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下列四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X、Y、M均是已形成稳定结构离子B.粒子Y若失去一个电子就可以变成原子C.它们表示四种元素D.上述粒子中有两个是离子,两个是原子D解析:DA、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电子,为相对稳定结构,则X、Y、M均是已形成相对稳定结构,但M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不是离子,故A不正确;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Y的质子数为19,核外电子数为18,则粒子Y若得到一个电子就可以变成原子,故B不正确;C、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分别为17、19、18、17,则它们表示三种元素,故C不正确;D、X是氯离子,Y是钾离子,M是氩原子,N是氯原子,上述粒子中有两个是离子,两个是原子,故D正确。

故选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B.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C.金属元素有正化合价,因此非金属元素一定没有正化合价D.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原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解析:D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也可能是原子或离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B、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如氢原子没有中子,选项说法错误。

C、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显正价的不都是金属元素,例如在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正价,就不是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原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例如氖原子,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宜昌磷矿资源丰富。

已知一个磷原子核内含有15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1,则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8B.15C.16D.31B解析:B【分析】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已知核内质子数为15,则核外电子数为15;故选B。

【点睛】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就变成稀有气体元素氖的原子B.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就变成了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离子C.两种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一定相同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B解析:BA、原子失去电子后原子核没有变化,故质子数不会变化,所以原子的种类就不会变化;错误;B、氩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而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核外也有18个电子,故会变成了和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离子;正确;C、两种粒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相同,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氖原子和钠离子,只能说都比较稳定,但化学性质不可能相同;错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氢原子;错误;故选:B。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下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②③属于不同种元素B.当X的数值为10时,①表示一种原子C.②属于金属元素D.④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阳离子答案:DA、②③的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当X的数值为10时,①中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表示一种原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②是钠离子,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④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不是阳离子,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一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一氧气分子体积变小了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水分子很小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一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答案:B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说明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氧气分子间隔变小,分子体积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滴水很小,但其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故选项说法正确;D、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都是由氧分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3、在30亿帕压强下,水分子以一种特殊的组合方式形成晶体,这就是7号冰,一旦形成,这种冰的结晶速度非常快,可以冻住整个大海。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7号冰与水的化学性质相同B.7号冰中水分子不再运动C.水结成7号冰时体积膨胀,水分子体积变大D.7号冰中分子间没有间隙答案:AA、7号冰与水的化学性质相同,因为都是有水分子构成,故正确;B、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故B错误;C、水结成7号冰时体积膨胀,水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故C错误;D、水分子的间隔是存在的,故D错误;故选A。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第三单元》试题一、单选题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能灭火,一氧化碳能作燃料——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热胀冷缩——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的缘故C.给轮胎打气——分子之间有间隔D.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2.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B.镁原子的质子数为12C.镁属于非金属元素D.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3.硅和储都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已知储原子序数为32,相对原子质量为72.59。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4 B.硅、锗均属于金属元素,能导电C.①为32 D.硅元素、锗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4.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铂元素的符号为Pt B.铂属于非金属元素C.铂原子核内中子数为78 D.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5.1g5.下列哪一组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具有密切的关系A.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B.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C.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微粒的种类D.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结冰后分子停止运动B.氯化钠晶体由氯化钠分子构成C.氢原子和氯原子保持氯化氢的化学性质D.原子和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7.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A.都属于阳离子B.都属于阴离子C.属于一种原子D.属于一种元素8.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金刚石、冰水混合物、石油B.氮气、氧气、纯碱C.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牛奶D.钢、氧化镁、空气9.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B.图示中x的数值为3C.四种粒子代表的物质中共有两种具有可燃性D.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710.锶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题库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题库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题库单选题1、制造北斗三号卫星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2B.48C.70D.26答案:A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2。

故选A。

2、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下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钛原子的电子数为22B.钛为非金属元素C.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2D.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答案:AA、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钛原子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均为22,符合题意;B、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钛元素名称偏旁为金字旁,故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C、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钛原子中子数为48-22=26,不符合题意;D、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而不是“g”,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海南岛存在大面积富硒土壤。

