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小学生学习古典诗词

合集下载

小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小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小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一、了解时代背景诗人常常借诗来抒发自己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揭露、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小学生古诗学习方法。

因此,了解诗的时代背景,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容。

如《蚕妇》一诗,诗人借助诗歌揭露了封建制度下“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合理现实,抨击了剥削制度的罪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了解了这一背景后,就很容易理解诗中的内容了。

二、审清题目意思要理解诗的大意、主要内容,首先要审清题目的意思。

如题目《早发白帝城》的意思:“早”指“早上”,“发”表示“从……出发”,整个题目的意思是诗人李白“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审清题意,对全诗的内容就比较容易理解。

三、掌握字词意思?古诗中有些字词意思与其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有区别的。

如《山行》一诗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现在的意思是动词“坐下”,而在诗中却当“因为”讲,与现在的意思差别就很大了。

四、理解诗句的意思先理解词义,再把词语连起来就是整句的意思,如“朝辞白帝彩云间”一句,先理解“朝”“辞”“白帝”的意思,再理解整句的意思就容易了。

全句可解释为“早晨离开了在彩云间的白帝城”。

五、懂得诗的写作手法古诗在写作上有许多艺术手法,如采用比喻、夸张、烘托等修辞手法来突出诗的意境。

如《夜宿山寺》一诗中的“手可摘星辰”是用夸张的手法写楼的高;“不感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句,用不敢高声说话,怕惊动天上仙人的丰富想象来烘托楼的高。

六、挖掘诗中蕴含的哲理学习古诗不仅要了解诗的内容、意思,还要挖掘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如《登鹳雀楼》一诗,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不仅要懂得诗句的意思是“要想把很远很远的地方的景物都看到,就要再登上一层楼”,还要弄清诗句蕴含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七、体会诗人的感情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还要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绝句》一诗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里不仅写出了诗人身居草堂的开阔胸襟,还通过对草堂附近明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幼儿园古诗教案:学习中国古代的诗词

幼儿园古诗教案:学习中国古代的诗词

幼儿园古诗教案:学习中国古代的经典诗词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时期是启蒙教育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诗词的优良时期。

家长和老师们应该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注重古诗的教学,将其作为中文阅读启蒙的重点,培养幼儿的良好审美品味和文化素养。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掌握部分古代经典诗词及其背后的故事脉络;2、通过诵读,提高幼儿的语感和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文艺才华;3、通过绘画、手工等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丰富幼儿的诗意生活。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选择部分适合幼儿理解与学习的古代经典诗词,如《静夜思》、《登高》等,掌握其背景故事、意义和韵律格律,学习方法可以是看图识字,拼读韵脚,逐字逐句地分析诗词结构和语言表达手法等。

2、在了解诗词的基础上,进行诵读和朗诵。

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水平,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美妙和表达力量。

3、带领幼儿一起进行手工创作或绘画,让幼儿根据个人理解想象、创作出诗词所表达的情景或意境,丰富孩子的诗意生活,同时锻炼孩子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4、组织幼儿来学习古代文化背景、历史人物及其事迹,增强幼儿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

三、教学过程安排1、诵读《静夜思》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千锤百炼磨砺出好诗。

这首诗虽短小精悍,但诉说了古人的孤独和思念。

教师通过讲解背景故事、拼读韵脚,逐句分析诗词结构,让幼儿体验语言立体美感。

2、朗诵《登高》“步入云端,登顶而立,视野开阔、心态平和,谁不想拥有?”这首古诗描绘了人们攀登高山的意境与情感,能够让幼儿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细腻和生动。

教师播放视听资料,让幼儿深入感受“登高”的意境,同时学习诗歌形式和结构,善于寻找诗歌中的意象和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手工创作《渔家傲》《渔家傲》诗中描绘了老渔翁豁达、豪放、乐观、淡泊的生活态度,这样的良好个性是我们所需要的。

老师可以给出一定的图画,让幼儿发挥自己的创作能力进行DIY创作。

激发兴趣,让小学生爱上古诗词

激发兴趣,让小学生爱上古诗词

激发兴趣,让小学生爱上古诗词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对小学生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更能够增强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文学兴趣和写作能力。

以下是几种激发小学生兴趣,让他们爱上古诗词的方法和建议。

一、创设情境,生动形象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通过图片展示、体验活动、竞赛等多种形式创设情境,让小学生进入到古代世界中,亲身感受古人作品所描绘的景象、感情和思想,切实体验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比如,在学习“静夜思”这首诗时,可以邀请小学生去夜晚的校园里欣赏月亮、听虫鸣、闻花香,感受古人凝望星空、凝思默想的情境。

