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院2012届毕业设计答辩安排
计算机学院毕业论文答辩

术视野和思路。
提高教育质量
03
毕业论文答辩是计算机学院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答辩可以检
验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答辩流程
提交论文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向学院提交毕业论文,论 文应符合学院规定的格式和要求。
论文评审
学院组织专家对提交的论文进行评审,评估论 文的质量和水平。
确定答辩资格
根据论文评审结果,确定学生是否具有参加答辩 的资格。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拓展研究范围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考虑更多的 变量和因素,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所研究的问题。
应用于实际问题
将论文中提出的方法或模型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以验证其 有效性和实用性。这可以通过与相关企业或研究机构合作 来实现。
改进算法性能
针对论文中提出的算法或模型,可以尝试改进其性能,例 如通过优化算法、改进模型结构等方式,以提高其准确性 和效率。
计算机学院毕业论文 答辩
• 引言 • 论文概述 • 研究方法及技术 • 研究结果及讨论 • 论文不足与展望 • 致谢与总结
目录
Part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评估学生学术水平
01
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展示学生在计算机领域的知识掌握程度、
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促进学术交流
02
答辩过程是一个学术交流和互动的过程,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学
模型构建 3 根据研究假设和理论框架,
构建合适的数学模型或统 计模型。
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
实验设计
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设计合理 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对象、实 验过程、实验指标等。
结果呈现
将分析结果以图表、表格等形式 进行可视化呈现,使结果更加直 观和易于理解。
理学系2012届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答辩实施方案

漓江学院理学系2012届电脑专业论文答辩实施方案一、答辩委员会组成主任:裴献成员:陈意山、肖建明、廖媛媛、杨嫘、罗梦贞、刘亮龙、白雪、曾威、韦林答辩秘书:何小虹、黄秀娟、赵慧玮二、答辩时间及地点第一轮答辩时间:2012年1月5日晚 18:30-22:00第二轮答辩时间:2012年4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待定。
答辩地点:雁山校区综合教学楼三、答辩分组本次答辩电脑专业有学生55人,参加第一轮答辩的同学有24人,分3个答辩小组。
第二轮答辩及优秀论文答辩分组及答辩老师另定。
四、答辩注意事项第一轮答辩:1、答辩前〔1〕所有参加的同学必须按照指导老师及交叉检查时各老师指出的问题认真修改设计及论文;〔2〕制作答辩PPT;〔3〕根据所在答辩小组评委教师人数打印相应份数的毕业论文,并于1月5日中午12点前以所属的指导老师为基本单位上交至2412办公室。
2、答辩时〔1〕答辩时须通过PPT陈述设计或论文的价值、思路、实现方法、完成的工作等,陈述时间5至8分钟。
如有软件开发或设计部分,必须现场演示软件系统,请自行携带笔记本配置好运行环境和软件系统;〔2〕答复评委老师的问题,时间5至10分钟;〔3〕答辩同学相互之间记录彼此答辩时评委老师指出的问题。
3、答辩后〔1〕根据答辩时评委老师指出的问题修改论文,并交由指导老师确定最终稿。
〔2〕1月10日前,将纸质版材料〔1、毕业设计论文正文【无需封面,单面打印】;2、诚信协议书【留空处全部需手写,并放在论文目录之前】;3、装订好以上两样纸质材料〕、电子版材料〔1、论文及封面电子版;2、设计源代码;3、源文件;4、数据库等文件〕按照所属指导老师为基本单位上交给陈意山老师。
第二轮答辩:(1)第二轮答辩同学包括第一轮答辩成绩优秀者及未能参加第一轮答辩的同学;(2)第二轮答辩为最终答辩,未能通过者将留级。
附件一: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__2012__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安排表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__2012__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安排表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__2012__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安排表。
2012届毕业设计答辩时间地点安排2

2012届毕业设计答辩时间地点安排
说明:1、指导教师必须在答辩前按要求审阅学生毕业设计,评定设计过程分(20分)和设计结果分(40分),并在毕业设计评分标准与答辩记录上填写指导教师意见,明确该论文是否进入答辩程序
2、所有毕业设计说明书必须按样本要求格式装订(格式另附),各课题必须严格按规定的答辩时间进行答辩,逾期进行答辩的学生参照学院补考有关规定
执行。
3、各答辩小组按毕业设计答辩要求和规定时间组织答辩,在毕业设计评分标准与答辩记录上填写答辩意见并签字
2011-11-29。
计算机学院2012届毕业设计答辩安排

