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概括
山西晋城简介

气候优势
晋城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适宜许多珍贵动植 物的生长,素有“山西生物资源宝库”之美称。现有阳城 蟒河和沁水历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山自然保护区 内有种子植物1300余种,属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有11种;有 动物342种,属国家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38种。蟒河自然 保护区内,有种子植物882种,动物285种。列为国家一级 重点保护的有黑鹳、金雕、金钱豹3种,二级有猕猴、水 獭等28种。在野生植物资源中,有珍贵的野生猴头、木耳、 蘑菇等菌类微生物。
新材料产业
立足现有资源和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大企业的平台作用, 研发应用前沿技术,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努力实现“材料 加工”向“加工材料”转变。 依托兰花集团、鸿诺光电、融高太阳能等企业推进多 晶硅、单晶硅及太阳能电池组件产业发展。 依托高平唐一新能源、皇城相府中道能源公司加快高 科技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 根据技术成熟度、经济可行性等因素,发展碳酸钙改 性环保新型材料产业。 大力引进技术和资金,发展高端纳米材料。
自然气候
晋城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大陆性 季风影响,区内地形地貌复杂,各地区小气候差异大。 全市可分为:温寒作物区,温凉作物区,温和作物区, 温暖作物区。 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季少雨多风,干 旱时有发生;夏季炎热多雨,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秋季温 和凉爽,阴雨天气多;冬季寒冷,雪雨稀少。为“长日照 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393—2630小时之间,平均为2563 小时。年平均气温7.9-11.7°C,陵川最低7.9 °C,阳城最 高11.7°C其它地区均为10°C左右。无霜期一般在185天 左右,沁水最长,为198天,陵川最短,为165天。年降水 量在626-674毫米之间。年降水日数为90-98天。
晋城市介绍 ppt课件

PPT课件
城市资源:
晋城市素以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著称。地上地下,宝藏 遍布。尤以煤铁为著,有"煤铁之乡"的盛誉。煤炭资 源极具优势。晋城地处"沁水煤田"南端,全市含煤面 积535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4%,总储量808亿吨,其 中已探明储量271亿吨,,占全国无烟煤的1/4多,占山西 省的1/2多。年产原煤达4000万吨。晋城块炭晶莹光亮, 手摸时不沾不涂,燃烧时无烟无味,工用民燃均为佳品,历 史上曾被英国皇室选为壁炉专用煤。它不仅可以代替 焦炭直接用于冶金,而且是理想的化工原料。1984年 晋城被国家化工部定为全国化肥和化工原料用煤基地。 目前,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远销英国、法国、比利时、 荷兰、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城市简介
晋城市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这里就留下了人类生活的足迹。 相传女娲氏、神农氏、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及尧、舜、禹等都 曾在这里活动过。女娲补天、神农播种、禹凿石门、愚公移 山等历史传说都有实地可指。公元前260年,历史上著名的 “长平之战”就发生在晋城高平市一带。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 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区位适中, 交通便捷,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 晋城市是中国花鸦动画之都、中国魅力城 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黄河流域魅力城 市、全国文明和谐城市、最具爱心城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市、2011中国十大特色 休闲城市国十大诚信城市等。
3
PPT课件
9
城市交通
交 通 分 布 图
PPT课件 10
行政规划:
晋城市下辖城区、泽 州、高平市、阳城、 陵川和沁水六县(市、 区),总面积9490平 方公里,占全省总面 积的6%。总耕地面积 为283.38万亩,人均 耕地1.42亩。2004年 末全市常住人口 219.71万人(其中非 农业人口46.65万人)。 全市人口中有22个民 族。少数民族中回族 人数最多,主要分布 在城区。
