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受力
什么事受力钢筋

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钢筋及抗剪切的起弯筋.吊筋等。
怎么样区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如果是单项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
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的钢筋全部是受力筋。
以钢筋直径上来区分:钢筋的直径大的为受力筋,直径小的钢筋为分布筋;以布置上来区分:正弯矩筋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负弯矩筋(如悬挑板)相反,在下的钢筋为分布筋,在之上的钢筋为受力筋。
分布筋: 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
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
(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图中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环形(当然有圆形的和矩形的)钢筋,是口字形的,将上部和下部的钢筋固定起来,同时抵抗剪力。
架立筋:是梁上部的钢筋,只起一个结构作用,没实质意义,但在梁的两端则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负弯距,不能缺少。
(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
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架立筋和贯通筋有什么区别?在钢筋布置上,架立钢筋是布置本跨的1/3.也就是说,本跨梁存在左右支座钢筋.通长钢筋是全长布置,架立筋从字面是就可以知道起架立作用,如一根梁只须布抗拉筋和抗剪箍筋,而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已足够,无须配筋,那在做钢筋骨架的时候,梁的上部就没有纵向筋,箍筋的上角点就无法固定,因此一般用两根14或16的筋分布在上面的两角,这就是架立筋,从计算上没有受什么力,但实际上也受压。
钢筋受拉和受压的屈服强度

钢筋受拉和受压的屈服强度
钢筋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它通常需要承受拉力和压力的作用。
一个重要的材料参数是钢筋的屈服强度,这个参数分别针对钢筋在受
拉和受压时的表现。
以下是钢筋受拉和受压的屈服强度的详细解释:一、钢筋受拉时的屈服强度
钢筋在受拉时的屈服强度指的是材料在拉伸过程中所承受的最大应力。
当钢筋被施加拉力时,其长度会发生变化。
拉伸过程中,当钢筋达到
一定程度的拉力时,它会开始产生塑性变形,这时的拉力称为屈服力。
屈服强度是指在钢筋发生塑性变形的过程中所承受的最大应力。
钢筋
受拉的屈服强度通常用fy表示,以兆帕(MPa)为单位。
二、钢筋受压时的屈服强度
钢筋在受压时的屈服强度指的是材料在挤压过程中所承受的最大应力。
当钢筋被施加压力时,其长度不会发生变化。
压缩过程中,当钢筋达
到一定程度的压力时,它会开始产生塑性变形,这时的压力称为屈服力。
屈服强度是指在钢筋发生塑性变形的过程中所承受的最大应力。
钢筋受压的屈服强度通常用fc表示,以兆帕(MPa)为单位。
三、影响钢筋屈服强度的因素
1.钢筋的材质:不同材质的钢筋其屈服强度是不一样的。
2.钢筋的直径:同一型号的钢筋,粗的钢筋其屈服强度一般比细的钢筋强。
3.受力方式:钢筋受拉与受压时的屈服强度是不同的。
4.钢筋的温度:热处理、冷却等因素都会影响钢筋的屈服强度。
总之,钢筋的屈服强度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设计师和工程师们需要准确地计算和选择适宜的钢筋材料,以确保建筑工程的持久性和安全性。
板的钢筋受力计算公式

板的钢筋受力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板是一种常见的构件,用于承载楼板、天花板等部位的荷载。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板的钢筋受力进行计算,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板的钢筋受力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1. 板的受力分析。
在进行板的钢筋受力计算之前,首先需要对板的受力进行分析。
板在受力作用下会产生弯矩、剪力和轴力等受力,而钢筋则主要用于承受弯矩和剪力。