计算机学院2012届毕业设计答辩安排
一、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答辩委员会主任:汪永琳
答辩委员会委员:荣秋生、冯丁武、周慧灿、潘梅森、李剑波、易明
席金菊、梅晓勇、刘元兵、熊齐、文明全,谭文学答辩委员会秘书:李妩可、张平凤
答辩协调组:蔡明山、刘大飞
二、分组安排
第一组:李剑波、杨红杰、陈兴强、何青
第二组:谭文学、徐琨、娄小平、徐晓蓉
第三组:席金菊、屠添翼、孙光辉、陈潇潇
第四组:周慧灿、聂方彦、周学清、雷红艳
第五组:潘梅森、邓志宏、汤海蓉,张平凡
第六组:易明、邹汉斌、沙伯海、巢湘萍
第七组:熊齐、黄铁、刘洁、佘青
第八组:刘元兵、方霞、刘茂华、李国红
第九组:荣秋生、朱桂华、刘国清、陈湘
第十组:冯丁武、江建、孙叶枫、李果、李妩可
第十一组:汪永琳、任盛、贺玉才、彭易波
第十二组:文明全、朱丽群、范轶彦、唐石
第十三组:梅晓勇、王蓉、李若兰,杨青
三、说明:
1.必须通过毕业设计的系统测试,指导教师同意才能取得答辩资格;
2.毕业答辩时间为2012年5月20日;
3.各小组第一人为组长、最后一人为记录员;
4.系统测试时间为2012年5月17日-18日,具体安排如下:
说明:
2011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毕业生中,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毕业生 86 人,网络毕业生 79 人,信息毕业生 76 人,芙蓉学院(分组名单中带下划线) 68 人,共计:309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二〇一九年一月。
2012毕业论文答辩分组2(1)

杜媛
指导教师
尚秀玲
9
王春蕾
指导教师
尚秀玲
10
赵嫱
指导教师
尚秀玲
11
霍宇亭
指导教师
张有
12
高智英
指导教师
张有
13
尹佳
指导教师
张有
14
王芳
指导教师
卫建强
下午:08商2
15
马利萍
指导教师
刘瑞明
16
张越
指导教师
刘瑞明
17
云杨
指导教师
刘瑞明
18
杨东宏
指导教师
刘瑞明
19
苏艳艳
指导教师
刘瑞明
20
温晓琴
指导教师
刘瑞明
指导教师
姜红玉
17
李洋
指导教师
姜红玉
18
李雅婷
指导教师
姜红玉
19
韩宏宇
指导教师
姜红玉
20
包晶砚
指导教师
姜红玉
21
白洁
指导教师
姜红玉
22
王晓娟
指导教师
闫红
23
王楠
指导教师
闫红
答辩准备室
2012届本科毕业生论文答辩安排
答辩时间:5月19日上午8点开始,下午2点开始
答辩委员会主席:武海燕
第一组:教室
主席:张涛
成员:柴慧、任富楠、田超
上午
10专升本1 班
1
刘海梦
指导教师
卫建强
2
杨旭
指导教师
卫建强
3
马心钰
指导教师
张丽萍
4
马英
计算机类毕业答辩流程以及答辩技巧

计算机类毕业答辩流程以及答辩技巧全文共2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计算机类毕业答辩流程以及答辩技巧篇1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来自12届本科物流管理2班的黄xx,我的论文题目是"论现代物流的增值服务"。
论文是在刘堂宏老师和于艳红老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向3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四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
下面,我将对本论文的设计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做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必讲】现代物流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第三利润泉",而现代物流的增值服务作为物流的发展趋势和核心竞争力,也应该得到广泛的重视与发展。
随着物流市场的发展趋向成熟,超越单一的物流服务,转向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物流增值服务企业实现自身价值的新思路。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本文分成五个部分:【下面以一篇物流毕设为例,主要想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方向和逻辑框架】-第一部分是介绍现代物流的增值服务的定义及其必要性,从市场对物流服务的新需求出发,引申出现代物流增值服务的在物流服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分析我国物流的增值服务的现状,主要讲述中国企业对物流需求的层次还很低,对采用高水平的物流服务还不能马上接受。
-第三部分是论述物流的增值服务提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四部分是讲述现代物流增值服务的种类,例如仓储型增值服务、金融担保增值服务和代收货款增值服务。
-第五部分是总结我国物流增值服务发展的方向,包含3个小点:物流一体化、第三方物流以及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物流代理模式。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和系统存在的不足。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虽然我尽可能的收集资料并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写作,但由于实际工作经验不足仍使得这篇文章存在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研究,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2012届毕业生开题答辩时间安排

