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英语标题的翻译和汉译技巧

浅谈新闻英语标题的翻译和汉译技巧
浅谈新闻英语标题的翻译和汉译技巧

浅谈新闻英语标题的语言特色和汉译技巧

摘要:新闻标题以高度精练的文字概括新闻的基本内容,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关键。透析英语报刊中新闻标题的功能、结构和特点,才能以最简明扼要的形式向读者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翻译新闻标题时,既要忠实地再现原语的语义,又要维护并传递标题的美感,尽可能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以发挥其祈使功能。标题简洁、准确、抢眼,堪称新闻的“眼睛”。本文从新闻英语标题的选词、修辞手法的采纳两方面来探究语言的独特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新闻英语标题语言特色汉译技巧

标题,作为英语新闻版面上最为明显的地方,应短小精悍、重点突出、形式独特,使读者在浏览中能从标题中发掘主题、领悟内涵、各取所需。但现实中,不少标题却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新闻英语标题在词语的选择、修辞手段的采纳方面有其特色,翻译标题时应遵循相应的对策和技巧。在信息化时代,新闻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高度浓缩,也是吸引读者视线的关键所在。在国际报道中,英语新闻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标题又被当作英语新闻报道全文的精炼概括。为了吸引读者的关注,编辑们往往采用各种手法以提升新闻标题的吸引力。同时给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带来了不少挑战。

一、新闻英语标题的词汇特色及汉译对策

无论什么翻译,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交流的目的。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繁荣,在中国与国际各领域接轨日益加速的时代,为使翻译学得以更好的发展,在注意到中西语言文化思维差异性的同时,必须打破翻译研究的地域、学科、流派的限制,形成跨学科综合、多元互补的研究格局,在译学领域加强交流,跨越不同的传统与体系,进行中西译论体系间双向互补、借鉴和相互渗透,以达到中西译学的交融与共生。而新闻英语标题的翻译则多简洁、醒目,追求新奇、文简而意丰的双重效果,具有较强的信息功能与美感功能。省略虚词、选用短小词、运用缩略词和采用新造词,是新闻英语标题的显著特点。

1.省略虚词

省略是新闻标题最明显的特点。标题往往只保留实词而略去诸如冠词、连词、介词等虚词,突出关键词语、增强节奏感。其中,省略较多的虚词是冠词以及系动词“be,are,seem”等。如:Chinese students talk to (an) ISS astronaut (https://www.360docs.net/doc/5f5315786.html, 07-8-27)译为:中国学生与(一名)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对话。此例中,汉译时数量词被省略,以达到简洁、避免繁琐。

但有时英语新闻中被省略的部分可适当体现,以达意为目的。如:China (is) to ease restriction on foreign investments in service sector (https://www.360docs.net/doc/5f5315786.html, 07-11-17) 译为:中国将放宽服务行业对外商投资的限制。汉译时,将英文的省略功能性虚词的部分加以阐释,译出“将”,使译文更精确。

2.选用短小词

首先,英语新闻标题中广泛使用名词和简短小词。名词具有较强表意功能,信息量大,同时又具有广泛的语法兼容性,可以充当各种词类,如形容词,动词,副词等角色,也可以以简约明了的形式和结构表达完整句法概念。例如:Colin Powell’s Swan-Song: View of the World 鲍威尔在卸任前最后一次谈“世界观”。The Population Surprise 人口下降。为使英语新闻标题简洁有力,编辑们多用音节少而词义广泛的短小词,以浓缩主题于标题之中。英语新闻标题偏爱选用短小精悍或字母较少的词来调整空间。这些词不但词形短而醒目,而且

语言明快简洁,给人以见解灵秀、铿锵有力的感觉。例如:Aid = assistance 帮助,Blast = explode 爆炸,End= terminate结束,中止,Bali climate talks seek 2009 deal (https://www.360docs.net/doc/5f5315786.html, 07-12-03) 译为:巴厘岛峰会寻求2009年(抵制全球温室效应的)谈判。其中,“deal”一词是新闻英语标题中较为典型的短小词,取代“negotiation”。通过使用字母较少且意义简明通俗的词语,使读者迅速准确地抓住其意。又如表示“目睹、查看”等意的eye,通常替代witness,watch,observe,review等长词。在汉译时,应根据不同的文章意境,还原原有的长词,选择恰当对等汉语表达词,以做到准确。

3.运用缩略词

英语新闻中的缩写词可简单的分为两类,一类是首字母缩略词,另一类是节缩词。

1.首字母缩略词是将几个词的首字母加在一起合成一字,全部用大写字母拼成,从而代替一组冗长复杂的词或词组,以缩减词数,使版面活泼抢眼。这种新词语形式,具有简洁实用的特点。

英语新闻标题中经常出现的缩写词主要分为三大类:

(1)组织机构的简称。如:EU

(2)常见事物的简称。如:AIDS

(3)职业、职务的筒称。如:DM

2.节缩词是把原来完整的词进行加工,缩略一部分字母,截短词头、词尾、中部或只留中间,从而构成新词,其宗旨同样是为了节省标题字数。

常见的缩略方式有:

(1)缩略词头:quake=earthquake

(2)缩略词尾:tech=technology

(3)缩略中部:yr=year

(4)只留中间:flu=influenza

缩略词,尤其是首字母缩略词,翻译时须译全称。如:Al Gore and the BBC win International Emmy Awards (https://www.360docs.net/doc/5f5315786.html, 07-11-20)译为:阿尔?戈尔及英国广播公司赢得国际艾美奖。其中,BBC是“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的缩略形式,即“英国广播公司”,应译出全称。

有时,这类词汇很难在词典中查到,需要读者在平时注意积累。

4.采用新造词

英语新闻中新词语的出现与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乃至社会生活这些领域里产生的新事物、新现象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新词汇的出现是伴随着特定的政治、社会的环境而产生的。因此,它们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易于被读者所普遍接受。在英语新闻中出现的新词汇,有很多是通过派生、拼缀、复合、省略等构词法构成的。如:smog=smoke+fog 综上所述,新闻的标题能使读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所以在新闻报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英语新闻标题有着自己的特色,掌握了这些特色,将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报道的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语言是永恒变化的,每年都有上千个新造词亮相于新闻媒体。通过赋予旧词新义、转换词性、添加词缀等方式,造出新词以表达特定意义,使标题更形象生动。如:One million computers get holiday bug (https://www.360docs.net/doc/5f5315786.html, 07-10-09)译为:国庆期间百万台电脑感染病毒。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术语应运而生。“bug”原意为“虫”,在此作“计算机病毒”解。因而在汉译时,要注意正确翻译专业名词,不可有太多的随意性。再如受Watergate

(水门事件)的启发,不断出现带有-gate(丑闻)的词,如Whitegate (克林顿的白水门事件),Monicagate (克林顿与女秘书的性丑闻)。在汉译时,要准确理解原标题意义,在此基础上紧扣内容、切忌望文生义。其次,出于宣传效果的考虑,新闻文体竭力追求新奇(Novelty),因而使用种种“招眼的”(Eye-catching)用词手段。首先就反映在新闻标题上。英语新闻中的时髦词枚不胜举。例如:What Is Dateline?何为征婚热线?The Sandbaggers 用沙袋治沙的人们Cold-Fighting Drug May Be Used Against SARS 千呼万唤始出来抗非典药物有望面世Asia Pledge Action on Bird flu 亚洲国家表示采取一致措施控制禽流感Yahoo Awards World’s Best Cyber cafés 雅虎评选全球最佳网吧

