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油菜收获机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油菜籽智能收割装备创新设计

油菜籽智能收割装备创新设计

油菜籽智能收割装备创新设计一、油菜籽智能收割装备的背景与需求分析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业作业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业生产需求。

油菜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其收割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油料产业的发展。

智能收割装备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收割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而且还能通过精准控制提高油菜籽的收割质量,减少损失。

因此,开发油菜籽智能收割装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1.1 油菜籽收割的现状与问题当前,油菜籽的收割主要依赖于人工或半机械化的方式,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损失率高等问题。

尤其是在大规模种植的情况下,这些问题更加突出。

此外,由于油菜籽的成熟期较短,对收割时间的要求较高,传统的收割方式很难满足这一要求。

1.2 智能收割装备的发展趋势智能农业装备的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智能收割装备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等,能够实现对收割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精准控制。

这不仅能够提高收割效率,还能保证收割质量,减少资源浪费。

1.3 设计油菜籽智能收割装备的必要性设计油菜籽智能收割装备,能够解决传统收割方式存在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智能收割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将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二、油菜籽智能收割装备的设计要点与关键技术油菜籽智能收割装备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收割效率、收割质量、操作便利性、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因素。

以下是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几个关键点。

2.1 收割机构的设计收割机构是智能收割装备的核心部分,需要根据油菜籽的物理特性和成熟度进行设计。

设计时要考虑收割机构的适应性、可靠性和维护性,以适应不同的收割环境和条件。

2.2 智能控制系统的开发智能控制系统是实现精准收割的关键。

通过集成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收割状态,自动调整收割参数,确保收割过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2.3 传感技术的应用传感技术在智能收割装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谷物收集机毕业设计

谷物收集机毕业设计

谷物收集机毕业设计谷物收集机毕业设计谷物收集机是一种用于农田收割和收集谷物的机械设备,它的设计和功能对于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在农业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如何设计一台高效、智能的谷物收集机成为了许多农业工程师的关注焦点。

本文将探讨谷物收集机的毕业设计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谷物收集机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类型的谷物。

不同的谷物在形状、大小和重量上都存在差异,因此收集机需要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谷物。

一种解决方案是采用可调节的收集装置,使其能够适应不同谷物的收割和收集需求。

此外,收集机还可以配备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根据谷物的特征自动调整收集装置的参数,提高收集效率和质量。

其次,谷物收集机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形和环境条件。

农田的地形和环境条件各异,有的地方可能存在坡地、湿地等特殊地形,有的地方可能存在杂草、石头等障碍物。

因此,收集机需要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能够在各种地形和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

一种解决方案是采用可调节的底盘和悬挂系统,使收集机能够根据地形的变化自动调整工作状态。

此外,收集机还可以配备障碍物检测和避让系统,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另外,谷物收集机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人机交互和操作便捷性。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民对于机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收集机需要具备友好的人机界面和简单易懂的操作方式。

一种解决方案是采用触摸屏或语音控制系统,使操作更加直观和便捷。

此外,收集机还可以配备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系统,方便农民进行远程操作和维护。

最后,谷物收集机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

在资源有限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如何设计一台节能环保的收集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种解决方案是采用高效的动力系统和传动装置,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此外,收集机还可以配备噪音减少和尾气处理装置,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谷物收集机的毕业设计需要考虑到谷物类型、地形环境、人机交互和能源消耗等多个方面。

收割机毕业设计

收割机毕业设计

收割机毕业设计收割机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大学生们在学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考验。

而我选择的毕业设计主题是收割机,这个看似普通的农机却蕴含着许多技术和创新的可能性。

首先,我将从收割机的结构和原理入手,深入研究其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

在现代农业中,收割机的作用不可忽视,它能够高效地完成农作物的收割工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因此,我将分析收割机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相互配合关系,以及如何进行优化设计,使其更加高效和稳定。

其次,我将关注收割机的创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收割机领域,各种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也不断涌现。

我将研究收割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传感器技术、智能化设计等方面的创新,探讨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

