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交流放大器的设计经典电路

合集下载

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实验

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实验

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实验一、教学目的熟悉两级(或多级)放大电路设计和调试的一般方法。

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幅频特性的测量方法。

可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

二、设计指标电压放大倍数A u :≥5000(绝对值) 输入电阻R i :≥1kΩ输出电阻R o :≤3kΩ 通频带宽BW :优于100Hz~1MHz 电源电压V CC :+12V -20V 负载电阻R L :3kΩ输出最大不失真电压:5V (峰峰值) 电路要求:无自激、负反馈任选 三、实验电路及实验结果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了理论计算,设计电路图如图1:图11、在仿真软件Multisim 2001中绘制电路图,调试后输出波形不失真,放大倍数满足要求,完成表格1。

第一级 第二级 ICUBUCUE IC UBUCUE 1.59mA 2.326V 11.990V1.606V2.519mA3.267V 12.407V2.543V2、各级的电压放大倍数如下表,输出波形如下图: 第一级第二级总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电压 (mVrms) 输出电压 (mVrms) 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电压 (mVrms) 输出电压 (mVrms) 电压放大倍数 0.1418.466608.466653774627各级的输出波形如图2图23、电路的输入输出电阻的测量(1)用输出换算法测量放大器输入电阻R i 选取Rs=1 kΩ,完成表3,利用公式s o2o1o1i R u u u R -=计算输入电阻。

表3 放大器输入电阻R 不接R s 时输出电压 uo1(V rms) 串接R s 时输出电压 u o2(V rms) 输入电阻R i (kΩ) 0.6530.4593.3(2)用开路电压法测量放大器输出电阻Ro选取RL=3 kΩ,完成表4,利用公式L oLooo )1(R u u R -=计算输出电阻。

开路输出电压U oo (V rms)连接负载时电压u oL (V rms)输出电阻R o (kΩ)1.301 0.6532.9774、思考题(1)避免自激振荡的措施主要有哪些?你在电路中是如何避免自激振荡的? (2)你是如何分配各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的?分配依据是什么? (3)如果引入负反馈,目的是什么?效果如何?。

晶体管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设计

晶体管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设计

晶体管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设计晶体管(三极管)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放大器电路,它通常由多个级联的放大器组成,每个级别都使用晶体管进行放大。

这种电路的设计目标是实现高增益和低失真的信号放大。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电路的放大增益要求和频率响应。

这将决定电路中每个级别的放大倍数和频率特性。

接下来,我们选择适合的晶体管型号和工作点,以确保电路在工作时具有稳定的工作性能。

理想情况下,晶体管应具有高增益和低噪声。

在设计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时,我们需要确定每个级别的输入和输出阻抗。

输入阻抗应尽可能大,以确保信号源与放大器之间的匹配。

输出阻抗应尽可能小,以便将信号传递给下一个级别的放大器或负载。

为了实现这些要求,我们可以使用电容耦合和电阻器来构建电路的每个级别。

具体来说,输入端可以使用耦合电容器连接到上一个级别的输出,输出端可以通过负载电阻连接到下一个级别的输入。

这种耦合方式可以有效地传递信号,并提供适当的阻抗匹配。

在设计每个级别的放大电路时,我们需要考虑功耗和热量问题。

为了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电阻和电容值,并确保电路在工作时不会过热。

此外,我们还需要确保信号的直流偏置电压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这可以通过添加适当的偏置电路来实现,例如电源电压分压器、偏置电流源等。

最后,在设计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时,我们还需要考虑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失真问题。

为了实现低失真放大,我们可以采用反馈电路或其他补偿方法来纠正失真。

总结起来,晶体管(三极管)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设计涉及到确定电路的放大增益要求和频率响应、选择合适的晶体管型号和工作点、确定每个级别的输入和输出阻抗、处理功耗和热量问题、确保直流偏置电压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并解决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失真问题。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我们可以实现高增益和低失真的信号放大。