因此,钢筋的布置和数量需要根据板的受力情况进行合理设计。
2. 板的弯矩计算公式。
板的弯矩是指在荷载作用下,板的截面产生弯曲变形所产生的力矩。
在进行板的钢筋设计时,需要根据板的弯矩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一般情况下,板的弯矩计算公式为:M = f b h^2 / 6。
其中,M为板的弯矩,f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b为板的宽度,h为板的高度。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板在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大小,从而确定钢筋的布置和数量。
3. 板的剪力计算公式。
板的剪力是指在荷载作用下,板的截面产生剪切变形所产生的力。
在进行板的钢筋设计时,需要根据板的剪力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一般情况下,板的剪力计算公式为:V = f b h。
其中,V为板的剪力,f为混凝土的抗剪强度,b为板的宽度,h为板的高度。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板在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大小,从而确定钢筋的布置和数量。
4. 板的钢筋计算公式。
在确定了板的弯矩和剪力大小之后,就可以根据板的钢筋计算公式进行钢筋的设计。
一般情况下,板的钢筋计算公式为:As = M / (f h d)。
其中,As为钢筋的面积,M为板的弯矩,f为钢筋的抗拉强度,h为板的高度,d为钢筋的有效高度。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钢筋的布置和数量,从而满足板的受力要求。
5. 应用实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板的钢筋受力计算公式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进行说明。
假设某建筑的楼板荷载为10kN/m2,板的宽度为3m,高度为0.2m,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20MPa,抗剪强度为2MPa,钢筋的抗拉强度为400MPa,钢筋的有效高度为0.18m。
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

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钢筋混凝土梁是建筑中常见的结构构件之一,其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对于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
一、受力特点1. 弯曲受力:钢筋混凝土梁主要受到弯矩和剪力的作用。
弯矩作用下,梁的上表面受拉,下表面受压。
剪力作用下,梁的截面产生剪应力,剪力的方向垂直于梁轴线。
在梁的受力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弯曲和剪力的作用。
2. 横向受力:钢筋混凝土梁在受力过程中还会受到横向力的作用,如地震力和风荷载等。
横向力的作用会导致梁截面产生剪力和弯矩,需要进行合理的抗震设计和配筋。
同时,还需要考虑不同跨径、荷载组合等因素对梁的影响。
3. 变形限制:钢筋混凝土梁的变形限制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对于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梁的变形限制包括挠度和裂缝限制,需要符合相关设计规范。
二、配筋要求1. 弯矩受力区的配筋:在梁的上表面,应采用高强度钢筋进行受拉配筋,以抵抗弯矩产生的拉应力。
在梁的下表面,应采用普通钢筋进行受压配筋,以抵抗弯矩产生的压应力。
受拉和受压钢筋需要合理布置,满足设计要求。
2. 纵向受压区的配筋:梁的纵向受压区域出现时,需要进行纵向受压配筋来增强梁截面的承载能力。
纵向受压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上表面,且采用较细的钢筋。
3. 横向剪力和扭矩的配筋:剪力和扭矩是对梁截面产生的横向力作用,需要进行合理的配筋设计。
一般情况下,剪力的配筋主要采用箍筋和斜肋筋;扭矩的配筋主要采用腰筋和对角肋筋。
4. 钢筋的锚固和连接:在梁的受力过程中,钢筋的锚固和连接是一个重要环节。
钢筋在梁端和柱子的连接需要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确保锚固的可靠性;同时,需要合理的锚固长度,通过钢筋的延伸来提高钢筋的使用效果。
