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共29张PPT)

天王府模型 复原的天王府大殿
英国随军画师笔下的天王府 天王府是太平天国王宫遗址,位于江苏 省南京市长江路292号,是一座颇具江南特色 的古典园林,现只存有原天王府西花园及大 殿、暖阁、穿堂等遗迹,是第二批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二、定都天京
2、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 年冬太平天国颁布的建国纲领。 其内容主要反映了农民要求废 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 思想结晶。
(2)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天国之时,清政府遭到太平军沉重打击,使 清朝统治者认识到,必须借助“洋人” 。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后,清政府决定“借师助剿”,有此开始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雇 用美国人华尔组织的“洋枪队”镇压太平军。
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1.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2.影响:
洪仁玕是广东花县人,是洪秀全的 族弟,曾在香港旅居多年。在香港期间, 他受洗入教、学习西方文化,逐渐转变 为 一 位 具 有 近 代 意 识 的 知 识 分 子 。 1859 年,洪仁玕来到天京,并被洪秀全封为 干王,他还将自己所写的《资政新篇》 呈给洪秀全。洪秀全批准刊行。但限于 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 诸实施。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 几个省。
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材料3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 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诱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金田起义
1、时间: 1851年1月 2、地点: 广西桂平金田村 3、领导者: 洪秀全 4、军队: 太平军 5、建号: 太平天国
原则: “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新人教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新人教版)

清政府的腐败,外国经济侵 略的加剧,对百姓来说是人祸不断, 可偏偏又逢天灾。1850年前后两广 地区水旱蝗灾不断,广西尤为严重。 天灾人祸使广大农民流离失所处于 破产甚至死亡的境地。一位叫洪秀 全的农民知识分子挺身而出,肩负 起了组织领导民众的重任。早在19 世纪40年代多次科举不中的洪秀全 受西方传教士小册子的影响创立拜 上帝教,宣扬建立“天下有无相恤, 患难相救,门不闭户,道不拾遗” 的大同社会,对农民产生了极大的 吸引力。拜上帝会组织不断壮大, 起义一触即发。
② 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③永安建制(永安 初步建立政权)
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封东、西、南、 北、翼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称号 东王 西王 南王
韦昌辉
北王
石达开 石达开
金田起义
点击图片播放
——《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颁布的目的是什么?它想通过什 么方式达到这一目的?能否实现?
天京变乱后,为振兴太平天国政权;效法西方,实行 资本主义;不能实现。《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 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 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由于当 时战争环境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民谣
材料一 鲤鱼冲破滩头浪,云雀穿过黑云山;天军 爬过东乡界,一天攻下五六关。
材料二 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 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
这些歌谣描述的情形说明了什么?
这些歌谣描述的情形说明太平军作战英勇,进 军神速,行军所至得到民众的欢迎。
2. 《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18张PPT)

2)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组织基础
3)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目的:推翻清 政府
4)西方基督教思想影响(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对劳
苦大众有很大号召力 ); 理论来源
永安建制 ——初步奠定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