3多级放大电路

3多级放大电路

R1 RE1
ri
ri 2
ro
1. ri = R1 //[ rbe1 +(β +1)RL1'] ( 其中: 其中: RL1′= RE1// ri2 = RE1// R2 // R3 // rbe1=RE1//RL1 = RE1//ri2= 27 // 1.7 ≈ 1.7kΩ Ω
∴ ri =1000//(2.9+51×1.7) ≈ 82kΩ × Ω
rbe1=1.62 kΩ, rbe2=2.36 kΩ Ω Ω 1. 求直接采用放大电路一的放大倍数 u和Aus。 求直接采用放大电路一的放大倍数A R' L +VCC Au = − β1 = −93 rbe1 RC R1
C1 T1 C2
RS us
ui
RL CE
R2
RE
ri
ri = R1// R2// rbe =1.52 kΩ Ω ri Aus = Au uo ri + RS 1.52 = −93× = −6.6 1.52 + 20
Au = Au1 × Au 2 = −185 × 0.99 = −183
rbe + RB // RS rbe + RB // ro1 ro = RE // = RE // 1+ β 1+ β 2.36 + 570 // 5 = 5.6 // = 73Ω 1 + 100
ri = ri1 = R1 // R2 // rbe1 = 1.52kΩ
N2

R i2 A2 Uo

阻容耦合与变压器耦合的方框图 图 阻容耦合与变压器耦合的方框图 (a)阻容耦合框图 阻容耦合框图 (b)变压器耦合框图 变压器耦合框图

什么是多级放大电路如何设计一个多级放大器

什么是多级放大电路如何设计一个多级放大器

什么是多级放大电路如何设计一个多级放大器多级放大电路是指由多个放大器级联组成的电路,用于提高输入信号的幅度,并有较大增益的电子设备。

在设计一个多级放大器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多级放大器的基本原理以及设计要点。

一、多级放大器的原理多级放大器是通过将多个放大器级联连接起来,以便连续放大信号的电压或功率。

它由输入级、中级和输出级组成。

1. 输入级:输入级负责接收输入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压或电流信号。

它通常包含一个低噪声放大器,其作用是增加输入信号的幅度,并将它传递给中级放大器。

2. 中级:中级放大器是多级放大器的核心部分,它的作用是增加电压或功率的增益。

中级通常包含多个级别的放大器,其中每个级别都提供一定的增益。

3. 输出级:输出级负责将信号放大到所需的幅度,并驱动负载电阻或其他负载。

输出级通常包含高功率放大器,以确保输出信号具有足够的驱动能力。

二、多级放大器的设计要点在设计一个多级放大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 增益和带宽:多级放大器的设计目标之一是在实现所需增益的同时保持足够的带宽。

增益与带宽的折衷是设计的关键考虑因素之一。

2. 输入和输出阻抗匹配:为了最大限度地传递信号并减少反射,需要确保输入和输出阻抗与信号源和负载的阻抗相匹配。

3. 稳定性:多级放大器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确保不会出现自激振荡或非线性失真。

这可以通过使用稳定的放大器设计和适当的负反馈技术来实现。

4. 噪声:多级放大器的设计应尽可能减少噪声的引入,并提供清晰的信号放大。

5. 功率供应:多级放大器需要合适的功率供应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供应电压和电流必须满足放大器的工作要求,并且应提供稳定和纹波较小的电源。

三、一个多级放大器的示例设计以下是一个四级放大器的示例设计,以演示多级放大器的设计过程:1. 输入级:- 使用低噪声MOSFET放大器作为输入级,以提供高增益和低噪声。

- 输入级的增益设置为10倍,输入阻抗为50欧姆。

2. 中级:- 选择两个通用增益放大器级别级联,每个级别的增益为5倍。

多级放大电路

多级放大电路

多级放大电路12级电工一:电路的设计1、我们需要做一个带宽为10MHz,增益>1000的放大电路,我们将其设定为两极,带宽为10MHz,增益初步设定为50x50,每一级采用同相运算放大电路。

2、为什么要设为两极?事实上,满足要求最简单的方法,我们可以找一个增益带宽积为10000的芯片,让增益为1000,则带宽便为10M,但这样做电路的增益过大,电路的稳定性较差,由于放大电路的整体增益是等于各级增益之积,所以我们想到可以将电路做成两极,我们让每一级的增益为40,两极增益变为1600,这样不仅能达到老师的要求,电路的稳定性也将大大提高。

4、所需材料:电阻若干,增益带宽积为500的芯片两个个,型号为OPA6905、相关计算由于两极过后,增益会下降,所以我们先将带宽确定为:,两级:同相放大电路:,所以:R1=1KΩ R f=34KΩ5、电路图:6、仿真分析我们采用multisim元件库中的OPA系列芯片进行仿真,用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入1mV的电压,在输出端的到1.732V的电压,可知增益为1732倍,与理论值1600相差不很大,证明实验是正确的。

