对象是明确的,包括资产承载的权益;2.评估师在整个评估过程中是以公开市场(假设)来设定资产评估所依据的市场条件的;3.评估师是以评估对象被正常使用、最佳使用或最有可能使用,并达到正常使用水平和效益水平作为评估对象在评估时的使用状态的;4.评估师在资产评估过程中所使用的数据均来自于市场。

4.价值类型与评估目的及其相关条件的关系如何关于价值类型的选择与资产评估目的等相关条件的关系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

一方面,要从正确选择价值类型的角度,来关注资产评估目的等相关条件对所选择价值类型的影响;另一方面,要从价值类型的选择对实现资产评估目的以及满足其它相关条件的角度,来关注价值类型的正确选择。

价值类型是在评估目的等相关条件的基础上形成的。

可以说,资产评估目的等相关条件构成了资产评估的价值基础。

除资产评估特定目的外,构成资产评估价值基础的相关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资产自身的功能、利用方式和使用状态;二,是评估时的市场条件。

资产评估目的作为资产评估结果的具体用途,以及对资产评估运作条件其宏观约束的因素,与决定资产评估价值的内因和外因的评估对象自身条件,以及评估时的市场条件共同构成了资产评估的价值基础。

这三大因素的不同排列组合,便构成了不同价值类型的形成基础。

从逆向方面看,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的合理选择也应该成为实现资产评估目的,以及满足资产评估相关条件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资产评估目的有一般的和特定的之分,资产评估的一般目的是要对各种条件下“交易”中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判断,以及给出这些资产在各种条件下的公允价值。

而特定目的是一般目的的具体化,资产评估特定目的的实质是判断特定条件下或具体条件下资产的公允价值。

而市场价值和市场以外的价值类型的分类,以及该价值类型分类所包含的具体价值表现形式,不仅仅是根据资产评估目的等相关条件的被动选择,它们对于实现评估目的,特别是把握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突出表现在资产评估的市场价值上。

由于市场价值与市场以外的价值之间的特殊关系,市场价值及其成立条件是这种价值类型分类的基准,确立了市场价值及其成立的条件,就等于明确了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及其成立条件。

明确了市场价值在资产评估中的作用,也就很容易把握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及其具体价值形式在资产评估中的作用。

5. 为什么说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也具有合理性市场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是以按资产评估面临的市场条件和评估对象自身的条件为标准设定的。

这种价值类型的划分实际上是以资产评估价值决定的基本要素为依据的。

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的划分既考虑了资产自身的条件、利用方式和使用状态,也考虑了资产评估时的市场条件。

也就是说,这种价值类型的划分既考虑了决定资产评估价值的内因,同时也考虑了影响资产评估价值的外部因素。

这至少能在理论上和宏观层面上为评估人员客观合理地评估资产价值以及清晰地披露评估结果提供帮助和依据。

从大的方面讲,资产评估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都是资产公允价值的表现形式,但是两者公允的市场范围是有明显差异的。

总之,按市场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将评估结果分为两大类,旨在合理和有效限定评估结果的适用范围和使用范围。

因此,把评估结果分为市场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两大类是相对合理和便于操作的。

6. 资产的投资价值与投资性资产价值有什么区别。

投资价值是对于具有明确投资目标的特定投资者或某一投资者所具有的价值。

投资性资产价值是特定主体以投资获利为目的而持有的资产在公开市场上按其最佳用途实现的市场价值前者是非市场价值,后者是市场价值。

第三章1.收益途径依据的是什么经济学原理收益途径,是指通过估测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来判断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

收益途径是资产评估若干评估思路中的一种。

它是根据将利求本的思路。

采用资本化和折现的思路及其方法来判断和估算资产价值的评估技术规程。

收益途径正是利用投资回报和收益折现等技术手段,把评估对象的预期产出能力和获利能力作为评估标的来估测评估对象的价值。

2.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存在哪些联系和区别(1)复原重置成本,是指采用与评估对象相同的材料、建筑或制造标准、设计、规格及技术等,以现时价格水平重新购建与评估对象相同的全新资产所发生的费用。

(2)更新重置成本,是指采用新型材料,现代建筑或制造标准,新型设计、规格和技术等,以现行价格水平购建与评估对象具有同等功能的全新资产所需的费用。

3.判断经济性贬值是否发生的依据及特征是什么资产的经济性贬值,是指由于外部条件的变化引起资产闲置、收益下降等而造成的资产价值损失。

就表现形式而言,资产的经济性贬值主要表现为运营中的资产利用率下降,甚至闲置,并由此引起资产的运营收益减少4.在运用市场途径时,参照物的选择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参照物与评估对象在功能上具有可比性,包括用途、性能上的相同或相似;(2)参照物与被评估对象面临的市场条件具有可比性,包括市场供求关系、竞争状况和交易条件等;(3)参照物成交时间与评估基准日间隔时间不能过长,应在一个适度时间范围内。

同时,这个时间因素对资产价值的影响是可以调整的。

5.评估途径与评估技术方法之间的关系如何对于特定经济行为,在相同的市场条件下,对处在相同状态下的同一资产进行评估,其评估值应该是客观的。

这个客观的评估值不会因评估人员所选用的评估途径和方法的不同而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

可以认为,正是评估的基本目的决定了评估途径和方法间的内在联系,而这种内在联系为评估人员运用多种评估途径和方法评估同一条件下的同一资产并作相互验证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