根据课文描述,你能画 出太平天国前期领导核心 的结构图吗?
定都天京
1.正式建立政权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励自己努力前行。不少朋友会写一些励志的话语贴在办公桌上,那么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有哪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经典有气质内涵的句子,看看正能量的句子经典语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满生机,向着美好的 未来前行!一、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1、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2、穷则思变,既要变,又要实干。3、欲望如海水,越喝越渴。4、不去追逐,永远不会拥有。不往前走,永远原地停留。5、勇气不是感觉不到恐惧而是 感觉到恐惧也继续做下去。、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7、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8、现实很近又很冷,梦想很远却很温暖。9、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时代的强音。10、东西,让你羡慕,却不能 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11、人生应该树立目标,否则你的精力会白白浪费。12、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13、最后的措手不及是因为当初游刃有余的自14、瞄准天上的星星,或许你永远也射不到,但却 比你瞄准树梢射得高远。15、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7、过去是经历,现在是尝试,未来是期 待。经历过,尝试着,就有期待。18、别放弃你的梦想,迟早有一天它会在你手里发光。19、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20、当你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二、经典有气质内涵的 句子1、不要问自己收获了多少果实,而是要问自己今天播种了多少种子。2、别为小小的委屈难过,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的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3、如果你热爱一件事,那么你 整天都能埋头于这件事而不觉得无聊,这样你才能在这个领域内出类拔萃。如果你全力以赴地去做你真心热爱的事情,那没有人会是你的对手。4、把圈子变小,把语言变干净,把成绩往上提,把故事往心里收一收,现在想 要的以后都会有。5、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总会变得越来越宽容,所以很多事情到最后并不是真的解决了,而是算了吧。6、人和人真是说不清的劫数,你为了一个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那个人又为了别人,神魂颠倒食不知 味。7、突然发现有些感情,有些事,不是几句煽情的文字就能决定的,终究抵不过内心的波涛汹涌以及现实的无奈。8、过去的人,有他们出现的意义,但不要太念念不忘。过去的人有过去的好,但最好的,都是你身边的 那个。9、不是谁辜负了誓言,而是被时间扯淡了思念。0、总有一天,你会在我的世界里下落不明,我会在你的世界里杳无音信1、在前进的路上,别急着一口气狂奔到底。静得下心,才能守住目标,沉得住气,才能持续发 力。以笃志力行的心态,做久久为功的努力,踏踏实实的你,终将变得很了不起。2、不再向往单纯,而是让心底的单纯唤醒梦魇迷住的躁动与孤寂,于是慢慢的,开始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生命中那些真正重要 的东西,有一种单纯的幸福幸福。3、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4、因为平时你们没有利益冲突,自 然相安无事。但有些人就是一旦触及利益,就绝不会忍耐你。所以啊,看一个人爱不爱你,重点是看有矛盾时,他会不会忍你。忍你的是好心,吼你的要当心。5、心,是静的才好,能静下来的,才是心情。不然,烦躁中怎 么能让自己染上心思。心思,是美的那种,女子的心思就是在安静的时间里,想一些事,看一本书,想一个人,那种心情只能在静的环境里生存。6、如果自己都在偷懒,命运又怎么会认可你。别再虚度光阴,叫醒那个沉睡 的自己。记住,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7、人最大的对手,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懒惰。别指望撞大运,运气不可能永远在你身上,任何时候都要靠本事吃饭。你必须拼尽全力,才有资格说自己的运气不好。8、在人 生之中的某天,某个时刻,如果还是会想起,那就只不过是一道模糊的风景,是不能追忆的苦痛。向前看,向后看,在那一望无际的忆海之中,又怎么能够有一个参照物,找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永安
天津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天京
冯官屯
定都天京
武昌 九江 长沙 南昌
北伐西征东征
天京变乱 后期防御战 天京陷落
金田
过 程 1853-1855林 凤祥、李开 芳攻入天津 1853-1855赖 汉英、石达 开;遭遇曾 国藩的湘军
结 果
失败的 原因和 意义 胜利 巩固了天 京大本营
西

三、天京陷落
1、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杨秀清的专横跋扈 ◆天京变乱 韦昌辉的滥杀
1856年
石达开的负气出走
农民阶 级的局 限性
进步性:先进中国人最早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缺乏相应 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推行。
3、天京陷落
1864年夏,湘军攻入天京城内,天京陷落。 这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最后失败
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 高峰。 (2)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 统治的衰落和崩溃。
(3)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4)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 斗争意志。
(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他们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 革命纲领;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 争权夺利,贪图享乐。)
(2)战略上的失误。 (3)中外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
太 平 天 国 运 动 的 主 要 经 过
方法: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3、目的: “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评价
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革命性)
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实现 (空想性)
太平天国的北伐和西征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洪秀全的病逝只不过加速了太平天 国的失败,即使洪秀全不在天京保卫战中病逝,天京迟早也要陷 落,太平天国最终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 ①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是分散性的小生产者,无法
克服自身的狭隘、保守、自私、散漫的阶级弱点,不可能提出科学
的革命理论和彻底的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纲领
(4)颁布太平天国的治国纲领
(5)太平军的北伐与西征:
——1856年,太平军击溃清军的江南、江北大营, 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2006.9
8
太平军北伐、西征的目的各是什么?各有 何意义?北伐因何失败?
(1)北伐: A.目的——进攻北京,推翻清政府统治,分散清军兵力, 减轻天京的军事压力
B.失败原因——因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后援
B. 其他内容——产品分配原则和方法
(2) 目标: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四有二无) (3)核心思想: 绝对平均主义
2006.9 18
(4)性质:太平天国反封建的建国纲领
(5)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宣传“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天国理想, 为什么书上却说它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
(感受农民斗争的惊天动地) (1)爆发: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006.9
6
称号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石达开
人名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2)永安建制: ①初步奠定建立政权的基础②反映农民阶级的封建意识
(3)占领南京,定都天京:1853年3月 ①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②显示了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7.(沧州市期末)洪秀全生活在中国资本主义诞生的前夜,所以
他的思想不免带着旧时代的痕迹,同时又吸吮了基督教的点滴汁液,
他的思想是琐碎的、复杂的,而且又是肤浅的……从未形成系统的、
科学的思想体系。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C )
A.得到西方列强支持
B.忽视自身政权建设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具有革命斗争精神
必然结果,没有引起农民 要求,拥有广泛的农民基础
阶级的强烈反应 因为没有反映农民
推动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 的迫切需求,没有取得农
发展,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 民的支持
都具有反封建的一面,都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都 未真正付诸实践
02 选 择 题
1.(石家庄市 28 中月考)“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 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 声”。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C )
绊,甩开落后思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 B)
C.《资治通鉴》
D.《农政全书》
5.如图,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囯”代替“國”,取“王”居其中之意。 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 A )
A.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 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丰富了汉语言文字 D.本身文化程度不高
A.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B.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C.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2.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 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 仗,太平天下乐悠悠。”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共25张PPT)

