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第三部分 隋唐五代

合集下载

2022考研中国古代史【隋唐五代】章节习题(3)

2022考研中国古代史【隋唐五代】章节习题(3)

2022年历史学考研复习已经开始,在此整理了2022考研中国古代史【隋唐五代】章节习题(3),希望能帮助大家!第六章隋唐五代三、综合题2、唐代宰相制度的变化:答:第一,从三省长官为宰相,到固定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隋及唐初,中书省以中书令、中书侍郎为正副长官,负责出令,即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令文件。

门下省以侍中、门下侍郎为正副长官,负责封驳,即对中书诏令和臣下奏章进行审核,不妥者驳还。

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基本不授人,副长官尚书仆射实际上居于长官地位,负责将中书、门下通过的决策分别下发六部,监督其付诸实施。

在隋和唐初,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是当然的宰相。

他们每日上午在政事堂(设于门下省)共同商讨国家大事,午后各归本省处理本职工作。

贞观时,其他官员加带“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为宰相。

高宗时固定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仆射须带此职方可为宰相。

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事机构,堂后设吏、枢机、兵、户、刑礼共五房,不仅有决策权,还对尚书六部进行对口领导,掌握了一部分行政权力。

此后宰相基本专职化,“不归本司”,决策功能加强,亦同时具有监督执行的职权。

宰相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成“中书门下奏状”,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

皇帝下发诏令,原则上也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

如遇需要集思广益的重大问题,则由宰相主持百官集议,以形成决策。

第二,内相——翰林院出现。

武则天令“北门学士”居中用事,参决百司表奏。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玄宗以中书省不能及时完成众多的诏令起草任务,成立翰林学士院,负责一部分诏书的起草工作。

德宗泾原兵变避难外地,中枢机务委命翰林学士陆贽,一日诏书数百,皆由他斟酌起草,称“内相”。

但此时其组织机构尚不严密,决策权还不固定。

永贞元年(805年)唐宪宗即位,对翰林院进行强化和改革:在诸学士之上置翰林学士承旨,为首脑,成为法定的“内相”。

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名词解释 3. 史料分析题 4.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朝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不包括( )A.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B.繁荣的经济文化C.发达的对外交通D.指南针用于航海正确答案:D解析:指南针用于航海是南宋时期,而不是唐朝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的原因。

知识模块:隋唐五代2.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法典是( )A.《开皇律》B.《唐律疏仪》C.《武德律》D.《大清律例》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古代法律典章的综合掌握。

知识模块:隋唐五代3.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的手工业生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能够制造世界上最大的海船B.出现了秘色瓷C.丝织业吸收了波斯技术D.制瓷业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正确答案:D解析:隋唐五代时期,制瓷业发展显著,邢窑白瓷、越窑青瓷,由此可知制瓷业主要分布在江北地区。

知识模块:隋唐五代4.“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倒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唐朝诗人这首《调笑令》中反映的工具是( ) A.翻车B.筒车C.曲辕犁D.坎儿井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是对于隋唐农业生产工具的考查。

唐五代时期出现了引低水灌高田的高转筒车、水转筒车等新式机具,功省效高,有利于水稻种植向丘陵区发展。

知识模块:隋唐五代5.唐朝对陶瓷业有“南青北白”之说,其著名的产地各是( )A.越窑、邢窑B.越窑、定窑C.汝窑、邢窑D.汝窑、定窑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唐代陶瓷业的代表,南方越窑以青瓷闻名,北方邢窑以白瓷闻名。

知识模块:隋唐五代6.唐朝时,从中国传到大食的手工技术是( )A.制瓷技术B.造纸术C.雕版印刷术D.冶铁技术正确答案:B解析:造纸术传入大食与唐玄宗天宝时期的怛罗斯战役有关:高仙芝率军与大食在怛罗斯地区交战,唐军大败,被俘人员把造纸术传给了大食人,再由大食传到了欧洲。

隋唐五代文学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隋唐五代文学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隋唐五代文学知识考核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唐初文坛四杰:王勃、杨焖、骆宾王和()。

[单选题] *A.王维B.李商隐、C.卢照邻√D.欧阳修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出自()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单选题] *A.王勃√B.杨炯C .卢照邻D .骆宾王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下列名篇()。

