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比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工程报告单(土石比例)

工程报告单(土石比例)
金华市十八里至武义(岩岭至范村段)公路工程
工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告单
承包人:浙江八咏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Ⅰ
监理单位:金华市公正交通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编号:
报告内容:
根据施工图设计,我标段路基每公里土石方数量表(S3-16)中挖方段土:石比例为4:1,总挖方量为68882m3,其中土方挖方55106m3,石方挖方13776m3,而我标段挖方根据现场勘察,大部分为岩石需要爆破,故图纸中土石比例划分出入太大,我项目部恳请以现场实测为准,重新对土石比例进行划分或根据现场实测进行变更。
望驻地办、业主及设计院能予以审核批复。
报告人(签字):日期:(公章)
专业工程师意见:
签字:日期:
驻地监理工程师意见:
签字:日期:
设计代表意见:
签字:日期:
业主意见:
签字:日期:

土壤调查报告6篇

土壤调查报告6篇

土壤调查报告土壤调查报告6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土壤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土壤调查报告1一、基本情况山位于市南郊,距城区20公里,坐落在我市棋盘镇与山镇、新店镇交接地带,东临沭河和249省道,南接骆马湖,为我国著名自然人文景观,属于低山丘陵地貌。

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及国家4A级风景名胜。

景区规划面积为11.8平方公里,中东部地区为核心景区,已初步建成,西部地区多为荒山丘陵,面积约为15000亩,涉及村,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为发展规划好山开发,探索丘陵山区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做好农业园区建设与山景区融为一体,打造集旅游、观光、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带领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市农委土肥站对山西部丘陵岗地进行了土壤适宜性调查,通过对已采集的耕层土样化验分析结果,现将山西部丘陵岗地土壤性状及适宜性报告如下:二、山西部丘陵岗地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及评价通过对市山西部地区等村的土壤样品采集、化验、分析和汇总,根据数据结果进行土宜性评价,结果如下:三、山西部丘陵耕地土壤特点、改良办法及适宜作物1.村地块土壤特点、改良办法及适宜作物。

该区域面积约7000亩,土壤类型紫泥土、紫砂土,Ph值6-6.8,中性偏酸、有机质偏低、磷钾丰富、土层浅,部分岩石裸露,土壤不肥沃,紫砂土包浆,紫泥土粘重。

改良办法:增施有机肥。

适宜梯田种植苗木、茶树等,建设水肥一体化解决干旱问题。

2、村地块土壤特点、改良办法及适宜作物。

该区域面积4000亩左右,土壤类型为岭沙土,Ph值5-5.4、偏酸、有机质低、磷钾丰富、土层浅、沙性强。

改良办法:增施有机肥,生石灰调酸。

适宜种植果树、苗木等作物。

建设水肥一体化解决干旱问题。

3、村地块土壤特点、改良办法及适宜作物。

该区域面积4000亩左右,土壤类型为白浆土、包浆土,Ph值5.3-5.4、偏酸、有机质偏低、磷钾丰富、土层较厚。

土石比勘察报告

土石比勘察报告

土石比勘察报告1. 引言土石比勘察是土地开发或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主要用于确定土壤中含有的石头和其他固体颗粒的比例。

本报告旨在介绍土石比勘察的目的、方法和结果分析。

2. 目的土石比勘察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土地或工程项目中的土壤质量,进而为土地利用和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通过确定土石比,可以预测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从而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土壤改良措施。

3. 方法土石比的勘察一般通过以下步骤进行:3.1 采样在勘察区域内,根据一定的网格或点位间隔,选择代表性的土壤样本点。

采样时应注意避免人为干扰,以保证采样结果的准确性。

3.2 样本处理将采样得到的土壤样本进行处理,包括去除杂质、干燥和筛分。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得到干燥状态下的土壤样本,并去除其中的颗粒。

3.3 实验测试将处理后的土壤样本进行实验测试,主要包括颗粒分析和重量比测定。

通过颗粒分析,可以确定土壤中石头和其他固体颗粒的粒径分布。

而重量比测定则用于计算土石比。

3.4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测试的结果,计算土石比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同时,对颗粒分析的数据进行统计和绘图,以了解土壤颗粒组成的特征。

