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甾醇综述

合集下载

植物甾醇报告

植物甾醇报告

植物甾醇国内外市场状况1.植物甾醇用途植物甾醇是一种具有生理价值的物质。

它对人体具有重要生理活性作用,具有独特的消炎、退热及抗肿瘤等功能,用作临床医药已在许多国家的药典中记载。

能够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障碍代谢,抑制胆固醇的生化合成,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溃疡、皮肤鳞癌、宫颈癌等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因此植物甾醇在食品饮料、饮食增补剂、药品、化妆品和纺织等众多行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目前在欧美广泛使用于蛋黄酱、甜品、酸奶、牛奶、食用油、饮料等;同时以片剂、胶囊直接作为营养保健品使用。

在日用化工领域作为W/O型乳化剂,用于膏霜生产,对皮肤有温和的渗透性,可以保持皮肤表面水分,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抑制皮肤炎症、老化;在医药领域应用于甾体原料药关键中间体4-AD(范称),对甾体激素行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化纺工业中的分散剂、柔软剂、抗氧剂等。

印刷行业作为油墨颜料的分散剂, 纺织工业作为柔软剂,食品工业作为防止煎炸油劣变的抗氧剂。

在其他领域如光学产品、饲料、油漆、颜料、树脂、造纸、杀虫剂及除草剂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

2.植物甾醇法律地位植物甾醇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认可。

1999年,美国FDA批准添加植物甾醇及酯的食品可使用“有益健康”标签。

1999年,日本农林省批准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酯、植物甾烷醇、植物甾烷醇酯为调节血脂的特定专用保健食品FOSHU 的功能性添加剂。

2000年,美国FDA发布的健康公告称:“植物甾醇及酯、植物甾烷醇及酯,能通过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而有助于减少冠心病的危险。

每天从膳食中摄入 1.3g 植物甾醇或 3.4g 植物甾烷醇能达到明显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2003年2月,美国FDA 批准了佳吉公司植物甾醇有利于心脏健康的健康声称,正式给予植物甾醇市场“合法地位”。

2004年,欧盟委员会批准植物甾醇和植物甾醇酯在几类特定食品中使用,如黄油涂酱、牛奶类产品及优酪乳类产品。

松木植物甾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松木植物甾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松木植物甾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松木植物是一种常见的树木,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它不仅是一种具有经济和生态价值的植物,还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包括甾醇。

甾醇是一类脂溶性天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包括松木植物。

它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植物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松木植物中甾醇的含量和来源,以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和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深入了解松木植物甾醇的特性和作用,可以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这一有益植物资源。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将对松木植物甾醇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分别介绍松木植物的简介、甾醇的定义和作用,以及松木植物中甾醇的含量和来源。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探讨松木植物甾醇的潜在应用价值,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并对全文进行总结。

通过这样的结构,希望能够全面、系统地介绍松木植物甾醇的相关知识,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1.3 目的目的部分:本文旨在探讨松木植物中甾醇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定义、作用、含量和来源,以及其潜在应用价值和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松木植物中的甾醇,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些植物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为开发新的植物资源和药物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通过对甾醇的研究,还可以拓展甾醇在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因此,本文的目的是系统性地介绍松木植物中甾醇的相关知识,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2.正文2.1 松木植物简介松木是一种常见的针叶树木,属于松科植物,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和寒带地区。

松木具有长寿、抗逆性强、生长迅速等特点,在林业和园林绿化中被广泛应用。

松木树干通常笔直,树皮厚而粗糙,呈现灰色或棕色。

叶子为针状,散生在树枝上,具有较好的抗寒性。

松木的树冠呈三角形或圆锥形,良好的造型使其成为园林景观中的重要树种。

除了木材的利用价值外,松木还具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应用。

植物甾醇新资源

植物甾醇新资源

植物甾醇新资源植物甾醇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天然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

它是类固醇的一种,结构中含有四环三酮骨架,且带有一个不饱和侧链。

植物甾醇能够在人体内发挥多种生理功能,包括抑制胆固醇的吸收、调节免疫系统的活性、降低血糖和改善皮肤炎症等。

由于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植物甾醇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