[单选题] *A.《滕王阁序》√B.《前赤璧赋》C.《后赤壁赋》D.《春江花月夜》解析:该名句出自唐.王勃的《滕王阁序》4.为徐敬业讨伐武则天的义兵起草了《讨武墨檄》的诗人是()。

[单选题] *A .狄仁杰B.骆宾王√C .李白D .陈子昂5.唐朝分为初唐、盛唐和晚唐,下列哪位诗人是初唐诗人? ()[单选题] *A.孟浩然B.王维C.陈子昂√D .李白解析:孟浩然、王维---盛唐,李白--初唐6.《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作者是()。

[单选题]A .刘禹锡B.陈子昂√C.曹操D .屈原7.下列诗歌属于古体诗的是()。

[单选题] *A.《登鹳雀楼》B.《登幽州台歌》√c.《静夜思》D.《春望》解析:《登鹳雀楼》、《望春》是五言绝句;《静夜思》按照形式分是一首五言古诗,按照内容本身属于抒情诗。

8.《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唐朝的()。

[单选题] *B .李贺C张若虚√D.刘禹锡9.下列作品被称为“孤篇压全唐”的是()。

[单选题] *A.李白《将进酒)也/B.张若虚《春江花月夜》√C .白居易《长恨歌》D.杜甫《登高》10.王维是盛唐()诗的代表作家。

()[单选题] *A .边塞B .讽谕C.山水田园√D .送别11.诗句“明月松向照,清泉石上流”的作着是()[单选题] *A .王勃,B .骆宾王C.王粲D..王维√解析:选自王维的《山居秋暝》,全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诗人()诗画俱佳,被誉为“诗中有面,面中有诗”。

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5 隋唐时期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5 隋唐时期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5 隋唐时期专项练习题一、单选题1.唐朝与7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官方往来,允许各国人来留学、经商,吸收许多外国人担任官职。

唐朝的文学艺术对日本、高丽等国影响深远,丝织技术传到西亚、欧洲。

这反映出唐朝()A.中外交往繁盛B.政治制度完善C.民族关系和睦D.南北交流加强2.文学作品是时代的反映。

唐诗题材丰富,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不同侧面反映了唐朝的时代风貌。

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唐朝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的是()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C.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白居易)D.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王建)3.由“大运河的开通、唐都长安城、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等内容整合的单元主题可概括为()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4.589年,隋灭掉_____,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空格处应该填写的是()A.魏B.晋C.陈D.吴5.有学者认为,要认识唐诗需先认识“诗唐”。

下列唐诗与唐朝社会状况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唐诗结论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长安城布局严整对称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实施开明的对外政策C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长安城商业十分繁荣D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昂扬进取的尚武精神6.“贞观年代,宫人贵妇外出骑马,要戴一种宽檐的帽子,帽檐上垂下长长的罩纱,把全身都遮住……到玄宗年代,连面纱都省了,后来她们干脆女扮男装出行。

”这些变化说明唐朝()A.自然环境十分恶劣B.妇女受教育程度高C.女性社会地位很低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7.阅读下侧表格中的数据,得出关于隋朝初年社会发展状况的结论,恰当的一项是()年份项目581年604年人口三千多万人四千六百多万人垦田一千九百多万顷五万五百多万顷B.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C.休养生息政策促进了开元盛世到来D.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8.下表列出了部分外国人在唐朝任官情况,这一材料可以用来研究唐朝()国家日本新罗印度波斯姓名晁衡崔致远瞿昙罗骆元光官职秘书监翰林学士太史节度使C.和睦的民族关系D.等级森严的社会9.贞观初年,不畏艰险,历经磨难,西行前往天竺取经的高僧是()A.法显B.鉴真C.玄奘D.萨迦班智达10.做笔记是历史学习方法之一。

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名词解释 3. 史料分析题 4.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隋唐时期实行租庸调制,其中“庸”所起的作用是( )A.减轻了农民的负担B.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C.减轻了农民的租税负担D.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租庸调制度,具体到了对于“庸”的理解。

知识模块:隋唐五代2.《资治通鉴》中记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举,中书诏敕或有差池,则门下当行驳正”。

这说明唐朝时期的中央机构( )A.分工明确,互为补充B.相互牵制,互为监督C.程序烦琐,效率低下D.部门增多,相权削弱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唐朝中央机构设置之间的关系。

