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太平天国运动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太平天国运动

【导语】⾼⼀历史需要背诵的知识点有很多,学⽣需要将知识点总结分析,下⾯将为⼤家带来⾼⼀的必修⼀的知识点总结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从⾦⽥起义到定都天京 1、⾦⽥起义: (1)背景:阶级⽭盾⽇益尖锐。
列强的侵略加剧了灾难。
(2)洪秀全的组织宣传: 创建拜上帝会并进⾏思想宣传等 (3)起义:1851年初。
永安封王意义: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初步基础。
2、定都天京(⿍盛) (1)意义:建⽴了与清王朝对峙的⾰命政权。
(2)⿍盛:定都天京后,相继进⾏了北伐、西征、东征等军事⾏动。
这是太平天国运动⿍盛的标志。
⼆、政权建设 1、前期《天朝⽥亩制度》 (1)⽬的: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政权。
(2)内容: ①⽣产资料分配形式: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地所有制,按⼈⼝和年龄平均分配⼟地。
②产品分配形式:每户留⾜⼝粮,其余归圣库。
③⽬的等⽅⾯:建⽴⼀个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3)评价: ①进步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绝对平分⼟地不切合实际;绝对平分⼀切财富,追求⼈⼈平等的思想观念,是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空想。
③未能真正实⾏。
2、后期《资政新篇》 (1)⽬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政治上。
经济上。
社会事业上。
(3)评价: ①意义:是先进的中国⼈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彩的⼀个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中国⼈向西⽅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②未能实⾏: 三、转折与失败(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1、转折:天京事变 (1)原因:根源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过程略。
(3)影响: ①清政府得到了喘息的机会;②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2、失败: (1)标志:天京陷落。
(2)原因: 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联合绞杀。
③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局限性。
四、评价 1、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太平天国运动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太平天国运动)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太平天国运动)1、原因; 根本原因鸦片战争使阶级矛盾激化思想基础: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农民平均主义思想结合) 2、兴起: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永安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立政权――定都天京,同清朝对峙3、发展(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北伐(推翻清王朝):失败原因孤军深入,供给困难;意义深入清朝统治中心,牵制清大量兵力西征(巩固天京):先是遇曾国藩湘军失利,后石达开在鄱阳湖打败湘军东征 (断绝清朝财源);攻破江北、江南大营4、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5、防御战:攻破江北、江南大营,取得三河镇大捷在上海遭到英法联军的袭击,退守苏州,安庆陷落6、失败:标志天京陷落7、《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区别与联系 (不用背,看明白即可,掌握红字) 答:相同点:①都是以反封建为目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地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中国几千年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资政新篇》是洪仁�\为振兴天国而写,以使更好的反抗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更是对封建秩序猛烈冲击。
②两者都不能或没有付诸实施。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无法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具有空想性,同时发展小农经济与当时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不适应的,具有一定的落后性。
《资政新篇》是洪仁�\在香港游历的经验总结与农民战争没有任何渊源,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因此没有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同时中国自然经济虽然已经解体,但过程极其缓慢,还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市场、资金、劳动力等条件,紧张的军事斗争也是两者未能实施的重要客观原因。
不同点:①产生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建国纲领,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
《资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治国方案,经过天京事变的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侵略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作 用
③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 ④揭开了近代中国洲各国人民的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 共同打击西方殖民主义者
局限: 农民阶级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
探究问题 :同中国古代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相比,太 平天国运动有何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谢
太平天国运动。导致这场运动发生的原因不包括( C )
A.封建统治腐败
B.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C.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D.自然灾害严重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在1851年,而第二次鸦片
战争爆发是在1856年。
2.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形成与清朝对峙局面
的历史事件是
(C)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资政新篇》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一种平等、平均思想,与此相符
的应是《天朝田亩制度》。
4.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 国革命本可成功。”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 A ) A.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B.未看到太平天国的军事失误 C.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 D.抓住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由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决 定的,韦石之变及北伐失利只是其必然之中的偶然现象, 材料的错误在于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故选A项。
A.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起义原因新—既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 C.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基督思想发动农民反封建 D.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E.担负任务新—反封同时反侵略 F.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G.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H.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 造成这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半封 环境下,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高一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高一阶段的历史知识繁多,要求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点也比较多。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纷纷失去生计(2)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和盘剥.。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的激化,因为当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尚未深入到中国内地,农民阶级与列强侵略正面强烈冲突不大,他们直接感受到的还是清政府及地方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压迫和剥削,当时支配他们之间关系的仍然是封建和封建生产关系。
2.洪秀全组织、发动起义的准备工作洪秀全将西方____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平等思想和反封建统治来号召农民起来斗争,它不同与基督____是农民起义的工具,这也说明农民由于受阶级的局限,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只能利用宗教达到目的。
3.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今田村率众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建国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九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后,分封诸王,并由东王节制诸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永安突围后,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等重要文告,1953年,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
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与此,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三次战役。
1853年,由林凤祥、李开芳率领,开始了北伐,他们攻入了天津地区,但由于孤军深入,供应不足,最终失败。
北伐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
它深入到了敌人的心脏地区,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太平天国西征和天京突围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高一历史第8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特别强调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 激化,而非中外民族矛盾,列强侵华引起的民族矛盾加剧 了阶级矛盾。这可以从太平天国运动的首要目标是推翻清 王朝统治反映出来。
返回目录
洪秀全档案: 1814年:生于广东花县,家境贫寒。幸得 族人相助,7岁入私塾读书。 1828年:14岁,赴广州应试落第。 1836年:22岁,应试再落第,收到基督小册子 《劝世良言》,未读,藏之。 1837年:第三次落第;沮丧返家;大病,产生幻 觉:见上帝和耶稣;始读《劝世良言》 1843年:29岁,第四次落败,创拜上帝教。 1853年:入主天王府后,深居简出,生活奢靡, 大权交由杨秀清掌握。 ………… 1864年:病逝。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 外部原因 2 根本原因 3 直接原因 4 理论基础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阶级矛盾的激化 自然灾害严重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理论 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指导思想:平均主义
站起来,推 翻清政府
战后
我们的出路 在哪里
兴起和发展
(一)背景
外国侵略
加 剧
地主 阶级
阶级 (根因) 矛盾
1、外部原因: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 流、银贵钱贱,给人民带来巨大危害; 外国产品 大量涌入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 生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2 根本原因
巨额战争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清政府和 地主阶级沉重剥削人民,导致阶级矛盾 的激化。(阶级矛盾的激化)
返回目录
课标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 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
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
高一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

