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硕入学试题(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A)

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A)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1交织结构2枕状构造3凝灰结构4嵌晶结构(连生结构)5鸟眼构造6长石砂岩7片状构造8P-T-t轨迹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斑状结构与似斑状结构的特征对比2,混合水白云石化模式.3.榴辉岩的主要特征与类别.三、论述题(共46分)1辉长岩类的—般特征及主要岩石种属.(16分)2自生颗粒结构类型及其结构组分特征.(15分)3以P/T比类型划分的4个变质相系的主要特征及典型相系列(15分)(B)1鬣刺结构2流纹结构3凝灰结构4同生作用5蒸发岩6花岗变晶结构7片麻状构造8PTt轨迹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1堆晶结构的特征.2蒸发泵白云岩化模式.3榴辉岩的主要特征及类型(10分)三、论述题(共46分)1玄武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与矿产2.长石砂岩的主要特征及岩石成因类型;3.同A。
05年一.名词解释:1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 2长石砂岩3重力流 4递变层理5相标志 6榴辉岩7云英岩8角岩9片麻岩10混合岩11辉绿结构 12斑状结构13包含结构14岩浆16安山岩二.简述题。
1.显微镜下,如何区别碳酸盐岩中的亮晶胶结物与重结晶的泥晶基质?区别他们有何意义?2.试比较河流相与三角洲相在剖面结构上有何不同?3.简述编制作用的类型及特征。
4.斜长角闪岩可得源岩。
5.试述鲍文反应原理与鲍文反应序列。
6.举例说明火成岩形成深度与岩石结构的相互关系。
三.论述题:1.试论述砂岩与颗粒灰岩在成分、结构和成因上的异同。
2.麻粒岩相泥质变质岩多具片麻状构造而少见片状构造?3.试论述造成火山岩多样性的原因。
4.试论述超基性岩石类型及成矿专属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试题名称:岩石学试题代码: 411一、名词解释(共50分,每小题5分)12 3 45 67 相标志 8 同化混染作用9 混合岩化10 玄武岩二、简述题(共50分,每小题10分)1岩浆岩的分类及其各类岩石的主要特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单位岩石体积在降低单位压力时,由于孔隙收缩和液体膨胀共同排出来的液体体积2等势边界不渗透边界边界性质3流体多孔介质4重力、惯性力、粘滞力、弹性力、毛管力5油水重力差、毛管力二、选择题1B 2BD 3B 4B 5C三、简述题1①毛管力的影响:岩石的湿润性产生了毛管效应。
若岩石表面亲油,则由界面张力而产生的毛管力就是阻力,由于毛管力和毛管半径成反比,在非均质地层中水优先进入大孔道,而小孔道仍然被油占据,造成油水混合区。
当岩石表面亲水时,则为动力,水优先进入小孔道,而打孔道仍然是油。
②重率差:一般水比油重,在重力作用下形成上油下水的油水两相共存区。
③黏度差:一般油水黏度差别很大,在外来压差的作用下,大孔道面积大,阻力小,水优先进入大孔道,由于水的黏度远远小于油的,,故大孔道的阻力愈来愈小,则大孔道的水窜愈来愈快,形成严重的指进现象。
2平面渗流场的求解方法及特点:复势理论求解方法(包括势的叠加和镜像反映法):简单的边界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但对形状较复杂的问题则非常复杂,甚至难以求解。
②保角变换求解方法:可以把形状复杂的边界问题转化为简单形状的流场。
③等值渗流阻力法(克希霍夫电路定律):利用液流和电流的相似性质使问题得以简化并有足够的精确度。
3①重力水压驱动:主要依靠与外界联通的水头压力或人工注水的压能。
②弹性驱动:主要依靠岩石及液体的弹性能,如果具有很大且连通性很好的含水区,这时含水区的弹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气压驱动:油藏内具有气顶,而且主要依靠气顶中的压缩气的弹性膨胀来驱油。
④地层压力低于地层饱和压力后,溶解气就会从原油中分离出来,主要依靠不断分离出来的溶解气的弹性作用来驱油。
⑤重力驱动:只有在其他能量均以枯竭,而且油层具有明显的倾角时才出现。
4 达西。
当渗硫速度增加时,则惯性力不断增加,这时渗流阻力由粘滞阻力和渗流阻力两部分组成,惯性力不可忽略,为非线性渗流,达西定律不适用;当渗硫速度很大时,则惯性力占主导地位,粘滞阻力很小,尤其是对气体,为非线性渗流,达西定律不适用。
