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学 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木材学复习资料(全)讲解

木材学复习资料(全)讲解

第一章木材的生成1.1.木材的优点:木材的视觉,触觉,听觉,吸湿性能等。

1.2.木材的缺点:1.干缩和湿胀;2.木材易发生腐朽和受到虫蛀;3.木材作为沿海水工建筑材料或木船时,容易被海生钻孔动物所侵害;4.木材易于燃烧;5.木材的变异性差别很大;6.木材有很多天然的缺陷。

1.3.树干的组成(由外向内)(一)树皮:1 表皮:幼茎最外边的保护层;2 皮层:表皮内侧的薄壁组织,有贮存养分及通气的作用;3 韧皮部:俗称内树皮,由形成层产生,是植物中输导养分的组织。

4 周皮:成熟树干最外边的保护层,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俗称外树皮;(二)形成层: 位于树皮和木质部之间,是包裹着整个树干、树枝和树根的一个连续的鞘状组织层。

(三)木质部: 位于形成层和髓之间,是形成木材的主要部分,根据细胞的来源分为:初生木质部:起源于顶端分生组织,由原形成层分生形成。

与髓紧密相连,占树木的体积很少;次生木质部:是次生分生组织—形成层活动的结果,占树木体积的绝大部分,是木材利用中最主要的部分。

(四)髓:位于树干的中心,是被木质部包围的薄壁组织,其功能是贮存养分供树木生长,在木材利用上价值很小,但其颜色、大小、形状、质地因树种不同而有差异,所以在木材识别上有特征意义。

1.4.形成层带:形成层原始细胞的重复分裂产生木质部母细胞和韧皮部母细胞,这些母细胞和形成层原始细胞形态相似,也可以进行几次分裂,然后才进入到成熟阶段,所以把这层未分化的细胞带叫形成层带,一般有6~8层细胞。

1.5.高生长(顶端生长、初生长):即长高,是顶端分生组织分生的结果;1.6.直径生长(次生长):即长粗,是形成层原始细胞平周分裂的结果。

1.7.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区别:(一)在结构方面:1 幼龄材的纤维长度短,直径小;2 幼龄材晚材百分率低;3 幼龄材出现螺旋纹理的倾向较大;4 幼龄材细胞次生壁中层的微纤丝角较大。

(二)在物理力学性质方面1 幼龄材的密度低;2 由于S-2微纤丝角度大,造成它的纵向收缩大,横向收缩小,干燥时容易翘曲,降低锯材质量;3力学强度降低约15%~30%,由于由于S-2微纤丝角度增大,顺纹抗拉强度明显降低。

木材学复习资料

木材学复习资料

木材构造心材、边材、早材、晚材、管孔、纹孔、穿孔、井字区、螺纹加厚、结晶区、无定形区、氢键、树脂道、导管、管胞、木射线、纤维、木纤维、同胞射线、异胞射线、同型射线、异型射线木材的特点树木来自种子植物,可分为两大类:裸子植物,针叶树材,无孔材,软材;被子植物,阔叶树材,有孔材,硬材;树木生长是高生长和直径生长共同作用的结果;分别起源于顶端分生组织和侧向分生组织分生活动。

表皮原——表皮※顶端分生组织皮层原——皮层初生韧皮部〔高生长〕中柱原——中柱初生维管束维管束形成层髓初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维管束形成层〔直径生长〕次生木质部形成层原始细胞的种类及功能针叶树材韧皮部的细胞:筛胞、韧皮纤维、韧皮轴向薄壁细胞、韧皮射线、石细胞,其特有细胞是筛胞阔叶树材韧皮部的细胞有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轴向薄壁细胞、韧皮射线、石细胞,其特有细胞是筛管、伴胞阔叶材管孔的排列分布;阔叶树材轴向薄壁组织的分类〔宏观、显微〕;检索表类型和特点:对分检索表,穿孔卡检索表,计算机木材识别系统。

对分检索表是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韧皮部形成:〔1〕由顶端〔原〕分生组织向外分生初生韧皮部〔与表皮、皮层很难分开〕。

