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3 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4.13《张衡传》张衡《二京赋》(原文)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张衡《二京赋》(原文)西京赋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以致化,兆人承上教以成俗,化俗之本,有与推移,何以核诸?秦据雍而强,周即豫而弱,高祖都西而泰,光武处东而约,政之兴衰,恒由此作。
先生独不见西京之事欤?请为吾子陈之。
汉氏初都,在渭之涘,秦里其朔,实为咸阳。
左有崤函重险、桃林之塞,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跖,以流河曲,厥迹犹存。
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岐梁汧雍,陈宝鸣鸡在焉。
于前终南太一,隆崛崔萃,隐辚郁律,连冈乎嶓冢,抱杜含户,欱沣吐镐,爰有蓝田珍玉,是之自出。
于后则高陵平原,据渭踞泾,澶漫靡迤,作镇于近。
其远则九嵕甘泉,涸阴冱寒,日北至而含冻,此焉清暑。
尔乃广衍沃野,厥田上上,实为地之奥区神皋。
昔者,大帝说秦穆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
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翦诸鹑首。
是时也,并为强国者有六,然而四海同宅西秦,岂不诡哉!自我高祖之始入也,五纬相汁以旅于东井。
娄敬委辂,斡非其议,天启其心,人惎之谋,及帝图时,意亦有虑乎神只,宜其可定以为天邑。
岂伊不虔思于天衢?岂伊不怀归于枌榆?天命不滔,畴敢以渝!于是量径轮,考广袤,经城洫,营郭郛,取殊裁于八都,岂启度于往旧。
乃览秦制,跨周法,狭百堵之侧陋,增九筵之迫胁。
正紫宫于未央,表峣阙于闻阖。
疏龙首以抗殿,状巍峨以岌嶪。
亘雄虹之长梁,结棼橑以相接。
蔕倒茄于藻井,披红葩之狎猎。
饰华榱与璧珰,流景曜之韡晔。
雕楹玉磶,绣栭云楣。
三阶重轩,镂槛文(媲换木旁)。
右平左域,青琐丹墀。
刊层平堂,设切厓隒。
坻崿鳞眴,栈齴巉嶮。
襄岸夷涂,修路陵险。
重门袭固,奸宄是防。
仰福帝居,阳曜阴藏。
洪钟万钧,猛虡趪趪。
负笋业而余怒,乃奋翅而腾骤。
朝堂承东,温调延北,西有玉台,联以昆德。
嵯峨崨(山业),罔识所则。
若夫长年神仙,宣室玉堂,麒麟朱鸟,龙兴含章,譬众星之环极,叛赫戏以辉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3课张衡传

第13课张衡传造机巧,浑天望万里;著文章,二京名千秋。
他是科学家,在科学上成就非凡,有地动仪、浑天仪,研究过阴阳历算;他是文学家,在文学上著作等身,有《西京赋》《东京赋》等二十余部作品;他是政治家,在政治上令行禁止,很有建树。
郭沫若先生说:“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课内素材百科全书式的历史名人——张衡张衡是东汉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研究过地理学,计算过圆周率,是写赋名手,也是有影响的画家。
他制造的浑天仪,打破了传统天体说;他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
张衡不但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个施政有方的政治家。
永和初年,张衡曾经出任过河间相,历经三年,为百姓所称道。
他一生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他常说:“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多,而耻智之不博。
”为此,他多次婉拒朝廷征召。
安帝慕名求贤,由公车特征张衡,授命他为郎中,又迁官太史令。
张衡在朝廷供职期间潜心研究天文、阴阳、历算,制作浑天仪、候风地动仪。
他做官期间,不趋附权贵,所任官职多年得不到提升也不在意。
同时,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写作上“精思傅会”,科学上“致思”且有毅力,孜孜不倦,贡献卓越。
[运用角度]“品格”“毅力”“理想”等。
⊙运用示例没有掌声,没有喝彩,生活在风雨中,生活在挫折里。
这,就是成功了的英雄;在逆境中走过的人,才经受得住挫折的考验,才懂得尊重一丝一缕的劳苦,才懂得去奉献,他们是伟大的。
张衡的背后是什么?成功!只要说起张衡,人们就会想起他发明的比欧洲早1 700多年的地动仪。
可你是否知道,张衡是天文学家的同时还是一位文学家、画家,真可谓是饱学多识,才华横溢。
那么张衡成功的背后又是什么呢?“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没有逆境,就没有成功!他“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这固然是他成功的因素之一。
