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过程以及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原因和建议共23页

合集下载

人民币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制度

降低以投机人民币升值为目标的外资流入。现今,公众对人民币升值预期过高,对于这一点,国家有必要采 取必要的措施,可以考虑实施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适度调整人民币汇率的货币篮子或设定阶段性升值上限,影 响升值预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政策措施制定上应当保有灵活性,即面对汇率形势的变化,在人民币汇率没 有完全市场化之前,不至于造成外汇出口打得开关不掉的被动局面,一旦人民币汇率预期掉头,大量的外资流出 将是十分危险的。
中国自1996年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后,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人民币资本项目仍不可兑换,这样以来, 在外汇市场上,人民币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兑换,这是与我国的经济实力所不吻合的。
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我国具有大规模的外汇储备,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国的经济实力,但是也为我国 增加聚集了大量的外汇风险。对于一些财政资金属性的外汇储备,可将其用来调节当前宏观经济中的失衡问题, 盘活外汇储备,降低其风险的积聚。
第二阶段是取消内部结算汇率,进入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时期(1985~1993年)。双重汇率体制 明显调动了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国家外汇储备也有所增加。但是这种安排存在明显的问题:第一,从对外关系来 看,IMF将双重汇率看作是政府对出口的补贴,发达国家威胁要对我国出口商品征收补贴税。第二,从国内角度 来看,双重汇率造成外汇管理工作中的混乱,而且它在外贸部门仍然吃大锅饭的情况下不能有效抑制进口。所以, 从1985年1月1日起取消了内部结算价,人民币又恢复到单一汇价。
人民币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
01 制度简介
03 发展历程 05 发展方向
目录
02 形成背景 04 制度特点 06 大事记
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2005年7月21 日起,我国开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制度[1]

人民币汇率制度[1]
• 但是又由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连续多年的贸易赤 字而使美元汇率下跌,人民币汇率又从“管理浮动制”逐 步的转为“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
• 人民币汇率保持在1美元=8.28人民币这个水平上。
人民币汇率制度[1]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
(1996-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基本保持固定)
人民币汇率制度[1]
四、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 在2005年7月21日这一天,央行迫于美国的 压力,宣布我国开始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 率制度.
• 此次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标志是从单一汇 率制度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 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对 美元即日升值2.1%,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 币。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调整人民币汇率机制 奥巴马要求中国调高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 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要求人民币升值 官方媒体连发四文章反击人民币升值 赵启正:人民币汇率不会大幅突然调整 周小川:不赞成汇率问题被政治化 奥巴马再次呼吁人民币升值 美参议员或提议案惩罚中国人民币政策 世行与IMF:中国应提高人民币币值 商务部副部长赴美为人民币争议降温 温家宝:不要打贸易与货币战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汇率不是逆差原因 美决定暂不将中国列为操控汇率国家
人民币汇率制度[1]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
1994年以 前:固定 汇率制度 和双轨汇 率制度
1994-2005 年:事实 上的“钉 住美元” 汇率制度 。
2005-2008年 7月:以市场 供求为基础 、参考一篮 子货币进行 调节、有管 理的浮动汇 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制度[1]
721汇改之后人民币进入了加速升值轨道

人民币汇率演变

人民币汇率演变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及看法一、演变过程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了统一的货币--人民币。

由于历史的原因,人民币在发行时未规定其金平价。

人民币对西方国家货币的汇率于1949年1月18日率先在天津产生。

全国各地区以天津口岸的汇率为标准,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公布各自的人民币汇率。

1950年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以后,于同年7月8日开始实行全国统一的人民币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公布。

1979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外汇管理总局,统一管理国家外汇,公布人民币汇率。

1994年1月1日起,改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布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对西方国家货币的汇率,按演变过程,大体可分为七个阶段。

(1)1949年1月-1952年底这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在该阶段,我国的外汇牌价是依据人民币对内、对外购买力的变化情况,参照进出口商品理论比价和国内外的生活物价指数确定的。

当时的汇价方针是"奖励出口,兼顾进口,照顾侨汇",即汇价要照顾出口商经营75%~80%左右的出口商品获得5%~15%的利润,并保证华侨汇款兑取的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

当时的人民币汇率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人民币的对外价值,因为人民币的对外购买力的确定是以贸易和非贸易的国内外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对比为基础的。

在此阶段的人民币汇率调整频繁,变动幅度较大,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以及发生抗美援朝战争,使当时存在着严重的通货膨胀,随着国内物价的上涨,导致根据物价对比法而计算出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不断调整。

(2)1953年-1972年,人民币实质上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自1953年起,我国进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民经济实行计划化,物价由国家规定且基本稳定。

