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二章第3节第2课时 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课堂达标验收3
2020-2021学年化学人教选修3配套:第2章 第3节 第2课时 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

2.莽草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分子中只有C、H、O三种原子)。其分
子中手性碳原子的个数为( C )
A.1
B.2
C.3
D.4
3 . 碘 单 质 在 水 溶 液 中 溶 解 度 很 小 , 但 在 CCl4 中 溶 解 度 很 大 , 这 是 因 为
( D) A.CCl4与I2分子量相差较小,而H2O与I2分子量相差较大 B.CCl4与I2都是直线型分子,而H2O不是直线型分子 C.CCl4和I2都不含氢元素,而H2O中含有氢元素 D.CCl4和I2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2O是极性分子 解析:CCl4和I2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2O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
新课标导学
化学
选修3 ·人教版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第2课时 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1
激趣入题·情境呈现
2
新知预习·自主探究
3
预习自测·初试牛刀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堂探究·疑难解惑
5
核心素养·专家博客
6
课堂达标·夯实基础
7
课时作业·素能养成
激趣入题·情境呈现
物质内部的分子结构存在着对称 美。许多物质形状与结构对称统一于一 体,如金刚石晶体(外形为正八面体, 结构为正四面体),石英晶体(外形为两 端对称的六角棱柱体,结构为四面 体)。它们都反映了物质内部多种(个)原 子之间有序的结合,多种(个)原子在变 化中趋于统一,在参差中趋于整齐,在 “反复”中透着秩序,显示着节奏,尽 显出化学中的对称美。
6.用“易溶”或者“不易溶”表示出下列几种晶体在水和四氯化碳中的溶 解情况:
NaCl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3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 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练习

第2课时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一、选择题1.下列分子中,属于易溶于水的一组是()A.CH4、CCl4、CO2B.NH3、HCl、HBrC.Cl2、H2、N2D.H2S、NO、SO22.利用相似相溶原理不能解释的是()A.I2微溶于水,易溶于CCl4;HCl易溶于水B.在水中的溶解度:C2H5OH>CH3CH2CH2CH2CH2OHC.不同的烃之间相互溶解D.I2易溶于KI溶液中3.含有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活性,具有光学活性,则此有机物分子中手性碳原子的个数为()A.1 B.2 C.3 D.44.当一个碳原子所连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时,该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的是()A.B.C.D.5.下列最适合溶解硫粉(S8)的溶剂是()A.水B.CH3OHC.CS2D.CH3COOH6.根据“相似相溶”规律,你认为下列物质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是()A.乙烯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氢气7.下列对分子的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水很稳定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氢键所致B.乳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C.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D.由上图知酸性:H3PO4>HClO,因为H3PO4中非羟基氧原子数大于次氯酸中非羟基氧原子数8.下列现象不能用“相似相溶”解释的是()A.氯化氢易溶于水B.氯气易溶于NaOH溶液C.碘易溶于CCl4D.碘难溶于水9.根据物质溶解性“相似相溶”的一般规律,能说明碘、溴单质在CCl4中比在水中溶解度大的是()A.溴、碘单质和CCl4中都含有卤素B.溴、碘是单质,CCl4是化合物C.Cl2、Br2、I2是非极性分子,CCl4也是非极性分子,而水为极性分子D.以上说法都不对10.已知三角锥形分子E和直线形分子G反应,生成两种直线形分子L和M(组成E、G、L、 M分子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10)如下图,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L是极性分子,G是非极性分子B.M分子中含2个π键和1个σ键C.E极易溶于水的原因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D.E的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11.已知O3分子为V形结构,O3在水中的溶解度和O2相比()A.一样大B.O3比O2小C.O3比O2大D.无法比较12.无机含氧酸的化学式可用(HO)m XO n表示,n值越大,m值越小,则该酸的酸性就越强,硫酸和磷酸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高中化学 第2章 第3节 第2课时 溶解性 手性 无机含氧

菜单
新课标 ·化学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课
自
时
主
作
导
业
学
菜单
新课标 ·化学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教
课
学
堂
目
互
标
动
分 析
探 究
1.“相似相溶”规律
教
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 非极性 溶剂,极性溶质一般 当
学
堂
方 案
能溶于 极性 溶剂。
双 基
设
达
计
如蔗糖和氨易溶于水, 难 溶于CCl4,而苯和碘却易 溶 标
于CCl4, 难 溶于水。
新课标 ·化学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教 学
第2课时
课 堂
目
互
标 分 析