但最主要的是他具有严谨的学习方法和顽强的毅力。
高中语文必修4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13《张衡传》

阳嘉元年
时间
复造候风地动仪 名称
以精铜铸成 员径八尺
质地
合盖隆起 形似酒尊 饰以篆文山 龟鸟兽之形
外形 外 部 构
雕饰 造
候风地动仪之构造示意图
中有都柱,
傍行八道,
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 首衔铜丸, 下有蟾蜍, 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 皆隐在尊中,
内 部 机 械 构 造
覆盖周密无际。
……
验之以事,
第六段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 二,永和四年卒。
视事:这里指官员到职工作。 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要求辞职为 “乞骸骨”,意思是要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 故乡去。 征拜:朝廷征召,任命
附: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
纵观近几年高考所选文言文阅读短文,不少都是从唐宋以后所修的官方史书 (人物传记)中摘取,其中关于官职变迁的动词尤多,同学们一定要引起必要 的重视。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史记·贾谊传》)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范晔《后汉书 张衡传》)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
5.出、放:京官调任地方官。
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谭嗣同》)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张衡传》)
6.补:补充缺职。改:改任官职。
文言知识归纳
第五段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 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阉竖:对宦官的蔑称。谗:毁谤,谗谤 图身之事:图谋自身安全的事。 吉凶倚伏:祸福相因。出《老子》:祸兮福所倚, 福兮祸所伏。 幽微难明:幽深奥妙,难以看清。 乃:于是,就。 宣寄情志: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义。
五、表示官职调动的
1.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件:13_张衡传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副__词__,__竟__、__却_
栏
目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_副__词__,__表__承__接_ ,
链 接
于是、就
⑤尔其勿忘乃.父之志__代__词__,__你__的__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__副__词__,__竟__然__ 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__副__词__,__是____ ⑧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_副__词__,__表__承__接_ ,于是,就
hái( 骸 )骨 弹hé( 劾 ) hé( 核 )查
预习
检 测 3.解释词义
①举.孝廉不行举:___推___举________
②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莫:__没__有__谁________
栏
③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_____素__常_______
目 链
接
④再.迁为太史令再:___两__次_________
接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_介__词__,__通___过__、经由 ⑤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动__词___,__凭__借___
⑥因.击沛公于坐,杀之_介__词__,__趁__机___
预习 检测
乃
①精思傅会三年乃.成_副__词__,__才_____
②遂乃.研核阴阳__副__词__,__表__承__接,就
地理学方面,绘制有完整的地形图,并制造出“指南
车”、自动“记里鼓车”等。气象学方面,制造出“候 栏
风仪”预测风力、风向,比西方候风鸡早1000多年。机
目 链
接
械学方面,制成能飞行数里的“独木飞雕”是世界上最