中书制诏、门下封驳,决策机构之间分工、合作更加完备化和制度化,说明中央机构之间分工明确,互为补充。

知识模块:隋唐五代3.隋唐时期造船业发达的城市是( )A.扬州B.宣州C.洛阳D.益州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隋唐时期的造船业,扬州是当时的官船制造中心,所造之船具有载重量大、船速快的特点。

知识模块:隋唐五代4.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国破”指的是( )A.安史之乱B.唐末农民起义C.金灭北宋D.宋金议和正确答案:A解析:杜甫生活在唐由盛转衰的时代,而转折点就是安史之乱。

知识模块:隋唐五代5.下列选项的内容与唐玄宗有关的是( )A.戒奢从简,禁止地方官进贡珍宝B.虚怀纳谏,知人善任,量才受职C.破格用人,创立自荐求官制度D.限制佛教,裁汰僧尼和禁建新寺正确答案:D解析:唐玄宗接受大臣的建议,采取了抑制佛教的政策,集中检括了中宗以来伪滥僧尼,令其还俗,下令不准再建新佛寺。

知识模块:隋唐五代6.唐玄宗为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采取的措施有( )A.封皮罗阁为云南王B.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C.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D.与赤带朱丹和亲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唐时期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隋唐五代(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圣才出品】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隋唐五代(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圣才出品】

第1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1.1 复习笔记一、隋代文学1.统一国家的建立北周大定元年,相国隋王杨坚即帝位,改元开皇,国号隋,是为隋文帝。

开皇九年,隋师渡江入建康,南朝的最后一位皇帝陈后主投降,陈亡。

中国经历了二百七十馀年的南北分裂,至此重新统一。

2.南北文学的合流(1)隋代文学的作者基本上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北齐、北周旧臣,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如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等。

前者是北朝诗风的代表,后者把南朝诗风直接带入隋朝。

(2)由于南朝的文学比较发达,在诗歌体式和表现形式方面,为北方作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作品。

如卢思道采用以“思妇—征夫”为内容的南朝歌行体,写出了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名作《从军行》。

(3)北方文人在学习南朝文学的表现手法时,诗风也发生变化。

如卢思道的《棹歌行》《美女篇》,薛道衡的《昔昔盐》,诗中所写乃南朝诗常见的闺怨题材,清辞丽句,委婉细腻,情调和趣味偏于齐梁风格。

(4)在隋文帝时代,北、南两种诗风是同时并存的,甚至在同一作家的创作中体现出来,但到隋炀帝杨广即位之后,身边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隋代文学就明显地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方面发展了。

(5)隋朝南、北文学的合流仅限于诗风的相互影响,呈现出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二、初唐诗坛1.贞观诗风及上官体(1)贞观诗风①主掌贞观诗坛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

南朝诗风“贵于清绮”,北朝诗歌“重乎气质”。

而贞观时期对于文学发展方向的一种共识,是“各去所短,合其两长”。

②初唐的诗歌创作,主要是以唐太宗及其群臣为中心展开的,一开始多述怀言志或咏史之作,刚健质朴。

但他们后来成为唐太宗器重的宫廷诗人,把诗作为唱和应酬的工具而琢磨表现技巧,多奉和应制之作,尽管在声律、辞藻的运用方面日趋精妙,但在风格趣味方面却已日益贵族化和宫廷化。

(2)上官体①上官体在贞观诗坛的后期,出现了一位重要诗人上官仪,形成一种诗风“上官体”。

古代文学史题库之隋唐五代宋辽金部分

古代文学史题库之隋唐五代宋辽金部分

)的诗句。
①白居易 ②皮日休 ③聂夷中 ④杜荀鹤
8.唐代也有艺术成就较高的骈文,如(
)。
①杜牧的《阿房宫赋》 ②韩愈的《进学解》 ③王勃的《腾王阁序》
9.韩愈的古文运动主张是(
)。
①在文学上复古 ②借古讽今 ③颂古非今 ④尊古道而创新辞
10.《莺莺传》是(
)中的名篇。
①唐人传奇 ②话本 ③变文
11.《花间集》是在(
在的状态,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
51.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说:“今代词手,唯秦七黄九耳,余人不逮也。”秦七是

