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英语标题的翻译和汉译技巧
英文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

英文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新闻标题是新闻报道的开端,是吸引读者眼球的重要手段。
一个吸引人的新闻标题不仅要有新意,吸引人,而且还要简洁明了,富有诱惑力。
对于英文新闻标题的汉译,有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取大意在进行新闻标题的汉译时,要抓住英文标题的中心思想和主旨,用简练的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
首先要明确英文标题的信息要点,把握好其信息实质,找出最恰当的表达方式。
二、中译英有时候,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标题,可以采用中译英的方式进行翻译。
这种翻译方法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抓住新闻标题的主要意思,也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三、用词准确在进行新闻标题的翻译时,要尽量使用准确、简练,直截了当的词语。
力求言简意赅,让读者在一瞥之间就能理解标题的内容,引起兴趣。
四、段落式翻译对于一些比较长的新闻标题,可以采用段落式翻译来进行,这样可以更加清晰地表达标题的主旨,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五、词语替换在翻译新闻标题的过程中,有时候可以适当的进行词语替换,将英文标题中的一些专有名词、俚语等进行替换,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七、衔接逻辑在进行新闻标题翻译时,要注重语言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尽量让标题之间的衔接更为自然流畅,让读者在阅读新闻标题的时候,更加流畅、愉快。
八、标点运用在进行新闻标题翻译时,也要恰当运用标点符号,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标题的语气和情感,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以上就是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闻标题的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多的是要抓住新闻的中心思想和主旨,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引起读者的兴趣。
浅析英语新闻汉译过程中的翻译技巧

浅析英语新闻汉译过程中的翻译技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交流语言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语新闻的翻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关乎到了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理解。
而英语新闻汉译过程中的翻译技巧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效果。
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对于英语新闻的汉译工作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析英语新闻汉译过程中的翻译技巧。
一、准确把握原文的含义在进行英语新闻的汉译工作时,首先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含义。
因为只有准确把握了原文的含义,才能够做到忠实地传达原文的信息。
而准确把握原文的含义需要翻译人员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和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需要将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并对其中的含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只有在准确把握了原文的含义之后,才能够进行后续的翻译工作。
二、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在进行英语新闻的汉译工作时,翻译人员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对于一些含义比较模糊或者难以准确表达的原文内容,翻译人员可以使用意译的方法,通过对原文含义的深入理解和分析,找出与原文最相近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对于一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或者成语,翻译人员还需要灵活运用文化翻译技巧,考虑到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译文进行翻译。
三、保持语言风格的一致性在进行英语新闻的汉译工作时,翻译人员需要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的一致性。
因为语言风格的一致性直接影响着翻译的质量和可读性。
