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与接零的基本知识
电器设备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规定

电器设备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规定在现代生活中,电器设备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在使用电器设备时,需要注意一些安全问题,其中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一、保护接地的理论基础保护接地是指在电器设备中,将金属外壳和设备内部对地电势进行连接的方法。
保护接地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人身触电,电器设备漏电等故障的发生,保证人员和电器设备的安全。
其原理基础是采用“零”电位的方法,即将金属外壳与地面相连,使得金属外壳上的静电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过地面散去,以达到防止电击伤和减小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保护接地的实施方法保护接地的实施方法有多种,但在一般情况下,采用下述四种方法较为常见:1.使用金属导体将引接极、保护零线,设备外壳与大地之间连接。
2.将电气设备引接极、保护零线导体分别连接在同一个接地线上,设备外壳与大地之间连接。
3.将引接极和保护零线连接于同一点并与金属外壳连接,设备外壳与大地之间连接。
4.在大地上挖掘足够深度的接地钉进行接地。
以上的四种方法中,使用第一种方法较为常见,因为相比其他方法,其安全性更高,实施起来也较为方便。
三、保护接地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保护接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证接地电阻不大于规定值(通常不大于4Ω)。
2.接地线要够粗,管线不能设在人行道、路面、水沟等易破坏场所。
3.确保设备的外壳与接地线之间在极短时间内构成电学接触。
4.接地装置安装完毕后需要进行检测,确保连接良好、接地性能稳定。
5.需要定期检查接地装置,确保其稳定运行。
四、保护接零的理论基础保护接零,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设备内部实施保护性接零,防止短路、漏电等事故的发生。
其理论基础是基于接零线与外界金属结构的相互协作,防止出现电流过载的情况,保障设备的安全使用。
五、保护接零的实施方法在实施保护接零时,主要有两种方法:1.直插式接地保护插头。
该插头内设有漏电保护器,当设备内部出现漏电现象时能够迅速切断电源。
临时用电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具体要求

临时用电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具体要求临时用电是指在工地、展览会、临时演出、野外施工等场所临时供电的情况。
由于临时用电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做好保护措施,其中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是关键的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临时用电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具体要求。
一、保护接地的具体要求1.接地体的选择与布置。
为了保证有效的保护接地,应选择适宜的接地体材料,如铜、铁等导电性好的金属材料,并选择埋设在地下的接地体形式。
接地体应布置合理,直线长度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2.接地体与用电设备的连接。
接地体与用电设备之间需要进行良好的电连接,应选择合适的电缆、导线等导电材料,并确保电连接牢固可靠。
3.接地电阻的测试。
在完成接地体布置和连接之后,需要对接地电阻进行测试,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规定标准。
测试时应使用专业的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测量,并记录测试结果。
4.保护接地与防雷接地的区分。
在临时用电中,保护接地与防雷接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保护接地主要是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而防雷接地主要是为了抵御雷击的危害。
在进行接地设计时,需要将两者区分开来,采取相应的措施。
5.接地系统的检测与维护。
为了保证接地系统的有效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
检测时应使用专业的接地测试仪器,测试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规定。
维护时应定期清理接地体周围的杂物,并进行必要的修复和更换。
二、保护接零的具体要求1.接零线的选择与安装。
在临时用电中,应选择符合相关标准的接零线进行安装。
接零线应采用导电性好的铜导线,并应妥善保护,避免受损。
2.接零线与用电设备的连接。
接零线需要与用电设备进行良好的电连接,确保接触良好,连接牢固可靠。
应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如螺丝、插座等。
3.接零线的接地。
为了增强接零的安全性,可以将接零线接地。
接地可采用与保护接地系统相连的方式,确保接零线与保护接地零线之间的连通。
4.接零线的绝缘与保护。
接零线应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避免与其他电线和设备发生干扰和短路。
电气设备接零、接地管理规定

电气设备接零、接地管理规定
根据电气安全相关法规和标准,电气设备接零和接地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
1. 设备接零规定:电气设备的接零是指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导电部件与大地接触,通常使用专用的接零导线将设备接地。