〔2〕由形成层射线原始细胞向外分生次生韧皮部。

〔3〕由皮层的最外侧形成木栓形成层向外、内分生木栓层、栓内层,形成周皮。

木材形成:形成层母细胞的分裂形成〔子〕细胞;生细胞和组织充分分化和成熟;成熟细胞的蓄积。

树木的从小到大构造单元:纤维素大分子〔链〕—根本纤丝—微纤丝—纤丝—大纤丝—薄层—各层—细胞壁—细胞—组织—器官—树干—树木层次厚度比例/% 薄层数/层化学组成/% 纤丝倾角/°壁层构造:P S 1 <1%10~22%/ 4~6木素60~90%木素40%;半:阔>针纤:针>阔松散不规章50~70°S 2 70~90% 早30~40晚150纤为主阔:半>木;针:木>半10~30°S32~8% 1~6层纤维素>半>木素60~90°分别描述针、阔叶树材组成细胞分子:针:轴向:厚壁:轴向管胞树脂管胞索状管胞薄壁:轴向薄壁细胞轴向树脂道泌脂细胞伴生薄壁细胞横向:厚壁:射线管胞薄壁:射线薄壁细胞横生树脂道泌脂细胞伴生薄壁细胞阔:轴向:厚壁:导管管胞木纤维薄壁:轴向薄壁细胞轴向树胶道的泌胶细胞横向:厚壁:无薄壁:射线薄壁细胞横生树胶道的泌胶细胞木材化学性质木材的化学组成:木材化学成分,有细胞壁物质和非细胞壁物质之分,或称为主要化学成分和少量化学成分。

木材学复习

木材学复习

纤维素的物理性质:吸湿性、吸湿滞后; 3、半纤维素:
命名方法、针阔叶树材的不同、与纤维素 的区别; 4、抽提物:作用;
5、木材的PH值范围4-6,弱酸性;
6、三大素在细胞壁中的分布;
第六章 1、木材密度:分类(按水分含量、细胞壁密 度、实质密度、空隙度) 密度的测定方法、密度的影响因素 2、木材和水分:三种水、位置、对木材的影 响 含水率的分类-木材工业中常用的含水率、定 义、计算; 木材的不同含水率状态—不同含水状态木材 含水率的测定方法 木材的纤维饱和点:定义、测定、意义 木材的平衡含水率:定义、特点、等温吸着 曲线-影响因素
木材纹理、花纹;
材表的特征;
髓斑;
树皮的构造;
木材宏观识别方法;
木材检索方法
第三章 叠生形成层、非叠生形成层、形成层的分 裂
木材细胞壁的超微构造:三大物质、基本 纤丝、微纤丝、两个相态
细胞壁的壁层结构、微纤丝排列、厚度百 分比 纹孔—类型、组成部分;阔叶树具缘纹孔、 针叶树具缘纹孔、纹孔对的类型; 胞壁上的其它特征-
绪论:木材的优缺点,森林的三大效益 第一章:现代植物分类学的基本阶层;树木 的分类;树木以及木材的名称(学名); 树木的组成; 树木的生长(高生长和直径生长-组织 ,过 程) 木材形成的过程 树干的组成:木质部(初生木质部、次生木 质部)、形成层、髓 幼龄材:认识的两个误区,定义,木材中的 位置,界定。
轴向薄壁 少数树种有,数量较少,排列较 丰富,排列类型多种多样. 组织 简单. 分离管类与傍管类。 矿物质 仅少数树种细胞含有草酸钙 在不少树种细胞中含有草 结晶,不含二氧化硅。 酸钙结晶,结晶形状多样。 有些热带树种细胞中含有 二氧化硅。 少数树种具有.
乳汁管、 不具有 乳汁迹

木材学复习要点

木材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1.木材及木材学的概念;木材是来源于森林的主产品-----树木的一种各向异性的多孔性的毛细管胶体。