以上是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的相关参考内容。
当设计或施工钢筋混凝土梁时,需要全面考虑梁的受力特点,并按照配筋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以确保钢筋混凝土梁的安全可靠。
钢筋拉力计算公式表

钢筋拉力计算公式表钢筋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用于增加混凝土结构的抗拉性能,承担结构的拉力。
钢筋拉力的计算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筋拉力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钢筋拉力的计算主要涉及到钢筋的弹性模量、受力面积和受力情况。
1.钢筋的弹性模量(E)钢筋的弹性模量是一个重要的材料性能参数,用于描述钢筋受力后的变形能力。
根据材料性能测试结果,大多数钢筋的弹性模量为200GPa(单位为千兆帕)。
钢筋的弹性模量可以用于计算拉力、弯曲应力和变形等。
2.钢筋受力面积(A)钢筋的受力面积是指材料截面内受力的有效面积。
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钢筋受力面积需满足一定的要求,以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钢筋受力面积的计算公式为:A=πd^2/4,其中d为钢筋直径。
3.钢筋受力情况钢筋在工程中主要受力情况分为拉力和弯曲力。
拉力是指钢筋受到外部拉力作用,使钢筋发生拉伸变形的力。
而弯曲力是指钢筋受到外部弯曲力作用,使钢筋发生弯曲变形的力。
对于拉力的计算,可以使用胀张长度公式:ΔL=FL/(AE),其中ΔL为拉伸变形长度,F为拉力,L为受力长度(截面内钢筋的长度),A为钢筋的受力面积,E为钢筋的弹性模量。
对于弯曲力的计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弯曲应力公式。
常见的弯曲应力公式有弯矩-曲率法和斯特劳斯公式。
弯矩-曲率法适用于小曲率小应变情况下的弯曲计算,斯特劳斯公式适用于大曲率大应变情况下的弯曲计算。
弯矩-曲率法计算弯曲应力的公式为:σ=M/W,其中σ为弯曲应力,M为弯矩(弯曲力乘以受力臂长),W为截面抵抗力矩(钢筋的抗弯承载能力)。
斯特劳斯公式计算弯曲应力的公式为:σ=(M*y)/I,其中σ为弯曲应力,M为弯矩,y为受力面的受力点至截面最外纤维的距离,I为截面惯性矩。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钢筋在不同受力情况下的拉力。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进行合理的钢筋拉力计算和控制,可以保证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性。
钢筋受力性能和正截面强度

但是,这样做高估了C和C.Z,且e0越小 ,越接近全截面受压,误差越大,因此,应 对过大的C和C.Z进行调整
3 正截面强度
3)分析结果表明,只对C.Z进行必要的调整 ,就就可使计算出的正截面承载能力接近实 测值。 减去高估部分 M x) f A (h a ) Ne M f bx ( h 所以: cm y s 0 s 0 2 A (h a ) M 或 Ne f cmbx(h x) f y s 0 s 0 2 取: M Nea ,ea ——附加偏心距
2 钢筋受力性能
2.5、钢筋的受拉硬化
2 钢筋受力性能
2.6、拉、压反复作用
3 正截面强度
3.1、概述 1、控制截面 在M、N共同作用下,典型的梁、柱、墙 的控制截面(内力最大的截面)如下: 梁:简支梁 跨中截面 连续梁 左右支座截面 跨中截面(边跨近似为内力最大) 柱: 下、上端截面 墙: 墙底截面 纵筋有变化的截面
3 正截面强度
(2)小偏心受压
f A N C As y s s
f (h a ) N (e h as ) C Z As y 0 s 0 2
3 正截面强度
cu
cu 0.0033
fc
cu 0.002
x / xc 0.8
f mc 1.1 f c
平衡方程为:
2 e 0.3h 时,e e i 0 0 0 e 0.3h 时,e e ea i 0 0 0
A A N f cmbx f y s s s
Ne f
A (h a ) bx(h x) f y s 0 s cmA 0 2
钢筋立柱受力分析

其 i= I = 51.445 =2.5cm
A 8.0384
L
λ= =
1m
=40<[λ]=100,查表得稳定系数 =0.92。
i 2.5 cm
N=
27180 N
=36.5N/mm2<[f]=205N/mm2,其稳定性满足要求。
A 0.92 803.84mm2
经以上计算可知,采用本设计的支撑柱满足结构受力稳定,整体结构安全可靠。
受力简图
2、受力计算
以布料机支撑柱承受各类荷载可得,支撑柱总计受压力为: F总压 (0.26 0.31)*1.2 * 59 / 2 7 27.18t