中国科学院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参考答案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 固体物理一 NaCl 和CsCl 是两种典型的离子晶体,但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
1 NaCl 是面心立方点阵,Na 和Cl 离子各组成一个面心立方格子沿立方轴方向移动二分之一交叉而成。
最近邻各6个异性离子,次近邻各12个同性离子。
CsCl 是简单立方点阵,Cs 和Cl 离子各组成一个简单立方格子,沿体对角线方向移动二分之一交叉而成。
最近邻为8个异性离子,次近邻为6个同性离子。
2 它们同属立方晶系,它们相同的特征对称元素是4个3次轴。
3 NaCl :面心立方,倒易点阵为体心立方,第一布里渊区为截角八面体CsCl :简单立方,倒易点阵为简单立方,第一布里渊区为简立方体。
4 ∑=⎪⎪⎭⎫ ⎝⎛--=⎪⎪⎭⎫ ⎝⎛+=Nj n n ij ij R B R e N r b r e N U 202024242πεμπε 其中μ,B 是和晶体结构有关的常数,R 为离子间最短距离 1120040-⎪⎪⎭⎫ ⎝⎛=⇒=∂∂n e nB R R μπεσ5 它们的原胞都含有2个离子,因此各有6支色散关系,3支光学波,3支声学波。
离子晶体的长光学波t l ωω>。
对红外光不同频率有强烈的反射和吸收。
二 1 德拜模型采用弹性波近似。
q v s =ω(v s 为声速)成功地解释了极低温下晶格比热温度关系(T 3定律),极低温下只有长波声子被激发,所以符合弹性波近似条件。
因此在解释较高温度下的晶格比热温度关系不够严格。
2 A 满带电子不导电。
能带中每个电子对电流的贡献为()k v e -。
由于能带()k ε函数的对称性()()k k -=εε,及()()k v k v --=,处于k 态的电子和k -态的电子对电流的贡献恰好抵消。
外加电场时,由k 和h G k +(h G 为倒格矢矢量)等价,满带状况并不改变故满带电子不导电。
B 部分填充能带与满带不同,尽管在无外场时,由于k ,k -对称,总电流为零,但在外场作用下,电子分布沿k 轴一方偏移,电子产生的电流只部分相互抵消,从而产生电流。
江苏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

(C)0.4
(D) 无法确定
12.对于单组分物系的汽液平衡研究,若 lnp 与 1/T 成直线关系,则 lgHm 为--------------------
(B ) (A) lgHm =0 (B)lgHm =常数 (C)lgSm=0 (D)lgHm=f(T) 13. 313K 时纯液体 A 的饱和蒸汽压是纯液体 B 的 21 倍,A 和 B 能形成理想溶液,若气相中 A 和 B 的 摩 尔 分 数 相 等 , 则 液 相 中 A 和 B 的 摩 尔 分 数 之 比 xA:xB 应 为
(A) Kp,1= Kp,2 (B) (Kp,1)-2= Kp,2
(C) Kp,1=(Kp,2)2 (D) Kp,1=1/Kp,2 11.反应 H2(g)+1/2O2(g)=H2O(l),当 O2(g)因反应消耗了 0.2mol 时,反应进度 为(mol)----- ( C )
(A)0.2
(B)0.1
(A) U=H=54566J
(B) U=-49328J,H=-54566J
(C)由于定温,故 U=0,H=0
(D) U=-59804J,H=-54566J
3.某反应 A+2BC,已知 298K时标准摩尔反应热 rHm(298K)=80.14 kJ·mol-1,Cp,m=0, 则 1000K
时
rHm(1000K)
(C) rHm(1000K)=rHm(298K)
(D) rHm(1000K)=0
4.理想气体与温度为 T 的大热源接触作定温膨胀吸热 Q,所作的功是变到相同终态的最大功的
20%
,
则
系
统
的
熵
变
为
------------------------------------------------------------------------------------------( C )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部分(江苏卷)

B.光波是一种电磁波
C.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子的能量改变
D.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的波长不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热量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D.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
体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 D.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C.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D.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质量总等于原核的质量