根据不同的电气设备类型和用途,接零的要求会有所不同,一般要求设备的接零电阻应不大于一定值,以确保设备能够有效地将电流引导到大地上。
2. 设备接地规定:电气设备的接地是指设备与大地之间建立可靠的电气连接,用以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根据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电气设备的接地应采用可靠的导线进行接地,并符合一定的接地电阻要求。
3. 接零与接地的联结规定:在电气设备的设计和安装中,接零与接地的联结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联结应采用低电阻的导线或连接器进行,并经过良好的接触处理,以确保联结的可靠性和接地系统的良好运行。
4. 接零、接地的检测与测量:为确保接零和接地的有效性,需要对设备的接零和接地进行定期的检测与测量。
检测和测量应使用专用的测试仪器,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程进行,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5. 接零、接地管理的文件记录:为了追溯接零、接地管理的过程和结果,需要对接零和接地相关的工作进行文件记录。
记录应包括设备的接零、接地测试和测量结果、维护和修理记录等。
总之,电气设备的接零和接地管理是保障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需要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进行。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知识图文解析(附注意事项)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知识图文解析(附注意事项)(1)保护接地:电气设备的导体部分或者外壳用足够容量的金属导线或导体可靠的与大地连接,当人体触及带电外壳时,人体相当于接地电阻的一条并联支路,由于人体电阻远远大于接地电阻,所以通过人体的电流将会很小,避免了人身触电事故。
(2)保护接零: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零线做良好的金属或者导体连接。
当某一相绝缘损坏致使电源相线碰壳,电气设备的外壳及导体部分带电时,因为外壳及导体部分采取了接零措施,该相线和零线构成回路。
由于单相短路电流很大,使线路保护的熔断器熔断。
从而使设备与电源断开,避免了人身触电伤害的可能性。
适用范围(1)保护接地: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电源系统中。
(2)保护接零:适用于中性点接地的三相电源系统中(一些民用三相四线中性点接地系统也采用保护接地,但必须是配合带有漏电保护的开关使用)。
保护原理及危害分析(1)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当人体触及电气设备的导体部分或者外壳时,人体相当于一个与接地电阻并联支路的一个大电阻。
若按人体电阻值1000Ω(通常人体电阻值为1000~2000Ω)计算,设备外壳所带电压为220V时,那么无保护接地时流经人体的电流为:Ir=220/Rr=220mA(人体可以承受的最大交流电流/交流摆脱电流为10mA)。
(2)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在380V/220V三相四线制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配电系统中,只能采用保护接零,采用保护接地则不能有效地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
若采用保护接地,电流中性点接地电阻按4Ω考虑,而电源电压为220V,那么当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使电气设备的外壳带电时,则中性点接地电阻与接地电阻之间的电流为:Ir=220/(R0+Rd)=220/(4+4)=27.5A。
熔断器的额定电流是根据电气设备的要求选定的,如果设备的容量较大,为了保证设备在正常情况下的运行。
所选熔体的额定电流将会随之增大。
如果在27.5A的接地短路电流作用下保护不动作,外壳带电的电气设备不能立即脱离电源,设备导体或者金属外壳会长期存在对地电压Ud=27.5×4=110V。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4)直流电力网的接地装置不得利用自然接地体。
2. 人工接地体
人工接地体是采用钢管、角钢、扁钢、圆钢等钢材特意制作而埋入地中的导体。按照机械强度的要求,钢质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最小尺寸应满足表1;铜、铝接地线只能用于地面以上,其最小尺寸见表2。
右图所示为TT系统采用保护接地极其等效电路。
通过等效电路图我们可以看出人体电阻和保护接地电阻的关系为并联,然后与中性点接地电阻串联,一般情况下 设RE=R0=4Ω,Rb=1700Ω,在380/220V电网中,利用欧姆定律可以求出,接地故障电流IE=27.5A,人体承受的电压UE=Ub=110V。流过人体的电流Ib=65mA>30mA。
保护接零电路的等效电路
RΦ
RN
Rb
R0
U=220V
设人体电阻RN >>R0(接地电阻),Rb>>RN(零线电阻)时,RΦ—相线电阻,RN—零线电阻,若相线截面为零线的2倍,则RN=2RΦ,利用欧姆定律可以求出此时人体承受的电压Ub=147V。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保护接零的有效性在于线路的短路保护装置能否在碰壳短路故障发生后灵敏的动作迅速切断电源。
(1)架空线路干线和长度超过200m的分支线终端及沿线路每100m处; (2)线路引入车间及大型建筑物的第一面配电装置处; (3)采用金属管配线时,金属管与保护零线连接后作重复接地; (4)同杆架设的高低压架空线路的共同敷设段的两端。
对重复接地电阻的要求:
第四节 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由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接地体是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土壤接触的金属导体;接地线是指将电气设备需要接地的部分与接地体连接起来的金属导线。
