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热力环流教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大气运动最基本的状态与原理,在全节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大气运动的基础,而热力环流与风的形成又是后面学习全球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思维较活跃,善于思考,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强。但本课时教学需要联系较多物理学知识,地理和物理学科的基础较差的同学对学习本课时内容会有一定的影响。

三、核心素养

1、人地协调观:学生能简单画出热力环流的过程图解释热岛环流等相关自然现象。并结合现实生活深化“绿色生活,保护大气”思维,。

2、综合思维:运用热力环流、大气运动原理分析说明有关海陆风、风向等实际问题。

3、区域认知:;结合实际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的热力差异和大气运动差异。

4、地理实践力:通过地理读图分析,并能联系实际观察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效

应等现象,并会用相关知识解释。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生活中常见的热力环流;

2.难点:热力环流原理及现象。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视频到导入;在透明玻璃缸内分别放入热水和冰块,再放入点燃的香,观察玻璃缸内烟气是如何飘动的?

【讲授新课】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大气运动可以实现热量和水汽的输运以及各种天气变化;大气运动有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之分。大气热力环流的概念是什么,

它的成因又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承转:冷热不均是形成大气热力环流的根本动因,假设地面受热均匀时,我们观察书本36页图2.11a 你能得出哪些观察结果。

学生回答:图中等压面平直,空气没有上升或下沉运动;

教师追问:可根据所学知识,地球根本热量来源的太阳辐射是均匀分布的吗?那当地面受热不均时,观察图2.11b空气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结合图形讲解)(1)如果A地受热,近地面大气膨胀上升,上空空气密度加大,形成高气压;B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上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2)同时,A地受热,近地面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B两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加大,形成高气压。

(3)由于同一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并且在水平方向上,空气总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所以,高空空气就从气压高的A地向气压低的B地扩散,近地面的空气又从B地流回A地。

(4)这样,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形成了。

过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热力环流是自然界常见的一个自然现象,请你注意观察和思考自己身边热力环流的实际例子。海陆风是热力环流在自然界的具体体现。下面请你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完成教材活动3。(投影)

师:讲解答案:(1)白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因此陆地上为低气压,海洋上为高气压。夜间的情况正好相反。

白天:晚上:

陆地海洋陆地海洋

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2)风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据此,一日之内,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承转:除了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引起的海陆间的热力环流,我们生活在的城市和郊区之间也存在环流,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7页案例回答(1)城市成为热源的原因有哪些?(2)城市规划时,一般会把存在大气污染的企业建设在何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城市建筑密集,通风不畅,不利于散热;硬质地面多,吸收太阳辐射多;绿地面积少;生产、生活产生地人工废热多故此,城市是热源,而郊区相对而言是冷源。(2)有空气污染的企业一般建设在城市热岛环流范围之外。

【课堂小结】我们本节课学习了由于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冷热差异是根本成因)→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垂直运动是气温差异的结果)→导致气压的差异(水平气压梯度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并且了解了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模式。

八、作业布置完成《成才之路》的相关作业。

九、板书设计

大气热力环流

一、概念

二、成因

三、过程

四、常见的热力环流模式

十、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