2.学习木材学的重要意义。

(1)木材作为一种资源所具备的优点:可更新性、可选育性、无污染性不足:投资周期长,占地面积大;产品质量与数量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认为很难控制。

(2)木材作为一种材料或原料所具备的优势:强重比高、热导性能低、回弹性好、声学效果好、绝缘性能良、触觉效果佳。

不足:亲湿性、耐侯性、抗虫性、木材缺陷及各向异性等(3)资源状况要求对木材有正确的认识:国产资源锐减、进口渠道渐窄、天保工程的启动、人工林木材材性下降(4)环境保护对装饰材料要求提高:要求开发绿色环保型、低甲醛或无甲醛释放的材料、加工剩余物的回收及高效利用(5)木制品的性能与木材优化加工:木材与胶粘剂及油漆的相互作用机理、木制品性能与木材之间的关系、木材抗性的提高的机理与方法第二章(1)1.树木及木材的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功能;(1)树木的组成部分:树根、树冠、树干,功能...(2)树干的组成:树皮、形成层、髓、木质部2.树木的生长:高生长与径生长3.木材的三个切面横切面:与树干长轴或木纹相垂直的断面,亦即树干的端面径切面:沿树干长轴方向,与树干半径方向一致或通过髓心的纵切面弦切面:沿树干长轴方向,与树干半径方向相垂直或与以髓为圆心的同心圆相切的纵切面4.生长轮的概念及其在三个切面上的表现形式:树木在一个生长周期内形成一层木材,围绕髓心呈同心圆状,称为生长轮;在温带或寒带地区,树木每年只有一个生长期,只形成一个生长轮,则称之为年轮。

生长轮在三个切面上的表现形式:同心圆状或波浪形/平行的条状/倒“V”形5.早、晚材概念6.心、边材概念及其在加工利用上的差异:边材:成熟树干的任一高度上,新生成的颜色较浅,水分较多的木质部。

心材:位于树干中心部位,颜色较深,组织死亡,水分较少,比较耐腐的木质部,硬度有时比边材高。

心材在利用上的优点:特征颜色、渗透性低、耐侯性强、耐腐性及抗菌抗虫性佳7.木射线在三个切面上的表现形式:辐射状线条/平行带状/纺锤形或细线状木射线对加工利用的影响优点:防护溶剂易渗入;装饰效果较好缺点:易导致木材开裂8.管孔式、管孔的组合、侵填体:概念:阔叶材的纵行细胞——导管分子在横切面上呈圆孔状,称为管孔;在纵切面上呈沟槽状,称为导管槽。

木材学复习资料

木材学复习资料

木材学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木材的基本特性
木材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制造和其他行业。

为了更好地了解木材的特性和性能,我们需要对木材的基本特性进行复习。

1. 木材的物理性质
a. 密度:木材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木材所含的质量。

不同的木材种类具有不同的密度,如软木的密度较低,而某些硬木的密度较高。

b. 吸湿性:木材具有吸湿性,可以扩大或缩小。

这是由于木材细胞内的纤维结构,在湿度改变时会发生变化。

c. 导热性:木材是一种较差的导热材料,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d. 弹性:木材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弯曲而不断裂。

e. 颜色和纹理:不同种类的木材具有不同的颜色和纹理,这些特点与树种的基因有关。

2. 木材的力学性质
a. 强度:木材的强度是指其能够承受的外力。

不同的木材具有不同的强度水平,因此在工程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木材种类。

b. 刚度:木材的刚度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的能力。

某些硬木具有较高的刚度,适用于需要较高承载能力的结构。

c. 延展性:木材在承受外力时能够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能够吸收冲击和振动,降低结构的破坏风险。

3. 木材的耐久性
木材的耐久性是指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原始性能的能力。

a. 天然耐久木材:某些木材具有天然的耐久性,能够在室外环境中长时间使用而不腐烂或受虫害侵蚀。

b. 防腐处理:为提高木材的耐久性,可以通过防腐处理来延长其使用寿命。

木材学复习资料

木材学复习资料

1、木质资源包括:木材、竹材、灌木、藤本、作物秸秆类。

2、我国第一本关于木材的书是1936年唐耀的《中国木材学》。

3、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18.21%4、我国的森林资源特点:森林覆盖率低,人均占有森林资源少;森林资源地域分布极不均匀;树龄结构不合理,可采资源不足;森林资源质量不高,单位面积蓄量较低。