在学习“登高”这首诗时,可以组织小学生爬山活动,让他们亲自体验登高所带来的喜悦和感慨,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感情。

二、模拟演绎,感性理解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通过模拟演绎、情感表达等方式,让小学生感性理解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意境。

比如,在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时,可以安排小学生模拟宴席、举杯祝酒或模仿李白唱词,让他们感受到义士豪情、壮志凌云的张扬与豁达。

在学习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可以让小学生在楼上观赏周围的景色,感受到登高远眺的清爽和豁然开朗。

三、亲情引导,家校合作亲子关系是小学生人生成长的重要方面,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亲情引导、家校合作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家风庭训,培养小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比如,家长可以鼓励小学生经常阅读古诗词,给予其适当的赞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家庭对文化的重视和支持。

老师可以通过课外读书、同学交流、家庭作业等方式,让小学生感受到古诗词教学中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四、体验实践,生动有趣比如,在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时,可以组织小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战斗、头抬狼牙棒等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战争中的紧张和震撼。

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可以邀请小学生听琵琶演奏、跳身法等活动,让他们体验到古典音乐的美妙和唯美。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古诗词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集中体现,通过让小学生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使小学生充分认识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同时也可以促进小学生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一、重视古诗“背景”的价值,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境任何一首古诗,都有及其丰富的“背景”资源:诗人的生活经历与创作历程;与古诗密切相关的创作故事;古诗涉及的相关典故、传说;诗人的相关诗作;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创作风格等等。

如果联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就能走近诗人。

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古诗的“背景”,体验古诗的内容、情感、思想。

学生才能够真正地走进古诗中去,去领略古诗所表达的奇妙意境。

如《江雪》一诗,诗人柳宗元通过自己的所见,展示了一位老翁在寂静、凄凉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

诗人为什么写一个老翁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地方垂钓呢?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

这时就应该让学生去搜集、查询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了解柳宗元是巧妙地表达自己被贬后的那种失意寂寞的情怀和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

二、加强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教学中要采取范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读多了自然成诵,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义和感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有教师对朗读的指导策略进行了研究,认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初步感受诗意的朗读。

这一阶段应让学生把古诗读通读顺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人,理解注释,想象画面来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初读时就使学生的感情有所定向,有利于理解诗意。

第二阶段,加深理解诗意的朗读。

这阶段的朗读要设置一些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一些问题,再与分析相结合,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巩固。

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古诗词学习

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古诗词学习

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古诗词学习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情感陶冶、文学素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接触机会逐渐减少。

因此,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古诗词学习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课外拓展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古诗词学习。

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主要途径之一,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1. 创设情境: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静夜思》时,可以播放与诗意相符的背景音乐,给学生营造一个安静、宁静的氛围。

2. 融入现实生活:将古诗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以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比如,在学习《登鹳雀楼》时,可以请学生寻找身边高楼大厦的形象,帮助他们理解古人对于巍峨壮美的描绘。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可以设置小组诵读比赛,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古诗词,从而培养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和语感。

二、课外拓展课外拓展是让学生在课外更全面地接触和学习古诗词的手段,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拓宽学生的学习路径。

1. 创设浸润式环境:在校园中创设古诗词氛围,如设置古诗词展览、墙报、文化走廊等,让学生在校园每一个角落都能接触到古诗词的美。

2. 组织诗歌朗诵会:定期组织学校的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达。

可以设置“古诗词经典诵读”、“古诗词创作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 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古建筑、古代文化遗址等,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人的创作背景,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三、家庭教育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的积极参与和引导对于小学生学习古诗词非常重要。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教案应对不同学生的方法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教案应对不同学生的方法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教案应对不同学生的方法。

一、初学者初学古诗的学生由于对古代文化和文学欠缺深入了解,所以往往会难以理解古诗中的意思。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开启理解古诗的大门:1.了解背景知识学生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注释或者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诗人的生平及时代背景等,以此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

2.联想法通过与学生一起联想古诗中的人物、场景或者诗句所描绘的意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3.用现代语言解释以清晰明了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表达出古诗中所表达的意思,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二、进阶者当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后,接下来就是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古诗。

1.了解诗歌的结构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诗歌的结构,如韵律、押韵等,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古诗。

2.比较研究将古诗和现代文学相比较,分析古诗和现代文学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欣赏古诗。

3.创作古诗让学生自己动手创作古诗,通过实践感受古诗的美妙之处,并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

三、拓展者对于喜欢挑战的高年级学生来说,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和拓展古诗的学习。

1.全面认识学生可以通过了解全面的古代文化、历史、哲学等,以此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

2.研读名家选集学生可以研读名家的古诗选集,理解古诗的不同体裁和流派,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联合阅读组织学生联合阅读古诗,通过讨论和分享来加深对古诗的认识和欣赏。