早的飞行器。还制造出土圭(日影器),亲自测定太阳和
月球的角直径是周天的1/736,即29角分24角秒。在数学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4

现在有位外国客人在参观张衡的画像,请你就本文提 供的信息,用100个以内的文字,尽量全面地向他介 绍张衡。
示例: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科学家 ,他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较准确地测试地震方位的 候风地动仪和表演天象的浑天仪,为我国天文学、机械 技术、地震学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 而耻智之不博。”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字平子。河 南南阳西鄂人。曾两度担任执管天文的太 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了世界上最早 的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 动仪。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说 明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食是由于月球进 入地影而产生的。天文著作有《灵宪》, 总结了当时的天文知识,在其中明确地提 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认识到 宇宙的无限性。并认识到行星运动的快慢 与距离地球的远近有关。文学作品如《二 京赋》铺写京都景象,规模巨大;《归田 赋》形式短小,重在抒情;《四愁诗》、 《同声歌》各具特色,在五、七言诗发展 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原有集,已佚,明人 辑有《张河间集》。
(3)经、传:“经”指儒家的经典著作;“传” 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3.名与字的关系 (1)名与字取其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如张衡 字平子;毛泽东,字润之。 (2)名与字取其意义上相反或相对的:如韩愈 字退之;朱熹字元晦。 (3)名与字意义相辅的:如苏轼字子瞻;刘备 字玄德。 (4)古代的人会在字前面加伯(孟)、仲、季 表示排序,字前加子、公、士表示尊敬,字前加文 希望能谦逊、有文才等。如班固字孟坚;唐寅字伯 虎,寅属虎。
时间 青少年时期(78年—100年) 永元中(101年—112年) 安帝年间(114年—115年) 顺帝初(120年) 阳嘉元年(133年) 永和初年(136年) 永和四年(139年)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张衡传原文及译文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张衡传原文及译文《张衡传》为传统名篇,选自《后汉书》,是一篇精彩的人物传记。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必修四张衡传原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必修四张衡传原文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高一语文必修四张衡传译文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高中语文 4.13《张衡传》张衡《二京赋》内容简介及赏鉴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

张衡《二京赋》内容简介及赏鉴内容简介《二京赋》在结构谋篇方面完全模仿《两都赋》,以《西京赋》、《东京赋》构成上下篇。
《西京赋》描写长安的奢华无度,《东京赋》描写洛阳的俭约之德、礼仪之盛,以为比照;歌颂东汉,是要他们汲取西汉的教训,悔而改之。
《西京赋》假托凭虚公子对长安繁盛华丽的称颂,叙长安地势的有利,建都的必然,然后逐次描绘宫室的辉煌、官署宿卫的严整、后宫的侈糜,离宫苑囿,华美壮丽。
纵猎上林苑,水戏昆明池,无不纵情杀戮以为快事。
其间又穿插商贾、游侠、角抵百戏、嫔妃邀宠等方面的描写,展现出一幅繁荣富贵、穷奢极侈的京都景象。
作品中所铺叙的品物之盛,人们对待物质享乐的态度,都在极度夸张的描写中见出其荒唐的方面,见出作者的否认之意。
《东京赋》表现安处先生对西京奢靡生活的否认。
在对东都城市构筑、宫殿建设的描绘中,在对朝会、郊祀、祭庙、亲农、大射、田猎、大傩等上层统治者的盛典礼会的陈述间,使人感受到东汉君主崇尚懿德,修饬礼教,奢未及侈,俭而不陋的礼治成就。
【赏鉴】这两篇赋的体制比班固的赋更宏大、更细致、更有特色。