4. 结果分析根据对采样点进行的土石比勘察,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采样点土石比1 0.252 0.193 0.314 0.235 0.28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采样点的土石比在0.19到0.31之间,整体上呈现出较为稳定的趋势。

2.土石比的平均值为0.25,标准差为0.05,说明土壤中石头和固体颗粒的含量相对一致。

3.颗粒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中的颗粒主要集中在0.1-1mm范围内,说明土壤颗粒的粒径较为均匀。

5. 结论通过土石比勘察,我们得出的结论是:1.本勘察区域的土壤质量较好,适宜进行土地开发和工程建设。

2.土石比较为均匀,说明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相对较强。

3.需要根据具体工程项目要求,对土壤进行相应的改良和处理措施。

6. 建议根据土石比勘察结果,我们向相关工程师和设计师提出以下建议:1.在工程设计阶段,合理考虑土石比的影响,制定合适的土壤处理方案。

土石比调查报告

土石比调查报告

巫山县绕城路桂花大桥至石龙坪段道路工程土石比调查报告提交单位:提交日期:二〇一七年八月巫山县绕城路桂花大桥至石龙坪段道路工程土石比调查报告项目负责人:注册岩土工程师报告编写人:工程师审核人: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院长:提交单位:提交时间:二〇一七年八月目录1 前言 (1)1.1任务由来 (1)1.2调查范围 (1)1.3目的任务 (1)1.4执行的技术标准及工作依据 (1)1.5调查工作方法 (1)2调查工作情况 (2)2.1地层岩性及分布特征 (2)2.2场区土石比调查情况 (2)3结论 (5)3.1结论 (5)附图1.调查平面图1:20002.工程纵断面图1:10001 前言1.1任务由来2017年8月18日,******设计院受巫山县交通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对巫山县绕城路桂花大桥至石龙坪段道路工程场地进行土石比调查工作。

1.2调查范围本次调查对象为巫山县绕城路桂花大桥至石龙坪段道路工程(AK5+460-BK8+875.3)在建道路及两侧边坡范围,道路全长3215.3m,调查面积约125920m2。

按照业主要求本次调查对象按里程桩号分为7段:AK5+460-AK6+160、AK6+160-AK6+860、AK6+860-AK6+941、AK6+941-BK7+000、AK7+000-BK7+590、BK7+590-BK8+280、BK8+280-BK8+875.3。

1.3目的任务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业主了解工程的地质情况,为工程结算提供参考依据。

其主要任务如下:(1)初步调查场地的地层岩性特征。

(2)调查了解场地土、石的方量。

(3)通过对场地岩土分类分段评价场地土层土石比。

1.4执行的技术标准及工作依据执行的技术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工作依据:巫山县绕城路桂花大桥至石龙坪段道路工程设计资料。

1.5调查工作方法我院承接该项目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前往工程现场。

土石比专项报告

土石比专项报告

土石比专项报告一、背景土石比是土方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参数,用于衡量土方工程中土壤与石料的相对含量比例。

合理的土石比可以影响土方工程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和经济性。

因此,进行土石比专项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次报告的目的是对土石比进行专项研究,深入了解土石比的意义和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土石比调整方案,从而提高土方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三、土石比的意义土石比是土方工程中土壤与石料的比例关系,它直接影响着土方工程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合理的土石比可以有效地提高土方工程的抗滑能力和稳定性,减少工程的变形和沉陷。

此外,合理的土石比还可以降低土方工程的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四、土石比的影响因素土石比的确定不仅与土壤和石料的特性有关,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影响因素的介绍:1. 土壤特性土壤的类型、颗粒大小和含水量等特性会直接影响土石比的选择。

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强度和稳定性特点,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土石比。

2. 石料特性石料的类型、颗粒大小和含水量等特性也会影响土石比的确定。

不同类型的石料具有不同的强度和稳定性特点,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石料与土壤混合比例。