为了保持语言风格的一致性,翻译人员需要熟悉原文的风格特点,理解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然后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持一致。
翻译人员还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语言特点和文化习惯,做出一些适当的调整和改动,以确保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四、加强后期校对和修改工作在进行英语新闻的汉译工作时,翻译人员需要加强后期校对和修改工作,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新闻英语标题的语言特色及汉译技巧浅议(2)

新闻英语标题的语言特色及汉译技巧浅议(2)推荐文章英汉语言对比论文优秀范文热度:浅析文化意识与翻译热度:关于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参考热度:英语语言文化方面论文优秀范文热度: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热度:二、新闻英语标题的修辞特色及汉译对策新闻英语标题的选词是为了强化主题、吸引读者,而修辞手段的采纳便是记者的匠心所在。
标题大多注意修辞、力求生动活泼新鲜,避免千篇一律。
标题中最为常见的要数谚语典故的套用、押韵等手法。
1.套用谚语、典故谚语与典故历经历史的长期锤炼,往往能表现出复杂现象的本质。
修辞手段的运用,不但使标题引人注目,并更具韵味、让人回味无穷。
如:“No Payne, No Games”,套用谚语:“No Pains, No Gains”。
这里指美国举行亚特兰大奥运会幸亏有Billy Payne(奥运会主席比利?佩恩),举办才得以成功。
再如:“President’s Heels Hurt”,套用典故:“Achilles Heels” 阿基里斯的致命弱点。
巧妙的运用典故,增添标题的吸引力。
2.借用小说中的文学形象或着作之名增强标题形象性与生动性的方法之一,便是借用众所周知的文学形象或文学着作之名。
如:T o Save or Not to Save,借用了莎士比亚在Hamlet(《哈姆雷特》)中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是生是死),译为“要不要储蓄?”;再如:All the President’s Perks(美国总统的一切额外权利),此标题套用美国作家Robert Penn Warren 的名着All the King’s Men(《国王班底》)。
3.运用押韵、对比等修辞格为使标题便于记忆、韵律铿锵而又生动,往往运用押头韵、幽默、重复、对比等多种修辞格。
如:Assembly: Answer to Saving Private Ryan,译成“《集结号》:回应《拯救大兵瑞恩》”。
英文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

英文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英文新闻标题的汉译是新闻翻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个准确、生动、简洁、易懂的新闻标题,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吸引读者的眼球,从而增强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英文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
1. 字面翻译法字面翻译法就是按照原文的词序、语法、语义,尽可能精准地将英文新闻标题翻译成汉语。
这种方法比较保守,可靠性较高,但有时会造成语义不连贯的情况。
例如,一篇文章的标题为"The dog bites the man",字面翻译成汉语就是"狗咬了那个人"。
这种翻译方法通常使用在新闻标题中的代词、动词、名词等单词。
2. 形象意译法形象意译法是指将英文新闻标题中难以直接翻译的词汇或短语,用形象、生动、易懂的汉语表达出来。
这种方法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标题的含义,增强标题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一篇文章的标题为"New York is a City That Never Sleeps",可以形象意译为"纽约,一个不夜城"。
这种翻译方法通常使用在新闻标题中的口号、广告语、俚语等。
3. 转化方式法转化方式法是指将英文新闻标题中的一种表达方式,转化为汉语中相应的表达方式。
这种方法可以使汉语表达更符合习惯和逻辑,增强标题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例如,一篇文章的标题为"COVID-19 Pandemic Hits Hard in Europe",可以转化为"欧洲遭受新冠疫情打击"。
这种翻译方法通常使用在新闻标题中的语法结构、动词时态、名词单复数等。
4. 摘要式翻译法摘要式翻译法是指将英文新闻标题的主要内容摘要提取出来,用简洁、概括的汉语表达。
这种方法可以使标题更加简明扼要,凸显新闻的核心内容和焦点。
例如,一篇文章的标题为"Amazon Revenue Jumps 44% in Q3",可以摘要式翻译为"亚马逊第三季度收入增长44%"。
英文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

英文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1. 引言1.1 什么是英文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英文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是指将英文新闻标题翻译成汉语的具体技巧和方法。