传统上,植物甾醇主要通过从胆固醇中提取获得。

然而,胆固醇来源的局限性和植物甾醇的广泛应用需求推动了对新的植物甾醇资源的开发。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植物体内其他化合物作为植物甾醇的新资源。

以下是一些具有潜力的新植物甾醇资源的介绍:1.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是一类原始的绿色植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

研究发现,蕨类植物中的一些成分含有丰富的植物甾醇,特别是β-谷甾醇和β-麦角甾醇。

例如,大叶蕨中的蕨甾醇具有非常高的含量。

这些蕨类植物可以通过简单的提取和分离流程来获得植物甾醇,具有较低的成本和可持续性。

2. 蘑菇类:蘑菇是一类营养丰富且广泛食用的真菌。

研究表明,一些蘑菇中富含植物甾醇,如香菇和褐菇。

特别是侧孢菇,其β-谷甾醇和麦角甾醇的含量相当高。

由于蘑菇类资源广泛且容易获得,将其作为植物甾醇的新来源具有很大的潜力。

3. 藻类:藻类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水生植物。

最近的研究显示,一些藻类中含有丰富的植物甾醇,如藻甾醇和叶黄甾醇,而这些甾醇在保健品和医药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藻类作为植物甾醇的新资源,具有生长周期短、生物量大、水培条件易控制等优势。

4. 水果种子:某些水果的种子中含有丰富的植物甾醇。

例如,草莓的种子富含β-麦角甾醇,葡萄的种子则富含β-谷甾醇。

这些水果种子资源广泛且易于获取,开发利用其植物甾醇含量可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这些新的植物甾醇资源的挖掘和开发,既能满足植物甾醇广泛应用的需求,又能减少对胆固醇等传统资源的依赖,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保意义。

然而,目前对于这些新资源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仍需深入的研究和开发。

植物甾醇 原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植物甾醇 原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植物甾醇原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植物甾醇是一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和药用价值。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对天然营养的追求,植物甾醇作为一种天然的营养素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植物甾醇的来源、功效以及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指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织方式。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来展开讨论植物甾醇的原料:- 引言部分将介绍植物甾醇的概述、文章结构和研究目的;- 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什么是植物甾醇、植物甾醇的来源和植物甾醇的功效;- 结论部分将总结植物甾醇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的发展和做出结论。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植物甾醇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主题。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植物甾醇这一重要的原料,探讨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功效。

通过深入了解植物甾醇的来源、生产和功效,可以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材料的重要性和价值,促进人们对植物甾醇的认识和研究。

同时,本文还旨在展望植物甾醇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生产商提供参考和启发。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为植物甾醇的应用和研究注入新的动力,推动其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2.正文2.1 什么是植物甾醇:植物甾醇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类固醇化合物,通常以蜡状形式存在。

它们在植物细胞膜中起着结构稳定和功能调节的重要作用。

植物甾醇在植物体内是一种必需的生物分子,与动物胆固醇有一定的结构相似性。

植物甾醇与胆固醇不同,其分子结构中有较多的双键和较少的甲基基团,这使得植物甾醇在人体内不能被胆固醇酯酶降解,因此可以帮助减少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植物甾醇可以通过饮食摄入的方式获得,主要存在于植物油、坚果、种子、全谷类食物等食物中。

人们可以通过适量摄入植物甾醇来帮助调节血脂和保护心血管健康。

植物源胆甾醇

植物源胆甾醇

植物源胆甾醇
植物源胆固醇,又称植物甾醇,是植物中的一种天然活性成分。

在结构上,它与动物性甾醇如胆固醇相似。

实际上,植物甾醇是一个大家族,自然界中有70多种结构相似的植物甾醇,其中常见的包括β-谷甾醇、谷甾烷醇、菜油甾醇、豆甾醇、燕麦甾醇等。

植物甾醇的多种功能已经被广泛研究。

首先,世界心脏联盟、美国心脏学会、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等权威机构都认可植物甾醇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含量,进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这是因为当胆固醇试图通过小肠进入我们的血液以及其他器官时,植物甾醇可以有效地阻止胆固醇,并帮助其随着肠道的垃圾排出体外。