3. 工程需求土石比的选择还受到具体工程需求的影响。

不同的工程对土方工程的要求不同,有的工程需要提高土方工程的稳定性,有的工程需要降低工程的成本。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工程需求合理调整土石比。

五、合理的土石比调整方案为了实现土方工程的稳定性和经济性的平衡,需要制定合理的土石比调整方案。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调整方案:1. 根据工程要求确定初步土石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初步确定土石比的范围。

根据工程的地质条件、土壤特性和石料特性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初步估计。

2. 进行室内试验和现场实测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实测,获取土石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和水分含量等数据,以便更准确地确定土石比。

根据试验结果和实测数据,分析土石材料的特性,以及不同土石比下的工程性能。

土石评估报告怎么写范文

土石评估报告怎么写范文

土石评估报告怎么写范文尊敬的客户,感谢您对我们公司的咨询。

以下是一个关于土石评估报告的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报告正文】一、引言此次土石评估报告旨在对项目场地的土石条件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其适宜用途,并为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范围本次调查涵盖了项目场地的土地使用权范围内的所有区域,包括周边地质环境、土壤、岩石等相关土石条件。

三、调查方法主要采用了实地勘察、取样分析和室内试验等方法。

1. 实地勘察:对项目场地进行了细致的实地勘察,对地貌、地质构造、地面沉降等进行了详细记录。

2. 取样分析:根据勘察要求,在不同地点和不同深度取样,并将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3. 室内试验:根据样品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土壤力学性质、抗压强度等的室内试验。

四、评估结果1. 地理环境:项目场地位于城市近郊,地势平坦,周边地理环境良好,无明显地质灾害问题。

2. 地质条件:综合分析了项目场地的地质构造和各地层的特点,目前未发现明显的断层、滑坡等地质隐患。

3. 土壤条件:依据室内试验结果,项目场地土壤层主要由粘土和砂土组成,含水量适宜,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4. 岩石条件:根据采集的岩石样品分析,岩石类型多样,主要为花岗岩和石灰岩,岩石强度较高,适合进行基础工程设计。

五、风险评估与建议综合以上评估结果,对于项目场地的土石条件,本报告得出以下结论:1. 土地使用范围内的土石条件良好,适宜进行工程建设。

2. 在进行后续的施工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土壤持水能力,进行适当的排水措施。

3. 针对岩石条件,可以选择适当的爆破技术和基础设计方案,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六、结论从整体上看,项目场地的土石条件良好,适宜进行工程建设。

在后续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本报告的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技术建议,并结合管理规范,控制工程风险,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报告结束】希望以上范文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土石比勘察报告

土石比勘察报告

土石比勘察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工程项目的土石比进行勘察和分析,以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土石比是指在工程项目中土与石的比例关系,对于确定土石比的合理范围,可以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和保证工程的稳定性。

2. 勘察目的本次土石比勘察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 确定土石比的合理范围,以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 评估不同土石比对工程成本的影响; - 分析不同土石比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

3. 勘察方法为了准确勘察土石比,本次勘察采用了以下方法: 1. 现场勘察:对工程项目的土地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土壤类型、地质构造、地下水位等的测量和观测。

2. 取样分析:根据现场勘察结果,采用合适的方法对不同地区的土壤进行取样,并进行化验分析,以了解土壤性质和含石量。

3. 实验室测试:将取样的土壤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粒度分析、密度测定等物理和力学性质测试。

4. 勘察结果根据本次勘察的结果,具体得到了以下数据和结论:4.1 地质构造和土壤类型根据现场勘察和实验室测试,确定了工程项目所处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土壤类型。

地质构造包括地层特征、断层情况等;土壤类型包括黏性土、砂质土、粘砂土等。

这些数据对于进一步分析土石比的合理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4.2 土壤性质和含石量根据取样分析和实验室测试,我们得到了不同地区土壤的性质和含石量。