由于英文和汉语在语言结构、表达方式和语法规则上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注意一些特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翻译英文新闻标题时,通常可以采用直译法、意译法或结合法。
直译法是指直接将英文新闻标题中的每个单词或词组逐字翻译成汉语,保持原文的形式和结构。
意译法是指根据整体语境和意义对英文新闻标题进行整体翻译,不拘泥于单词字面意思。
而结合法则是将直译法和意译法相结合,既保留原文的表达方式,又考虑到汉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
在翻译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错误,比如字面翻译、不符合语境和生硬的表达等。
为了避免这些错误,应该注重理解整个句子或段落的意思,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并考虑读者的理解需求。
在进行翻译时,还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如尊重原文作者的风格和用词,保持翻译的简洁明了,避免过度解释和添加个人色彩。
翻译英文新闻标题需要综合考虑语言、文化和表达方式等因素,以确保翻译质量和效果。
2. 正文2.1 直译法直译法是将英文新闻标题中的每个词都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保持原文的简洁和直接性,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翻译不准确或不通顺。
在使用直译法翻译英文新闻标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准确理解每个英文词语的含义。
有时候英文词语会有多重含义或隐义,如果不理解清楚就直接翻译成汉语,可能会导致意思的偏差。
2. 保持句子的结构简洁明了。
直译法翻译的句子往往比较直接,需要注意保持句子结构的清晰和简练,避免出现翻译成汉语后语序混乱或不通顺的情况。
3. 注意词语的搭配和习惯用法。
有些英文词语在搭配上有特定的习惯用法,直译成汉语可能会显得生硬或不自然,需要注意在翻译时进行合适的调整。
2.2 意译法In essence, the goal of using the free translation method is to ensure that the translated headline captures the essence and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English headline while still being culturally relevant and engaging for Chinese readers. This can often involve rephrasing the headline, using idiomaticexpressions, or finding equivalent phrases that convey the same concept in a more natural way in Chinese.2.3 结合法结合法是指在汉译英文新闻标题时,不仅仅是直译或意译,而是将两者结合起来,保持原文标题的意思和用词的特点,同时又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英语新闻标题语用特色及汉译技巧

英语新闻标题语用特色及汉译技巧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飞速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其中,新闻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成为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重要语言。
新闻标题语即新闻报道的第一句话,它的作用不仅在于吸引读者的眼球,也在于向读者传达出重要的消息。
因此,新闻标题语的翻译技巧不容忽视,它也是新闻报道的重点之一。
新闻标题语的用法在新闻报道中,新闻标题语分为两种,一种是新闻频道的标题语,一种是新闻报道的标题语。
新闻频道的标题语的用法,一般是用在头条新闻中,主要是做索引,它简单明了,通常只用几词表达,要求极高,所以需要译者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传达出正确的新闻意图。
而新闻报道的标题语可以简单、可以复杂,可以适当地加上简单的修饰,以增加表达效果,但不能太复杂,也不能太过简单,否则会影响整个报道的表达效果。
新闻标题语的翻译技巧新闻标题语的翻译技巧,首先要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精准地把握整篇文章的主旨,力求文章的精准度,有效地传达出文章的核心要点。
其次,要注重表达效果,在进行翻译时,应当着重于表达文章的细节信息。
最后,新闻标题语的翻译要注意汉语的表达习惯,遵循汉语的表达习惯,以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用法,尽可能的表达文章的主旨。
新闻标题语的翻译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1、实事求是:比如:翻译“Closing of School Postponed”,翻译成“延期关闭学校”,而不是“推迟关闭学校”。
2、准确:在进行汉语翻译时,要力求准确,不要翻译出不太准确的文字。
3、口语化:当新闻标题中出现口语表达时,尽可能将这种表达按口语形式进行翻译,而不要使用书面语。