富硒土壤中的“硒”指的是()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答案:A富硒土壤中的“硒”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A。

4、下列有关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原子得到电子后带正电荷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答案:C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但是实际上原子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不符合题意;B、原子得到电子后带负电荷,不符合题意;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符合题意;D、氢原子的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防疫期间常用酒精消毒,在消毒过程中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可以再分答案:C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被人闻到;故选C。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发现了原子中有带正电荷的原子核C.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D.一个OH- 有9个电子B解析:BA、中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为氯离子,说法错误;B、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发现了原子中有带正电荷的原子核,说法正确;C、分子和原子质量不能比较大小,可以说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质量大,说法错误;D、一个OH-有10个电子,因为其有9个质子,且带一个单位负电荷,说法错误;故选:B。

2.下列图示的各物质(或元素)相对含量错误的是()A.地壳中的元素分布B.空气的组成C.人体中的元素分布D.海水中的元素分布B解析:BA、地壳中的元素含量大小为氧、硅、铝、铁,正确;B、空气的成分主要是氮气和氧气,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图中气体的比例明显不符合实际,错误;C 、人体中的元素含量大小为氧、碳、氢、氮等,碳、氧、氮、氢合计约占了96%,正确;D、海水中的前四种元素是氧、氢、氯、钠,正确;故选B。

3.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关于时针所对应的元素说法中,错误的是A.2:00对应的元素极难形成化合物B.7:00对应元素的单质是由分子构成的C.11:00对应元素的离子符号为Na+D.9:00与12:00对应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MgF D解析:DA、2:00对应的元素是氦元素,只有一个电子层,电子数为2,化学性质很稳定,极难形成化合物,不符合题意;B、7:00对应元素是氮元素,其单质是氮气,由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11:00对应元素是钠元素,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变成钠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不符合题意;D、9:00对应元素是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7,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F-,12:00对应元素是镁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Mg2+,故两者易形成得化合物为MgF2,符合题意。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3.3元素练习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3.3元素练习新人教版

课题3 元素考点一元素1.(2018·湖南岳阳中考)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B )A.FeB.AlC.SiD.O2.化学中将众多原子划分为不同种元素的依据是(C )A.相对原子质量B.电子数C.质子数D.中子数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B.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它的相对原子质量C.水分子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D.元素是原子的一个归类“集体”4.对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两种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是(B )A.都含有氧分子B.都含有氧元素C.都由原子构成D.元素组成相同考点二元素符号5.国际通用的元素符号是用1个或2个拉丁文字母表示的,其中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为Niccolum,则镍的元素符号为(A )A.NiB.NIC.ND.Nm6.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或写出符号表示的意义。

(1)核电荷数为6的元素C ;(2)1个铁原子Fe ;(3)Cl表示①氯元素,②一个氯原子;(4)2N表示2个氮原子。

考点三元素周期表7.(2018·安徽中考)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

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3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 g8.导学号38404040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依据下表回答问题:(1)表中12号元素属于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失去(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Mg2+(填离子符号)。

(2)16号元素与表中O (填元素符号)性质相似。

(3)表中同一周期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

1.导学号384040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五氧化二磷是由磷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C.钠离子的核外有10个电子,属于氖元素D.氧气是由氧原子构成的2.(2018·甘肃嘉峪关四中月考)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填空版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填空版知识点

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分子和原子:⑴分子是保持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原子是____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带电的____或________叫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叫_____离子,如 ___ __;带负电的离子叫_____离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

⑵①分子、原子的_____和_____都很小;②分子、原子都在_______,而且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___;③分子、原子之间都有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 ___ ,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____,热胀冷缩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____,遇冷时_____的缘故。

④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_____,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 (填相同或不同)。

⑶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 。

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如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构成的;有些物质由原子构成的,如铁是由 构成的;有些物质由离子构成, 如氯化钠是由______构成的;⑷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是由 构成的,水分子是由 原子和 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 个 原子和 个 原子构成。