设另外,由于接地电阻很小,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时,所产生的压降也很小,故外壳对大地的电压也很低,人站在大地上去碰触外壳时,人体所承受的电压很低,不会有危险。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在电气系统的设计和维护中,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这两个概念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它们直接涉及到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将就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论述。
一、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即PE)是指将电气设备的导电部分与地面连接起来,以确保工作场所的人员和设备能够得到良好的绝缘和保护,同时防止电气设备及其周围产生的静电和过电压等引起的意外事故。
保护接地一般使用黄绿相间的导线来连接。
具体来说,保护接地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防止触电危险。
保护接地可以帮助释放电气设备中的漏电流,从而有效防止电气设备中的漏电流对人体产生的威胁。
2、防止设备损坏。
保护接地可以将电气设备产生的过电压引到地面,从而保护设备的安全。
3、防止静电危险。
保持设备的接地状态还可以有效预防产生静电危险。
4、提升信号质量。
一些信号接口需要保持接地状态,以确保数据和信号的质量不受干扰。
二、保护接零电气设备的保护接零(即PE/N)是指将电气设备的导电部分与0V(零位)相连接的一种电气保护措施。
其作用是将设备的零位有效地与地面连接起来,从而保护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通常情况下,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是同时存在的。
具体来说,保护接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重要作用:1、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性。
保护接零可以防止漏电流对设备的损坏和对人员产生安全隐患。
2、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
保护接零可以有效降低环境中电气噪声和干扰,从而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
3、加强设备的稳定性。
保护接零可以通过连接零线和牢固的连接来加强设备的稳定运行。
三、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区别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稳定、安全运行而采取的措施。
但是,它们也存在一些区别。
1、连接方式不同。
保护接地是将设备的导电部分与地面连接,而保护接零是将设备的导电部分与零位相连。
2、作用不同。
保护接地主要是防止漏电流对设备和人员产生危害,同时降低环境中电气噪声和干扰;而保护接零则更加侧重于保证设备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基础知识

穿线钢管等。
2 保护接零
在工作点接地的供电系统中,把与带电体相绝缘的金属外 壳与中线(或专用保护线)相联。这种方法适用于变压器中性 点接地系统。
3、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适用范围 (1)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携带式及移动式用
电器具的底座和外壳。 (2)电器设备的传动装置。 (3)配电屏及控制屏的框架。 (4)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架构和混凝土的架构,以及靠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基础知识 1、保护接地
将用电设备与带电体相绝缘的金属外壳跟接地极作金属联接。
(1)不接地时用电有危险。若绝缘良好,外壳不带电,人触及 外壳无危险。若绝缘破坏,外壳带电,此时人若触及外壳,则通 过另外两相对地的漏电阻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
(2)保护接地时用电安全。人若触及带电的外壳,人体电阻和 接地电阻相互并联,再通过另外两相对地的漏电阻形成回路。因 为人体电阻比接地电阻大得多。故流过人体的电流小得多,通常 小于安全电流0.01A,保证了安全用电。
电气设备接地和接零规定

电气设备接地和接零规定电气设备的接地和接零是保障人们生命安全和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
接地和接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接地是将电气设备与大地形成良好的导通通路,接零是将电气设备与电源的零线相连。
下面将对电气设备的接地和接零规定进行详细介绍。
对于电气设备的接地规定,首先,要求在电气设备的设计和安装中,必须合理的设置接地装置。
这是基础,也是关键的步骤。
接地装置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接地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其次,为了确保接地装置的正常运行和持久设备的使用寿命,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规定范围。
根据不同的设备和场所,接地电阻的标准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接地电阻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接地的效果。
另外,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和安全要求,对于一些需要更高接地要求的设备,如变电站、发电机组等,还有一些额外的接地要求。