比如:将“What up?”翻译为“怎么了?”4、借用:采用借用技巧,以正确传达新闻意图。
比如:翻译“The Old Tailor Is Hard at Work(老裁缝忙碌着)”时,可以将短语“hard at work”借用过来,变成“老裁缝忙碌地忙着”,以达到正确传达新闻意图的目的。
英文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

英文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国际交流的增加,英语逐渐成为了国际上最为流行的语言之一。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英语,其中包括英文新闻标题。
对于普通的英语学习者来说,翻译英语新闻标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英文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
一、字面翻译法字面翻译法是指直接按照英文单词的意思进行翻译,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有时会导致错译,不准确的情况出现。
因此,在进行汉译时,应该在进行字面翻译的基础上,根据语境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例如,英文新闻标题 "Flying turtle smashes through car's windshield on Georgia highway",字面意思是乌龟飞行撞穿了乔治亚公路上的汽车挡风玻璃。
但这样翻译不仅不准确,甚至会显得荒谬。
实际上这是一篇描述车祸的新闻,正确的译文应该是 "乌龟从空中落下撞坏了乔治亚州公路上汽车挡风玻璃的新闻"。
二、意译法意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同时,进行适当的加工和修饰,使汉译更符合本地化的方式和读者的阅读习惯。
例如,英文新闻标题 "Amazon is reportedly preparing to open grocery stores in several US cities",字面意思是亚马逊正准备在美国几个城市开设杂货店。
但这样的译文可能并不准确。
实际上这是一篇有关亚马逊将要开设体验店的新闻,这时我们可以使用意译的方法,将其译为 "亚马逊将在美国多个城市开设试验性零售店铺",这样更符合本地化的方式和读者的习惯。
译意结合法是指在进行翻译过程中,同时考虑英文标题的语言特点,结合其意旨进行翻译,使汉译更准确、更通顺、更易于理解。
例如,英文新闻标题 "Japanese company plans to build massive solar power plant in the Sahara",字面意思是日本公司计划在撒哈拉沙漠建设一座巨大的太阳能发电厂。
新闻英语汉译的翻译技巧浅析

加强语言基本功训练
词汇积累:掌 握大量词汇, 包括专业词汇
和常用词汇
语法学习:熟 悉英语语法规 则,提高句子 结构分析能力
阅读理解:多 阅读英语新闻, 提高阅读速度
和理解能力
翻译实践:多 进行翻译实践, 积累翻译经验, 提高翻译质量
提高跨文化意识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学习目标语言的文化、历史和习俗 注意语言表达的差异和特点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误解和冲突
符合语言规范:新闻标题需 要符合语言规范,避免使用
不规范的词汇和语法
考虑文化差异:新闻标题需 要考虑文化差异,避免因文
化差异导致的误解和误读
01
案例分析
新闻报道的翻译实例
标题翻译:准确传达新闻主题, 注意文化差异
专业术语翻译:准确理解并翻译 专业术语,保证准确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正文翻译:保持原文风格,注意 语言流畅性
归化与异化
归化:将原文中的文化元素转化为目标语言中的文化元素,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 文化背景。
异化:保留原文中的文化元素,使译文更忠实于原文,让目标语言的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原文 的文化内涵。
归化与异化的选择:根据原文的内容、目的和读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归化与异化的运用: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原文的文化特色,同时也要考虑到目标语言的表 达习惯和文化背景。
实践:新闻英语汉译需要结合实际,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翻译水平。
翻译技巧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提高翻译质量:通过运用翻译技巧,可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提高翻译效率:运用翻译技巧可以缩短翻译时间,提高翻译效率。
促进文化交流:通过运用翻译技巧,可以更好地传播文化,促进文化 交流。 提高个人能力:通过运用翻译技巧,可以提高个人的语言能力和翻 译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闻英语标题的语言特色和汉译技巧摘要:新闻标题以高度精练的文字概括新闻的基本内容,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关键。
透析英语报刊中新闻标题的功能、结构和特点,才能以最简明扼要的形式向读者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