另外,我还将考虑收割机在不同地区和农作物种类上的适应性问题。

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农作物种类各不相同,因此收割机的设计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我将研究不同地区和农作物种类对收割机的要求,以及如何根据这些要求进行设计和改进,提高其适应性和灵活性。

最后,我将进行实地调研和实验验证。

毕业设计不仅仅是理论研究,更需要实践和验证。

我将亲自前往农田,观察和了解实际的收割机使用情况,与农民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同时,我还将进行实验室和田间试验,验证我设计的新方案和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实践,我希望能够设计出一款更加高效、稳定和适应性强的收割机,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毕业设计的过程,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收割机毕业设计不仅是对自身专业知识的应用,更是对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锻炼。

总之,收割机毕业设计是一个既具有挑战性又充满机遇的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验证,我相信我能够设计出一款更加先进和高效的收割机,为农业生产带来实际的效益和贡献。

油菜收获机械化技术探讨-精品

油菜收获机械化技术探讨-精品

解决方案(3)
为增加可靠性及尽可能简化 传动结构,水平割刀与立割 刀合用一套曲柄、长连杆。 长连杆与水平摆杆间通过一 双球座连接,即双球座内装 有两个球面轴承;两个球面 轴承的内孔各装一个短轴,
从上端伸出的短轴则再通 过一短连杆与安装在倾斜 立割刀架上的侧摆杆相连, 该短连杆与侧摆杆的相连 也采用球面结构,从而满 足能多个方向传递动力的 需求。
解决方案(7)
油菜秸秆还田技术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淮平原区 秸秆还田循环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的核心 内容之一,安徽省农机推广总站与星光农机共同合作, 利用同轴异速原理设计的内置式秸杆粉碎及抛撒装置, 非常符合油菜收获时秸秆禁燃以及粉碎还田要求。该 装置由于是内置式且排草口低,抛撒均匀不成堆,安 全可靠。视频中可以看到的是其水稻收获抛撒效果。
由于输送槽宽度的增加, 输送链条的线速度就可降 低,也就相应降低了输送 槽的噪音。
解决方案(5)
油菜不一定种在田里,地头、
斜坡往往也被经常种植;油菜
的株高可达1800mm,这就要求
油菜收割机的割台提升高度比
稻麦两用机高。传统的油菜收
割机由于割台的回转轴位置设
计在机架上,故割台提升后其
底部离地距离往往不超过500mm,
三、油菜收割技术难点分析
行走装置
油菜田里往往有许多水沟,收割时垂直过 沟机械变速的行走装置就显得力不从心, 想要减速只能靠踩离合器来实现,这样既 影响收割效率,也影响收割质量,更容易 造成机具故障。
油菜收割技术难点分析
秸秆粉碎
随着农村对秸秆焚烧的限制,越来越需要油菜收割机配置秸秆粉 碎装置。一般油菜收割机是不带秸杆粉碎装置的,稻麦两用机中 个别有带秸杆粉碎装置的,也都采用的是外挂式秸杆粉碎装置。 这种外挂式粉碎装置由于受到安装位置和空间的限制,体积不可 能制作的很大,所以粉碎机内旋转部分的直径也相对较小,为了 提高线速度达到粉碎的目的,就要求提高转速,所以目前的外挂 式粉碎机,能耗和噪音都较大。另外,由于粉碎机安装位置较高, 在粉碎机的出口,被粉碎后的短秸杆象子弹一样从粉碎机的出口 喷出,存在很大不安全隐患。

仙居县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发展对策论文

仙居县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发展对策论文

仙居县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发展对策摘要阐述了仙居县油菜生产现状,分析影响油菜机械化收获的制约因素,提出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加强农机农艺配套、加大投入、因地制宜推进油菜机械化收获工作等发展对策,以为仙居县油菜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油菜;机械化收获;制约因素;发展思路;浙江仙居中图分类号s565.4;s23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4-0258-01油菜作为主要的油料作物、饲料作物和观赏作物,是浙江省仙居县冬季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