溶解性 手性 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动 探 究
教
当
学
堂
方 案
●课标要求
双 基
设
达
计
1.实验:“相似相溶”规则的实际应用。
标
2.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课
前
3.查阅资料:“手性分子”的合成及应用,从分子结 课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演示结束
新课标 ·化学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教
学
目
标 分
课标解读
析
课
堂
互
重点难点
动 探
究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第2课时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的酸性课时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6.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
答案 D 解析 碳原子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就是手性碳原子。
答案
解析
7.下列化合物中含有 2 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
答案 C
答案
解析 如果 1 个碳原子所连接的 4 个原子或基团各不相同,那么该碳原 子为手性碳原子。据此,可知 A 项与 B 项、D 项中各有 1 个手性碳原子;C 项中有 2 个手性碳原子。
B.乳酸(
)分子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C.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D.由上图知酸性:H3PO4>HClO,因为 H3PO4 中非羟基氧原子数大于
次氯酸中非羟基氧原子数
答案 A
答案
解析 水分子稳定的原因是因为水分子中 H—O 键牢固,而与氢键无关。
14.双氧水(H2O2)是一种医用消毒杀菌剂,已知 H2O2 分子的结构如下图 所示:
答案
解析
11.下列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 A.HClO2 B.H2SeO3 C.H3BO3 D.HMnO4
答案 D
解 析 若 将 含 氧 酸 写 成 通 式 (HO)mROn , 则 A 中 HClO2 可 写 成 (HO)ClO,B 中 H2SeO3 可写成(HO)2SeO,C 中 H3BO3 可写成(HO)3B,D 中 HMnO4 可写成(HO)MnO3,而 n 值越大,酸性越强,故选 D。
复习课件
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第2课时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的酸性课时作业课件新人教 版选修3
2021/4/17
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第2课时溶解性手性
1
和无机含氧酸的酸性课时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2.3.2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教学参考资料新人教版选修3

第二课时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教学建议利用【新知导学·夯基础】,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通过“练一练”,解决学生存在的难点、障碍点和辨析清相关的概念等问题。
以学生熟悉的氨的喷泉实验为讨论对象,利用思考题引导学生探讨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结合例题和变式训练巩固基础知识。
以乳酸分子的手性异构与左右手对比关系,探讨手性原子判断方法,以及手性分子之间的结构差异,并且了解手性分子的用途。
利用例题和变式训练巩固基础知识。
以CH3CO OH、H2CO3、H2SiO3酸性强弱比较实验和思考题为依据,探讨无机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比较方法。
利用例题和变式训练巩固基础知识。
参考资料生命的手性之分作为生命的基本结构单元,氨基酸也有手性之分。
也就是说,生命最基本的东西也有左右之分。
惊人的发现——组成地球生命体的几乎都是左旋氨基酸,而没有右旋氨基酸。
我们已经发现的氨基酸约有20种,除了最简单的甘氨酸以外,其他氨基酸都有另一种手性对映体。
检验手性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一束偏振光通过它,使偏振光发生左旋的是左旋氨基酸,反之则是右旋氨基酸。
通过这种方法的检验,人们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那就是除了少数动物或昆虫的特定器官内含有少量的右旋氨基酸之外,组成地球生命体的几乎都是左旋氨基酸,而没有右旋氨基酸。
因为人是由左旋氨基酸组成的生命体,它不能很好地代谢右旋分子,所以食用含有右旋分子的药物就会成为负担,甚至造成对生命体的损害。
在手性药物未被人们认识以前,欧洲一些医生曾给孕妇服用没有经过拆分的消旋体药物“反应停”作为镇静剂,很多孕妇服用后,生出了无头或缺腿的先天畸形儿,这就是被称为“反应停”的惨剧。
后来经过研究发现,“反应停”的R-对映体有镇静作用,但是S-对映体对胚胎有很强的致畸作用。
正是有了这个教训,所以现在的药物在研制成功后,都要经过严格的生物活性和毒性实验,以避免其中所含的另一种手性分子对人体的危害。
2.3.2 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第2课时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课标领航] 1.了解物质溶解性及其影响因素。
2.了解分子手性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3.掌握无机含氧酸的酸性判断方法。
一、溶解性1.相似相溶的规律是非极性溶质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能溶于极性溶剂。
2.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温度、压强等,还与氢键及能否与水反应有关。
如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
二、手性1.具有完全相同组成和原子排列的一对分子,如同左手和右手一样互为镜像,却在三维空间里不能重叠,互称手性异构体。
2.有手性异构体的分子叫手性分子。
三、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1.对于同一种元素的含氧酸,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2.含氧酸的通式可写成(HO)m RO n,如果成酸元素R相同,则n值越大,R的正电性越高,导致R-O-H中O的电子向R偏移,因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也就越容易电离出H+,即酸性越强。