土壤性质包括颗粒组成、孔隙比、液限、塑限等指标;含石量即土壤中石块的含量。

这些数据对于确定土石比的合理范围提供了参考依据。

4.3 土石比的合理范围根据以上数据和分析,我们确定了工程项目的土石比的合理范围。

该范围是基于土壤性质、地质构造和工程安全等因素综合考虑得出的,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5. 结论本次土石比勘察报告提供了工程项目土石比的相关数据和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根据勘察结果,我们确定了工程项目所处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土壤类型。

- 通过实验室测试,我们得到了土壤性质和含石量等重要数据。

- 基于数据分析,我们确定了工程项目土石比的合理范围。

土石评估报告范文怎么写

土石评估报告范文怎么写

土石评估报告范文怎么写土石评估报告是指对土石工程中的土体和岩石进行评估和分析的报告。

它一般包括土体和岩石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工程地质特征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一个土石评估报告的范文,供参考。

土石评估报告范文一、引言本报告为某工程项目的土石评估报告,主要对工程地区的土体和岩石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现场取样和试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对土体和岩石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以及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估,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某地高速公路附近,地表主要由粘性黏土和岩石组成。

该区域地质属于第四纪冲积平原,地貌平坦,水系发达。

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较大。

三、现场调查在研究区选择了若干个典型点进行了现场勘察。

通过地表观察、钻探和试验取样等方法,收集了大量的土体和岩石样本,并进行了室内试验和分析。

四、土体性质评估1.土壤类型和组成根据室内试验数据,土壤主要由黏土和砂质颗粒组成,以黏土为主。

其含水率较高,导致土壤的流动性和可塑性较强。

2.物理性质土壤的密度、孔隙比、液性限、塑性指数等物理性质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

3.力学特性土壤的抗剪强度较低,抗剪强度参数表现为剪切强度角、内摩擦角和内聚力等,这些指标直接影响土体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五、岩石性质评估1.岩性分类根据室内试验结果,研究区的岩石主要为花岗岩和片麻岩。

花岗岩硬度高、坚硬,板岩中石英、长石含量较高,板岩的体积稳定性较好。

2.力学性质岩石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

岩石的力学性质参数对于工程设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六、评估结论根据对土体和岩石的研究与分析,结合工程设计要求,得出以下评估结论:1.研究区土体的黏性大,流动性和可塑性较强,需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土体的渗透性、可压缩性和稳定性。

2.研究区的岩石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和抗压强度,可作为工程的承载层,但需注意其裂隙和节理对结构安全的影响。

七、建议与措施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结合土体和岩石的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工程安全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石比调查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巫山县绕城路桂花大桥至石龙坪段道路工程
土石比调查报告
提交单位:
提交日期:二〇一七年八月
巫山县绕城路桂花大桥至石龙坪段道路工程
土石比调查报告
项目负责人:注册岩土工程师
报告编写人:工程师
审核人:高级工程师
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院长:
提交单位:
提交时间:二〇一七年八月
目录
附图
1.调查平面图 1:2000
2.工程纵断面图 1:1000
1 前言
任务由来
2017年8月18日,******设计院受巫山县交通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对巫山县绕城路桂花大桥至石龙坪段道路工程场地进行土石比调查工作。

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对象为巫山县绕城路桂花大桥至石龙坪段道路工程(AK5+460-BK8+)在建道路及两侧边坡范围,道路全长,调查面积约125920m2。

按照业主要求本次调查对象按里程桩号分为7段:AK5+460-AK6+160、AK6+160-
AK6+860、AK6+860-AK6+941、AK6+941-BK7+000、AK7+000-BK7+590、BK7+590-BK8+280、BK8+280-BK8+。

目的任务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业主了解工程的地质情况,为工程结算提供参考依据。

其主要任务如下:
(1)初步调查场地的地层岩性特征。

(2)调查了解场地土、石的方量。

(3)通过对场地岩土分类分段评价场地土层土石比。

执行的技术标准及工作依据
执行的技术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工作依据:巫山县绕城路桂花大桥至石龙坪段道路工程设计资料。

调查工作方法
我院承接该项目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前往工程现场。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公路沿线实地调查、利用拍照记录等手段,初步了解了场地地层岩性的分布特征,根据岩土分类建立对场土石比的划分。