这些要求主要包括:接地电阻的测试和监测、接地装置的定期维护和检测、接地线路的保护等。
这些要求的目的是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接地状态,有效地保护设备不受电击和过电压的损坏。
总之,接地规定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合理设置和使用接地装置,并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设置和维护,才能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们的生命安全。
对于电气设备的接零规定,首先,要求设备的外壳和大地之间必须有可靠的接零线来连接。
这是为了将电气设备的外壳和大地之间的电势差降到最低,避免产生电击和其他安全事故。
其次,接零线的引入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接零线的引入应尽量避免与其他线路和设备的干扰,保证引入的接零线的质量和可靠性。
接零线的引入也要注意防止短路和过载等问题。
最后,要求对接零线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
定期检测接零线的电阻和导通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还要对接零线的连接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连接牢固可靠。
总之,电气设备的接零规定是为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们的生命安全。
只有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接零线的引入和维护,才能有效地避免电气设备产生电击和其他安全事故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地与接零的基本知识
一.接地、接零的类型及其作用
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电力设备宜接地或接零。
接地,一般是指电气装置为达到安全和功能的目的,采用包括接地极、接地母线、接地线的接地系统与大地做成电气连接,即接大地;或是电气装置与某一基准电位点做电气连接,即接基准地。
接地的类型可分为:功能性接地,保护性接地及功能性与保护性合一的接地。
或按其不同的作用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重复接地,接零,过电压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屏蔽接地等。
⑴工作接地:
在工作正常或事故情况下,为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必须在电力系统中某一点进行接地,称为工作接地。
此种接地可直接接地或经特殊装置接地,这种接地多在变压器低压侧使用。
(详见图一)
工作接地的作用:保证电气设备可靠地运行;降低人体接触电压;迅速切断故障设备;降低电气设备或送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
⑵保护接地:
为防止因绝缘破坏而遭到触电的危险,将与电气设备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外壳或架构同接地体之间做良好的连接,称为保护接地(详见图二)。
这种接地一般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采用。
保护接地的作用:若设有保护接地装置,当绝缘层破坏外壳带电时,接地短路电流将同时沿着接地装置和人体两条通路流过。
流过每条通路的电流值将与电阻的大小成反比,通常人体的电阻比接地电阻大几百倍(一般在1000Ω以上),所以当接地电阻很小时,流经人体的电流几乎等于零,因而人体就避免了触电的危险(详见图三)。
⑶重复接地:
将零线上的一点或多点与地再次做金属连接,称为重复接地(见图一)。
重复接地作用:当系统中发生碰壳或接地短路时,可以降低零线对地的电压,当零线发生断线时,可以使故障程度减轻。
⑷接零:
将与带电部份相绝缘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相连接,称为接零(详见图二)。
接零的作用:当电气设备发生碰壳短路时,即形成单相短路,使保护设备能迅速动作断开故障设备,避免人体触电危险。
因此,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1kv以下的系统下必须采取接零保护。
⑸过电压保护接地:
过电压保护装置或设备的金属结构为消除过电压危险影响而做的接地,称为过电压保护接地。
过电压保护接地的作用:对直击雷、避雷装置(包括过电压保护装置在内)能促使雷云正电荷和地面感应负电荷中和,以防雷击;对静电感应雷,感应产生的静电荷能迅速被导入地中,以防止静电感过电压,对电磁感应雷,防止感应出非常高的电势,以免产生火花放电而造成燃烧爆炸的危险。
⑹防静电接地:
为了消除生产过程中而产生的静电而设置的接地。
⑺屏蔽接地:
为了防止电磁感应而对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屏蔽罩、屏蔽线的外皮或建筑物的金属屏蔽体等进行接地。
高压端低压端
工作接地接零
重复接地
C
B A 工作接地、重复接地、接零示意图(图一)
A 保护接地示意图(图二)
保护接地
B C
低压端
高压端
保护接地
设有接地装置后人体触及绝缘损坏的电机外壳时电流的通路(图三)
二、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及接零的范围
⑴电力设备的下列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者外,均应接地或接零:
①电机、变压器、低压电器、照明器具、携带式及移动式用电器具的低壳或外壳;
②机电设备的传动装置;
③互感器的二次接线;
④配电屏与控制屏的框架;
⑤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架构和钢筋混凝架构的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⑥交、直流电力电缆接线盒,终端的外壳,电缆的外皮和穿线钢管等;
⑦在非沥青地面的居住区内,无避雷线接地短路电流架空动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
