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人教2011课标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共28张PPT)

课堂检测
1. 关于《资政新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B 是太平天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C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D 比《天朝田亩制度》进步
• 2.《天朝田亩制度》在中国行不通的根本原因是 A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的失败 B 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C 封建势力的阻挠 D 未触及封建经济制度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和性质
• 失败原因: • 首先,天京变乱是由于农 民阶级自身的狭隘性、保 守性、自私性导致。 • 其次,太平天国运动发生 时,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 • 第三,中外反动势力的勾 结和对太平天国的联合镇 压。
• 运动性质:
• 太平天国运动担负起反侵 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探讨问题
(二)准备工作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2.洪秀全创立宗教理论
• 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 秀全在金田村率众起 义,建号“太平天 国”。
• 永安建制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永安城,太平天国初步建 立政权。
• 永安封王表 称号 东王 西王 人名 杨秀清 萧朝贵
南王
冯云山
北王
韦昌辉
翼王
• 西征 1853年太平天国派赖汉英率兵西征。 1855年石达开率军增援,在湖口、九江与湘 军主力激战,取得重大胜利,巩固了天京大 本营。
湘军建立者简介
曾国藩(1811—1872), 湖南湘乡人。1852年创建湘军, 1854年始与太平天国军作战, 1860年升任两江总督,次年节 制苏、皖、赣、浙四省军务, 派李鸿章、左宗棠分两路,他 居一方指挥,分三路围攻天京, 1864年7月陷天京,太平天国亡。 后从事洋务运动,举办军事工 业。1870年任直隶总督。
• 对太平天国及其领导人洪秀全的评价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23张PPT)(共23张PPT)

天国震撼了天朝
永安封王
永安封王建制示意图
1851年永安封王建制遗址 (今广西蒙山县)
天国震撼了天朝
天 平 天 国 的 兴 衰
北伐西征 定都天京 1853年 武昌誓师
天京事变 1856年
长沙之战
桂林之战 永安封王 金田起义 1851年
天京陷落 1864年
天国震撼了天朝之
1853年定都天京
1853年 洪秀全 攻下 南京 改名 天京 定都天京
他忽视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客观存在的种种
围困天京 限制,包括人性的种种局限,直接取消各种差别要求一步
进入完美设计类这样一个空想社会。在理论上并没有存在 过在实践中往往会带来更加有破坏性的结果。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 鱼宏亮
无可挽回的败亡
历史的回响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 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的惊惶还要厉害。(马克思)
太平天国的出现,使原本就已经行将就木的清王朝的 统治力量进一步削弱,不得不起用汉族士大夫的力量来维 持其最后几十年的国运。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
围困天京
鱼宏亮
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使西方把中 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 ——胡绳
无可挽回的败亡
历史的回响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中国 倒退几个世纪! ——冯友兰
教育部审定 人教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目录
危机四伏中酝酿
天国震撼了天朝 无可挽回的败亡
危机四伏中酝酿
出身农家,苦读诗书 四次乡试,次次落榜
仇视孔子,毁弃孔学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农民起义,对清朝政权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本课将围绕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发展、转折和失败等方面展开,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过程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可能还缺乏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发展、转折和失败的过程。
2.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历史影响。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和背景。
2.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转折。
3.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历史资料和图片。
3.投影仪和计算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宣传画和歌曲,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和背景。
2.呈现(15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转折。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历史资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过程和转折。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巩固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和记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包括对清朝政权、中国近代史进程等方面的影响。
6.小结(5分钟)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简要的总结,强调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文章,包括其原因、过程、转折和历史影响等方面。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太平天分封了多少王
1851年,金田起义之后,洪秀全自称天
王。攻占永安之后,洪秀全制定官制,分封
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
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这时,
太平天国封王很严格,诸王都是对太平天
国有贡献的将领,是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
。当时他们都很年轻,洪秀全38岁,杨秀清
29岁,萧朝贵20余岁,冯云山37岁,韦昌辉 26岁,石达开20岁。以后,太平天国又陆续
洪秀全塑像
分封了一些王,到1861年时,分封的王已有
一百多位了。
太平天国运动是怎样爆发的?又是怎样进入 全盛时期的?太平天国运动在我国近代史上有何 历史意义?
共同探究: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时代农民战争的哪些重大特点? 试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特点: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是历 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原因:鸦片战争后,列强迫使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社 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国人民面临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 革命任务。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影响之深远,都超过了历史上任 何一次农民战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23张)

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其影响是? 打开中国的市场;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 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外国的侵略及本国腐朽的封建统治 中国人民进行了怎样的救国探索呢?我 们一起来学习农民阶级的斗争
学习目标
1.知道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和失败的 主要过程;知道《天朝田亩制度》和《资 政新篇》的主要内容。 2. 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及失败的原因, 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做出 正确评价。 3. 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 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 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合作探究
《天朝田亩制度》是否能够得到农民的欢 迎?能否得到实施?为什么? 受到农民的欢迎;不能;绝对的平均主义在当 时的社会环境下无法实现。
根据以上分析,你怎么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革命性: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 愿望,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 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空想性:违背了当时的会社会发展规律, 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3.天京陷落
天京变乱之年,正值第二 次鸦片战争爆发时,清政 府内外交困,围剿天平天 国不得不依靠“地方团 练”,在40多个地方团练 中,只有曾国藩的“湘军” 异军突起。
洋枪队:1860年英美等 国为了阻止太平军攻占上 海,由清朝苏州道台吴熙 出面,委派美国人华尔召 募外国籍亡命徒及军人组 成雇佣军。后来,这支军 队和李鸿章淮军密切配合, 疯狂屠杀太平军。
你觉得这些领导人的做法像什么?这是洪 秀全最初的理想社会么?你觉得这样会出 什么问题?
三、天京陷落
天 王 府 模 型
复 原 的 天 王 府 大 殿
英国随军画师笔下的天 王府
天王府是太平天国王宫遗址,位于江 苏省南京市长江路292号,是一座颇具 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现只存有原天王 府西花园及大殿、暖阁、穿堂等遗迹, 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一单元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共26张PPT)