晋城简介,作文.doc

晋城是一个很年轻的城市.说它年轻只是因为它建市比较晚,它是1985 年正式建市的.而它的历史却是很悠长的.它位于山西的东南部,古称泽州.这里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它成为山西与中原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它也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这里就留下了人类生活的足迹.在它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留下了太多让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像明代经济学家王国光;像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编纂陈敬廷;像人民作家赵树理等等他们都是泽州大地的骄傲.晋城被誉为”山西的小香港”,这足以证明它在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虽然建市的时间很短,可是它的发展速度却是很多城市所难以比拟的.也因此它可以挤身全国经济百强城市之列.而晋城经济发展速度之所以这么快,当然离不开勤劳的晋城人民.是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将自己的家园建设的如此美丽.所有到过晋城的人,相信都应该见过,火车站出来的那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雕塑.而它不仅仅只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它还是国家级园林城市,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市.关于晋城,其实还有好多例如它的自然资源丰富,它的安定以及好多好多方面.也许就像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凤城所包含的寓意一样吧,凤凰不落无宝地.也真的希望晋城的明天可以更好美丽的晋城,美好的未来我是一个生在晋城,长在晋城的普通的小学生,这座位于黄土高原之上,被巍峨的太行山脉环绕的美丽的小城,有着冷热分明的四季,肥沃富饶的土地和优质丰富的矿产。
当改革升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的时候,我的家乡也静悄悄的开始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
到了21世纪的今天,晋城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那么,就随我在这个美丽的城市里走一走,感受一下晋城全新的面貌吧。
从家里出来,走上宽阔笔直的泽洲路,马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路两旁矗立着一座座高楼,有银行,商店,邮局,宾馆。
一应俱全,生活的非常方便。
路边高大茂盛的梧桐在炎炎的夏日为行人带来荫凉。
每到夜幕降临的时候,各色的霓虹灯将大路汇成了一条发光的银河。
晋城市情概括

晋成市情概括行政区划晋城市古称泽州,位于山西省的东南端,东南两面与河南省的林县、辉县、修武、济源、沁阳、博爱诸县接壤,西与临汾、运城地区相交,北与长治市毗邻。
东西宽160公里,南北长100公里,市境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47平方公里,人口201万人。
1985年5月设市,辖城区、郊区、高平、阳城、陵川、沁水4县,管辖范围与古泽州一致。
1993年高平撤县设省辖县级市,由晋城市代管。
历史渊源晋城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也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据1986年在陵川县夺火乡塔水河发现古人类头骨化石、动物化石、打制石器、灰烬等考证,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塔水河文化就已存在,1972年在沁水县下川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下川文化遗址”,也证明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很早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相传女娲、神农氏、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及尧、舜、禹等,都曾在这里活动过。
新石器时代,泽州先民又定居在黄河的两条支流——丹河、沁河流域,创造了以郊区高都、沁水县八里坪等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
春秋战国时晋城属晋国版图,自西汉起有了明确的县制建置,隋朝以州领县,置泽州。
唐高祖武德三年始称晋城。
由于晋城位处太行山通往中原的咽喉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在军事上、经济上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军事上,它地处太行屋脊,扼守晋豫边界,有史以来就被视做中州的重要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闻名古今的秦赵“长平之战”就发生在晋城市境内。