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

只有通过教学的个性化化,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言语审美视角下小学生古典诗词学习态度的策略初探

言语审美视角下小学生古典诗词学习态度的策略初探

言语审美视角下小学生古典诗词学习态度的策略初探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在历史上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在今天的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小学生的古典诗词学习中,如何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言语审美能力,成为了当下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言语审美视角出发,深入探讨小学生古典诗词学习态度的策略,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古典诗词学习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当前,我国的小学生古典诗词学习普遍存在着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

许多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对古诗词的认识存在偏差,以及学习方法不当所致。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言语审美价值在当代依然不可忽视。

针对古典诗词学习的态度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来引导和规范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言语审美能力。

1. 培养良好的文学修养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文学修养主要是在学校的文学课程中培养和形成的。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课文阅读、诗词欣赏等形式,带领学生走进古典诗词的世界,感受诗词之美,培养他们的文学情趣。

还可以通过邀请诗人、作家等文学名家来校做诗词鉴赏讲座,开展文学作品的朗诵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激发他们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

2. 创设浸润式学习环境在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创建一个浸润式的学习环境,让古典诗词贯穿在语文课程的各个方面。

在语文课上穿插古诗词的诵读、鉴赏和赏析,让学生在欣赏诗词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其中的语言之美,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主题班会,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词的感悟和体会,增强学生对古典诗词的了解和喜爱。

3. 鼓励诗词创作除了学习古典诗词,小学生还可以通过创作自己的诗歌来进一步理解和体会古典诗词的魅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仿写、创作等形式,让他们亲身体验古诗词的韵律之美和意境之深,从而加深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喜爱。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诵读古典诗词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诵读古典诗词
读 古 诗 是 一 项 润 物 无 声 的 工 程 ,它 应 该 如 春 风 化 雨 般 的 慢 慢渗透 ,而不应该是疾风暴雨式 的硬灌 。
二 、有 目标 ,有计划 不 贪 多 ,不 性 急 , 每 天 背 一 首 或 两 首 ,边 背 边 巩 固 。 把 近期 目标告诉 学生 ,每天 按计划 进行 。这样形 成规 律 , 学生会 很 自觉地 配合 老师完 成背诵 任务 。 比如 开始背 时每 天背一 首 ,边 背新 的边复 习‘ 旧的,十天一 小结 ,停下 来巩 固一 次 。这 样 l o 首1 o 首 的 过关 。全部 背 完后 再 开始 总复 习,每天复 习4 首 ,2 0 天又是一个阶 段。因为开始 是从前面 往 后背 ,前面 的经过 不断复 习 ,总 比后面 的背得 熟 ,就再 从后面倒 着往前 背 。背熟后 再抄 写或默 写,还 是像前 面那 样 ,一天 四首 。这样 反反复 复 ,正背 了倒 背 ,倒 背 了再打 乱顺序 背,不给 学生遗 忘的机 会 。用 不 了多长 时间 ,8 O 首 诗 就能巩 固住 了 。如 果赶上 假期 ,就布置 学生一 天一 首 , 边 背 边 抄 , 既 练 了 字 又 起 到 了 巩 固 的 作 用 , 可 谓 一 举 两 得 。 根 据 学 期 计 划 合 理 安 排 , 一 步 一 个 脚 印 ,步 步 踩 实 , 诵读活动会收 到很好 的效果 。 三 、教给学生方法 背诵 古诗离 不开老 师的指 导 ,教给 学生背 诵方法 ,会 起 到事半 功倍 的作用 。我一般 是按 这样 的步骤教 学生 背古 诗 的:先领 读三 五遍 ,使学 生读正确 ,读 通顺 。读第 一遍 最 重要 ,一 定让 学生看 清楚读 准确 ,不然 一旦读 错 了等 到 背 熟了再 改可就 麻烦 了 。然后 是帮助 学生 逐句理 解诗 的大 意 ,再让 学生边 读边在 脑海 中形成 画面 ,最后熟 读成诵 。 有 的诗适合 加动 作我就 边领读 边做动 作帮 助学生 记忆 ;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教小学生学习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枝奇葩。

尤其是小学语文课本中要求背诵的80首古诗词,都是历代的名篇佳作,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而且内涵也很丰富。

诗词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易读易记。

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

但是,如何教学生学习古典诗词,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

根据几年来教学古诗的体会,我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激趣导入
有人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兴趣。

”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趣中,设趣引思,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思想是火花,进而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很快地导入新课。

例如:教学《游子吟》时,一上课我就给学生播放歌曲《母亲》,“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