混凝土杆塔;
⑧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开关设备、电容器等电力设备;
⑨控制电缆的外皮。
⑵电力设备的下列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者外可不接地或接零:
①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380v以下,直流额定电压
440v以下的电力设备外壳,但当维护人员可能同时触及外壳和接地物件时除外;
②在干燥场所,交流额定电压127v以下,直流额定电压110v以下的电力设备外壳,
但爆炸危险场所除外;
③安装在配电屏、控制屏和配电装置上的电气测量仪表,继电器和其它低压电
气的外壳,以及当发生绝缘破坏时,在支持物上不会引起危险电压的绝缘子金属底座等;
④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构架上的设备(应保证电气接触良好)如套管等,但有爆炸危
险的场所除外;
⑤额定电压220v及以下的蓄电池室内支架;
⑥与已接地的机床底座之间有可靠接触的电动机和电器外壳,但有爆炸危险的场所除
外。
⑶工作接地的范围:
①变压器、发电机、静电电容器的中心点,在变压器中性点绝缘的系统中,经击穿熔
断器接地;
②电流互感器、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保间隙等。
⑷保护接地、接零范围:
电气设备接地或接零范围详见下表
接地系统由接地体和接地线构成:
⑴接地体,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也称为接地板,它包括:
①自然接地体,是指兼作接地体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管、钢筋
混凝土建筑物基础内的钢管和金属设备支架等。
②人工接地体,是指人为的埋入地下的金属件,包括钢管、角钢、扁钢、圆钢等。
⑵接地线,电气设备、杆塔的接地螺栓与接地体或零线连接用的在正常情况下不载流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线。
⑶接地装置,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
⑷集中接地装置,在避雷针附近设置的垂直接地体(接地体分为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两种)。
人工接地体使用的金属材料最小规格见下表:
人工接地体规格表
四、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
⑴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如下表所示。
⑵各种接地型式的配电系统的适用范围:
从技术和安全方面考虑,其适用范围一般可如下划分:
①在一般三相负荷基本平衡,有专职电工负责维护管理电气装置的工业厂房可采用TN—C
系统。
②在单相试验负荷较大和有可控硅负荷的科研试验单位,宜采用TN—S或TN—C—S系统。
③附设有或附近有变电所的高层建筑可采用TN—S系统。
④电子计算机房、生产和使用电子设备的厂房,当电子计算机和电子设备本身未指定接地
型式时,宜采用TN—S、TN—C—S或TT系统。
⑤负荷小而分散的农村低压电网宜采用TT系统。
⑥在火灾和爆炸危险厂房中宜采用TT、IT或TN—S系统。
⑦由城市公用低压线路供电的民用建筑和工厂,应按供电部门的规定采用TT系统;由本单
位自设变压器供电和管理的居住区民用建筑,可采用TN—C—S系统。
⑧对不间断供电要求高的某些场所(如矿山、井下等)宜采用IT系统。
⑶配电系统接地的要求
①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应与保护线连接。
②能同时触及的外露导电部分应接至同一接地系统。
③建筑物电气装置应在电源进线处作总等单位联结。
A)TN系统
①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应采用保护线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即中性点连接。
如果电力系统的中性点不可能得到或不可能达到,则可在变电所将一根相线接地,但严禁将此相线作为保护接地线使用。
②保护线应在电气装置的每台电力变压器或发电机的靠近处接地。
若有其他有效的接地连
接体,应尽量将保护线与其相连,并尽量均匀地作多处接地,则发生接地故障时可使保护线的电位尽量接近地电位。
但如在高层建筑等类的大型建筑物中,为保护线增设接地点实际上不可能时,将保护线与装置外导电部分作等电位联结,也具有相同的作用。
同理,保护线宜在进入建筑物处重复接地。
③应装设能迅速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保护电器。
B)TT系统
①共用同一保护电器保护的所有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应采用保护线与这些外露导电
部分共用的接地极相互连接。
当几套保护电器串联使用时,此要求分别适用于每套保护电器保护的所有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
电力系统中性点应接地。
若没有中性点,则每台发电机或电力变压器应有一根相线接地。
②应装设能迅速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保护电器。
C)IT系统
①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都应单独接地、成组接地或集中接地。
②应装设能迅速反应接地故障的信号装置,必要时也可装设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电器。
五、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故障保护要求
⑴一般要求:
①正常环境中,实行接地故障保护的电气设备在接地故障发生时,允许持续存在的预期接
触电压最大值为50V。
②潮湿环境及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预期接触电压最大值为25V。
③特别危险场所,预期接触电压最大值为12V。
⑵TN系统,TT系统和IT系统中的接地故障保护另有规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