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6、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中说:“楚歌声 里霸图空,血染胡天漫天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 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A、金田起义
C、定都天京
B、永安建制
D、天京变乱
7.天京事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农民阶级严重的局限性 C、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 B、洪秀全腐化变质 D、太平天国由盛而衰
8 .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 案是
A.《海国图志》
C.《天朝田亩制度》
B .《四洲志》
D.《资政新篇》
9 .在下列哪一战役中,英法侵略军开始撕下“中立” 的伪装,帮助清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A.三河镇战役 C、上海战役 B.安庆之战 D.天京保卫战
目的: 改革内政,建设国家
政治 内 容 以法治国…
经济 发展工商业… 《 资 文教 设立新式学堂… 政 新 评 价 篇 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义的设想。 》 用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 不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不符合农民的 要求
结果:
未能实行 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进 军 天 京
天王府模型
太平天国天王的宝座
北 伐 形 势 图
(农民阶级局限性)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要实现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平均主义满足了他们要求土地的愿望, 但“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产品分配原则,又超越了他们的觉悟,无 法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是一种无法实现的 空想。
三、天国悲剧
1、转折——天京变乱(1856年)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重点)
高一历史太平天国运动2

㈡太平天国的衰败: 1.湘军、淮军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
2.天京变乱(1856年)
①原因: 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腐朽思想滋长,内 部矛盾尖锐。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②过程: 诸王混战;石达开出走,大渡河全军覆没。 ③影响: 元气大伤 ,几乎是“朝中无将” ;洪秀全 被迫起用年轻将领。由盛转衰的标志。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安丘市青云学府 杨功义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我们的目标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 与局限性
1、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意义 2、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一、历史背景:( 革命因何爆发) 1.原因:
㈡太平天国的衰败: 1.湘军、淮军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 2.天京变乱(1856年) 3.重建领导核心 ⑴新领导核心: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 ⑵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新方案。 4.失败的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英、法军队支援,曾国藩兵分三路。
太平天国诸王
• 翼王 石达开 灭 • 英王 陈玉成 岁 • 忠王 李秀成 书 • 干王 洪仁玕
清王朝封建统治
地主阶级
矛盾!
农民革命战争 农民阶级
1农民、手工业者破产 2白银外流
鸦片战争
3战费、赔款
民族矛盾
阶 级 矛 盾
太 平 天 国 运 动
二、天国兴衰(1851-1864)
(一)兴起标志: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 (二)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1853——1856) 1.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1853年) 2.军事上全盛:北伐 和西征 3.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高一历史教案:太平天国运动

高一历史教案:太平天国运动
【摘要】鉴于大家对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历史教案:太平天国运动”,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一历史教案:太平天国运动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3 课太平天国运动
测试
一.选择题
1.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推翻清朝政府
C 断绝清政府的财源
D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
13、下列事件发生在1853年的有(北京;③太平军进行西 征; ④ 太平军进行东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太平军在军事上全盛时期是在( )
A 1853年 B1855年 C1856年 D1858年
第五节 太平天国运动的 兴起和发展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 阶级矛盾尖锐。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人民带来新 的灾难,加剧了阶级矛盾。
3、两广地区灾难不断,人民陷入困境。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酝酿
1、创立拜上帝教
B儒家大同思想
C 拜上帝教
D佛教
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目的是( )
A 宣传西方的基督教 B推翻清朝的统治
C 建立理想的共和国 D建立朴素的共产主义社会
8、《天朝田亩制度》在中国行不通的根本原因是( )
A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的失败 B 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C 封建势力的阻挠
D未触及封建经济制度
9、为太平天国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战场条件 的军事行动是( )
A 林凤祥、李开芳的北伐
B 石达开在鄱阳湖大败湘军
C 太平军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
D 陈玉成、李秀成取得三河镇大捷
10、太平天国北伐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
A 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
B 受到清政府和湘军等地主武装的围攻
---组织基础
2、洪秀全的宗教理论 ---思想基础
3、组织拜上帝会
---群众基础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
(一)兴起 金田起义 东乡称王 永安建制 北上进军 定都天京
(二)高潮 1、《天朝田亩制度》 2、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北伐、西征、东征简表
背景 目的 时间 领导人
北伐
西征
东征
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围困天京
推翻清朝统治
巩固大本营
断绝清政府财源
1853年
1853年
1856年
林凤祥、李开芳 赖汉英、石达开 秦日纲、石达开
结果
失败
胜利
胜利
1、太平天国兴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阶级矛盾激化 B外国经济侵略加深
C 自然灾害严重 D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2、洪秀全宣传民众、组织民众的思想是( )
A 基督教
C 太平军将领指挥作战失误严重
D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
11、1855年,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指挥部队在江西鄱阳湖 打败湘军,此次战役的战略意图是( )
A 推翻清王朝统治
B巩固天京大本营
C 断绝清政府财源
D打击湘军主力部队
12、太平天国西征的目的是( )
A 巩固天京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