天王府模型
你能得出什么历史信息?
天王制造24只金碗,金筷子, “筋长近尺浴盆亦以金。”连
净桶夜壶都以金造。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 失败?
(1)主观方面(农民阶级局限性) ①农民是小生产者,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ຫໍສະໝຸດ 领,广大将士革命目标不明确。
②领导特权思想膨胀,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 团的团结,贪图享乐。
2、太平天国的都城,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A)
3、有学者认为,传统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价值标准可以归结为四条:以农民为主体 的群众运动、暴力革命、反对列强侵略、反对封建主义。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时符 合这四项标准的是(
B)
第三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洪秀全(1814年1月11日—1864年6月1日),太平天国 建立者,清末太平天国运动领袖。1814年出生于广东花 县福源水村,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道光年间屡应科举 不中,但其坚信“古来事业由人做”,遂吸取早期基督 教义中的平等思想,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 立远古“天下为公”的盛世。
天京变乱的原因
(1)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腐化思想日
益滋长;
(2)封建特权思想膨胀,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3)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2、重建领导核心
(1)起用年轻将领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 (2)任用洪仁玕总理朝政
李秀成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文献
《天朝田亩 制度》
永安封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洪秀全在永安分封重要将领杨秀清、冯云山、 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为王。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二、定都天京
1.定都天京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 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2.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分配方式):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标(分配原则):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 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实现了没有?
2. 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实际上是我们今天的
( B) A.北京 B.南京
C.东京
D.开封
3.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 )
A.反侵略不反封建
B.反封C 建不反侵略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C.反侵略反封建D.来自反侵略不反封建状元成才路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
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
际上也没有实行。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3.北伐和西征
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 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
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 西征战场则取得重大胜利。经过3年多的征战, 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 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 分地区。
1843年在广州从传教士手中得到一部布道小 册子《劝世良言》。在该书的启示下,洪秀全创 立了“拜上帝会”,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 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发展会众两千多人。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 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 平军”。
永安封王
第 3 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原因: 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冯芹
一.学习目标:
1.回顾清朝的衰弱,结合鸦片战争的影响,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体会历史人物在时代背景下的曲折命运及其抗争精神。

2.结合地图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历程,分析史料理解太平军迅速发展的原因,结合天
京事变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3.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之前的农民起义,评价该运动。

二.课前研学准备:
1.梳理客家人、鸦片战争、资本主义、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私有制度、圣库公有等概念
2•小组合作收集和整理本组学习模块的资料,提出学习问题。

(3)第一组背景研学组资料:
清朝人口从1741年1.43亿增加到1850年4.3亿,人口增长了200%人均耕地面积由3.86 亩下降到1.86亩……清朝中后期军政日益腐败,国力衰弱。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三.课堂学习
1.根据课堂视频和材料画出太平天国爆发示意图(最少包括时间、地点、相关因素)
3.说说你眼里的拜上帝教有何特点?
4.自学:梳理太平天国发展的主要大事记(包含时、地、人、事2分钟)
5.结合材料说说太平天国运动迅速发展壮大的原因?
客观(败退方):
主观(取胜者):
6.小组讨论:
⑴结合材料说说《天朝田亩制度》有哪些规定?
⑵作为加入天朝的贫农你喜欢哪些规定?你不喜欢哪些规定为什么? 赞成实施该制度的请举手!
四.拓展一一太平天国的余音
7.同中国古代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新特点? 评价太平天国
运动?
①起义原因新一一
②起义形式新一一
③治国方案新 ----
④担负任务新一一
⑤失败原因新一一
8.拓展一一太平天国的余音(对中国历史诸多影响)
材料一: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却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镇压太平军而诞生的湘军、淮军首领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获得重用,原本由满人占据的要职,被汉人取代。

之后清政府的权力由满人转向了汉人。

一一《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孙中山12岁时立志做洪秀全第二,他的三民主义也深受太平天国的影响。

――《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