鉴于我国对私人资本主义进出口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业已完成,对外贸易由外贸部所属的外贸专业公司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统一经营,外贸系统采取了进出统算、以进补出的办法。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缺点分析及改善建议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缺点分析及改善建议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缺点分析及改善建议近几年来,国际及国内社会对人民币汇率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美国一直要求人民币升值,事实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仅来自于欧美国家,还来自所有对中国有贸易逆差的国家,各国对美元汇率连创新高,进而会将希望寄托在人民币升值上,日本、韩国、巴西等国都希望人民币升值从而提高本国出口产品竞争力。

向人民币汇率施压的局面已由美国“独唱”逐渐演变为多国组成的“大合唱”。

本文主要剖析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缺点,并据其提出关于改善我国汇率制度的观点及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优点缺点改善一、人民币现行汇率制度特点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就是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一直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1、鲜明的市场导向性。

更大幅度地引入了市场的力量,市场化导向更加鲜明,市场供求对汇价的形成作用更加显著。

2、“参考一篮子货币”:相较之前的单一盯住美元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局部可变性。

参考一篮子货币有利于较好地应对美元不稳定所带来的影响,降低人民币多边汇率的波动,从而保障我国汇率的安全。

篮子内的货币构成,将综合考虑在我国对外贸易、外债、外商直接投资等外经贸活动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

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货币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这将有利于增加汇率弹性,抑制单边投机,维护多边汇。

3、浮动汇率制:与市场化导向的一致性。

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中央银行主要起到滤波器的作用。

随着经济适应程度的提高,滤波器的作用是可以减弱的、是自适应的。

实践表明,采用一篮子货币为参考的汇率制度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1,本国对外贸易必须是多边的,并且分布比较均匀。

2,国家的外汇储备必须是多元化的。

3,必须有能够自由交易的外汇市场。

包括外汇现货交易市场和外汇远期交易市场,特别是远期交易市场。

浅析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及建议

浅析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及建议

浅析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及建议摘要:在目前经济开放的大环境下,作为一国经济的核心变量,汇率的剧烈波动会给国家经济带来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制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变迁,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汇率制度的几种分类,简单阐述了汇率的相关理论,之后对1949年以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进行梳理,简要分析了各个时期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情况,最后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汇率人民币汇率制度一、汇率的基本概念1外汇和汇率外汇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一般来讲我以它的狭义定义为准。

狭义的外汇通常指:以外国货币表示,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能接受的,可用于国际清偿的各种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外汇利率,外汇汇率或外汇行市)两种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亦可视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值。

汇率又是各个国家为了达到其政治目的的金融手段。

2.汇率制度(1)固定汇率制度所谓固定就是两个货币的比价是基本不变的,当然也允许这个比价能够有一定幅度的变动,同时这个幅度要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若超过限度,本国的货币当局要及时的发挥监管作用,对其进行合理的干预和控制,确保汇率波动不会出现剧烈的增长或下跌,以维持其平稳性。

(2)浮动汇率制度是指以市场供求为决定汇率的唯一因素,在任何情况下政府不得以任何的措施和手段来干预和控制的汇率制度。

这里强调的一定是市场主导,供求决定。

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有管理的浮动的汇率制度,就是在这两个基本的汇率制度之上建立起来的具有代表性的新型汇率制度。

二、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1.建国初期(1949-1952年)从我国建国初期到1952年,这一时期是国民恢复时期。

此时汇率制度的特定是人民币和国内国外的物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汇率的变动较为频繁。

1950年前的阶段为建国初期,此时我国人民币的汇率制度把“奖出限入,照顾侨汇”做为原则,将此时国内物价水平当做参照物,并对照百分之七十五到百分之八十的大宗出口商品的加权平均换汇成本,同时结合其他相关因素来确定人民币汇率水平。