5、木材的特点:易于加工;强重比高;热绝缘和电绝缘特性;有漂亮的花纹和颜色,光泽;对紫外线的吸收和对红外线的发射作用;良好的声学性质;纤维素的主要来源之一;可提供一些保健药品;具有吸收能量和破坏先兆预警功能;具有湿胀干缩性;可燃烧;易病性;具有天然缺陷。

6、木材科学的定义:是指木质化天然材料及其制品的生物学,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生产,加工工艺的科学依据。

第1章树木的生长与木材的形成1.常用的植物分类的等级包括界、门、亚门、纲、目、科、属、种。

2.植物命名:以拉丁学名作为命名,采用拉丁文双名法(表示属+种),如:红松:pinus koraiensis。

属名+种加名+命名人构成一个完整的学名。

3.当一树种已知属名,而种名不确定时,可记作:属名+sp。

例如:松木——pinus sp.4.树木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由树根、树冠和树干三部分组成。

树根占5%-25%,树冠占5%-25%,树干占50%-90%。

5.树木的生长是初生长(高生长)与次生长(径生长)的共同作用结果。

6.次生长:形成层原始细胞向内形成次生木质部;向外形成次生韧皮部7.径生长(次生长):形成层细胞的平周方向分裂和垂周分裂8.树干由树皮、木质部和髓三部分构成。

树皮和木质部之间有形成层。

9.幼茎或成熟树干嫩梢的树皮包括表皮、周皮、皮层和韧皮部等部分。

10.表皮即行脱落,代之以新生的保护层——新生周皮。

周皮可分为3层,位于周皮中层的组织为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向外分生木栓形成层,向内分生栓内层,统称为周皮。

11.形成层的分生功能在于直径加大,故又称为侧向分生组织。

木材学复习资料

木材学复习资料

木材学复习资料㈠材结构:(每个概念的后的数字为在书本的页数,本答案仅供参考)1、概念(名词解释):(1)心材:在木质部中,靠近树皮(通常颜色较浅)的外环部分,含水率高,立木时具生理功能的木材称边材,担负着由下往上输送水分和养分。

29(2)边材:在靠近髓心周围与边材之间(通常颜色较深)的木质部,在立木时已不具有生理功能的。

28(3)早材:在一个生长轮内,靠近髓心一侧,是树木生长季节早期形成的部分,材色较浅,组织松软,又称为春材。

26(4)晚材:在一个生长轮内,靠近树皮一侧,是树木生长季节后期形成的部分,材色较深,组织紧密,材质坚硬,又称为秋材。

27(5)管孔:导管在横断面上的孔穴状称管孔。

30(6)纹孔:通常指木材细胞壁增厚产生次生壁过程中,初生壁上局部没有增厚而留下的孔隙.45(7)穿孔:两个导管分子直径底壁相通的孔隙.62(8)#字区:(9)螺纹加厚:在细胞次生壁内表面上,由微纤丝局部聚集而形成的屋脊状凸起,呈螺旋状环绕着细胞内壁。

48(10)螺纹裂隙:是应压木中一种不正常的构造特征,其管胞内壁上具有一种贯穿次生壁并且呈螺旋状的裂隙.49(11)结晶区:沿基本纤丝的长度方向,纤维素大分子链的排列状态并不都相同。

在大分子链排列最致密的地方,分子链规则平行排列,定向良好,反映出一些晶体的特征,所以被称为纤维素的结晶区。

43(12)非结晶区——当纤维素分子链排列的致密程度减小、分子链间形成较大的间隙时,分子链与分子链彼此之间的结合力下降,纤维素分子链间排列的平行度下降,此类纤维素大分子链排列特征被称为纤维素非结晶区(有时也称作无定形区)。