近几年来,县政府十分重视油菜生产,油菜冬种面积迅速扩大,2009年种植面积达到0.52万hm2,2008—2010年连续举办3届“浙江油菜花节”,带动了全县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但是由于土地经营规模小、种植手段落后,油菜生产的全过程基本上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

特别是油菜人工收获,割、晒、捶打、筛选等环节,费工费时,碰到雨水多的年份,因油菜籽易发芽损失很大,再加上劳动力成本上升,种植油菜的利润空间受到压缩,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受挫,使当前油菜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农民对油菜机械化收获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实现油菜机械化收获已势在必行。

1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1.1科技开发滞后,缺乏性能优、可靠性好的机具相对于谷物种子而言,油菜籽粒轻、小(千粒重3 g左右),粒草比大(1∶3以上),植株高且分枝交叉,籽荚成熟度不一致,因而油菜机收困难。

尽管不少厂家和科研单位对此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加以研发,且不时有油菜机收取得突破的报道,但情况不容乐观[1]。

目前,国内在基于稻、麦特性所研制的机具基础上,经过改进设计而成的油菜收获机具,因很少考虑油菜的特殊性状,其适用性不强,总体技术开发滞后。

1.2农机农艺不相适用现有油菜品种由于茎杆粗壮、植株高且分枝交叉、易炸裂、籽荚成熟度不一致等特点,不适宜机械收获;种植方式有人工移栽、人工直播、机直播等,其油菜生长性状相差很大,特别是人工移栽油菜对机收影响更大;另外,各地种植结构千差万别,油菜的畦宽、沟深等对收割也产生很大影响[2]。

毛豆播种收割小型机械装置方案设计

毛豆播种收割小型机械装置方案设计

毛豆播种收割小型机械装置方案设计摘要:本论文旨在设计一种小型机械装置,用于毛豆的播种、管理和收获。

通过机械化的方式,可以提高毛豆种植的效率和产量,并减少人力成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装置的设计原理、结构和功能,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关键词:毛豆,种植,机械装置,收割,方案设计毛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具有高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市场需求。

然而,传统的毛豆种植方式依赖于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且成本较高。

因此,设计一种小型机械装置来实现毛豆的播种、管理和收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毛豆种植和收割过程的分析,结合机械工程原理和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设计方案。

该方案具有简单、高效、节约人力和提高产量的特点。

1需求分析在进行毛豆播种收割管理装置设计之前,需要对相关需求进行分析,以确保装置能够满足农田种植的要求。

(1)播种需求播种深度和间距的准确控制,以确保种子的适宜生长环境。

播种速度的可调节,以适应不同土壤和种植条件。

播种过程中的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工劳动和提高效率。

(2)生长管理需求对土壤湿度、温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和控制,以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对毛豆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进行监测和防治,以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对生长过程中的施肥和灌溉进行自动化管理,以提高生长效率和产量。

(3)收割需求对毛豆的生长状态进行监测和判断,以确定最佳收割时机。

对收割过程中的切割和收集进行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工劳动和提高效率。

对收割后的毛豆进行处理和包装,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 总体方案设计该装置的结构设计包括主体框架、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和操作界面。

主体框架由坚固的金属材料制成,以确保装置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传动系统由电动机、齿轮和链条组成,用于驱动各个单元的运动。

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执行器和微控制器组成,用于监测和控制装置的运行。

操作界面提供人机交互的功能,使操作者可以方便地控制和监测装置的运行状态。

(1)毛豆播种装置设计毛豆播种装置的详细设计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确定播种装置的类型:根据需求和种植环境,选择适合的毛豆播种装置类型,如手动播种装置、半自动播种装置或全自动播种装置。

油菜收获机械化技术及开发思路

油菜收获机械化技术及开发思路

油菜收获机械化技术及开发思路
1介绍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手工收割成本高、效率低。

由此,针对油菜收获机械化问题,研发新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油菜收获机械化技术
(1)机械收割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有油菜收获机械,其工作时利用机械收割器将油菜割下,再经过清洗、过滤等环节接受清理。

采用机械收割可实现高效自动收割,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自动化控制技术。

当前,资本对物联网技术的投资正在加速增长,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推进。

油菜收获机械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油菜收割过程的自动监测和控制,进一步提高收割效率。