由立柱结构可知,断面由 10 根Φ32 三级钢筋组成,则每根钢筋受压力为: F压 27.18 /10 27180t ,即 27180N。
2.1 轴心受压
轴心受压(受拉)构件强度计算公式:σ= N ≤[f] An
式中:N—轴心压力 An—净截面面积 f—普通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
1
σ= N = 27180N =33.82N/mm2<[f]=205N/mm2,强度满足要求。 An 803.84mm2
2.2、立杆稳定性验算
对于轴心受压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用构件的长细比λ= L 来保证,保 i
2
支撑柱(32 钢筋) 稳定性受力计算分析
1、施工荷载
取立柱受力最大的作为分析对象:结构 260kg/m,运行时骨料额定重量 310kg,支撑柱自重 7t(钢筋立柱,高 20m/根),跨度 17.5m+17.5m+24m=59m(中 心间距 17.5)。取动荷载系数λ=1.2。其受力计算取立柱底部受力最大的 1m 作 为计算,
证不发生弯曲变形。Fra bibliotekL 验算公式λ= ≤[λ]
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怎样区分

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怎样区分
1、受力区分:受拉钢筋顾名思义就是承受拉力的钢筋;受压钢筋就是处于承受压力的钢筋。
2、受力位置:在梁上面的就是受压钢筋,在梁的下面的就是受拉钢筋。
对于梁来说,受拉钢筋一般是出现在下面的部分,受压钢筋出现在上面,但在支座的地方,正好反过来,支座处上部是钢筋受拉,下部是钢筋受压。
受拉钢筋:在结构中以力学方向起到拉伸的钢筋。
相反则为受压钢筋。
一般钢筋多为受拉,很少受压。
对于梁来说,根据梁的受力特点,在梁跨中部,梁的中和轴下部为受拉区域,梁的中和轴上部为受压区域,但是在梁的支座处一般来说梁的上部受拉下部受压,因此,在梁的跨中梁上部的钢筋为受压钢筋,梁下部的钢筋为受拉钢筋,在梁的支座处,梁的上部受拉,梁的下部受压。
受拉钢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起到的作用就是拉力,比如在简支梁底设置的钢筋,当梁上面出现荷载时,梁产生向下垂直的内力,这时梁底钢筋就受到拉作用力,因此该钢筋却为受拉钢筋。
受压钢筋通常指梁上部钢筋,柱筋(纵筋即受拉也受压)。
所以受拉钢筋与受压钢筋均是因受力而得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钢筋工的各类名词解释1.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钢筋及抗剪切的起弯筋,吊筋等。
2、构造钢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按照构造需要设置的钢筋,相对于受力钢筋而言。
构造钢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维护、拉结,分布作用。
构造钢筋的类型有:分布筋,箍筋,拉筋,构造腰筋,架立筋等3、分布筋:分布筋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与受力钢筋垂直。
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
在剪力墙上,墙梁与墙柱之外的墙体纵筋横筋亦称作分布筋,在03G101-1框架剪力墙图集中,就有剪力墙水平分布筋与剪力墙竖向分布筋的构造做法。
怎么样区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如果是单项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
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的钢筋全部是受力筋。
以钢筋直径上来区分:钢筋的直径大的为受力筋,直径小的钢筋为分布筋;以布置上来区分:正弯矩筋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负弯矩筋(如悬挑板)相反,在下的钢筋为分布筋,在之上的钢筋为受力筋。
4、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环形(当然有圆形的和矩形的)钢筋,是口字形的,将上部和下部的钢筋固定起来,同时抵抗剪力。
箍筋示意图5、架立筋:是梁上部的钢筋,只起一个结构作用,没实质意义,但在梁的两端则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负弯距,不能缺少。
(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
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