4.若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大 D.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小 C.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大 D.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小
5.甲、乙两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同种气体,已知甲、乙容器中气体的压强 分别为 p 甲、p 乙,且 p 甲<p 乙,则 A.甲容器中气体的温度高于乙容器中气体的温度 B.甲容器中气体的温度低于乙容器中气体的温度
C.甲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小于乙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D.甲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乙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6.如图所示,一个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一个矩形闭合导线框 abcd,
沿纸面由位置 1(左)匀速运动到位置 2(右).则
A.导线框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方向为 a→b→c→d→a
编号
1
2
3
4
5
6
7
Uab/V 0.000 0.245 0.480 0.650 0.705 0.725 0.745
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上册)》开学考试试题 含答案

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上册)》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两个相同的刚性容器,一个盛有氧气,一个盛氦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
开始他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同,现将3J的热量传给氦气,使之升高一定的温度。
若使氧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氧气传递的热量为_________J。
2、真空中有一半径为R均匀带正电的细圆环,其电荷线密度为λ,则电荷在圆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____。
3、一个力F作用在质量为 1.0 kg的质点上,使之沿x轴运动.已知在此力作用下质点的运动学方程为 (SI).在0到4 s的时间间隔内, (1) 力F的冲量大小I =__________________. (2) 力F对质点所作的功W =________________。
4、一弹簧振子系统具有1.OJ的振动能量,0.10m的振幅和1.0m/s的最大速率,则弹簧的倔强系数为_______,振子的振动频率为_______。
5、一条无限长直导线载有10A的电流.在离它 0.5m远的地方它产生的磁感强度B为____________。
一条长直载流导线,在离它1cm处产生的磁感强度是T,它所载的电流为____________。
6、一质点在OXY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则质点在任意时刻的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加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
7、两个同振动方向、同频率、振幅均为A的简谐振动合成后振幅仍为A,则两简谐振动的相位差为_______ 。
8、刚体绕定轴转动时,刚体的角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矩成______,与刚体本身的转动惯量成反比。
(填“正比”或“反比”)。
9、一质点的加速度和位移的关系为且,则速度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_ 。
北京交通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九、1KHz的均匀平面波在海水(σ=4 S/m, =81)中传播了3个透入深度的距离时,大约衰减到原来的百分之几?