二、新闻英语标题的修辞特色及汉译对策

新闻英语标题中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得新闻标题生动,形象或富含幽默讽刺。新闻英语标题的选词是为了强化主题、吸引读者,而修辞手段的采纳便是记者的匠心所在。标题大多注意修辞、力求生动活泼新鲜,避免千篇一律。标题中最为常见的要数谚语典故的套用、押韵等手法。翻译的实质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其目的在于把原语的全部信息输入译语,同时取得最大限度的等值效果。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不同的语系特点,决定了各自的构词法和词义表达差异很大,要想确切地表达原作内容,在翻译过程中就要应用各种技巧,有时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和规律。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必须选词、增词、省略、把词类适当地加以转换,才能使译文通顺自然。当然翻译并不是纯语言本体的转换,它与社会文化等有着各种关系,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特色,文化使人们凝聚为一个共同整体的一系列共享的意义、信仰和价值,有其特定的时空范围。因此,一些话语的正说与反说、句型和习语等在翻译时也要考虑到他们各自的特点。

1.套用谚语、典故

谚语与典故历经历史的长期锤炼,往往能表现出复杂现象的本质。修辞手段的运用,不但使标题引人注目,并更具韵味、让人回味无穷。如:“No Payne,No Games”,套用谚语:“No Pains,No Gains”。这里指美国举行亚特兰大奥运会幸亏有Billy Payne(奥运会主席比利?佩恩),举办才得以成功。再如:“President’s Heels Hurt”,套用典故:“Achilles Heels” 阿基里斯的致命弱点。巧妙的运用典故,增添标题的吸引力。

2.借用小说中的文学形象或著作之名

增强标题形象性与生动性的方法之一,便是借用众所周知的文学形象或文学著作之名。如:To Save or Not to Save,借用了莎士比亚在Hamlet(《哈姆雷特》)中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是生是死),译为“要不要储蓄?”;再如:All the President’s Perks(美国总统的一切额外权利),此标题套用美国作家Robert Penn Warren 的名著All the King’s Men(《国王班底》)。

3.运用押韵、对比等修辞格

押韵注重的是形式,而对比注重的是内容。在标题中,对比是利用词义间的相反或相对照来突出文章的内容。如New Blood,Ancient Wounds 中用new和ancient,造成语义上的对比,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说明伊拉克新选的领导人执掌的却是一个朝着内战而行的国家。

为使标题便于记忆、韵律铿锵而又生动,往往运用押头韵、幽默、重复、对比等多种修辞格。如:Assembly:Answer to Saving Private Ryan,译成“《集结号》:回应《拯救大兵瑞恩》”。这个精心拟就的标题,巧妙地运用押头韵,读起来琅琅上口;Spies,Spies,and More

Spies,则是典型的重复手法的运用体现;而Best of Times ,Worst of Times,译为:美好时代与艰苦岁月,对比手法一目了然。

4 .运用转喻和双语关等修辞格

转喻(Metonymy:这是一种生动活泼而有幽默形象的修辞手法。它凭借联想把一种事物名称用来代替另一种事物名称。如:Move over,Big Brother 中用“老大哥”来代替“国家监管的监视手段”,而“老大哥”与文章中的“小兄弟”(代替“普通公民使用的数码相机”)相对应,读来相映成趣,发人深省,同时也增加了严肃话题的可读性。

双关语(Pun):语表面上是一个意思,而暗中隐藏着另一个意思。如:Microsoft Opens a New Window 。window 既有本意“窗户”,又指微软的新产品WindowaXP。

总之,翻译引经据典或富有修辞格的新闻英语标题时,应尽量考虑和体现原文的修辞特点,实在不能译出时也不必勉强,应以达意为主,切勿因辞损义。

三、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方式

就语言翻译来说,中国人的传统思维讲究天人合一、人法自然、万物皆备于我,所以主体参与意识很强,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多以“人”作主语,西方人由于理性的分析而偏重于主客分离和区别,所以有时以“人”这个主体为主语,有时以客体为主语,视情况需要而定。但更多的是抱着客观审视的态度,以事物为主语并进行客观、冷静的剖析和描述,这就导致了英汉语篇主语、主位或是重心上的差异。从根本上讲,这是中西方各自重综合与重分析思维习惯的表现,中国人喜欢螺旋式的展开方式,先宣称主题之重要,继而进行反复的论述和强调,最后回归到主题:西方人喜欢直线形逻辑思维,就是先表达出中心意思,由此展开,或层层推演或逐项分列,后面的语由前面的语句自然引出。在一句含有时间、地点、事件的通知性的话语中,中国人的习惯表达是:我们将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情,西方人的表达是:要进行的事件+地点+时间。例如,中国人习惯上说:我们明天早上去看姑妈,7:00在院子门口集合:西方人的表达是:We will meetat the courtyard gate at 7O'clock tomorrowmorning in order to visit our aunt。

通过以上对英语新闻标题的探索与分析,对英语新闻标题有了一个大体的把握。但是我们在阅读英语报刊中,不仅要看懂新闻标题而且还要恰当地翻译新闻标题。中国翻译家张培基先生认为翻译是从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翻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问,需要长期下苦功夫才能真正学到手。译者的翻译能力的形成不能单靠学习理论知识、强化技巧训练,而是需要扎扎实实的双语功底及大量的翻译实践。如何做到准确而完整呢?

以下从三方面分析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技巧:

1.直译或基本直译

就英语新闻标题翻译而言,笔者认为,如果标题的含义明白,译成汉语以后中国读者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可采取直译或基本直译。例如:Looking Back to Ahead 回首往昔展望未来(直译),Spirit Valentine’s Day Can Last All Year 一年四季情人节(基本直译)

2.尽量再现原文修辞特点

许多新闻标题不仅以其简洁精炼引人注意,同时也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既有效地传递一些微

妙的隐含信息,又使读者在义、音、形等方面得到美的享受。例如:No Fans? “No Fret!”(头韵) 赛场没人气?“咱可没生气!”,Courage Knows No Gender(拟人)勇气不分男女,Soccer Kicks Off Violence (双关)足球开踢拳打脚踢,Russian Reform::Old Wine in New Bottle (比喻)俄罗斯改革-新瓶装陈酒,

3.采用翻译权衡手法

有时当一些英语新闻标题因修辞手法,或因文化及语言差异,在汉语中难以表达其微妙意义时,不妨根据英语新闻标题的字面意思结合新闻内容翻译出合适的汉语标题,可采用如下方法:

(1)增词使意义完整

Older,Wiser,Calmer人愈老,智愈高,心愈平这条新闻若按照原文逐字翻译成“更老,更明智”就不如增加“人”“智”“心”三字意义更加明确。

(2)减词

在英语新闻标题翻译中减词是最为常见的方式,尽可能减去原标题中的只是具有语法功能的冠词,感叹词,关系词,连词,代词等以求语言简练,同时省略标题中的次要信息已突出主要信息。

例如:Italian Ex-mayor Murdered

(= An Italian Ex-mayor was murdered)

意大利前市长遇刺身亡.(Omitting article and relative verbs)

Pompeii Reported Seriously Damaged

(=Pompeii Is Reported to Have Been Seriously Damaged )

据报道庞培遗址已严重损毁(omitting auxiliary verb)

Forecast of Mexican Quake Accurate,But Ignored

(=The Forecast of Mexican Quake Is Accurate,But It Is Ignored)

墨西哥地震预报准确,但未被重视(omitting article,relative verb and pronoun)

China Appoints First Governor in World Bank.