44(13)氢键::当氢原子以主价健与电负性很强的氧原子结合后再以付价键与另一电负性很强的原子相结合所形成的键。

(14)树脂道:在针叶材中,由泌脂细胞围成的特殊孔道。

57具有正常树脂道的针叶树材主要有松属、落叶松属、云杉属、黄杉属、银杉属及油杉属。

(15)导管:阔叶材各类纵向细胞中有一种直径较大,专门承担输导作用的组织.60(16)木射线等各种细胞:在针叶材中木射线由射线薄壁细胞组成。

木材学-复习资料

木材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形成层:位于树皮和木质部之间,是包裹着整个树干、树枝和树根的一个连续的鞘状层,又称为侧向分生组织。

2木质部:位于形成层和髓之间,是由形成层原始细胞分生而来的永久组织,运输养分和水分,支撑植物体,是树干的主要部分。

分为初生木质部和次生木质部,具有生长轮。

3纹孔:木材细胞壁加厚产生次生壁时,初生壁上未被加厚的部分,即次生壁上的凹陷。

是相邻细胞间水分和养分的通道。

4螺纹加厚:在次生壁内表面上,由微纤丝局部聚集而形成的屋脊状突起,呈螺旋状环绕着细胞内壁,这种加厚组织称为螺纹加厚。

5微纤丝:由基本纤丝组成的一种丝状的微团系统。

6吸湿滞后:在相同的温湿度条件下,由吸着过程达到的木材的平衡含水率低于由解吸过程达到的平衡含水率的现象。

7纤维饱和点:当细胞腔中没有自由水,而细胞壁中结合水的量处于饱和状态,这时的状态称为纤维饱和点8蠕变:在恒定应力下,木材应变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的现象9松弛:在恒定应变条件下应力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的现象10管胞:针叶树材中沿树干主轴方向排列的狭长状厚壁细胞。

11木射线:位于形成层以内的木质部上,呈带状并沿径向延长的薄壁细胞集合体。

分为初生木射线和次生木射线。

阔叶树材木射线分为四类:单列木射线、多列木射线、聚合木射线、栋式射线(由单列木射线和极宽木射线组成)12树脂道:由薄壁的分泌细胞环绕而成的孔道,是具有分泌树脂功能的一种组织,为针叶树材构造特征之一。

13具缘纹孔:指次生壁在纹孔膜上方形成拱形纹孔缘的纹孔,是厚壁细胞上存在的纹孔类型。

14闭塞纹孔:针叶树材的具缘纹孔,由于相邻细胞不均衡压力,致使纹孔塞侧向位移,从而将一个纹孔口堵住,成闭塞状态的纹孔15交叉场:在经切面由射线薄壁细胞和早材轴向管胞相交叉区域称交叉场。

交叉场的纹孔式称交叉场纹孔,是针叶树材识别最重要的特征。

交叉场纹孔分为五类:窗格状、松木型、云杉型、杉木型、柏木型16导管穿孔:两个导管分子纵向相连时,其端壁相通的空隙称为穿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形成层:位于树皮和木质部之间,是包裹着整个树干、树枝和树根的一个连续的鞘状层,又称为侧向分生组织。

2木质部:位于形成层和髓之间,是由形成层原始细胞分生而来的永久组织,运输养分和水分,支撑植物体,是树干的主要部分。

分为初生木质部和次生木质部,具有生长轮。

3纹孔:木材细胞壁加厚产生次生壁时,初生壁上未被加厚的部分,即次生壁上的凹陷。

是相邻细胞间水分和养分的通道。

4螺纹加厚:在次生壁内表面上,由微纤丝局部聚集而形成的屋脊状突起,呈螺旋状环绕着细胞内壁,这种加厚组织称为螺纹加厚。

5微纤丝:由基本纤丝组成的一种丝状的微团系统。

6吸湿滞后:在相同的温湿度条件下,由吸着过程达到的木材的平衡含水率低于由解吸过程达到的平衡含水率的现象。

7纤维饱和点:当细胞腔中没有自由水,而细胞壁中结合水的量处于饱和状态,这时的状态称为纤维饱和点8蠕变:在恒定应力下,木材应变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的现象9松弛:在恒定应变条件下应力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的现象10管胞:针叶树材中沿树干主轴方向排列的狭长状厚壁细胞。