,黄九是指

52.苏词在北宋影响还不显著,苏轼门下的秦观和同时的贺铸主要还是继承

家和
的词风,属于
派。
53.据说苏轼曾戏呼
为“山抹微云君”,这是因为他的《
》曾
经名动一时。
54.北宋末,宋徽宗设置大晟府,任用一批词人来审定音乐,粉饰太平,这就是所谓的
诗,《观察》属
诗。
20.所谓“大历十才子”是指




十位诗人,号称“五言长城”的诗人是

21.中唐诗坛的两大诗派是
诗派以及
诗派,前者的代表作家是和,后者的 Nhomakorabea表作家是


22.
是中唐时期学习民歌进行创作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拟民歌如

》、《杨柳枝》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是诗人被贬谪在
之间
所创作的。

三十八首。
8.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是王维和孟浩然,此外的重要作家还



人。
9.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主要风格是
,用闻一多的话来说就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从隋唐到五代十国》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从隋唐到五代十国》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从隋唐到五代十国》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A.藩镇割据B.宦官专权C.安史之乱D.朋党之争2.大运河是我国古代重要交通大动脉。

下列关于大运河描述正确的是A.大运河开凿于隋文帝B.大运河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C.大运河以西安为中心修建D.大运河加强了南北方经济交流3.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出现了可以调节耕作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工具。

它是∶()A.耦犁B.翻车C.曲辕犁D.筒车4.隋朝统一后,在各地建立许多义仓。

其目的是A.加强各地经济交流B.保障朝廷的物资供应C.保证军队粮食供应D.防备灾害以赈济百姓5.唐朝中央政府在西域的高昌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

唐朝政府的这一举措A.说明张骞出使西域的作用开始显现B.说明唐朝对天山南北进行了有效管辖C.标志着中央政权反击匈奴战争的结束D.标志着西北少数民族开始退出历史舞台6.《新唐书》卷五十四《食货志》云:“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

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这说明“飞钱”的主要作用是A.为富商、高利贷者储存金银B.缓和钱币的不足,便于携带C.经营存款、放贷、汇兑D.标志着纸币的产生7.《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竞衣胡服。

”这反映了A.文化趋同的倾向B.三教合一的潮流C.对西洋文化的模仿D.民族交融的加强8.宋代著名历史文献《突厥语大词典》词条里,称回鹘人为塔特·桃花石(Tats来自高加索地区的商人)。

在《长春真人西游记》[元代收集道教全真派重要的典籍史料]中记载着汉人被称为桃花石。

对此材料的相关分析较为准确的是()A.道教是文化凝聚的内核B.桃花石代表着贸易繁荣C.北庭都护府统辖该地区D.体现浓厚的中国一体意识9.汉至隋五铢钱广泛流通,但钱币实际重量与书文重量脱钩,重量大约在三铢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唐五代部分一、选择题1.隋王朝的统治基础是南北士族地主阶级,其核心为( )。

A.江左土族 B.代北士族 C.关陇土族 D.山东士族2.隋朝建立后实行了三省六部制,三省中属于行政机构的是( )A.内史省 B.门下省 C.中书省 D.尚书省3.隋朝三省六部制中与唐代相应机构名称不同的是( )。

A.中书省、户部 B.门下省、户部 C.中书省、礼部 D.门下省、户部4.三省六部制由来已久,其最终定型是在( )。

A.北周 B.唐朝 C.隋朝 D.北魏5.隋朝时,在北魏、北齐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刑律是( )。

A.《永徽律疏》 B.《显德刑统》 C.《大诰》 D.《开皇律》6.隋朝在选官方面继承了西魏以来“今之选举者,当不限资荫,惟在得人”的发展趋势,创立了( )。

A.科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征辟制7.科举是一种读书、应考、任官三位一体的选官方法,其中的进士科始创于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8.隋代,大贵族杨素在“诸方都会处,邸店水皑并利,田宅以千百数”。

这反映了( )A.均田制顺利施行 B.大土地所有制受到很大限制C.均田制并未实行 D.均田制实行不彻底9.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州县官吏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诈小逃避租役,是为( )。

A.赋役黄册 B.鱼鳞图册 C.输籍定样 D.大索貌阅10.开皇五年,文帝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出查,令百姓五党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簿,是为( )。

A.赋役黄册 B.鱼鳞图册 C.输籍定样 D.大索貌阅11.李敬之《汴河直进船》诗,“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该诗描述的是( )。