(=China Appoints its First Governor in World Bank.)

中国任命第一位驻世界银行代表。(omitting pronoun)

四、时态,语态,省略和标点对新闻标题翻译的影响

1时态

英文标题必须言简意赅,不可能采用英语中所有的时态来浓缩新闻事实。新闻一般是最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按英语语法的时态规则,应该使用过去时态或过去完成时。但是为了避免使读者产生新闻不新的感觉,英文标题广泛采用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和现在进行时。1.1 一般现在时通常被用来表示过去发生的事。使用一般现在时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增强了报道的新鲜感(freshness) 和直接感(immediacy);二是节约了空间。

例l ENT Doctor Dies at 86.

1.2一般将来时除用“will+动词原形”之外,更多的是用“be+动词不定式”结构来表示将来,其中动词不定式前面的助动词“be”通常省略,以节省标题数字。

例2 Largest Chinese Trade Delegation to Visit I J.S.in NOV.

1.3现在进行时用来表示正在发生的事或动作,经常采用be+现在分词”这一形式,通常省略“be” ,剩下“-ing”分词在英文新闻标题中就可直接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或正在变化的事件。

例3 Death Toll in Quake-hit Kobe Growing

2、语态

在英语新闻标题中,动词的主动语态的使用频率远远超过被动语态,这是因为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生动、形象,且富有感染力。英语新闻标题中的动词表示被动语态时,被动语态结构中经常省略“be” 和“by”,只留下过去分词在标题里表示被动语态。

例4 37 Killed in Italian Plane Crash.

3、省略

为了节约篇幅,突出重点,以达到高度概括的效果,英语新闻标题通常在不影u向主题思想理解的前提下省略冠词、助动词、介词等起语法功能作用的虚词被省略掉。

3.1冠词的省略

例5 Job Losses Are Highest in 21 Years.

3.2介词的省略

例6 Jiang Meets Mathematicians.

3.3助动词的省略

例7 Moscow’S Food Prices Soaring.

4、标点符号

英语新闻标题中常用逗号、冒号和破折号等。

4.1逗号常被用来代替“and”。

例8 Australia,U.S.Seek More Ways to Promote Trade.

4.2冒号常被用来代替系动词“be”,或用在引语之前,表示某人所说的内容。

例9 French Professor:Malaria still Menaces Quarter of Humanity.

4.3破折号常放在引言之后,以引出说话者。

例1 0 World Unity against Terrorism Needed—Blair.

五、中西文化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标题是新闻内容的集中和概括,它用简练的文字浓缩了新闻中最主要或最值得注意的内容。标题既然是新闻的“眼睛” ,它应该是生动和炯炯有神,这样新闻才会为之生色,引人入胜;反之,就会使读者望而却步。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找到当天的报道重点或个人感兴趣的新闻和文章就必须读懂需要新闻的标题。为了使读者能够更好的看懂标题,这里就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对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所引起的差异作一简介。

新闻标题作为当下的主流传播媒介,它的英汉互译更受到大家的关注,而各种语言的互译又离不开各国的文化特色。在翻译研究中,应充分注意到中西语言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和相应的翻译手法,以达到中西译学的交融与繁荣。

语言不仅是人类思想感情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能真切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态地域、政治经济、物质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然而语言的个性与共性是共存和并重的,洪堡特曾经说过:“比较语言研究是对语言差异的准确探索。”可以说,寻找差异的目的是达到统一,其中必须特别关注的,则是语言的音形、词句、文体等形式中所内涵的精神文化实质。

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有许多辉煌成就令外国学者向往,他们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多姿多彩,其历史源远流长,因此形成了构思方式和语言组织上的重视意合和悟性,区别于西方思维差异上的重形合和理性。汉语的意合无须借助词汇语法的衔接手段。仅靠词语与句子内涵意义的逻辑关系或借助语境、语义、语用的因素。便能构成连贯的语篇,这一特点的集中体现在古汉语文学作品中:英语在语言形式上把词语句子结合成语篇整体时则少不了词汇语法的显性衔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文化研究大潮的影响,翻译的历史文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中西翻译的语言和文化思维的差异表现得极为突出,基于对语境、语气、含蓄等的敏感度及广泛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关注。翻译的文化因素被更多地加以考虑。

德国思想领袖哈贝马斯倡导的“交往行动理论”以理解与沟通为现代社会最高目标,认为翻译研究应该成为人类交往实践的一项基本训练,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建立起主客体间的有效联系,这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往甚至是相同背景下的交往都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改变现实生活中单向的思维模式,建立一种新的主客体认识模式。

六、新闻英语标题汉译的总体原则

在某种意义上说,语言翻译活动中准确和流利的表达就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冲破原文词义或句法结构的强制范畴,把原文精髓用规范、通顺的译文语言全息再现出来的过程。由于这样的译文不是原文的机械复制品,它往往需要创造性劳动,亦即语言艺术。而表达的艺术主要体现在理解翻译法以及对于原文用词、句法结构、叙述顺序等问题的恰到好处的处理上。由“直译”与“意译”引发出“异化”和“归化”,在翻译实践中都不能不采用。没有哪一种译文是完全异化或完全归化的。在翻译过程中若能使二者相得益彰,那么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闻标题的翻译是传译两种相异的语言与文字,总需要将译者与被译者两方面的语言文字做一番深刻的研究,看中文与外文究竟有哪些相异之处,这些相异之处有文法上的、修辞上的、习惯上的和表现手法上的,如:由于英语重句子的建构,英语句型多,尤其长句多。西方人习惯于使用“叠床架屋”式结构的长句子,在进行翻译时,都要关照到。

新闻报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倍受人们的青睐和关注。本文通过大量实例,从英文新闻标题的在措词和修辞等方面为切入点对英文新闻标题进行研究,认为英文新闻标题具有简洁精练、形象生动、幽默诙谐、句型结构较固定的特点,并提出直译、增译和省译三种翻译策略。

新闻英语标题的翻译,同其他类的翻译在本质上是如出一辙的。其汉译的总体标准,遵循一定的翻译准则。近代翻译大师严复所提出“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对新闻英语标题的翻译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信”,即忠实原作,要“译文取明深义,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悖本文”。汉译时,要坚持严谨的翻译态度、准确翻译专业名词,切忌望文生义;“达”,就是通达,要“全文神理”,“融会于心”。汉译时,不可逐字死译、生搬硬套,不可拘泥于一两种翻译技巧,应灵活处理标题形式;而“雅”即运用渊爵尔雅的词采,要“求其尔雅”,“以行远”。汉译时,要懂得采用恰当的修辞手段,注意锤词炼句,言简意赅,独具匠心。

总之,要译好新闻标题,除透彻理解原文内涵外,应善于比较研究英汉两种语言标题的特点,并兼顾三个方面:(1)准确理解标题,领悟其妙处;(2)译文要体现标题特色,增加可读性;(3)尽可能符合目的语语言习惯,为读者着想。