翻译新闻标题时,既要忠实地再现原语的语义,又要维护并传递标题的美感,尽可能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以发挥其祈使功能。
标题简洁、准确、抢眼,堪称新闻的“眼睛”。
本文从新闻英语标题的选词、修辞手法的采纳两方面来探究语言的独特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新闻英语标题语言特色汉译技巧标题,作为英语新闻版面上最为明显的地方,应短小精悍、重点突出、形式独特,使读者在浏览中能从标题中发掘主题、领悟内涵、各取所需。
但现实中,不少标题却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
新闻英语标题在词语的选择、修辞手段的采纳方面有其特色,翻译标题时应遵循相应的对策和技巧。
在信息化时代,新闻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高度浓缩,也是吸引读者视线的关键所在。
在国际报道中,英语新闻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标题又被当作英语新闻报道全文的精炼概括。
为了吸引读者的关注,编辑们往往采用各种手法以提升新闻标题的吸引力。
同时给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带来了不少挑战。
一、新闻英语标题的词汇特色及汉译对策无论什么翻译,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交流的目的。
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繁荣,在中国与国际各领域接轨日益加速的时代,为使翻译学得以更好的发展,在注意到中西语言文化思维差异性的同时,必须打破翻译研究的地域、学科、流派的限制,形成跨学科综合、多元互补的研究格局,在译学领域加强交流,跨越不同的传统与体系,进行中西译论体系间双向互补、借鉴和相互渗透,以达到中西译学的交融与共生。
而新闻英语标题的翻译则多简洁、醒目,追求新奇、文简而意丰的双重效果,具有较强的信息功能与美感功能。
省略虚词、选用短小词、运用缩略词和采用新造词,是新闻英语标题的显著特点。
1.省略虚词省略是新闻标题最明显的特点。
标题往往只保留实词而略去诸如冠词、连词、介词等虚词,突出关键词语、增强节奏感。
其中,省略较多的虚词是冠词以及系动词“be,are,seem”等。
如:Chinese students talk to (an) ISS astronaut ( 07-8-27)译为:中国学生与(一名)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对话。
此例中,汉译时数量词被省略,以达到简洁、避免繁琐。
但有时英语新闻中被省略的部分可适当体现,以达意为目的。
如:China (is) to ease restriction on foreign investments in service sector ( 07-11-17) 译为:中国将放宽服务行业对外商投资的限制。
汉译时,将英文的省略功能性虚词的部分加以阐释,译出“将”,使译文更精确。
2.选用短小词首先,英语新闻标题中广泛使用名词和简短小词。
名词具有较强表意功能,信息量大,同时又具有广泛的语法兼容性,可以充当各种词类,如形容词,动词,副词等角色,也可以以简约明了的形式和结构表达完整句法概念。
例如:Colin Powell’s Swan-Song: View of the World 鲍威尔在卸任前最后一次谈“世界观”。
The Population Surprise 人口下降。
为使英语新闻标题简洁有力,编辑们多用音节少而词义广泛的短小词,以浓缩主题于标题之中。
英语新闻标题偏爱选用短小精悍或字母较少的词来调整空间。
这些词不但词形短而醒目,而且语言明快简洁,给人以见解灵秀、铿锵有力的感觉。
例如:Aid = assistance 帮助,Blast = explode 爆炸,End= terminate结束,中止,Bali climate talks seek 2009 deal ( 07-12-03) 译为:巴厘岛峰会寻求2009年(抵制全球温室效应的)谈判。
其中,“deal”一词是新闻英语标题中较为典型的短小词,取代“negotiation”。
通过使用字母较少且意义简明通俗的词语,使读者迅速准确地抓住其意。
又如表示“目睹、查看”等意的eye,通常替代witness,watch,observe,review等长词。
在汉译时,应根据不同的文章意境,还原原有的长词,选择恰当对等汉语表达词,以做到准确。
3.运用缩略词英语新闻中的缩写词可简单的分为两类,一类是首字母缩略词,另一类是节缩词。
1.首字母缩略词是将几个词的首字母加在一起合成一字,全部用大写字母拼成,从而代替一组冗长复杂的词或词组,以缩减词数,使版面活泼抢眼。
这种新词语形式,具有简洁实用的特点。
英语新闻标题中经常出现的缩写词主要分为三大类:(1)组织机构的简称。
如:EU(2)常见事物的简称。
如:AIDS(3)职业、职务的筒称。
如:DM2.节缩词是把原来完整的词进行加工,缩略一部分字母,截短词头、词尾、中部或只留中间,从而构成新词,其宗旨同样是为了节省标题字数。
常见的缩略方式有:(1)缩略词头:quake=earthquake(2)缩略词尾:tech=technology(3)缩略中部:yr=year(4)只留中间:flu=influenza缩略词,尤其是首字母缩略词,翻译时须译全称。
如:Al Gore and the BBC win International Emmy Awards ( 07-11-20)译为:阿尔?戈尔及英国广播公司赢得国际艾美奖。
其中,BBC是“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的缩略形式,即“英国广播公司”,应译出全称。
有时,这类词汇很难在词典中查到,需要读者在平时注意积累。