A.春秋后期,吴开凿大运河 B.元代开通大运河C.北宋汴京的繁华 D.隋炀帝开凿大运河12.隋朝的大运河南起余杭,北至涿郡,其中心是( )。

A.洛阳 B.扬州 C.长安 D.苏州13.隋朝大运河中哪一段河道的地理位置最接近于春秋时期即已开通过的运河( )?A.邗沟 B.通济渠 C.永济渠 D.江南河14.皮日休《汴河怀古》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可见作者认为大运河的开凿( )。

A.有弊无利 B.弊大于利 C.有利无弊 D.有利有弊15.隋朝大运河四大段由南到北依次是( )。

A.江南河——山阳渎——永济渠——通济渠B.山阳渎——江南河——通济渠C.江南河——山阳渎——通济渠D.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16.隋末三大农民起义军,指的是(①瓦岗军②河北起义军③江淮起义军④王薄起义军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7.唐初宰相的议事之所是( )。

A.吏部大堂 B.中书省 C尚书省 D.政事堂18.钱穆先生在我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的实行。

A.科举制 B.三省制及政事堂会议.C.府兵制 D.六部制19.唐代,中书省中中书舍人凡六员,在制作诏令过程中,可互相商量,并允许“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 )。

A.票拟 B.涂归 C.五花判事 D.封驳20.下列关于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六部为中书省直属机构 B.门下省负责审议诏令C.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 D.尚书省负责执行全国诏令2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

A.《大明律》 B.《开皇律》 C.《宋刑统》 D.《唐律疏议》22.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唐太宗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成10个( ),经常派官员监察地方官吏。

A.道 B.路 C.边镇 D.都护府23.( )是唐中央最高监察机构,下设台院、殿院、察院,“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负责中央和地方的监察工作。

A.光禄寺 B.刑部 C.御史台 D.都察院24.“田多可以足其人者为宽乡,少者为狭乡,狭乡授田,减宽乡之半。

”这段史料反映了( ) 时期的均田制。

A.北魏 B.北齐 C.唐朝 D.隋朝25.唐朝时期,每丁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照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称为( )A.输庸代役 B..税 C.租 D.调26.隋唐府兵制和租庸调制赖以推行的基础是( )。

A.均田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募兵制27.租庸调制对农业生产的最大作用是( )。

A.使农民分到了一定的土地 B.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C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 D.开垦了许多荒地28.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直接受益者是( )。

A.大地主 B.广大农民 C.中小地主 D.大官僚29.唐代府兵的基本单位是( )。

A.左右武卫 B.左右卫 C.鹰扬府 D.折冲府30.唐代府兵制的基本原则是( )。

A.内轻外重 B.干枝俱强 C.强枝弱干 D.强干弱枝31.武则天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主要借助于( )的支持。

A.庶族地主 B.前朝贵族 C.山东士族 D.关陇士族32.著名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曾经评价一位唐朝的统治者“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统治者是()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33.取代《氏族志》的《姓氏录》编纂于( )时期。

A.唐肃宗 B.唐中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34.科举制度中的武举始开设于( )时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武则天35.唐朝出现的先进的灌溉工具和耕地工具是( )。

A.翻车、耦犁 B.筒车、耦犁C.筒车、曲辕犁 D.翻车、曲辕犁36.唐朝官营手工业中,每年服役二十天,在政府“趋役不尽及别有和雇”的情况下,可“纳资代役”的是( )。

A.长上匠 B.明资匠 C.和雇匠 D.短番匠37.陆龟蒙《秘色越瓷》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 )。

A.黑陶 B.唐三彩 C.白瓷 D.青瓷38.唐朝城市中的工商业区是( )。

A.市 B.坊 C肆 D.勾栏39.据嚷新唐书•兵志}记载,(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成为中央政府的核心力量。

A.兵部 B.尚书省 C.节度使 D.统军大将40.“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毋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这段话描述的是( )专权。

A.李林甫 B.李辅国 C.高力士 D.杨国忠41.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 )。

A.牛李党争 13.安史之乱C.南衙北司之争 D.宦官专权42.唐朝的国家财政收入形成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这种局面,是在(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安史之乱时 D.安史之乱之后43.安史之乱后势力最强、危害最大的“河朔三镇”指的是( )。