此外,植物甾醇还具有抗炎、生发养发、抗氧化、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抑制皮肤炎症的功效,对于溃疡、皮肤鳞癌、宫颈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类心脏病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它还能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毛细血管循环,并阻止胆结石的形成。

此外,它还有防止皮肤老化、防日晒红斑的作用。

然而,尽管植物甾醇具有多种健康益处,但过量摄入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建议在日常饮食中保持均衡,适量摄入含有植物甾醇的食物。

如有需要,可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植物甾醇的知识介绍

植物甾醇的知识介绍
油甾醇和豆甾醇,它们的熔点分别是 140℃,157°C~158°C和170°C
J U
▪ 侧链越大,自醇的疏水性越强
N
E ▪ 侧链上的双键使甾醇具有亲水性
N
A
L
S
R
C
2004.8
植物甾醇的分类
植物甾醇及相关化合物 250多种,大致分三类:
▪ 4-无甲基甾醇,如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
菜籽甾醇、燕麦甾醇和麦角甾醇
E
而对照组无变化(P<0.01)
N
A
L
S
R
C
2004.8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防治前列腺疾病
▪ 为进一步确定β-谷甾醇的长期效果,18个月后,
对这批病人进行了重新评估
▪ 结果发现, β-谷甾醇治疗组中,继续服用的受试
J
者各种指标都保持良好状态,未继续服用者症状
U
N
评分和残余尿量指标虽稍差于前者,但最大尿流
▪ 化学形式上的变化也可影响到各种植物甾
J
U
醇的吸收
N
E ▪ 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是否容易被酯化是
பைடு நூலகம்
N
A
各种植物甾醇是否容易被肠道吸收的基础
L
S
R
C
2004.8
植物甾醇的分布
▪ 吸收后的植物甾醇与脂蛋白一起在血液中
运输,然后选择性地分布到身体各部位
▪ 一般肝脏、肾上腺、卵巢、睾丸等脏器中
J
U
植物甾醇含量很高,这一分布也许提示其
J ▪ 4-甲基甾醇,如禾本甾醇 (gramisterol)、柠檬
U
N
甾二烯醇 (citrostadieno)、洛飞烯醇 (lophenol)

植物甾醇结构

植物甾醇结构

植物甾醇结构
植物甾醇是一种重要的植物化合物,也被称为类固醇醇类。

它的
化学结构包括一环甾体和一个羟基,与人体内的胆固醇结构类似。


种化合物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尤其在大豆、玉米、黄豆、油菜籽等植
物中含量较高。

植物甾醇在人体内可以与胆固醇竞争结合,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因此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植物甾醇还有助
于增强免疫力、预防肠癌、降低血糖、降低血压等作用。

植物甾醇对人体的影响是因为它与胆固醇类似,可以在体内被吸收,并与胆固醇竞争结合,从而减少了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

这种竞
争性抑制胆固醇吸收的作用,使得植物甾醇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和预
防高胆固醇等慢性疾病的重要营养素。

不过,如果摄入过量,植物甾醇也有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因为植物甾醇与胆固醇类似,也会积聚在人体内,如果过多积聚,就
可能引发体内过多胆固醇的问题,进而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饮食
习惯中的植物甾醇含量应该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对于想要摄入植物甾醇的人们来说,可以在饮食中增加一些富含
植物甾醇的食物,如大豆、黄豆、油菜籽、芝麻等。

此外,市场上也
有一些植物甾醇的保健品,但是还需要慎重,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指
导下适量食用。

总的来说,植物甾醇在我们的饮食和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了解植物甾醇的作用和摄入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健康。

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均衡摄入植物甾醇,以获取更
好的健康效益。

植物甾醇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甾醇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甾醇的功效与作用植物甾醇是一类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天然物质,也被称为植物甾醇类固醇(phytosterol)。

与动物来源的胆固醇相似,植物甾醇在植物体内起着类似的功能,但在人体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