二、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在阳离子中:带 电荷,核电荷数 质子数 电子数;在阴离子中:带电荷,核电荷数 质子数 电子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4、相对原子质量≈ +5、 电子:一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1)原子核所带电量数称为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 ,但电性 ,因此原子 电性。

(2)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 ,普通的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无 。

(3)原子的种类是由 决定的。

(4) 只占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原子内相对有一个很大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6、三决定 ① 决定元素的种类 ② __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③______ ____决定原子的质量7、以氧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8、①不同种类的原子, 不同②原子中,质子数 等于中子数③原子核内 有中子9、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第一层最多排 电子; ②第二层最多排 电子;③最外层最多排 ,电子(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不超过 个)10、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①电子能量: ;②离核距离: ;电子层: ;结论:核外电子是 排布( )的。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重点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重点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重点知识点大全单选题1、下列有关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分子体积变小B.氧分子质量变小C.氧分子数目变少D.氧分子间空隙变小答案:DA、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过程中,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氧分子的体积不变,故A错误;B、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过程中,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氧分子的质量不变,故B错误;C、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过程中,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氧分子的数目不变,故C错误;D、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过程中,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2、“化学”一词最早出于清朝的《化学鉴原》一书,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A.硒B.硅C.铝D.锡答案:B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氧、硅、铝、铁,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是硅,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硅;故选:B。

3、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A.H2SB.P2O5C.AgNO3D.H2O答案:CA、H2S中氢元素、硫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P2O5中磷元素、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C、AgNO3中银元素为金属元素,符合题意;D、H2O中氢元素、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故选:C。

4、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B.H2O2C.H2CO3D.H2O答案:AA、H2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B、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C、H2CO3是由碳酸分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D、H2O是由水分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5、缺锌会导致生长迟缓。

下图为锌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锌原子的质量为68.38gB.锌的原子序数为30C.锌原子核外有四层电子D.锌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答案:AA、周期表示意图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是相对原子质量,不是指原子的质量,故选项错误;B、周期表示意图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所以锌的原子序数是30,故选项正确;C、根据图示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锌原子核外有4层电子,故选项正确;D、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容易失去2个电子,故选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分子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 概念的理解: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是“唯一粒子”。

②“保持”的含义是指构成该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

③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物质,单个分子无法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

④如果不是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这层含义上,分子还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

3、分子的特征:(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也就越快。

(3)分子间有间隔。

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4、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二、原子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5、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 原子的结构。

1、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3)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整个原子不显电性(4)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He 元素和Mg 元素比较特殊,除外)2、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1)核外电子的排布——用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①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②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③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2个电子)(3)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和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A 、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He 为2个)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B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个,易失电子, 形成阳离子C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易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3、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一种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注意: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它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 。

$2.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四、离子的形成:原子得或失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原子原子得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原子失电子——带正电——形成阳离子。

阳离子原子 阴离子 ~注意:原子变为离子时,质子数、元素种类没有改变;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1)、离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 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五 元 素1、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就不同。

2、元素与原子的比较:质子数 得到电子 失去电子得到电子 失去电子原子区别含义宏观概念,只分种类不计个数微观概念,既分种类又分个数适用范围【从宏观描述物质的组成。

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

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从微观描述物质(或分子)的构成。

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些原子构成或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联系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基本单元3、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4、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O Si Al Fe Ca Na K Mg 。

可谐音为“养闺女贴给哪家美”①含量最多的气态非金属元素(O)②含量最多的固态非金属元素(Si)③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④生物细胞中各元素含量排在前三位的是C 、O 、H;@⑤空气中各元素含量排在前两位的是N 、O 。

⑥海水中各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是O 、H 、Cl 、Na;5、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1)表示的意义:①表示某种元素②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O”表示氧元素,还表示一个氧原子。