)6、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架立筋和贯通筋有什么区别?架立筋从字面是就可以知道起架立作用,如一根梁只须布抗拉筋和抗剪箍筋,而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已足够,无须配筋,那在做钢筋骨架的时候,梁的上部就没有纵向筋,箍筋的上角点就无法固定,因此一般用两根14或16的筋分布在上面的两角,这就是架立筋,从计算上没有受什么力,但实际上也受压。
用于定位的后来可以不用,无须计算,而结构架立筋则须计算。
架立筋起一定的受压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梁的承载力。
架立筋是构造要求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
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
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
架力筋也有贯通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力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力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
如果在梁的上下都有通长的钢筋,一般在梁上(受压区)且直径较小的是架力筋,在梁下的是都受力钢筋。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板7、负筋:就是负弯矩钢筋,弯矩的定义是下部受拉为正,而梁板位置的上层钢筋在支座位置根据受力一般为上部受拉,也就是承受负弯矩,所以叫负弯矩钢筋。
8、拉结筋:在无法同时施工的两个或多个构件之间预留的起拉结作用的钢筋就是拉结筋,是加强框架填充墙与柱的腰筋又称“腹筋”,他的得名是因为他的位置一般位于梁两侧中间部位而得来的,是梁中部构造钢筋,主要是因为有的梁太高,需要在箍筋中部加条连接筋(梁侧的纵向构造钢筋实际中又称为腰筋)。
在梁高450mm,就应沿梁高两侧应设腰筋,所以数量上就不会少于2根。
腰筋的直径最小的直径为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同时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百分之0.3,在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之间还要配置拉结钢筋。
一般民用建筑的腰筋直径用16和18就可以了,拉筋直径用8。
9、扁担筋: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的俗称。
在建筑工程中,为了承载支座反力也就是负弯矩力而设置的位于支座上部的非贯通短钢筋,人们习惯上叫它扁担筋,因其作用力酷似一根扁担而得名,中间挑起,两端悬浮。
扁担筋位置在第二排的叫作二排扁担筋。
扁担筋伸入两侧跨度内的长度是取两侧较大值并且相等。
10、吊筋:在主梁中,承受次梁集中荷载的一种纵向受力钢筋。
形状为: ̄╲╱ ̄吊筋的计算规则有三:1. 上平直段的长度为该吊筋直径的20倍。
2. 当梁高≤800时,斜长的起弯角度为45度;梁高>800时,斜长的起弯角度为60度。
3. 下平直段的长度等于次梁宽度每侧加上50毫米。
11、主筋:亦称纵向受力钢筋,仅在截面受拉区配置的受弯构件称单筋截面受弯构件,同时在截面受压区配置的称为双筋截面受弯构件。
因此主钢筋按其受力不同而有受拉及受压主钢筋两种。
受拉主钢筋系承受拉应力,受压主钢筋则承受压应力。
主筋泛指在混凝土构件中承受重力荷载的钢筋,相对于构造钢筋而言。
主筋在梁中有:梁上部、下部纵向受力钢筋;支座上部纵向贯通与非贯通受力钢筋;抗扭腰筋;主筋在板中有:板支座上部贯通与非贯通受力钢筋,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主筋在墙中有:墙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主筋在柱中有:柱纵向受力钢筋;12、二排筋:建筑工程名词:在混凝土梁中,位于上部第二排和下部第二排的纵向受力钢筋。
二排筋在梁的上部,平法标注的根数写在斜杠“/”的右侧。
二排筋在梁的下部,平法标注的根数写在斜杠“/”的左侧。
大型工业厂房的偏心受压框架柱中也有二排筋。
13、纵筋,又叫纵向钢筋,在混凝土构件内沿长方向布置的钢筋,多为受力钢筋,主要在构件中承受拉力。
14、热轧钢筋是经热轧成型并自然冷却的成品钢筋,由低碳钢和普通合金钢在高温状态下压制而成,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配筋。
分类等级有Ⅰ级钢筋、Ⅱ级钢筋、Ⅲ级钢筋、Ⅳ级钢筋15、冷轧带肋钢筋:是热轧圆盘条经冷轧后,在其表面带有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三面或二面带肋的钢筋。