近年来,植物甾醇备受关注,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研究表明,植物甾醇对人体有着多种功效与作用,包括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抗氧化、抗菌,以及对肿瘤、炎症和免疫系统的调节等。

本文将对植物甾醇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降低胆固醇水平植物甾醇在人体内具有保护心血管健康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来降低胆固醇。

植物甾醇被吸收到肠道细胞中后,抑制了胆固醇在肠道内的吸收,从而降低了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研究显示,植物甾醇摄入量每增加100-400mg,血液中的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就会降低约10%。

此外,植物甾醇还可以降低血液中三酰甘油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对心血管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植物甾醇被认为是一种可行的非药物降血脂策略。

二、预防心血管疾病高胆固醇水平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植物甾醇可以通过降低胆固醇水平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研究表明,每日摄入2-3g的植物甾醇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将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降低5-15%。

另外,将植物甾醇与低脂饮食结合使用,可以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三、抗氧化作用植物甾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去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

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跃的化学物质,具有氧化作用,易与细胞内的分子结合,造成细胞的损伤和老化。

研究发现,植物甾醇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反应,减少自由基的生成,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此外,植物甾醇还可以刺激天然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四、抗菌作用植物甾醇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尤其对细菌和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研究发现,植物甾醇可以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干扰细菌代谢和生长,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拮抗胆固醇
胆固醇是机体内重要的固醇类物质,它既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之一,又可在体内转化形成类固醇激素,并且是合成维生素巧的原料及胆汁酸的前体。胆固醇是血浆的重要组成成分,血浆中胆固醇保持适当的浓度是非常重要的,但当血胆固醇含量过高时,会在血管壁上沉积,引起动脉硬化,引发冠心病 。
3.1.1 抑制肠道胆固醇的吸收
植物甾醇作为植物细胞的重要组分,在根、茎、叶、果实、中均有存在。已发现甾醇在植物中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即游离甾醇、甾醇酯。植物油脂中以小麦胚芽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等含量最高 。植物甾醇与胆固醇有着相似的化学结构,然而人类对于胆固醇的吸收远远多于植物甾醇 。
甾醇通常为片状或粉末状白色固体,经溶剂结晶处理的甾醇为白色鳞片状或针状晶体,其中在乙醇溶剂中结晶形成针状或菱片状,在二氯乙烷溶剂中形成针刺状或长棱晶。甾醇分子中,碳原子数一般为27至31,分子量约为386至456。甾醇熔点较高,都在100℃以上最高达215℃。甾醇的相对密度略大于水,不溶于水,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3.1.3 影响胆固醇合成和分泌
胆固醇的合成、分解以及转化代谢主要在肝脏中由众多酶参与完成,植物甾醇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与代谢酶关系密切。胆固醇合成中涉及的限速酶为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HMG-CoA)还原酶,以及相关酶乙酰基-CoA羧化酶和苹果酸酶等。植物甾醇能增强HMG-CoA还原酶的活性 。
3.2抗氧化作用