3.H2SO3可写成(HO)2SO,n=1;H2SO4可写成(HO)2SO2,n=2。
所以,H2SO3酸性弱于H2SO4。
4.HClO、HClO2、HClO3、HClO4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ClO<HClO2<HClO3<HClO4。
1.利用相似相溶这一经验规律可说明的事实是()①HCl易溶于水②I2微溶于水③Cl2能溶于水④NH3易溶于水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HCl、NH3、H2O均属于极性分子,利用相似相溶规律可以解释。
答案:D2.下列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的是()解析:将有机物分子写成的形式,若R1、R2、R3、R4各不相同,则该碳原子就属于手性碳原子。
答案:B一、溶解性溶解规律——相似相溶原理1.内容: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
2.适用范围(1)“相似相溶”中的“相似”指的是分子的极性相似。
例如NH3、HCl、H2O都是极性分子,硫单质、碘单质、四氯化碳、二硫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所以NH3、HCl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四氯化碳和二硫化碳,碘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而难溶于水,硫不溶于水而易溶于二硫化碳。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提升检测

第2课时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相似相溶”规律解释的是()A.乙醇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B.用纯碱洗涤油脂C.氨易溶于水D.用苯将溴水中的溴萃取出来2.用萃取法从碘水中分离碘,所用萃取剂应具有的性质是()①不和碘或水起化学反应②能溶于水③不溶于水④应是极性溶剂⑤应是非极性溶剂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③④3.下列对分子的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水很稳定(1 000 ℃以上才会部分分解)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氢键所致B.乳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C.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规律解释D.由图知酸性:H3PO4>HClO,因为H3PO4中非羟基氧原子数大于次氯酸中非羟基氧原子数4.下列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的是()A.B.C.D.CH3CHClCH2CHO5.当一个碳原子所连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时,该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的是()A.B.C.D.6.下列最适合溶解硫粉(S8)的溶剂是()A.水B.CH3OHC.CS2D.CH3COOH7.根据“相似相溶”规律,你认为下列物质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是()A.乙烯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氢气8.从碘水中提取碘,应选择的有机试剂是()A.苯、酒精B.汽油、甘油C.四氯化碳、汽油D.二硫化碳、乙醇9.某学生做完实验后,采用以下方法分别清洗仪器,其中应用“相似相溶”规律的是()A.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B.用稀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C.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盛过硅酸的试管D.用四氯化碳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10.碘单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但在CCl4中溶解度很大,这是因为()A.CCl4和I2都不含氢元素,而H2O中含有氢元素B.CCl4和I2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2O是极性分子C.CCl4与I2都是直线形分子,而H2O不是直线形分子D.CCl4与I2相对分子质量相差较小,而H2O与I2相对分子质量相差较大11.下列无机含氧酸分子中酸性最强的是()A.HNO2 B.H2SO3C.HClO3 D.HClO412.下列三种有机物:①1-戊醇CH3-CH2-CH2-CH2-CH2-OH,②戊烷C5H12,③木糖醇[CH2OH(CHOH)3CH2OH],它们在常温下的水溶性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③>①>②C.③>②>① D.②>①>③13.已知三角锥形分子E和直线形分子G反应,生成两种直线形分子L和M(组成E、G、L、 M分子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10)如下图,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L是极性分子,G是非极性分子B.M分子中含2个π键和1个σ键C.E极易溶于水的原因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D.E的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14.已知O3分子为V形结构,O3在水中的溶解度和O2相比()A.一样大B.O3比O2小C.O3比O2大D.无法比较二、非选择题15.双氧水(H2O2)是一种医用消毒X菌剂,已知H2O2分子的结构如下图所示:H2O2分子不是直线形的,两个H原子犹如在半展开的书的两面纸上,书面角为93°52′,而两个O—H键与O—O键的夹角均为96°52′。
2019高中化学 第二章第3节第2课时 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课时作业3