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技巧简析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英语新闻翻译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英语新闻中,“标题被视作报道全文的缩写”,为了尽量吸引读者,编辑往往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力争使新闻标题更具吸引力。这为英语新闻翻译带来挑战。翻译者需调动各种翻译手段,力争把原标题的意义和风格以汉语形式再现出来。为此,翻译时应兼顾三个方面:准确理解标题意义,尤其是要透过字面理解其深层意义;在不曲解原意的情况下发挥汉语特点,以增强译文可读性;在文化背景缺失的情况下,注意译文的可接受性。 一、直译或基本直译新闻标题 直译和意译孰是孰非在我国译界争论不休,迄今未有定论。笔者以为,两种译法各有长短,翻译中需视实际情况而定,扬长避短。但无论直译还是意译,都应把忠实于原文内容放在首位。就英语新闻标题翻译而言,笔者以为,如果英语标题的含义明白,译成汉语以后中国读者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可考虑采用直译或基本直译。比如: Putin faces harsh press criticism over terror 普京因恐怖事件受媒体严厉批评 Olympics Begin in Style; Swimmer Takes 1st Gold 奥运盛妆开幕泳将喜夺首金 UK soldest person dies at 115 英国第一寿星谢世,享天年百岁又十五 以上三则新闻标题属于直译或基本直译,没有洋腔洋调,显得很自然流畅。又如:Ugly Duckling N-Shipat Last GetsHappy Home 丑小鸭核动力船终于找到安乐窝 这则新闻讲述的是某国一艘核动力船,因许多国家担心核污染而拒绝让其靠岸,所以只得在海上到处漂泊,历经周折之后最终被获准在一港口停泊。原标题中以调侃的语气将这艘核动力船比喻成安徒生笔下的“an ugly duckling”(丑小鸭),这也是广大中国读者早已熟悉的典故,故译文采用了“拿来主义”的直译手法,读者一看也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二、翻译中添加注释性词语 英语报刊的新闻标题往往迎合本国读者的阅读需要,而且由于思维习惯与中国人不同,英语新闻标题的表达方式也与中文有所不同。因此,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内外有别”的原则和我国读者的阅读心理,对国人可能不太熟悉的有关信息、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不符合国内读者阅读习惯的表达方式进行必要的变通,该删则删,该增则增。正如刘宓庆先生在《文体与翻译》中说的:“即使是明白、易懂的新闻标题,我们在汉译时也常需加上逻辑主语,或电讯中有关的人的国籍、事件发生的地点等等,总之必须增补介绍性、注释性词语以利中国读者的理解,避免读者产生误会。”例如: For Beslans children, alegacy of nightmares (俄罗斯:)劫后相逢,别城孩童仍似恶梦中

新闻英语标题翻译语态

新闻英语标题翻译:语态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动词表示被动语态时,被动语态结构“be+过去分词”形式中的助动词“be”,通常被省略,也经常不用“by”来引出动作的执行者,剩下的过去分词在标题里就可直接表示被动意义,读者切忌将之误解为该动词的过去式。如: Girl Of 18 Raped After Threat With Bread Knife. (A Girl Of 18 Raped After Threat With A Bread Knife.) 餐刀威逼下,18岁少女遭强暴。 Van Goghs Recovered After Theft. (Van Goghs Are Recovered After The Theft.) 梵高名画窃而复得。 Father Jailed For Murder Of Daughter. (Father Is Jailed For The Murder Of His Daughter.) 谋杀亲生女儿父亲锒铛入狱。 其实,读者在广泛接触英语报刊时会发现,新闻标题使用动词主动语态的频率远远超过被动语态。因为从修辞学角度而言,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更加生动多彩且富有感染力,所表达的意义更为直接,或更具有说服力,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读来朗朗上口,流利自然。英语新闻标题只有在事件或动作的接受者比执行者更重要时才使用被动语态,突出强调宾语部分,以引起读者注意。这是因为读者读报时的心理状态同看书或查阅资料时的情况不尽相同。人们往往是在就餐时或上班途中、候车、饭后用茶等较空闲时看报的,阅读时思想往往不是完全集中的。只有当他们看到一条特别能引起他们兴趣的标题时,才会把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全神贯注的看下去。因此,英语新闻标题有时为突出动作的承受者通常采用被动语态,目的在于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新闻英语标题翻译欣赏及汉译

新闻英语标题翻译:欣赏及汉译 我们在阅读英语报刊时,不仅要学会看借新闻标题,而且最好还能善于欣赏并翻 译新闻标题,惟有如此,我们才能较正确地理解英语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及修辞等 特点,判断出标题的寓意。 欣赏或翻译英语新闻标题时应该兼顾三个方面:准确理解标题,领悟其妙处;适 当照顾译文特点,增强可读性;重视读者的接受能力。欣赏或翻译英语新闻标题,对 于不太熟悉英语国家历史、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有时并不是很容易的。许多妙不可 言的精彩之处,一疏忽就可能从眼皮底下滑过去。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积累,不断熟悉英语国家的历史掌故、文艺作品以及英语的修辞手段等等。一旦真的领会并 译出了英语标题中作者苦心营造的深奥内涵,那份喜悦不亚于数学家攻克一道难题。 一、直译或基本直译 如果英语标题的含义明白、直接,译成汉语以后中国读者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则可直译或基本直译。如: Looking Back To Look Ahead. 回首往昔展望未来。 America's Careening Foreign Policy. 摇摆不定的美国对外政策。 Bill Clinton Assumes Office In White House As Us President. 比尔,克林顿入主白宫,就任美国总统。(或译:克林顿入主白宫,新总统始掌 大权。) Olympics Begin In Style; Swimmer Takes 1st Gold. 奥运会隆重开幕泳将夺首枚金牌。

二、添加注释性词语 即使是明白易懂的新闻标题,我们在汉译时也常需酌情加上逻辑主语,或新闻人物的国籍、消息的事发地点等等。总之,应兼顾中英语新闻标题之异同,适当增补有关介绍性、注释性词语以利读者理解,避免产生误会。例如: Li Elected Cppcc Head. 李(瑞环)当选为全国政协主席。 Lewis, Xie Voted World's Top Two. 路(易斯)谢(军)当选世界最佳男女(运动员)。 Emperor's Visit A Milestone In Bilateral Ties. 天皇访华:(中日)双边关系的里程碑。 Quake Death Toll Tops 5000. (日本限神地区)地震死亡人数己逾五千。 Young Wheelers, Big Dealers. 青年摩托车手成了(保险公司)大主顾。 三、体现原文修辞特点 如果英语标题寓意于某种修辞手段,如双关、比喻、押韵等,译成汉语以后中国读者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则应尽可能体现原标题的修辞特色。如: 押韵:After The Boom Everything Is Gloom.