11木射线:位于形成层以内的木质部上,呈带状并沿径向延长的薄壁细胞集合体。

分为初生木射线和次生木射线。

阔叶树材木射线分为四类:单列木射线、多列木射线、聚合木射线、栎式射线(由单列木射线和极宽木射线组成)12树脂道:由薄壁的分泌细胞环绕而成的孔道,是具有分泌树脂功能的一种组织,为针叶树材构造特征之一。

13具缘纹孔:指次生壁在纹孔膜上方形成拱形纹孔缘的纹孔,是厚壁细胞上存在的纹孔类型。

14闭塞纹孔:针叶树材的具缘纹孔,由于相邻细胞不均衡压力,致使纹孔塞侧向位移,从而将一个纹孔口堵住,成闭塞状态的纹孔15交叉场:在经切面由射线薄壁细胞和早材轴向管胞相交叉区域称交叉场。

交叉场的纹孔式称交叉场纹孔,是针叶树材识别最重要的特征。

交叉场纹孔分为五类:窗格状、松木型、云杉型、杉木型、柏木型16导管穿孔:两个导管分子纵向相连时,其端壁相通的空隙称为穿孔。

(在两个导管分子端壁间相互连接的细胞壁称为穿孔板)17侵填体:只能产生于导管与薄壁组织相邻之处,它是在薄壁组织具有生活力时,由导管周围的薄壁细胞或射线薄壁细胞经过纹孔口而挤入导管内,并在导管内生长、发育,以致部分或全部填塞导管腔而形成。

18 应拉木:指在阔叶树材倾斜或弯曲树干和枝条的上方,即受拉部位的木质部。

19 纤维素:由许多吡喃型D-葡萄糖基在1→4位彼此以β-苷键联结而成的高聚物20 平衡含水率:木材长时间暴露在一定温度与一定相对湿度的空气中,其含水量达到相对平衡,此时木材的含水率叫平衡含水率。

21木材的酸碱度:指木材中水溶性物质的酸性或碱性的程度22 弹性模量:某物体抵抗外力使其改变形状或体积的能力,即力移去后物体便能恢复其原形式体积的能力23 木材干缩湿涨现象:是指木材在绝干状态至纤维饱和点的含水率区域内,水分的解吸或吸着会使木材细胞壁产生干缩或湿涨的现象24 异形Ⅰ型木射线:由单列和多列射线组成,单列射线由直立和方细胞构成;多列射线弦面观察其单列尾部较多列部分要长,单列尾部由直立细胞构成,多列部分由横卧细胞构成【填空选择】:1.(轴向管胞)壁上具缘纹孔的纹孔膜中间形成初生加厚,其微纤丝排列呈同心圆状,加厚部分被称为纹孔塞。