经济上,它地处我国东部和中部两大经济区结合部位。
东与海运口岸相连,南探苏南大经济带,又近承冀鲁豫,远交陕甘宁,是“承东启西”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
地理资源晋城市境内群山连绵,太行山雄距东部,中条山横卧西南,四周山崇岭峻,峰峦迭嶂。
南面山势蜿蜒而下,伸向中州平原。
整个地形,状若簸箕。
中部丘陵起伏,盛产粮食的高平、泽州、阳城三块盆地镶嵌其间。
沁丹两河从西北向东南畅流出境,归入黄河。
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58.6%。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基本情况介绍

2004年全区现辖1个建制镇、6个办事处,84个行政村。全区总人口为29768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219937人,农业人口77751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61人,属于人口稠密地区。全区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达到较高水平,其中:粮食总产16789.1吨,人均占有粮食215.9公斤;肉类总产量997吨,奶类总产量为1129吨,禽蛋产量2205吨,蔬菜产量为71359吨,原煤产量132万吨。全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9855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745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5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6299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7906万元。工农业总产值为17449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7269万元,工业产值167225万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围绕一个目标、搞好六项工作,使得经济保持健康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1996—2004年晋城市城区自然社会经济发展资料统计数据
(一)、2004年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晋城市城区2004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资料,全区土地总面积为216372.4亩,其中:农用地面积为110697.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2%;建设用地面积为65785.3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0%;未利用地面积为3989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8%。土地垦殖率为39.6%,
由于地貌类型的不同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土壤类型的地域差异。全区有2个土类、4个亚类、10个土属,29个土种类型。其中褐土是城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广泛分布于全区海拔580~1065米的丘陵、低山、中山地区,是本区主要的农业土壤,团粒块状结构明显,并有不同程度的石灰反应。
(五)、植被
根据晋城市城区森林资源调查和区划,以及绿化规划工作。全区森林木材储积量为520万立方米。四旁植树造林株数为108.85万株,林地覆盖率为5.0%,四旁树木材储积量为30286立方米。经济林品种主要为柿子和红果,还有核桃、花椒、黄连木等;用材林树种主要有:毛白杨、北京杨、大冠杨、泡桐、柳树、国槐、臭椿树和榆树等;灌木、草丛植被主要有:次生的荆条、酸枣、狼牙刺、白羊草等。
晋城介绍

1984年晋城被国家化工部定为中国化肥和化 工原料用煤基地。八届中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 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 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晋城建设以优质煤为 原料的高浓度氮肥基地,1997年8月开工建设 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阳城电厂是世界最大的燃 烧无烟煤电站,是中国第一座专厂、专线、专 供跨大区域输电电厂,中国规模最大的火力发 电厂之一。2001年在沁水县发现一个大型煤 层气田,煤层气目探明储量为1000亿立方米。
十大碗
蒸槐花