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技巧

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技巧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英语新闻翻译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英语新闻中,“标题被视作报道全文的缩写”,为了尽量吸引读者,编辑往往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力争使新闻标题更具吸引力。这为英语新闻翻译带来挑战。翻译者需调动各种翻译手段,力争把原标题的意义和风格以汉语形式再现出来。为此,翻译时应兼顾三个方面:准确理解标题意义,尤其是要透过字面理解其深层意义;在不曲解原意的情况下发挥汉语特点,以增强译文可读性;在文化背景缺失的情况下,注意译文的可接受性。 一、直译或基本直译新闻标题 直译和意译孰是孰非在我国译界争论不休,迄今未有定论。笔者以为,两种译法各有长短,翻译中需视实际情况而定,扬长避短。但无论直译还是意译,都应把忠实于原文内容放在首位。就英语新闻标题翻译而言,笔者以为,如果英语标题的含义明白,译成汉语以后中国读者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可考虑采用直译或基本直译。比如: putin faces harsh press criticism over terror普京因恐怖事件受媒体严厉批评 olympics begin in style; swimmer takes 1st gold奥运盛妆开幕

泳将喜夺首金 uk soldest person dies at 115英国第一寿星谢世,享天年百岁又十五 以上三则新闻标题属于直译或基本直译,没有洋腔洋调,显得很自然流畅。又如:ugly duckling n-shipat last getshappy home 丑小鸭核动力船终于找到安乐窝 这则新闻讲述的是某国一艘核动力船,因许多国家担心核污染而拒绝让其靠岸,所以只得在海上到处漂泊,历经周折之后最终被获准在一港口停泊。原标题中以调侃的语气将这艘核动力船比喻成安徒生笔下的“an ugly duckling”(丑小鸭),这也是广大中国读者早已熟悉的典故,故译文采用了“拿来主义”的直译手法,读者一看也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二、翻译中添加注释性词语 英语报刊的新闻标题往往迎合本国读者的阅读需要,而且由于思维习惯与中国人不同,英语新闻标题的表达方式也与中文有所不同。因此,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内外有别”的原则和我国读者的阅读心理,对国人可能不太熟悉的有关信息、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不符

新闻标题的翻译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去关注国际信息。新闻媒体的发展给予我们渠道去关注国际新闻,而英语新闻报道的翻译让我们能更好地掌握国际信息。新闻标题是新闻的重要部分,做好新闻标题的翻译就极为重要。本文介绍了英语新闻标题的一些基本信息,如新闻标题的定义、功能等。同时结合实例,详细分析英语新闻标题在词汇、语法及修辞手法等层面的特点。最后根据英语新闻标题在不同层面的特点提出一些英语新闻标题翻译的原则以及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的翻译技巧及方法。 1.中英文新闻标题的总论 在信息化时代,新闻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高度浓缩,也是吸引读者视线的关键所在,在国际报道中,新闻占了相当大的鼻中隔,而英语新闻更是重中之重,标题被当做英语新闻报道全文的精炼概括,为了吸引读者关注,往往采用各种手法来提升新闻标题的吸引力。同时给新闻标题的翻译带来不少挑战。 1.1标题的定义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 也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标题是新闻文本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其字号大于正文,作用是划分、组织、揭示、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不同的种类 1.2.中英文标题对比 1.2.1.共同之处 a).它们都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全部新闻内容的浓缩和提炼,使读者能在短时间内选择新闻,阅读新闻和理解新闻。 b).新闻报道讲究客观公正,但是新闻标题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媒体编辑往往利用制作标题的机会借题发挥,在概括或浓缩新闻内容的同时,巧妙的融入自己的政治倾向,借以体现媒体的政治方针,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便于引导舆论。 c).中英文标题在写作方面,都十分的精炼,含义深邃。 1.2.2.差异之处 a).英语新闻相对较长,占字空间较大,所以标题必须十分简单。但中文相对含义比较丰富。

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技巧研究

2014年01月上 青春岁月 一、英语新闻标题的典型特点分析 新闻标题就是出现在新闻内容前面的,以醒目的文字来突出新闻内容的新闻形式,为了达到间接和生动形象的目的,新闻标题的使用通常都是以名词、流行语和缩略词等为主,这样可以产生新颖别致的效果。笔者对多家海外媒体的新闻报道进行了长期跟踪关注,总结出英语新闻的标题的典型特点,主要分为下面几个部分: 第一就是在措辞方面,英语新闻标题中的措辞特点就是大量使用名词简短的词汇,名词的表意功能更为明确,同时信息量比较大,而语法的兼容性也比较高,可以去充当形容词和动词等,可以以简单的形式来完成整句话的表达。除了名词之外,英语新闻中还大量使用了短小的词来进行调控,这些词可以起到吸引读者眼光的目的。第二就是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新闻标题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追求爆炸性的特点,使用各种新鲜的流行语来进行。第三就是在英语新闻中出现了大量的缩略词,可以以此来替代很多较为复杂的词汇。第四就是在英语新闻标题中大量出现了修辞手法,这样可以让新闻标题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还可以起到讽刺和幽默的作用。 二、新闻视角下翻译英语新闻标题的技巧 新闻标题具有提炼新闻内容、美化版面和吸引读者三个基本功能,所以在对英语新闻标题进行翻译中也需要时刻坚持这三个基本特点。具体来看,从新闻的角度出发来思考如何进行新闻标题的翻译工作,主要分为下面几个部分: 第一就是要准确的对原标题进行理解,然后选择出最合适的词汇来进行表达。在翻译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精炼流畅,要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领略标题的独特的魅力。例如在对奥运会进行报道中,出现了一则英文标题《Olympics Beg in in Sty le ,Sw immer T akes 1stGo ld.》就可以翻译成为《奥运盛大开幕,泳池将诞生首金》,其中“盛大开幕”和“首金”等词汇的使用非常简练,并且准确无误的传递出了原标题中含义。 其次就是要在翻译中考虑到中文和英语的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照顾到新闻标题翻译的特点,新闻标题中的每一个词汇都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和概括性,甚至于标点符号的使用都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在翻译中也需要考虑到这个层面。在进行英语新闻标题翻译中,也需要考虑到因为语言文化而形成的信息不对称和意义不对等等现象。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很难从汉语中找到一个词汇来进行完全的对等,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对标题进行全部的理解,然后去寻找最合适的词汇,同时还需要兼顾新闻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就是在新闻标题的翻译中坚持政治正确。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所以在英语新闻标题中常常出现对我国的政治诋毁等,这需要译者保持清醒。在针对国际新闻进行翻译中,会遇到新闻选题与新闻标题翻译的问题,在这时候我们不仅需要考虑到新闻的实效性,还需要考量到新闻的政治性。 三、交际翻译在新闻标题翻译中的应用 语言具有表达功能、传播功能和召唤功能三个基本功能,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去思考新闻标题翻译中的交际性。新闻标题的翻译应该更多的使用交际翻译方式,译文应该更加倾向于译入语的语言形式,这样可以帮助读者对新闻标题进行更好的理解。具体来看,主要分为下面几个部分: 第一就是更多的使用意译的方式,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增添文字,而避免进行直译。直译尽管可以直接重现原文的含义,但是却因为语言组织上存在的差异,而导致新闻过于机械化,失去趣味性。 其次,在新闻标题翻译中会出现大量的专业术语,这要求译者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例如在英语的新闻标题中,中国通常被简称为,而韩国被成为,当标题中没有体现出明确的 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技巧研究 □汪荣顺(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英文新闻标题的拟定带有典型的英语特点,例如措辞和结构等方面,都与汉语新闻有所不同。而对英语新闻标题进行翻译中,也存在很多技巧,从语言出发需要对原标题进行深入理解,在政治正确的前提下进行翻译;从交际性出发,需要以译入语为主来进行翻译;从美学出发需要坚持翻译中的文化思辨,从而增强翻译的感染力。 【关键词】英语翻译;新闻标题;翻译技巧政治倾向时,我们需要结合具体新闻内容来进行政治倾向的选择。 四、英语新闻标题翻译的美学透视 著名翻译家傅仲选认为翻译就是审美主体,透过中介来进行的审美活动,是将一种审美客体转换成为另外一种审美客体的活动。而英语新闻标题翻译中也需要坚持这种美学的态度,从而让译文与原文一样具有美感。作为译者,面对新闻标题并非仅仅坚持语言上的准确性,也并非仅仅坚持新闻上的爆炸性和趣味性,而是要结合语言的美感来进行翻译,从而可以达到审美的效果。 从中英文之间在连接手段、形式和种类上存在的巨大差别来看,中英文是存在很多差异的,汉语重视的是意合,造句是侧重隐性中的连贯;而英文则侧重的是形式和结构上的完整性。从美学角度出发,新闻标题翻译中的美感可以分为下面几个部分: 第一就是要做到精炼上的美感。要在有限的词汇中表达出新闻的含义,这是新闻标题翻译中的一个难点。2008年,我国汶川地震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诸多国外媒体都对此进行了关注,一家国外媒体以《nation mo urns quake dead 》为题报道了我国对死去同胞的悼念活动,结合汉语中的词汇特点,以及彼时我国所处的社会环境氛围,笔者认为以《举国同悲悼念同胞》为题,可以在美学上更加达到悲怆的氛围,从而更加贴合该新闻的氛围。 其次就是要意境上达到美感。新闻标题的选择不仅仅要做到传播上的生动形象,还需要达到一定的意境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并且通过标题的设置来唤起大众对该新闻的联想。例如当花旗银行收购我国某银行股份时,美国某媒体以《y ear of the citi in China ?》为题进行了报道,结合花旗银行,笔者认为以《花旗在中国飘扬?》为翻译颇为恰当,首先花旗银行不仅指新闻中的新闻主体,同时花旗飘扬还指向了旗在汉语中的另一层含义,让这则新闻颇具趣味性。 最后就是可以大量使用汉语典故来进行新闻标题的翻译。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累积了大量的文化典故,如果使用得当不仅可以增强新闻标题的文化意境,还可以让读者更好的理解新闻内容。例如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卸任之后开始进行环保宣传工作,但美国一家媒体却认为戈尔的环保工作只是为了赚取暴利,并且以“carbon billio naire ”一词来对戈尔进行报道,笔者认为我们对该标题进行翻译时,可以借用卖炭翁的典故来进行,不仅增加了该新闻标题的趣味性,同时还增强了文化意境。 五、结语 透过新闻性、交际性和美学性等几个角度来对新闻标题的翻译进行研究之后,我们可以看出,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并不仅仅是语言之间一种简单的转换,同时也是需要译者在对新闻内容进行准确把握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语言基础和文化基础进行的二次创造,可以起到吸引读者和增强感染力等诸多效果。 新闻标题的翻译也是一个涉及到语言学、文化学和历史学等多个学科,涉及到准确性和政治性等多种特性的较为复杂的课题,对此我国学界目前的关注仍然是不足的,还需要对此进行更多的理论探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张义.英语新闻标题的省略特征及翻译策略[J].新闻爱好者,2011(04). [2]刘金龙.英语新闻标题中的修辞格及其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1(02). [3]陈晓莉,文军.英语新闻标题翻译中的模因现象[J].上海翻译,2011(02). 【作者简介】 汪荣顺(5—),黑龙江省桦川县人,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 129 sino ro k 198