2.针叶材早材管胞与射线薄壁细胞相交的(交叉场纹孔)系(半具缘纹孔对)3.松科除(冷杉、油杉、金钱松)外,其他各属均具射线管胞4.同型射线的射线组织全部由(横卧细胞)组成5.用(电子显微镜)研究纤维素的微细结构6.通过(X光衍射)等实验,提出了纤维素的物理结构模型7.应压木指在针叶树材倾斜或弯曲树干和枝条的下方,即受压部位的木质部断面上,一部分年轮和晚材呈现特别偏宽的现象8.应压木指在阔叶树材倾斜或弯曲树干和枝条的上方,即受拉部位的木质部断面上,一部分年轮和晚材呈现特别偏宽的现象9.按腐朽的性质分为白腐和褐腐10.白腐是由既破坏木质素又破坏纤维素的白腐菌引起的腐朽11.褐腐是由破坏木材细胞壁碳水化合物的褐腐菌引起的腐朽12.侵填体多的木材,因管孔被堵塞,降低了气体和液体在木材中的渗透性,木材的天然耐久性提高,但同时也难以进行浸渍处理和药剂蒸煮处理13.树脂道树胶道14.平周分裂垂周分裂15.硬松类软松类锯齿状加厚16.皮孔是周皮的组成部分,是树木水分和气体交换的通道,阔叶材皮孔较明显【识图】:管孔:单管孔复管孔管孔链管孔团环孔才(星散状径列斜列火焰状团状波浪状)半散孔才散孔才(星散状径列斜列弦列)轴向薄壁组织:离管型(星散/聚合独立带状轮界状网状梯状)傍管型(稀疏状帽状环管状翼状聚翼状带状)树脂道树胶道纹孔眉条螺纹加厚交叉场纹孔穿孔板木射线:同型木射线(同型单列同型单列及多列)异型木射线(异型单列异型多列异型1型2型3型)横切面——生长轮心边材早晚材木射线薄壁组织管孔胞间道经切面——生长轮线心边材导管或管胞木射线(交叉场)弦切面——木射线轮界线早晚材(测量木射线高度与宽度)纤维素晶胞模型——A轴氢键B轴碳氧糖苷键(最长)C轴范德华力(最短)【简答论述】:1.细胞壁各级构造:树叶吸收CO2,利用木质部运输的养分和水分,进行光合作用,生成吡喃型D-葡萄糖基,葡萄糖基以1→4β苷键连接形成纤维素大分子链,再聚集成束,形成基本纤丝(微团),再组成丝状的微团系统——微纤丝,微纤丝的集合组成纤丝,纤丝再聚集形成粗纤丝,粗纤丝相互接合形成薄层,最后许多薄层聚集形成了细胞壁层。

2.半纤维素对木材强度的影响:木材经过热处理后多糖的损失主要是半纤维素,因为在高温下半纤维素的降解速度高于纤维素,耐热性差。

半纤维素在细胞壁中起粘结作用,所以其损失将降低木材的韧性、抗弯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3.半纤维素对木材吸湿性的影响:半纤维素是无定形物,具有分枝度,主链和侧链上含有较多羟基、羧基等亲水基团,是木材中吸湿性强的组分,是使木材产生吸湿膨胀、变形开裂的因素之一。

4.木材干缩湿涨现象及原因:是指木材在绝干状态至纤维饱和点的含水率区域内,水分的解吸或吸着会使木材细胞壁产生干缩或湿涨的现象。

因为纤维素分子链上存在游离羟基,可与水分子形成新的氢键结合,或相邻分子链间的氢键断裂,脱离水分子,从而使分子链间形成微小的距离增大或缩小,使细胞壁内非结晶区的相邻纤丝间、微纤丝间和微晶间水层变薄而靠拢或变厚而延伸,经过累加在宏观上体现出尺寸的变化。

5.6.7.木材干缩湿涨的各向异性的表现:对大多数的树种来说,轴向干缩率一般为0.1%~0.3%,而径向和弦向的干缩率范围则为3%~6%和6%~12%,轴向干缩率最小。

木材干缩湿涨的各向异性原因:纤维主轴不易被破坏——木材干缩湿涨主要取决于S2层微纤丝的排列方向(几乎与主轴平行),当木材湿涨与干缩时,水分子难以打开分子链进入分子链内部或逃脱出来,而是进入或逃脱于分子链之间间隙相对较大、作用力较小的区域。

在宏观上体现为纵向尺寸变化很小。

木材径向、弦向差异因为:A木射线对径向收缩的抑制B 早晚材差异的影响C径向壁比弦向壁木质素含量高D径面壁比弦面壁纹孔多。

8.从木材环境学角度阐述人们为什么喜爱用木质材料装饰室内环境:1在色度学上,绝大多数树种的木材表面纹理颜色都在YR(橙)色系内,呈暖色,是产生“温暖”视觉感的重要原因。

