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合集下载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结构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一)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2.主要原因3.直接原因 (二)概况 1.起义发生(1)时间(2)地点(3)领导人(4)国号(5)起义军 2.起义发展——永安封王 3.太平运动的高峰(1)(2)(3)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 (一)天京事变1.时间 2.原因(1)根本原因(2)直接原因
(一)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主要原因: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 锐。 3.直接原因:洪秀全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创拜上帝会。 (二)概况 1.起义发生
(1)时间:1851年1月11日 (2)地点: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3)领导人:洪秀全(天王)
(二)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 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思考:与历代农民运动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1)背景新: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2)指导思想新:借助西方基督教思想。 (3)面对的敌对力量新:封建地主阶级和美国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思考题
一.单选题
时空观念: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时空特征。 史料实证:运用课文提供的史料、图片并搜集资料,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 史实。 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图片,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 主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到关注民生的重要意义,树立社 会主义核心价观的理念。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4.影响: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天平天国由盛转衰。 (二)挽救危局措施 1.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2.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取得浦口、三河大捷。 3.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编》,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没能实现。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新人教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新人教版)

清政府的腐败,外国经济侵 略的加剧,对百姓来说是人祸不断, 可偏偏又逢天灾。1850年前后两广 地区水旱蝗灾不断,广西尤为严重。 天灾人祸使广大农民流离失所处于 破产甚至死亡的境地。一位叫洪秀 全的农民知识分子挺身而出,肩负 起了组织领导民众的重任。早在19 世纪40年代多次科举不中的洪秀全 受西方传教士小册子的影响创立拜 上帝教,宣扬建立“天下有无相恤, 患难相救,门不闭户,道不拾遗” 的大同社会,对农民产生了极大的 吸引力。拜上帝会组织不断壮大, 起义一触即发。
② 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③永安建制(永安 初步建立政权)
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封东、西、南、 北、翼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称号 东王 西王 南王
韦昌辉
北王
石达开 石达开
金田起义
点击图片播放
——《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颁布的目的是什么?它想通过什 么方式达到这一目的?能否实现?
天京变乱后,为振兴太平天国政权;效法西方,实行 资本主义;不能实现。《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 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 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由于当 时战争环境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民谣
材料一 鲤鱼冲破滩头浪,云雀穿过黑云山;天军 爬过东乡界,一天攻下五六关。
材料二 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 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
这些歌谣描述的情形说明了什么?
这些歌谣描述的情形说明太平军作战英勇,进 军神速,行军所至得到民众的欢迎。
2. 《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2018秋部编八年级上册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2018秋部编八年级上册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材料六:洋枪队是清政府勾结美、英、法侵略者为镇压太平天国 组成的武装。1860年在上海组成,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客观: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失败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 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军事: 北伐、西征 政治:《天朝田亩制度》
回答洪秀全巩固政权的措施、结果。 任用洪仁玕总理朝政
保护私有制,发展资本主义。
洪仁玕
没能反映农民的愿望和要求,又缺少必要的条件,没能
真正实行,不能挽救危局。
结果: 《资政新篇》未能实施
洪秀全巩固政权的措施。 提拔新将领
结果: 陈玉成、李秀成 协同作战,但未 能改变军事上的 不利局面
陈玉成
李秀成
二 太平天国运动 的发展过程
纪。
——哲学家冯友兰
3、太平天国之战争,为19世纪东方第一之大战;太平天国之历史, 为19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பைடு நூலகம்。 —— 蒋介石
你同意谁的观点?你怎么看待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坚持斗 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 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二 太平天国运动 的发展过程 洪秀全自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封诸王
1851.12 永安建制
1851.1 金田起义
想一想: 天王和东王在运用权力方面会 出现什么问题?
为后面天京事变埋下伏笔,注 意课本前后内容之间的照应
定都天京
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 冯云山和萧朝贵先后在战斗中牺牲, 太平军连战连捷。
二 太平天国运动 的发展过程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永安
天津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天京
冯官屯
定都天京
武昌 九江 长沙 南昌
北伐西征东征
天京变乱 后期防御战 天京陷落
金田
过 程 1853-1855林 凤祥、李开 芳攻入天津 1853-1855赖 汉英、石达 开;遭遇曾 国藩的湘军
结 果
失败的 原因和 意义 胜利 巩固了天 京大本营
西