蒸槐花是一道晋城小吃。蒸菜可用的原料 很多,春季一般用野菜,如荠菜、面条菜、 白蒿等来蒸,夏季多用荆芥、茼蒿、茄子, 秋冬季节则用土豆、萝卜、胡萝卜、莲藕 等来蒸,将蔬菜择洗干净,块茎类的经过 切细丝,拌上面粉(或玉米面、小米面), 上屉蒸熟,用调料拌匀直接食用,或者蒸 熟后炒食,亦菜亦饭、方便快捷、别具风 味
蟒河
蟒河
位于晋城市阳城县南33公里的桑林乡,面积 5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572米。蟒河景区有 “秀、险、幽、奇”四大特点,享有“北方小 桂林”的美誉。蟒河的水清澈见底,终年不断, 主要水景有:出水洞、二龙戏珠、水帘洞、饮 马泉、小黄果树瀑布、流银瀑布、黄龙瀑布、 黑龙瀑布、天龙瀑布、蟒湖等,数百万年形成 的地表钙化景观,据专家评价可申报世界自然 遗产。
李如 2015年10月26日
晋城市
古称泽州、泽州府,位于山西省东 南部,晋豫两省接壤处,是山西通 往中原的重要门户。自古为兵家必 争之地,素有“河东屏翰、冀南雄 郡”的美誉。
地理位置
位于山西省东南端,丹河、沁河 流域中下游,晋城全市总面积 9490平方公里,东西宽160公里, 南北长100公里,地理坐标为北 纬35度11'-36度04',东经 111°55'-113°7',市区面积 149.6平方公里。
关于晋城的唯美介绍简短

关于晋城的唯美介绍简短
晋城,这座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城市,有着独特的魅力。
它既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着壮美的自然景观,更有着热情好客的人们。
作为一个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城市,晋城有着众多历史文化遗迹。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晋城古城墙了。
这座城墙是明代营建的,如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城墙高达14米,厚达7米,周长3.5公里。
登上城墙,可以俯瞰整个城市,感受中华文明的厚重和悠久。
此外,晋城市还有着众多古建筑,如岳阳楼、王家大院等,让人流连忘返。
而除了历史文化,晋城还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
晋城市北部的峪道沟景区,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胜地。
这里有着壮美的山峦、碧绿的溪流和清新的空气,让人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妙。
此外,晋城市还有着其他的自然景观,如石门风景区、西河湿地公园等,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最让人难忘的,还是晋城人的热情好客。
在这里,你会感受到一种亲切的氛围,人们总是热情地招待着你,让你感觉像是回到了家。
晋城人有着淳朴的民风和勤劳的精神,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
晋城这座城市有着独特的魅力,无论是历史文化、自然景观还是人文风情,都让人难以忘怀。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这里,一定不要错过
这个美丽的城市。
晋城市介绍ppt课件

谢谢观看~o(∩_∩)o
21
19
历史名人:
郭台铭 鸿海精密集团董事长郭台铭,1950年10月8日出 生,祖籍山西省泽州县南岭乡葛万村人,1971年进入台湾 复兴航运公司工作,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 资本额30万元,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1985成立美国分 公司,创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2001美国《福 布斯》(Forbes)"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98名。 2002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烟台 莱山区的“永铭中学”正是他与母亲初永真捐资1500万元 创办的。 富士康企业集团是于1988年在内地投资兴办 的专业生产电脑接插件、精密零组件、机内线揽、精密模 具及电脑整机的高科技企业集团。至1999年底,富士康集 团分别在深圳和昆山建成两大资讯科技工业园。
14
城市特产:
大理石:陵川县产的大理石质地坚硬,结构致密, 磨光后呈镜面光泽,五光十色。品种多达28个,既有 奇缺的绿斑玉,又有少见的金星墨玉、红云、晚霞及 汉白玉等。
猴头:阳城漭河,沁水境舜王坪下原始森林中栎 树上生长的猴头,个大、色鲜、肉肥、味美、营养丰 富、功于滋补。
灵芝:阳城县境山中生长着白、紫、黄三种灵芝。 其中最珍贵的白灵芝,形同人体,五官俱全,帽缨皆 备,极为难得。
9
城市交通
交 通 分 布 图
10
行政规划:
晋城市下辖城区、泽 州、高平市、阳城、 陵川和沁水六县(市、 区),总面积9490平 方公里,占全省总面 积的6%。总耕地面积 为283.38万亩,人均 耕地1.42亩。2004年 末全市常住人口 219.71万人(其中非 农业人口46.65万人)。 全市人口中有22个民 族。少数民族中回族 人数最多,主要分布 在城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城市位于本省东南部,西与临汾、运城两地区为邻,北与长治市接壤,东、南与河南省毗连,总面积9484平方公里,总人口212万人(2003年)。