4.采用新造词英语新闻中新词语的出现与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乃至社会生活这些领域里产生的新事物、新现象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新词汇的出现是伴随着特定的政治、社会的环境而产生的。
因此,它们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易于被读者所普遍接受。
在英语新闻中出现的新词汇,有很多是通过派生、拼缀、复合、省略等构词法构成的。
如:smog=smoke+fog 综上所述,新闻的标题能使读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所以在新闻报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英语新闻标题有着自己的特色,掌握了这些特色,将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报道的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语言是永恒变化的,每年都有上千个新造词亮相于新闻媒体。
通过赋予旧词新义、转换词性、添加词缀等方式,造出新词以表达特定意义,使标题更形象生动。
如:One million computers get holiday bug ( 07-10-09)译为:国庆期间百万台电脑感染病毒。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术语应运而生。
“bug”原意为“虫”,在此作“计算机病毒”解。
因而在汉译时,要注意正确翻译专业名词,不可有太多的随意性。
再如受Watergate(水门事件)的启发,不断出现带有-gate(丑闻)的词,如Whitegate (克林顿的白水门事件),Monicagate (克林顿与女秘书的性丑闻)。
在汉译时,要准确理解原标题意义,在此基础上紧扣内容、切忌望文生义。
其次,出于宣传效果的考虑,新闻文体竭力追求新奇(Novelty),因而使用种种“招眼的”(Eye-catching)用词手段。
首先就反映在新闻标题上。
英语新闻中的时髦词枚不胜举。
例如:What Is Dateline?何为征婚热线?The Sandbaggers 用沙袋治沙的人们Cold-Fighting Drug May Be Used Against SARS 千呼万唤始出来抗非典药物有望面世Asia Pledge Action on Bird flu 亚洲国家表示采取一致措施控制禽流感Yahoo Awards World’s Best Cyber cafés 雅虎评选全球最佳网吧二、新闻英语标题的修辞特色及汉译对策新闻英语标题中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得新闻标题生动,形象或富含幽默讽刺。
新闻英语标题的选词是为了强化主题、吸引读者,而修辞手段的采纳便是记者的匠心所在。
标题大多注意修辞、力求生动活泼新鲜,避免千篇一律。
标题中最为常见的要数谚语典故的套用、押韵等手法。
翻译的实质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其目的在于把原语的全部信息输入译语,同时取得最大限度的等值效果。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不同的语系特点,决定了各自的构词法和词义表达差异很大,要想确切地表达原作内容,在翻译过程中就要应用各种技巧,有时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和规律。
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必须选词、增词、省略、把词类适当地加以转换,才能使译文通顺自然。
当然翻译并不是纯语言本体的转换,它与社会文化等有着各种关系,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特色,文化使人们凝聚为一个共同整体的一系列共享的意义、信仰和价值,有其特定的时空范围。
因此,一些话语的正说与反说、句型和习语等在翻译时也要考虑到他们各自的特点。
1.套用谚语、典故谚语与典故历经历史的长期锤炼,往往能表现出复杂现象的本质。
修辞手段的运用,不但使标题引人注目,并更具韵味、让人回味无穷。
如:“No Payne,No Games”,套用谚语:“No Pains,No Gains”。
这里指美国举行亚特兰大奥运会幸亏有Billy Payne(奥运会主席比利?佩恩),举办才得以成功。
再如:“President’s Heels Hurt”,套用典故:“Achilles Heels” 阿基里斯的致命弱点。
巧妙的运用典故,增添标题的吸引力。
2.借用小说中的文学形象或著作之名增强标题形象性与生动性的方法之一,便是借用众所周知的文学形象或文学著作之名。
如:To Save or Not to Save,借用了莎士比亚在Hamlet(《哈姆雷特》)中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是生是死),译为“要不要储蓄?”;再如:All the President’s Perks(美国总统的一切额外权利),此标题套用美国作家Robert Penn Warren 的名著All the King’s Men(《国王班底》)。
3.运用押韵、对比等修辞格押韵注重的是形式,而对比注重的是内容。
在标题中,对比是利用词义间的相反或相对照来突出文章的内容。
如New Blood,Ancient Wounds 中用new和ancient,造成语义上的对比,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说明伊拉克新选的领导人执掌的却是一个朝着内战而行的国家。
为使标题便于记忆、韵律铿锵而又生动,往往运用押头韵、幽默、重复、对比等多种修辞格。
如:Assembly:Answer to Saving Private Ryan,译成“《集结号》:回应《拯救大兵瑞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