除了像它以前的事类赋一样,铺写东西南北所有以及宫室、动植物等等外,还写了许多民情风俗,像《西京赋》里写了商贾、游侠、骑士、辩论之士以及角抵百戏杂技幻术等,《东京赋》里写礻良祭驱逐疫鬼的大傩、方相等,都有极其生动、具体、绘声绘色的描写。
班固既写《两都》,张衡又写《二京》,这是思想与文学的竞争。
所以在写作中,逐句琢磨,逐节锻炼,洋洋洒洒,淋漓尽致,比起班固的《两都》,铺陈渲染,更为过之。
所以,在祢衡吊张衡文中,称其“下笔绣辞,扬手文飞〞。
汉赋到了平子,是长篇的极至了。
《二京赋》突出地表现出驰骋想象、体物抒情、铺张扬厉、极尽夸张之能事的特点,篇幅更长,辞藻更华美,内容也更丰富。
如《东京赋》中描写洛阳的宫殿、飞阁、楼榭、湖苑的壮丽宏伟,气魄浩大,真是江山雄峻,城市繁荣,商业兴旺,物产富饶,十步一楼,五步一阁,宫阙巍峨,服饰奢丽,湖光山色,奇树异果,描写出极尽奢华艳绝巧夺天工的图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13《张衡传》课件

南都赋
• 生动地描画了当 时南阳郡的社会 面。 貌、人民生活 和民间风俗。并 衷心的深沉的寄 托了对故乡的真 情挚爱。
其他名赋
• •
《《 同思 声玄 赋赋
》》 、、 《《
归定 田情 赋赋
》》
其他著作
• 诗:《四愁诗》、 《怨篇》、《残句》 • 文:《应间》;铬:《绶笥铭》 • 诰:《东巡诰》 • 诔:《司徒吕公诔》 • 赞:《南阳文学儒林书赞》 • 书:《与崔瑗书》(残) • 上疏:《上顺帝封事》、《上陈事疏》
张衡的文 学成绩
政治方面
• “常问天下所疾恶者……” • 看出他聪明机智
• 《思玄赋》的由来 • 看出他心思细密
政治方面
• 出任河间相 • (1)“治威严,整法度” • 看出他执法严明 • (2)“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 说明他在任期间政事清明
数学方面
(1)著有《算罔论》 (2)计算出圆周率在3.1466-3.1622之间
这一成风仪 • 可以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 • 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
艺术方面
• 张衡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 • 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 • 赵歧、刘褒、张衡、蔡鱼、刘旦、杨鲁
二京赋
• 名著《东京赋》 和《西京赋》, 合称《二京赋》, 描写了东汉时期 长安和洛阳的繁 华景象,讽刺了 官僚贵族荒淫无 耻的寄生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噢!我找到了!”小张衡很兴奋,又问:“那么,它是怎样移动的呢?” 爷爷想了想说:“大约到半夜,它就移到地平线上,到天快亮的时候,这北斗 就翻了一个身,倒挂在天空……” 这天晚上,张衡一直睡不着,多次起来看北斗。夜深人静,当他看到那闪烁 而明亮的北斗星时,果然倒挂着,他感到多么高兴啊!他想:这北斗为什么会这 样转来转去,是什么原因呢? 天一亮,他便赶去问爷爷,谁知爷爷也讲不清楚。于是,他带着这个问题,读 天文书去了。 后来,张衡长大了,皇帝得知他文才出众,把张衡召到京城洛阳担任太史令, 主要是掌管天文历法的事情。
13 张衡传
造机巧,浑天望万里; 著文章,二京名千秋。
书香晨读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 技法提炼 随堂检测 时文赏读
书香晨读
开卷有益
张衡观天察地 在一个夏天的晚上,张衡和爷爷、奶奶在院子里乘凉。他坐在一张竹 床上,仰着头,呆呆地看着天空,还不时举手指指划划,认真地数星星。 张衡对爷爷说:“我数的时间久了,看见有的星星位置移动了,原来在天 空正中的,偏到西边去了。有的星星出现了,有的星星又不见了。它们不 是在跑动吗?”爷爷说道:“星星确实是会移动的。你要认识星星,先要看 北斗星。你看那边比较明亮的七颗星,连在一起像一把勺子,很容易找 到……”
4.文化积累 (1)三辅:汉景帝时,把京畿官内史分为左右内史,与主爵都尉同治京城长安,称三 辅。武帝时,改右内史为京兆尹,治长安以东;左内史为左冯翊,治长陵以北;主爵 都尉为右扶风,治渭城以西。三辅所辖地区也称三辅。 (2)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在我国古代各个朝代都设有类似太学的 教育机构,各个朝代对最高学府的叫法是不同的,比如周朝的“上庠”,多个朝代 沿用的“国子监”。 (3)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4)六艺:有两种含义:①指中国古代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学问和技能,包括礼、乐、 射、御、书、数。“礼”指礼仪,“乐”指音乐,“射”指射箭技术,“御”指驾 驶马车的技术,“书”指文字读写能力,“数”指计算、数学能力。本文中的“六 艺”就是此义。②指《易》《诗》《书》《礼》《春秋》《乐》六部经书。
课前预习
文本助读
自主学习
1.走近作者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著名
、