2在图形学上,木纹是由一些平行但不等间距的线条构成的,给人以流畅、井然、轻松、自如的感觉;适当的节疤会起到一定的装饰效果,给人纯朴、自然的感觉。

3在生理学上,木材纹理沿径向的变化节律暗合人体生物钟涨落节律。

木材构造所呈现的功率谱符合1/f的分布方式,与人生理指标的1/f谱分布形式相吻合。

4木材可以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减轻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同时木材又能反射红外线,这一点与人对木材有温暖感有直接联系。

5人眼感到舒服的反射率为40%~60%。

木材光泽的最大峰值都出现在反射角为60°时。

6木材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加工容易,连接方便,强重比高,是高效率的家具用材。

7木材的触觉特性能给人以适度的刺激感,这种适度的刺激感使木材有别于其它材料,不会干扰人的注意力,危及人的健康,又能给人以一定程度的美好感觉。

8人居住的室内空间,湿度应稳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木材及其它一些室内装修、装饰材料,在某种程度上能起到稳定湿度的作用,这也是人们为什么喜欢用木材来装点室内及用木制品贮存物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9木质地板、天花板和木制家具在控制环境混响时间、抑制环境噪声方面比较有利,能创造较好的室内声环境,人处于其中,比在混凝土、砖等材料结构的室内感到舒适。

10在精神层面和在生理层面上,木质环境均能营造对人有利的自然舒适感麻栎栓皮栎略含或不含侵填体针叶材仅在杉木柏木中有轴向薄壁组织冷杉铁杉雪松具有创伤树脂道早材带中冷杉云杉材面呈绢丝光泽V 酸枣山槐银光水青冈栎木山龙眼波痕柿树梧桐黄檀螺纹加厚黄杉银杉紫杉榧粗榧穗花杉属无射线管胞冷杉油杉落叶松正常树脂道黄杉油杉落叶松银杉云杉松属愈疮木基紫丁香基对羟基1.木材的优缺点优点:1)易于加工2)木材强重高3)气干材是良好的绝缘材料4)木材有吸收能量的作用5)木材是弹性朔性体6)木材的花纹、光泽、颜色,能起到特殊的装饰作用7)木材可以调节小气候8)调节生物的生理量和心理量,使之正常。

缺点:1)湿胀、干缩:木材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时,其尺寸也随之变化2)木材容易腐朽和虫蛀3)木材用作沿海水工建筑材料或木船等,则常为海生钻孔动物所侵害4)木材易于燃烧。

容易引起火灾5)木材的变异性大6)木材有许多不可避免的天然缺陷。

2.竹材和木材解剖构造有何差异竹材是单子叶植物,维管束成不规则分布,没有径向传递组织和形成层,具有节间分生组织,无真正的髓和射线组织,节中空、节间以节膜相隔,具空髓,所有细胞都严格地按轴向排列,其构造较木材为整齐。

木材是双子叶植物,维管束在幼茎初生组织中呈环状分布,束中形成层连成一圈,形成形成层,具髓和木射线。

3.试比较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异同点相同点:同属于多糖,都是苷键连接,可以酯化或醚化;在适当条件下水解;在碱性条件下降解;均含游离羟基具亲水性。

不相同点:纤维素是不溶于水的均一聚糖,是由吡喃型D-葡萄糖基在1→4位彼此以β-苷键联结而成的链状高分子化合物,聚合度高,它以分子链聚集成排列有序的微纤丝束状态存在于细胞壁中,是细胞壁的骨架物质;半纤维素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单糖组成的不均一聚糖,分子量较低,聚合度小,大多带有支链,它以无定形态渗透在骨架物质中,是细胞壁的基体物质。

半纤维素亲水性和润胀度均比纤维素高5分析木材横纹弦向抗压和抗拉强度为什么可小于或可大于径向;对于急变过渡的针叶树材和不具有宽木射线环孔材,弦向抗压和抗拉强度大于径向;具有木射线环孔材和散孔材弦向抗压和抗拉强度小于径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