英语新闻标题及其翻译

English News Title and Its Translation Outline 1. Introduction 2. Development of English News Title 2.1 History of English News Title 2.2 Functions of English News Title 2.2.1 Pointing Out the News Content 2.2.2 Producing Attractive Effects. 2.3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News Titles 2.3.1 Vocabulary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2.3.2 Tens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2.3.3 Rhetoric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2.3.4 Punctuation Mark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3. Translation of English News Titles 3.1 Literal Translation 3.2 Free Translation 3.3 Addition 3.4 Omission 3.5 Negation Translation 3.6 Alliteration 3.7 Making Use of the Advantage Chinese in Translation

4. Conclusion English News Title and Its Translation [Abstract] English news titles play a special role in news reporting. Thus we should place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news titles.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English news titles in terms of their grammatical features and its translation. When it comes to translation, it tries to reproduce the functions of English news titles which requires translators’agility and ingenuity in applying semantic and rhetorical devices. With grammatical and semantic exploration into the English news titles, such studies strive to benefit the readers i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what the editor wants to convey. [Key words] English news title; function; comparison; translations methods

最新英语新闻标题及其翻译

Outline 1. Introduction 2. Development of English News Title 2.1 History of English News Title 2.2 Functions of English News Title 2.2.1 Pointing Out the News Content 2.2.2 Producing Attractive Effects. 2.3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News Titles 2.3.1 V ocabulary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2.3.2 Tens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2.3.3 Rhetoric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2.3.4 Punctuation Mark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3. Translation of English News Titles 3.1 Literal Translation 3.2 Free Translation 3.3 Addition 3.4 Omission 3.5 Negation Translation 3.6 Alliteration 3.7 Making Use of the Advantage Chinese in Translation 4. Conclusion

[Abstract] English news titles play a special role in news reporting. Thus we should place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news titles.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English news titles in terms of their grammatical features and its translation. When it comes to translation, it tries to reproduce the functions of English news titles which requires translators’ agility and ingenuity in applying semantic and rhetorical devices. With grammatical and semantic exploration into the English news titles, such studies strive to benefit the readers i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what the editor wants to convey. [Key words] English news title; function; comparison; translations methods 英语新闻标题及其翻译 [摘要]标题在新闻报道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因此在整个新闻英语翻译中标题翻译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拟从以下角度进行论证:英文报刊标题的文字简练醒目,无疑是来源于对英语语法得心应手的灵活运用。而要再现英文标题在原文中所起的浓缩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需要译者同样在用词和修辞等语法方面匠心独运。本文拟通过对英语新闻标题翻译原则和策略的探讨,以期能对新闻英语包括英语标题翻译找到一条具有特定翻译规则的途径作出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英语新闻标题; 作用; 分类; 对比; 翻译方法 1 Introduction What is the title? A title of a piece of news usually printed in large type and devised to summarize, gives essential information, or interests readers in reading the news content . Naturally readers buy newspapers in order to keep posted on daily happenings. However, t oday’s English newspapers are getting fatter with a great

新闻英语标题翻译省略

新闻英语标题翻译:省略 有的读者读英语报刊,心中无数,东翻翻,西看看,总想挑容易的文章读。一篇文章刚看了个头,一碰到生词,马上换一篇。如此这般,换了六、七篇,还没确定读哪篇。那么,应该怎么读?首先要有准备地阅读,如先大致了解一下某报各版的主要内容,然后按照自己的兴趣或事先拟订的阅读计划,选定一个版面,有选择地阅读。 如果碰到生词,也要坚定地读下去。要知道,对于初、中等英语水平的读者,英语报刊文章很少会不出现生词。其次要有步骤地阅读。一般应先读标题,但由于标题(headline)短而精,不太好懂,不少读者常常绕开它。这是不明智的。一份英文报纸少则10至20版,多则数百版。读者一般时间有限,谁都不可能像读课文或看小说那样从头至尾一字不漏地通读一遍。我们拿起一份报纸总想迅速找到当天的报道重点或个人感兴趣的新闻和文章。怎样寻找呢?这就需要找个“向导”作介绍。显然,新闻标题就是十分理想的“向导”。这是因为标题是新闻内容的集中和概括,它用简练的文字浓缩了新闻中最主要或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英语新闻标题的措词、语法、修辞乃至标点符号等方面的特点较为突出,现一一予以简述。 省略 标题是新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阅读英语报纸的新闻标题是我们学习阅读英语报刊的第一步。这么说绝无夸张之意,从语法角度来看,英语新闻标题有其一套独特的语法体系,与人们平时常见的英语句子语法有所不同,新闻英语学者称之为“标题语言”(headlines)。其中,标题中虚词的省略就是它的重要特点之一。一般而言,标题中虚词省略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冠词基本省略。 例如:Tenth Of British Mackerel Catch Ground Into Feed. (A Tenth Of The British Mackeel Catch Ground Into Feed.) 英国捕获鳍鱼一成碾为饲料。