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利用相似相溶这一经验规律可说明的事实是( A )①HCl易溶于水②NH3易溶于H2O ③N2难溶于水④HClO4是强酸⑤盐酸是强酸⑥氢氟酸是弱酸⑦HF很稳定A.①②③B.④⑤⑥C.⑥⑦D.④⑤2.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手性异构体的是( D )A.CH3CHBrCH2OHC.CH3CHOHCOOH D.CH3COCH2CH33.小明同学在学习钠的化合物性质时,记录了以下四个化学反应方程式:①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②Na2CO3+H2SO4===Na2SO4+H2O+CO2↑③Na2CO3+H2SO3===Na2SO3+H2O+CO2↑④Na2SO3+H2SO4===Na2SO4+H2O+SO2↑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4个反应中的4种含氧酸,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A.H2SO4B.H2SO3C.H2SiO3D.H2CO3解析:都是二元酸,H2SO4中非羟基氧原子个数最多。
4.(2018·湖南长沙模拟)苯胺是染料工业的重要原料,因其毒性强,在环境中对苯胺类化合物应严格控制排放。
下列关于苯胺(C6H5NH2)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碳原子和氮原子均采取sp2杂化B.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C.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D.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被氧化解析:苯胺(C6H5NH2)结构式为,碳原子间有σ键又有π键,N原子只形成三个σ键,还有一对孤电子对,没有π键,分子结构:苯环上的C原子以sp2杂化轨道成键,N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
故A错误;B正确;C、苯环上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故C正确;D、氨基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同时又具有碱性,能与盐酸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5.关于CS2、SO2、NH3三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CS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是由于其属于极性分子B.SO2和NH3均易溶于水,原因之一是它们都是极性分子C.CS2为非极性分子,所以在三种物质中熔沸点最低D.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只是由于NH3分子有极性解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水是极性分子,CS2是非极性分子,SO2和NH3都是极性分子,故A项错误、B项正确;由于CS2常温下是液体,SO2和NH3常温下是气体,故C项错误;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除了由于NH3分子有极性外,还因为NH3分子和H2O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故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资料专题
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1.经验规律(相似相溶原理):一般来说,由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
以下事实中不能用相似相溶原理说明的是( C )
A.HCl易溶于水B.I2易溶于CCl4中
C.Cl2可溶于水D.NH3难溶于苯中
解析:HCl是极性分子,H2O是极性分子,A正确;I2是非极性分子,CCl4是非极性分子,B正确;Cl2是非极性分子,H2O是极性分子,故不符合相似相溶原理,C错;NH3是极性分子,苯是非极性分子,D正确。
2.下列物质可用水区分的是( A )
A.苯、CCl4、CH3CH2OH
B.苯、CH3CHO、CH3CH2OH
C.NaCl、NH4NO3、NaOH三种固体
D.O2、Cl2、SO2
解析:A项中的苯、CCl4均为非极性分子,不溶于水,且苯比水密度小,C项中均溶于水,D项中O2难溶于水,Cl2、SO2均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3.(双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D )
A.极性分子一定易溶于极性溶剂
B.非极性分子一定难溶于极性溶剂
C.甲醇能与水互溶主要是由于水与甲醇分子间形成氢键
D.醇和羧酸的同系物中,随着烃基的增大,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逐渐减小
解析:由CO、NO等极性分子难溶于水、Cl2、CO2等非极性分子能溶于水可判断A、B两项不正确。
4.下列分子中含3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D )
解析:思维流程图:
连接四个不同原子或
―→手性碳原子
原子团的碳原子
A选项中无手性碳原子,B、C、D中含有的手性碳原子(带*者)为:
5.下列物质的酸性强弱比较中,错误的是( D )
A.HClO4>HBrO4>HIO4B.HClO4>H2SO4>H3PO4
C.HClO4>HClO3>HClO D.H2SO3>H2SO4>H2S2O3
解析: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元素最高价含氧酸酸性逐渐减弱,A项正确;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元素最高价含氧酸酸性逐渐增强,B项正确;对于同一种元素的含氧酸来说,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所以C项正确;H2SO4的酸性大于H2SO3,D项不正确。
6.根据相似相溶规律,解释下列实验操作:
(1)酒精是一种优良的有机溶剂,为什么能用酒精来配制0.1 g·mL-1的NaOH酒精溶液?
__乙醇中含有极性基团—OH,是极性分子,NaOH是离子化合物,据相似相溶规律,NaOH 可溶于酒精中____。
(2)油脂制取肥皂的过程中,先将新鲜的动物脂肪放入一定量的乙醇中,微热使脂肪完全溶解,后再与40%的NaOH溶液反应。
其中乙醇的作用是__乙醇中含有CH3CH2—基团,动物
脂肪中也含有较长的脂肪烃链,根据相似相溶规律,酒精能使脂肪溶解____。
解析:相似相溶规律的主要内容包括:极性溶剂(如水)易溶解极性物质(离子化合物、极性分子如强酸等);非极性溶剂(如苯、汽油、四氯化碳等)能溶解非极性物质(大多数有机物、Br2、I2等);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互溶,如水中含羟基(—OH)能溶解含有羟基的醇、酚、羧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