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

”优美动听的歌曲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很好地导入了新课。

又如:教学《赠王伦》时,我紧抓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根据诗意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安徽泾县有一人农民,他有一个传家宝,这个传家宝谁都让看,但就是给多少钱也不卖,这个人把传家宝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讲到这,我问学生:“你们猜猜,这个传家宝到底是什么?”学生猜的是五花八门,但是都不是我要的答案,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我接着讲:“其实呀,这个传家宝只是一张纸,但是这张纸上写着我国的一位伟大的诗人送给他的一首诗,那这个大诗人同学们一定能猜到是谁?(学生答李白)对,那么这个农民又是谁呢?他和李白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是学习《赠汪伦》,认真听,你会找到答案的”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很好的也导入了新课。

再如教学《示儿》时,正巧,都市频道刚播过一部电影《陆游》,很多同学都看了,我听到他们课下的议论了。

我就有这部电影导入,既让学生了解了陆游的一生,又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因为看过电影的同学争着要把故事讲给别的的同学听,而没有看过的同学急切地想知道电影的内容,注意力都很集中。

二:自学古诗
小学课本一般入选的都是五言或七言绝句,以前,教师往往把理解字词句作为一节课的重点,花去大部分的时间去反复解释,并把内容板书到黑板上要求学生背诵。

学生记住了部分,而忽略了诗的意境和内涵。

而我是这样做的:
把主动权放给学生
导入新课,学习生字之后,我要求学生:一、读读古诗,因为阅读是理解的前提和基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二:看看注释,课下注释一般是理解诗句的重点和难点,把注释内容与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综合在一起,形成对诗句的初步理解,也就是初知大意了;三:查查资料,对于个别不能理解的,可以查阅工具书或其他资料;四、问问别人,对于实在不能自己理解的内容,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或老师。

这样,教师要充分地让学生讨论,并及时的提供帮助。

把主动权握在手中
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等到学生讨论结束后,老师组织学生汇报、发言。

对于学生汇报中出现的错误或不完整之处,教师要及时的指出,纠正并加以完善。

最后,教师要做好归纳总结,让每个学生都能知道诗句的大意。

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他们的能力,对于他们自己学到的要比教师讲的记忆深刻。

而且,还能很好的培养他们的自学的能力。

三、重在延伸
学习古诗,除了要求学生学会背诵古诗,理解古诗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挖掘出教材中更深更广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入境”。

这是古诗
教学的难点,我是这样做的:
1、引导学生认真视察插图,巧设疑问。

学《游子吟》时,学生观察图画后,我给学生
提了这样的问题:母亲为什么要在微弱的灯光下给儿子缝补衣服?说明什么?几个学生的想象很有创意,试举例如下:
生A:可能消息来的突然,明天儿子就要走了,说明时间紧,母亲也爱儿子。

生B:也可能母亲白天已经缝补过了,担心儿子长时间不能回家,所以晚上又缝了一遍,更说明母亲爱儿子。

生C:也可能母亲白天干活没有时间呀,还说明他们家不富裕。

这些问题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热情,而且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在不知不觉中“入了境”。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展开想象。

在学生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我又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地感知、思维、想象。

如:教学《泊船瓜洲》时,我紧抓一个“绿”
字,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春风是怎样吹到江南的?“绿”了什么?“绿”的结果怎样?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

春天不仅吹到了江南,还吹到了稻田,还绿到了北方,吹绿了小麦,吹红了桃花,吹黄了油菜花。

甚至有同学还建议把“绿”字改成“染”,因为他认为绿不能显示春的五彩斑斓。

最后。

我总结,正是这明媚的春光,勾起了诗人的思乡情怀。

让学生不仅在“境”中领悟到了诗意,又在“境”中感悟到了诗情。

3、巧设作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对于描写景色的古诗,我建议他们课下进
行绘画比赛,也可以让他们寻找有关的词语;对于叙事的古诗,我建议他们把古诗改成小故事讲给大家听,或者排练成小短剧,在班里进行表演;这样的作业不但激发学生做作业的激情,还能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使其由猜想到认识的飞跃。

也加深了对诗意内涵的理解。

四、贵在教育
教书与育人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在教学生学会古诗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以联系实际,以情引导。

例如:教学《游子吟》时,我给学生讲了我和我母亲的事,既真实又贴近他们的生活。

接着,我引导他们讲讲自己的母亲,很快引起了学生了共鸣,学生发言很积极,甚至有的学生忍不住落了泪。

同时,也懂得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自己该怎样去爱父母。

使他们受到了深刻是教育。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想讲好古诗词,首先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深挖出教材中更深更广的知识,因为古诗的内涵是丰富的。

其次,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看的多了,懂的多了,记得多了,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最后,还要善于思考,举一反三,寻找不同古诗的不同教法,这样才能把古诗讲的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