3油菜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开发思路
(1)针对不同地域、土壤条件和种植模式,设计符合生产特点的机械收割器。

同时,应加强与种植农户的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指导设计更符合实际需求的机械。

(2)应用先进的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收割环节的自动控制。

通过建立农机智能化信息平台,实现对农机作业任务调度,提高机械设备的作业效率和利用率。

(3)开展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

比如,利用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油菜的自动识别和分类,为油菜收获和质量检测提供更高效和准确的方法。

4未来展望
油菜收获机械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将对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未来,随着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油菜收获将更加高效、智能化,为保障人类粮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自走式油菜捡拾脱粒联合收获机的设计

自走式油菜捡拾脱粒联合收获机的设计

自走式油菜捡拾脱粒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作者:孙桂芹王卓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10期孙桂芹,王卓(国家农作物收割机械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黑龙江佳木斯 154004)摘要:所设计的自走式油菜捡拾脱粒联合收获机,将油菜捡拾以后送至联合收割机中进行脱粒分离清选。

其设计原则及结构,技术参数科学、合理,捡拾器工作流程与脱粒清选部件工作流程符合实际作业情况,有良好的使用性,且各项性能指标合乎标准。

关键词:自走式;油菜捡拾脱粒机;设计当前中国很多地区收获油菜凭借人力,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及其低下,对油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不良影响。

加之南方地区的冬油菜受到双季稻、晚秋作业收获迟的制约不能及时播种,且用育苗移栽种植方式,油菜茎秆粗壮,形成较多分枝,上层与下层果实的成熟时间不一致,采用机械联合收获十分困难。

针对这种现状,本文设计了一种自走式油菜捡拾脱粒联合收获机,以期提升全国各个地区油菜收获效率。

1 自走式油菜捡拾脱粒联合收获机设计概述1.1 设计原则及结构1.1.1 设计原则。

利用稻麦联合收割机成熟的结构零部件,将适合晾晒后油菜收获脱粒清选零部件的工作参数进行优化设计,达到便于调控、一机多用的目的。

设计出来的捡拾器可挂接自走联合收割机达到捡拾、输送无缝相接,确保作业流畅,最大限度减少回带、炸荚损失。

同时可满足机器或者人力割晒等铺放形式的捡拾作业,在保证降低收获损失率的基础上,适当提升作业效率[1]。

1.1.2 设计结构。

油菜捡拾脱粒联合收获机主要由6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其中在独立单元式捡拾器未挂接自走联合收割机的条件下,该机器可以正常开展稻麦收获作业,一机多用。

1.2 工作原理与技术参数1.2.1 工作原理。

在该机器运行前,利用割晒机把作物割倒,成条铺放晾晒,然后捡拾脱粒。

在其工作时,捡拾器上的捡拾带(带有拨指)转动拾起作物,并将其送进割台装置,借助横向输送搅龙喂入至输送装置,继而输送至脱粒滚筒,在滚筒与凹板的共同作用下进行脱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油菜收获机设计论文目录1 小油菜主要现况和发展小油菜机发展意义 ..........................................1.1小油菜收割机的现状及国外小油菜收割机的发展状况 ..............1.2小油菜收获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2. 小油菜收割机设计数据调研与前期构思 .............................................2.1 小油菜收割机割台 ...................................................................2.2小油菜收割机得传动部分 ........................................................3 小油菜收割机的设计计算过程 ..............................................................3.1传动计算 ..........................................................................................3.2 结构尺寸计算 .................................................................................3.3锥齿轮数据计算 ..............................................................................3.4 主轴..................................................................................................3.4.2 轴的尺寸设计 ........................................................................3.4.6 主轴连接输送带皮带轮的尺寸设计 ....................................4. 本次毕业设计的总结与致谢 .................................................................5.参考文献 .......................................................................................1 小油菜主要现况和发展小油菜机发展意义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年均种植面积1.1亿~1.2亿亩,总产1050万吨左右,均居世界首位。