本项目野外调查工作谨慎,记录准确,拍摄照片较典型,调查面积约125920m2,调查工作质量合格。

2调查工作情况
地层岩性及分布特征
根据现场调查及收集资料,场地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
(Q4el+dl)、基岩为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泥岩、泥灰岩,现从新到老分述于下:
(1)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碎石土(Q4el+dl):黄褐色,由粉质粘土和泥岩、泥灰岩碎石组成。

粉质粘土较均匀,可塑,干燥,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无光泽;碎石呈棱角状,粒径约3-8cm,含量约50%-60%。

(2)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
泥岩:红褐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局部含砂质成分较重,该层分布于场区北侧AK5+460-AK6+941段,出露于挖方边坡位置。

泥灰岩:灰黄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岩体较破碎,强度中等,出露于挖方边坡位置。

场区土石比调查情况
根据业主要求及场地地质条件,将该场地划分为7段: AK5+460-
AK6+160、AK6+160-AK6+860、AK6+860-AK6+941、AK6+941-BK7+000、AK7+000-BK7+590、BK7+590-BK8+280、BK8+280-BK8+,现分段评价如下:(1)AK5+460-AK6+160段,根据现场调查,该段土层厚度约1-2m,下伏基岩为泥岩。

土石比划定为:土:石为4:6,其中土方成分为碎石土,石方成分为泥岩(Ⅲ类、软岩)。

见照片1~照片2。

照片1 照片2
(2)AK6+160-AK6+860段,根据现场调查,该段土层厚度约1-2m,下伏基岩为泥岩。

土石比划定为:土:石为4:6,其中土方成分为碎石土,石方成分为泥岩(Ⅲ类、软岩)。

见照片3~照片4。

照片3 照片4
(3)AK6+860-AK6+941段,根据现场调查,该段土层厚度约,下伏基岩为泥岩、泥灰岩。

土石比划定为:土:石为:,其中土方成分为碎石土,石方成分为泥岩(Ⅲ类、软岩)和泥灰岩(Ⅳ类、较软岩)。

见照片5~照片6。

照片5 照片6
(4)AK6+941-BK7+000段,根据现场调查,该段土层厚度约,下伏基岩为泥岩。

土石比划定为:土:石为:,其中土方成分为碎石土,石方成分为泥岩(Ⅲ类、软岩)。

见照片7~照片8。

照片7 照片8
(5)AK7+000-BK7+590段,根据现场调查,该段土层厚度约,下伏基岩为泥灰岩。

土石比划定为:土:石为3:7,其中土方成分为碎石土,石方成分为泥灰岩(Ⅳ类、较软岩)。

见照片9~照片10。

照片9 照片10
(6)BK7+590-BK8+280段,根据现场调查,该段土层厚度约,下伏基岩为泥灰岩。

土石比划定为:土:石为3:7,其中土方成分为碎石土,石方成分为泥灰岩(Ⅳ类、较软岩)。

见照片11~照片12。

照片11 照片12
(7)BK8+280-BK8+段,根据现场调查,该段土层厚度约,下伏基岩为泥灰岩。

土石比划定为:土:石为3:7,其中土方成分为碎石土,石方成分为泥灰岩(Ⅳ类、较软岩)。

见照片13~照片14。

照片13 照片14
综上:综合评定场地土石比为:。

3结论
结论
1.已初步查明场地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碎石土、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中统巴东组泥岩、泥灰岩。

2. AK5+460-AK6+160段,土石比划定为:土:石为4:6;AK6+160-
AK6+860段,土石比划定为:土:石为4:6;AK6+860-AK6+941段,土石比划定为:土:石为:;AK6+941-BK7+000段,土石比划定为:土:石为:;
AK7+000-BK7+590段,土石比划定为:土:石为3:7;BK7+590-BK8+280段,土石比划定为:土:石为3:7;BK8+280-BK8+段,土石比划定为:土:石为3:7。

3.综合评定场地土石比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