浅析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其汉译策略

中文题目:浅析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其汉译策略 英文题目: A Study on Features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News Headlines

Contents Abstract(in Chinese) (Ⅰ) Abstract(in English) (Ⅱ) I. Introduction (1) II.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News Headlines (3) 2.1 The definition of news headlines (3) 2.2 The functions of news headlines (3) 2.3 The classification of news headlines (4) III. The Features of English News Headlines (5) 3.1 Lexical features of English news headlines (5) 3.1.1 Preference for short words (5) 3.1.2 Wide use of abbreviations (6) 3.1.3 Flexible use of journalistic coinages (7) 3.1.4 Flexible use of vogue words (7) 3.1.5 Emotive words (8) 3.2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English news headlines (8) 3.2.1 Omission (9) 3.2.2Tense (10) 3.2.3 Voice (10) 3.2.4 Punctuation (11) 3.3 Rhetorical features of English news headlines (11) IV. The Techniques of Translating English News Headlines (13) 4.1 Literal translation (13) 4.2 Balance translation (13) 4.2.1 Adding words (14) 4.2.2 Cutting words (14) 4.2.3 Applying famous sayings and poem lin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15) 4.3 Adding connotations in the translation (15) 4.4 Application of the original rhetoric into translation (16) 4.5 Application of slangs and proverbs (17) V. Conclusion (18) Works Cited (20) Acknowledgements (21)

新闻标题的翻译

新闻标题的翻译 注意点: 1、要准确理解并把握其特点 2、言翻译得当,增强可读性 3、注意读者的接受能力 翻译策略 一、直译或基本直译 1. Girl of 18 Raped After Threat With Bread Knife. 餐刀威逼之下18岁少女遭强暴 2. Putin face harsh press criticism over terror 普京因恐怖事件受媒体严厉批评 二、意译 1.UK Writers Fly High on World Book Day 英国作家在世界图书日独领风骚 2.Thank Heavens For Brussels 欧盟有救了(布鲁塞尔是比利时首都,欧盟总部所在地) 三、翻译技巧 1、增词 1.Red Envelopes Becomes Burden 国庆节,婚礼红包劫 2、减词 Chinese Dating Tours Popular 找另一半?试试相亲游 助动词省略(tours are popular) 3、修辞手法 双关 1.Fans Hope to Have New York Hotel 纽约热心民众挽救百年老饭店 2.Soccer Kicks Off Violence 足球开踢(拳打脚踢) 时态语态 1、用一般现在时表过去 Street Battle in Heavy Shelling as Peace Talks Proceed. (ed) 和平谈判照常进行,街头巷战照常不停 2、用不定式表将来 Pope (is) to Visit Japan in February

教皇拟于二月访日 3、用现在分词表达正在进行的动作或正发生的事 Bill Gates Working on A New Book 比尔盖茨撰写新书科技先锋展望未来 语态(主动语态多余被动语态) 1、Google’s interview unveiled 谷歌面试题遭破解 Unveiled 过去分词在标题中可直接表达被动意义 补充 1.1st Container Hotel planned 如家将首推集装箱酒店 2.Household Wealth: China 3rd 我国家庭财富榜居全球第三 3.ID cards Enough to Board 明年起可刷身份证登机 4.35B Words Typed Daily 我国网民日均打字350亿 5.Malware Makes ATMs Spit Cash 多国ATM“被黑”自动吐钱 6.Google’s interview unveiled 谷歌面试题遭破解 Unveiled 过去分词在标题中可直接表达被动意义 7.HK cracks down on smugglers 香港严打大陆扫货“水客” cracks一般现在时表过去的事情,新闻现在时从形式上增加报道新鲜感,现实感,直接感 8.Guangzhou Fair closes, trade Booms 广交会闭幕交易兴旺 标点符号逗号一般情况下用and 连接,但是在标题中通常用逗号隔开 9.Sister act: Twins celebrate 100th birthday 双胞胎姐妹共度100岁诞辰 10.10 classic Thanksgiving dinner dishes 十种经典感恩节菜肴 11.Peaking Opera artist Ma Changli dies at 86 京剧艺术家马长礼享年86岁 12.China, will replace the US to lead the world? 中国真的能取代美国领导世界吗 13.Don't expect too much from end to interest tax 对取消利息税不可期望过重

新闻英语标题的翻译及欣赏(二)

英语知识 三、体现原文修辞特点 如果英语标题寓意于某种修辞手段,如双关、比喻、押韵等,译成汉语以后中国读者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则应尽可能体现原标题的修辞特色。如: 押韵:After TheBoom Everything Is Gloom. 繁荣过后,尽是萧条。(或译:繁荣好景不再,萧条接因而来。) 双关:SoccerKicks Off With Violence. 足球开踢拳打脚踢。 借用典故:LibertyMother Of Invention. 自由是发明之母。 幽默:AccuserAccused. 原告没当成反而成被告。 比喻:MiddieEast: A Cradle Of Terror. 中东恐怖主义的摇篮。 四、灵活处理修辞差异。 英语标题寓意于某种修辞手段,而这种修辞手段在语言转换中如与汉语难以契合,则不妨意译,即舍弃原来的英语标题,按内容概括出合适的译文标题,切忌生搬硬套,译成晦涩难懂的句子。同时适当照顾汉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多用动词、尾韵、对仗等修辞手段。如: 押韵:DesperateNeed, Desperate Deed. 燃眉之急非常行动。 典故:1990: YearOf Marco Polo Chic. 1990年:中国热的一年。 夸张:A Vow ToZip His Lips. 誓将守口如瓶。

双关:'Silent'Office Workers Demand To Be Heard. “不闻不问”的办公室员工今后将不再不闻不问了。 比喻:RussianReform Old Wine In New Bottle. 俄罗斯改革新瓶装陈酒。 可见,要译好英语新闻标题,除了需要透彻地理解原文内涵,领悟其妙处外,还要善于比较研究英汉两种语言新闻标题的特点,充分发挥汉语的优势。 作为一个会议口译译员,应该全面发展,不仅能搞同声传译工作,也要能搞即席传译工作,二者缺一不可。 由于同声传译比即席传译更加容易学习和掌握(这点恐怕同很多人的想象相反),所以,作为初学者,在掌握即席传译技术以前,最好先搞一段时间的同声传译工作。也就是说,应该先到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上去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是很少的。由于工作需要,绝大多数会议总免不了要建立若干个委员会、工作组、起草组等附属机构。这些机构往往在没有同声传译设备的小会议室里开会,这就需要进行即席传译了。遇到这种情况,所有搞同声传译工作的译员,都可能被抽调到这些附属机构中去担任即席传译工作。如果某些人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们的那份工作就要不合理地落到他们的同事身上,给别人增加负担。 More: https://www.360docs.net/doc/5f5315786.html,/jigou/yingyu-beijing/ Edit:北京英语培训机构More:yypxjgwk 所以,在大学的翻译系或翻译学校里,都把同声传译和即席传译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学生的标准,达不到这一标准,就不能取得毕业证书。 此外,译员为了保证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还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适当的业余活动,如体育运动、娱乐游戏、从事业余研究和写作等。只有这样,他才能有健康的身体和饱满的精神,以胜任口译这一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工作。 作为一个会议口译译员,应该全面发展,不仅能搞同声传译工作,也要能搞即席传译工作,二者缺一不可。