我国的油菜生产分布比较广泛,目前除北京、天津、辽宁、海南外,其他省(市、区)均有种植,其中产量居前五位的是湖北、安徽、江苏、四川和湖南。

根据气候、生态条件的不同,我国油菜生产可划分为四个区域,即长江流域冬油菜区、西北油菜区、东北春油菜区和华南冬油菜区。

其中长江流域冬油菜区是最集中的产区,油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的85%左右,占世界油菜面积和产量的四分之一强,高于欧洲和加拿大。

我国油菜生产发展迅速。

1990年以后,面积超过花生成为第一大油料作物。

我国油菜品质改良成效显著。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双低”(低芥酸、低硫甙)油菜育种,目前已经选育了一批杂交“双低”或常规“双低”油菜品种,并实现了优质高产的基本目标。

90年代以来我国“双低”油菜品种推广迅速,1990年全国“双低”油菜面积只有292万亩,2001年达到了6000万亩,11年间增长了19倍,年均增加近520万亩。

2002年“双低”油菜品种的比重已达到62%,湖北、湖南等省已达到85%以上。

我国油菜产业化经营起步较快。

油菜籽种子和商品菜籽产业化经营取得初步成效;一些主产区先后成立了由科研、推广、销售、加工等部门相互组成的联合开发体或股份制公司,培育了一批油菜品种及其加工品牌;一些加工企业采取“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的模式,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产品档次,油菜产业化经营起步较快。

1.1小油菜收割机的现状及国外小油菜收割机的发展状况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相当落后,油菜从种植到收货基本是靠传统手工或半机械化作业,油漆收获环节,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人工收割时要通过割运一晒一扬等工序,损失较大,一般超过10%。

在长三角地区蛮有才收获期正处在三夏大忙季节,农时紧,劳动力紧张,油菜得不到及时收获,从而导致油菜籽发芽,霉变,影响菜籽的品质,严重阻碍了油菜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我国水稻和小麦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对经济作物油菜机械化收获的要求日益迫切,为此发展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已是当务之急。

为了发展我国油菜收割机,使研究开发工作在高起点上进行,2000年初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从国外引进了“黑格160”机具进行可试验,测定,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消化、吸收与国内技术创新相结合的研究设计思路。

在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油菜收割机研究开发。

2001年8月被列入上海市科技兴农终点攻关项目,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研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油菜收割机”,2002年8月通过市级科研成果鉴定。

为了进一步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推进我国油菜机械化生产的进程,2002年7月上海市承担了国家农业部科教司下达的农业科技跨越计划《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与机具中试》项目,同时也被列为上海市科技兴农终点攻关中试推广项目。

国外近期推出的谷物联合收割机大多采用结构改进后的新型分离系统,对作物秸秆的破碎率较低,并装有脱粒回流性能监控系统。

根据现行技术法规的要求,收割机所收获的谷物产品必须清洁干净,粮食颗粒不得有破碎现象,对收割作业部件的清洁度也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规定。

也就是说,联合收割机产品必须完全满足现行的技术法规要求,才准予上市销售。

当前,所有新型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各种操纵控制系统,均无一例外地采用了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并均普遍采用GPS系统,使联合收割机实现最佳化的收获作业。

当前,国外大型联合收割机的小麦日收获最高可达到500吨。

2007年11月的德国汉诺威Agritechnica国际农机展览会上,出现了发动机功率达到550马力的超大功率谷物联合收割机,该收割机的收割作业割幅宽度达到10.50米,其谷物的小时收割量可达50吨。

国外联合收割机产品技术发展至今,已进入新部件、新结构加速发展的竞争时期,产品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几乎每年都有含新技术和新结构的产品问世。

近年来,大部分联合收割机产品均采用新型的转子式切向分离系统,也可叫做混杂式分离系统,其结构形式已趋于多样化。

为了适应搅龙式联合收割机向更大功率方向发展,国外不少联合收割机生产企业采用一种辅助分离转子机构,这种机构也可以叫做离心式分离器或流量加速分离器。

此外,近来推出的新型联合收割机上,广泛采用了一种新型谷物流量调节器和一种行走平衡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作业效率,尤其可以极大地改善联合收割机的技术性能和作业质量。