三、天京陷落
1、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杨秀清的专横跋扈 ◆天京变乱 韦昌辉的滥杀
1856年
石达开的负气出走
农民阶 级的局 限性
进步性:先进中国人最早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缺乏相应 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推行。
3、天京陷落
1864年夏,湘军攻入天京城内,天京陷落。 这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最后失败
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 高峰。 (2)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 统治的衰落和崩溃。
(3)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4)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 斗争意志。
(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他们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 革命纲领;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 争权夺利,贪图享乐。)
(2)战略上的失误。 (3)中外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
太 平 天 国 运 动 的 主 要 经 过
方法: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3、目的: “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评价
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革命性)
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实现 (空想性)
太平天国的北伐和西征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 说出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收集太平军的故事和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料,提 高收集历史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中国人民英勇不屈、顽强抵抗的精
神,培养爱国情感。
3.
重点:金田起义和定都天京
4.
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中,击毙洋枪队首领
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 天京陷落
(1)定都天京后,领导人享乐腐化,争权夺利。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 盛转衰。
(2)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得
到洪秀全的赞赏。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 实践。
(3)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安庆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
知识链接
1.
太平天国运动: (1)原因: 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 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
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2)功绩:太平天国坚持斗争14年,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 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 章。
知识链接
京,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3. 天京陷落
(4)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
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
导集团的团结。 (5)太平天国坚持斗争14年,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 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洪秀全的病逝只不过加速了太平天 国的失败,即使洪秀全不在天京保卫战中病逝,天京迟早也要陷 落,太平天国最终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 ①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是分散性的小生产者,无法
克服自身的狭隘、保守、自私、散漫的阶级弱点,不可能提出科学
的革命理论和彻底的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纲领
(4)颁布太平天国的治国纲领
(5)太平军的北伐与西征:
——1856年,太平军击溃清军的江南、江北大营, 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2006.9
8
太平军北伐、西征的目的各是什么?各有 何意义?北伐因何失败?
(1)北伐: A.目的——进攻北京,推翻清政府统治,分散清军兵力, 减轻天京的军事压力
B.失败原因——因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后援
B. 其他内容——产品分配原则和方法
(2) 目标: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四有二无) (3)核心思想: 绝对平均主义
2006.9 18
(4)性质:太平天国反封建的建国纲领
(5)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宣传“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天国理想, 为什么书上却说它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
(感受农民斗争的惊天动地) (1)爆发: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006.9
6
称号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石达开
人名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2)永安建制: ①初步奠定建立政权的基础②反映农民阶级的封建意识
(3)占领南京,定都天京:1853年3月 ①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②显示了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3)主观原因: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洪秀全创 立拜上帝教的推动
愤青洪秀全与屌丝逆袭的故事
姓名:洪秀全 原名:仁坤 小名:火秀 籍贯:广东花县 学历:童生 生卒:(1814-1864) 家世:农民家庭 大事记:
1814-1843:七岁进入私塾,十五年考试,四次落榜,终 为童生。
1843-1851:创立“拜上帝教”,传播教义,发动民众。 1851-1864“建立太平天国,与清政府分庭抗礼,直至灭亡。
农民的局限性 中外反对势力联合绞杀



命 运


根据材料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 材料一:每一次较大的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 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太 平天国不予承认……中国之所以没有像印度那样成为殖民地,正是 由于中国人民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
主要内容
1.割除旧习,如女子缠足 2.实行新的社会经济政策,效仿西方 国家 3.发展交通,造火车、轮船、建立邮 亭、办理邮政 4.保护私有财产和银行
先进性: 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是中国第一 个近代化纲领。政治上,主张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 选举官员,提出了民主法治思想;经济上鼓励发展工商业, 奖励技术发展;思想上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 主张自由、平等、互利
的理想社会

价 ①反映农民愿望,农民斗争结晶。 ②绝对平均分配,脱离社会实际。
天京事变
天父杀天兄, 江山打不通,
坚强核心 难形成
1856年
长毛非正主, 依旧让咸丰。
洪秀全
课本指出这一事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二、定都天京
1.定都天京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 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2.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分配方式):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标(分配原则):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 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实现了没有?
2. 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实际上是我们今天的
( B) A.北京 B.南京
C.东京
D.开封
3.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 )
A.反侵略不反封建
B.反封C 建不反侵略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C.反侵略反封建D.来自反侵略不反封建状元成才路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
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
际上也没有实行。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3.北伐和西征
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 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
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 西征战场则取得重大胜利。经过3年多的征战, 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 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 分地区。
1843年在广州从传教士手中得到一部布道小 册子《劝世良言》。在该书的启示下,洪秀全创 立了“拜上帝会”,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 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发展会众两千多人。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 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 平军”。
永安封王
第 3 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原因: 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冼碧丽审核:八年级备课组【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天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浮雕)
师:同学们,金田起义的爆发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你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吗?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在斗争对象有哪些不同?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板书课题)
二.新授:目标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本节课第一子目内容——洪秀全与金田起义,思考以下问题: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太平军起义后,在人事组织上做了怎样的安排?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合作完成,全班汇报交流,归纳总结。

目标二:定都天京
师过渡:永安建制后,太平军突围北上,先后围桂林、长沙,攻克武昌,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作为都城,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与清王朝形成对峙局面。

师:那么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对内对外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请大家继续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答案。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答案,汇报交流,明确:对内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对外进行了北伐和西征。

师:《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其主要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那么它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呢?又该如何评价这一种方法?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简要说一说太平天国北伐西征的情况?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得出:北伐: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

西征:取得重大胜利,至此天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目标三:天京陷落
师过渡:军事上的全面胜利,让洪秀全等太平天国领导人冲昏了头脑,他们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一场席卷太平天国的疾风暴雨即将开始。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通过图示简单描述天京事变的经过?
学生回答:
2、师: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依然掌握着朝政大全,但这一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为了重振国政,洪秀全大胆起用新人,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年青将领。

提问:洪仁玕总理朝政后,采取什么措施重振国政?
学生回答: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赏识。

但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3、师讲解:《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

但由于当时战争环境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4、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指出:为了打破敌人的包围与封锁,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岌岌可危的天国事业,太平军进行那些军事斗争?
学生回答:浦口、三河大捷——安庆陷落——受挫上海——天京围困——天京沦陷。

5、教师指出:1864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这场历时达14年之久、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运动为什么会轰然倒塌,其原因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6、教师总结归纳:失败原因:
①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体的腐败,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李秀成进逼上海时,遭到华尔的洋枪队和李鸿章淮军的联合抵抗和反扑)
7、教师总结指出: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课后小结】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

【课堂练习】见课件及练习册
【板书设计】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原因:列强侵略激化阶级矛盾
2、准备:创立“拜上帝会”
3、开始:金田起义
二、定都天京
1、军事:定都天京北伐西征
2、制度:《天朝田亩制度》
三、天京陷落
1、事件:政变→陷落
2、制度:《资政新篇》
3、意义:对内反封建、对外反侵略
【作业布置】
1、课下通过网络或者书籍了解更多天平天国的有关事迹。

2、完成练习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的作业题。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