注:当元素符号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原子的个数。

例如:“2H”只表示2个氢原子。

6、元素周期表:7个周期16个族(7个横行18个纵行)注:同个周期电子层数相同,同个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同步练习1.原子核是()—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D.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别是()A.铝、硅B.铁、碳C.铝、氧D.钙、硅3.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 B.C.D.4.对于K和K+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同一种元素B.属于同一种粒子C.核外电子数相同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5.由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A.:B.在化合物中,①可显-2价,⑤可显+2价B.①②为非金属元素的原子,④⑤为金属元素的原C.③为相对稳定结构,一般不易发生化学反应D.④为相对稳定结构,一般不易发生化学反应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湿衣服晾干,是水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去了B.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氧气分子没有改变C. 空气里的氧气和实验室制取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D.酒精和水各100毫升混合后少于200毫升7.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B.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C.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酒精挥发--分子间隔变大8.%9.有核电荷数都小于18的x、y两种元素,y元素的核电荷数为a,x3+与y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x元素的核电荷数是()A.a-5 B.a+5 C.a-3 D.a+210.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B.由于原子中的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总量等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量,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没有质量D.碳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11.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判断,属于原子且容易失去电子的是()`A.B.C.D.12.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13.A.这是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该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是稳定结构C.该原子容量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D.该元素的化学性质活泼14.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H2B.2H C.H D.H+1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水B.液氧C.氧化汞D.二氧化碳16.下列符号既可表示一种物质,又表示一种元素,还可表示一个原子的是()`A、CB、OC、2CD、CO17.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56gB、56kgC、56D、×10-26kg18.下列符号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A、CO2B、2CO2C、HD、Fe19.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表示的是三个原子B.③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C.①③表示的是阳离子D.①②表示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20.】21.某物质经分析含有氢、氧两种元素,则下列对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纯净物B.一定是化合物C.一定不是单质D.一定是混合物22.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的()A.电子数B.核电荷数C.中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C. 原子量是原子质量的简称D.稀硫酸是纯净物24.下列粒子中,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B.最外层电子数B.质子数C.电子数D.中子数25.有关“①一个氮分子、②一个硝酸根离子、③氮气、④五氧化二氮”的构成或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有氮元素的是①②③④B.由氮元素组成的物质是③C.含有氮分子的是①③④D.由2个氮原子构成的是①③④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B.相同元素的原子原子核一定相同C. 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一定变化的是质子D.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变化27.有关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某学生整理如下,其名称和符号不正确的是()A.!B.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C1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NC.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O D.太阳上含量最多的元素氢H28.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汞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Hg B.属于非金属元素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80 D.相对原子质量是29.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钠离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D.{E.在化学变化中镁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其离子符号是Mg2+30.患有缺铁性贫血的病人,脸色苍白,四肢无力.这里的缺铁是指缺少()A.氧化铁B.铁单质C.氯化亚铁D.铁元素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或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B.分子的体积比原子体积大C.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D.分子带正电2.下列各种物质各1g,所含原子总数最多的是()A.氢气B.氯气C.氧气D.铁3.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单质,又含有化合物的是()A.水B.空气C.液氧D.高锰酸钾4.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酒精(C2H5OH)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C.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D.双氧水(H2O2)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5.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A.用二氧化碳气体制干冰B.用液态空气制氧气C.水沸腾得到水蒸汽D.用水通电分解制氧气6.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许多分子、原子模型,其中能说明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7.在一只透明的玻璃杯里装入半杯水,向其中加入一块冰糖,盖上盖子,立即在液面处画上记号,过一段时间,观察到冰糖消失、液面下降。

这一实验不能说明( )A .分子的体积很小B .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C .分子间有间隔D .分子会破裂成原子8.在(NH 4)2SO 4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列式计算正确的是( )B9钙、铁是指( )A .单质B .分子C .元素D .原子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Mg 3N 2中氮元素化合价为-6价B .NH 4NO 3中氮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C .在氮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零D .在N 2O 4和NO 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不同的11.航天科学技术测得,三氧化二碳(C 2O 3)是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化学性质与氢气相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