国外谷物联合收割机近年来的技术发展趋势,是逐步向完全自动化进行收获作业的方向发展,大部分联合收割机均已采用电子传感器对所收获的粮食质量进行不间断监控,并随时进行调控。

近年来国外的一些大型农机展览会上,不少新型联合收割机还采用了新型的收割系统,所装用的割台的长度可调,这样就进一步提高了联合收割机收割油菜和黑麦的质量。

1.2小油菜收获机械化的发展趋势由于油菜收获季节较紧,劳动强度大,再如遇阴天下雨,油菜极易霉烂变质,这就对油菜实现机械化收获有了迫切需要。

油菜的收获方式分为人工收获和机械化收获。

1、人工收获就是整个收获过程,包括割、晒、脱粒(碾打)、分离、清选等均由人工完成,其特点是对收获时机虽然要求不是十分严格,但是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效率极低。

如果在收获过程中遇到阴雨天,油菜籽极易发芽、霉烂、变质,造成巨大损失。

就我国目前油菜收获的现状而言,多数地方基本上还是以人工收获为主。

2、油菜的机械化收获主要有两种方式: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1)分段收获即先割晒再捡拾、脱粒的分段收获方式。

在油菜的角果成熟前期,大约八成熟时,用割晒机将油菜割倒,铺放于田间,晾晒至七、八成干时,把已拆下拨禾轮和动刀杆或动刀片的联合收割机开到油菜田里并缓慢行走,由人工捡拾已晾晒好的油菜植株,均匀喂入到收割机的割台上,实现油菜的脱粒、清选。

该种收获方式的特点与传统的人工收获工序类似,其利用了作物的后熟作用,可以提前收获,延长了收割期,因而对收割时机要求不太严格。

又因为摊晒数日,油菜籽因后熟而饱满,易于脱粒,但分两道工序,所需工时较多。

采用分段收获法,充分利用作物的后熟作用,可提前收割,延长了收割期,籽粒饱满,产量有所提高,缺点是生产率较低,劳动强度大。

采用分段收获油菜时还应注意一下两点:一是油菜晾晒不可过干,否则暴壳多,损失大;二是喂入要均匀、适量,喂入过多容易堵塞,过小则影响工效。

2)联合收获即收割、脱粒、清选作业一次完成的联合收获方式。

在油菜的角果成熟后期,用联合收割机一次完成所有的收获作业环节。

其特点是效率高,省工省时,尤其在气候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有利于进行抢收。

但这种方式对收获时机要求较严,既不能偏早,也不能偏晚。

偏早收获往往产生脱不净和清选损失增大、籽粒清洁度不高等现象,同时还会导致种子过嫩含油量减少;偏晚收获,容易裂果落粒,割台损失率增加。

进行机械化收获的关键问题是掌握好收获时期即适时收获。

收获过早,籽粒含水量高,品质差,出油率低;收获过迟,因过于成熟,菜籽易炸裂脱落,造成损失,影响产量。

油菜机械化收获最佳的收获期是在菜籽到八成熟,即接近完熟期。

适时收获是保证油菜单产提高的关键,适割期特征为:全田植株叶片基本落光,主花序70%已变黄,角果黄熟,籽粒深褐色,侧枝角果籽粒浅褐色。

长期以来,我国油菜生产基本上是传统的手工作业,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偏高,效率低。

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

为此,各地做了不少尝试:如近几年北方少数油菜种植地区,对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稍加改装来收获油菜,投资虽少,但收获损失严重,总损失率达15~20%;无锡市惠山区农机化推广中心对桂林3号联合收割机的割台、脱粒、清选、分离等部分进行了改进设计,并开发研制适合油菜收割的竖式切割分禾装置,解决了油菜生长茂盛、茎秆高、枝节交错切割难的问题。

改进后的桂林-ⅢU型油菜联合收割机的使用条件为:套直播种植的油菜,成熟度>85%,籽粒含水率<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