二:集成运放相关的知识1、分类1)、通用型运算放大器通用型运算放大器就是以通用为目的而设计的。

这类器件的主要特点是价格低廉、产品量大面广,其性能指标能适合于一般性使用。

例mA741(单运放)、LM358(双运放)、LM324(四运放)及以场效应管为输入级的LF356 都属于此种。

它们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集成运算放大器。

2)、高阻型运算放大器这类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是差模输入阻抗非常高,输入偏置电流非常小,一般rid>(109~1012)W,IIB 为几皮安到几十皮安。

实现这些指标的主要措施是利用场效应管高输入阻抗的特点,用场效应管组成运算放大器的差分输入级。

用FET 作输入级,不仅输入阻抗高,输入偏置电流低,而且具有高速、宽带和低噪声等优点,但输入失调电压较大。

放大电路多级设计

放大电路多级设计

放大电路多级设计I. 引言放大电路是电子设备中常见的一种电路结构,用于将信号放大以增强其幅度或功率。

在某些应用中,单级放大电路可能无法满足要求,因此需要通过多级放大电路进行设计。

本文将探讨放大电路多级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考虑因素。

II. 基本放大电路在开始讨论多级设计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基本的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通常由放大器、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组成。

其中放大器负责将输入信号放大,输入电路负责对输入信号进行预处理,输出电路负责将放大后的信号传递给外部载荷。

III. 多级放大电路设计原理多级放大电路通过将多个放大器级联来实现更高的增益。

每个放大器级别都增加了总体放大电路的增益,并且可以实现更高的带宽。

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总增益要求:根据具体应用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总增益。

随着级数的增加,总增益也会相应增加。

2. 频率响应: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应该与应用场景的要求相匹配。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各级放大器的带宽以及相位延迟等参数。

3. 稳定性:在级联放大器时,必须考虑反馈和补偿电路的设计,以确保整个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IV. 多级放大电路设计方法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总增益要求:根据应用需求确定所需的总增益。

2. 选择放大器类型:选择适合应用需求的放大器类型,如共射放大器、共基放大器或共集放大器等。

3. 确定各级增益:根据总增益要求和放大器性能参数,计算每个级别的增益。

4. 考虑稳定性:设计反馈和补偿电路以确保整个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5. 考虑频率响应:根据应用的频率要求,选择适当的带宽和延迟参数。

V. 实际应用考虑因素在实际应用中,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电源供电:选择合适的电源供电电压和容量,以确保放大电路的正常工作。

2. 噪声: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要考虑电路内部和外部噪声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抑制。

3. 温度稳定性:温度对电子元件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设计中需要考虑温度对放大电路的稳定性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温度补偿措施。

多级放大及负反馈电路

多级放大及负反馈电路

实验七 多级放大及负反馈电路一、实验目的用实验箱上两级放大模块,通过测量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电压开环增益和接入负反馈后的电压闭环增益,比较有无负反馈电路的性能指标,一是电压增益和通频带宽度BW 比较,二是输入输出电阻的比较。

关注三极管静态工作点与输出波形的失真情况?二、实验仪器实验箱、示波器、电源、导线三、实验原理图9-1为带有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在电路中通过Rf 把输出电压Uo 引回到输入端,加在晶体管T1的发射极上,在发射极电阻Rf1上形成反馈电压Uf 。

T1T2Rb330kRc12.4kRs 1kRc22.4kRe11k Rf 1100RL 2.4kRb1680kC110μC210μCe1100μCf 22μRb210k Re21kRf 8.2kCe2100μC30.1μUs UiUo+12GND图9-12基本放大器1)在画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时,因为是电压负反馈,所以可将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交流短路,即令Uo =0,此时Rf 相当于并联在Rf1上;2)在画基本放大器的输出回路时,由于输入端是串联负反馈,因此需将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端(T1管的射极)开路,此时(Rf+Rf1)相当于并接在输出端。