2、挽救措施
• (1)封洪仁玕为干 王,总理朝政;
• (2)提拔陈玉成、 李秀成等一批青年 将领。
• (3)提出了《资政 新编》。
二、《资政新篇》
1、背景:天京变乱,国势大衰,为重振朝纲,提出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系
统的新方案。
2、内容
(1)政治:提倡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2)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3)文教:学习近代教育和先进技术 (4)外交: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
1、内容:
土地分配问题: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太平天 国还将土地按产量的多少,分为九等,然后好坏搭配分配各户,并提出 了丰荒相通,以丰赈荒的调剂方法。
《天朝田亩制度》代表了农民的愿望, 《资政新篇》代表了中国发展的方向,两 者为何都不能实现?
3、评价:
⑴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
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
⑵缺乏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件(经济发展,新的阶级出现),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 实行这一革新的客观条件,因此未能真正实行。
(一)天京变乱——由胜而衰的转折点(1856年)
1、天京变乱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发展过程
金田起义 东乡称王 永安建制
进军路线
(1851-1853)
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 天京,定作都城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
北伐、西征、东征
攻占武汉三镇
定都天京
长沙(萧朝贵)
军事全胜
全州(冯云山)
天京事变
永安建制
天京陷落
八年级历史上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

八年级历史上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 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以及失败。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数据,展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他们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了解可能仅限于表面,对其背后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还需进一步深化。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历史概念和术语感到陌生,如“拜上帝教”、“天京事变”等,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过程,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原因及其与鸦片战争的关系。
2.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及其领导层的变动。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老师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老师提供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文档。
3.课件:用于辅助教学的PPT课件。
4.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书籍、论文和网络资源。
5.视频资料: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纪录片或片段。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共30张PPT)

本主义改革方案) 4、天京陷落:1864年 客观原因: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5、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功绩:P56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席卷大半 个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六、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客观太原平因天:国中的外失势败力说的明联,合在绞半杀殖民地半 主封建观的原中因国:,农单民纯阶依级靠的农局民限阶性级(参,考不《可大能》P33)
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建根设本现原代因化)国家的任
务启,示中:国由社于会受需阶要级发和展时先代进的生局产限力,,农需民要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课程标准: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 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
请阅读课本P54第1、2自然段,概括太平天国运动兴 起的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2)清政府的腐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 (3)自然灾害严重;(直接原因) (4)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洪秀全创立拜 上帝教)。(理论准备)
3、评价:(参考《大思路》P33)
进步性:具顺有应鲜明潮的流资,本但主义不色彩,是中国 最适早应、最农完民整要的求资本主义改革方案,
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局限性: 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未能反映农民
的愿望和要求;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 施条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推行。
五、比较《天》和《资》: (参考《大思路》P33)
• 原因: (1)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说出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收集太平军的故事和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料,提 高收集历史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中国人民英勇不屈、顽强抵抗的精
神,培养爱国情感。
3.
重点:金田起义和定都天京
4.
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中,击毙洋枪队首领
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 天京陷落
(1)定都天京后,领导人享乐腐化,争权夺利。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 盛转衰。
(2)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得
到洪秀全的赞赏。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 实践。
(3)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安庆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
知识链接
1.
太平天国运动: (1)原因: 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 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
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2)功绩:太平天国坚持斗争14年,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 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 章。
知识链接
京,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3. 天京陷落
(4)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
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
导集团的团结。 (5)太平天国坚持斗争14年,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 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Hale Waihona Puke 2.《天朝田亩制度》:(1)实质: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2)认识:《天朝田亩制度》集中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土地的要求。两千年 来,农民阶级的斗争要求就是获得土地,在以往的斗争中,虽然也提出了像 “均田免粮”这样的口号,但只有《天朝田亩制度》将农民的愿望变成了系 统的、明确的、有力的纲领,它是农民革命斗争的思想结晶,它标志着农民 革命达到了最高峰。但是《天朝田亩制度》存在着空想性。它是在维持小农 经济的基础上实施绝对平均主义,这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脱节,也不能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无法实现的。
知识链接
3.
《资政新篇》: (1)核心:资政新篇的核心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
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或者说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政
治上,它主张“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即提出了初步 的民主法制思想。经济上,它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保险事 业。文化思想上,它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它主张自由往来、 平等互利。 (2)评价:《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但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仅代表少数接受西方 资本主义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对社会发展的规划,因此未提及农民迫切要求 的土地问题;同时,正当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提出的这个建设方案,却丝毫 未涉及抗击外国侵略的问题,这是《资政新篇》的两个主要缺点。
1. 太平天国运动的概况
时间 1851年 称 “太平军” 天京 ,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概况
洪秀全发动 金田起义 ,建号 太平天国 ,起义军
1853年 占领 南京 ,改名 全盛时 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2.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860年, 青浦大捷 波。 慈溪战斗 ,打击洋枪队。1862年9月,围攻宁 华尔 。1864
1. 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
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
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做太平天国运动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