。左光禄大夫范秦之子。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自幼酷爱读
书,幼年即博览家中藏书,善文,能作隶书,并通晓音律。南朝宋文帝元嘉九年(432
年),因“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
答案:历史学家 文学家 后汉书 张衡传
2.写作背景
刘秀利用农民起义的成果,爬上皇帝的宝座,建立了东汉王朝。豪强地主的 势力迅速膨胀,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商人、地主、官僚互相勾结为一体, 强占土地,广大农民流离失所,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化。 东汉政权为了加强统治,把谶纬迷信思想与封建经典结合起来,制定了一套 庸俗经学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统治理论,目的是为了麻痹人民的反抗意志。 张衡曾经针对这种谶纬风行于世的现实,勇敢地给皇帝上疏,以为“图谶虚 妄,非圣人之法”,并说“……此皆欺世罔俗……宜收藏图谶,一禁绝之”。
3.备用知识
(1)《后汉书》 《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今通行本共120卷。本 纪、列传部分为范晔撰,志未作完,范晔被杀。南朝梁刘昭取司马彪《续汉 书》中的“八志”与之配合,北宋时将两书刻为一书。本书在内容上“贵德 义,抑势力;进处士,黜奸雄;论儒学则深美康成(郑玄),褒党锢则推崇李(膺)、 杜(密);宰相多无述,而特表逸民;公卿不见采而唯尊独行”(王鸣盛《十七 史商榷》卷六一)。体例上新创立了《党锢》《文苑》《独行》《列女》等 类传。本书以文采著称于世,其中的序论和赞尤为突出。文章风格趋向骈体, 写人叙事简明周详、生动感人。且收录了大量的东汉的散文、辞赋、诗歌。 学者们誉为兼有一代文章总集的性质。
⑥应:应职,接受官职。 ⑦拜:任命,授给官职。 ⑧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⑨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⑩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车伊始”“衡下车”)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2)文史专名 ①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②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又指礼、乐、射、 御、书、数(学问和技能)] ③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④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3)关于官职变动的用语 ①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②行:兼摄(官职)。 ③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④就:就职,任职。 ⑤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
》,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
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范晔
所写纪传,笔势纵放,词句绮丽凝练,颇具骈文句法,一些人物形象也。他还是南朝时较早注意声律、文笔问题,
具有进步文学主张的作家之一。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
(4)浑天仪 也叫“浑象”“浑仪”。表示天象运转的仪器。类似现代天球仪(一种天 文教学仪器。在一可绕轴转动的圆球上绘有星座、黄道、赤道以及赤经 圈、赤纬圈等,用以帮助初学天文学的人认识星空),东汉张衡创制。它用 漏壶滴出的水发动齿轮,带动浑象绕轴旋转,并使浑象的转动与地球的周 日运动相等,将天象准确地表示出来。浑天仪是铜铸的,内外有几层圆圈, 都可转动。各层圆圈分别刻有赤道、黄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二十 八星宿,以及日月星辰等的位置,凡张衡所知道的天文现象都刻在上面。 为了使浑天仪能自己转动,张衡又设计了一个“滴漏”,作为浑天仪的动 力。浑天仪被滴漏带动,它转动时恰好和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起落时间完全 吻合。可惜这座精巧的浑天仪在西晋战乱中失传了,留下的只有《浑天仪 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份说明书的部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