植物甾醇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疏水性,但是因为其结构上带有羟基基团,因而又具有亲水性。在同一个物质结构中同时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意味着该物质具有乳化性。植物甾醇的乳化性可以通过对羟基基团进行化学改性而得到改善。植物甾醇具有两性的特征使得它具有调节和控制反相膜流动性的能力 。
2植物甾醇的提取
从油脂下脚中去除非甾醇类物质提取街醇方法很多,其原理一般基于原料理化性质及生化反应方面差异。如物质在碱存在下可皂化性,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差异;菌醇和其它物质可络合性及其络合物溶解度差异;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亲水性差异;高真空条件下物质蒸气压及分子自由程差异;及物质吸附力差异等。从油脂下脚中提取街醇通常分两步进行,先从原料中提取以幽醇为主的不皂化物(粗甾醇),然后从不皂化物中精制甾醇。本文中主要介绍两种提取方法,其中溶剂结晶法属实验室制法,干湿皂化法属工业制法 。
4.1医药行业
肠道吸收的胆固醇既有外源性的也有内源性的,外源性来自摄入的食物,内源性来自机体胆汁分泌。人体试验和动物实验都证实植物甾醇能通过以下几种机制抑制肠道这两种来源的胆固醇吸收
3.1.2 影响胆固醇运输
血清胆固醇主要由LDL和HDL来运输,前者承担来自内源性胆固醇的运输,血清水平受植物甾醇的影响;后者承担将肝组织外胆固醇重新运回肝脏,血清水平不受植物甾醇的影响【17-20】
副产物综合利用
植物甾醇的提取与功能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
学号:
年级:
授课教师:
专业:
中国·大庆
1植物甾醇的结构、来源与性质
甾醇是甾族化合物中的一种,分子的基本骨架(主体甾核称为环戊烷多氢菲核)有三个六元环和一个五元环组成。C-3位上连有一个羟基,C-17位连有由8~10个碳原子构成的侧链,多数甾醇C-5位为双键。由于C-17位上的R不同和C-3位上羟基结合的物质不同,甾醇的种类也不同。常见游离甾醇有胆甾醇、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菜籽甾醇等结构形式 ,见图1-1。
3.3 类激素功能
由于植物甾醇在化学结构上类似于胆甾醇,对防治前列腺疾病和乳腺疾病有较好的
作用,许多研究者认为,它在体内能表现出一定的激素活性,并且无激素的副作用。
4植物甾醇的应用
自从在植物油中发现谷甾醇、豆甾醇以来,人们对植物甾醇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在理论研究和生产技术、应用等方面有了重大的进展,目前植物甾醇在甾体药物合成、化妆品、动物生长剂、植物生长激素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甾醇属于天然物质,本身无毒性,而且具有乳化性和稳定等特点,因此引起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对甾醇开发应用的重视 。
2.2干式皂化法
干式皂化法的工艺过程比较简单,其工艺流程如图2-2所示:
图2-2 干式皂化法工艺流程图
此工艺用熟石灰或生石灰在60~90℃皂化后直接用机器粉碎膏状物,避免了一些麻烦的干燥操作程序。此外,采用乙醇作为抽提剂进行低温浸出,一方面可以节省大量乙醇,另一方面保证生产工艺安全无毒。改善其工艺条件以提高收率的实验正在进行之中。
2.3 其它方法举例
日本、美国也采用此法。脱臭馏出物经提取维生素E后,经过转酯化反应,将甾醇酯转化为游离甾醇,再通过氯化钙络合法提取甾醇。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产品甾醇含量可达96%以上,甾醇收率可达75%以上 。
3、植物甾醇的功能
甾醇被誉为“生命的钥匙”,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如保持生物内环境稳定,控制糖原和矿物质的代谢,调解应激反应等。植物菌醇在拮抗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表现出的效果,早在50年前已被人们所认识。饱和日一谷幽醇和p一谷街烷醇阻碍胆固醇的吸收效果与摄入量密切相关 。
近来,相继有报道表明,许多植物甾醇具有抗氧化能力,这起因于发现橄榄油、玉米胚芽油、小麦胚芽油等能使红花籽油在煎炸条件下保护其脂肪酸不发生氧化降解。特别是燕麦甾醇、α-谷甾醇、斑鸠甾醇被发现具有阻止不饱和脂肪酸在高温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降解的功能,在同等条件下,其他常见植物甾醇,即β-谷甾醇、豆甾醇和菜油甾醇要么不具抗氧化活性,要么有轻微助氧化作用 。
2.1溶剂结晶法
该法为现今油脂工程专业教材上所述的提取方法,可用于直接分离,操作较为简单。
结晶法所用的主要溶剂有: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等。使用单一溶剂,
产品纯度通常不高,需进一步精制,甾醇收率也偏低。其工艺流程如图2-1所示
图2-1溶剂结晶法工艺流程图
此工艺缺陷在于所用溶剂比较多,回收困难,而且甾醇的收率也不高,工业化生产比较困难。但其处理方法及其中一些工序在探索新工艺时仍值得参考和借鉴,用于实验室做甾醇的定性、定量认识也较为适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