人民币汇率变化.pptx

人民币汇率变化.pptx
心理预期与羊群效应
股票市场波动可能引发投资者对汇率的心理预期变化,进而产生羊群效 应。当市场普遍预期汇率将贬值时,投资者可能纷纷抛售本币,加速汇 率贬值过程。
债券市场发展与跨境资本流动
债券市场开放与跨境资本流动
随着债券市场逐步开放,跨境资本流动更加频繁。外国投资者购买国内债券需兑换为本币,增加外汇需求; 国内投资者购买外国债券则需兑换为外币,增加外汇供给。
管制和统收统支政策。
双轨制时期
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民币汇率开始实行双轨制,即官方汇
率和市场汇率并存。
并轨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时期
03
1994年,人民币汇率实现并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
、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影响因素及市场机制
经济基本面
利率差异
政治因素
市场供求关系
国际金融市场动态
提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
增强汇率风险意识
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汇率风险意识,认识到汇率波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主动加强汇率风 险管理。
建立汇率风险管理制度
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汇率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规范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行为,提高 风险管理水平。
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避险
鼓励企业积极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避险操作,如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等,降低汇率波 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同时,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和指导,确保企业合规、稳健操 作。
利率差异与套利交易
不同国家债券利率存在差异,投资者可能进行套利交易。例如,当国内利率高于国外利率时,投资者可能借 入外币购买国内债券,获取更高收益,同时推动汇率升值。
债务风险与汇率波动
债券市场发展与债务风险密切相关。若一国债务风险上升,可能导致投资者对该国经济前景产生担忧,抛售 该国债券和货币,引发汇率贬值。

我国汇率制度的演变及其选择的原因

我国汇率制度的演变及其选择的原因

我国汇率制度的演变及其选择的原因摘要:汇率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

特别市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涉及到贸易、金融、政治等多个领域,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也会对美国、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体带来较大的影响,并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本文总结了我国汇率制度的演变,并分析了选择该汇率制度的原因以及影响。

关键词:汇率制度;历史演变;形成机制;制度评价一、引言中国与周围的经济远近、大小,都细细刻画在“汇率”这个历史计量器上。

人民币汇率的演变,叙说着中国在世界版图上的镶嵌深度。

60年一甲子。

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动中,经历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无意义稳定,七十年代的错误升值,八十年代前期的贬值,九十年代中期至2005年的固守,2005年至2008年的过慢升值,2008年至今的的再固守美元。

回眼望去,一路走的蜿蜒曲折。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变及选择原因(一)汇率只是计划人民币的历史始于新中国的前夜。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先于共和国而成立。

当年发行的第一版人民币,与惊人的物价波动相适应,面值跨度从1元到5万元。

1949年3月,600元人民币可以兑换1美元,到1950年3月,就变成4.2万元人民币才能兑换1美元,短短一年时间,人民币的贬值达到98%以上。

1953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机制迅速覆盖全国,1955年新的人民币开始发行,按1万元旧币折1元新币进行兑换,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之后16年间都保持了一条平直的直线,长期稳定在2.4618:1。

(二)“一篮子”政策的失败1971年11月,由于各国疯狂向美国要求将手中的美元兑换成黄金,金本位的固定汇率制度无法承受而崩溃,此后西方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由此带来的频繁大幅度波动,使得中国无法“稳坐钓鱼台”。

于是采用了“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方法。

“篮子”中所选用的货币是对外经济贸易往来中经常使用的货币,按其重要程度和政策上的需要确定权重,再根据这些货币在前一营业日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加权计算出人民币汇率。

2、中国汇率制度的演变及中国目前的汇率制度是什么?

2、中国汇率制度的演变及中国目前的汇率制度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走过了一个先贬值后升值的过程。

但笔者认为,人民币并无升值“压力”之虞,在未来三个“五年计划”内,人民币汇率近期仍能保持稳中趋升态势,中期将基本稳定但渐趋疲软,远期则将出现较大的向下调整态势。

对此决策当局应未雨绸缪。

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史1、1880-1914年的35年间,主要西方国家通行金本位制 ,一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停止黄金输出入,金本位体系即告解体 。

金本位体系的35年是自由资本主义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 。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规定了各国必须遵守的汇率制度以及解决各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措施,从而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

3、1973年2月,美元第二次贬值,欧洲国家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退出固定汇率制,固定汇率制彻底瓦解。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选择具有更加灵活性的汇率制度的国家(地区)不断增加,国际汇率制度呈现弹性化趋势,国际汇率制度打破了以往固定、浮动汇率制的两分法,出 现了多样化的国际汇率制度的局面。

中国作出了怎样的选择?中国汇率体制改革之路(即演变)1、1979年对中国来说,是经济细胞的复苏之年,3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成立,全面管理人们币和外汇的交易业务,之后的13年间,我国先后经历了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和官方汇率与 汇调剂价格并存的汇率双轨制时期。

实行汇率双轨制后,我国贸易收支明显好转,外汇储备有所增加,但问题出现了,就是多种汇率之间价格差别很大 ,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制度,就如同计划经济留下的一条“金融尾巴”,无疑是一种拖累,再继续下去,觉得对整个的贸易这个是发展不利的,而且对整个的外贸体制改革也是不利的。

2、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实行“以市场供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求浮动汇率”。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这份文件里面首次提出:要改革外汇体制,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的货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过程以及我国 行汇率制度原因和建议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