可近似认为Rf 并接在输出端。

四、实验内容给电路输入端接入正弦波,输入Vpp=1mV ,f=100hz ~100Khz 。

(由于1mV 电压太小,信号源无法提供,示波器也无法看清波形,故输入端加了一个分压比为1:100的调压电路,这样输入信号可以提升到Vpp=100mV )注意事项:在两个三极管级联前,先调节第一个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使之输出波形不失真,Vce1取值3-4V 为好。

级联之后,若是调节第二个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波形仍然失真,就又要返回调节第一个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

实验电路图:T1T2Rb330kRc12.4kRs 1kRc22.4kRe11kRf 1100RL 2.4kRb1680kC110μC210μCe1100μRb210kRe21kRf 8.2kCe2100μC30.1μUsUiUoRf 8.2kRf 1100+12GND实验数据记录: V ofpp =0.23V V opp =1.17V V ipp =4.1mV静态工作点开环增益:2851041.017.12=⨯=Av F=V ofpp/V opp =0.198V CE I R2 U R1 I R1 I B U R3 I C 9.332v 0.133mA2.775V0.13857mA 0.00575mA 1.937v0.646mAV CE ’ I R6 U R6 I R5 I B ’ U R5 I C ’ U R7 6.534V0.358mA1.789V0.387mA0.029mA1.935V1.559mA4.677V闭环增益:96.41=⋅+=AvF Av通频带宽:开环:200Hz-500Hz 闭环:120Hz-7MHz。

第三章 多级放大电路

第三章 多级放大电路

当 f >> fH 时,
f = 100 f H | AU |≈ 0.01
| AU |=
1 1 + ( f / fH )
2
≈ fH / f
斜率为 -20dB/十倍频程 的直线 十倍频程
f = f H | AU |=
1 ≈ 0.707 20 lg | AU |= 3dB 2
20 lg | AU |= 20 lg( f H / f )
)
2
0 -20 -40
f
当 f << f H 时,
| AU |=
1 1 + ( f / fH )
2
≈1
20 lg | AU |= 20 lg 1 ≈ 0 dB
f = 10 f H
| AU |≈ 0 .1
0分贝水平线 分贝水平线
20 lg | AU |= 20 dB 20 lg | AU |= 40 dB
+
- 20k
Re1
2.7k Ce1
Rc2
4.3k u o
-
+
I B1 = I C1 / β = 9 .9 uA
UC1 = UB2 = Vcc IC1Rc1 = 12 0.99× 5.1 = 7.2 V
UCE1 ≈ Vcc IC1(Rc1 + Re1) = 12 0.99× 7.8 = 4.6 V
R e2 T2
+ V CC + uo
- V EE
3. 变压器耦合
级与级之间利用变压器传递交流信号。 (1)优点:匹配好、耗能少、Q点独立、可阻抗转换
' β RL Au = rbe
(2)缺点:频带窄、体积大、笨重、非线性失真大、只传 递交流、无法集 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多级交流放大器的设计一.实验目的1.学习多级交流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2.掌握多级交流放大器的安装、调试与测量方法二.预习要求1.根据教材中介绍的方法,设计一个满足指标要求的多级交流放大器,计算出多级交流放大器中各元件的参数,画出标有元件值的电路图。

2.预习多级交流放大器的调试与测量方法,制定出实验方案,选择实验用的仪器设备。

三.实验原理当需要放大低频范围内的交流信号时,可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具有深度负反馈的交流放大器。

由于交流放大器的级与级之间可以采用电容耦合方式,所以不用考虑运算放大器的失调参数和漂移的影响。

因此,用运算放大器设计的交流放大器具有组装简单、调试方便、工作稳定等优点。

如果需要组成具有较宽频带的交流放大器,应选择宽带集成放大器,并使其处于深度负反馈。

若要得到较高增益的宽带交流放大器,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级交流放大器级联组成。

在设计小信号多级宽带交流放大器时,输入到前级运算放大器的信号幅值较小,为了减小动态误差,应选择宽带运算放大器,并使它处于深度负反馈。

由于运放的增益带宽积是一个常数,因此,加大负反馈深度,可以降低电压放大倍数,从而达到扩展频带宽度的目的。

由于输入到后级运放的信号幅度较大,因此,后级运放在大信号的条件下工作,这时,影响误差的主要因素是运放的转换速率,运放的转换速率越大,误差越小。

四.设计方法与设计举例1.设计方法与步骤:169170(1)确定放大器的级数n根据多级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A u Σ和所选用的每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A ui ,确定多级 放大器的级数n 。