张山虎老师、吴孝芹老师、张玥老师
张山虎老师指导的学生
张玥老师指导的学生
3月2日上午
8:30-11:30
系综合办公室
李洁老师、任继如老师、孙凌燕老师
李洁老师指导的学生
孙凌燕老师指导的学生
3月2日下午
14:30-17:30
系综合办公室
谢建国老师、任继如老师、吴孝芹老师
谢建国老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导的学生
任继如老师指导的学生
8:30-11:30
系综合办公室
朱剑波、朱德胜、李淼、陈静、刘培培、孙成龙、钟雅婕、李岩芳、刘志鹏、刘晓杰、尹力耘、文思静、秦睿、李娇、闫安圣、张静、曹意佳、隋成娇、臧磊、吴建树、何建刚、李锋、张磊、符泰、张海溪、管烁、李迎杰、潘秀珍、施芹、张欢、高玲、解婧、庞慧、胡文娟、雷超、梁瑞斌、宋侯杰(37人)
管理工程系工商管理教研室
2012年2月27日
2012届毕业生开题答辩顺序安排
时间
地点
学生名单
3月1日上午
8:30-11:30
系综合办公室
高绍森、营浩、陈朔、高伟康、袁琼、常城、淮飞、魏兴誉、柴进峰、李政、孔冰洁、刘承燕、石雅楠、刘娇、李涵、刘辰、李保森、汪金梅、张浩、申晓凯、陈玲娜、黄啟腾、杨艳荣、穆晓静、李婕、窦国栋、秦源、陈璇、张亮、刘浩、王韬、唐丹、高晓春、赵唐椰、霍丽斯、王倩茹、王磊、王强(38人)
3月1日上午
8:30-11:30
系学生办公室
张蕾、田皓、段珊珊、刘冬玮、周瑾、刘立伟、石学艺、常佳丽、王晶、郑捷、席丽霞、李丹权、马敏、杨帆、卢晓明、郑舒文、何媛、卫星佑、李瑾、王伟、刘凯行、侯晓娜、徐洋、赵雪、申林、王凯民、赵凯、李键、田野、王楚、李研、肖丽娟、杨帆、胡斌、贾宇琪、曹美玲、赵宏凯、郭康、闫宁(39人)
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设计及答辩

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设计及答辩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设计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最后一学期的重要任务,旨在通过实践和应用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以下是一篇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设计及答辩的完整版论文,共计1200字以及以上。
一、引言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它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于提高信息传输效率、保障网络安全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并实施一个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设计项目十分必要。
本文将介绍这个毕业设计的目标、方法和实施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和结论。
二、设计目标该毕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TCP/IP协议的局域网(LAN)模拟器。
通过该模拟器,可以模拟一个具有多个主机和路由器的局域网环境,并能够对网络传输性能进行性能评估和优化。
具体的设计目标包括:1.创建一个模拟网络环境,包括主机和路由器。
2.基于TCP/IP协议栈,实现网络通信。
3.收集和分析网络传输性能数据,并进行性能评估和优化。
三、设计方法为了实现以上设计目标,本毕业设计采用以下方法:1.首先,设计一个程序框架,包括主机和路由器的模拟器,并实现网络通信功能。
主机和路由器模拟器应该能够支持标准的TCP/IP协议栈,并能够处理网络数据包的传输和路由。
2.其次,根据需要,设计并实现网络性能评估工具。
这些工具可以收集和分析网络传输性能数据,例如延迟、带宽和丢包率。
并基于这些数据,提供性能评估和优化建议。
3.最后,进行系统测试和性能评估。
测试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功能测试用于验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否正常工作,性能测试主要用于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四、实施过程该毕业设计的实施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网络环境模拟器的设计和实现。
首先,根据需求设定,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TCP/IP协议栈的网络环境模拟器。
这个模拟器可以模拟多个主机和路由器的局域网环境,并能够实现网络通信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学院2012届毕业设计答辩安排
一、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答辩委员会主任:汪永琳
答辩委员会委员:荣秋生、冯丁武、周慧灿、潘梅森、李剑波、易明
席金菊、梅晓勇、刘元兵、熊齐、文明全,谭文学答辩委员会秘书:李妩可、张平凤
答辩协调组:蔡明山、刘大飞
二、分组安排
第一组:李剑波、杨红杰、陈兴强、何青
第二组:谭文学、徐琨、娄小平、徐晓蓉
第三组:席金菊、屠添翼、孙光辉、陈潇潇
第四组:周慧灿、聂方彦、周学清、雷红艳
第五组:潘梅森、邓志宏、汤海蓉,张平凡
第六组:易明、邹汉斌、沙伯海、巢湘萍
第七组:熊齐、黄铁、刘洁、佘青
第八组:刘元兵、方霞、刘茂华、李国红
第九组:荣秋生、朱桂华、刘国清、陈湘
第十组:冯丁武、江建、孙叶枫、李果、李妩可
第十一组:汪永琳、任盛、贺玉才、彭易波
第十二组:文明全、朱丽群、范轶彦、唐石
第十三组:梅晓勇、王蓉、李若兰,杨青
三、说明:
1.必须通过毕业设计的系统测试,指导教师同意才能取得答辩资格;
2.毕业答辩时间为2012年5月20日;
3.各小组第一人为组长、最后一人为记录员;
4.系统测试时间为2012年5月17日-18日,具体安排如下:
说明:
2011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毕业生中,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毕业生 86 人,网络毕业生 79 人,信息毕业生 76 人,芙蓉学院(分组名单中带下划线) 68 人,共计:309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二〇一三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