一十、图示为一长方形截面的导电槽,槽可以视为无限长,其上有一块与槽绝缘的盖板,已知槽电位为零,盖板的电位为 ,求槽内的电位函数。
五、边长为a的正方形线圈(一匝)所在平面有一根无限长直导线,平行放置在正方形的一侧,直导线与正方形最近的边相距s,求直导线与线圈间的互感。
六、半径为a的无限长直导体圆柱均匀通过电流I,外包厚度为a磁导率为μ的磁介质,求介质包层外表面的磁化电流。
七、折成直角的接地导体角域内(1,1)点有一带电量为q点电荷,求该点电荷所受的静电力。
一、平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S,板间距离为b,极间填充不良导体 ,各占一半,如图所示。求该电容器的漏电导G。
二、介质球被均匀极化,已知极化强度为 ,求束缚电荷的体密度和面密度。
三、两个无限大平行板电极,相距d,已知板间电位为
求极板间体电荷密度ρ和两极板上面电荷密度 。
四、已知半径为a的长直圆柱内,电流密度 (ρ为圆柱径向距离变量),试求圆柱内外的磁场强度。
一十一、试由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出电流连续性方程 。
一十二、在由理想导电壁限定的区域(0≤x≤a)内存在一个如下的电磁场:
求(1)坡印廷矢自由空间中传播的均匀平面波,已知磁场强度为
A/m
求:(1)电场E;(2)相移常数β和波长λ;
中科院-中科大2004试题及答案

中科院-中科大2004试题及答案第一篇:中科院-中科大2004试题及答案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物理化学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1.如右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有一电阻丝,通以电流一段时间,若以电阻丝为体系,则上述过程的Q、W和体系的∆U值的符号为:(A)W=0,Q<0,∆U<0;(B)W<0,Q<0,∆U>0;(C)W=0,Q>0,∆U>0;(D)W<0,Q﹦0,∆U>0 2.1mol,373.15K, pψ下的水经下列两个不同过程达到373.15K, pψ下的水汽:(1)等温等压可逆蒸发;(2)向真空蒸发。
则(1)、(2)两个不同过程中功和热的关系为:(注:体系对外做功为负值)(A)W1Q2;(B)W1(C)W1=W2,Q1=Q2;(D)W1>W2,Q1(1)因为∆H=Qp,所以只有等压过程才有∆H;(2)因为∆H=Qp,所以Qp也具有状态函数的性质;(3)公式∆H=Qp 只适用于封闭体系;(4)对于封闭体系经历一个不作非体积功的等压过程,其热量Qp只取决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
上述诸结论中正确的是:(A)(1)(4);(B)(3)(4);(C)(2)(3);(D)(1)(2)4.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dU=(Cp-nR)dT进行计算的是:(A)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B)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C)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D)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 5.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过程:(1)对外作功,同时放热;(2)体积不变,而温度上升,并且是绝热过程、无非体积功;(3)恒压下绝热膨胀;(4)恒温下绝热膨胀;可能发生的是:(A)(1)(4);(B)(2)(3);(C)(3)(4);(D)(1)(2)6.某化学反应在恒压、绝热和只作体积功的条件下进行,体系的温度由T1升高到T2,则此过程的焓变 H:(A)小于零;(B)等于零;(C)大于零;(D)不能确定7.人在室内休息时,大约每天要吃0.2㎏的酐酪(摄取的能量约为4000k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震局
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地球物理学
(注意:请标明题号,所有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满分为150分)
一、释下列名词术语:(30分)
A. 瑞利面波;
B. 俯冲带;
C. 固体潮;
D. 地心纬度和天文纬度;
E. 地震层析成像。
二、问答题(12题中任选8题,每题15分,共120分)
1、试说明重力测量中自由空气校正、布格校正和均衡校正的基本原理和意义。
2、估计并画出下图物质分布对应的布格重力异常Δg 剖面草图。
Crust Mantle Δg 0
3、地震波在地球介质中传播时波振幅衰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简述一种测定Q的方法。
4、对厚度为H的单层均匀水平地壳模型,设地壳内P波速度为V1,上地幔顶部P波速
度为V2 ,试导出地表震源激发、震中距为D的地表台站观测的直达P波、反射P波和首波的走时方程(走时随震中距的变化)。
5、简述根据单个地震台站的地震波记录估计近震和远震地震位置的基本原理。
6、地震波传播的群速度和相速度是什么含义?给出群速度、相速度和波数之间的关系表
达式。
7、简述古地磁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8、一个地震台站的观测系统包含那些主要部分?地震仪器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9、怎样才能知道岩石的年龄?简述一种测定岩石年龄的方法,说明其基本原理。
10、试述孔隙压力对断层强度的影响,给出当有孔隙压力存在时,断层发生摩擦滑动所遵
从的规律。