(2)选择电路形式 (3)选择集成运算放大器先初步选择一种类型的运放,然后根据所选运放的单位增益带宽BW ,计算出每级放大 器的带宽。

uiHi A BW f =(1)并按(2)式算出。

121'-=n HiHif f(2)多级放大器的总带宽H f 必须满足: 'Hi H f f ≤ (3)若'Hi H f f >,就不能满足技术指标提出的带宽要求,此时可再选择增益带宽积更高的运放。

一直到多级放大器的总带宽H f 满足(3)式为止。

当所选择的运放满足带宽要求后,对末级放大器所选用的运放,其转换速率R S 必须满足: om R U f S ⋅≥max 2π (4)否则会使输出波形严重失真。

(4)选择供电方式在交流放大器中的运放可以采用单电源供电或正负双电源供电方式。

单电源供电与正 负双电源供电的区别是:单电源供电的电位参考点为负电源端(此时负电源端接地)。

而正负双电源供电的参考电位是总电源的中间值(当正负电源的电压值相等时,参考电位为零)。

(5)计算各电阻值根据交流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和对第一级电压放大倍数的要求,先确定出第一级的输入 电阻和负反馈支路的电阻,然后再根据第二级电压放大倍数的要求,确定出第二级的输入电阻和负反馈支路的电阻。

按此顺序,逐渐地把每级的电阻值确定下来。

(6)计算耦合电容当信号源的内阻和运放的输出电阻被忽略时,信号源与输入级之间、级与级之间的耦 合电容可按下式计算。

iL R f C π2)10~1(=(5)上式中,i R 是耦合电容C 所在级的输入电阻。

类似地输出电容可按下式计算。

LL R f C π2)10~1(=(6)2.设计举例171要求设计一个交流放大器,性能指标为: 中频电压放大倍数:1000=u A 输入电阻: Ω=k R i 20通频带:L H f f f -=∆,其中 Hz f L 20≤,kHz f H 10≥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V U om 5= 已知负载电阻:Ω=k R L 2 设计步骤:(1) 确定放大器的级数n由于所要求的电压放大倍数A u =1000,同相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在1~100之间,反相 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在0.1~100之间,因此采用两级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在本例中放大器的级数选用两级。

(2) 选择电路形式由于同相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比较高,在不接同相端平衡电阻R P 时,同相放大器的输入 电阻在10M Ω~100M Ω之间,接了同相端平衡电阻R P 后,输入电阻主要由R P 的值决定。

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 i =R 1,R 1的取值一般在1k Ω~1M Ω之间,对于所设计的交流放大器,要求输入电阻R i =20k Ω,因此输入级无论采用同相放大器还是反相放大器都能满足要求。

由于交流放大器所要求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 om =5V ,因此最大不失真输出电流: mA A R U I Lom om 5.2105.2102533=⨯=⨯==-对于普通运放,其输出电流一般都在几毫安与十几毫安之间,因此无须采用扩流方式。

根据以上分析,采用图1所示两极交流放大电路。

在图1的交流放大电路中,第一级采用同相放大器,选择其电压放大倍数A u1=10第二级采用反相放大器,选择其电压放大倍数A u2=100。

此时,第 图1 两级交流放大电路 一级运放工作在小信号情况下,第二级运放工作在大信号的情况下。

(3)选择集成运算放大器第一级交流放大器中,101=u A ,若该级运放选择741A μ,由于其单位增益带宽MHz BW 1=,因此第一级交流放大器的带宽1H f 为:172kHz A BW f u H 1001010105611====Hz f fnH H 321311'1104.64121010012⨯=-⨯⨯=-=因此H H f f >'1kHz 10≥,故第一级交流放大器采用741A μ型运放,可满足设计要求。

第二级交流放大器中,1002=u A ,若该级运放也选择741A μ,则该级放大器的带宽为:kHz A BW f u H 1010100104622====Hz f f n H H 321312'21044.612101012⨯=-⨯⨯=-=因此H H f f <'2(其中kHz f H 10≥),若第二级交流放大器采用741A μ,就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若选用LF347(或774A μ),由于LF347的单位增益带宽为4MHz ,转换速率usV S R 13=。

因此第二级的带宽为:kHz A BW f u H 401041001044622=⨯=⨯==Hz f f H H 3213212'2107.2512104012⨯=-⨯⨯=-=因此H H f f >'2,能满足设计的指标要求。