16、冷轧扭钢筋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经专用钢筋冷轧扭机调直、冷轧并冷扭一次成型,具有规定截面形状和节距的连续螺旋状钢筋称为冷轧扭钢筋。
17、钢筋冷拉是在常温下对钢筋进行强力拉伸,拉应力超过钢筋的屈服强度,使钢筋产生塑性变形,以达到提高强度,节约钢材的目的。
图2—7钢筋拉伸曲线18、钢筋冷拔是将钢筋在常温下通过特制的钨合金拔丝模进行强力拉拔,钢筋经过冷拔后,使其抗拉强度提高,塑性降低。
19、钢筋安排布置:钢筋工程在施工中,详细具体的钢筋摆放、排列、定位、分布及绑扎。
事实上,钢筋排布并不是那么简单和轻而易举,虽然国家已经发布了若干有关钢筋工程方面的规范与图集,可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许多疑难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没能彻底解决,所以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在2006年出台了《06G901-1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图集。
这本图集才是钢筋工程关于钢筋排布最有说服力的法规文件。
2008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又出台了一本《08G101-11.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解惑》,到此为止,钢筋排布在框架和剪力墙方面的所有困惑、疑难均已得到圆满的解答。
20、净距:剩余的纯距离比方说吧,两根钢筋之间的距离用@表示,指的是轴心距离即中心点之间的距离,那么净距就是这两根钢筋表面到表面的最近距离。
净距在平面制图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某些材料和构件,必须要用净距才能表达清楚。
21、净跨度跨度是承重结构之间的距离。
净跨度是跨度减去两端支承部分所剩余的长度,简称净跨。
在建筑工程图集中,净跨度用代号Ln表示。
22、弯折:弯折一词,在钢筋工程专业图集中,表示钢筋弯曲后呈现的半径,叫“弯折半径”。
23搭接搭接是在混凝土结构构件中,钢筋长度不够时,按一定要求将两根钢筋互相叠合而形成的连接。
钢筋连接的基本形式有:绑扎搭接,焊接,和机械连接几类.两种同类型的材料重合相连叫作搭接,如钢板搭接,可用铆钉或螺栓固定;木板搭接,可用钉子钉住;钢管搭接,可用卡扣拧紧;木杆搭接,可用铁丝缠绕加劲,钢筋搭接,钢筋重合一定的长度绑扎,靠混凝土的握裹力使两根钢筋形成一体同步受力。
24、折倒面切开后原地翻转90度所呈现的断面。
在建筑制图中,为了清楚的显示构件的内部信息,常把构件的即时切割断面画在图形当中,这个断面叫作折倒面。
折倒面有表达构件内部尺寸、形状、位置等信息的直观作用。
折倒面其实是一种临时截面画法。
使所绘图形变得生动形象,产生立体感。
25、所谓十字支撑,一色用钢筋料头制成,下料长度短的30几公分,长的也不过70几公分,用直径6毫米钢筋可做成40公分见方;用直径8毫米钢筋或10毫米钢筋可做成60公分见方,每个十字支撑由3根料组成,这3根料一长两短,一个长的和一个短的都做成盖筋形状,另一个短的只威一头直角钩,3根料都钩朝下组成十字形,在十字中间用电焊焊牢,每个十字支撑有5个钩形成5个脚,以保证其坚固性,每个钩的高度等于板厚减去上部保护层再减去盖筋和盖下分布筋的直径。
在使用中,在盖筋网的下面,间隔大约80公分左右,交错放置一个十字支撑较为合适。
一名电焊工每小时可以焊制100个十字支撑,每个工作日可以焊制700~800个,足够一层楼的使用量。
使用十字支撑之后,人就可以在钢筋网上行走,只要落脚踩在十字支撑的中心点上,就不会踩坏钢筋网,从而有效地保护了上层钢筋网的正确位置和高度,因而也就保证了施工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工长必须强令所有的施工工人及管理人员,务必都要踩在十字支撑的中心点上行走,严禁踩空或踩偏,这样才能确保上层钢筋网不被踩坏。
26、钢筋接头连接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钢筋的接头连接方式有:焊接连接(闪光对焊、电弧焊、电阻电焊、电渣压力焊、埋弧压力焊、钢筋气压焊)、机械连接和绑扎连接。
焊接连接特点是成本低、质量可靠。
机械连接无明火作业,设备简单,不受气候条件影响可全天候施工,连接可靠。
尤其适用于现场焊接有困难的场合。
绑扎连接需要较长的接接长度,浪费钢筋且连接不可靠。
第二章钢筋的图例符号第一节钢筋的图例表示方法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二、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