市人民政府驻城区。
邮编:048000。
代码:140500。
区号:0356。
晋城市辖1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晋城市秦初置高都县,北魏置建州、高都郡。
隋开皇十八年改为丹川县,唐村改称泽州晋城县,明代晋城县并入泽州,清代改名凤台县。
民国初复称晋城县。
解放后一直沿用。
1983年改设县级市,由省直辖,1985年升为地级市,即为现建制。
境内地形复杂,山地居多,以沁河为界,东属太行,西南为中条,西北为太岳。
全境四周高山环绕,尤以东南部山岭更为陡峻,主要关隘有路工日,张路口、天井关、大口等。
中部丘陵起伏,间有盆地,其中以晋城、高平等盆地较大,为境内主要农作区。
城区座落于本境南部中段、太行山脉南端,近郊东南部山势险要,道路曲折,山区多地下泉眼和溶洞,具有喀斯特地形特征;南北丘陵起伏,中部地势平缓,为本境最大盆地。
境内最高峰为位于西北部的五圣山主峰,海拔1322米,最低处为东南部的三股泉,海拔 320米。
全境河流以沁河、丹河为最大,其中沁河发源于沁源北部,流经安泽入本境沁水县,在阳城、晋城之间出河南,注入黄河,境内流长 130公里,为黄河五大支流之一。
丹河发源于本境高平朱岭,长约80公里,经晋城出河南注入沁河,为沁河较大支流。
其它河流还有阳城河、端氏河等。
本境气候温和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1.5度,一月均温-- 4度,七月均温23.3度,年均降雨量 550毫米,霜冻期为十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上旬,无霜期 180天。
晋城市共有耕地284.3万亩,农作物主要有谷子、玉米、小麦、高粱、豆类、薯类等。
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料、桑蚕、麻皮、药材、烟叶等。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煤、铁储量巨大而著称于世。
此外还有硫磺、银、铜、铝、锰、石英、石膏、水晶、瓷土、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等。
还有更可贵的稀有金属铀矿。
据勘测,全市地下煤田为1000多平方公里,有的煤层厚度多达 7米。
总储量约为75亿吨。
国家在此设有晋城矿务局组织开采。
除少数乡村外,全市绝大多数乡镇都开办煤矿。
晋城煤炭具有质地硬、火力旺、耐燃烧、无异味,近不沾衣、抹不染手等特点,有“白煤”、“香煤”的美称,可直接用来炼钢。
英国女王曾点名要中国晋城煤烧壁炉。
晋城炼铁,已有两千年历史,远在战国,晋城既设有“乌政观”,掌炼铁事宜。
北宋初年,曾在这里大造兵器。
铁矿的储量约在 5亿吨左右,关山、朝阳、峰头等地,几乎遍山铁矿。
早在六十年代驰名全国的晋城“五小工业”就在煤铁工业生产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目前,晋城市主要工业行业有煤炭、冶金、建材、化工、机械、电力、纺织、缝纫、皮革、食品、文化用品等。
晋城市交通发达。
太焦铁路途经本境,穿经市区,为连接同蒲、石太、京广诸线的大动脉。
干线公路有纵贯本境南北的太原至大口线,横穿境内东西的禹门口至陵川小坪上线和沁水至晋城等线。
此外,县级公路乡镇公路沟通全境城乡,市区内设有公共汽车,交通极为方便。
晋城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早在1924年至1925年间,马列主义即在晋城传播并有共产党员活动。
1926年有了党的组织。
1927年初,中共晋东南特委在晋城建立,领导晋东南中南部数县党的组织活动。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一直是我党我军的重要根据地之一。
在战争年代,晋城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作出过重大贡献。
自1937年至1948年,晋城动员参加革命军队的人员在四万人以上,牺牲者约有一万二千人以上。
被追认为烈士的即有三千六百余人。
境内名胜古迹多处,其中高平开化寺、晋城景德桥、阳城海会寺等均名扬于世。
晋城特产较多,苹果、梨、葡萄、柿子、杏、桃子、枣等品种齐全。
尤以盛产红果著称。
“泽州红”红果,肉酥味醇,酸甜多胶质且耐贮藏,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该市加工制成的山楂片、山楂糕、山楂酒、山楂技、山楂罐头及山楂固体饮料、补血山楂饮料等产品已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食品和防治多种病症的良药。
晋城市行政区划晋城市面积9484平方千米,人口212万(2003年)。
城区面积 141平方千米,人口28万。
邮政编码048000。
高平市面积 946平方千米,人口48万。
邮政编码048400。
市人民政府驻南城街道。
泽州县面积2023平方千米,人口51万。
邮政编码048012。
县人民政府驻南村镇。
沁水县面积2655平方千米,人口21万。
邮政编码048200。
县人民政府驻龙港镇。
阳城县面积1968平方千米,人口39万。
邮政编码048100。
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
陵川县面积1751平方千米,人口25万。
邮政编码048300。