由于第二级运算放大器工作在大信号情况下,因此选择运放时,除了要考虑集成运放的增益带宽积外,还要考虑运放的转换速率R S ,要求所选运放的转换速率R S 满足:om R U f S ⋅≥max 2π将V U om 5=,kHz f 10max =代入上式,可求得s V S R μ314.0≥,对于LF347集成运放,其转换速率usVusV S R 314.013>=,因此满足设计要求。

(4)选择供电方式在本设计课题中采用正负双电源供电方式。

(5)计算电阻值根据性能指标要求,输入电阻Ω=k R i 20,第一级放大器的输入电阻1p R 既是平衡电 阻,也是整个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因此取Ω==k R R i p 201,由 111//R R R f p = 和101111=+=R R A f u ,可得:Ω=k R 221,Ω=k R f 2001.173对于第二级放大器,100222-=-=R R A f u ,取Ω=k R 102,则Ω=M R f 12,Ω==k R R R f p 10//222,Ω==k R R i 1022。

(6)计算耦合电容对于交流同相放大器,耦合电容:F R f C iL 63110)98.3~398.0(1020202)10~1(2)10~1(-⨯=⨯⨯⨯==ππ取标称值,得:C 1=1μF第一级放大器与第二级放大器之间的耦合电容:F R f C i L 632210)96.7~796.0(1010202)10~1(2)10~1(-⨯=⨯⨯⨯==ππ其中,R i2=R 2=10k Ω,电容取标称值,得:C 2=1μF 第二级放大器输出端的的耦合电容:F R f C LL 63310)8.39~98.3(102202)10~1(2)10~1(-⨯=⨯⨯⨯==ππ取标称值,得:C 3=4.7μF四.调试方法1.按图2所示连接第一级交流放大器。

R f1 其中,R 2是第一级交流放大器的负载,也是第二级交流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 i2,C 2是第一级交流放大器与第二级交流放大器之间的耦合电容。

2.从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频率为1kHz ,幅度U im =5mV 的交流信号,用示波器在放大器 图2 第一级交流放大器的输出端测出输出电压的幅值U o1m ,根据U im 图中:R P1=20k Ω,R 1=22k Ω,R f1=200k Ω, 与U o1m 算出该级电压放大倍数A u1。

然后将输 C 1=1μF ,C 2=1μF ,R 2=10k Ω入信号的频率改为20Hz ,输入信号的幅度保持5mV 不变,测出对应的输出电压U ´o1m ,若U ´o1m =0.707 U o1m , 说明已达到指标要求,若U ´o1m < 0.707 U o1m ,说明C 1、C 2的值取得太小,此时应先加大C 1 的值,同时观察对应的输出电压U ´o1m ,然后再改变C 2 的值,一直调节到 U ´o1m =0.707 U o1m 为止;若U ´o1m >0.707 U o1m ,说明C 1、C 2的值取得太大,此时应先减小C 1的值,174同时观察对应的输出电压U ´o1m ,然后再改变C 2的值,一直调节到U ´o1m =0.707 U o1m 。

此时第一级放大器就已经调试好了,接着就可以调试第二级放大器。

3.按图3所示连接第二级放大器,在第二 R f2级交流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频率为1kHz ,幅度U im =50mV 的交流信号,用示波器在放大器的输出端测出输出电压的幅值U o2m ,根据U im 与U 算出该级电压放大倍数A u2。

然后将输入信号的频率改为20Hz ,输入信号的幅度保持不变,测出对应的输出电压U ´o2m ,若U ´o2m =0.707 U o2m , 图3 第二级交流放大器说明已达到指标要求,若U ´o2m < 0.707 U o2m , 图中:C 2取第一级交流放大器调试后的值, 说明C 2、C 3的值取得太小,此时应先加大C 2 R P2=9.1k Ω,R f2=1M Ω,C 3=4.7μF,R L =2k Ω 的值,同时观察对应的输出电压U ´o2m ,然后再改变C 3的值,一直调节到U ´o2m =0.707U o2m 为止;若U ´o2m >0.707U o2m ,说明C 2、C 3的值取得太大,此时应先减小C 2的值,同时观察对应的输出电压U ´o2m ,然后再改变C 3的值,一直调节到U ´o2m =0.707 U o2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