浅谈新闻英语标题的翻译和汉译技巧

浅谈新闻英语标题的语言特色和汉译技巧 摘要:新闻标题以高度精练的文字概括新闻的基本内容,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关键。透析英语报刊中新闻标题的功能、结构和特点,才能以最简明扼要的形式向读者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翻译新闻标题时,既要忠实地再现原语的语义,又要维护并传递标题的美感,尽可能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以发挥其祈使功能。标题简洁、准确、抢眼,堪称新闻的“眼睛”。本文从新闻英语标题的选词、修辞手法的采纳两方面来探究语言的独特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新闻英语标题语言特色汉译技巧 标题,作为英语新闻版面上最为明显的地方,应短小精悍、重点突出、形式独特,使读者在浏览中能从标题中发掘主题、领悟内涵、各取所需。但现实中,不少标题却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新闻英语标题在词语的选择、修辞手段的采纳方面有其特色,翻译标题时应遵循相应的对策和技巧。在信息化时代,新闻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高度浓缩,也是吸引读者视线的关键所在。在国际报道中,英语新闻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标题又被当作英语新闻报道全文的精炼概括。为了吸引读者的关注,编辑们往往采用各种手法以提升新闻标题的吸引力。同时给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带来了不少挑战。 一、新闻英语标题的词汇特色及汉译对策 无论什么翻译,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交流的目的。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繁荣,在中国与国际各领域接轨日益加速的时代,为使翻译学得以更好的发展,在注意到中西语言文化思维差异性的同时,必须打破翻译研究的地域、学科、流派的限制,形成跨学科综合、多元互补的研究格局,在译学领域加强交流,跨越不同的传统与体系,进行中西译论体系间双向互补、借鉴和相互渗透,以达到中西译学的交融与共生。而新闻英语标题的翻译则多简洁、醒目,追求新奇、文简而意丰的双重效果,具有较强的信息功能与美感功能。省略虚词、选用短小词、运用缩略词和采用新造词,是新闻英语标题的显著特点。 1.省略虚词 省略是新闻标题最明显的特点。标题往往只保留实词而略去诸如冠词、连词、介词等虚词,突出关键词语、增强节奏感。其中,省略较多的虚词是冠词以及系动词“be,are,seem”等。如:Chinese students talk to (an) ISS astronaut (https://www.360docs.net/doc/5f5315786.html, 07-8-27)译为:中国学生与(一名)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对话。此例中,汉译时数量词被省略,以达到简洁、避免繁琐。 但有时英语新闻中被省略的部分可适当体现,以达意为目的。如:China (is) to ease restriction on foreign investments in service sector (https://www.360docs.net/doc/5f5315786.html, 07-11-17) 译为:中国将放宽服务行业对外商投资的限制。汉译时,将英文的省略功能性虚词的部分加以阐释,译出“将”,使译文更精确。 2.选用短小词 首先,英语新闻标题中广泛使用名词和简短小词。名词具有较强表意功能,信息量大,同时又具有广泛的语法兼容性,可以充当各种词类,如形容词,动词,副词等角色,也可以以简约明了的形式和结构表达完整句法概念。例如:Colin Powell’s Swan-Song: View of the World 鲍威尔在卸任前最后一次谈“世界观”。The Population Surprise 人口下降。为使英语新闻标题简洁有力,编辑们多用音节少而词义广泛的短小词,以浓缩主题于标题之中。英语新闻标题偏爱选用短小精悍或字母较少的词来调整空间。这些词不但词形短而醒目,而且

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翻译策略研究.

综合篇闻标题本身简约明了 , 新词语较多 , 省略较多 , 语法不符合常规 , 这就需要根据整个新闻的内容对标题进行意译 , 使读者快速理解新闻所传达的信息。例如尸、 , ' 叨。 , 意译为《菲尔普斯、张怡宁当选世界最佳男女运动员》。加介刀犷。叼人 , 意译为《今非昔比 , 保守的英国绅 ' 、意译为士大胆流露感情》。们汤《英国惊现“ 摇钱树” 》。这样的翻译看似和标题形式不符 , 但在内容含义上与文章相对应 , 便于读者把握整个新闻的内容。增加注释性词语新闻标题言简意赅 , 句法灵活 , 善用省略 , 汉译时应该把它隐含的意思表达出来。例如。, 、一。译为《谷歌招募全职涂鸦手 , 要幽默并热爱艺术品》 , 增加涂鸦手的性格特征 , 使读者最快了解信息 , 第一时间吸引有意向者。译为《清华保安哥梦想照进现实 , 知识改变命运》 , 根据文章内容 , 把故事的主角补充出来使标题更醒目 , 更吸引读者。 ' 译为在建中国第一高楼“ 上海中心” 突破米大关》, 翻译时译者增加了“ 上海中心” , 交代了地点 , 使读者获知中国第一高楼的地点及其建设情况这些信息。灵活处理修辞的翻译为了增加新闻的关注度 , 新闻标题中采用多种修辞手法 , 如暗喻、双关、典故等 , 使标题在传达信息的同时 , 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因而 , 在翻译其中的修辞

时应尽量保持原文的修辞风格。不过 , 因为中英文表达有差异 , 不能保持原文修辞的 , 可运用汉语谚语、成语等来表达 , 尽量把其蕴涵的文化信息展现给读者。例如” 二 , 原文中两个动词侧和 乞译苑新谭第四辑 , 英文意义相反 , 译者在汉译时继续秉承原文平衡结构 , 按照逻辑可将此句翻译为《民调显示剧》。 , 和切 , , 勿 , 该标题为平行结构 , 使美国两党阵营缩水 , 分歧加两个词形成对比 , 吸引读者眼球 , 可将其翻译为《不是“ 野狼” , 是我的哈士奇》 , 这样既保留了原文的结构 , 又可以吸引读者探寻信息根源 , 继续读下去。腼。 , 动翻译为《早起鸟比夜猫子更快乐》 , 原文虽没有修翻译为“ 早起鸟” , 既对应了“ 夜猫子” , 辞 , 但是把又借用了中国人熟知的谚语“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 来比喻起床早的人。原文没有用修辞手法 , 译者试着用中国人熟知的成语、谚语把它翻译出来 , 使读者感到中国文字的美感和力量。结语作为新闻开门点睛之笔的新闻标题 , 浓缩了整个新闻的内容 , 在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有自身的特点。新闻标题对读者理解整个新闻意义起着关键性作用 , 译者在翻译新闻标题时要根据新闻的内容 , 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 , 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的含义 , 使读者在较快的时间内把握新闻内容 , 获取最新信息。令今考文献〕李海燕 , 刘刚文学增刊 , 〔李艳农业大学学报 , 刘其中社 , 新闻标题英译初析仁〕北京外国语言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与翻译技巧〕武汉华中新闻翻译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出版 综合篇〔马建国社, 英文报刊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许明武公司 , 英语新闻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阳周彬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分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仁 , 令作者简介段晓波 ,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论与实践。年翻译理论翻译理何大顺 ,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与实践、英语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