县人民政府驻崇文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止到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人口截止2003年底。
*晋城市城区城区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四周与泽州县接壤。
地理坐标为北纬35°25′-35°35′,东经112°44′-112°55′。
南北长15.4千米,东西宽17.5千米。
海拔640-1058米,平均800米左右。
总面积141平方千米。
总人口30万人(2004年)。
邮编:048000。
代码:140502。
区号:0356。
城区辖8个街道、1个镇:东街街道、西街街道、南街街道、北街街道、矿区街道、钟家庄街道、西上庄街道、北石店镇。
秦朝这里为高都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始设晋城县。
新中国成立后至1983年,晋城县先后归山西省长治专区、晋东南专区管辖。
1983年,晋城县改为县级市。
1985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原县级晋城市划分为城郊两区。
2000年,城区总人口304221人,各乡镇人口:东街街道 39887 西街街道35046 南街街道 25310 北街街道 31302 矿区街道 39938 钟家庄乡 70922 西上庄乡 30070 北石店乡 31746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2001年,调整晋城市城区乡镇行政区划(山西省晋政函[2001]5号;晋城市1月10日晋市政发[2001]3号),调整后辖7个街道、1个镇:一、撤销北石店乡,设立北石店镇。
以原北石店乡行政区域为北石店镇行政区域。
区划调整后北石店镇人口24223人,面积38.2平方千米,镇人民政府驻北石店村。
二、撤销西上庄乡,设立西上庄街道办事处。
以原西上庄乡行政区域为西上庄街道办事处的管理区域。
三、撤销钟家庄乡,设立钟家庄街道办事处。
以原钟家庄乡行政区域为现钟家庄街道办事处的管理区域。
附:撤并乡镇摸底统计资料(注:与上述文件最终批复内容略有不同)撤并前乡镇名称总人口(人)面积(平方千米)撤乡后乡镇名称总人口(人)面积(平方千米)钟家庄乡 34029 46 办事处 34029 46北石店乡 24108 38 北石店乡 24108 38西上庄乡 25998 45 西上庄乡 25998 45晋城市历史沿革晋城古称泽州。
秦汉称高都县,北魏置建州、高都郡。
隋开皇三年置泽州,开皇十八年改县为丹川县。
唐贞观元年始称晋城县,建泽州于晋城。
明代荩城县并入泽州,清改名风台县,民国元年复称晋城县。
建国后,山西划为7个专区,南5县归长治专署管辖。
1958年并大县,将晋城、高平、陵川3县为晋城县,并沁水、阳城2县为阳城县。
1961年恢复5县制。
1971年晋东南专区改为晋东南地区,南5县一直属于专区、地区管辖。
1983年7月,改晋城县为县级晋城市。
198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晋东南地区,成立省辖地级市晋城市,实行市管县新体制,以原晋城市(分为城郊两区,郊区即现在的泽州县)、高平、阳城、沁水、陵川4县为所属行政区。
1985年4月3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5]62号)(1)撤销晋东南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
(2)晋城市升为地级市,并设立城区、郊区。
将原晋东南地区的沁水、阳城、高平、陵川4县划归晋城市管辖。
(3)将原晋东南地区的襄垣、屯留、平顺、黎城、壶关、长子、武乡、沁县、沁源9县划归长治市管辖。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按当时行政区划):晋城市 2160984 城区 304221 沁水县 211440 阳城县 406708 陵川县 249782 泽州县 517162 高平市 4716712001年,全市面积9490平方千米,总人口2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2.5万人。
调整前为36镇79乡共有115个乡镇,乡镇平均人口1.57万人,平均面积82.08平方千米。
5000人以下的乡镇13个(人口在2000人以下的乡镇2个,分别是沁水县的下川乡、陵川县的马武寨乡);人口在0.5-1.0万人的乡镇29个;人口在1.0-1.5万人的乡镇24个;人口在1.5-2.0万人的乡镇19个;人口在2.0-3.0万人的乡镇19个;人口在3.0-5.0万人的乡镇9个;人口在5万人以上的乡镇2个(泽州县的巴公镇和阳城县的城关镇)。
调整后为48镇26乡共74个乡镇,乡镇平均人口2.44万人,平均面积127.7平方千米。
城区由5街道3乡调整为7街道1镇。
高平市由9镇13乡调整为9镇4乡,乡镇平均人口3.69万,平均面积72.76平方千米。
泽州县由10镇16乡调整为14镇3乡,乡镇平均人口3.02万,平均面积119平方千米。
阳城县由8镇17乡调整为10镇7乡,乡镇平均人口2.33万人,平均面积115.77平方千米。
沁水县由4镇17乡调整为7镇7乡,乡镇平均人口1.39万人,平均面积189.64平方千米。
陵川县由5镇13乡调整为7镇5乡(本站注:实际上是9镇3乡),乡镇平均人口2.09万人,平均面积146.43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