①卢龙镇②魏博镇③淄青镇④成德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4.藩镇节度使武装的核心是( ),他们“父子相袭,亲党胶固”,且骄横异常,“变易主帅,如同儿戏”。

A.长从宿卫 B.长征健儿 C.牙兵 D.节度使45.唐顺宗时,以王叔文、王任为首的朝臣与宦官之间发生的冲突,称为( )。

A.南衙北司之争 B.党锢之祸C.甘露之变 D.二王八司马事件46.唐朝中期,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建议实行榷盐法的是( )。

A.第五琦 B.刘晏 C.杨炎 D.范仲淹47.下列关于唐中期刘晏改革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改革盐法 B.推行常平法C整顿漕运 D.实行农田水利法48.唐中期以后,租庸调制难以维持,代之而起的是( )。

A.两税法 B.一条鞭法 C.摊丁人亩 D.方田均税法49.唐朝后期,由于城市和工商业的发展,在一些大城市里出现了专门代客商保管财务,并凭帖或信物,替存钱者支付款项,以收柜租的( )。

A.店肆 B.客栈 C.柜坊 D.邸店50.我国产生最早的汇兑是( )。

A.柜坊 B.会子 C.交子 D.飞钱51.唐后期,商业水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在农村,( )、野市等继续发展。

A.市、坊 B.草市、虚市 C.草市、勾栏 D.勾栏、虚市52.唐朝初年,“控弦数十万,霸有西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A.匈奴 B.回鹘 C.西突厥 D.东突厥53,唐太宗时期的“安西四镇”指的是( )。

①龟兹②焉耆③乐浪④于阗⑤疏勒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54.东突厥灭亡,其首领颉利可汗被俘发生在( )时期。

A.唐中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太宗55.其首领被封为云南王的是( )。

A.夜郎 B.南诏 C吐蕃 D.回鹘556.武则天时期,为管辖天山以北、西至中亚咸海的广阔游牧地带而设立的都护府是( )A.安北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 D.西域都护府57.唐朝时期,有“海东盛国”美誉的是( )。

A.百济 B.新罗 C.渤海 D.日本58.下列少数民族首领的封号有误的是( )。

A.靺鞨——大祚荣——震国王 B.南诏——皮逻阁——云南王C.靺鞨——大祚荣——渤海郡 D.回纥——骨力裴罗——怀仁可汗59.开元十四年,唐政府在黑水秣辐设立了( )。

A.黑水都督府 B.安西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 D.西域都护府60.8世纪中期,控制东自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广大地区的民族是( )。

A.蒙古 B.契丹 C.突厥 D.回纥61.以下不属于柳宗元哲学思想的是( )。

A.否定神秘的天 B.天人不相予说C.批判鬼神迷信 D.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62.以下关于韩愈思想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命论②道统说③性情说④否定神秘的天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3.禅宗是南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于北魏时期创立的一个佛教宗派,武则天时期分为南北两宗,南宗的创立者是( )。

A.玄奘 B.慧能 C.弘忍 D.神秀64.宣扬中国古代有一个自尧、舜、禹、汤,中间经历文王、周公、孑L子、孟子代代相传,直至其本人的“道统”的唐代著名思想家是( )。

A.刘知几 B.刘禹锡 C.柳宗元 D.韩愈65.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著作是(A.域通典} B.《史通》 C.《文史通议》 D.《文心雕龙》66.我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专史是(A.《史通9 B.《通志》 C.《文献通考》 D.《通典》67.“初唐四杰”指的是( )。

①王勃②王维③卢照邻④杨炯⑤骆宾王’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68.唐朝出现传奇小说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文学表达形式的多样化C.“瓦肆”的出现 D.宫廷腐朽生活的需要69.以下作品属于“画圣”吴道子的是( )。

A.《清明上河图》 B.《步辇图》 C.《送子天王图》 D.《游春图》70.在唐代有“塑圣”之称的是( )。

A.杨惠之 B.虞世南 C.欧阳询 D.吴道子71.最早测量子午线的长度,并主持修订了当时最先进历法最大衍历}的是僧人( )A.玄奘 B.一行 C.鉴真 D.空海72.《茶经》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茶道的著作,其作者为“茶圣”( )A.王祯 B.孙思邈 C.贾思勰 D.陆羽73.下列关于唐代涉外机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